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美國熊貓快餐營銷案例

美國熊貓快餐營銷案例

發布時間:2021-06-25 20:52:33

A. 美國熊貓快餐的股票代碼是什麼

美國熊貓快餐的股票代碼在國內是查不到的。

B. 熊貓快餐連鎖入華,對快餐行業的其他大佬有何影響

熊貓快餐連鎖進入中國,就會給快餐行業帶來極其大的影響,想必會給這個行業進行一輪新的洗牌。

三、餐飲業的洗牌

其實如今的人們更傾向於網紅方面的產品,除了在乎產品的味道之外,更在乎的也是產品的特色。而熊貓快餐具有這么大的影響力,想必對於國內的那些快餐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沖擊的。因為在快餐行業最講究的就是物美價廉,熊貓快餐顯然是做到了,大洗牌想必就要開始了。

C. 熊貓快餐:全球最大中式快餐連鎖是如何煉成的

不過近10年來,中餐廳在美國發展迅猛,有數據顯示,美國中餐廳約有2.8萬家左右,這個數量和麥當勞在全球的餐廳數量相當。這從美國熱播劇集《生活大爆炸》中也能感受到,劇中的主角幾乎每周都要吃中國餐。 程正昌1973年開始在美國做餐廳,與中國城和華人區內的中餐廳不同,他一開始就把目標對准了美國人。他說,在美國的中國人畢竟是少數,做美國人的生意才能把事業做大。開了兩家聚豐園餐廳後,1983年,熊貓快餐在加州的一個商場中開出了第一個餐廳,1985年增長到9家,1997年達到254家,營收達1.78億美元。從這時起,熊貓定下目標要成為10億美元級的企業。2010年熊貓目標達成,銷售額為10.69億美元。 強化管理 與許多華人餐廳一樣,熊貓快餐由夫妻經營,不過程正昌和蔣佩琪這對夫妻檔,一個是數學碩士,一個電子工程學博士,如此組合為熊貓快餐平添了幾分傳奇色彩。當然,更重要的是,熊貓的經營管理因此與中國城的華人餐廳,甚至同時期的其他快餐品牌都有了很大不同。 妻子蔣佩琪在1982年加入家族企業,之前的學識和工作經歷使她非常注重計劃性和效率。「作為工程師,我清楚地知道我們需要一個系統,這可以讓點餐更方便,也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顧客喜歡什麼。」蔣佩琪的加入使得熊貓的規劃和管理更有系統性,她設計了一套軟體系統,可以自動追蹤連鎖店庫存,可實現自動添購食材。她不斷完善這套系統,將其命名為「熊貓自動工作站」,還申請了專利。在上世紀80年代,熊貓是美國最早使用電腦管理的餐廳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中餐廳。 為吸收美國餐廳的專業管理經驗,加速在全美的擴張,1992年熊貓快餐聘請管理專家唐·麥克馬斯(Don McComas)出任公司總裁,全面負責熊貓快餐的連鎖推廣項目,首次打破了公司管理層清一色是華裔的局面。其後,程正昌又請來了Chi-Chi連鎖的總裁Joseph Micatrotto,以及原El Tori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分別擔任公司的總裁執行長及總經理。