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香港回歸10周年營銷活動

香港回歸10周年營銷活動

發布時間:2021-02-24 20:28:14

1. 香港回歸10周年-「十年之路」 大型晚會在哪個台會放啊

本期節目計劃於2007年6月29日在CCTV-3 19:30分的節目中首播

2. 2017香港回歸20周年有哪些慶典活動

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1997-2017)。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紀念日,那麼,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


3. 香港回歸10周年

晚會8:00開始,10:30結束,又唱歌、跳舞、戲曲、詩詞朗誦、鋼琴演奏、芭蕾舞等。中央1台、3台兩個主要電台

4. 香港回歸10周年,其間發生過那些重大事件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
2、1998年香港安全度過亞洲金融危機
3、1998年抵抗禽流感
4、1998年7月6日,香港新機場投入使用
5、2002年1月23日,香港通過推廣普通話議案
6、2003年,香港全面戰勝非典
7、2003年7月,中國政府開通「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
8、2003年6月29日,CEPA簽署以及加入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
9、2005年3月12日,董建華辭職,行政長官更替
10、2005年9月13日,「香港迪斯尼樂園」正式開幕
11、2005年10月5日,北京奧組委宣布設香港分賽場
12、2006年國家「十一五規劃」首次把香港納入其中
13、陳馮富珍當選世衛總幹事
14、2006年,國企赴港上市,改變港股結構
15、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成功連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

5. 香港紀念回歸13周年時,香港有什麼活動國內有什麼活動

香港回歸祖國13周年特區政府舉行系列慶祝活動(圖)
2010-07-02 03:17:00
本報香港7月1日電 (記者黃拯)五星紅旗迎風招展,紫荊盛放歡慶回歸。今天是香港回歸祖國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3周年紀念日,香港特區政府和各界群眾舉行系列活動,熱烈而隆重地慶祝這一節日。8時整,香港特區政府在維多利亞港邊的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伴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伴隨下冉冉升起,全場嘉賓肅立,高唱國歌,對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行注目禮,迎來香港回歸祖國13周年。大批香港市民和遊客,也從四面八方趕到金紫荊廣場,揮動手中的國旗和區旗,觀看升國旗儀式,親身感受這一庄嚴肅穆的時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周俊明,解放軍駐港部隊司令員張仕波、政委劉良凱,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特區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等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以及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市民代表2500多人出席了儀式。

升旗儀式結束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3周年慶祝酒會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社會各界人士1100多人出席了酒會。

曾蔭權在酒會上致詞時表示,立法會剛剛通過了香港回歸以來最重要的議案,修正了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這是香港民主發展上重要里程碑,更是許多香港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是慶祝香港回歸紀念的一份最好禮物。

曾蔭權說,過去一年香港充滿了機遇和挑戰。香港克服了金融海嘯帶來的影響,經濟恢復增長;香港與內地日漸融合,與廣東簽訂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在我們面前,仍然有很多經濟民生議題需要齊心解決。政府會用心聆聽市民大眾的訴求,令施政更切合市民所需。只要每個香港市民都用心做好每件事,堅守崗位,香港的未來充滿希望!」

今天上午,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還舉行了「同心發展齊步向前」慶祝回歸13周年大巡遊,超過5000名香港市民參加。此外,全港多個團體,也在今天舉辦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6. 香港回歸十周年有那些什麼慶祝活動

您好!

