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裂變營銷,三個要素有多麼重要
裂變營銷的關鍵要素:一共有三個。
一是文案——吸引眼球用的文案和成回交用的文案,要極盡誇張,極答盡誘惑力的詞彙堆砌,把稀缺緊迫感、優惠、價值塑造、贈品強化、負風險保證等細節做到位。
二是圖片——大量的客戶見證,證明真實有效,證明奇貨可居。
三是分解動作——清晰的告訴你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三步怎麼做,第四步怎麼做。
Ⅱ 事件營銷經典案例有哪些
事件營銷在英文里叫做Event Marketing,是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名人效應、新聞價值以及社會影響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並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通過把握新聞的規律,製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並通過具體的操作,讓這一新聞事件得以傳播,從而達到廣告的效果。
房地產事件營銷近兩年的最經典案例非《歡樂頌》莫屬,一部電視劇把事件+影視營銷的手段用到了極致。電視劇中歡樂頌的定位是中檔小區:24小時有人值班,電梯故障能迅速營救安撫,房屋漏水盡快出面調解。在現實中,影射的是哪裡呢?
以陸家嘴為圓心,以車程20分鍾為半徑進行尋找,發現這些小區基本都在內環以內,電梯公寓大部分為高檔小區,這里的房價大概多少錢呢?
按照電視劇劇情描述,樊勝美、關雎爾、邱瑩瑩3人雖然睡在3個房間,但是樊勝美的房間應該是客廳隔斷做出的一個卧室,因此物業才認為3人是群租而不是合租。此前,上海曾對這種「1+N」(卧室+客廳隔斷)的租房進行過整治,後來因上海房租太高而放寬了這樣的租房條件,並默認了「1+N」模式的存在。因此,上述3人合租的房屋實際是2室2廳。以位於江寧路地鐵站附近的「玉佛城」為例,其2室2廳的報價的掛牌價格為750萬,租金價格8800元。
所以綜上,一部歡樂頌,對上海的電梯式公寓進行了泛營銷,是成功的。
Ⅲ 特別讓你覺得驚嘆的營銷案例是什麼
創意是更牛掰的營銷,下面跟隨先知品牌營銷策劃公司一起來看一看那些曾經令人驚嘆的廣告創意吧。
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是廣告的龍頭,好的廣告你看一遍就能輕易記住。而那些粗暴簡單的廣告,往往需要密集的狂轟濫炸,你才會稍有印象。還有一種廣告,是介於好創意與粗暴簡單之間,那種叫做不作死就不會死,不裝逼就傻逼的廣告。
比如我曾經在地鐵站看到的這則廣告:
加粗加大的三字「你累嗎」,讓人瞬間聯想到央視的千古一問「你幸福嗎?」,不明就裡的群眾還以為央視記者又來走基層搞采訪了。我在房價均價2萬,坐個地鐵跟打仗一樣,吃個面條還不敢加個茶葉蛋的廣州里,你還問我累嗎?
還有下面一句文案「左手蝸居,右手奮斗」更讓我無力吐槽。特么賣腎坑爹花了十幾萬首付,好不容易有了寬敞的房子,你還讓我蝸居?文案你真的不是競爭對手弄來搞破壞的嗎?你換個「安居」或「怡居」會shi?