這一人才計劃有效加快了熊貓快餐的發展步伐。 熊貓快餐發展至今沒有負債,只在1983年有過一次50萬美元的貸款記錄。「做了四十年餐飲,我們沒有拿過投資人一分錢。」從做餐飲這行起,程正昌每開一家店,都要先贏利,再用利潤去發展。開始時基本30萬美元到50萬美元投資一個店,通常三年內可收回投資。 菜單的學問 中國菜菜系之間差異大,原材料豐富,菜品繁多,因此程正昌認為,做中式連鎖快餐最重要的是解決維持中國食品特色與標准化的矛盾。從店面大小、物流成本以及菜單簡單易懂幾個方面考慮,熊貓餐飲選擇了「少做幾個菜」。 熊貓快餐以京、川菜系為主,橘子雞是其最熱銷的一道菜,口味酸甜中帶辣,能佔到銷售額的30%左右。熊貓快餐的基本菜餚只有十幾道,除了全年保留的特色品種,每個月還會創新2個品種,以便讓顧客保持一定的新鮮感。菜單設計也簡潔明了,還註明了材料和烹飪方法,顧客點菜時一目瞭然不必浪費時間。 品種不多也讓熊貓餐飲可以採取現場手工製作的方式,它在現場用中餐傳統的明火炒菜,以保持菜的原味和特色。廚師將菜炒好後,裝入餐盤放在桌子上保溫銷售。每盤量不大,賣完後再炒。程正昌說,考慮到快餐的特點,他們放棄了一些耗時的烹飪方法,比如燉鍋和生煎。另外,他們製作了統一的復合調味料和調味汁,以達到味道的統一。 在原材料處理上,熊貓快餐也做了標准化處理,食物的清洗、切割、運輸都交由供應商來完成,這也減小了廚房的壓力和面積。熊貓快餐供應的肉類只有雞肉和牛肉兩種,極大方便了統一進貨,確保每個分店都能提供最新鮮的產品。程正昌認為,在保證品質、控製成本兩方面,精簡的菜單都起了關鍵作用。 重在社區 近兩年,熊貓快餐在加速擴張。它的總部在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西部市場開發得較充分,地產部副總裁史蒂芬·布魯姆(Stephen Blum)表示,他們這兩年的工作重點在東邊,並且重在社區和家庭市場。他說,他們的一個優勢是,人們知道中國菜是什麼,那是人們熟悉的東西。 熊貓快餐大部分是直營的,隨著分店數目不斷增加,熊貓快餐從商場擴展到超市、機場、大學、寫字樓、賭場以至圖書館等各類場所。伴隨發展速度加快,臨街的獨立店面也開始多起來。近幾年最令人矚目的熊貓快餐分店有兩個,一個設在西海岸洛杉磯市中心公共圖書館內,另一個設在紐約曼哈頓華爾街金融股市區內。 程正昌認為,在中餐這個充滿活力、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里,多元化的企業策略是必要的。除了熊貓快餐,熊貓餐飲集團還經營全服務式餐廳聚豐園、日本料理餐廳Hibachi-San、快餐格局的家常式餐廳雙雙熊貓、Kitchen Garden餐廳、以及Bookends Cafe餐廳。「搶佔先機是必要的,1992年我們決定做日本料理餐廳就是一種防禦策略,是為了防止日本餐廳供應跟熊貓快餐廳一樣的中式菜品。」 對於跨國經營,熊貓快餐比較謹慎,採取的是穩步漸進的策略,目前只進入了日本和墨西哥。程正昌認為美國市場仍未飽和,應首先立足國內,減少異國投資風險。對於中國市場,他的態度非常明確:「中國不需要這樣的快餐,凈增也過於激烈。

