『壹』 餐飲行業的O2O模式是機遇還是挑戰
肯定是機遇啊,新一輪的互聯網+餐飲的銷售模式必將是以後的潮流趨勢
『貳』 餐飲企業 o2o 模式理論綜述怎麼寫
是實用的文案,還是學生的試題呢?
『叄』 餐飲企業如何看O2O對O2O模式的八點思考
二、關於外賣 1、除了KFC等快餐,其它超過二三十分鍾菜品口味可能就有影響; 2、專業配送模式,高峰期的生意註定花8小時的錢請人工作2小時,成本太大,收入主要靠額外收取服務費很難上規模; 3、外賣對商家來說,表面上省去就餐空間成本,但同樣佔用製作時間、空間,而且同一商家的外賣比到店消費的客單價低不少,利潤空間反而更小; 4、不看好海底撈外賣,吃火鍋氣氛很重要,在家吃太冷清,其線上預定效果目前也不太理想。 三、關於預訂 1、產品、價格可相對標准,但用餐時間不確定,即使客戶可確定到店時間(實際肯定也會有出入),但不像酒店業能提前知道客戶什麼時間離店,加上線下臨時到店客戶,故無法精確預估某個時間的具體空位情況; 2、實時預定技術上也可實現,但線下操作不易實現,另外商家也不會願意讓人了解實時空位情況因此而透露營業額; 3、可考慮每天設置固定的預定數量,或者每天中午、晚上只接受一批預定,中間就靠臨時到店的了,很難中間出來空位後再放到網上實時預定; 四、關於大型連鎖餐飲獨立做O2O 1、主要目的不在拉新,大型連鎖餐飲的知名度基本上都不存在問題; 2、開放的心態,快餐都不能做到讓客戶天天來,何況相對高端一些的餐館,能通過一些方式讓客戶多想起來幾次、多消費幾次就足夠; 3、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獨立做O2O,不一定會是傳統實體產品廠商做B2C的結局,優勢在於沒有物流,而且還有線下龐大的、免費的流量入口; 4、承載能力確實是瓶頸,高峰時段基本上都爆滿需要等位,所以O2O重點不一定是引導高峰期到店消費,要考慮延展空間(外賣、配餐),並通過提前預定、下單提升翻台率,但不要作太大指望去錯峰消費,用餐時段這是天然的東西,不能破壞; 5、獨立做O2O操作更靈活,一是對效果的衡量不像合作那樣要很精確,二是促銷、優惠等更放得開。
『肆』 餐飲企業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推行o2o營銷模式
當入座率和復購率不夠的時候。可以推行o2o。不過推行o2o的時候核算下成本。因為你做O2O並不能保證你的人力成本一定比你本來一個流量的成本。
『伍』 餐飲企業如何使用o2o
餐飲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使用O2O模式:
第一:可以通過用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服務。客戶在線上下單訂餐,企業可以在線下提供配送服務、提供預定服務。客戶一來就有得吃,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能大大的縮短客戶的用餐時間;
第二:通過線上的引流,傳播,將線下門店的影響提升。通過線上的活動引流、傳播,打造出用戶熟悉感覺。將線上的客源量引流至線下門店體驗。
這是一種比較好用的辦法,將傳統的經營模式和互聯網思維結合,營造出更多造福民眾的營銷模式。
『陸』 o2o模式給餐飲行業有什麼好處
中國歷來有「民以食為天」「百業以餐飲為王」之說,餐飲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中的一個支柱產業,一直在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競爭加劇和租金、人力成本攀升,餐飲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所以,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餐飲企業也越來越注重O2O移動營銷的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創新擺脫困境,為餐飲行業O2O的打開突破口呢?
