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武威宣傳部

武威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2-07-15 06:00:53

⑴ 河西走廊

鏈接:https://pan..com/s/1vBRR1Ff33lL9Z7c4y_v6_g

提取碼:nay6

作品介紹:

導演:王新建/趙啟辰編劇:鄧建勇主演:呂樹廷/讓波拉/班么扎西/艾力江庫爾班類型: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語言:漢語普通話首播:2015-03-03(中國大陸)集數:10單集片長:50分鍾

《河西走廊》是一部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製的十集系列紀錄片。該片以位於中國西部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的黃金段——河西走廊為講述對象,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現了從漢代開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連接的中國西部的歷史,以及它對中國歷史和文明進程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是貫穿全篇的主題。

⑵ 費生雲的個人履歷

1988.07—1993.07,武威市六壩中學教師;
1993.07——1995.10,武威市第九中學教師;
1995.10——1997.07,中共武威市委組織部幹部;
1997.07——2000.01,中共武威市高壩鎮黨委副書記;
2000.01——2001.12,中共武威市金沙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2001.12——2002.10,中共武威市涼州區高壩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2.10——2005.01,中共武威市涼州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期間:2004.06——2005.01掛職任甘肅省教育廳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2005.01——2006.05,中共天祝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6.05——2007.05,中共武威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2007.05——2009.07,中共武威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期間:2004.11——2007.12甘肅農業大學區域經濟專業碩士研究生班學習);
2009.07——2010.01 中共武威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保留正縣級);
2010.01——2011.09 中共民勤縣委副書記、縣長
2011.09- 中共民勤縣委書記

⑶ 市委組織架構市政府人員組織架構

市委書記在市委!
市長在市政府!
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家辦公!

中共武威市委各部門機構名稱負責人部門所在地址聯系電話
中共武威市紀委 劉存祿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607
中共武威市委辦公室 田學功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091
武威市委機要局 張長茂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014
武威市委黨史研究室 李樹春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4093
武威市委保密委辦(局) 張建中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328
中共武威市委組織部 何 偉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133
武威市委老乾局 張益民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027
中共武威市委宣傳部 曹永建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218
武威市委講師團 王立志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8386
武威市精神文明辦 陳萬能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0691
武威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盧昌高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20320
中共武威市委統戰部萬國仁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415
武威市委對台辦楊祁連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208
中共武威市委政法委員會李韻東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602
中共武威市委政策研究室何安華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2212527
中共武威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賈永英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64號0935-6966795
中共武威市委直屬事業單位
中共武威市委黨校戴蘭生 0935-6180815
中共武威市委市政府接待辦公室袁志中 0935-6962538

市政府各部門
機構名稱負責人部門所在地址聯系電話
武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孟世祖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27207
武威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李益民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6962416
武威市經濟委員會魏威生甘肅省武威市勝利街文化巷0935-2214761
武威市農業委員會洪元濤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2787
武威市建設委員會張吉林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53425
武威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梁興國甘肅省武威市西關街公園路0935-6116869
武威市民族宗教局毛生奎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6962337
武威市民政局樊作勇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2780
武威市人事局方生元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2159
武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王曉文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3827
武威市國土資源局馬 全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2196
武威市統計局 趙新輝 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6967004
武威市農牧局宗瑞謙甘肅省武威市民族街太平巷0935-6964890
武威市林業局李正先甘肅省武威市西關中路科技巷0935-6117624
武威市水務局張發基甘肅省武威市東關市民路0935-2212622
武威市交通局張興強 0935-6102920
武威市財政局張勇民甘肅省武威市勝利街文化巷0935-2253337
武威市商務局張家駿 0935-2290520
武威市糧食局柴爾禎甘肅省武威市勝利街0935-2214377
公園路66號0935-2214077
武威市教育局王治安甘肅省武威市西大街0935-2212191
武威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市旅遊局陳永堅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6962326
武威市衛生局施春年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2179
武威市公安局李韻東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0935-2215186-8063
武威市司法局蔡多學甘肅省武威市西環南路10號0935-2212985
武威市監察局尚國泰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2607
武威市審計局鄒志堅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6962307
武威市環境保護局趙青山甘肅省武威市西環路0935-2212158
武威市科學技術局 孫成民 甘肅省武威市西關科技巷 0935-6117599
武威市安監局 張善義甘肅省武威市勝利街文化巷 0935-2252761
武威市廣播電影電視局 韓吉勇甘肅省武威市北關西路0935-2266460
武威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王勝元甘肅省武威市共和街西口0935-2214325
武威市政務中心 楚文武涼州賓館對面0935-2255765