香港回歸10周年慶典籌備辦公室宣告成立。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日前宣布,特區政府於4月1日起,正式開始回歸10周年的各項慶典活動。香港特區政府將與社會各界聯手舉辦460項活動,讓全民參與、共慶回歸。慶祝活動將持續半年,直至10月1日國慶節。

今年的慶回歸活動有6大主題:回歸慶典活動、大型展覽及會議、新基建項目展示、文化活動、體育活動、社區及地區活動。香港特區駐海外和內地的機構也將同步舉辦各種慶祝活動。

除了回歸慶典,香港還將舉辦萬人青年音樂會,萬人砌國旗,以及安排國際級足球勁旅來港獻技。

目前,香港各個區的慶典活動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其中荃灣區將舉辦焰火表演及花車巡遊;大埔區計劃舉行「大埔萬家共慶回歸10載情——海陸空繽紛嘉年華」,「奔向回歸10周年子夜長跑」 活動;西貢區的重頭節目將是「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龍舟競賽」,屆時將邀請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精英隊伍參賽。

以下是部分活動詳情...

1、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十周年,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將於6月25日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聯合主辦「盛世華章光影傳頌———香港回歸十載電影界大型晚會」。晚會主持人由倪萍和曾志偉擔任,近百位來自內地和香港的一線電影導演和明星將登台表演並回顧十年回歸兩地電影合作的心路歷程。這場晚會計劃於7月1日晚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

2、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香港旅遊發展局將於六月三十日至八月三十一日舉行「二零零七香港購物節」,邀請了多個界別合作,為旅客提出多種優惠,鼓勵他們消費。

3、「幻彩詠香江」多媒體燈光音樂匯演除了會在七月一日至八日加插煙火效果,以慶祝回歸十周年之外,由七月十四日至八月底的每個星期六,「幻彩詠香江」會配合購物節而加插煙火。旅發局亦會透多個資訊渠道,推介慶祝回歸十周年的盛事。

4、七月一日十周年紀念日當日的慶典儀式包括升旗儀式、盛大的煙花匯演以及別具一格的文藝晚會等。由國家主席胡錦濤親率的高規格中央代表團抵港的時間將在6月28日至30日間,屆時將出席多個回歸慶典,包括7月1日早上舉行的第三屆行政長官的宣誓儀式,其中當日的「重頭戲」,將是駐港部隊的大型匯演。籌委會現正邀請駐港部隊的空降部隊於7.1當日,表演「定點跳傘」項目。中央代表團更會為西部通道的落成通車主持剪綵儀式。

5、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中國文聯和香港文匯報將於今年七月共同主辦「中華情——全球華人書畫世紀大聯展」。為了使書法家們更加真切具體地了解香港的發展,表現香港與內地血濃於水的骨肉之情以及文化聯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日前組織部分著名書家赴香港進行采風活動,並取得了圓滿成功。

6、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和南方傳媒集團廣告等單位聯合舉辦《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廣東攝影家鏡頭中的香港」攝影大賽、展覽》活動。

7、西安將於5月19日至20日在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舉辦「2007•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西安大型音樂演唱會」。主題初步定為「古城夢、香港情」。這是唐大明宮遺址繼「盛典西安」後迎來的又一次大型國際化演出活動。

8、應香港西貢區議會的邀請,由中國教育學會等單位支持主辦的魅力校園慶香港回歸十周年大型獻禮展演,目前進入積極籌備階段,這是繼去年組織慶香港回歸九周年活動以來的又一次赴港展演。2006年的赴港獻禮活動,開創了繪畫與歌舞相結合的嶄新模式,以「魅力中華」百米長卷的現場繪畫拉開序幕,以「和諧盛世」歌舞表演將活動推向高潮。獻禮活動中,兩地青少年展、演互動;畫、舞相宜。充分展示了兩地學子的愛國愛港之情和活力四射的藝術才華。光明日報、大公報、文匯報等香港和內地眾多電視與報紙媒體對本次活動爭相報道,形成了一時間的熱門話題。據組委會透露:今年的赴港獻禮場地設在西貢區議會的將軍澳體育館,活動的規模更加龐大,陣容更加雄壯,節目更加精彩,氣氛更加炫亮...

