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義大利的民族是個浪漫的民族,他們不會打仗,只會談情,唱歌。
怎麼說呢,二戰時義大利有點破落戶的感覺。總喜歡拿羅馬的輝煌來粉飾自己。只是祖先再英雄,也無法掩蓋子孫的無能
天下無雙的義大利軍隊
43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唯一的損失是自己的
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當成了灘頭)。
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隨軍記者報導,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
抗來自於當地動物園因為轟炸流落出來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還有美軍轟炸撒丁島前面兩個小島,上面駐扎了一萬多義大利人,但是最後盟軍轟炸總共
炸死了40多義大利人,義大利就接受了美軍飛行員的勸降。
還有北非戰爭前期,一個義大利要塞在英軍打了幾梭子子彈後就打了白旗,意軍指揮官一
本正經地對英軍指揮官說:「我們已經打完了最後一發子彈」。這時要塞里他的身邊堆滿
了義大利製造的軍火。
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擊隊俘虜的德軍軍官十分驚訝地問:「你們哪來的反坦克炮啊?」
當游擊隊員告訴他是從他們的盟軍--義大利人手裡繳獲的後,他感慨不已:「唉!這些可
愛的義大利人。」
北非戰役,英軍坦克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沖鋒,數量不多,沖鋒開始時候,義大利人
開炮還擊,剛射擊了2,3分鍾,突然停止抵抗,舉了白旗,當英國人問及原因,義大利人
理直氣壯的說到:「因為我們的彈葯箱沒有撬棍打開,所以我們被迫投降。」
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在托卜魯克上空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
擊落。義大利人為了掩飾這一慘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
的。格拉齊亞尼元帥成了他的繼任者。這可能是義大利防空部隊在二戰中戰果最輝煌的一
仗了,可與美軍獵殺山本五十六相媲美。巴爾博是二戰中被誤傷的軍人中最高軍銜的人。
在北非,5000人的義大利軍隊遇到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後就地繳械了。
義大利軍隊在兩次大戰中都有極上乘的搞笑功夫。一戰中義大利見風使舵投向協約國,愚
蠢地向德國參戰,結果在他們所負責的防線上被人數上占極劣勢的德軍打得潰不成軍。二
戰中仍是不改本色,50萬裝備精良的意軍豈圖奪取北非,完成墨索里尼的羅國帝國的美夢
,結果面對訓練有素的沙漠之鼠英第七裝甲師的幾千人的反攻,先是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然後是不敢面對英軍坦克,最後是十萬人竟然不戰而逃,造成了意軍整體的崩潰,如果不
是隆美爾的北非軍團,義大利連以前所佔的北非殖民地也會丟個清光,更為搞笑的是,當
盟軍在亞平寧半島登陸時,面對的不是嚴陣以待的、不怕犧牲的意軍,而成千上萬,笑逐
顏開的逃兵,這些逃兵奔向盟軍時,猶如狂奔的牛群,以至於一名美軍軍官在日記中記到
:我們唯一擔心的是別被他們踩死。意軍打仗不行,但是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向戰俘營卻是
一流的素質,將軍們提著小箱子,神態自若的走在隊伍中,活象是在閱兵。現在的義大利
軍隊在總理的死命令下,仍待在伊拉克,意圖洗刷前輩們不戰而逃的恥辱歷史,我希望伊
拉克人民能再次喚醒可愛的羅馬人靈魂深處的搞笑本能,再次讓世界看到幾十年前的意軍
舞台劇.
二戰中的常敗之旅——義大利軍隊征戰記
義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之一,但它在大戰中的地位卻遠不及德國納粹集團甚至
軍國主義的日本。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尼野心頗大而實力有限,喜歡耀武揚威實戰能力
又相當空虛,剛愎自用而又少謀寡斷。加上意軍素質較差,所以在其組織實施的戰役中,
沒有一次獲得過較大的勝利。從義大利正式宣戰到墨索里尼政權垮台、退出戰爭的3年時間
里,義大利軍隊雖然到處點火,但每次都是氣勢洶洶去,損兵折將歸。
首戰法國:「羅馬帝國」顏面無存1939年9月,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為標志,歐洲戰爭
全面爆發。希特勒為了某些政治原因,十分重視義大利的參戰。但義大利國內經濟困難,
軍事准備不足,擔心參戰後會招致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法國的打擊,因此,義大利
採取了中立的立場,宣布自己是非交戰國,以便等待最有利的時機。
納粹德國的「閃擊」作戰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驚人的戰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打垮了波蘭
,然後於1940年5月在西線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當德國人橫掃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
盧森堡等國後,墨索里尼開始相信「德軍不敗」的神話了。終於,當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
國並逼近巴黎時,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終於放棄了坐山觀虎鬥的立常他在5月30日寫給
希特勒的信中說,參戰的日期定於6月5日。希特勒表示「深受感動」,並要求這位「偉大
」的盟友把日期推遲3天,以便德軍先把殘余的法國空軍擊潰。然而,厚臉皮的墨索里尼居
然推遲了5天,直到1940年6月10日——法國政府逃離巴黎的當天,墨索里尼才宣稱,戰斗
將在第二天開始。
這場戰斗簡直丟盡了義大利軍隊的臉面。到6月18日,當希特勒召喚他的盟友到慕尼黑討論
與法國停戰事宜的時候,義大利的大約32個師已經進行了一周的「戰斗」。但他們在阿爾
卑斯山前線和南方的海岸一帶,竟沒能迫使力量單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盡管此時守衛
