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雷擊宣傳

雷擊宣傳

發布時間:2022-07-12 09:12:51

㈠ 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內容

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內容有如下:

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2、火災: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不乘電梯往下奔,陽台滑下捆繩索,盲目跳樓會傷身。

3、洪水: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拴救命繩,准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4、台風:台風來,聽預報,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臨時建築整牢靠,船進港口深拋錨,減少出行看信號。

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險處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6、雷擊: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裡竄。

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著風向別停腳,身體凍僵無知覺,千萬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環,慢慢溫暖才見好。

8、龍卷風:龍卷風,強風暴,一旦襲來進地窖,室內躲避離門窗,電源水源全關掉,室外趴在低窪地,汽車裡面不可靠。

9、疫情:對疫情,別麻痹,預防傳染做仔細,發現患者即隔離,通風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醫,公共場所要少去。

10、防化:化學品,有危險,遺棄物品不要撿,預防煙火燃毒氣,報警說明出事點,運輸泄漏別圍觀,人在風頭要離遠。

㈡ 關於雷擊的知識

防雷擊知識普及

雷擊簡介

實際上,雷電就是巨大的電火花。當閃電從地面急沖到雲層或從雲層急沖到地面時,是顯而易見的,盡管它也可以在雲層中或雲層之間傳遞。構成風暴雲層的氣流,可在雲層內分離出強電能。

正電流聚集在雲層的下部,負電流聚集在雲層的上部或地面上,就象電磁一樣,正、負電相互吸引。經不斷傳遞,正、負電流相碰,形成巨大電火花,於是形成閃電。

由於光速比聲速大約快100萬倍,所以,在閃電與伴隨的雷聲之間,會有一定的時間差。你與風暴的距離,可通過數閃電與雷聲出現的時間差的秒數,再除以5米計算,其得數就是你與風暴距離的英里數,即:你與風暴的距離(英里)=閃電與雷聲出現的時間差(秒)/5(米)。

雷聲是閃電成百萬伏的電流碰擊所造成的空氣熱膨脹爆炸而形成的。雷聲本身無傷害作用。在雷雨中遭雷擊的可能性很小,不過,雷電交加現象不能完全准確預測,所以應小心防範,減少危險。

閃電總是蜿蜓曲折沿著電阻最小的路徑行進。它在空中的路徑完全取決於空中的電場和電荷分布,而通常只在離地面十幾米至百米高度時,才受到地面狀況的影響。一般說來,地面導電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體等,都易遭受雷擊。例如導電性能好的金屬礦物地質條件就比一般地質條件更易遭雷擊,濕土的雷擊機會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擊,高樓、煙囪這些突出建築物就比平地易遭雷擊,山地就比谷地易遭雷擊。

雷電傷人的四種方式

雷電對人的傷害方式,歸納起來有四種形式,即:直接雷擊、接觸電壓、旁側閃擊和跨步電壓。

直接雷擊:在雷電現象發生時,閃電直接襲擊到人體,因為人是一個很好的導體,高達幾萬到十幾萬安培的雷電電流,由人的頭頂部一直通過人體到兩腳,流入到大地。人因此而遭到雷擊,受到雷電的擊傷,嚴重的甚至死亡。

接觸電壓:當雷電電流通過高大的物體,如高的建築物、樹木、金屬構築物等泄放下來時,強大的雷電電流,會在高大導體上產生高達幾萬到幾十萬伏的電壓。人不小心觸摸到這些物體時,受到這種觸摸電壓的襲擊,發生觸電事故。
旁側閃擊:當雷電擊中一個物體時,強大的雷電電流,通過物體泄放到大地。一般情況下,電流是最容易通過電阻小的通道穿流的。人體的電阻很小,如果人就在這雷擊中的物體附近,雷電電流就會在人頭頂高度附近,將空氣擊穿,再經過人體泄放下來。使人遭受襲擊。

跨步電壓:當雷電從雲中泄放到大地時,就會產生一個電位場。電位的分布是越靠近地面雷擊點的地方電位越高;遠離雷擊點的電位就低。如果在雷擊時,人的兩腳站的地點電位不同,這種電位差在人的兩腳間就產生電壓,也就有電流通過人的下肢。兩腿之間的距離越大,跨步電壓也就越大。
針對上述四種雷電襲擊人的方式,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就應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預防。