讓我們一起期待200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

7. 2017年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有什麼活動嗎

二零一七抄年七月一日是襲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的大日子,意義重大。
為了分享回歸二十周年的喜悅,香港特區政府以「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為主題,與社會各界攜手舉辦一連串豐富、精彩的慶祝活動。
有關更多活動信息,請關注我局官網的相關資訊。

8. 談談對於香港回歸十周年的成就及個人的體會

香港回歸十年來,盡管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但均度過了難關,香港「一國兩制」經受住了考驗,而且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與發展。香港經濟在波動中發展,呈現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中央政府對香港支持不遺餘力,是香港經濟持續發展與政革循序漸進的重要保證。香港內部政改爭議雖然激烈,但這也是香港民主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在發展中解決。然而,西方反華勢力對香港事務的介入加深,不利香港的穩定與發展,則值得警惕。

「一國兩制」經受住了考驗,並在實踐中得到豐富與發展

香港回歸十年來,中央政府依據《基本法》處理香港事務,除了積極支持與配合香港政府及維護香港的自身利益外,未直接干預香港事務,保證了香港在「一國」下的「兩制」的有效落實。香港特區政府在施政中,始終貫徹「一國兩制」與「港人治港」的方針政策,維護了香港自由港地位與社會的相對穩定。

香港回歸後,民眾的抗議遊行活動有所增加,甚至出現大規模的抗議遊行,不論其動機如何,基本上均能依法行事,未引起嚴重的社會沖突,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並沒有干預,這是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重要體現,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避免了在民主政治改革過程中的社會動亂的出現。盡管在政革與新聞自由等方面不時出現較大爭議,但總體上香港依然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地方,左中右各種聲音都有,特別是民主派的言論沒有受到封殺,種種批評特區政府的言論沒有受到限制。

特別是香港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得到維護與發展。到2007年,香港連續十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也是香港第13次獲此殊榮。該基金會認為香港仍為免稅港、政府極低程度干預商業活動、對外投資障礙極低、金融與銀行限制極少,這也是對香港政府與「一國兩制」的一種高度肯定。

香港自由經濟體制不僅沒有受到影響,而且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維持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信息中心與商務服務中心地位。回歸後,香港特區政府不斷改革,完善相關制度,提高效率,使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與航運中心的地位更加鞏固,世界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集中香港,集中了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香港成為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證券市場之一。香港的集裝箱裝卸量繼續維持世界前列,香港新機場自1998年營運以來的航空貨運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這一切充分顯示,香港回歸後經濟依然具有活力與發展潛力。

香港經濟在困難與調整中獲得可喜發展

香港回歸十年來,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特別是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禽流感、SARS以及政治紛爭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沖擊,香港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大起伏。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1998年香港經濟出現50多年來少見的負增長。隨後,在國際經濟大環境及內地經濟發展帶動下,香港經濟在2000年實現10.5%的高增長。然而,由於國際經濟形勢的再次逆轉,東亞地區經濟出現普遍衰退,香港經濟也再次陷入低潮,2001年出現零增長。此後,香港經濟開始出現恢復性增長,2002年增長2.2%;2003年增長3.2%。1997-2003年,香港經濟平均增長為3.1%。2004年開始,香港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速度,近三年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7.5%。這對一個成熟的經濟體而言,是非常難得的發展成就。

回歸後,經過特區政府多年的努力,香港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不少困難得到逐步改善。在回歸初幾年,特區政府財政赤字增加,到2002年一度達到700億港元。為改善這一局面,特區政府已採取多種措施,財政赤字得到扭轉,2006年已實現數百億港元的盈餘。曾經較為嚴峻的失業問題也得到大幅改善。1998年以來,香港的失業率接連突破4%、6%、7%,2003年7.9%。經過特區政府的不斷努力與總體經濟情況的逐步改善,近年來失業情況有所改善,2006年降到4.4%。不過,香港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主要是經濟結構調整緩慢。製造業增長緩慢,近十年平均每年凈產值實質下降9%以上。特別是高科技發展進展不大,沒有出現新的亮點行業,經濟結構轉型任務依然艱巨。香港經濟發展受外界經濟與非經濟因素影響大,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需要香港各界繼續共同努力,為香港經濟的平穩發展創造條件。