在法意邊境的法國師正遭受到德軍從背後攻擊的威脅。
進攻希臘:偷雞不成反獨米1940年10月12日,墨索里尼得知希特勒未通知他就佔領了他垂
涎已久的羅馬尼亞,決心以同樣的方法出兵攻佔希臘,以求得軸心國內部的「平衡」,改
變其被動的配角地位。墨索里尼在阿爾巴尼亞和希臘邊境上集結了8.7萬兵力、163輛坦克
、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以希臘幫助英國違反中立原則為借口,於10月28日開始向希臘
發起了全面進攻。
作戰初期,意軍憑借其強大的優勢,突破了希軍防線,迫使希臘軍隊後退了50-60公里。1
1月1日,希臘總司令帕帕戈斯將軍下令反擊,希軍巧妙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損失慘
重。11月7日,義大利軍隊被迫轉入防禦。12月初,希臘軍隊攻入義大利的殖民地——阿爾
巴尼亞,將意軍一個山地師殲滅。到了年末,不幸的義大利軍隊不但寸土未得,還沿整個
戰線從阿爾巴尼亞邊境後撤了30公里。義大利的27個師被希臘的16個師圍困在阿爾巴尼亞
達數月之久。後來,墨索里尼為了獨占希臘,搶在希特勒之前,於1941年1月和3月兩次組
織大反攻,但無一成功,很快被希臘軍隊擊退。最終還是德國人幫了義大利的忙。在6個月
的戰斗中讓義大利人丟盡顏面的希臘人,無法抵擋15個德國師的攻勢。英國急忙從利比亞
派遣大約4個師支持希臘,但他們和希臘人一樣,被德國的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猛烈轟炸打得
一敗塗地。1941年4月,希臘向德國投降,並且也硬著頭皮向手下敗將義大利投降。
搶占非洲:賠了夫人又折兵經濟上嚴重依賴進口的義大利,近90\\\%的進口物資來自地中海
沿岸地區,因此,墨索里尼把這一地區視為生死攸關之地。當英國20多萬遠征軍在敦刻爾
克丟盔卸甲、敗退英倫三島之後,墨索里尼認為搶奪英國非洲殖民地的時機已經成熟。當
時,英國軍隊的主力在歐洲,駐非洲和中東的英軍僅10萬人左右。而義大利在非洲駐軍約
40萬人,分別駐扎在東非的阿比西尼亞和北非的利比亞。意軍企圖以東非的軍隊進攻英屬
索馬里,控制紅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軍隊進攻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一旦達到上
述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為「新羅馬帝國的內湖」。
1940年7月初,意軍以阿比西尼亞為基地,向英國駐蘇丹和肯亞的軍隊發起進攻。由於英
軍勢單力薄,意軍進攻發展順利,占令了蘇丹、肯亞境內的一些重要據點。8月初,意軍
進攻英屬索馬里,英軍被迫撤至肯亞。但是,在英軍增援部隊和游擊隊的英勇打擊下,
意軍的處境越來越不利。戰至1941年4月,奧斯塔公爵率領的意軍殘部向英軍投降,墨索里
尼建立東非帝國的企圖被徹底粉碎。
北非的軍事行動也與義大利人的願望相反。1940年9月,駐北非的意軍乘德國大規模轟炸英
國本土之機,從昔蘭尼加東部向英軍發起進攻,企圖入侵埃及,奪取英軍的主要海軍基地
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英軍為了維護在地中海、北非的殖民利益,調遣增援部隊保衛
埃及這一戰略要地,與意軍形成對峙局面並伺機轉入反攻。12月7日,韋維爾將軍率3萬軍
隊和一個坦克旅,從馬特魯以南向意軍發動反攻。從1940年12月7日英軍反攻之日起,在一
個半月時間里以傷亡不到2000人的代價,殲滅意軍9個師,其中僅俘獲意軍官兵就達13萬人
。
斯大林格勒:義大利人又溜了1942年11月中旬,德國在斯大林格勒進攻受阻,被迫轉入防
御。而此時蘇軍在朱可夫元帥的指揮下,決心利用冬季到來德軍後勤吃緊的有利時機,將
德軍第6軍團和坦克第4集團軍鉗制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然後在其兩翼實施強大突擊,合圍
並殲滅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全部德軍。當面德軍共有48個師,德軍第6軍團和坦克籌備組4集
團軍被鉗制在斯大林格勒,其北翼由義大利第8軍團、羅馬尼亞第3軍團掩護,南翼由羅馬
尼亞第4集團軍掩護。蘇軍鉗型攻勢的突破口就選在了敵軍薄弱的南北兩翼。
12月17日清晨,一支蘇聯紅軍在頓河上游地區向義大利第8集團軍發起了攻擊,隨即突破了
意軍防線。入夜,蘇軍已打開了一道27公里寬的缺口,3天後,缺口擴大到90公里。22萬意
大利官兵倉皇潰逃,將德軍的翼側完全暴露在蘇聯紅軍面前。
正在此時,恰逢齊亞諾率團代表墨索里尼訪問柏林,與德軍最高統帥部商議作戰事宜。當
談及斯大格勒戰役的進展情況時,齊亞諾的一個隨員向德軍最高統帥部的一名軍官問到,
義大利部隊是否遭到了重大損失,回答是:「根本沒有損失,他們全都拔腿溜走了」。
2戰的西西里戰役,美軍首先在各個前沿陣地發放「炮彈傳單」,這些傳單告訴義大利士
兵,希特勒的最終目的是要把義大利變成血與火的戰場,而他門正在幫助希特勒實現這一
目標。傳單指出:意軍目前已經陷入毫無希望的困境,任何的抵抗都將導致毀滅和死亡。
傳單還說,這些傳單可作為「投降證」,帶上它門就可以到盟軍的後方領取食物並獲得安
全保障。
此後幾天,美國的轟炸機群又在敵人後方扔下了更多的「投降證」。就在傳單發後的第二
天清晨,一批義大利士兵從自己的陣地跑了過來,他們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一張白色的傳
單,有的人還忐忑不安地問:「這是投降用的憑證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他門全都
高興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更多的義大利士兵悄悄地出現在美軍的陣地前。開始
是數十名一批,後來則是成百人拿著傳單跑過來。有一次,兩個義大利士兵帶著傳單投降
後,告訴美軍心理戰官員說,他們連隊還有60多人想來投降但是又不敢過來,因為他門手
中沒有「投降證」,於是,美軍馬上派人帶上「投降證」將這些人全部帶來。還有一次,
一名義大利士兵專程過來要求在給他一份傳單,以便讓他的弟弟也能來投降。
西西里島傳單攻心戰的成功,改變了人們對散發傳單的偏見。曾公開宣稱「我的部隊不需
要宣傳車」的蒙哥馬利,次後一反常態,親自下令各部隊要連珠炮似地發射這種宣傳炮彈
;美國的喬志。巴頓將軍也命令所屬各部隊必須在陣地前沿散發宣傳手冊。後來,盟軍心
理作戰處的一為官員深有感觸地說:「散發傳單幾乎像空襲一樣擁有致命的打擊力量。每
散發一批傳單,就等於拯救了許多美國士兵的生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盟軍總
共向敵方散發了傳單和其它宣傳品約15億份,僅印刷傳單的紙張消耗每個月就高達140噸。
