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社群營銷的簡介
社群就是一種具有共同價值觀的精神聯合體和利益共同體。
我們在建立自己的社內群前,需要先容找到一群有共同價值觀的人,而並非是簡單拉個群就可以。
湖南億仁網路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群類似於網路上一個大家的精神寄宿地。
比如一個考研互助群,這個群里的人都是走在考研路上的學生,他們或孤獨、或困頓、或有時候突然堅持不住需要鼓勵,但大家都是有個考研上岸的目標在統領。所以他們是有共同的價值觀,精神上有共鳴的人,這樣的人集合在一起,才會產生商業價值。
所以是先有精神聯合體,然後才會變成利益共同體,這點是非常重要的,聯結紐帶是決定這個群能否長遠的重要因素。
② 網路社群營銷的定義
個人或群體透過群聚網友的網路服務,來與目標顧客群創造長期溝通管道的社會化過程。
簡單地說,社群營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需要透過一個能夠群聚網友的網路服務來經營。這個網路服務早期可能是BBS、論壇、一直到近期的博客、噗浪或者Facebook。由於這些網路服務具有互動性,因此,能夠讓網友在一個平台上,彼此溝通與交流。
不過,這些網路服務也有演進的過程,從早期類似大禮堂式群聚的方式(如BBS、論壇),漸漸地趨近於個人化專屬空間(如博客、噗浪以及Facebook)。也由於越趨的個人化,網友彼此的系結型態也由然改變,從早期大家都是某個站的會員開始,一直到現在彼此可以擁有各自的交友空間,你可以是對方的朋友、甚至粉絲。
而個人或群體(當然包括企業)可以運用這樣子的網路服務,來與目標顧客群來往、溝通與認識彼此。在此所指的目標顧客群,是需要依您的營銷目標而有所不同的。
許多企業主所產生的頭一個疑問是:社群營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成效該如何評估?或者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該如何訂定?我的建議是:可以從社群的組成結構與規模來衡量。
簡單地說,就是有觸及到營銷目標所需的目標顧客群。好比,販賣運動用品的企業,它們所需要的目標顧客群有可能是,男性且年齡屆於18至25歲之間。假若,最終其社群的結構偏與女性且以30歲以上為主,則可以初步地判定其社群組成失焦,是一個失敗的社群營銷規劃。
當然,社群的規模也是一個問題。假若社群人數過少,誠然地說,要發揮多少效果都是騙人的。是故,以一個國內中型企業來說,朋友數或粉絲數在5,000至8,000人是必要的。至於中大型企業,我建議需沖高至15,000人以上。
在擁有這些目標顧客群之後,就能開始創造長期的溝通管道。當然,溝通絕對不是信息技術層次的問題,而是社會層次的問題。在真實世界中想的出來的狀況,幾乎在虛擬世界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的是,從真實世界的言語的溝通,變成了虛擬世界的文字溝通。
個人認為在這個長期溝通的過程中,可依循「正面、分享與利他」三大社群經營要項來運作。簡單地說,不批評他人、多傳遞正面訊息、分享有用的信息、並且以對他人好的心為出發點。如佛家所言:萬物唯心造。每一個社群如同一個小世界,您給予什麼樣的能量,就會幻化出什麼樣的情境。當然,就總體來看,正面、良善與為他人著想的氛圍是大部份的人所能接受的價值觀。
最後,您一定會發現,我在我這個定義中從未提到『銷售』這件事。因為,如同我最早所言,營銷的概念已在改變,在社群營銷的概念中,重點在於聯系與溝通。如同真實世界的人脈經營一般,透過在線的聯系與溝通,能夠為個人或企業累積更多顧客資本,進而為個人或企業產生未來的潛在績效。
③ 社群營銷怎麼做
如何做好社群營銷?社群營銷五步法,助你打造一場犀利的社群營銷!