制度建設與政改紛爭問題日益突出,是香港民主政治發展中的問題

香港回歸後,盡管特區政府依「基本法」行事,逐步推行政革,但因涉及面廣,議題敏感,使得制度建設與政改紛爭不斷,成為影響香港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香港特區政府為了提高執政效率,對香港官僚體制進行了適度改革,實施了「主要官員問責制」,即港府的施政成效責任由問責高官完全負責與承受。這一制度實施以來,盡管也有爭議,推動較為順利,特區政府基本能夠落實。如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因「購車事件」而辭職。兩位高官因處理「23條立法」問題不當而下台。

在落實《基本法》關於制訂「國家安全條例」即「23條立法」問題上,因選擇時機不當,中產階級疑慮較多,社會爭議太大,加上民主派將問題擴大化,引發了群眾大規模抗議遊行,最後特區政府在考慮維持香港社會安定的考慮下,暫時延緩該條例的制訂,可以說這是香港製度建設的一大挫折。

在香港行政長官與立法會選舉問題上,香港內部爭議更大。民主派不顧香港社會現實,急於提前進行全面直選,已涉及到對《基本法》相關條文的理解與解釋問題,最後不得不通過人大常委會「釋法」來解決爭議。2004年4月26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決定,香港2007年第三任行政長官的選舉不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2008年第四屆立法會的選舉,不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具體產生辦法可依照基本法及其附件的有關規定做出符合香港「循序逐漸進」原則的適當修改。這一決定,對香港的改制指明了一條循序逐漸進的大方向,避免急進的改革與不成熟的普選對香港帶來的負面影響。香港民眾與各政治團體應該珍惜這一機會,在協商中解決政改爭議,在完善制度建設中推進民主發展。

隨後,中央政府開始了與民主派的接觸與勾通,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有助於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議,逐步推進香港政治制度的建立與民主發展。但應充分體認到香港復雜的政改矛盾不是一下子所能解決的,雙方的誤會不會很快消除,未來可能還會在某些問題上的爭議變得更激烈,但只要遵循《基本法》、本著為香港的利益著想,終能找到一條解決之道。

在對待香港政制建設與民主發展問題上,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對香港民主制度的發展應更有信心,應與時俱進,逐步推進。關鍵是要培養熟悉民主運作的政治人才,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迎接挑戰。無論如何改革,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有信心按照《基本法》逐步推進香港的制度建設與政治發展。

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不斷深入

香港回歸後,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加上特區政府與人民的共同努力,香港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難,維護了香港的社會相對穩定與經濟發展。2003年6月,中央政府回應特區政府的提議,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香港企業界對香港經濟的信心,而且也起到了促進香港經濟的迅速回升。CEPA簽署後,香港經濟開始明顯復甦,並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CEPA不僅成為香港與內地經濟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CEPA本身也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06年底,港澳有1898家服務業機構按CEPA條件申請赴內地投資,港澳居民在內地注冊的個體工商戶達到2746家;到2007年5月底,特區政府有關機構共簽發了超過2.3萬份符合CEPA規定的原產地證書,總值超過83億港元的貨物在進口內地時獲免關稅。CEPA還促進了港台經貿往來,從而加快了海峽兩岸與港澳地區的經貿合作。

在香港回歸七周年前夕,中央政府批准廣東省政府提出的建議,建立「9+2泛珠江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目前已建立了正式的合作框架,確立了八大合作領域,這對加強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又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對維持香港在亞太地區經濟樞紐地位與國際商貿服務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改善香港經濟,中央政府還採取了許多具體可行的政策。一是擴大開放內地居民赴港旅遊特別是推動「香港自由行」,赴港旅遊的內地居民持續增加,大大刺激了香港的消費與旅遊市場,成為帶動香港經濟回升的重要支持力量。二是內地與香港的金融合作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中央政府批准內地信用卡於今年初可在香港使用,及時批准香港銀行可以經營人民幣存款、兌換與匯款等業務,為香港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業務。三是為了支持香港政府發行政府債券及改善財政赤字狀況,中央政府明確表示可動用外匯儲備購買香港的債券,是對香港經濟的又一有力支持。