戰後,盟軍士兵都這樣說:「西西里島不是我門用飛機大炮奪取的,而是用『紙彈』攻下
來的!」
B. 二戰時義大利怎麼沒什麼作為
天下無雙的義大利軍隊
43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唯一的損失是自己的
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當成了灘頭)。
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隨軍記者報導,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
抗來自於當地動物園因為轟炸流落出來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還有美軍轟炸撒丁島前面兩個小島,上面駐扎了一萬多義大利人,但是最後盟軍轟炸總共
炸死了40多義大利人,義大利就接受了美軍飛行員的勸降。
還有北非戰爭前期,一個義大利要塞在英軍打了幾梭子子彈後就打了白旗,意軍指揮官一
本正經地對英軍指揮官說:「我們已經打完了最後一發子彈」。這時要塞里他的身邊堆滿
了義大利製造的軍火。
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擊隊俘虜的德軍軍官十分驚訝地問:「你們哪來的反坦克炮啊?」
當游擊隊員告訴他是從他們的盟軍--義大利人手裡繳獲的後,他感慨不已:「唉!這些可
愛的義大利人。」
北非戰役,英軍坦克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沖鋒,數量不多,沖鋒開始時候,義大利人
開炮還擊,剛射擊了2,3分鍾,突然停止抵抗,舉了白旗,當英國人問及原因,義大利人
理直氣壯的說到:「因為我們的彈葯箱沒有撬棍打開,所以我們被迫投降。」
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在托卜魯克上空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
擊落。義大利人為了掩飾這一慘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
的。格拉齊亞尼元帥成了他的繼任者。這可能是義大利防空部隊在二戰中戰果最輝煌的一
仗了,可與美軍獵殺山本五十六相媲美。巴爾博是二戰中被誤傷的軍人中最高軍銜的人。
在北非,5000人的義大利軍隊遇到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後就地繳械了。
義大利軍隊在兩次大戰中都有極上乘的搞笑功夫。一戰中義大利見風使舵投向協約國,愚
蠢地向德國參戰,結果在他們所負責的防線上被人數上占極劣勢的德軍打得潰不成軍。二
戰中仍是不改本色,50萬裝備精良的意軍豈圖奪取北非,完成墨索里尼的羅國帝國的美夢
,結果面對訓練有素的沙漠之鼠英第七裝甲師的幾千人的反攻,先是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然後是不敢面對英軍坦克,最後是十萬人竟然不戰而逃,造成了意軍整體的崩潰,如果不
是隆美爾的北非軍團,義大利連以前所佔的北非殖民地也會丟個清光,更為搞笑的是,當
盟軍在亞平寧半島登陸時,面對的不是嚴陣以待的、不怕犧牲的意軍,而成千上萬,笑逐
顏開的逃兵,這些逃兵奔向盟軍時,猶如狂奔的牛群,以至於一名美軍軍官在日記中記到
:我們唯一擔心的是別被他們踩死。意軍打仗不行,但是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向戰俘營卻是
一流的素質,將軍們提著小箱子,神態自若的走在隊伍中,活象是在閱兵。現在的義大利
軍隊在總理的死命令下,仍待在伊拉克,意圖洗刷前輩們不戰而逃的恥辱歷史,我希望伊
拉克人民能再次喚醒可愛的羅馬人靈魂深處的搞笑本能,再次讓世界看到幾十年前的意軍
舞台劇.
二戰中的常敗之旅——義大利軍隊征戰記
義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之一,但它在大戰中的地位卻遠不及德國納粹集團甚至
軍國主義的日本。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尼野心頗大而實力有限,喜歡耀武揚威實戰能力
又相當空虛,剛愎自用而又少謀寡斷。加上意軍素質較差,所以在其組織實施的戰役中,
沒有一次獲得過較大的勝利。從義大利正式宣戰到墨索里尼政權垮台、退出戰爭的3年時間
里,義大利軍隊雖然到處點火,但每次都是氣勢洶洶去,損兵折將歸。
首戰法國:「羅馬帝國」顏面無存1939年9月,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為標志,歐洲戰爭
全面爆發。希特勒為了某些政治原因,十分重視義大利的參戰。但義大利國內經濟困難,
軍事准備不足,擔心參戰後會招致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法國的打擊,因此,義大利
採取了中立的立場,宣布自己是非交戰國,以便等待最有利的時機。
納粹德國的「閃擊」作戰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驚人的戰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打垮了波蘭
,然後於1940年5月在西線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當德國人橫掃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
盧森堡等國後,墨索里尼開始相信「德軍不敗」的神話了。終於,當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
國並逼近巴黎時,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終於放棄了坐山觀虎鬥的立常他在5月30日寫給
希特勒的信中說,參戰的日期定於6月5日。希特勒表示「深受感動」,並要求這位「偉大
」的盟友把日期推遲3天,以便德軍先把殘余的法國空軍擊潰。然而,厚臉皮的墨索里尼居
然推遲了5天,直到1940年6月10日——法國政府逃離巴黎的當天,墨索里尼才宣稱,戰斗
將在第二天開始。
這場戰斗簡直丟盡了義大利軍隊的臉面。到6月18日,當希特勒召喚他的盟友到慕尼黑討論
與法國停戰事宜的時候,義大利的大約32個師已經進行了一周的「戰斗」。但他們在阿爾
卑斯山前線和南方的海岸一帶,竟沒能迫使力量單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盡管此時守衛
在法意邊境的法國師正遭受到德軍從背後攻擊的威脅。
進攻希臘:偷雞不成反獨米1940年10月12日,墨索里尼得知希特勒未通知他就佔領了他垂
