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移動互聯網時代 怎麼玩轉購物中心O2O營銷方式
第一就是我書上的內容「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革命」,講完這個以後,我們再從書行業的角度出發來分析一下圖書行業如何利用O2O來實現新一代的營銷,講完後大家可以提問,如果會後還要提問或溝通的話,大家可以加我的微博和我討論,我的新浪微博是@翼碼張波。
首先我們來展開「O2O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革命」這個話題,主要從講大家比較關心的三個問題講起,第一是線上到線下這兩個世界,互聯網世界和現實的世界,第二是二維碼的主讀業務和二維碼被讀業務,第三是O2O領域的三個商業行為。
其中三個商業行為中,第1個是O2O的社會化營銷,從社會化營銷為引申出現在比較關心的電商大戰裡面線上線下的大戰開始爆發,包括馬雲和王健林的電商對賭,其實馬雲是線上的地產商,王健林是線下地產商,兩個地產商在打電商的賭,蠻搞笑的。第2個商業行為是O2O消費體驗,第3個商業行為是O2O的支付之戰!
最後在講完3個問題後,我們總結一下O2O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它是屬於誰的。
2012年至今O2O非常熱,但是大家也爭論了很久,事實上O2O是2011年8月份,離現在就14個月多一點。有一個號稱天才的創始人,據說6歲就創業了,老外真的是不可思議。他叫Alex Rampell,他在分析Groupon、OpenTable網站的時候,提出了線上到線下商務的發展,在網上尋找消費者,然後引導到網下去。就是在線上引流,線下促進交易。
美國人的思路是比較厲害的,我們看到這樣的現象總結完以後就結束了,人家繼續推演下去,他是思考下去的,美國人年收入4萬美金,其中花在線上網購1千元美金,剩下3萬9千元去哪裡了,去了咖啡廳、健身房、餐廳、加油站和乾洗店、理發店這些線下商店了,他發現這個市場很龐大,所以他提出了O2O的概念。2011年11月O2O概念首先進入中國,在2012年,O2O其實是一個討論性很強的東東,至少有三次大討論:
1、年初的O2O模式大討論
2、年中的O2O和二維碼大討論
3、年尾的O2O閉環困惑大討論
其實現在大家都知道通過微信的二維碼掃一掃這個動作上網綁定企業的微信號就是簡單的O2O,,在2012年年初O2O模式討論,主要爭論就是在這一點上,當時大家都會把線上到線下稱之為O2O,把線下到線上的引流方式就不算,這個爭論就很大了,你們看到地鐵里二維碼一掃就可以購物,很多人認為這是天生的O2O模式,你怎麼能去掉呢,所以就開始寫文章PK了。
年初的O2O模式還有一個爭議是一定要求在線上交易,很多人說我線下去交易難道不可以嗎? 所以在年初主要發生爭論其實就這幾點,就看誰的血統純。
當我們擱置爭論,看看 O2O業務模式,其實就四大塊,第一塊O2O模式是很簡單的線上到線下,這個邏輯在10年前攜程出現的時候就有了,我在線上把酒店票買了,然後跑到線下入住,那顯然是O2O,很多人講O2O在中國最早誰做的?如果講這個邏輯的話,攜程肯定是當仁不讓的。
第二塊O2O模式是線下到線上,這是我們在2012年看到的在線下地鐵口去拍碼購物,這種方式我們也稱為O2O。
其實從翼碼的角度來講,翼碼是從第三塊開始的。
第三塊O2O模式,就是先在線下,再到線上,最後再到線下,因為翼碼定義的電子憑證產品當時主要是給移動營銷回饋用的,比如移動搞了「充值100塊錢話費送一個麥當勞漢堡」的活動時,利用翼碼的電子憑證發到用戶的手機,這些用戶還跑到麥當勞去吃漢堡,這是我們以前做的,也是我寫這本書很多案例源泉來自這一塊。
第四塊的O2O模式是這樣,先在線上做了交易和營銷,然後到線下體驗生活,最後到線上交易和享受。 什麼業務喜歡用這種模式?游戲!如果說游戲獎勵道具給玩家到線上拿到漢堡或者加油卡,在線下就可以吃了,然後再跑到線上繼續玩,這種模式會出來,一定讓很多互聯網宅男去線下。當你吃完以後在線上被發現吃完了才激活,線下道具就更靈活了,總體來講這四種方式是比較常見的。
⑵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營銷有什麼特點
1、擁有高度的便攜性和粘性
移動終端具有先天的隨身性,實用有趣的手機專應用服務讓人們大量碎片化時屬間得以有效利用,吸引越來越多手機用戶參與其中;平台的開放也給手機用戶更多個性化選擇;基於信任的推薦將幫助企業打造出主動傳播的天然SNS,快速形成品牌粘度。
2、高度精準性
在浩瀚人海中如何鎖定與自己項目相匹配的目標人群並把新盤信息有效傳播,藉助手機報刊,簡訊等投放系統,通過精準匹配將信息實現四維定向(時空定向、終端定向、行為定向、屬性定向),傳遞給與之相匹配的目標群體。