市政府直屬單位
武威市國資委高 林甘肅省武威市西關街公園路0935-6117812
武威市體育局 張正龍甘肅省武威市西關街公園路2號 0935-2214735
武威市物價局張浚潭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2836
武威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胡叢笑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
武威市外事僑務辦公室曹天晟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2212909
武威市信訪局張獻慶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6962406
武威市招商局田多如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6962192
武威市法制局 王民強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0935-6962320
市政府直屬事業機構
武威市地震局趙光輝 0935-2212393
武威市供銷合作社王如明甘肅省武威市西大街106號0935-2214720
0935-2214691
武威市農業機械管理局吳萬宏 0935-2214533
武威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耿 誠 010-88452515
武威市人民政府駐蘭州辦事處張祿儒 0931-8631485
武威市人民政府駐新疆辦事處趙培傑 0991-3825721
武威市社會保險局邢立華 甘肅省武威市北大街0935-5952262
武威市就業局 毛萬里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 0935-6962380
武威市殘疾人聯合會 趙 勇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 0935-6962502
武威市規劃局 張國民甘肅省武威市勝利街 0935-2258200
武威市房管局 趙浩基甘肅省武威市天馬橋頭西北角 0935-6964045
武威市市政局 李開勛 0935-2253433
武威市畜牧獸醫局 馬占威甘肅省武威市九中巷 0935-2214070
武威市抗旱防汛辦 範文智 0935-2212041
武威市文物局 趙多鋒甘肅省武威市東大街118號 0935-6962595
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指揮部 王如明 0935-6962579
武威市運輸管理局 沈興國 0935-6969880

⑷ 《傳承華夏文明,書寫絢麗武威》這個作文該怎麼寫求學霸解答,謝謝啦!