涎已久的羅馬尼亞,決心以同樣的方法出兵攻佔希臘,以求得軸心國內部的「平衡」,改
變其被動的配角地位。墨索里尼在阿爾巴尼亞和希臘邊境上集結了8.7萬兵力、163輛坦克
、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以希臘幫助英國違反中立原則為借口,於10月28日開始向希臘
發起了全面進攻。
作戰初期,意軍憑借其強大的優勢,突破了希軍防線,迫使希臘軍隊後退了50-60公里。1
1月1日,希臘總司令帕帕戈斯將軍下令反擊,希軍巧妙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損失慘
重。11月7日,義大利軍隊被迫轉入防禦。12月初,希臘軍隊攻入義大利的殖民地——阿爾
巴尼亞,將意軍一個山地師殲滅。到了年末,不幸的義大利軍隊不但寸土未得,還沿整個
戰線從阿爾巴尼亞邊境後撤了30公里。義大利的27個師被希臘的16個師圍困在阿爾巴尼亞
達數月之久。後來,墨索里尼為了獨占希臘,搶在希特勒之前,於1941年1月和3月兩次組
織大反攻,但無一成功,很快被希臘軍隊擊退。最終還是德國人幫了義大利的忙。在6個月
的戰斗中讓義大利人丟盡顏面的希臘人,無法抵擋15個德國師的攻勢。英國急忙從利比亞
派遣大約4個師支持希臘,但他們和希臘人一樣,被德國的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猛烈轟炸打得
一敗塗地。1941年4月,希臘向德國投降,並且也硬著頭皮向手下敗將義大利投降。
搶占非洲:賠了夫人又折兵經濟上嚴重依賴進口的義大利,近90\\\%的進口物資來自地中海
沿岸地區,因此,墨索里尼把這一地區視為生死攸關之地。當英國20多萬遠征軍在敦刻爾
克丟盔卸甲、敗退英倫三島之後,墨索里尼認為搶奪英國非洲殖民地的時機已經成熟。當
時,英國軍隊的主力在歐洲,駐非洲和中東的英軍僅10萬人左右。而義大利在非洲駐軍約
40萬人,分別駐扎在東非的阿比西尼亞和北非的利比亞。意軍企圖以東非的軍隊進攻英屬
索馬里,控制紅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軍隊進攻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一旦達到上
述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為「新羅馬帝國的內湖」。
1940年7月初,意軍以阿比西尼亞為基地,向英國駐蘇丹和肯亞的軍隊發起進攻。由於英
軍勢單力薄,意軍進攻發展順利,占令了蘇丹、肯亞境內的一些重要據點。8月初,意軍
進攻英屬索馬里,英軍被迫撤至肯亞。但是,在英軍增援部隊和游擊隊的英勇打擊下,
意軍的處境越來越不利。戰至1941年4月,奧斯塔公爵率領的意軍殘部向英軍投降,墨索里
尼建立東非帝國的企圖被徹底粉碎。
北非的軍事行動也與義大利人的願望相反。1940年9月,駐北非的意軍乘德國大規模轟炸英
國本土之機,從昔蘭尼加東部向英軍發起進攻,企圖入侵埃及,奪取英軍的主要海軍基地
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英軍為了維護在地中海、北非的殖民利益,調遣增援部隊保衛
埃及這一戰略要地,與意軍形成對峙局面並伺機轉入反攻。12月7日,韋維爾將軍率3萬軍
隊和一個坦克旅,從馬特魯以南向意軍發動反攻。從1940年12月7日英軍反攻之日起,在一
個半月時間里以傷亡不到2000人的代價,殲滅意軍9個師,其中僅俘獲意軍官兵就達13萬人
。
斯大林格勒:義大利人又溜了1942年11月中旬,德國在斯大林格勒進攻受阻,被迫轉入防
御。而此時蘇軍在朱可夫元帥的指揮下,決心利用冬季到來德軍後勤吃緊的有利時機,將
德軍第6軍團和坦克第4集團軍鉗制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然後在其兩翼實施強大突擊,合圍
並殲滅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全部德軍。當面德軍共有48個師,德軍第6軍團和坦克籌備組4集
團軍被鉗制在斯大林格勒,其北翼由義大利第8軍團、羅馬尼亞第3軍團掩護,南翼由羅馬
尼亞第4集團軍掩護。蘇軍鉗型攻勢的突破口就選在了敵軍薄弱的南北兩翼。
12月17日清晨,一支蘇聯紅軍在頓河上游地區向義大利第8集團軍發起了攻擊,隨即突破了
意軍防線。入夜,蘇軍已打開了一道27公里寬的缺口,3天後,缺口擴大到90公里。22萬意
大利官兵倉皇潰逃,將德軍的翼側完全暴露在蘇聯紅軍面前。
正在此時,恰逢齊亞諾率團代表墨索里尼訪問柏林,與德軍最高統帥部商議作戰事宜。當
談及斯大格勒戰役的進展情況時,齊亞諾的一個隨員向德軍最高統帥部的一名軍官問到,
義大利部隊是否遭到了重大損失,回答是:「根本沒有損失,他們全都拔腿溜走了」。
2戰的西西里戰役,美軍首先在各個前沿陣地發放「炮彈傳單」,這些傳單告訴義大利士
兵,希特勒的最終目的是要把義大利變成血與火的戰場,而他門正在幫助希特勒實現這一
目標。傳單指出:意軍目前已經陷入毫無希望的困境,任何的抵抗都將導致毀滅和死亡。
傳單還說,這些傳單可作為「投降證」,帶上它門就可以到盟軍的後方領取食物並獲得安
全保障。
此後幾天,美國的轟炸機群又在敵人後方扔下了更多的「投降證」。就在傳單發後的第二
天清晨,一批義大利士兵從自己的陣地跑了過來,他們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一張白色的傳
單,有的人還忐忑不安地問:「這是投降用的憑證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他門全都
高興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更多的義大利士兵悄悄地出現在美軍的陣地前。開始
是數十名一批,後來則是成百人拿著傳單跑過來。有一次,兩個義大利士兵帶著傳單投降
後,告訴美軍心理戰官員說,他們連隊還有60多人想來投降但是又不敢過來,因為他門手
中沒有「投降證」,於是,美軍馬上派人帶上「投降證」將這些人全部帶來。還有一次,
一名義大利士兵專程過來要求在給他一份傳單,以便讓他的弟弟也能來投降。
西西里島傳單攻心戰的成功,改變了人們對散發傳單的偏見。曾公開宣稱「我的部隊不需
要宣傳車」的蒙哥馬利,次後一反常態,親自下令各部隊要連珠炮似地發射這種宣傳炮彈
;美國的喬志。巴頓將軍也命令所屬各部隊必須在陣地前沿散發宣傳手冊。後來,盟軍心
理作戰處的一為官員深有感觸地說:「散發傳單幾乎像空襲一樣擁有致命的打擊力量。每
散發一批傳單,就等於拯救了許多美國士兵的生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盟軍總
共向敵方散發了傳單和其它宣傳品約15億份,僅印刷傳單的紙張消耗每個月就高達140噸。
戰後,盟軍士兵都這樣說:「西西里島不是我門用飛機大炮奪取的,而是用『紙彈』攻下
來的!」
C. LED廣告移動傳媒車有哪些特點和優勢
