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指教!我公司是賣酒的,購買必須包裝物,瓶子等,會計分錄應該怎麼做
案例:某白酒生產企業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於2007年10月銷售糧食白酒5000斤,不含稅銷售收入10000元,另外收取包裝物押金1170元,約定6個月後返還包裝物,如逾期未能歸還,沒收押金。(白酒適用定率稅率20%,定額稅率每斤0.5元)
除啤酒、黃酒外的酒類包裝物押金的流轉稅計征比較特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增值稅徵收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5]192號):「從1995年6月1日起,對銷售除啤酒、黃酒外的其他酒類產品而收取的包裝物押金,無論是否返還以及會計上如何核算,均應並入當期銷售額繳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酒類產品包裝物押金征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053號)規定:「從1995年6月1日起,對酒類產品生產企業銷售酒類產品而收取的包裝物押金,無論押金是否返還與會計上如何核算,均需並入酒類產品銷售額中,依酒類產品的適用稅率繳納消費稅。」根據上述規定,酒類(非啤酒、黃酒)生產企業包裝物押金既涉及到增值稅的賬務處理還涉及到消費稅的賬務處理,同時又由於涉及到會計制度和稅法規定的不同要求,故這一會計事項的會計核算就顯得比較復雜,導致實踐中存在多種不同的處理方式,現筆者將比較典型的幾種賬務處理方式進行歸納並加以評析:
一、第一種處理方式:
1、收取押金時,將應繳納的消費稅和增值稅均計入「銷售費用」。
計算應納包裝物押金的增值稅稅額:1170÷1.17×0.17=170元
計算應納包裝物押金的消費稅稅額:1170÷1.17×0.2=200元
借:銀行存款1287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
其他應付款117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4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4500
借:銷售費用37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200
2、包裝物到期時:
①如收回
借:其他應付款1170
貸:銀行存款1170
②如未收回,沒收包裝物押金時:
借:其他應付款1170
貸:其他業務收入1170
二、第二種處理方式
1、收取押金時,將交納的增值稅沖減「其他應付款」,交納的消費稅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
借:銀行存款1287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
其他應付款117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4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4500
借:其他應付款17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2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200
2、包裝物收回時:
借:其他應付款1000
銷售費用170
貸:銀行存款1170
3、包裝物未收回,押金沒收時:
借:其他應付款1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1000
三、第三種處理方式
1、收取包裝物押金時,將交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均沖減「其他應付款」。
借:銀行存款1287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
其他應付款117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4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4500
借:其他應付款37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
2、包裝物收回時:
借:其他應付款800
銷售費用370
貸:銀行存款1170
3、包裝物未收回,押金沒收時:
借:其他應付款800
貸:其他業務收入800
評析:
第一種方式將收取的包裝物押金以含稅價入賬,全額計入「其他應收款」,其理由為:收取的押金如日後包裝物返還要退給押金支付方,在金額上應與對方相同。將收取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均計入「銷售費用」,因無論是增值稅和消費稅,均是基於酒類產品的銷售行為並為保證包裝物能順利收回產生的,故應將其計入「銷售費用」。