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敦煌莫高窟翩翩飛天,幾度踏夢而來;嘉峪雄關狼煙雖已散去,依然令人神往不已;大地灣文化、馬家窯文化,流光溢彩、如夢如幻,奏響了華夏文化壯美的序曲。這里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這里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交匯地,這里是紅色文化的重要奠基地,這里是現代文化的重要創造地。這里,就是甘肅。 2013年1月,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獲得國務院批復,建設美好新甘肅的宏偉藍圖正式確立。7月19日,「走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中央媒體采訪」活動在甘肅蘭州啟動。記者隨采訪團深入這片文化沃土,共同探尋這里數千年文明發展的座座豐碑,共同見證這里文化發展厚積薄發的勃勃生機,共同展望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美麗藍圖。 提及甘肅,你會想到什麼?是上古神話中的人文始祖伏羲,還是絲綢之路上的厚重敦煌,亦或是豪情萬丈的邊塞詩歌?當然,你也會想到這個西部省份經濟稍顯落後,人民善良而朴實。歷史上的甘肅為人們留下了太多文化寶藏。今年1月21日,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正式獲國務院批復,這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西部大省,迎來了它因文化而崛起的難得機遇。 7月19日,參加「走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 中央媒體采訪」活動的18名記者在蘭州采訪了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連輯,在他的介紹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藍圖和建設步驟逐步清晰。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中,以文化建設為內容的國家級戰略平台只有甘肅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連輯說。在推動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背景下,甘肅依託悠久厚重、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人文資源,贏得了全新的發展機會,這對經濟欠發達、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甘肅來說,無疑是一劑全新、強勁的發展良葯。 據連輯介紹,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工作布局簡稱「1313工程」,即圍繞「一帶」,建設「三區」,打造「十三板塊」。在45.44萬平方公里的狹長的甘肅地域內,沿著絲綢之路,可以看到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三區」覆蓋了甘肅的東、中、西部,而具體13個細化的板塊基本覆蓋了文化發展的各個方面,甘肅全省的文化資源在這樣一個大的規劃中將被完全利用起來。 獲批復至今,甘肅省委、省政府已經基本完成了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頂層設計。3月29日,甘肅省政府召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會議,研究出台了《關於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及13個板塊的分方案,開始對甘肅文化資源進行首次最詳細的全面普查,並對文化資源進行分類、定級以及價值評估,避免後續開發的盲目和無序。 「文化建設不能完全依靠公務員,所以我們啟動了文化智庫建設。」連輯說,甘肅正在廣邀知名學者和專家,分別從13個板塊進行調查研究,搭建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的專業學術平台。此外,甘肅現有的100多家大型民營文化企業將進入政府搭建的「綠色通道」,由政府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據連輯透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已與多家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 甘肅2013年上半年文化產業投資合同金額已達1290億元。」連輯說,這個數字在2012年是600億元,2011年以前甘肅甚至沒有專門針對文化進行的投資。這一切不僅歸因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更歸功於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系統提出,從而讓投資者有了足夠的信心。 據了解,目前,甘肅文化產業投資額在100億元以上的項目就有5個。2012年,甘肅全省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78.17億元,佔全省GDP的1.4%,而按照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甘肅文化產業增加值將佔全省GDP的3%以上。 不僅僅是文化產業,甘肅的文化事業也將和文化產業一起,藉助華夏文明傳承創 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相關要求,2012年至2015年,編制出台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總體規劃,啟動實施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重點項目,到2015年,重點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更好保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將基本建立。 據連輯介紹,在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上,甘肅目前重點發展的區域有敦煌、蘭州和天水。作為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和希臘文明四大文明交匯地的敦煌,以其精美的佛教藝術和自然景觀以及「敦煌學」的全球流行,成為當之無愧的發展重點。蘭州憑借日益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天水依靠伏羲文化等也贏得了許多關注。 提及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建設節奏,連輯說:「在頂層設計和謀篇布局之後,我們要把具體任務從省委、省政府交到社會各界和基層辦事部門手中,讓他們承接信息、承接責任,參與建設。」從重點到全面、從頂層到基層,甘肅正在以實際行動探索一條經濟欠發達但文化資源富集地區實現科學發展的路子。 「我們要敞開門戶進行交流,用全國的力量甚至世界的力量來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連輯頗有底氣地說。歷史上,甘肅曾是各國文化、我國各民族文化交匯融合的重要地點,這里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向西直到中亞內陸各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建設,將這條古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文化連結方式串聯起來。「國與國之間的政治交往和經濟交往常常不能達到文化交流的深度。」連輯說,未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文化交流能夠藉助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建設達到一個新高度。 同時,「甘肅文化」的概念也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不斷清晰。連輯對「甘肅文化」進行了闡釋:甘肅文化即敦煌文化和西部文化的融合。敦煌文化體現出開放、包容和國際化,是一種精神文化;西部文化即開拓進取、不畏艱險的英雄主義文化,是一種行為文化。如何實現甘肅文化的更好表達?連輯說:「我們不僅要講甘肅話、講普通話,還要講外語。」 但是,脆弱的生態環境、目前較為落後的配套硬體設施,依然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和發展時需要直面的問題。連輯說,未來的發展尤其是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將遵循「環境容量有限原則」設定遊客容量和文物展陳方式,並啟動建設創新區的「雲服務平台」,即網上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未來,高科技的展示方式將極大滿足觀眾需要,從而實現遊客分流,避免對文物古跡和脆弱自然環境的破壞。而在配套硬體設施建設方面,甘肅也會按照計劃逐步改善。