LED傳媒車,又稱戶外數字移動傳媒車、led廣告宣傳車等,結合現代汽車工藝設計與LED彩屏工藝技術,將戶外傳媒與移動交通兩個領域溝通,是新媒體,是新資源,是新型戶外廣告平台。LED傳媒車是近幾年LED行業興起後的伴生產物。是將汽車與大型LED顯示屏有機結合,三維視頻動畫形式,內容豐富多樣,實時顯示圖文信息,可以進行移動式廣告宣傳的一種新型傳播介質。與傳統平面媒體相比,新媒體傳媒車更具活力、動感;與單一、固定LED屏幕相比,移動傳媒車綜合性價比高,靈活、優美,更具品質內涵,可以根據具體活動安排,省時、省力、省心;與電視、網路媒體相比,移動傳媒車更能貼近市民戶外活動或休閑生活,美化公園、購物中心、廣場等城市環境,全彩大屏,聯網多面覆蓋,更具吸引力與感召力。
LED廣告車優勢:多功能、可移動:移動便捷,可隨時變更地點、更換信息,無需繁瑣的安裝拆卸過程,畫面動靜結合,可接收有線或無線機頂盒電視信號,配合現場直播,電視轉播。視覺范圍廣,視聽震撼力強,傳播效果明顯。覆蓋面廣:LED移動傳媒車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在不同的點位,不同的場所進行媒體運作,直接面對人群受眾,達到最直觀、最有效的宣傳目標。在媒體設備達到一定數量以後,可以在城市建立起媒體聯播網路,根據當地經濟的發展,做一個能夠全面掌控覆蓋全城市的媒體宣傳網路。提升城市形象,為城市錦上添花:LED移動廣告車身採用義大利名師設計,車型典雅,畫面立體逼真、清晰動感;備有光控系統,亮度可調;採用P10全彩LED顯示,視覺震撼的同時給您典雅大氣的美觀享受,沒有繁瑣的搭建工程,LED屏幕與汽車結合一體,外觀圖案可根據需要定製,個性獨特,一定能成為城市宣傳的焦點,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D. 除了迪拜以外,還有哪些國家警車用超跑
警察做為維護國家治安的人物,代表的也是國家的顏面,因此外國許多汽車公司,會特地用自己公司的汽車,來贈送給警局,一方面是與官方交好,另外一方面也是做為宣傳。
世界第一壕的自然是迪拜,所有的警車幾乎都是豪車,蘭博基尼、賓士G級、賓利、法拉利等等,能叫得出名字的豪車,在這里都能見到。
除了迪拜以外,西方許多國家也有這種很土豪的警車。
美國的一輛蘭博基尼警車,專門用來做宣傳,至於這種赤裸裸的炫富,想要宣傳些什麼,就看普通人是怎麼理解的了。
義大利做為超跑過度,自然也少不了這種豪車,這輛蘭博基尼是超跑公司特地贈送的,總共有兩台。
另外除了蘭博基尼以外,還有邁凱倫、捷豹的豪華座駕,「肌肉道奇」高配豪車之一。
南非的經濟貧富差距非常大,窮人的日子並不好過,不過他們還是有一輛蘭博基尼Gallardo充當門面。這要是換成錢,不知道能養活多少人。
韓國最土豪的也有法拉利,同樣也是宣傳車。
中國警車沒這么好,不過也有寶馬等車做為宣傳。
E. 西西里島上的義大利士兵想投降,為什麼不敢投降
二戰中,義大利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不僅戰斗素養差,而且幾乎是一觸即潰,鬧出了許多笑話,被人們戲稱為「德軍的豬隊友」。鮮為人知的是,這其中也有盟軍心理戰的功勞,尤其是西西里島登陸戰役,更是將此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實,心理戰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戰術,自從有了戰爭就有了心理戰的影子,只是交戰雙方的重視程度有差別。自二戰爆發伊始,盟軍為瓦解對手鬥志,減少傷亡,加快戰役進程,十分重視心理戰,專門成立了心理戰機構——心理作戰處。
不過,心理戰是為戰爭服務的一種特殊手段,不具備單獨完成軍事、戰役的能力。它需要一方在軍事力量上佔有明顯優勢,在政治上順應歷史潮流、大勢所趨;另一方則是兵無鬥志、戰則必敗。這是贏得心理戰的必備條件,否則只能是空想。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
//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F. 義大利。德國的政局動盪,為什麼不改自己的政黨制度呢德國在制度上又做了哪些設計呢
德國的法西斯黨建立於1920年,該年希特勒把一個小黨德國工人黨更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簡稱納粹黨)。其影響一步步擴大,終於在1932年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希特勒藉助該黨的力量,於1933年1月30日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開始在德國建立法西斯獨裁專政。德國持續了14年的民主政體結束了,德國歷史翻開了最黑暗的一頁。希特勒上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的歷史傳統是希特勒上台的歷史根源。
雖然德國和英法等國都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我們知道歷史上它們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英法等過是通過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所以封建殘余保留的較少,具有良好的資產階級民主傳統,因此盡管當時面臨經濟危機時法西斯主義也曾喧囂一時,但卻沒有能夠上台。
而德國則是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統一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因此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軍事封建主義的影響根深蒂固。盡管後來經過11月革命推翻了舊的封建王朝統治,但1919年建立的魏瑪共和國並沒有徹底摧毀舊制度的根基,舊的國家機器幾乎被全部保留下來。所以舊官僚、舊軍官等繼續控制權利。
由於軍國主義傳統,軍隊在國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一些軍國主義者要求建立強有力的政府。由於長期的專制統治和專制文化的影響,在很多群眾思想中,對民主自由輕視,而對專制卻很渴望,盲目崇拜權威。很容易接受希特勒的反共和制的宣傳。
第二、經濟危機是希特勒上台的客觀條件。
在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中,受打擊最嚴重的就是德國。因為它的經濟沒有緩沖的餘地,它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勢力范圍和海外投資;除了龐大的國外債務,另外交付大量的戰爭賠款。這個時候的德國人民處於飢寒交迫之中。許多人對這個世界絕望了,僅柏林每天就有60多人自殺,這還不包括凍死和餓死的。