D. 在美國唐人街麵包與熊貓快餐哪個出名點

熊貓快餐.

E. 熊貓快餐:全球最大中式快餐連鎖如何煉成

開餐廳是早期華人在美國生存的一種主要手段,即使在今天,從福建、廣東去美國的第一代移民,仍然以開餐廳作為原始積累的主要經濟手段。不過近10年來,中餐廳在美國發展迅猛,有數據顯示,美國中餐廳約有2.8萬家左右,這個數量和麥當勞在全球的餐廳數量相當。這從美國熱播劇集《生活大爆炸》中也能感受到,劇中的主角幾乎每周都要吃中國餐。 程正昌1973年開始在美國做餐廳,與中國城和華人區內的中餐廳不同,他一開始就把目標對准了美國人。他說,在美國的中國人畢竟是少數,做美國人的生意才能把事業做大。開了兩家聚豐園餐廳後,1983年,熊貓快餐在加州的一個商場中開出了第一個餐廳,1985年增長到9家,1997年達到254家,營收達1.78億美元。從這時起,熊貓定下目標要成為10億美元級的企業。2010年熊貓目標達成,銷售額為10.69億美元。 強化管理與許多華人餐廳一樣,熊貓快餐由夫妻經營,不過程正昌和蔣佩琪這對夫妻檔,一個是數學碩士,一個電子工程學博士,如此組合為熊貓快餐平添了幾分傳奇色彩。當然,更重要的是,熊貓的經營管理因此與中國城的華人餐廳,甚至同時期的其他快餐品牌都有了很大不同。 妻子蔣佩琪在1982年加入家族企業,之前的學識和工作經歷使她非常注重計劃性和效率。作為工程師,我清楚地知道我們需要一個系統,這可以讓點餐更方便,也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顧客喜歡什麼。蔣佩琪的加入使得熊貓的規劃和管理更有系統性,她設計了一套軟體系統,可以自動追蹤連鎖店庫存,可實現自動添購食材。她不斷完善這套系統,將其命名為熊貓自動工作站,還申請了專利。在上世紀80年代,熊貓是美國最早使用電腦管理的餐廳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中餐廳。 為吸收美國餐廳的專業管理經驗,加速在全美的擴張,1992年熊貓快餐聘請管理專家唐·麥克馬斯(Don McComas)出任公司總裁,全面負責熊貓快餐的連鎖推廣項目,首次打破了公司管理層清一色是華裔的局面。其後,程正昌又請來了Chi-Chi連鎖的總裁Joseph Micatrotto,以及原El Tori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分別擔任公司的總裁執行長及總經理。這一人才計劃有效加快了熊貓快餐的發展步伐。 熊貓快餐發展至今沒有負債,只在1983年有過一次50萬美元的貸款記錄。做了四十年餐飲,我們沒有拿過投資人一分錢。從做餐飲這行起,程正昌每開一家店,都要先贏利,再用利潤去發展。開始時基本30萬美元到50萬美元投資一個店,通常三年內可收回投資。 菜單的學問中國菜菜系之間差異大,原材料豐富,菜品繁多,因此程正昌認為,做中式連鎖快餐最重要的是解決維持中國食品特色與標准化的矛盾。從店面大小、物流成本以及菜單簡單易懂幾個方面考慮,熊貓餐飲選擇了少做幾個菜。 熊貓快餐以京、川菜系為主,橘子雞是其最熱銷的一道菜,口味酸甜中帶辣,能佔到銷售額的30%左右。熊貓快餐的基本菜餚只有十幾道,除了全年保留的特色品種,每個月還會創新2個品種,以便讓顧客保持一定的新鮮感。菜單設計也簡潔明了,還註明了材料和烹飪方法,顧客點菜時一目瞭然不必浪費時間。 品種不多也讓熊貓餐飲可以採取現場手工製作的方式,它在現場用中餐傳統的明火炒菜,以保持菜的原味和特色。廚師將菜炒好後,裝入餐盤放在桌子上保溫銷售。每盤量不大,賣完後再炒。程正昌說,考慮到快餐的特點,他們放棄了一些耗時的烹飪方法,比如燉鍋和生煎。另外,他們製作了統一的復合調味料和調味汁,以達到味道的統一。 在原材料處理上,熊貓快餐也做了標准化處理,食物的清洗、切割、運輸都交由供應商來完成,這也減小了廚房的壓力和面積。熊貓快餐供應的肉類只有雞肉和牛肉兩種,極大方便了統一進貨,確保每個分店都能提供最新鮮的產品。程正昌認為,在保證品質、控製成本兩方面,精簡的菜單都起了關鍵作用。 熊貓快餐大部分是直營的,隨著分店數目不斷增加,熊貓快餐從商場擴展到超市、機場、大學、寫字樓、賭場以至圖書館等各類場所。伴隨發展速度加快,臨街的獨立店面也開始多起來。近幾年最令人矚目的熊貓快餐分店有兩個,一個設在西海岸洛杉磯市中心公共圖書館內,另一個設在紐約曼哈頓華爾街金融股市區內。 程正昌認為,在中餐這個充滿活力、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里,多元化的企業策略是必要的。除了熊貓快餐,熊貓餐飲集團還經營全服務式餐廳聚豐園、日本料理餐廳Hibachi-San、快餐格局的家常式餐廳雙雙熊貓、Kitchen Garden餐廳、以及Bookends Cafe餐廳。搶佔先機是必要的,1992年我們決定做日本料理餐廳就是一種防禦策略,是為了防止日本餐廳供應跟熊貓快餐廳一樣的中式菜品。 對於跨國經營,熊貓快餐比較謹慎,採取的是穩步漸進的策略,目前只進入了日本和墨西哥。程正昌認為美國市場仍未飽和,應首先立足國內,減少異國投資風險。對於中國市場,他的態度非常明確:中國不需要這樣的快餐,凈增也過於激烈。 (《新領軍》 張馨)

F. 熊貓快餐連鎖,遍布了哪些地區對當地快餐有什麼影響

熊貓快餐連鎖,遍布了哪些地區?對當地快餐有什麼影響?如下:

一,目前入華第一家位於昆明呈貢區吾悅廣場,於2020年7月份開業。目前僅此一家,還沒有遍布其他地區。但就熊貓快餐而言,是一個曾經揚言絕不入華,只賺外國人的錢的。如今入了華,這第一家熊貓快餐開啟後也是讓人議論紛紛說是熊貓快餐終究還是淪為了金錢的奴隸,來賺中國人的錢了。當然玩笑歸玩笑,熊貓快餐的開啟對於當地快餐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長遠點來說的話,熊貓快餐為全球中式快餐巨頭,除了今年才進入我國以外,其快餐連鎖遍布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多個城市,近40個洲內擁有分店800多家。

不知道大家對於熊貓快餐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討論補充!

G. 程正昌的營銷之道

程正昌(AndrewCherng),祖籍江蘇省揚州市,聚豐園集團(PandaManagementCo)主席兼行政總裁。程氏一家於1953年到台灣,到他13歲時再移居日本。1970年,他自美國貝克大學(BakerUniversity)取得數學學士學位,兩年後再在密蘇里大學取得碩士。期間他在餐館工作支持學業,他曾在好萊塢一家中餐館工作。本著要建立「中式菜館的麥當勞」的理想,他於1973年在加州帕隆迪納開設聚豐園(PandaInn),由其父擔任主廚。1984年,他開始以PandaExpress名義作邊連鎖式中式快餐經營,經過10年的努力,今天的聚豐園是全美最大的中式快餐連鎖網,在年初時的分店網達200間,員工逾3000人,營業額逾1.3億美元。其太太是公司副總裁,程氏持有聚豐園80%的股權。據美加財富榜報道,估計其財富為1億美元。
在美國有500家餐廳的熊貓快餐已經成長為美國最大的中式快餐店,平均每個州有10家熊貓快餐店。公司的擁有者是50多歲的程正昌和夫人蔣佩琦。
程正昌的父親曾在大陸、台灣、日本掌勺,因此他從小對餐館業就耳濡目染。但程正昌自己卻是學數學出身,有碩士學位。之所以踏入這一行是因為畢業後被表兄拖去餐館幫忙,這一干就是30年。「起步時是最艱難的,對客人要特別用心,特別巴結。」程正昌說。如果因為沒有座位客人去其他地方,程正昌會追到停車場說,對不起我們這么擠,但如果您願意稍等一會,我可以送您一杯飲料。
熊貓快餐店的主要顧客是美國人,生意最好的一家在夏威夷。程正昌一開始就瞄準做美國人的生意,他說,因為在美國的中國人數量畢竟少,做美國人的生意才能把事業做大。熊貓快餐經營的是四川口味的中國菜,但有所改良。有陳皮雞,蘑菇炒雞,花生辣雞丁,酸甜排骨。「美國人比較喜歡吃肉,」程正昌說。「他們吃的東西比較單純,種類比較少,有幾種就很滿足。」
品種不多使得熊貓可以採取先做再點的方式,先把食品烹飪好放在一張保溫桌上讓客人自己取,以節約時間。不過如果有一道菜做完後放了三四分鍾還沒有賣出去,為了保證品質就必須扔掉。程正昌說,究竟食物到了什麼程度要扔掉沒有硬性標准,全靠公司員工對顧客將心比心。隨著公司逐漸擴大,保證品質統一成了關鍵。熊貓採取的辦法是集中采購,並由分銷商在全國范圍內配送原材料,這樣保證了原料的一致。另外,廚師上崗之前要經過6星期的培訓。
程正昌一年當中有一半的時間在現場,很少在辦公室。一方面他可以到處巡視,發現有問題就能現場解決,另外也向員工灌輸服務至上的觀念。「快餐店是我們的生命,」他說。「我如果對員工好一點,員工心情好也會對顧客好一點。」熊貓快餐還計劃今年要再開100家門店。公司至今沒有上市的計劃,擴張的資金來自內部。「我們沒有必要上市,因為賺的錢足夠投資,」程正昌說。公司年銷售額已經接近4億美元,他不願透露利潤數字。每開辦一家新的熊貓快餐店公司投資約為30萬。
程正昌說,自己從經營規模擴張,員工進步和市場認可中獲得滿足。除了日本的特許經營店和中西部的幾十家合資店外,所有的熊貓餐廳都是他們夫妻擁有的。他們的目標是在世界各地開一萬家快餐店。美國市場肯定容納不了這么多快餐店,程正昌已經把店開到了日本,下一步是南美和北美的其他地方。不過他表示不會把熊貓快餐辦到中國去:「中國不需要這樣的中餐,競爭也太激烈。」有分析師認為,熊貓代表了比較老式的中國快餐,給人的感覺是食物相對油膩,環境一般,當然熊貓自己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H. 華裔在國外開「不正宗」中餐廳一年營收200億,為什麼「不正宗」反而會受歡迎