什麼樣的人容易遭雷擊

人遭閃電擊中的幾率最多也就是1∶60萬。閃電本身次數並不增多,一天是800萬次。美國有人數過,根據保險公司統計,每年有600人左右遭雷擊,現在已增至1500人。有一些科學家將這歸咎於男性的性激素——睾丸激素。因為遭雷擊的86%都是男人。他們強調一點:在一組人中,那些睾丸激素多的人遭雷擊的幾率大。

遭受雷擊的人為什麼居然還能活命?應該說,幾千萬伏特的電荷和幾十萬安培的電流瞬間就能讓人斃命,可有些人卻活了下來。有人認為閃電和裸露的電線不是一回事。有時閃電甚至都不會在身體上留下任何痕跡,但是穿透了內臟。或者恰恰相反,只從外面一過,燎著了衣服,燒著了皮鞋。強大的電流有時是在幾百萬分之一秒的瞬間「擊透」全身,所以未能總是燒成灰燼。關鍵是要看體內器官和組織平均值為700歐姆的抵抗力,這個抵抗力越大,後果便越嚴重。人遭雷擊時首先是作為體內電路的神經纖維「起火」,不過最多是其保護膜受損,這種保護膜就其實質很像電線中的絕緣體。人遭雷擊恢復常態後,甚至都沒能感覺到有什麼變化。有時得幾個月後才有所感覺,到那時神經纖維開始「變短」,在一些不該有的地方有了接觸。

安全守則

總的原則:一是人體的位置盡量降低,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二是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部分如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

1.在雷電交加時,感到皮膚刺痛或頭發豎起,是雷電將至的先兆,應立即躲避。躲避不及,要立即貼近地面。受到雷擊的人可能被燒傷或嚴重休克,但身上並不帶電,可以安全地加以處理。

2.如果身處樹木、樓房等高大物體,就應該馬上離開。如果來不及離開高大的物體,應該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採用下蹲的避雷姿勢,注意雙腳並攏。雙手合攏切勿放在地面上。千萬不可躺下,這時雖然高度降低了,卻增大了「跨步電壓」的危險。水能導電,所以潮濕的物體並不絕緣。

3.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懸岩下躲避雷雨,因為這些地方會成為火花隙,電流從中通過時產生電弧可以傷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應盡量往裡面走。盡量躲到山洞深處,你的兩腳也要並攏,身體也不可接觸洞壁,同時也要把身上的帶金屬的物件,如手錶、戒指、耳環、項鏈等物品摘下來,還有金屬工具也要離開身體,把它們放到一邊。

4.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並非直接的電擊才足以致命。閃電擊中導電體後,電能是在瞬間釋放出來的,向兩旁射出的電弧遠達好幾米。此外,熾熱的電光使四周空氣急劇膨脹,產生沖擊波。這些沖擊波發出的聲音,就是雷聲。若在近處聽到,強大的聲波可能震傷肺部,嚴重時可把人震死。

5.雷雨時如果身在空曠的地方,應該馬上蹲在地上,這樣可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不要用手撐地,這樣會擴大身體與地面接觸的范圍,增加遭雷擊的危險。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因為頭部最易遭雷擊。

6.空曠地帶和山頂上的孤樹和孤立草棚等應該迴避,因為它們易遭雷擊。這時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站在向兩旁伸展很遠的低枝下面。但是,事物是一分為二的,如果野外有片密林,一時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場所,那麼也可以利用密林來避雷,因為密林各處遭受雷擊的機會差不多。這時只要不站在樹林邊緣,最好選擇林中空地,雙腳合攏,與四周各樹保持差不多的距離就行了。

7.原則上說,雷電期間應盡量迴避未安裝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如高塔、大吊車、開闊地的乾草堆和帳蓬等,也不要到山頂或山樑等制高點去。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鐵路、延伸很長的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等也應迴避。

8.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時,遇上雷雨則要趕快上岸離開。因為水面易遭雷擊,況且在水中若受到雷擊傷害,還增加溺水的危險。另外,盡可能不要呆在沒有避雷設備的船隻上,特別是高桅桿的木帆船。