在第二種處理方式中,以押金的增值稅稅金沖減「其他應付款」,相當於將收取的押金以不含稅金額入賬。在這種情況下,押金收入對應的應交增值稅稅額就直接從押金本金中剝離了出來。至於押金應交的消費稅稅金,則直接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其理由為:計提消費稅是由於銷售產品而加收押金所致,並且不管以後退還與否都要交納,所收取的押金實際上是所售產品銷售額的一部分,故應隨同產品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逾期沒收押金時由於已經在收取押金時計征了增值稅和消費稅,所以只需將原計入營業稅及附加的金額沖減其他應付款,沖抵後的余額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第三種,對押金增值稅稅金的處理同於第二種方法。但消費稅的處理卻完全不同,不是計入損益類科目,而是同於增值稅處理,沖減「其他應付款」,待包裝物押金到期時,視包裝物收回與否,進行不同的賬務處理。如收回,將計提的流轉稅確認為費用。如沒收,則將收取的押金剔除已交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金額後轉入其他業務收入。這種處理方法的理由為:會計核算應遵循配比原則。配比原則強調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雙向配比,即凡與收入相配合的費用,應當是取得當期收入而發生的費用;凡同費用相配合的收入也必須是該項收入已經實現,確屬當期的收入。在本例中,企業在收取包裝物押金當期並未確認收入,故暫不應確認相關費用,而待押金到期轉為收入時,再確認費用。這樣才能保持費用與收入在時間上的一致性。
上述三種方法各有所測重,均有一定道理,實踐中酒類生產企業的選擇也是不盡相同。筆者認為,對此類存在會計操作盲點的事項,在官方未出台明確規定前,只要企業出自善意,無論選擇上述哪種賬務處理方法都不應視為違法。但應引起廣大酒類企業重視的是,由於選取不同處理方法不僅會影響財務報表的列報,也會對企業利潤產生影響,故當企業押金業務較多且數額較大時,應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選擇獲益最大的賬務處理方式。以下就三種處理方法爭議的焦點進行評析,並幫助企業選擇最優的賬務處理方法。
爭議焦點一:收取的包裝物押金是否應以含稅價全額入賬
方法一將收取的包裝物押金以含稅價入賬,方法二和方法三均以不含稅價入賬。筆者認為,將應繳納的流轉稅直接沖減收取的包裝物押金,可能造成應退還包裝物押金與賬面記載「其他應付款」金額不符,這將導致企業在期末少確認負債,進而影響報表使用人對財務報表分析。如在本案例中,採取第二種處理方法將導致該企業2007年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金額被低估170元,第三種處理方法將導致負債被低估370元。因此,以含稅價入賬更具合理性。其次,由於銷售方「其他應付款」科目沖減了相關流轉稅,同購貨方「其他應收款」科目金額不符,也可能會給雙方對賬工作帶來麻煩。故筆者更傾向於將收取的包裝物押金以含稅價入賬,全額計入「其他應付款」。
爭議焦點二:計提的消費稅在發生時計入「銷售費用」還是「營業稅金及附加」
將計提的流轉稅金計入銷售費用還是營業稅金及附加,對企業當期營業損益並無影響,但利潤表中「營業稅金及附加」和「銷售費用」項目的金額卻因賬務處理方式不同而出現差別。筆者認為,企業銷售產品收取押金實質上是企業的營銷策略,是一項銷售服務,由此產生的所有支出應當作為企業的產品銷售費用,這樣能較好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實質,也利於財務人員在分析報表後作出更適當的財務預算方案。
爭議焦點三:流轉稅是在計提時即確認為費用,還是在押金返還時才確認為費用
上述三種處理方法最主要的差別就是計提的稅金在何時確認為費用。第三種處理方法在押金返還時再確認費用,其理由為會計核算應遵循配比原則。筆者認為,在新會計准則體系下,企業可在計提稅金時即確認費用,這樣將避免因延遲確認費用而導致的當期企業所得稅增加,從而使企業獲得稅收利益。2006年企業會計准則一個十分重要的變化就是將權責發生制上升到了會計計量基礎的地位,而不再是會計核算的一條原則,同時新准則也取消了配比原則。這表明新准則將更強調權責發生制而淡化配比原則。《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三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酒類企業收取包裝物押金時發生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納稅義務,是現實發生的支出,未來不能產生經濟利益,也不可退還,不符合確認為一項資產(比如「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者「應收帳款)的條件,從經濟實質上看,可視為銷售產品所產生的支出,故確認為納稅當期的費用。在新准則頒布前,大部分企業會計人員非常強調配比原則,為了與收入相配比,往往將預收賬款所繳納的流轉稅借方掛賬,直到營業收入確認日,才同步結轉確認為費用。利潤表上的」營業稅金及附加「發生額與同期的」營業收入「發生額之間有比較嚴密的比例關系。但新准則實施後,如要嚴格遵循新准則權責發生制優於配比原則,兩者之間將不再存在比例關系。因此,企業應該盡早確認費用,以求當期繳納企業所得稅最小化,獲得貨幣時間價值。
綜上所述,由於採取第一種賬務處理方法更合理,同時也利於企業作出合理的財報分析以及合理節稅,故更適於廣大酒類企業採用。
來源:www.chinaacc.com
2. 發票上的銷售折扣怎麼做會計分錄
發票上的銷售折扣屬於商業折扣,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賬款、庫存現金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折扣數據)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商業折扣,是指企業根據市場供需情況,或針對不同的顧客,在商品標價上給予的扣除。商業折扣是企業最常用的促銷方式之一。企業為了擴大銷售、佔領市場,對於批發商往給予商業折扣,採用銷量越多、價格越低的促銷策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薄利多銷」如購買5件,銷售價格折扣10%;購買10件,折扣20%等。其特點是折扣在實現銷售的同時發生。