香港與內地經濟的聯系不斷加強,在香港企業加大內地投資與經貿合作的同時,內地企業紛紛赴港上市籌資,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到2003年底,內地企業在香港主板與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有258家,佔香港上市總數的25%;市值達16950億港元,佔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的三分之一。今年以來,又有蒙牛乳業與平安保險等多家大型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目前,內地在港公司達2000多家,資產總額達到2200億美元。這些內地企業與資本已成為香港經濟繁榮的另一支撐力量。

西方反華勢力對香港事務的干涉則值得警惕

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國際社會對香港回歸的表現普遍給予肯定與高度評價,是值得自豪與驕傲的。不過,西方反華勢力並不完全公正客觀看待香港的回歸與取得的巨大成就。香港回歸之前,美國就曾以「確保美國龐大利益」及「維持香港自由」為名,美國參眾兩院於1992年通過《香港政策法》,後經總統簽署生效。此後,美國政府每年向國會提交關於《香港政策法》年度報告,成為美國干預中國內政與香港事務的法律依據。香港回歸後十年來的經驗證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不斷捲入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並利用香港指責中國政府。

特別是由於香港政改紛爭增加,美國有人藉此大做文章,加大幹涉香港事務。在2003年關於香港「23條立法」爭議問題上,美國政府(包括白官、國務院、國會與駐香港總領事)就該條例發表的聲明或評論就達20多次。特別是美國駐香港總領事不僅指責「23條立法」,而且要一並落實民全普選行政長官與立法會。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及安全委員會」認為「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會削弱港人的基本人權,促請美國總統及國務卿向大陸表示強烈反對。美國白宮發表聲明,關注「國家安全條例」損害香港的自治和自由,並敦促香港立法會修訂有關「禁止組織」和「國家機密」的條文。美國眾議院甚至要求美國及其他國家政府和人民發表反對限制香港現有自由的明確聲明。2003年6月30日,英國外交部公開發表聲明,對特區政府所提的「國家安全條例草案」中的有關規定大加指責,認為「取締組織」這項規定不符合「中央聯合聲明」所維護的「一國兩制」原則。2004年1月,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布朗巴克赴港,與民主派密切接觸,公開表示草擬《基本法》時並未獲港人認同,許多條文最終會損害香港民眾的自由。同年3月該委員會小組就香港問題舉行聽證會,策劃香港民主派人士到美國國會作證,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與干涉中國內政與香港事務。六月中旬,美國國會發表報告,再次指責中國政府關於香港選舉的釋法問題,認為是在削弱香港的自治,建議美國政府重新審視對港政策,包括必要時變相制裁香港。日前,美國參議院又通過由該議員布朗巴克提出的「支持香港自由」決議案,公然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外交部就此發表聲明,認為決議案「罔顧事實,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這是對中國內政和香港特區事務的粗暴干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可見,美國越來越明顯的意介入香港事務,並企圖借香港問題遏制中國。

未來隨著香港政革的推進與爭議的增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還會不斷插手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我們必須給予高度警惕。

9. 香港回歸20周年香港有什麼活動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的相關計劃。
在「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的主題之下,慶祝活動包含三大重點。第一個重點是特區成立二十周年慶祝活動將會成為一項全民參與的活動。張建宗表示,香港特區過去二十年的成就是全港市民團結和共同努力的成果,人們一同克服社會上種種挑戰。因此,慶祝活動要確保能帶出團結、包容和關懷的重要信息。在香港,各政策局和政府部門將舉辦超過300項活動,另外還有社會各界籌辦的300多項活動,讓每位市民都能分享慶祝的喜悅。