整個閉環的流程大致是這樣的:
社群營銷
社群運營,就是利用社群和用戶建立、維護好關系,並最終達成讓商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而商業價值的體現,可能會體現在社群規模、社群成員活躍度、社群轉化率、GMV等指標上。
社群的意義,從公司角度來看可以分為2類。
一類,社群本身就可以完成一種商業模式閉環(或者說社群可以獨立成為公司業務一個渠道,和原有模式互不幹擾)。
例如某電商公司,有年營業額幾千萬的天貓店,但是老闆開始搭建自己的社群,沉澱電商流量到社群,並通過社群進行用戶維護,然後通過社群進行復購。
這類社群有著自身完整的業務流程,與原業務互不影響,獨立運營。
另一類,是作為商業模式中的一環。
比如某公司新上線某母嬰類產品,正在MVP測試階段,需要一批寶媽種子用戶。如何快速低成本的招募到精準的種子用戶,與寶媽群體建立聯系,社群正好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這個寶媽社群就作為這個項目中的一環,為項目上線提供協助。等到項目測試完畢,產品有了穩定用戶來源,這個社群作為商業模式中一環的使命可能也就結束了。
以上主要介紹了對於公司而言,運營社群的主要意義。但是其實稍微分析一下,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社群,運營的核心都是「與更多用戶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④ 如何藉助社群開展產品營銷
社群簡單認為就是一個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現形式。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關系鏈,不僅只是拉一個群而是基於一個點、需求和愛好將大家聚合在一起,而是要有穩定的群體結構和較一致的群體意識;成員有一致的行為規范、持續的互動關系;成員間分工協作,具有一致行動的能力,我們認為這樣的群就是社群。
因為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將通過網路社區營銷及社會化媒體營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戶連接及交流更為緊密的網路營銷方式稱之為社群營銷。社群營銷主要通過網路連接、溝通等方式實現產品及用戶價值傳遞,由於營銷方式人性化,不僅受用戶歡迎,還可能成為繼續傳播者,所以廣受企業的推崇,目前已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營銷渠道與方式。
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出現網路社群營銷之前是否存在過「社群營銷」呢?答案是肯定的。舉個例子,會議營銷,也叫做「會銷」,就屬於線下「社群營銷」。這樣類比並不是因為社群營銷與會議營銷完全相同,而是它們之間的理念與模式最為相似,都是聚集潛在客戶,然後篩選出精準有意向的人群加以重點營銷,最終獲取訂單達成交易。中間環節可能存在細節上的差別,但模式與理念上是基本一致的。兩者最為核心的要素皆是,聚攏、維系、秩序、引導、佐證,以及促進和跟蹤。
社群營銷的關鍵在於社群,而非營銷。首先要根據自己的企業戰略及目標客群,利用各種內容、方法、工具去構建社群,而後在社群的基礎上去開展營銷活動,切記網路社群營銷一定是軟植入,千萬不要以營銷的目的去構建社群,功利心強,本某倒置,只能以失敗告終。2016年我在發起產品會社群時曾向所有成員承諾,5年內絕不開展任何營銷活動,並且一直遵守這個承諾,因此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在沒有經過任何商業推廣,且在業余時間的維護下,僅靠網路社區和口碑傳播將社群發展到50餘個網路社群,形成MVP聯盟,吸引超過10000人加入,成為業內最大產品社群公益性組織。寫書是為了回饋社群成員,兌現當初的承諾,並為社群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增加歸屬感和凝聚力,並非商業化行為,但社群成員依然是本書的種子用戶,在寫書的過程中和上市後的初期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互聯網思維下的營銷,是粉絲營銷,是基於新媒體(微博、微信、論壇)的社會化、社交化營銷。小米能打破傳統手機廠商的固有銷售模式,是因為其敢於顛覆舊格局進行「破壞性創新」,如圖6-9所示。
圖6-11 小米社群營銷模式結構示意圖
2010年,微博剛剛興起時,小米就看準時機,在微博上做起了營銷。小米規定,微博上的留言客服人員要在15分鍾內快速回應。雷軍當時每天會花一個小時回復微博上的評論。小米合夥人、小米各個品牌、小米員工都有自己的微博,做到微博就是客服,客服就是營銷,客服由守轉攻。不花一分錢廣告費,一個新品牌手機一年賣100萬部,依靠傳統銷售渠道真是不敢想像。最後小米能實現目標,主要是靠社會化媒體與用戶進行溝通,社群營銷是關鍵。
任何一個平台或應用去經營社群,都離不開一個重要元素就是「人」,不僅包括引流來的潛在客戶、精準的需求人群,甚至是已經擁有忠誠度的老顧客,還包括括管理者、產品人員、生產人員、運營人員、銷售人員等。2013年,小米還是沒有打廣告,而是建設了一支屬於自己的社會化媒體隊伍。小米新媒體團隊有近百人,其中小米論壇30人、微博30人、微信10人、QQ空間等10人。當其他廠商還在打「硬廣」的時候,小米卻悄悄地通過社會化媒體展開了新的征程,量變引起質變就這樣悄無聲地進行著。由此可見,企業開展社群營銷不僅是營銷戰略的范疇,還要上升到企業戰略的高度,在思想理念、組織資源、規劃執行上要全盤考慮,才能獲取實際效果。由於小米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大量的手機廠商紛紛效仿,都開始把營銷重點向社會化媒體轉移,於是形成了現在社會化媒體平台的群雄割據的局面。
