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oc是什麼意思啊
包括內容生產、紅人孵化、主播孵化、經紀管理、電商直播、短視頻賬號代運營、運營管理、營銷服務等。而MCN提供的價值大致分為兩大類:信息價值和效率價值。
2. 國內比較出名的MCN機構有哪些?是如何盈利的?
中國比較出名的MCN機構包括網星夢工廠、無憂傳媒、新片場傳媒、青藤文化、橘子文化、如涵控股、古麥嘉禾、星期八、福基文化等,其主要通過平台補貼、內容電商、課程營銷、衍生品銷售和IP授權等進行變現。
3. 對於舶來品的MCN,艾媒分析師是如何評價的?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MCN經過本土化後,不斷創新發展,呈現出全新的商業模式。自2018年達到百億級市場,MCN行業紅利逐漸顯現,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較大的市場空間將吸引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樣的機構、組織進入MCN市場。
二、KOL
KOL,即Key Opinion Leader的縮寫,指的是在某些領域內擁有一定話語權的人,也可以理解成意見領袖、大V、大佬、太太。
案例:2019年中國MCN行業KOL帶貨轉化情況
數據顯示,從2019年中國MCN行業KOL帶貨轉化情況來看,明星、直播平台主播和短視頻網紅帶貨轉化率在80.0%以上,UP主和微博大V帶貨轉化率在70.0%以上。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明星、直播平台主播和短視頻網紅帶貨能力較強,能夠為機構和平台帶來較大價值,將是MCN重點關注和培養的KOL。
2. KOC SOLUTION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KOC SOLUTION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KOC SOLUTION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3. 推廣方式都有哪些
推廣分為兩大類:軟文付費推廣和純佣推廣,這兩大類推廣又能細分好多推廣方式。
先講付費推廣:分別有軟文/視頻/直播賣貨的形式,以一個買家秀的方式在各大平台曝光展現品牌產品的賣點,幫助品牌樹立形象,達到種草效果,建立潛在的客戶人群。
那麼該找什麼樣的人去執行呢,這又能細分為KOC/KOL/明星,在前期可以選擇KOC鋪量搭配預算總比三分之一的KOL去做軟廣,KOC的用處是把軟文的基數做大,KOL能得到大量粉絲的購買能力,明星如果預算不是特別多的情況,暫時先不考慮。
再者就是直播帶貨,找一些中小主播直播就可以了,首先是TOP級別的主播價格貴,其次TOP級別的不一定接你的項目,而且直播間的粉絲買不買最終還是要看你產品的知名度和口碑的,這就是為什麼我要把直播放到最後來說,如果是新品牌,沒有人氣和口碑,很少有人樂意掏錢去購買,軟廣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再講純佣推廣:分別有CPA、CPS、CPC、CPM四種模式。對於剛剛接觸推廣的用戶來說,對於這些基本術語比較模糊。
CPA,這是一種Cost Per Action的推廣方式,通過推廣之後的用戶行為進行收費,投放廣告之後按照訂單數量等方式進行統計,此種方法推廣風險較高,但是成功之後的效果比CPM更好。
CPS,這種叫做Cost Per Sales的方法是通過實際的銷售量進行收費的,更適合購物類APP進行推廣,但是需要精確的流量進行數據統計轉換,很多軟體都通過此類方式成功推廣。
CPM,此類推廣模式叫做:Cost Per Mille,是一種按照千次曝光進行計算收費的方式,假設收費方式為10元/CPM,那麼每一千個人看見推廣廣告,你就需要給推廣商支付10元。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推廣方式之一,可以有效增加曝光率。
CPC,這一種推廣模式全稱為:Cost Per Click。這一種推廣方式是按照點擊量來進行收費的,但是收費方式對於推廣網站來說並不適用,因此並不常用,有的網站對APP進行了宣傳,也達到了宣傳效果,但是沒有人進行點擊,會使得推廣方得不償失。
4. 2021最新品牌營銷趨勢
新代際消費者崛起,新流量平台崛起,消費者呈現趨於「分散」而又「群聚」的回矛盾而又融合的特答性;分散的群體與分散的注意力,決定了傳統廣告模式的失靈,UGC內容與UGC營銷模式的興起;流量平台演算法與內容分發策略,決定了KOL(意見領袖)&KOC(顧客領袖)成為重要的消費決策依據,成為新流量入口的來源。青鏡評論從評論內容出發,兼具內容營銷智能技術與KOL&KOC挖掘技術,幫助品牌構築全鏈路、全渠道的評論數字營銷中台,建立品牌營銷最前沿陣地,掌控流量主動權。
5. KOC營銷與KOL營銷的差別
青鏡評論KOL/KOC 營銷八大公式:
特色貨+大咖KOL+不促銷=能火爆
一般貨+大咖KOL+中腰部達人(KOC)=有機會火爆
大牌貨+櫃姐+低折扣=火爆
特色貨+海量中腰部達人(KOC)+非折扣=可以火爆
知名貨+櫃姐+中腰部達人(KOC)=火爆
新貨+廣告+不打折=等死
新貨+櫃姐+素人+不打折=無用功
一般貨+廣告+素人+不打折=夭折
6. 小紅書kol和koc是什麼意思
KOL、KOC的區別?