9.如正在駕車,應留在車內。車殼是金屬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因此,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但是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和開敝蓬拖拉機。

戶外避雷守則

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身高在這些樹木和岩石高度的1/5~1/10以下時,比較安全。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要把帶在身上的一切 金屬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金屬框的眼鏡一定要拿下來。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盡量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手機。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鍾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並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相互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在遭受直接雷擊後傳導給他人。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並攏,跳離現場。

雷電搶救

遭雷擊不一定致命。許多人都曾逃過大難,只感到觸電和遭受輕微燒傷而已。也有人遭雷擊可能導致骨折(因觸電引起肌肉痙攣所致),嚴重燒傷和其它外傷。

雷電傷人是經常發生的,如不躲避或避雷措施不當就會遭受很大威脅。據報道,在瑞士,每百萬人口當中,每年約有10人遭受雷擊;而美國,每年死於雷擊事故的人數比死於颶風的人還多;在日本,1968年竟發生一起閃電擊斃11名兒童的事故。因此,我們有必要懂得防雷的具體措施及遭雷擊後的搶救方法。

雷電傷人主要是強大的雷電電流的作用。它對人體的主要危險。往往不是灼傷。如果雷電擊中頭部,並且通過軀體傳到地面,會使人的神經和心臟麻痹,就很可能致命。人受雷電電流沖擊後,心臟不是停止跳動,就是跳動速率極不規則,發生顫動。這兩種情況都使血液循環中止,造成腦神經損傷,人在幾分鍾內就可以死亡。遭雷擊後搶救及時還是有可能復活的。有時即使感受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脈搏,也不一定意味著「死亡」。如能及時搶救(如人工呼吸),往往還能使「死者」恢復心跳和呼吸。此外,雷擊可能使傷者的衣服著火,也可能會熔化傷者的金屬飾物和表帶。

當人體被雷擊中後,往往會覺得遭雷擊的人身上還有電,不敢搶救而延誤了救援時間,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如果出現了因雷擊昏倒而「假死」的狀態時,可以採取如下的救護方法如果觸電者昏迷,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溫暖、舒適。立即施行觸電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

1.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鍾就會有致命危險。如果能在4分鍾內以心肺復甦法進行搶救,讓心臟恢復跳動,可能還來得及救活。

2.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並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閃電擊中,那些會發出呻吟的人不要緊,應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人。

3.如果傷者衣服著火,馬上讓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燒及面部。不然,傷者可能死於缺氧或燒傷。也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傷者切勿因驚慌而奔跑,這樣會使火越燒越旺,可在地上翻滾以撲滅火焰,或趴在有水的窪地、池中熄滅火焰。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潔一面蓋在傷口上,再用干凈布塊包紮。

附:天象一般規律

A.天氣變好的徵兆

1.白天時,谷風一般自下而上吹,在夜間則正好相反,一般從峰頂吹向山谷下方。
2.白天(特別是早上)可見山口一朵朵的雲團逐漸分化為霧氣,並逐漸消散。
3.傍晚日落時,在西方山谷上空出現一片片橙色或玫瑰色晚霞(火燒雲)。
4.傍晚時山下有霧,而且天氣較涼(入夜寒),說明第二天天氣可能較好。
5.清晨草地見有露水和霜凍。 6、星光穩定,很少閃爍。

B.天氣變壞的徵兆

1.白天,谷風從山頂吹向山谷,夜間從山谷吹向山頂。
2.早晨出現絹雲,而後黑雲增多,並徐徐下沉。
3.雲團行走很快,並有增多的趨勢,這可能是暴風雨的前兆。
4.風向突然變化,並越來越大,同時還伴有烏雲吹來。
5.在乾熱或霧氣彌漫過後,突然能見度轉好。
6.清晨霧滿山谷,至晚仍不消散。
7.白天太陽周圍出現大暈圈,夜間月亮周圍出現小暈圈,這是大風的徵兆。
8.在黎明前星光閃爍不定。
9.傍晚氣溫增高,夜間很暖、悶熱。
10.半山谷的雲霧上升,可能是暴風雨將來的徵兆。