⑸ 武威,武威相關新聞

銷售最好的當屬現在的《武威日報》,也就是原來的《武威報》了。因為是機關報紙,只要是企事業單位,都會訂閱,訂閱量、銷售量在武威來說當然是第一位的,雖然這樣的報紙沒有什麼閱讀性。

1985年5月1日,中共武威地委機關報《武威報》在這里正式創刊。2001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武威報》更名為《武威日報》;2001年8月1日,武威撤地設市,《武威日報》成為中共武威市委機關報。
《武威日報》自創刊以來,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樹立強烈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陣地意識,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辦報水平不斷提高,報紙趣味性、可讀性、知識性不斷增強,報業不斷發展壯大,2003年辦公大樓落成,2004年實現了辦公自動化,並採用激照排彩色印刷系統,2005年改為四開八版日報,同時創辦了都市報《西涼晚刊》,2006年改為對開大報,實現了主報革新,晚刊創辦的目標。
武威日報社於1997年成為全省第一批編校質量達標單位,1998年6月被甘肅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評為全省第二屆「十佳」新聞工作先進集體。

基本信息
期刊名稱:武威日報
英文名稱:Wuwei Daily
報刊刊期:日報
主管單位:中共武威市委
主辦單位:中共武威市委
編輯出版:武威日報社
發行方式:郵局發行
通訊地址: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39號
創刊日期:1985.5.1.
國內統一刊號:CN62-0007
國內郵發代號:53-26

⑹ 白塔寺的爭議事件

2014年11月,連日來一則甘肅白塔寺招聘和尚的信息引起大量網友轉發,每月高達八千元的工資更是讓不少人驚呼:當和尚比上班強多了。在大多數網友的轉發過程中,娛樂性質遠遠大過了消息的本身。從信息內容上來看,這則招聘啟示全篇充滿了一些頗具誘惑力的字眼,比如基本要求是男生、本科以上學歷、研究生優先,待遇方面更是開出了8小時工作制、包吃包住、每月8千塊錢、工作滿三年每月待遇達到一萬四、方丈可以達到三萬元的高薪。這也是許多網友調侃「上班不如當和尚」的原因。除此之外,這條招聘啟示還標明招聘地點是在「西北民族大學就業樓的109」,但是西北民族大學則通過微博回應說「學校並沒有就業樓」。
這則招聘啟示出現之後,白塔寺景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並沒有發過這則招聘信息,而且白塔寺屬於一個景區,而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那種寺廟,根本不會招聘和尚。而白塔寺所在地武威市涼州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也再三表示,這是虛假消息,提醒網民千萬別上當,只要稍加辨別,就知道這條招聘信息純屬娛樂。