德國政府對此採取了什麼措施呢?對外宣布停止賠款,對內把納稅額提高了幾十億馬克,而且還大量削減工資、救濟金和養老金。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對政府的不滿逐漸爆發出來。全德國都爆發了暴風雨般的罷工和失業者的示威遊行,國內的階級矛盾空前尖銳。人民特別是小資產階級對魏瑪共和國已經徹底失望,他們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德國統治階級對面對危機無能為力的政府政府也日益不滿,他們希望能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
這次經濟危機給希特勒及其納粹黨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希特勒抓住了這一機遇,掀起了納粹運動的第二次高潮,納粹黨的影響迅速擴大。從1929年開始,經過了緩慢發展階段的納粹黨進入了飛速發展和奪取政權階段。納粹運動之興起和發展,主要是利用了經濟危機帶來的社會動盪,利用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是經濟危機為法西斯力量的興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第三、希特勒迎合德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進行了蠱惑人心的宣傳,騙取了人民的支持。這是希特勒上台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紀初,德國盛行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股潮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強加給德國《凡爾賽和約》,使德國失去土地的1/8、人口的1/10、鐵礦3/4、煤1/3,以及所有的海外投資和殖民地,還有巨額的戰爭賠款。列寧稱之為搶劫一空、駭人聽聞。當時的德國外長因不敢簽字憤而辭職。和約不僅給德國人民帶來了奇災大難,也使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損傷,使德國從上到下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由於十月革命和德國11月革命的影響,下層群眾對社會主義的渴望也十分強烈。
希特勒就利用了人民群眾的這種情緒,在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上大做文章。納粹黨的名字中二者都有,黨的綱領中也包含了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內容,它在宣傳上也是如此。他在宣傳中以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出現,宣揚亞利安民族至高無上,高叫要復興德國;向工人許諾要實行民族社會主義,消除失業;向農民保證給予土地,向軍國主義者保證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納粹黨在宣傳上傾盡了全力,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希特勒組織了數千名宣傳員和大批學生深入城市和農村,到最基層進行大肆宣傳。在1932年的選舉中納彩的宣傳活動也達到了高潮,他們在大小城市張貼了100萬張彩色招貼畫,散發800萬本小冊子和1200萬份黨報特刊,一天之內在各地舉行3000次大會。而且在選舉中充分利用了當時的先進科技,電影、唱片、高音喇叭和宣傳車。希特勒還租了一架飛機在全國各地奔波講演,有時一天講演竟達49次。整個德國都被納粹黨攪動了。被危機推入絕境的下層民眾,感到終於看到了希望,紛紛湧向納粹黨。
第四、在德國未能建立起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也是希特勒得以上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的德國,唯一可以阻止希特勒上台的社會力量是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大革命群眾。作為德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德國共產黨為反對法西斯上台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斗爭,同時也積極進行了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努力。德共的主要聯合的對象就是社會民主黨。德國的社會民主黨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大黨,德國工人階級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它的影響之下。如果社共兩黨聯合,力量將超過法西斯的力量。
1932年3-4月的總統選舉中,德共建議與社會民主黨共同提候選人來阻止法西斯上台,但被拒絕,社會民主黨自己也不提。這時共有4個候選人:興登堡(現任總統,軍國主義分子)、希特勒、台爾曼(共產黨)、杜施特堡(民族黨)。共產黨的選舉口號是:「選舉興登堡就是選舉希特勒,選舉希特勒就是選舉戰爭」。社民黨的口號是:「選舉興登堡就是打擊希特勒」,其根據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結果興登堡當選,其後果被共產黨不幸言中。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希特勒上台的第二天,德共向社民黨呼籲立即舉行全國的總罷工,來打倒希特勒(有先例,1920年卡普暴動,工人的罷工挽救了共和國),但社會民主黨以希特勒上台沒有違反憲法為理由給予拒絕。結果,由於他們一再拒絕德共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要求,工人階級被分裂了,沒有力量打退反動派的進攻。德國的工人階級最終也沒能走到一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希特勒上台了。
第五、壟斷資產階級的大力扶植,是希特勒上台的根本原因。
納粹黨在爭取下層群眾支持的同時,十分注意同統治階級勾結。由於納粹黨進行社會主義宣傳,壟斷資產階級一開始對它有所戒備。但希特勒積極努力,多次與經濟界的重要人物進行會談,他保證決不侵犯他們的利益,而且還要為他們開辟海外市場。壟斷資產階級開始在政治和經濟上對他進行大力支持。