============

http://www.yesky.com/195/1834695.shtml

遊客使用手機引發長城雷擊事件

作者:盧亭 王文強 出處: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 阿俊

針對23日居庸關長城部分遊客遭雷擊的事件,昌平區十三陵特區辦事處昨日邀請昌平區氣象局局長與幾位氣象專家共赴現場分析雷電襲擊遊客的原因。專家們在考察後認為,遊客遭雷擊系在雷雨天氣使用手機引發感應雷所致。

專家們根據現場防雷設施的安置,以及高於和低於遭雷擊遊客當時所處的烽火台區域的遊客均未遭受雷擊情況,與事發時有遊客使用手機等情況進行各方面的勘查分析論證後,專家們認為在雷雨天氣使用手機引發感應雷是雷電襲擊遊客的主要原因。

據專家介紹,手機電磁波是雷電很好的導體,能在很大的一個范圍內收集引導雷電。在使用手機時,手機會發射電磁波,如遇高空向下電流極易造成雷擊;在雷雨天氣,手機開通電源都極易引來感應雷,而在雷擊區打手機,手機無疑就充當了避雷針的角色。而且據研究,如果手機信號過強,有時連避雷針也不起作用。因此專家提醒市民和遊客,切忌在雷電時特別是在地勢較為空曠、周圍沒有高大建築物的地方使用手機。

據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和居庸關長城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居庸關長城景區現安裝有13個防雷設施。同時十三陵特區辦事處還表示,這次遊客遭受雷擊事件使該辦事處和居庸關長城管理處都受到了很大震動,他們今後將在旅遊景區內的醒目位置加設警示牌,向遊客宣傳在雷雨天氣關閉手機等避雷常識;並在強雷雨天氣將勸阻遊客不要登城、登山,同時加強對遊客的疏導,以避免類似悲劇的再次發生。

************************************************************

市氣象台專家張明英介紹,雲間放電過程中,一瞬間能量特別大。有些雷暴瞬間所釋放的能量比葛洲壩電廠在相同的時間段內產生的能量還要大,落到地面上會擊毀房屋、殺傷人畜、引發火災。昨天下午1時許(2005年8月),一名在密雲司馬台長城11號烽火台上游覽的希臘女遊客就是因為遇到雷擊,當場死亡。

電閃雷鳴時,盡量不要在戶外活動,尤其要避免在樹下或高壓線下活動。另外,當在野外空曠的地方遇到打雷的情況時,切記不要快跑,應該慢慢走,因為跑得越快由此形成的跨步電壓越大,自己就變成了引雷體,容易發生危險。同時,打雷時盡量不要使用手機。

************************************************************

2004年7月23日14時40分,居庸關長城地區突遭雷雨天氣,數十名遊客到烽火台避雨,一陣驚雷將他們紛紛擊倒在地,一些人瞬時失去了知覺,至少有15人因傷住進醫院。昌平區氣象局專家赴現場考察後認為,遊客遭雷擊是在雷雨天氣使用手機引發感應雷所致。有氣象專家分析,無論是烏雲壓頂或朗朗晴天,大氣電場總是存在的,山區、河岸、湖邊等地是雷電的高發區。雷電災害主要是通過雲、地之間的放電過程形成的,突出地面越高和導電性能越好的物體,就越容易成為落雷點。

專家提示

進入夏季雷雨季節,雷擊災害呈上升趨勢,我國一些名山景區每年都會發生遊客遭雷擊的事故。對戶外旅遊者來說,出行應謹防雷擊。專家提醒市民和遊客,不要在地勢空曠、周圍沒有高大建築物的地帶使用手機。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線桿較近處避雨,迴避湖池等有水的地方及孤立的茅草棚、茅屋、涼亭等易受雷擊的建築,應尋找低窪地帶,雙腳並攏,採取蹲坐姿勢,盡量降低身體高度。在空曠場地不要將金屬骨架的雨傘扛在肩上,雷雨天氣不宜使用、接觸電器設備等,最大限度避免雷擊災害。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學習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呵呵

㈢ 小學生預防雷雨小知識

夏季到來,雷雨天氣增多,為切實加強學校夏季安全管理,讓小學生充分認識雷電的危害,並學會預防雷電襲擊的知識,現將雷電小知識講給大家。「遇到雷雨天氣時,在室外活動師生應立即進入建築物並關好門窗,不在大樹下避雨,不使用金屬桿雨傘,盡量不騎行自行車;要遠離陽台、金屬欄桿、金屬防盜網、電線等導體及建築物外牆,不使用水龍頭、淋浴器,盡量不使用電話,同時,關閉電視機、電腦、音響等用電設備。雷電交加時,如果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應該盡量尋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雙腳並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打雷時不要站在操場上。