所以說,自作聰明的廣告總是在B字的十字路口走錯了方向,沒成NB倒成SB。
在此推薦先知品牌小編特別欣賞的一些創意廣告,他們不需要文案,僅靠畫面就能打動你。
1、百事:一切都是新鮮的……
點評:聚攏效果太好,把衣服都往上撐起來了。
Ⅳ 分析題:如何看待現象級為爆短視頻背後的網紅營銷
奪取流量和關注度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人人都能迅速出名又迅速銷聲匿跡的時代。
最早的網紅,要追溯到互聯網的56k時代。在那個文字激揚的時代,網路紅人們只要寫得一手好文便能叱吒天下。而如今,當互聯網已經進入寬頻時代,走紅不再僅憑一張臉或一支筆,想要成為網紅?練就一身技能再來吧。
提起網紅,無法繞過最近風頭正盛的papi醬。大多數人對這位「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papi醬的了解都源於她那些動輒被轉載數萬的吐槽小視頻,和鏡頭前這個不惜自黑搏眾人一笑的高顏值小機靈。藉助變音器製造出的快語速和電音,句句都是梗,再時不時爆點小粗口,罵到觀眾的心坎上,讓人無法不喜歡。在這個高速運行的社會,每個人都是頂著千斤壓力在行走,在這種高壓狀態下,誰想看你故作姿態、滴水不漏的表演?有點小個性和小缺陷的網紅們顯然更得人心。
一開始,papi醬的賣點在於浮誇的表情和自帶吐槽感的快語速。後來,她迎合社會熱點,憑借善於自黑和黑他人的超強吐槽功力,時不時抖點小機靈,被戲稱「貧窮又平胸」的papi醬一炮而紅,從此躋身最成功的網紅之列。在這些短視頻中,她精準地抓住每一個熱點:三姑六婆煩人的家長里短,女明星的惺惺作態,微信不夠人性的功能,社會里的拜金和矯情。每一個話題,我們都曾或有或無地吐槽過,但能藉助社交網路大范圍的傳播力,進行如此准確而戳人的吐槽,並且每一個話題都能戳中網友的痛點和槽點的,papi醬或許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個了。
有人將新時代的網紅直接同「low」畫上等號,但在這個人們人人都「欲求不滿」的時代,網紅早已經不是由花瓶獨占天下,一身是梗和具有過硬才華的人更多地往網紅圈子聚攏,這種將刻薄腹黑功力轉化成寫段子贏共鳴的方式,或許真的並沒有什麼實際效用,卻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或許也真的有人從中得到正能量並開始新生活也說不定。
網紅,只是許多人的多重身份之一。越來越多的網紅選擇拋棄網紅的身份,例如今年金馬獎的影後獲得者,春夏。春夏成為演員之前,畫風和其他平面模特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以網紅身份為跳板成為專業演員,並一舉奪下金馬獎史上最年輕影後殊榮的能有幾個?說到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成為網紅只是一個跳板,更重要的是,成為網紅之要做的事。有人想開淘寶店,有人想勵志做個段子手,也有人夢想拍電影。某直播平台的人氣王Mc天佑,這個曾經獲得2015年度最佳男MC,也被譽為快手第一紅人,當然也具有實打實的人氣和號召力。他的直播對於粉絲們來說有著傳統明星無法帶來的「參與感」,和粉絲們超強的互動性帶來了彼此之間超強的黏度。作為主角參演個人首部院線電影《打狼》,這部帶著網紅屬性的作品也成了我們觀察網紅出路的一個窗口。
真實的網紅之路和流量爭奪,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殘酷的多。現實世界的我們窺探著虛擬世界的他們,似乎想為自己找到壓抑現實的出口,而當我們面對網紅,無論是對著他們的作品會心一笑,還是不屑一顧,我們都應該知道,這個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只是各司其職。這個世界,有人嚴肅工作,也有人只想圖一樂;有人想一心投入偉大建設,當然也有人,僅僅想找到一個能讓人發笑和共鳴的出口。說到底,網紅也只是為了滿足現代人群需求的產物:有人需要快樂,那我們就來製造笑料;我們覺得孤獨,那我們就來製造共鳴。我們無法評判這份職業有意義與否,畢竟這種各取所需的生存方式,討論它是對是錯還不如笑一笑,刷新下一條微博。只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當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網紅,誰來成為他們的粉絲?