鋼鐵大王蒂森,在1932年的國會選舉中三天就給了300萬馬克的選舉活動費。不僅給納粹黨大量資金,而且還獻計獻策,進行幕後活動。1932年11月,一些德國著名的大壟斷資本家沙赫特、西門子、克虜伯等人聯名寫信給興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就連前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到1930年為止也給了希特勒200萬馬克,被廢的皇太子兩次上書興登堡,勸他讓希特勒上台組閣。納粹黨還得到了外國資本家的支持,如英國的石油大王德特丁、美國的汽車大王福特等都資助過納粹黨。
我們看到,壟斷資產階級是納粹黨的後台,沒有他們的直接支持和積極扶植,納粹黨別說上台執政,就連能不能存在都是個問題。
G. 二戰時為何義大利會敗的那麼快
意軍本來就不行43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唯一的損失是自己
的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當成了灘頭)。
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隨軍記者報導,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
抵抗來自於當地動物園因為轟炸流落出來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還有美軍轟炸撒丁島前面兩個小島,上面駐扎了一萬多義大利人,但是最後盟軍轟炸總
共炸死了40多義大利人,義大利就接受了美軍飛行員的勸降。
還有北非戰爭前期,一個義大利要塞在英軍打了幾梭子子彈後就打了白旗,意軍指揮官
一本正經地對英軍指揮官說:「我們已經打完了最後一發子彈」。這時要塞里他的身邊
堆滿了義大利製造的軍火。
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擊隊俘虜的德軍軍官十分驚訝地問:「你們哪來的反坦克炮啊
?」當游擊隊員告訴他是從他們的盟軍——義大利人手裡繳獲的後,他感慨不已:「唉
!這些可愛的義大利人。」
北非戰役,英軍坦克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沖鋒,數量不多,沖鋒開始時候,義大利
人開炮還擊,剛射擊了2,3分鍾,突然停止抵抗,舉了白旗,當英國人問及原因,意大
利人理直氣壯的說到:「因為我們的彈葯箱沒有撬棍打開,所以我們被迫投降。」
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在托卜魯克上空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
炮兵擊落。義大利人為了掩飾這一慘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
中遇難的。格拉齊亞尼元帥成了他的繼任者。這可能是義大利防空部隊在二戰中戰果最
輝煌的一仗了,可與美軍獵殺山本五十六相媲美。巴爾博是二戰中被誤傷的軍人中最高
軍銜的人。
在北非,5000人的義大利軍隊遇到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後就地繳械了。
義大利軍隊在兩次大戰中都有極上乘的搞笑功夫。一戰中義大利見風使舵投向協約國,
愚蠢地向德國參戰,結果在他們所負責的防線上被人數上占極劣勢的德軍打得潰不成
軍。二戰中仍是不改本色,50萬裝備精良的意軍豈圖奪取北非,完成墨索里尼的羅國帝
國的美夢,結果面對訓練有素的沙漠之鼠英第七裝甲師的幾千人的反攻,先是不知道該
幹些什麼,然後是不敢面對英軍坦克,最後是十萬人竟然不戰而逃,造成了意軍整體的
崩潰,如果不是隆美爾的北非軍團,義大利連以前所佔的北非殖民地也會丟個清光,更
為搞笑的是,當盟軍在亞平寧半島登陸時,面對的不是嚴陣以待的、不怕犧牲的意軍,
而成千上萬,笑逐顏開的逃兵,這些逃兵奔向盟軍時,猶如狂奔的牛群,以至於一名美
軍軍官在日記中記到:我們唯一擔心的是別被他們踩死。意軍打仗不行,但是排著整齊
的隊伍走向戰俘營卻是一流的素質,將軍們提著小箱子,神態自若的走在隊伍中,活象
是在閱兵。現在的義大利軍隊在總理的死命令下,仍待在伊拉克,意圖洗刷前輩們不戰
而逃的恥辱歷史,我希望伊拉克人民能再次喚醒可愛的羅馬人靈魂深處的搞笑本能,再
次讓世界看到幾十年前的意軍舞台劇.
二戰中的常敗之旅——義大利軍隊征戰記
義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之一,但它在大戰中的地位卻遠不及德國納粹集團甚
至軍國主義的日本。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尼野心頗大而實力有限,喜歡耀武揚威實戰
能力又相當空虛,剛愎自用而又少謀寡斷。加上意軍素質較差,所以在其組織實施的戰
役中,沒有一次獲得過較大的勝利。從義大利正式宣戰到墨索里尼政權垮台、退出戰爭
的3年時間里,義大利軍隊雖然到處點火,但每次都是氣勢洶洶去,損兵折將歸。
首戰法國:「羅馬帝國」顏面無存1939年9月,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為標志,歐洲
戰爭全面爆發。希特勒為了某些政治原因,十分重視義大利的參戰。但義大利國內經濟
困難,軍事准備不足,擔心參戰後會招致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法國的打擊,因
此,義大利採取了中立的立場,宣布自己是非交戰國,以便等待最有利的時機。
納粹德國的「閃擊」作戰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驚人的戰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打垮了波
蘭,然後於1940年5月在西線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當德國人橫掃丹麥、挪威、荷蘭、比
利時和盧森堡等國後,墨索里尼開始相信「德軍不敗」的神話了。終於,當德國軍隊迅
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時,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終於放棄了坐山觀虎鬥的立常他在
5月30日寫給希特勒的信中說,參戰的日期定於6月5日。希特勒表示「深受感動」,並
要求這位「偉大」的盟友把日期推遲3天,以便德軍先把殘余的法國空軍擊潰。然而,
厚臉皮的墨索里尼居然推遲了5天,直到1940年6月10日——法國政府逃離巴黎的當天,
墨索里尼才宣稱,戰斗將在第二天開始。
