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使用定價策略 案例
網路營銷定價策略 1、低價定價策略藉助互聯網進行銷售,比傳統銷售渠道的費用低廉,因此網上銷售價格一般來說比流行的市場價格要低。由於網上的信息是公開和易於搜索比較的,因此網上的價格信息對消費者的購買起著重要作用。根據研究,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一方面是因為網上購物比較方便,另一方面是因為從網上可以獲取更多的產品信息,從而以最優惠的價格購買商品。直接低價定價策略就是由於定價時大多採用成本加一定利潤,有的甚至是零利潤,因此這種定價在公開價格時就比同類產品要低。它一般是製造業企業在網上進行直銷時採用的定價方式,如Dell公司電腦定價比同性能的其他公司產品低10-15%。採用低價策略的基礎是前面分析中指出的,通過互聯網企業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費用。另外一種低價定價策略是折扣策略,它是在原價基礎上進行折扣來定價的。這種定價方式可以讓顧客直接了解產品的降價幅度以促進顧客的購買。這類價格策略主要用在一些網上商店,它一般按照市面上的流行價格進行折扣定價。如Amazon的圖書價格一般都要進行折扣,而且折扣價格達到3-5折。如果企業是為拓展網上市場,但產品價格又不具有競爭優勢時,則可以採用網上促銷定價策略。由於網上的消費者面很廣而且具有很大的購買能力,許多企業為打開網上銷售局面和推廣新產品,採用臨時促銷定價策略。促銷定價除了前面提到的折扣策略外,比較常用的是有獎銷售和附帶贈品銷售。在採用低價定價策略時要注意的是:首先,由於互聯網是從免費共享資源發展而來的,因此用戶一般認為網上商品比從一般渠道購買商品要便宜,在網上不宜銷售那些顧客對價格敏感而企業又難以降價的產品;其次,在網上公布價格時要注意區分消費對象,一般要區分一般消費者、零售商、批發商、合作夥伴,分別提供不同的價格信息發布渠道,否則可能因低價策略混亂導致營銷渠道混亂;第三,網上發布價格時要注意比較同類站點公布的價格,因為消費者可以通過搜索功能很容易在網上找到最便宜的商品,否則價格信息公布將起到反作用。
㈡ 價格策略案例分析
價格錯誤案例分析。我也不會受法律分析不好意思
㈢ 案例分析:關於定價策略
什麼樣的產品是好產品?我覺得應該是指一個對於它的目標市場來說,性價比最合適的產品。消費者永遠會選擇他認為最好的東西。你會買500塊的衣服,但是通常不會買2000塊的或者50塊的,因為對於目前的情況來說,500塊的衣服是最好的,你並不是買不起2000塊的,也當然買得起50塊的,那麼你不買,因為對於你來說,他們都沒有500塊的衣服好。
摩托羅拉的銥星手機,在當時大哥大可以用來行凶斗毆的年代,絕對是一個巨大的突破,手機體積大大減小,通話質量明顯提高,並且時滯問題也基本解決。但是銥星公司卻最終破產。導致一個公司破產的產品能稱為好產品么,即使它的質量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突破?
但是我么也會發現消費者往往也不是都理性的。有一個關於珠寶定價的故事。一個珠寶店經營狀況不好,於是老闆最終下決心離開這個行業,並決定半價出售珠寶。他離開珠寶店的時候,留了一張紙條給經理,告訴她調整所有珠寶價格,全部價格乘以二分之一銷售。
當他再次回到店裡的時候,驚喜地發現珠寶已經賣得差不多了。經理跟他說,她雖然不理解為什麼要對滯銷的珠寶提價,但是她卻驚詫於提價後商品出售的速度驚人。老闆不解地問:「什麼提價?我的字條是讓你價格減半。」事實情況是經理錯誤理解了老闆的意思,將所有商品價格都增加了一倍。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關於定價的例子。我跟Lilly經常去超市,有時我們會買些皮蛋或者雞蛋。通常情況下,Lilly是想也不想,就買最貴的。她不會比較品牌、考慮質量、包裝等,就會想當然選擇最貴的。
一些大的超市,會選擇生活中的易耗品,比如衛生紙、洗衣粉等,制定較低價格。因為他們發現,超市的消費群很大一部分是家庭主婦,他們趨向於比較不同超市的商品價格。而他們最常比較的就是衛生紙、洗衣粉等常用的消耗品,如果她們發現一家超市這類產品比其他超市便宜,就會想當然認為這個超市所有產品都比其他家便宜。這個現象的術語我忘記了~~有朋友記得的話提醒我一下啊!
