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爾營銷觀念
海爾營銷觀念
海爾集團的前身為海爾電冰箱總廠。這個廠的前身青島集團電器廠在1984年時資不抵績,人心渙散,瀕臨破產利潤。而經過整整16年,至2000年12月31日,海爾集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4年青島電冰箱總廠生產一個型號的冰箱,到如今海爾集團已擁用69大門類10800多個規格品種產品群。
從抓主品重量到抓服務質量,從單一產品到多種產品,從按量生產到按需生產,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海爾集團經歷了巨大變化與發展。如今的海爾集團營業額比1984年翻了一千多倍。市場國內延伸到6萬多個村,國外也發展了62個海爾經營商。海爾的管理模式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海爾已登上國際論壇,海爾案例備受注目。
自鄧小平同志提出改革開放的戰略;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企業也面臨著一輪新的改革,改革大潮使許多企業瀕臨倒閉,有少數企業又重新站了起來,海爾即是其中之一。但像海爾集團這樣成功的例子的確較少。我們不得不承認海爾的強大力量,有人說海爾是一個奇跡,但這奇跡也是經歷了多年的探索,發展而創造出來的。海爾的營銷管理模式倍受世人關注,也是我們值得深入研究的。
海爾的營銷觀念經過了一系列過程的發展。
第一,海爾最初的觀念是產品質量過硬,從大鐵錘砸冰箱事件中可看出,海爾集團在質量上下足了功夫,這是因為顧客都願意花較多的錢購買質量好的產品。海爾建立了「零缺陷」質量標准,海爾的這個案例成功的使海爾的名字牢牢烙在消費者的心裡,宣告了中國企業的一次轉型,宣告了中國企業開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市場營銷觀念從此確立。這個即是產品觀念。
第二,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後面臨著強大的競爭。怎樣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即是企業面臨的大問題。因此出現了「北京打擂」事件,在當時比賽和評獎是最具權威的證明,海爾年年評獎,年年參加國際招標,建立了優質優價的良好形象和美譽。
第三,在市場充分包含的狀態下,除了質量過硬外,還必須保證其服務的質量,無庸置疑,海爾的售後服務深入人心,人人都知道海爾的質量過硬,售後服務更是有強力的保障。海爾經歷了追求優質產品到全面質量管理再到全面質量營銷的不同階段,質量成為了海爾產品的高附加值。
第四,市場營銷觀念。海爾推出的小小靈童洗衣機,大地瓜洗衣機都是細分目標市場後,調整營銷策略,推出的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顧客第一」的觀念在此得到充分證明。在產品開發上,針對款式,消費階層,地域將目標進行調整,設計、生產適應不同市場需要的產品,始終保持產品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第五,大市場營銷觀念。海爾從單一的電冰箱產品,到洗衣機,電冰櫃,到目前為止,海爾集團擁有包括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69大門類10800多個規格品種的產品群。海爾集團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滲透著一種大營銷觀念,處處體現著大格局。
第六,社會營銷觀念,隨著消費者意識提高,全球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環保,海爾順應這種趨勢,積極開發綠色家電,不斷推出環保產品。例如無氟冰箱,節電冰箱等。這一發展趨勢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今後產品研發的方向。
第七,網路營銷到電子商務。新經濟時代,消費者個性化決定企業收益,為了創出一個國際化的品牌,2000年海爾依託海爾網站,整合物流,商流,資金流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產品上實現了量身訂做。顧客可以在網上要求訂做自己喜歡、要求的標准、樣式。這與傳統的營銷觀念有巨大的不同,符合世界發展趨勢。海爾在這一步上無疑是在國內領先的,這也為海爾帶來巨大的商機。
第八,營銷的國際化,海爾集團把國外市場做為其發展方向,海爾在名牌戰略基礎上,積極開發國際市場,到1999年,海爾國內生產國內銷售佔1/3;國內生產海外銷售佔1/3;海外建廠生產海外銷售佔1/3;可以說海爾已不再是中國的海爾,而是國際化的海爾,海爾的產品在國外已推出市場,佔有一定份額。
最後,海爾的品牌觀念。海爾首先在質量上給予了人們信心,大鐵錘砸冰箱事件使得人們相信只要是海爾的東西,質量的保障是無可置疑的,帶動了海爾其他產品質量的可信度,樹立了海爾優質的品牌。其次是海爾的服務質量,誰都知道海爾的售後服務是最值得信賴的,現在人們買商品不僅僅看質量,更要看售後服務,提到海爾,人人都說海爾的售後服務好,海爾的售後服務已深入人心,消費者選擇了海爾就選擇了放心,海爾更是把服務發展創造為銷售傳播的手段,將海爾「星級服務」包裝成文化,在服務上樹立了海爾品牌的知名度。再次,在國內廠家大打價格戰時,結合產品檔次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海爾在產品價格方面始終堅持比同行高的價格策略,不斷塑造海爾的品牌價值,在一波又一波價格戰中,海爾始終沒有追殺,而是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有人說,「海爾是靠廣告做大的。」這種說法不太客觀。不錯,海爾人的確會做廣告。「大鐵錘砸冰箱」事件,「產品零缺陷,服務零缺陷」給予新聞很大的想像空間,成為海爾的一種宣傳手段。但海爾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僅僅依靠的是這些事實和電視廣告,海爾運用了很高的促銷藝術,海爾並不是為了廣告而廣告,而是結合品牌戰略進行整合營銷傳播。