⑺ 在古代有沒有有名的人是姓余的

歷史名人 余棟臣: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兩次在四川舉行反帝起義,焚教堂,打擊反動教士,影響30餘縣,震動朝野。 余象斗: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說編著者和刊行者,經他編著和刊行的小說有《四游記》、《列國志傳》、《全漢志傳》、《三國志傳評林》、《東西晉演義》、《大宋中興岳王傳》等。 余靖:曲江(今屬廣東)人,官至工部尚書。他以敢直言著稱,在宋仁宗天聖年間,與歐陽修、王素、蔡襄並稱「四諫」。范仲淹被貶時,朝野百官不敢吭聲,惟有他出來為范仲淹主持公道,結果一同被貶。後任右正言,多次上書建議嚴賞罰,節開支,反對多給西夏歲幣。他又曾三次出使遼國,因用契丹語做詩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賢院學士,官至工部尚書,著有《五溪集》。後來,廣州設有一座「八賢堂」,余靖即為「八賢」之一。 余深:福建省福州人,北宋元豐年間進士,依附蔡京,結為死黨,蔡京之陰謀詭計多出自余深,後雖貴為宰相,但屢遭彈劾。 余靖:韶州曲江(今屬廣東省)人,北宋名臣,進士及第,通曉契丹語,曾三次使遼,在南海為帥十年,不載一物歸,官至工部尚書,於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英宗念其輔先皇有功,謚號「襄」,後人稱他為余襄公,有《武溪集》二十卷遺世。他是嶺南繼張九齡之後的又一揚名之士,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後人建風采樓、以風采為路名紀念他。著有《武溪集》等。 余闕: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代監察御史(先祖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屬甘肅省),曾任都元帥,與紅巾軍相拒數年,著有《青陽集》。 余懷:福建省莆田人,清代文學家,詩文為王士禎等推許,有《味外軒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詞》及筆記《板橋雜記》。 余集: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詩畫家。乾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善寫山水,兼長畫卉禽鳥,無不入妙,尤工仕女,有《秋室集》。 余非:湖南省平江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歷任戰士、宣傳員,師政治部組織幹事、青年科科長,團宣傳隊長、俱樂部主任,紅四方面軍前總政治部文娛科長,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參加了中央根據地一至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團政治處副主任、主任,團政治委員,旅供給部政治委員,參加了守衛黃河和山西等地的游擊戰以及大生產運動。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旅副政治委員、處長等職,參加了淮海、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處長、西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武漢軍區空軍政治委員等職。他發揚戰爭年代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積極探索和指導部隊建設,為加強空軍部隊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黨的七大候補代表,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餘明: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原名余嗣明。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特務隊隊員、光山縣便衣隊指導員、鄂東北叄路游擊師手槍隊指導員、鄂東北獨立團手槍隊指導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叄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四支隊9團連指導員、7團政治處主任、第二師4旅12團政委、6旅16團政委、第七師19旅55團政委、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7師19旅政治部主任、華東野戰軍7縱21師副政委、13縱39師政委、31軍93師政委。參加了萊蕪、濟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戰役。建國後,歷任軍政治部主任,空軍軍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叄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0年去世。 余允文:宋代建安(今福建省建甌)人,讀書精研正學,見司馬光等對孟子有毀詞,作《尊孟辯》以應。 余端禮:衢州龍游(今浙江省衢縣)人,南宋宰相。曾與趙汝愚共同商請太皇太後垂簾,策立了嘉王趙擴,1196年正式任左丞相。 餘子俊:四川省青神人,明成化年間管至兵部尚書負責督修九邊長城,多次擊敗蒙古韃靼、瓦剌諸部,他是黨項羌的後人。 餘三勝、余叔岩:湖北省羅田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餘三勝對老生唱腔頗多創造,與程長庚、張二奎齊名。其孫余叔岩積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世稱「余派」。 余重謨:福建將樂人,清代書畫家。善飛白,大者如蓋,宗朱熹、蘇軾法,楷草似祝允明,兼工墨竹,精弈棋,又精古文辭。 余昂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畫家,舉人出身,居官廉潔,善繪事,山水臨文徵明,有《健松堂集》。 余棟臣: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兩次在四川舉行反帝起義,焚教堂,打擊反動教士,影響30餘縣,震動朝野。

⑻ 徵求賀詞

1.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在這風調雨順,碩果累累的秋日裡,我們迎來了一個值得紀念的喜慶日子------慶祝「太原甲第裝飾有限公司長治分公司」隆重開業。值此開業慶典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太原甲第裝飾有限公司的全體員工對長治分公司的開業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專程參加我公司慶典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業界朋友表示熱烈歡迎。

太原甲第裝飾有限公司作為太原市裝飾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歷經八年的努力,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品牌,曾獲得了省級、市級的各種榮譽;是太原市連續三年家裝標兵企業,是太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用達標材料,做環保工程」的宣言單位,是太原市政府授予的「創建誠信太原試點企業」。公司經過八年的經營創造出了一套完整的運營管理體系,走出了一條適合市場發展的道路。幾年前我們創建了太原甲第裝飾有限公司陽泉分公司,今天我們又成立了太原甲第裝飾有限公司長治分公司。我們相信經過全體員工的努力,我們很快將把分公司的旗幟插遍全省各地。

太原甲第裝飾有限公司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企業,歷經數年的商海遨遊,培養了我們誠信的為人之道,求實的辦事作風;我們相信在各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朋友的幫助中,經過公司員工的不懈努力與拼搏,我們一定會茁壯成長。謹此,我向所有前來參加我公司開業慶典、關心支持我們的各位來賓,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最後,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合家快樂,萬事如意!!!