很多人認為KOC就是小的KOL,對於廣告主也只有營銷成本的區別,導致大多數人對KOC的認識比較模糊,各種解釋層出不窮,有人說KOC是「沒錢甲方最大的謊言」、「給200塊錢就能發廣告的微商」等等。
首先,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KOC與KOL最大的不同是,主體的不同,一個是消費者,一個是具有專業能力的領袖。
KOC:關鍵意見消費者(Key Opinion Consumer)
KOL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簡稱KOL)
品牌會找到KOL大部分是看中其極強的背書能力和帶貨能力。
因為互聯網流量紅利消散,流量價值不再是品牌開展營銷活動的主要目標,如何深度觸達用戶成為營銷的主要目標,在此背景下垂直化的KOL因為更深的專業性和精細化的粉絲質量更加受到品牌方的青睞。
因此一些大品牌更加偏向尋找KOL進行營銷,今年最火的美妝博主李佳琦,成為主播之前2015年他就已經進入了美妝行業做了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名歐萊雅專櫃櫃姐,為了賣貨用自己的嘴巴給顧客試色,後來因某網紅機構提出「BA網紅化」,在歐萊雅的內部比賽里李佳琦脫穎而出才正式開始做美妝博主。
其次,就是受眾方面的不同,KOL面對的是粉絲,KOC面對的是熟人或者說相對平級的網友。
這又牽扯到一點就是受眾領域的不同,有人說KOC帶火了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可以影響的是熟人、網友。但小艾認為私域流量的地盤非常小,可以完全被自己掌控,反復利用的流量好像只有微信朋友圈和公眾號,這又把KOC限制在了微商的概念里。
與其把私域流量解釋成自己朋友圈一畝三分地,不如解釋為自己可以爭取到的免費流量。
在現在的互聯網時代里人人都是自媒體,一些樂於分享樂於展現的年輕人會自己經營微博、小紅書等等領域雖然沒有錢買微博熱門這樣的直接影響受眾的公共領域但是也會有小部分人被他們的內容吸引,他們的微博小紅書等也成為了他們做KOC的資本。
並且因為他們並不是垂直領域的博主,而是生活的普通人,他們可以分享的領域也就更多,對於廣告主的選擇也就更多,相應的廣告主花在他們身上的營銷成本也就低一點,甚至熟人和網友並不能看出哪一條微博或者朋友圈是花了錢的營銷。
KOC更適合於廣告主創造刷屏式的營銷效果,在小艾看來KOL和KOC可以同時存在,主要因為其可以服務於不同類型的商家,初出茅廬的品牌自然沒有很高的營銷成本,那麼性價比最高的手段目前看來就是進行KOC投放。
7. 最新品牌營銷趨勢
新代際消費者崛起,新流量平台崛起,消費者呈現趨於「分散」而又「群聚」的矛盾專而又融合的特性;分屬散的群體與分散的注意力,決定了傳統廣告模式的失靈,UGC內容與UGC營銷模式的興起;流量平台演算法與內容分發策略,決定了KOL(意見領袖)&KOC(顧客領袖)成為重要的消費決策依據,成為新流量入口的來源。青鏡評論從評論內容出發,兼具內容營銷智能技術與KOL&KOC挖掘技術,幫助品牌構築全鏈路、全渠道的評論數字營銷中台,建立品牌營銷最前沿陣地,掌控流量主動權。
8. KOC是什麼意思啊求大神講一下
KOC,英文全稱為「Key Opinion Consumer」,即關鍵意見消費者。一般指能影響自己的朋友、粉絲,產生消費行為的消費者。KOC自己就是消費者,分享的內容多為親身體驗;他們的短視頻更受信任;他們距離消費者更近,更近注重和粉絲的互動,由此KOC和粉絲之間形成了更加信任的關系。
此外,他們的內容、文案雖然不精緻,甚至有時候還很粗糙,但是因為真實所以信任,因為互動所以熱烈,這樣帶來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可以將曝光(公域流量)實現高轉化(私域流量)。總結來看,KOC是粉絲的朋友,是具有「真實、信任」等特質的消費者。
(8)Koc營銷案例擴展閱讀
與KOC對應,私域流量也是較為火熱的概念,從某種程度而言,KOC這一新詞由私域流量衍生而來。私域流量是相對於公域流量來說的概念,簡單的說,是指是我們不用付費,可以任意時間,任意頻次,直接觸達到用戶的渠道,比如自媒體、用戶群、微信號等,也就是KOC可輻射到的圈層。
私域流量崛起的背後,是企業的增長焦慮,同時也為KOC帶來了機遇。品牌投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KOC用過一次之後就很難再產生價值。
9. 2021數字營銷趨勢
新代際消費者崛起,新流量平台崛起,消費者呈現趨於「分散」而又「群聚」的矛盾而又融合的特性;分散的群體與分散的注意力,決定了傳統廣告模式的失靈,UGC內容與UGC營銷模式的興起;流量平台演算法與內容分發策略,決定了KOL(意見領袖)&KOC(顧客領袖)成為重要的消費決策依據,成為新流量入口的來源。青鏡評論從評論內容出發,兼具內容營銷智能技術與KOL&KOC挖掘技術,幫助品牌構築全鏈路、全渠道的評論數字營銷中台,建立品牌營銷最前沿陣地,掌控流量主動權。
10. KOKOC是什麼文字
好多沒有自己的技術啊,都貼牌的,還有好多就是營銷公司,謹慎,另外就是好多都是皮包公司啊
還要看他們公司的實力,技術實力第一位,如果你們了解他們的發家史就知道那個公司強了 有前景了!早一代是菲迪科爾,可是他們的人員流失嚴重,沒啥技術力量了,都是吃老本了,目前也就那麼一個公司了,北京的,他們公司很hold住啊,拿些貨貼牌都不行,也不合作貼牌,估計有些實力,但是業內很低調啊,需要自己發掘,我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