一、餐飲行業陷入困境的原因
1、原料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的的大幅上漲;
2、企業食品質量管理、現金管理、員工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缺乏高效、完善的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
3、缺乏人才,企業吸引不了或培養不出足夠的技術、管理人才。
4、食品安全問題頻出,企業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責任意識薄弱。
5、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引發的價格戰、優惠戰使得利潤空間更加的小。
二、關於O2O的介紹
O2O即OnlineToOffline,也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也有觀點認為,O2O是C2B的一種特殊形式,未來的發展也將會超越傳統電商(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的《o2o模式能否超越傳統電子商務》相關介紹)。
團購就是最初o2o模式的典型,但團購的大起大落暴露出很多問題,其中一大問題就是團購網站以大打折為商家引來大量用戶,但卻黏不住用戶,用戶中二次消費者寥寥無幾。說到底大部分人都是沖著折扣去的,團購網站只是給線下商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服務和線上支付的平台,也就是所謂的「線下交易前台」,但作用也僅此而已。
o2o典型的案例是蘇寧易購,蘇寧易購依靠自身強大的線下資源和用戶數量,短短2年內發展成為國內前5大電商,可見線下對線上的推動作用也十分的強大。
但是,僅僅將用戶從線下引導到線上或者從線上引導到線下都是不夠的,o2o實際上是一個線上與線下雙向流通的閉環。
o2o應當充分發揮線上與線下各自的優勢和特點,一方面依靠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線下實體店、線下媒介等將用戶從不同時段、不同地點引導入閉環。
另一方面確保線上線下雙向通道的暢通,讓閉環內的用戶流暢地往返於網路與現實之間,並讓他們在往返之中多層次、多渠道的加深對品牌的印象,增強對品牌的忠誠度,提高二次消費。
三、餐飲O2O的兩種主要模式
對於O2O移動營銷的手段,馬海祥總結了餐飲O2O目前的兩種主要模式:一是餐企自建O2O,如在官方網站上開設在線預訂服務,利用社交網路平台微信、微博進行宣傳,自行開發製作App手機客戶端進行信息推送、在線預訂等。二是藉助第三方平台一站式建立O2O,如微網移動營銷雲平台。
但縱觀O2O兩種模式,各有利弊。那麼馬海祥就來分析一下這兩種模式的優劣勢。
1、自建O2O模式
餐企在新浪微博推出LBS簽到服務後,餐企與新浪合作,入駐了新浪微博簽到服務,新浪微博可以為餐企在全國各地不同的店鋪建立POI(PointofInterest)興趣點Page頁面,詳細展示餐企某個門店的信息。如推薦美食、折扣信息等等。2013餐企巨資推出自有手機APP「餐企中國」,設有餐廳預定、活動信息、個人中心和地圖搜索等功能。在微信的爆發式增長下,餐企在微信設有多個公眾賬號,在微信公號外圍如微信支付上,餐企正積極與騰訊方面開展合作。
從餐企自建O2O的過程中不難發現,這種O2O模式有利於餐企根據實際需求,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可以定製性開發。但是這種模式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那就是開發成本高昂,因資源分散,維護成本增加。這種模式適合於資金充足的品牌企業應用。
2、一站式O2O模式
通過該平台,餐企自助建立自己的移動店鋪(APP),自動生成了移動名片(手機網站)、微網站,這些都向消費者圖文並茂的呈現了面館舒適的環境,精美的菜色推介,促銷每日特惠菜品等,其中通過移動名片一鍵直撥及移動店鋪、微網站在線預約功能實現預訂位置服務。
另外通過該平台還可以進行有效的會員管理並向會員發送簡訊/彩信,基於O2O的二維碼應用,利用微信/微博等進行社會化媒體營銷。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這種O2O模式有利於將分散的移動營銷手段聚合,方便餐企管理維護,能夠使餐企快速布局O2O。
另外,就是運營成本低(不過要獨立開發個APP,其成本也是很高的,具體可通過馬海祥博客的《App應用軟體製作開發的成本要多少錢》相關介紹來詳細了解)。但這種模式的弊端是不適合定製性深入合作,這種模式適合於資金短缺的中小企業應用。
四、餐飲業進軍o2o的好處
一個好的O2O模式能增強用戶黏性,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進二次消費。對於餐飲行業,馬海祥覺得o2o模式具體能帶來如下好處:
1、O2O模式有助於餐飲行業的創新發展
O2O模式有助於餐飲企業尋找新的客戶,開發新的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線上客戶信息精準、及時、低成本的搜索和收集也方便企業對客戶資源進行主動的積極的開發。可以說,O2O模式將促進餐飲業線上和線下業務的結合,加速行業創新。
2、O2O模式將有助於餐飲行業降低成本
在線上發布服務信息的成本顯然要比線下要低很多,傳播面也要廣的多。通過線上平台對客戶進行管理也要方便許多,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也會更加通暢,這些都將幫助餐飲企業降低成本。
3、O2O模式有助於餐飲企業的品牌塑造
餐飲企業自身O2O平台的建設除了能降低成本外,還能促進品牌的塑造和推廣。通過網站或者手機APP開展宣傳、預訂、咨詢、投訴等服務,能將企業的服務和營銷方式提升至一個新的層次,通過互聯網與客戶形成良好的互動並引流至線下也能幫助餐飲企業聚集人氣、塑造口碑。
4、o2o有助於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