海爾樹立其品牌後認識到商標的管理至關重要,並較早在公司建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隨著海爾品牌價值越來越高,海爾商標影響力越來越大,海爾商標延伸擴張到集團旗下所有產品和領域,但海爾對內部產品使用進行了嚴格驗證,不符合標準的不授權,從而保證海爾品牌的質量。
海爾輸入了品牌,很快進入市場,企業慢慢進入了良性發展,海爾意識到品牌的資本價值,開始嘗試了品牌的擴張計劃。與杭州西湖電子集團的合作則是品牌虛擬經營的成功嘗試。
海爾20年來的發展,創立了企業的文化。海爾內部有其傳播工具——《海爾人》和《海爾文化手冊》將文化系統提煉,通過言傳身教,打造了海爾的文化靈魂。海爾還通過「海爾神活」「海爾人的壞事」等傳播開始文化征服,從而打造出海爾的文化營銷。
海爾將全面質量營銷和品牌營銷,文化營銷等融合起來,成為海爾營銷中的大環節的重要一環,相得益彰。
大家所熟知的海爾,已經是一種國際知名品牌;海爾擁有數不清的產品,在很多地區市場上,海爾就是消費者心目中最佳選擇,海爾品牌的樹立,是通過海爾營銷觀念的不斷發展。今日的海爾是在不斷的思考和探索中發展而來的。海爾人在改革大潮中沒有故步自封,海爾今天的成就在於觀念的更新與進步。海爾不僅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海爾是改革大潮中一個成功的象徵。
2. 國際市場營銷學(第三版)這門課程第十二章海爾的國際市場營銷戰略的知識點有哪些
國際市場營銷學(第三版)這門課第十二章海爾的國際市場營銷戰略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海爾的國際營銷戰略,。
3. 海爾的國際化戰略是什麼
1.品牌戰略與先難後易
海爾在進入歐洲和美國之前,產品主要出口中東和東南亞地區,雖然能夠在這些地區賺取一些外匯,但無法在這里創造世界性的品牌。
海爾認為,要想達到品牌競爭的最高境界,海爾就必須進入到名牌林立的歐美地區,因此「先難後易」就成為海爾在全球范圍實施其品牌戰略的必然選擇。
海爾要做的是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品牌運營商,創國際名牌是海爾的重要目標。宣傳海爾品牌是海爾在美國的一項重要任務。過去海爾在美國市場上的宣傳比較低調,除了在幾個主要機場的手推車上打上「Haier」商標外,基本沒有什麼廣告宣傳。
但近來海爾加強了其品牌戰略。海爾將在美國採用一些新的廣告媒體,包括廣告牌、汽車站和電視。海爾最新的DVD同麥克爾·喬丹的影片宣傳聯系在一起的電視廣告已經在電視上播放。在洛杉礬、紐約、華盛頓的大街上,都可以看到海爾巨大的廣告牌。
海爾美國貿易公司的售後服務中心開通的免費熱線電話服務已覆蓋全美。海爾在美國的品牌宣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國是世界上進口家電最多的國家,世界所有家電名牌無不在這個市場上競爭,以通用電氣、惠爾浦為首的美國家電企業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
能在素以艱難著稱的美國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等於向世界其他市場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海爾已經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家電廠商之一。
2.企業文化的移植與當地化戰略
如何使海爾特有的企業文化融入海爾的當地化戰略之中,成為海爾國際化戰略能否成功的最大挑戰。作為一個跨國經營的企業,不但要回答如何跨越文化差異進行管理的問題,還要結合所在國的具體情況進行管理,進而解決如何進行創新和企業內的知識共享問題。
從一些企業的實踐來看,不同市場的文化差異,經常困擾著企業海外經營的決策及其執行。即使企業奔赴海外開拓業務的決策是正確的,也不一定能保證獲得預期的經營結果。
海爾一向是個重視企業文化的企業,而正是由於將企業文化成功地移植到海爾的海外企業,海爾的當地化戰略才取得了成功。
4. 海爾成功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海爾集團的的具體營銷策略和營銷管理:海爾集團在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確立的名牌o 2.夥伴型( Partner)關系營銷渠道的實i>F研究。「幫助客戶成功」是海爾
5. 海爾的國際化戰略是什麼
海爾的國抄際化是國際化海爾的一個基礎,只有先做到了海爾的國際化才能去做國際化的海爾。我們在做海爾的國際化的時候,就是要海爾的各項工作都能達到國際標准,主要是三方面:一是質量;二是財務;三是營銷。質量要達到國際標准;財務的運行指標、運行規則應該和西方財務制度一致起來;營銷觀念、營銷網路應達到國際標准。我們自身具備這種素質就可以進入國際市場去,所以「出口」是針對海爾的國際化而言。
但國際化的海爾就不同了,「海爾」已不再是青島的海爾,中國的海爾也將成為整個國際化海爾的一個組成部分,還會有美國海爾、歐洲海爾、東南亞海爾等等。國際化的海爾是三位一體的海爾,即設計中心、營銷中心、製造中心三位一體,最終成為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具備在當地融資、融智功能的本土化海爾。
選擇在美國建廠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我們自找苦吃,因為在美國建廠要求非常高,但是如果在美國市場可以成功的話,就可以取得非常寶貴的經驗。另外,美國市場非常大,我們在美國市場已經銷售了幾十萬台,如果不設廠,就會有很大制約,如運費問題。
6. 海爾獨具特色的國際化戰略是怎樣實現的
二.海爾集團的國際化發展過程