3、 成本相對低廉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壓力下,降低企業營銷成本,拓展企業市場成為迫切需求。基於移動互聯網路的移動營銷具有明顯的優勢,以其低廉的成本,廣泛的受眾規模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拓展銷售渠道、增加用戶規模的新手段,並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由於具有移動終端用戶規模大,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移動營銷以其快捷、低成本、高覆蓋面的特點與優勢迎合了時代潮流和用戶需求,成為新財富時代的一個重大機遇和挑戰。
⑶ 移動互聯網時代,怎樣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營銷之變
在碎片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公關與廣告的界限容易模糊,一次發布會的內邀請函,一段容語錄,一組形象海報,一次招聘會,一起企業年會,都成為營銷的素材與方式。營銷,拼的不再是文案,而是創意,是SHOW,是隨時隨地的熱點、借勢;營銷,拼的不再是媒體關系,而是眼球效應,是大尺度,是赤膊戰。因此,需要講故事,善於製造話題,通過各種途徑或媒體形式,快速迭代,使自己能夠隨時隨地與用戶進行深度溝通。
⑷ 互聯網時代下的新營銷
網路營來銷是營銷在互聯網時代衍自生出來的新概念。 網路營銷(On-lineMarketing或Cybermarketing)全稱是網路直復營銷,屬於直復營銷的一種形式,是企業營銷實踐與現代信息通訊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指企業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為媒介和手段而進行的各種營銷活動(包括網路調研、網路推廣、網路新產品開發、網路促銷、網路分銷、網路服務等)的總稱。
⑸ 移動營銷的移動營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選擇
對廣大的企業而言,營銷可稱得上一個永遠不變的話題了。不管是什麼樣的企業,或大或小,也無論是在哪個時代,是以前的紙媒時代,還是之後的互聯網時代,都離不開營銷的存在。而隨著智能移動端的不斷普及以及無線網路的不斷成熟,帶來了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營銷自然也就開始進入企業的視線中,成為企業營銷的新寵。
首先要知道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大特徵就是廠商信息能被輕易查詢,用戶的查詢行為也可被追蹤,從而可使廠商針對消費需求進行有效干預,並最終促使消費達成,而這也是移動營銷給我們描述的未來。
移動營銷話題的興起,源於行動電話向移動數字終端的轉變。當移動信息變成了一種新的媒體形態,營銷界很自然地開始挖掘手機媒體的營銷價值。因此,研究手機媒體的特性是研究移動營銷的基礎。
而手機媒體有兩大特性,即隨時隨地的雙向信息溝通,以及作為便攜設備的信息量約束。這兩點也是所有移動營銷開展的基礎。第一條決定了移動營銷的價值,第二條限定了移動營銷的應用范圍。
隨時隨地的雙向信息溝通的重點在於雙向,即文章開始所說的「廠商信息能被輕易查詢,用戶的查詢行為也可被追蹤」,也就意味著廣告界那個著名的論斷:「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在移動營銷領域並不成立。因此移動營銷是最容易衡量的營銷形式。
⑹ 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商業模式有哪些
我知道的有「愛個購",網址www aigegou。。。。
⑺ 怎麼看待移動互聯網時代營銷方式的改變
在移動互聯網來時代,自新媒體的傳播效力是不容忽視的,一件產品好不好,大家都會分享出來,在自己圈子裡擴散。除了做好產品質量之外,在營銷上要注重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產品宣傳得到好的口碑傳播。之前看過一本<互聯網思維魔力營銷兵法>的書,講得挺詳細,可以看看
⑻ 移動時代互聯網營銷怎麼做
中小企業擁抱互聯網,如今也出現了困局,是擁抱移動互聯網還是擁抱傳統互聯網?還是兩個互聯網都要擁抱,毋庸置疑,中小企業互聯網營銷的基礎是網站建設,然後以網站為中心向互聯網其他渠道輻射,所以,網富控股認為,無論是移動互聯網還是傳統互聯網營銷推廣,一個都不能放棄,相對傳統互聯網一些成熟的推廣方式來說,在移動端很多企業卻不知道如何推廣,甚至花錢看不到效果,那麼在移動互聯網,中小企業影響的困境在哪裡呢?