3. 策劃設計費怎麼做會計分錄
如果是工程項目的前期設計,要計入開發成本-前期工程費-設計費,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
借:製造費用 或是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用於銷售方案策劃的,要計入銷售費用,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
①支付時分錄: 借:長期待攤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②以後各期分攤計入期間費用或製造費用,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
貸:長期待攤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需在1年以上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開辦費、不能
由股票溢價和發行股票凍結期間利息收入抵銷的股票發行費用等。由於這些費用不同於列作流動資產需在1年或1年以內攤銷的待攤費用,在會計中將它另行設置
「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採用企業會計制度的開發企業在「長期待攤費用」科目)進行核算,發生時將它記入「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
的借方。分攤時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貸方。
4. 房地產公司營銷策劃設計費會計處理
銷售費用 咨詢費 即可。致通振業稅務顧問做房地產財稅咨詢比較擅長,你們可以藉助專業機構的力量做好自己的財稅安排。
5. 房地產的營銷策劃費會計列入什麼科目
我覺得一次性的直接計入營業費用-業務費用-策劃費
不是一次性的計入開發間接費-營銷推廣費-策劃費
6. 商業折扣現金折扣的會計分錄舉例
商業折扣的分錄如下:
銷售時,直接扣除商業折扣後入賬: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現金折扣:包括兩種,一種是總價法;一種是凈價法;我國採用總價法;總價法:未減去現金折扣後的金額確認收入和金額,現金折扣只有在客戶在折扣期支付貨款才予以確認.客戶所享有的現金折扣作為財務費用,記入當期損益.
(6)營銷策略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商業折扣(稅法中又稱"折扣銷售")指實際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將價目單中的報價打一個折扣後提供給客戶,這個折扣就叫商業折扣.商業折扣通常明列出來,以百分數如5%、10%的形式表示,買方只需按照標明價格的百分比付款即可.
根據現有會計科目的設置,再參照以前的《企業會計制度》,可以得出的合理會計處理方法,即按扣除折扣後的金額入帳.
現金折扣是指銷貨方為鼓勵購貨方在規定的期限內盡快付款,而協議許諾給予購貨方的一種折扣優待,即從應支付的貨款總額中扣除一定比例的金額.現金折扣通常以分數形式反映,如2/10(說明10天內付款可得到2%的折扣)、1/20等.
對於現金折扣,會計上有兩種處理方法可供選擇,一是總價法,二是凈價法.在我國會計實務中,通常採用總價法.
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的會計分錄怎麼做?本文到此結束,若還有不了解的地方歡迎向會計學堂的答疑老師提問,更多詳細內容盡在會計學堂.
商業折扣是指企業為促進商品銷售而在商品標價上給予的價格扣除,因而不影響銷售商品收入的計量。稅法對商業折扣的定義與會計准則是一致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釋義及適用指南》的解釋,銷售貨物涉及商業折扣的,應當按照商業折扣後的金額確定銷售收入金額。由此可見,商業折扣的稅務處理與會計處理相同。
實務中,商業折扣有兩種做法,一是折扣銷售,即按照折扣後的金額開具發票,確認收入,計算銷項稅額;二是銷售折扣,即將未折扣前的銷售額與折扣額開在同一份發票上。這兩種做法均符合現行流轉稅、所得稅處理及會計處理的規定。
在會計報表的表達方面,許多會計人員贊同總價法,即在損益表中以銷售收入直接和減銷售折扣,得到銷售收入凈額;而有些會計人員則認為,現金折扣是企業隱形的利息費用,應當在記錄銷售收入時與商品銷售價格分開。
因此,銷售折扣應作為全部銷售收入的減項,得出商品的現金銷售價格,顧客未享受的銷售的折扣應按照凈價法和備抵法,視為利息收入在損益表中單獨反映。
總價法(gross price method)在現金折扣條件下計價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方法。參見「現金折扣和購貨折扣」。
凈價法(net price method)在現金折扣條件下計價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方法。參見「現金折扣和購貨折扣」。
備抵法(allowance method)以備抵方式(設置備抵賬戶)核算資產或負債並使資產或負債賬戶保持原值的方法。常見的資產備抵方法有現金折扣、購貨折扣、壞賬、固定資產折舊等。參見「現金折扣、購貨折扣、壞賬、銷貨退回與折讓、應收票據貼現、短期投資、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固定資產折舊」。
7. 請問收到市場推廣費和營銷策劃費發票要怎麼做會計分錄,我公司有一個項目,和甲
您好,公司支付推廣費和營銷策劃費屬於廣告和業務宣傳費;分錄如下:
借:銷售費用--廣告費
貸:銀行存款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