海爾從最初的引進國外技術設備開始,逐步發展到產品出口和對外直接投資,其國際化程度在不斷提高。其國際化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實施名牌戰略(1984-1991年)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家電行業冰箱廠蜂擁而起,海爾集團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瀕臨倒閉,管理混亂,缺乏競爭優勢。為擺脫虧損,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青島電冰箱總廠決定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冰箱生產技術,生產世界一流的冰箱,創冰箱業的中國名牌。1985年,青島電冰箱廠與原西德利勃海爾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引進利勃海爾電冰箱散件,生產琴島—利勃海爾電冰箱。這一階段,海爾狠抓質量管理,1988年獲得了中國冰箱行業歷史上第一枚國家級質量金牌,標志著名牌戰略初步成功。1992年,海爾獲得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個通過此項認證的企業。
2.相關多元化發展戰略(1992-1998年)
所謂「相關多元化」發展戰略,是指企業進入成本鏈相關的多個業務。相關多元化使企業在各業務之間保持了一定的統一,技能轉移和成本分擔使多元化企業獲得比獨立運作時更多的利潤,產生協同效應,從而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促進技術轉移,並成為競爭優勢的基礎。
90年代以來,海爾著手實施多元化戰略,以加強在家電行業的競爭地位。1991年底,海爾兼並了青島電冰櫃總廠和空調器廠,經營范圍也隨之由電冰箱擴大到電冰櫃和空調器。1993年9月,海爾先後收購了青島紅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萊陽家電總廠,經營范圍擴大到洗衣機、微波爐、熱水器。1997年9月,海爾與杭州西湖電子集團合資組建杭州海爾電器公司,生產彩電、VCD、傳真機等產品。1998年6月,海爾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美國C-MOLD公司合資組建「北航海爾軟體有限公司」,進入電腦信息行業。目前,海爾已經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產品范圍最廣、銷售收入最多的企業。
這一時期,海爾國際化的活動主要是建立海外市場網路,初步嘗試海外建廠,以及實現產品設計的國際化。
(1)建立海外市場網路
產品出口是海爾實現跨國經營的第一步。海爾在一向重視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取得一系列國際公認的產品質量認證,這些質量認證成為海爾產品通向世界市場的通行證。目前,海爾品牌產品已先後進入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海爾集團已形成了有效的海外營銷網路,在海外發展了31家海爾專營商,經銷點達8000餘個,並建立起售前宣傳、售中安裝、售後服務的全方位營銷體系,為海外建廠打下良好基礎。
(2)初步嘗試海外建廠
1996年12月,海爾集團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廠,建立海爾莎保羅有限公司,首次實現海外投資跨國生產。1997年6月,菲律賓海爾LKG電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馬來西亞海爾工業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2月,南斯拉夫生產廠成立。
(3)產品設計國際化
為了實現本土化設計、本土化生產,海爾集團堅持「市場設計產品」的經營理念,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市場信息,使產品設計緊跟市場變化。自1994年海爾在東京建立了首家海外設計分部以後,先後在洛杉磯、矽谷、阿姆斯特丹、蒙特利爾成立海外設計分部;在漢城、悉尼、東京、洛杉磯、矽谷、阿姆斯特丹、維也納、蒙特利爾、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城市設立了信息中心。
3、跨國經營(1998至今)
1998年以來,海爾集團明確提出「國際化的海爾」這一戰略目標。海爾的國際化戰略由三部分組成:質量國際化、科技國際化、市場國際化。
(1)質量國際化
質量保證體系認證、產品國際認證以及檢測水平的國際認可是海爾集團使其產品質量水平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內容。目前海爾集團共有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微波爐、熱水器六大產品經過ISO9001認證,是國內通過該項認證產品最多的企業。在國際上,海爾產品獲得德國VDE、GS、EMC、TUV,美國UL、ETL、DOE,加拿大CSA、EEV,美洲NRTL/C,澳大利亞SAA,日本S-MARK,歐盟CE,沙烏地阿拉伯SASO,俄羅斯GOST,國際CB,南非SABS,菲律賓PBS,韓國安全認證等共18類產品認證,產品可暢通無阻進入87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海爾的檢測水平也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國內同行業首家獲得加拿大EEV、CSA「分享認證」、CSA「全權認證」和美國UL用戶測試數據認可的企業。
7. 海爾獨具特色的國際化戰略對中國企業的發展有何啟示
科技創新 人性化設計 自主知識產權 嚴謹的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