2.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武威市分公司慶典大會主持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男)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成立慶典現在開始。請全體起立,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男)請坐下。

(女)今天,天馬賓館高朋滿座,喜氣洋洋,共同慶祝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的成立,我謹代表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全體同仁,衷心地感謝各位嘉賓的光臨。

(女)今天的成立慶典共有六項議程,下面進行第一項,介紹出席今天慶典大會的主要領導和嘉賓。

(男)出席今天成立慶典並在主席台就座的領導同志有:、

(女)、

(男)、

(女)、

(男)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甘肅省分公司。

(女)參加成立慶典的還有:武威市委辦公室、武威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武威市政府辦公室、武威市政協辦公室、武威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武威市委組織部、武威市委宣傳部、武威市委統戰部、武威市政法委、武威市婦聯、共青團武威市委、武威市老幹部局、武威市建委、武威市統計局、武威市審計局、武威市國土資源管理局、武威市法制局以及市區部分企事業單位、武威市郵政局、武威市電信分公司、武威市移動通信分公司、武威市聯通分公司、武威市鐵通分公司等企業的領導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男)參加成立慶典的外地來賓有: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甘肅省分公司、甘肅聯宇通信工程公司、世通科技有限公司、

(女)甘肅信業科技公司、河北河間長虹通信器材廠的領導們。

(男)我代表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對各位領導和朋友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女)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的成立,是我市通信行業的一件盛事,對我市電信市場形成公平有效的競爭、加快通信事業的發展、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促進武威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男)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的成立,受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

(女)武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區企事業單位以及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甘肅省分公司、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各市分公司等近百家單位恭賀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的成立。下面宣讀同賀單位名單:

(男)

(女)

(男)

(女)

(男)大會第二項議程:請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甘肅省分公司副總經理 宣讀分公司成立文件及分公司領導任職文件;

(女)大會第三項議程:請武威市政協主席 與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甘肅省分公司副總經理 為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揭牌;(背景音樂)(施放禮花)

(男)大會第四項議程:請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總經理 致辭;

(女)大會第五項議程:請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甘肅省分公司副總經理 講話;

(男)大會第六項議程:請武威市市長助理 講話;

(男)從今天起,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這艘滿載各級領導與社會各界希望,滿載廣大客戶的厚愛與期待,

(女)同時也承載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全體員工理想和信念的航船將揚帆起航。

(男)在這里,我們鄭重地承諾我們將不負重望,不辱使命,以優質的服務回報社會,服務武威地方經濟發展。

(女)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武威市分公司成立慶典圓滿結束,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光臨。請各位領導和嘉賓到宴會廳參加答謝餐會。

(合)謝謝大家!(奏樂:《好日子》、《走進新時代》)
參考資料:http://www.heci.net/html/view/2006/02-23/3280.htm

⑼ 河西走廊的歷史概述

歷史

歷史上最早的河西走廊為原始印歐人的一支吐火羅人、月氏和漢藏羌等民族的聚居地。吐火羅人分北路及南路往東方進發,直至受匈奴所阻為止。北路的部分在龜茲及焉耆定居,建立了龜茲及焉耆等國,並分別發展了龜茲語及焉耆語。

另一支往南路分布的吐火羅人則曾建立了於闐,及東接河西走廊的鄯善等國家。秦末民變時期,月氏實力強大,與蒙古高原東部的東胡部落從兩方面脅迫游牧於戈壁沙漠南部和陰山一帶的匈奴,匈奴曾送人質於月氏。

秦末,匈奴質子自月氏逃回,殺父自立為冒頓單於,約在前205—前202年冒頓單於時代,匈奴數度擊敗月氏,月氏部落開始西遷,離開河西走廊。 前162年,老上單於再度擊敗月氏,佔領河西走廊。月氏部落大舉西遷,擊敗大夏,建立王庭,稱大月氏。而留在原居地的部眾,稱小月氏。