移動互聯網不是渠道,而是陣地
在企業眼裡認為,移動互聯網營銷就是諸多網路營銷的一個新的渠道,把它看做是和微博、搜索引擎、論壇營銷等同一個位置,於是在移動端便開始了微信圈的廣告轟炸、群發簡訊等病毒方式進行營銷,誤認為只要廣泛撒網就和傳統互聯網一樣,總會有用戶能夠看到。
其實不然,移動互聯網最大的特點用戶使用的時間是碎片化的,而且有的用戶甚至不會用搜索引擎尋找信息,在最近的微信數據顯示中,微信用戶已經超過了9億。
微信最大的特點就是社交化,社交化營銷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口碑效應,那種群發的營銷方式無疑是效果甚微的,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想要獲得效果,要充分重視產品的賣點是通過用戶自發傳播,而並非是廣告轟炸。
果還是用這種思維去做營銷推廣,那麼,大量投入很難和回報成正比!
移動互聯網,人才顯得格外重要
在傳統互聯網,已經有了20多年的發展,一些營銷公司已經掌握了一些營銷推廣手段。比如說,做網路問答、網路知道、黃頁、論壇推廣,一些網路公司可以招聘幾個人,要麼全職,要麼兼職,甚至對學歷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只是要求對方一天保證發多少個帖子,做多少個鏈接,能否耐住寂寞等等。
而到了互聯網,進行營銷推廣,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不是簡單地發發帖就能夠達到目的的,而且移動互聯網作為企業營銷一個新的陣地,而且現在互聯網+又這么火熱,找專業公司通常需要花費不菲的傭金,於是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就找了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進行移動互聯網營銷,他們因為缺少經驗,很多都是模仿著別人去做,根本體會不到產品和互聯網如何進行有機結合。
所以,中小企業一定要對人才加大培養,既要懂產品又要懂互聯網思維,這樣才能夠有效果。
移動互聯網,需要評價體系
什麼是評價體系?簡單的說,在信發一個軟文,能夠轉化多少個訂單,那麼,對這個軟文的價值進行評測,這是最簡單的評價方式。而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獲得一個訂單絕對不是一篇軟文那麼簡單,從用戶知道、了解、購買再到二次購買,這都是一個過程,不要輕易相信一篇點擊超過1000次或者10000次的文章就等同於銷量,同時也不要以為一次營銷推廣活動一個訂單都沒有屬於一次失敗的營銷手段。燒一壺水需要時間,開花結果同樣也需要時間。
那麼,如何判定效果呢?
我們知道一壺水幾分鍾就能見到效果,而開花結果通常需要一年的時間,那麼,評價體系就是要對某個時段有一個科學公正的數據考核。在中小企業急功近利,只注重轉化率的今天,很少人都希望開花馬上就結果,這現實嗎?
移動互聯網用戶 碎片化時間唱主角
總之,移動互聯網的推廣是一個新說移動互聯網推廣很多人都會想到微信,想到朋友圈,想到小程序,難道再沒有更好的展現方式了嗎?所以,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如果目前還沒有合適的方式或者對移動互聯網推廣還猶豫不決的話,那麼,就將大部分互聯網營銷的精力放在網站建設和推廣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