第二個重點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把握機會、薪火相傳」。多項大型活動和論壇將會舉行,邀請世界各地及本地專家一同探討香港未來數年在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機遇。
第三個重點是「海內外共慶回歸、展示香港新實力」,將會通過由特區政府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以及內地辦事處舉辦范圍廣泛的盛事和活動,向全球展示香港的實力與優勢。
除了重點活動以外,香港也將舉辦慶祝回歸相關的多項盛事及活動,並將於未來數月陸續推出多個城市美化項目。其中包括與世界三大博物館合作舉辦四個大型展覽:與法國盧浮宮(港譯「羅浮宮」)合辦「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與大英博物館合辦「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與故宮博物院合辦「清代萬壽盛典展」和「養心殿——故宮博物院文物大展」。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文物局也將會合辦「絲綢之路」展覽。
香港也將會在年內安排一系列令人興奮的演藝項目,包括柏林愛樂樂團、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和北京京劇院等國際知名的演藝團體,以及本地主要演藝團體的演出。來自歐洲、美洲和亞洲的軍樂勁旅將聯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海軍軍樂團、儀仗隊、駐香港部隊儀仗隊及香港警察樂隊,七月也將在香港攜手演出「國際軍樂匯演」。
此間,多項體育盛事也將會舉行,包括首次在香港舉行的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世界撞球大師挑戰賽、英超亞洲錦標賽,以及以香港為亞洲唯一停靠站的富豪環球帆船賽等。而「姚基金慈善賽2017」將是香港首次有美國職業籃球明星隊及中國籃球明星隊同場演出。此外,美國職業籃球明星隊會到學校探訪,參與慈善活動。國家體操隊運動員更會於十月訪港,並在伊利沙伯體育館作體育示範。

10. 香港回歸10周年對於廣告界的影響與發展

10年風雨,10年輝煌,10年磨練,10年成長……香港——這顆鑲嵌在祖國南海上的明珠,在回版歸祖國10年後的今天更加光權彩奪目和絢麗多姿。10年來,全體香港同胞和全國人民一道開始了「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10年來,香港戰勝了亞洲金融風暴、全球經濟不景氣,以及非典疫情等眾多困難,鞏固了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地位;10年來,香港不僅更加繁榮,而且社會也在穩定中邁向和諧。

時至今日,回歸在港人心目中已成為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詞彙,一個與希望、成就、自豪緊密相聯的起點,一個讓歷史見證未來的過程。也正因為此,當時間剛剛跨入2007年的時候,香港特區就已開始籌備一系列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的活動。

新春伊始,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就表示:「今年對香港特區來說特別具有意義。我們將昂然踏入回歸十周年,特區政府在香港、內地,甚至海外都要舉辦一連串大型慶祝活動,向全球展示我們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取得的驕人成就。」

閱讀全文

與香港回歸10周年營銷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陽電子商務網站建設 瀏覽:173
杭州微商電子商務 瀏覽:280
整形醫院微信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44
工程管理策劃方案ppt 瀏覽:489
學樂雲培訓方案 瀏覽:984
不屬於電子商務的流體 瀏覽:686
高端健身營銷方案 瀏覽:767
溫泉推介策劃方案 瀏覽:473
哈爾濱開業策劃方案 瀏覽:469
集體面試的方案策劃 瀏覽:394
教師責任心培訓方案 瀏覽:403
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 瀏覽:396
服務中心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09
知識問答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929
漫社活動應急方案策劃 瀏覽:733
校園展銷會營銷方案 瀏覽:20
人像拍攝策劃方案 瀏覽:632
2015年有關市場營銷問題的通知 瀏覽:791
上海同顯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瀏覽:306
外國旅遊電子商務書籍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