Ⅳ 那些成功的營銷活動,為何策劃得那麼不食人間煙火
總結:
梁寧說:「只有能觸發用戶情緒的場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在消費升級的當下,用戶體驗至上,做活動也要圍繞「場景」不斷做新的嘗試。只要你記住用戶是誰、他們喜歡什麼,在乎什麼,契合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確定感,創造獨一無二的體驗感,帶著他們一起嗨,他們就能記住你。在創意上「不食人間煙火」,在互動場景上「與民同樂」,唯有如此,你的活動才能成為有口皆碑的成功模式。
本文並沒有涉及到用戶調研、團隊分工、活動准備、時間節點、預案、活動排期、現場管控、活動預算、等細節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也十分重要,在做活動策劃的時候,也必須全部考慮。
最後給你一份自檢清單,在做活動時,不妨拿出來參考:
1、我為什麼要策劃這次活動。
2、我的目標用戶是誰,我要給他什麼樣的確定感。
3、我的活動能解決什麼問題?是痛點、癢點、還是爽點。
4、有多少人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市場規模大不大。
5、目前有哪些活動是受歡迎的?我可以借勢哪些流行。
6、我的活動要讓用戶在什麼樣的場景觸發情緒。
7、我要利用哪些資源,達到活動的預期目的?看點線面體,誰給我賦能。
8、我要為用戶製造怎樣的體驗?在他們接觸的那個觸點上突破。
9、我的活動能否形成IP效應,一直持續,用戶在某個時間點就會想起我。
10、我要如何做才能讓這次活動有創意,讓用戶喜歡,並主動參與。
11、我要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舉辦這次活動效果才能最大化。
Ⅵ 為什麼「內容營銷」會成為營銷界現象級詞彙
一、品牌口碑完全掌握在消費者手上
二、一切皆媒體 形式也是內容
三、品牌與銷售的距離越來越近
Ⅶ 那些成功的營銷活動,為何策劃得不食人間煙火
睡音樂主題酒店(圖一)
當你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是不是有點不解?做活動和不食人間煙火有什麼關系呢?
當我看了網易雲音樂和亞朵酒店一起打造的——睡音樂主題酒店(圖一),美得讓人不捨得離開的網紅店(圖二),頓時感嘆「哇,不食人間煙火」。
網紅店(圖二)
不食人間煙火,即創造了一種美好的情景,勾起人想擁有和體驗的慾望,這便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場景。
在這里,借用梁寧的場景定義,做一個知識點的普及。
場景:場和景。
「場」是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一個場就是時間加空間。如果一個人不能在某個空間去停留、消費,這個場景就是不存在的。景,是情景和互動。在這個空間里,要有情景和互動讓用戶的情緒觸發,並且裹挾用戶的意見,這就是場景。
有些商家活動做得很成功,打破邊界,創造差異化,給用戶一個全新的體驗,我把它定義為超凡脫俗,如此「不食人間煙火」,也就是做對了場景。
有些商家做了活動,消費者無動於衷,效果差強人意,我把它定義為不合群,即被消費者孤立,也是「不食人間煙火」之意,場景的設計存在缺陷。
任何活動,都離不開場景,小到公司內部的聚會、文娛、旅遊、年會等活動,需要讓每一個人融入其中,感受到公司的溫暖和團結氛圍,喜歡這個集體並積極為企業創造價值。大到企業對外的公關、品宣、促銷、推廣等活動,更要吸引流量,達到人氣、名氣或財氣爆表的目的,場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搭建場景之前,我們必須找到對的時間、地點、人物,提供對的產品/服務。
舉例:在熱鬧的集市上,商販把梳子賣給過路的男男女女,我們覺得這是很容易的事。而當商販到廟里去,把梳子賣給和尚,我們覺得這是難以做到的事。原因在於,第一種場景下,我們覺得商販是把梳子賣給了有頭發的人,有頭發就需要梳子,所以可以成交。第二種場景下,商販把梳子賣給了沒頭發的人,沒頭發就不需要梳頭,所以無法成交。
但是,第二種場景下,使用者和購買者是兩類人,即和尚可以將梳子買下,放在廟里,供拜佛的人使用,梳理頭發,顯得對佛祖更加恭敬有禮。這就顯得合情合理,場景設置讓人贊嘆「妙哉」。
說到這里,你應該對場景有了一些認識。接下來,我將以促銷活動為例,以場景為核心,對如何做好促銷活動,進行細分拆解。
做促銷活動,一般有以下目的:
1、人氣爆棚
2、銷量爆棚
3、名氣爆棚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策劃促銷活動之前:我們先要思考兩個問題:
1、我的目標消費者是誰?