小月氏與當地羌族融合,附屬於匈奴右賢王之下。河西走廊成為休屠王與渾邪王的領土。 東漢時,河西走廊一帶的主要非漢族居民,被稱為盧水胡。

主要由小月氏組成。此外,湟中也有一支小月氏部落,稱湟中月氏胡;在張掖的小部落,稱義從胡。有 學者認為,羯人的祖先可能是由小月氏分支。

簡介

河西走廊,位於中國黃河以西,呈西北—東南走向為狹長狀平原,形如走廊,故而得名,絲綢之路必經之道。

其范圍是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之間,北部可經居延海沿著草原絲綢之路進入漠北,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全境皆為甘肅省、青海省海東市、西寧市和部分內蒙古額濟納旗所轄,由於大部分范圍在甘肅省,故又稱「甘肅走廊」。

最早先後為月氏、匈奴領土,自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以來是中原連接西域新疆的重要通道,為古代絲綢之路東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國漢地同西方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國際通道,在大部分中國歷史時期,河西走廊一直是中國大一統王朝的西北端。漢朝、唐朝、元朝、明朝及清朝均控制河西走廊。

(9)武威宣傳部擴展閱讀:

氣候

氣候為乾燥少雨(因距海遙遠)屬於溫帶沙漠氣候, 但夏季可利用祁連山的雪水進行綠洲農業。

行政區劃

地域上包括甘肅省的蘭州(金城郡)、青海省的西寧、內蒙古的額濟納旗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稱涼州)、張掖(甘州)、酒泉(肅州)和敦煌(沙州),不包括在「河西四郡」的還有瓜州、鄯州。

西漢時期,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即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漢曾設置過青海的西海郡,東漢設置過居延海的西海郡。


文化

河西走廊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名勝古跡燦若星河。20世紀中國四大文獻考古奇觀:故宮明清檔案、安陽甲骨、敦煌遺書、居延漢簡,後兩者都與河西走廊有關;被定為中國旅遊標志的馬踏飛燕,也從這兒出土,這里依舊保留著華夏族的農耕文明。

從金城(蘭州)出發,越過黃土高原與河西平原的分界烏鞘嶺,便正式進入河西走廊。自東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經過東端涼州(武威)、甘州(張掖)、嘉峪關、肅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門關附近。

河西走廊的文物品類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文物價值突出,簡牘、彩陶、壁畫、岩畫、雕塑、古城遺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簡直就是一條燦爛奪目的「文化長廊」。

因是佛教東傳的要道,這里還留存了大量石窟群:武威天梯山石窟、張掖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大小石窟星羅棋布地點綴於走廊沿線,於是,河西走廊又被人們稱為「石窟藝術走廊」。

古絲綢之路從西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分別從陽關與玉門關進入新疆。河西走廊因此成為古絲路的樞紐路段,連接著亞非歐三大洲的物質貿易與文化交流。東西方文化在這里相互激盪,積淀下蔚為壯觀的歷史文明。

對於河西走廊的這一優勢,季羨林評價:「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了。」


閱讀全文

與武威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影響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策略因素 瀏覽:899
鞋中秋節活動促銷圖片素材 瀏覽:233
酒店畢業季營銷方案 瀏覽:646
機器人教育培訓學校建設方案 瀏覽:25
作業盒子推廣方案 瀏覽:830
公衛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888
市場營銷是什麼概念 瀏覽:459
國際市場營銷有哪些特殊性 瀏覽:331
宴會流程策劃方案 瀏覽:631
電大市場營銷實訓 瀏覽:6
煤礦2017安全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942
電子商務工程師有用嗎 瀏覽:461
阿里研究農村電子商務的10種模式 瀏覽:57
七夕情人節美容院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405
海底撈火鍋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695
網路營銷推廣是怎樣運營的 瀏覽:705
護士長助理培訓方案 瀏覽:212
學校暑假教師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883
泓泉電子商務騙局揭秘 瀏覽:98
電子商務員工合同範本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