因此,定價是商品銷售一個很重要的營銷手段,通常情況下,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定價主要有以下幾種策略:
a)成本加成定價法:在成本基礎上,加上一個利潤百分比。
b)撇脂定價法:高位定價一層層收取利潤。
c)滲透定價法:低價用於佔領市場份額。
d)競爭定價法:根據競爭強度定價。
e)消費者心理定價法:根據消費者心理狀態定價。
定價還必須跟企業經營的目標以及營銷方式相結合。通常情況下,有以下幾種選擇:
a)銷售導向型:目標是擴大銷售量。
b)利潤導向型:目標是獲得或增加企業利潤。
c)競爭導向型:價格決策目標是獲得競爭優勢。
跟營銷結合之後,有會衍生出很多具體的定價策略,比如:
a)折扣定價:現金折扣、數量折扣、交易折扣、季節折扣等。
b)心理定價:尾數或整數定價、品牌定價、習慣性定價、招徠定價等。
c)產品組合定價:以產品組合方式,從整體角度考慮定價策略。
d)歧視價格。。。
心理定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但國內企業運用的不是非常好。主要原因在於這個定價策略一定要建立在完備的調研基礎上,通過具體數字來做決策。說到這里,我就想提一個關於中西文化的差異在經濟學當中的體現。中國人往往很容易看到現象,然後描述這個現象,比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而西方人則會具體調研,他們一定要得到具體數字,經過他們的調研,發現,一個人如果有了好事,平均會告訴3.3個人,而有壞事發生的時候,平均會告訴11.1個人。對於數字的敏感,體現了西方人對於細節的追求。他們研究很多東西,都已經到了非常細微的層面。
到跨國的超市,或者國外的超市,你會發現,標注商品價格的數字,往往是5、8、0等等,很少出現4、7、1等。因為基於對消費者消費心理的研究,西方人發現,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數字的反應是不同的,按照接受程度排序,依次為5、8、0、3、6、9、2、4、7、1。並且將這一發現理論化,認為帶有弧線的數字,對消費者似乎不帶刺激感,而不帶弧線的數字,如4、7、1就不是那麼容易被客戶接受了。
定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這個問題,我也對我常去的道順射箭館的定價策略做過一些分析。有機會寫出來作為一個案例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㈣ 根據市場營銷學中價格策略理論,論述三種定價方法,並結合企業案例分析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一) 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其計算公式為:P=c×(1+r) P—商品的單價 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次作為定價的標准。 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預計銷量 2、邊際成本定價法 3、盈虧平衡定價,考慮到銷售額變化後,成本也在發生變化,這種方法是運用損益平衡原理實行的一種保本定價法。 其公式是: 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平衡點銷售額=固定成本/1—單位變動成本率 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種 (一)認知導向定價法,是根據消費者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價值的主觀評判來制定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 (二)逆向定價法,它是指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考慮中間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潤後,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產價格。 可通過公式計算價格:出廠價格=市場可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 (三)習慣定價法,是按照市場長期以來行成的習慣價格定價。 競爭導向定價法 (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競爭導向定價法概述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