這個問題,簡單而重要,從需求三角出發,在知道用戶是誰、用戶能力、用戶缺乏感的情況下,你的活動才有存在的價值。
以大家最為熟悉的天貓雙十一為例:2009年中下旬,時任某寶商城總裁的張勇和他的團隊,為了做大淘寶商城的品牌,策劃了一個嘉年華式的網上購物節,出於偶然地選擇了「雙十一」這個日子。選擇11月,是因為它剛好處於十一黃金周和聖誕促銷季中間,此時的天氣剛好是人們添置冬裝的時候。但11月沒有節日,只有被網友戲稱為的「光棍節」的1111.11。於是張勇「一拍腦袋」:「那正好,光棍兒沒事干就多買點東西吧。」看似偶然的故事,誕生了一個新的消費節點。
When:11月11日
Who:單身族
What:沒事干網購買東西
Where:淘寶/天貓電商平台
Why:不能約會總能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吧
在對的時間(光棍節)、對的地點(電商平台)、給消費者提供對的選擇(各類消費品的打折大促),天貓各種噱頭刺激消費者產生購買欲,別人約會去了,你就買買買吧;對自己好點,對女朋友好點,對身邊的人好點,都快點來剁手吧。
2、這場促銷活動在什麼樣的點線面上。
如果你只是想做一場小活動,要得到大回報幾乎很難。這就需要你知道這場促銷活動所在的位置。在企業當中,這場促銷活動是在全年活動規劃這條線上,在企業這個面上。
而當我們以另一個大的視角來看,可否這樣,將你的促銷活動放在渠道營銷這條線上(多個渠道),放在互聯網這個面上(線上線下結合),找到可以為你賦能的面。這種視角讓你的促銷活動,從一個點輻射到面,從簡單的促銷活動提升為品牌推廣,資源整合,有了強大的活動效應。
以天貓聯手熱度IP《這就是街舞》為例:
近日,天貓超級品類日跨界聯手熱度IP《這就是街舞》,並聯合多個帆布鞋艦長品牌:匡威、TOMS、levis、superga、Manish Arora等打造潮流品類日帆布鞋專場,邀請粉絲為晉級的人氣選手挑選獨一無二的耀眼戰靴,時尚再升級,引爆帆布鞋品類的新潮流!本次活動一開場就吸引了無數粉絲潮人,首小時運動戶外帆布鞋較日常爆發15.5倍,男女帆布鞋較日常爆發超6倍!日常客單同比增長了36%,打造了66個新爆款商品。
跨界攜手熱度IP,引領消費潮流
天貓超級品類日跨界攜手熱度IP,將《這就是街舞》熱門綜藝與品牌營銷完美結合。整合線上線下傳播,打造了熱度活動——為街舞大咖,挑最強戰靴。
多品牌O2O營銷,線下「帆布鞋快閃店」引爆熱點
匡威聯手天貓超級品類日打造的「快閃店」邀請了眾多玩酷潮人聚集上海新天地,復刻經典潮鞋,將古董與新款陳列結合。活動現場吸引了大批的匡威粉絲,氛圍極其火熱。
從天貓點線面的戰略選擇中,可以洞察到:
超級品類日本次促銷活動,以帆布鞋為品類點,選了多個帆布艦長品牌形成一條線,線上傳播+線下體驗構成面,覆蓋更多的流量,以熱度IP《這就是街舞》為勢能,活動不火都難。
大咖都會玩,而居多的商家,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勢能,如何利用低成本,打造高收益的促銷活動的呢?引用梁寧產品課的一句話:「從你做得到的點出發」。
1、找到用戶的需求點
洞察用戶的需求,找到可以滿足他痛點、癢點、爽點的途徑。
痛點:
當你的產品在同類產品中屬於高端一類,用戶平時需要花很大代價得到,那麼他的痛點應該是對於高品質產品的低價需求。低頻次的促銷活動「折扣」就能引起一部分人的購買慾望。但是多則不宜,會降低品牌調性。
爽點:
提供時下用戶最想要的某款產品,這款產品不一定是你的,但是可以作為促銷贈品,送給用戶。比如:當IPonex在新上市的時候,將其作為促銷贈品,消費者會感到十分的欣喜。
癢點:
製造某種流行,升級消費體驗,引領一種生活方式,滿足人們心中的幻想。
比如:去年六月,「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節」推出的不同產品系列,通過純色背景及富有趣味的剪輯,為大家描繪出各種各樣的理想生活。
2、給用戶提供確定性;