為什麼要學習防雷小知識呢?因為,大家都知道,夏季是雷雨季節。從今年5月27日起,省防雷中心已經發布了預報:宣布我省進入雷電高發期。資料顯示,每年都有學生在雷雨天氣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甚至造成很大的悲劇。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提高防雷意識,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雷擊事件的發生。那麼,掌握相應的防雷小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據專家介紹,如果說在室內(學校或者說在家)遇到雷電天氣,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立即關閉電視、電腦,注意千萬不要使用電視機的室外天線,因為雷電一旦擊中電視的天線,雷電就會沿著電纜線傳入室內,威脅電器和人生安全。

(2)盡可能的關閉各類家用電器,拔掉一切電源插頭,以防雷電從電源線入侵,造成火災或人員觸電傷亡。

(3)不要觸摸或靠近金屬水管以及與屋頂相連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電燈下站立。盡量不要使用電話、手機,以防雷電波沿通信信號線入侵,造成危險。

(4)關好門窗。打雷時,不要開窗戶、不要把頭或手伸出窗外。

(5)不要在室外參加體育活動,如賽跑、打球、游泳等。

(6)不要到室外收取晾曬在鐵絲上的衣物。

這是我們在學校、或者說室內的防雷辦法,那麼,如果在室外,或者上放學的路途中遇到雷電天氣,應該怎麼辦呢?

(1)最好就近進入避雷裝置良好的建築物內,這是最安全的。千萬不要進入莊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為在那裡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擊。

(2)要遠離高煙囪、鐵塔、電線桿和大樹等物體,千萬不要站在大樹下避雨,否則是很危險的。

(4)打雷下雨時,注意不要打金屬骨架雨傘,或者扛舉長形物體,不要騎摩托車或者自行車。

(5)不要驚慌,不要奔跑,最好雙腳並攏,雙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㈣ 黑龍江近70戶人家遭遇雷擊,受災情況如何

5月6號晚上,黑龍江尚志市黑龍宮鎮幸福村遭遇了強烈雷擊,一聲雷擊巨響過後,70多戶村民受到不同雷擊災害損失。村民的受災情況多是窗戶、門楣玻璃被擊碎,家裡電器電路被擊壞燒掉,受災最重的是女村民劉春紅,雷擊過後,她身上被扎滿了碎玻璃,還扎了幾根釘子,受傷後已經無法行走。

電器被燒壞,吃飯成問題

劉春紅家裡也是一樣,冰櫃被炸壞,電路受損,漏電保護開關、電閘全部燒壞,連門窗都被炸變形了,牆上和傢具上到處都有被火光熏黑的痕跡,劉春紅和自家孩子的衣服也被燒壞了。由於雷擊時電壓太大,她家裡的供電線路全部崩壞沒有電用,再說經歷了這樣的事故一時間也不敢用電,這種情況下吃飯就成了難題,只能暫時用一些餅干水果充飢,填填肚子。事故過後,幸福村村委會也在研究對策,打算依靠家庭財產保險對村民的損失進行賠付,同時也做好宣傳,提高村民對雷擊事故的防範意識,讓他們在雷雨天氣時最好關閉電源,不要用電,同時經常檢查家裡的漏電保護裝置。

㈤ 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內容如下:

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2、火災: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不乘電梯往下奔,陽台滑下捆繩索,盲目跳樓會傷身。

3、洪水: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拴救命繩,准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4、台風:台風來,聽預報,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臨時建築整牢靠,船進港口深拋錨,減少出行看信號。

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險處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6、雷擊: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裡竄。

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著風向別停腳,身體凍僵無知覺,千萬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環,慢慢溫暖才見好。

8、龍卷風:龍卷風,強風暴,一旦襲來進地窖,室內躲避離門窗,電源水源全關掉,室外趴在低窪地,汽車裡面不可靠。

9、疫情:對疫情,別麻痹,預防傳染做仔細,發現患者即隔離,通風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醫,公共場所要少去。