⑤ 有什麼社群營銷案例老闆要我寫一個社群運營方案,求推薦,謝謝~
不知道你是什麼行業,每個行業的社群都會有不同的運營方案,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⑥ 社群營銷的案例有哪些
當時利用社群工具建立員工離職社群,各種社群,離職員工社群,互聯網浪潮又一寶藏。社群延內續了員工友情容,擴展員工人脈,傳揚僱主文化和品牌影響。南極圈、百老匯、舊金山……這些離職社群,做的是情懷,同時發揮人脈價值,挖掘潛在資源,讓離職人員再次成為新寶藏,是社群很成功的地方。
⑦ 最好的社群營銷團隊
所謂的社群營銷顧名思義就是商家為了更好地進行渠道推廣,滿足更多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從而通過建立微信、QQ群等形式來營銷。
與此同時,還需要對社群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把顧客變成粉絲,為更好的推廣產品和為服務客戶提供一個便捷的、貼近客戶生活的溝通平台,並通過產品銷售或者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一種新型銷售方式。
社群營銷是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它的核心是與用戶建立情感上的連接,我們通常也稱它為情感營銷。
但社群營銷的本質不是硬廣,社群營銷的本質是和用戶粉絲成為朋友,在此基礎上再去進行產品的銷售。
社群的特點
(1)互動性強:
社群營銷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商家與客戶、客戶與客戶間相互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了解群內客戶對產品的看法和需求,通過搜集客戶的真實需求等信息,適當調整經營策略,讓商品更符合群員的「胃口」。
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有效地分類客戶的消費層次和喜好,獲取忠實粉絲,忠實粉絲的友好推薦都可能提升群內其他成員對店家產品的認可度,從而產生良性的營銷內循環,更好的進行社群營銷管理,收獲更好的口碑和更多的回頭客。
(2)情感營銷:
社群營銷與其他營銷模式不同,社群營銷更看重情感,在這個營銷過程中,你需要與客戶建立情感上的聯系,而不是每天為了發廣告而發廣告,這樣容易引起群員的反感從而退群。
因而,你需要做的是與客戶從陌生人的狀態下通過溝通交流逐漸成為朋友,平時群里可以發些紅包福利活躍群,或者探討一些衣食住行和身邊事,讓別人覺得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營銷群,這個群是有人情味的,別人才不會輕易退群,此外你還需要用心去維護好你的新老用戶,通過用心的服務讓他們買單。
(3)操作便捷:
在社群營銷中,你會發現,除了基本的運營工作做到位以後,不需要太費勁就可以獲得新訂單,這是因為在你服務用戶的整個過程中,不知不覺間建立了口碑,這個時候用戶覺得你產品質量好,服務也到位,又與你感情良好,自然而然就會幫你轉介紹了,這也是社群的一大特點——自行運轉
⑧ 如何玩轉社群營銷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社群的概念在近幾年挺熱得,那麼什麼是社群呢,網路的介紹是社群簡單認為就是一個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現形式。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關系鏈,不僅只是拉一個群而是基於一個點、需求和愛好將大家聚合在一起,我們認為這樣的群它就是社群。今天企邦在線的小編就來跟大家談談如何運營好一個社群。
可能很多中小企業創業者覺得建立一個微信公眾號或者是拉個微信群就是社群了,實則不是。那麼到底什麼是社群呢?其實社群就像是基督教一樣首先他不是中心化的人,大家是因為這個組織而加入而非因為某個明星或者個人。其次就是社群的用戶畫像要清晰,這個就是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再次就是整個組織裡面是否有角色的分配,其實這個就是要求社員來一起行動做事不是你這個公司來單獨做事。這三點就是甄別真假社群的基本點,那麼如何做社群的運營呢。我覺得有五個點需要注意。
第一就是你必須要有共同的信仰和目標,只有目標和信仰才能凝聚人,如果我們運營的事要六個月練出馬甲線,那麼社群里的人都是想要馬甲線的人。其實做社群的第一個運營關鍵點就是設定一個可實現而且能夠讓大家熱血沸騰的一個目標,第二個是什麼呢,就是基於這個目標甚至是信仰有種子用戶,一百個用戶遠勝十萬個粉絲,因為社群的本質也叫作球圓經濟,什意思呢就是讓用戶幫我們一起想辦法一座來做一個產品的話他們會特別有參與感,宣傳的作用遠大於一個人。第三就是及時給與用戶反饋,這是很多社群做不到的,我們還拿六個月練出馬甲線來說,練到第二周了練的怎麼樣了我們一定要給予他激勵。第四點就是社群必須要有儀式感,這個其實就是像基督教做禮拜一樣的儀式感,特別重要,第五點就是社群最重要的就是累積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