O2o模式要求線上和線下打通,需要建立一套高效、標准化的服務體系、訂單體系以及支付體系,o2o有助於餐飲企業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的整體提升(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的《購物o2o模式的發展核心是粉絲服務+本地化》相關介紹)。
5、o2o有助於公司處理公關事件
在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用戶對食品安全不信任感日漸增強的年代,餐飲企業藉由o2o平台能與用戶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即時獲取危機處理的最新進展與效果,並迅速作出各種應對措施,可以有效的減少甚至規避此類問題引發的信任危機。
五、餐飲業進軍o2o需要解決的3個問題
O2O能給餐飲業帶來諸多好處,但要實現o2o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馬海祥覺得餐飲企業首先需要解決面臨的3個問題:
1、行業規范和標准體系的不完善
這也是國內各行業進軍O2O所遇到的最大障礙,O2O模式首先需要強調技術和標准化建設。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西餐比中餐容易實現O2O的原因就是西餐的標准化管理體系要比中餐完善許多。
雖然最近幾年餐飲行業的電子化在逐漸普及,但總體來說依然非常的落後,沒有真正的利用計算機系統實現流程改造、管理強化,難以依靠互聯網在O2O領域實現突破。
2、缺乏復合型人才或者團隊
國內餐飲行業進軍O2O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缺乏既懂餐飲又懂互聯網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餐飲行業的競爭,不外乎資金投入、經營理念、菜品風味、營銷策略、服務水準和價格定位等幾個方面,而這一切又集中體現在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上。互聯網(包括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需要配備更高一層次的人才,而這一塊的缺乏也是餐飲行業進軍O2O的障礙(當然也給O2O的創業者們帶來了機會,具體可通過馬海祥博客的《o2o創業者的10個切入點及創業機會》相關介紹來詳細的了解)。
3、不熟悉互聯網,O2O平台不完善
O2O模式需要線上與線下結合,正如線上電商進軍線下屢屢碰壁,線下商家進軍線上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平台規劃設計不合理,對互聯網用戶需求估計錯誤,不懂如何進行網路營銷,初涉互聯網老闆瞎指揮,盲目跟風胡亂投錢等等,甚至部分企業還沒有配備最基本的軟硬體設備用來開展這方面工作。
六、餐飲o2o需要實現3個標准化
在餐飲行業面臨的上述3個問題當中,以建立標准化管理體系最為關鍵。具體來說,餐飲行業o2o需要實現以下3類標准化。
1、服務體系的標准化
餐飲行業的網路化、信息化程度並不高,公司內部缺少基本的計算機設備,缺乏相關技術人員和專業服務人員,難以與網上平台實現有效對接,用戶的反饋數據無法及時的獲取,這些因素都影響著整個o2o平台的運作效率和效果。
2、訂單體系的標准化
一個統一的標准化訂單流程和訂單格式非常重要。線上線下用戶數據、訂餐數據以及資金數據的流暢傳遞和處理都需要規范的訂單流程和訂單格式。
另外,對餐飲企業來說,訂單也是衡量項目效果、考評員工業績的關鍵,訂單處理的快慢也直接關繫到平台的用戶體驗。
3、支付體系的標准化
現金流是任何企業的命脈,作為現金流載體的支付體系自然非常的重要。純粹的線下支付或者純粹的線上支付都已經有自己的一套支付體系,但線上與線下之間的支付還沒有一套很完善的方案,尤其在信息化普及並不高的餐飲行業。
因此,有必要在了解二維碼、NFC、SiMPass等最新支付技術的基礎上構建出一套適合自己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的支付體系。
七、實現餐飲o2o模式的幾點建議
1、平台搭建之前考慮建立一個完善的ERP系統,線上線下使用統一的資料庫。
2、建立一個o2o網站,網站承擔用戶資訊、訂餐、反饋、兌換、支付等功能,保證企業在用戶工作、在家時間與用戶進行溝通、互動。
3、開發一個手機APP,APP具有位置搜索、訂餐、點餐、手機支付等功能,保證企業在用戶上下班、餐廳吃飯等碎片化時間與用戶進行溝通、互動。
4、建立一套積分體系,用積分打通網站、APP以及餐廳,增加線上與線下的互通點,提高整個平台的互動性。
5、應用二維碼、NFC、LBS等最新移動互聯網技術來完善支付體系,提高整個服務的便利性。例如用戶在網站訂餐並支付後平台會以簡訊或者APP站內信的方式發送給用戶一個二維碼,用戶憑此二維碼即可在餐廳享受餐點;在餐廳的菜單上加入nfc標簽,用戶手機碰觸即可自動點餐等等。
6、整個平台需注重誠信、效率和用戶體驗,這些是決定o2o模式成敗的關鍵。
馬海祥博客點評:
餐飲O2O,必須是以「餐飲業」為基礎的「O2O」,絕不可做成「O2O」基礎的「餐飲業」。這點等同於電子商務,必須以「商務」為基礎,「電子」是方式方法。
『柒』 餐飲O2O模式是什麼意思
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
隨著互聯網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和實物之間、線上和線下之間的聯系變得愈加緊密,o2o被看好會成為電子商務網站的下一個掘金點。實際上,o2o是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的技術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同時起到推廣和成交的作用,那麼,o2o與其他電子商務模式比較,優勢與短板在哪裡,會帶給中小創業者哪些新機會?