㈤ 葯品銷售成功的案例
利用蟎蟲
九鑫集團在推廣新膚蟎靈霜時,提出了蟎蟲的概念,並廣泛列舉蟎蟲傳染的多種途徑,如夫妻傳染、父母傳染、母子傳染等。廣告一出,立刻引起市場反響。為進一步增強可信度,在促銷現場,公司又增加了儀器檢測手段,顯微鏡下,果然可見讓人心悸的蟎蟲蠕動。
蟎蟲跟人體表面其它細菌一樣,並非什麼新發現。但把產品和消除蟎蟲結合起來,就適應了消費者健康的需要。適應市場需求,就是產品成功營銷的基礎。
突出方便
榮昌制葯研發的肛泰,採用透皮吸引技術,貼肚臍治療痔瘡,避免了栓劑、膏劑肛門直接給葯的弊端,一天貼一片,24小時持續有效,不需忍痛回家用葯。方便好用,成了榮昌肛泰的最大賣點,簡簡單單六個字:「貼肚臍,治痔瘡」,幾乎給痔瘡葯品市場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葯品成功營銷,需要關注三點:感知需求必須准確,滿足需求必須快速,保持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肛泰抓住了患者方便、快捷、有效的用葯需求,自然取得市場成功。
打動白領
白領感冒了,要是服用含撲爾敏的感冒葯,上班時就昏昏欲睡了,影響工作。東盛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找到了解決方案:白天吃白片,黑天吃黑片,白加黑上市就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產品只有創新,才能搶占市場先機。幾十種感冒葯都在銷售,似乎沒有市場機會了,更不用談什麼先機。但感冒葯基本上都含抗過敏的成分,撲爾敏負作用就是產生嗜睡症狀,給白天工作的白領帶來極大的不便。這就是機遇,抓住了就成為產品先機。
抓住7寸
眾多廠家都在生產六味地黃丸,宛西制葯生產的仲景牌六味地黃丸以「葯材好,葯才好」的訴求理念,抓住了補腎葯品的「7寸」。葯材地道,選料講究,組方合理,葯量充足,葯效持久,在六味地黃丸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
成功營銷都要鎖住營銷「七寸」,使自己處於行業前沿。
㈥ 定價策略案例
中國三大名企業高技術、低價格取勝
敦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唐納蘇爾(Donald Sull)日前撰文對對中國製造的三大名片——格蘭仕、聯想、海爾進行了分析。
中國製造其實就是價值為王
「成本很低,但創新速度與營銷速度極快,歐美企業比中國製造的成本高得多,但速度卻低得多,我們拿什麼與中國的格蘭仕、聯想、海爾競爭!」Donald Sull對於那些誤認為「中國創造遠不如日本製造可怕!」的歐美企業家提出了警告:「日本是通過政府做大極少數企業來加強國際競爭力,而中國有一大批企業都是通過自身嚴酷的磨練才揚威國際,因此,中國創造比日本製造更加可怕!」
「高舉低打」成就中國三大名片
Donald Sull認為中國的可怕就在於像格蘭仕、聯想、海爾這樣的企業不僅局限於家電企業,像服裝、傢具、化工、石油、通訊等行業,中國也有不少名片企業,中國製造的全面開花遠比日本只局限於少數行業稱雄來得更恐怖!中國創造的絕招最根本的就是「以超低價將國內對手壓制在低端,同時又以高技術將國外對手趕下高端!」
以中國家電的三大名牌為例,聯想電腦為全球客戶度身訂做的低價電腦,比美國的Dell電腦和IBM電腦領先6個月以上,使戴爾的低價直銷在中國基本失效;海爾冰箱比同質量的西門子與伊萊克斯價格低得多,同時又比同價格的國內對手具有更好的質量,所以能佔領中國冰箱市場的25%以上!格蘭仕的成功主要就是靠龐大的專業化生產來降低成本,並將最先進的西方設備拿到中國去生產微波爐,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微波爐的產銷格局;格蘭仕年產微波爐2600萬台,全球90%以上的名牌微波爐實際上都是從格蘭仕的生產線上源源不斷流向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