短期:活動中的服務,超出用戶預期
「用戶不需要一台列印機,用戶需要的是他牆上有一個洞」。為了讓用戶在這次活動中感到「值」,我的服務要如何展開,才能滿足他。
第一種思路:給用戶承諾的某件事,就是你要給他的確定性。
比如:在節日促銷中,京東就以物流的快速優勢在電商平台中勝出,這也是它給用戶的確定性,在京東買東西,很快就能收到。
第二種思路:提供的服務都是附加值,做成一種口碑,無可替代。
比如:比如曾經,海爾空調在銷售旺季的時候,可以從外外地調來安裝工程師,滿足消費者急待裝空調,解決酷暑的炎熱,而其他品牌大多數以為准備不足,錯失了大好的銷售機會。
長期:形成活動IP,用戶記住你
IP營銷應該是促銷活動的理想形式了。2017年七夕節,呷哺在兩微平台上公布其與輕松小熊的 CP 關系。並通過挖掘易烊千璽的輕松小熊情結,製造話題,將關注熱度從七夕延伸到開學季。線下門店推出輕松小熊定製萌盤換購活動,輕松小熊人偶與食客合影、熊抱,總之是各種互動。最後通過有獎曬照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合力引流。
3、極致的用戶體驗
感知層:廣告傳遞的信息畫面、活動場景視覺效果、用戶的哪個感官能被刺激。角色層:哪一類消費者、消費能力如何、他們在乎什麼。資源架構層:內部哪些資源能夠被調動;外部哪些資源可以賦能。能力圈層: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具備的優勢是什麼?存在感:我為什麼要做這場活動,它的價值是什麼?
用戶體驗的五個層次,層層深入,越往裡,越接近活動的本質。做活動通常考慮的是我們要做什麼,怎麼做,而很少關注,我為什麼要做這場活動,它能給我的用戶帶來哪些不一樣的價值?
舉例:上京東購買禮物,聖誕老人親自送上聖誕禮物,這次京東紅與聖誕節完美結合在一起,京東不僅幫中國的聖誕節製造了浪漫的氣氛,還給大家帶來了不少驚喜??不少好友紛紛在朋友圈曬出了和聖誕老人的合影,京東與用戶一起打造了一次全民互動的節日營銷。
這個活動,可以分析到,京東在用戶體驗層五個方面做得努力。
感知層:打扮成聖誕老人的快遞員送禮物,感覺眼前一亮,好驚喜。角色層:需要在聖誕節給他人送禮物的人。資源架構層:自己本有的資源,快遞員。能力圈層:為了讓用戶盡快拿到禮物,發揮快遞的優勢。存在感:為了讓大家能開心地度過聖誕節。
為了給客戶製造極致的體驗,就需要理解用戶情緒,畫用戶體驗地圖。
1、用戶角色:給小朋友、好朋友、親人送禮物的人
2、用戶的目標和預期:買到一份讓自己和他人都喜歡的禮物
3、服務觸點:京東電商平台上下單,線下收貨,用戶在線上可以聽到京東發布聖誕神曲《京東buy》。
4、用戶使用路徑:收禮物----拍照----發朋友圈分享
5、用戶情緒曲線:期待禮物的到來----聖誕老人送禮十分驚喜-----拿到禮物十分開心---與聖誕老人合照----覺得很好玩發朋友圈———獲得朋友圈點贊和評論。
在上面的用戶體驗中,京東抓住用戶開心過聖誕節的情緒,在服務觸點和用戶使用路徑上,花了心思,果然引起了全民玩壞聖誕老人,京東再造現象級營銷。
4、有創意,玩不一樣
造節的活動促銷越來越多,但是能夠讓大家記住的卻為數不多。讓人記住,首先得有個「好名字」。所以促銷活動的創意之首,就是促銷主題要有新鮮感,可記憶,可傳播性。
比如:「正妝蝴蝶節」,「超強奶爸節」——盡管我們已經擁有了各種千奇百怪的節日,但這兩個名字一定還是會讓很多人感到新鮮。
5、帶著用戶一起嗨
首先,參與門檻要低,互動要從受眾/消費者端出發,參與門檻要低。
其次,好玩約等於傳播力,微信朋友圈熟人社交導致的結果是互動營銷內容是關鍵,好玩的才能有自發傳播。
比如:「超迷你超可愛」心相印濕巾新品推廣的創意營銷
瞄準年輕及表演屬性極為強烈的短視頻平台"美拍",邀請10名美拍網紅翻跳超迷你舞蹈,並分別量身定製10個拍攝腳本,花式植入產品。大量網友陸續加入超迷你舞翻跳大軍,在個人美拍或微博上發布自己的翻跳視頻,形成自發型二次傳播。