「權威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路零售總額是6000億 ,但這只相當於中國居民消費的5%,絕大部分的居民日常消費依然選擇傳統的購物渠道」,潘求輝說:「中國電子商務的未來,在於充分挖掘95%的潛在市場。」潘求輝預計,以O2O模式為核心、移動互聯網為載體的電商3.0時代已經來臨。到2013年,街庫網可實現30~50個城市的全國覆蓋,擁有10萬~20萬的聯盟商家,實現年消費額400億元。對此,業內觀察人士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街庫為代表的O2O商務社區化綜合平台,將繼社交熱,電商熱之後成為風投競逐的新陣地!
『捌』 餐飲O2O模式該如何運營
常見的餐飲O2O平台有兩類:一類是餐飲O2O流量導入平台,但無法精確引流,留存率內低,多用補貼吸引食客,如容餓了么、糯米、新美大等;還有一類是餐飲企業獨立微信公眾號餐飲O2O平台,餐飲企業可以自主獨立地整合自身的顧客來源,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解決方案。但是缺陷是只是平台,沒有流量支持,所有客戶資源需要企業自己來引流,比如微盟的智慧餐廳系統。
超低端餐飲店如街邊小店多適合第一類餐飲O2O平台,因為入駐成本低,而且可以帶來較多的外賣生意;中高端餐飲企業比如餐飲連鎖店、豪華飯店入駐第一類也可以,但是第二類則更適合。因為它將顧客真正還給企業,從等位、點餐、支付和會員活動形成一條屬於企業自身的場景化O2O閉環。盡管目前線上客流可能只是他們的3%-5%,但是年輕人網上訂餐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未來很可能是食客主流的消費行為,可以精確培養未來消費者。
『玖』 o2o營銷模式都有哪些模式
o2o營銷模式分為線上和線下,營銷模式有利用外鏈和軟文、線上廣告。
1、外鏈和軟文版
一般來說軟權文和外鏈是在一起的效果,比較好。
在a5論壇,chinaz,28tui等站長聚集較多的地方去,發布域名主機和程序建設和修改服務帖子。並且在回復的時候帶上簽名。
2、線上廣告
網路廣告,無論做實體產品或者是虛擬產品,在相關行業的網站上投放廣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9)餐飲企業o2o營銷模式研究擴展閱讀:
o2o的歷史: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網路便加大將核心流量資源導向O2O的力度,李彥宏更是拿出200億用來支持旗下網路糯米的發展,並從公司戰略上全民開啟O2O扶持計劃。
在入口方面,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的數據顯示網路以81.11%的份額在搜索市場保持絕對優勢,移動市場的營收也早已超過PC端。同時網路手機助手的市場份額連續9個月領跑,從流量入口變成超級入口。除此之外,手機網路、網路地圖等也已成為超級APP。
『拾』 O2O模式在餐飲行業如何應用的它的優勢弊端,存在問題是什麼。
O2O模式為了餐飲提供更廣闊的觸點(通俗的講就是更廣的渠道)。一方面可以節省場地版也就是權你店面的成本。即便是黃太吉這種的號稱復坐率能夠達到8,他也依然改變不了還是有很多需求並不能滿足。而O2O無疑緩解了這一點。弊端就是你得付出更多的人工。如果你能走量的話人均成本並不高。如果你的外面訂單很少的話人均成本就比較高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的外賣單多,那麼你就可以請一個人,可能一單平均也就那麼幾塊錢。但是如果外包的話一單至少是6元的。當餐飲行業如果對O2O依賴過深的。成本不太好控制,而且O2O對流量的依賴很強。成本核算也更復雜。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