熊貓快餐做到今天這么成功的秘訣非常簡單:本土化。熊貓快餐的創始人程正昌說:熊貓快餐不論是從產品的口感還是具體的運營模式,都盡量以當地人的偏好為主,菜品也是在堅持做中餐的同時,再配合當地人的口感予以改良。

時代總是在變化,我們驕傲於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正宗口味,但是一昧固守的正宗就很容易被時代淘汰,我們可以適當的在堅持自己原有的品牌定位基礎上,進行小部分的改良,在思路和經營各個細節上進行本土化,滿足更多人的要求。

I. 熊貓快餐:全球最大中式快餐連鎖是如何煉成的

不是真功夫,也不是大家樂,而是美國的熊貓快餐,這家由一數學碩士和一電子工程學博士創建的快餐連鎖品牌已經擁有1600多家餐廳、23000多名員工,年營業額超十億美元。目前,熊貓快餐幾乎每周還都有三家新店開張,遠遠超過本土快餐巨頭漢堡王的開店速度。它是怎麼煉成的? 開餐廳是早期華人在美國生存的一種主要手段,即使在今天,從福建、廣東去美國的第一代移民,仍然以開餐廳作為原始積累的主要經濟手段。不過近10年來,中餐廳在美國發展迅猛,有數據顯示,美國中餐廳約有2.8萬家左右,這個數量和麥當勞在全球的餐廳數量相當。這從美國熱播劇集《生活大爆炸》中也能感受到,劇中的主角幾乎每周都要吃中國餐。
程正昌1973年開始在美國做餐廳,與中國城和華人區內的中餐廳不同,他一開始就把目標對准了美國人。他說,在美國的中國人畢竟是少數,做美國人的生意才能把事業做大。開了兩家聚豐園餐廳後,1983年,熊貓快餐在加州的一個商場中開出了第一個餐廳,1985年增長到9家,1997年達到254家,營收達1.78億美元。從這時起,熊貓定下目標要成為10億美元級的企業。2010年熊貓目標達成,銷售額為10.69億美元。
強化管理與許多華人餐廳一樣,熊貓快餐由夫妻經營,不過程正昌和蔣佩琪這對夫妻檔,一個是數學碩士,一個電子工程學博士,如此組合為熊貓快餐平添了幾分傳奇色彩。當然,更重要的是,熊貓的經營管理因此與中國城的華人餐廳,甚至同時期的其他快餐品牌都有了很大不同。
妻子蔣佩琪在1982年加入家族企業,之前的學識和工作經歷使她非常注重計劃性和效率。「作為工程師,我清楚地知道我們需要一個系統,這可以讓點餐更方便,也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顧客喜歡什麼。」蔣佩琪的加入使得熊貓的規劃和管理更有系統性,她設計了一套軟體系統,可以自動追蹤連鎖店庫存,可實現自動添購食材。她不斷完善這套系統,將其命名為「熊貓自動工作站」,還申請了專利。在上世紀80年代,熊貓是美國最早使用電腦管理的餐廳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中餐廳。
為吸收美國餐廳的專業管理經驗,加速在全美的擴張,1992年熊貓快餐聘請管理專家唐

J. 熊貓快餐的簡介

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是由程正昌創辦的美國一家經營美國化中式快餐的連鎖餐廳,是熊貓餐飲集團的子公司。熊貓快餐的總部設於加州洛杉磯縣的柔似蜜市。作為全美最大的中餐連鎖店,在近40個州開辦800多家分店,雇員2.1萬人,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程正昌於1983年,他在幽谷拱廊商(Glendale Galleria Mall)開辦了第一家熊貓快餐店。它主要運營於大型購物中心、超市和商業街中。連鎖店供應多種食品,如橙子雞、東方雞,配以炒米飯或炒麵。

閱讀全文

與美國熊貓快餐營銷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