喜茶愚人節的促銷活動,是不是看上去很「黃」,的確有喜感。這么可愛的氣球,好想扎破看看,裡面是啥好東西,那就扎吧,說不定扎出個大禮包。
總結:
梁寧說:「只有能觸發用戶情緒的場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在消費升級的當下,用戶體驗至上,做活動也要圍繞「場景」不斷做新的嘗試。只要你記住用戶是誰、他們喜歡什麼,在乎什麼,契合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確定感,創造獨一無二的體驗感,帶著他們一起嗨,他們就能記住你。在創意上「不食人間煙火」,在互動場景上「與民同樂」,唯有如此,你的活動才能成為有口皆碑的成功模式。
本文並沒有涉及到用戶調研、團隊分工、活動准備、時間節點、預案、活動排期、現場管控、活動預算、等細節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也十分重要,在做活動策劃的時候,也必須全部考慮。
最後給你一份自檢清單,在做活動時,不妨拿出來參考:
1、我為什麼要策劃這次活動。2、我的目標用戶是誰,我要給他什麼樣的確定感。3、我的活動能解決什麼問題?是痛點、癢點、還是爽點。4、有多少人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市場規模大不大。5、目前有哪些活動是受歡迎的?我可以借勢哪些流行。6、我的活動要讓用戶在什麼樣的場景觸發情緒。7、我要利用哪些資源,達到活動的預期目的?看點線面體,誰給我賦能。8、我要為用戶製造怎樣的體驗?在他們接觸的那個觸點上突破。9、我的活動能否形成IP效應,一直持續,用戶在某個時間點就會想起我。10、我要如何做才能讓這次活動有創意,讓用戶喜歡,並主動參與。11、我要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舉辦這次活動效果才能最大化。
本文由@營銷航班(ID:YXHB18)原創發布於市場部網,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何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利用新媒體傳播的環境,提升企業的品牌力量和銷售力量?2018年5月25-26日(周五、六),市場部網首席知識官顧婷婷將給大家帶來《企業級新媒體高管實戰營》公開課。掃描海報二維碼立即參與哦!
Ⅷ OPPO 的營銷,為什麼能爆
表面上,OPPO的營銷無外乎明星、綜藝等娛樂手段,其實它真正在做的,是尋求與用戶的有效溝通。令用戶與之產生共鳴。
一、三招打造現象級營銷
OPPO營銷的屬性讓它獲得了更多的流量以及曝光機會。畢竟,占據互聯網主流的,是年輕人,而他們正是OPPO所定位的消費者群體。
為了吸引年輕人,OPPO的營銷大體上兵分三路。
1. 強大的明星家族
OPPO的營銷重新定義了「代言人」這個概念:請多位當紅明星,組成OPPO明星家族。無一例外,都是當下最受年輕人喜愛胡明星。這種做法,在手機行業內來說還屬首次。
二、OPPO的營銷,把這點做到了極致
OPPO的營銷簡單、專注,而且高效,因為它只做用戶樂於見到的營銷。OPPO手機的消費者群體以年輕人為主,所以它的營銷也就緊緊圍繞著年輕人的喜好展開。
OPPO需要的不僅是明星,而且是受年輕人喜愛的當紅明星。
當明星傳播品牌優質內容時,很容易被引發粉絲共鳴、轉發,令明星和品牌都獲得了積極且有效的曝光。這種模式,也使得OPPO的品牌形象愈加豐滿、親切,拉近了與年輕人的距離。
三、因此,營銷是企業的必修課
對於OPPO的營銷,有些人不以為然。
但是,這不妨礙它做出一次次高效的營銷。
OPPO的營銷成功的關鍵,在於它了解自己也了解用戶。在這種情況下,它才能用最簡單的方式做營銷,知道營銷該往何處去,才能保持專注,持續與用戶做有效溝通。了解自己,也是一種強大和自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