10、防化:化學品,有危險,遺棄物品不要撿,預防煙火燃毒氣,報警說明出事點,運輸泄漏別圍觀,人在風頭要離遠。

㈥ 如何加強防雷減災工作管理職能 03

一般來說是由當地縣鄉政府結合氣象局組織領導防雷減災工作領導小組,來統籌各地區的防雷減災工作

防雷減災工作一般包含:
1.明確的防雷減災工作組織和領導,以及劃定各地區具體責任人,落實防雷減
災責任制,將任務逐級分解,將責任層層落實,並且要健全雷擊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2.切實做好雷電天氣預測預報工作。
積極開展雷電天氣、雷擊落區和危害等級、大氣電場等雷電監測分析和預報警報業務,加強雷電監測、短時和臨近預警預報以及雷擊森林火災預報。並利用電視、電話、廣播、互聯網、手機簡訊息等手段,及時發布雷電災害預警信息
3.加強防雷設備設施建設作為預防雷電災害的重要基礎,嚴格防雷工程的設計審核和竣工
驗收。防雷工程設計必須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技術規范,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並主動接受氣象部門的監督,未經驗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4.氣象部門要加強防雷減災工作指導,依法履行雷電災害防禦工作的組織管理職責,做好防雷工程專業資質認定、防雷裝置檢測資質認定等工作。
嚴格規范防雷設施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各個環節。工商和質量技術監督、林業、氣象等部門要加強對各種防雷產品質量的管理和監督,加大對生產和流通環節的監管力度,積極開展林區雷擊火災防範技術與方法的研究。要經常組織開展防雷安全工作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並做好督促落實工作。
5.全力做好雷電災害應急處置。
建立和完善相關應急預案,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6.廣泛組織防雷減災知識宣傳。
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等防雷減災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針對當前雷電災害危
害程度高、社會影響大的情況,結合典型案例,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各類媒體,在基層社區、林區、鄉村、學校等廣泛開展防雷減災知識和常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做到家喻戶曉,增強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

㈦ 打雷閃電時應該注意什麼

打雷閃電時,如果在戶外不應該躲避或靠近樹,不接近電線的地方,不站在高處,應關掉手機,可以選擇在商店裡避一避…如果在室內應關閉窗戶和電器…如有人觸電被雷擊,應急時打120(最好在室內)…
還有平時也要多了解、宣傳避雷電的方法,做好防雷措施!

㈧ 雷雨天怎麼防止雷擊呢

‍‍

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近十年來,中國雷擊災害發生的次數逐年遞增。現實生活中,一直流傳著「人不行善,天打雷劈」等迷信傳說。其實,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只是因為大部分人防雷意識淡薄,對人體預防雷擊知識知之甚少,才導致每年全國各地雷擊導致人員傷亡事件的發生。只有大力宣傳防雷知識,才能預防雷擊導致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

雷雨天停留在汽車內是安全的,但別把頭或身體其他部位伸出窗外。如果感覺頭發豎起,或者皮膚有顯著的顫動感時,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電擊,應立刻卧倒在地,等雷電過後呼救。當遇到有人遭受雷擊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及心臟體外按摩,並盡快送到醫院繼續搶救。

以上就是保健養生專家為大家介紹的「雷雨天該如何預防雷擊」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
閱讀全文

與雷擊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肯德基的市場營銷 瀏覽:705
網路產品推廣方案範例 瀏覽:425
網路營銷的卷子 瀏覽:292
學校保安二級培訓方案 瀏覽:688
主題旅遊策劃方案 瀏覽:129
學雷鋒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07
合肥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9
售後服務措施培訓方案 瀏覽:694
工會保密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406
餐廳微信營銷方案 瀏覽:358
上海茶馬古道電子商務有限 瀏覽:691
蘑菇街促銷活動 瀏覽:35
教學科研培訓方案 瀏覽:350
加油站促銷活動分析報告 瀏覽:882
鄉村旅遊電商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105
網路營銷卡巴新能源汽車 瀏覽:466
影響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策略因素 瀏覽:899
鞋中秋節活動促銷圖片素材 瀏覽:233
酒店畢業季營銷方案 瀏覽:646
機器人教育培訓學校建設方案 瀏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