這場戰斗簡直丟盡了義大利軍隊的臉面。到6月18日,當希特勒召喚他的盟友到慕尼黑
討論與法國停戰事宜的時候,義大利的大約32個師已經進行了一周的「戰斗」。但他們
在阿爾卑斯山前線和南方的海岸一帶,竟沒能迫使力量單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盡
管此時守衛在法意邊境的法國師正遭受到德軍從背後攻擊的威脅。
進攻希臘:偷雞不成反獨米1940年10月12日,墨索里尼得知希特勒未通知他就佔領了他
垂涎已久的羅馬尼亞,決心以同樣的方法出兵攻佔希臘,以求得軸心國內部的「平
衡」,改變其被動的配角地位。墨索里尼在阿爾巴尼亞和希臘邊境上集結了8.7萬兵
力、163輛坦克、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以希臘幫助英國違反中立原則為借口,於10
月28日開始向希臘發起了全面進攻。
作戰初期,意軍憑借其強大的優勢,突破了希軍防線,迫使希臘軍隊後退了50-60公
里。11月1日,希臘總司令帕帕戈斯將軍下令反擊,希軍巧妙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
軍損失慘重。11月7日,義大利軍隊被迫轉入防禦。12月初,希臘軍隊攻入義大利的殖
民地——阿爾巴尼亞,將意軍一個山地師殲滅。到了年末,不幸的義大利軍隊不但寸土
未得,還沿整個戰線從阿爾巴尼亞邊境後撤了30公里。義大利的27個師被希臘的16個師
圍困在阿爾巴尼亞達數月之久。後來,墨索里尼為了獨占希臘,搶在希特勒之前,於
1941年1月和3月兩次組織大反攻,但無一成功,很快被希臘軍隊擊退。最終還是德國人
幫了義大利的忙。在6個月的戰斗中讓義大利人丟盡顏面的希臘人,無法抵擋15個德國
師的攻勢。英國急忙從利比亞派遣大約4個師支援希臘,但他們和希臘人一樣,被德國
的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猛烈轟炸打得一敗塗地。1941年4月,希臘向德國投降,並且也硬
著頭皮向手下敗將義大利投降。
搶占非洲:賠了夫人又折兵經濟上嚴重依賴進口的義大利,近90\%的進口物資來自地中
海沿岸地區,因此,墨索里尼把這一地區視為生死攸關之地。當英國20多萬遠征軍在敦
刻爾克丟盔卸甲、敗退英倫三島之後,墨索里尼認為搶奪英國非洲殖民地的時機已經成
熟。當時,英國軍隊的主力在歐洲,駐非洲和中東的英軍僅10萬人左右。而義大利在非
洲駐軍約40萬人,分別駐扎在東非的阿比西尼亞和北非的利比亞。意軍企圖以東非的軍
隊進攻英屬索馬里,控制紅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軍隊進攻埃及,奪取蘇伊士運
河。一旦達到上述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為「新羅馬帝國的內湖」。
1940年7月初,意軍以阿比西尼亞為基地,向英國駐蘇丹和肯亞的軍隊發起進攻。由
於英軍勢單力薄,意軍進攻發展順利,占令了蘇丹、肯亞境內的一些重要據點。8月
初,意軍進攻英屬索馬里,英軍被迫撤至肯亞。但是,在英軍增援部隊和游擊隊的英
勇打擊下,意軍的處境越來越不利。戰至1941年4月,奧斯塔公爵率領的意軍殘部向英
軍投降,墨索里尼建立東非帝國的企圖被徹底粉碎。
北非的軍事行動也與義大利人的願望相反。1940年9月,駐北非的意軍乘德國大規模轟
炸英國本土之機,從昔蘭尼加東部向英軍發起進攻,企圖入侵埃及,奪取英軍的主要海
軍基地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英軍為了維護在地中海、北非的殖民利益,調遣增援
部隊保衛埃及這一戰略要地,與意軍形成對峙局面並伺機轉入反攻。12月7日,韋維爾
將軍率3萬軍隊和一個坦克旅,從馬特魯以南向意軍發動反攻。從1940年12月7日英軍反
攻之日起,在一個半月時間里以傷亡不到2000人的代價,殲滅意軍9個師,其中僅俘獲
意軍官兵就達13萬人。
斯大林格勒:義大利人又溜了1942年11月中旬,德國在斯大林格勒進攻受阻,被迫轉入
防禦。而此時蘇軍在朱可夫元帥的指揮下,決心利用冬季到來德軍後勤吃緊的有利時
機,將德軍第6軍團和坦克第4集團軍鉗制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然後在其兩翼實施強大突
擊,合圍並殲滅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全部德軍。當面德軍共有48個師,德軍第6軍團和坦
克籌備組4集團軍被鉗制在斯大林格勒,其北翼由義大利第8軍團、羅馬尼亞第3軍團掩
護,南翼由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掩護。蘇軍鉗型攻勢的突破口就選在了敵軍薄弱的南北
兩翼。
12月17日清晨,一支蘇聯紅軍在頓河上游地區向義大利第8集團軍發起了攻擊,隨即突
破了意軍防線。入夜,蘇軍已打開了一道27公里寬的缺口,3天後,缺口擴大到90公
里。22萬義大利官兵倉皇潰逃,將德軍的翼側完全暴露在蘇聯紅軍面前。
正在此時,恰逢齊亞諾率團代表墨索里尼訪問柏林,與德軍最高統帥部商議作戰事宜。
當談及斯大格勒戰役的進展情況時,齊亞諾的一個隨員向德軍最高統帥部的一名軍官問
到,義大利部隊是否遭到了重大損失,回答是:「根本沒有損失,他們全都拔腿溜走
了」。
2戰的西西里戰役,美軍首先在各個前沿陣地發放「炮彈傳單」,這些傳單告訴義大利
士兵,希特勒的最終目的是要把義大利變成血與火的戰場,而他門正在幫助希特勒實現
這一目標。傳單指出:意軍目前已經陷入毫無希望的困境,任何的抵抗都將導致毀滅和
死亡。傳單還說,這些傳單可作為「投降證」,帶上它門就可以到盟軍的後方領取食物
並獲得安全保障。
此後幾天,美國的轟炸機群又在敵人後方扔下了更多的「投降證」。就在傳單發後的第
二天清晨,一批義大利士兵從自己的陣地跑了過來,他們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一張白色
的傳單,有的人還忐忑不安地問:「這是投降用的憑證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他
門全都高興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更多的義大利士兵悄悄地出現在美軍的陣地
前。開始是數十名一批,後來則是成百人拿著傳單跑過來。有一次,兩個義大利士兵帶
著傳單投降後,告訴美軍心理戰官員說,他們連隊還有60多人想來投降但是又不敢過
來,因為他門手中沒有「投降證」,於是,美軍馬上派人帶上「投降證」將這些人全部
帶來。還有一次,一名義大利士兵專程過來要求在給他一份傳單,以便讓他的弟弟也能
來投降。
西西里島傳單攻心戰的成功,改變了人們對散發傳單的偏見。曾公開宣稱「我的部隊不
需要宣傳車」的蒙哥馬利,次後一反常態,親自下令各部隊要連珠炮似地發射這種宣傳
炮彈;美國的喬志。巴頓將軍也命令所屬各部隊必須在陣地前沿散發宣傳手冊。後來,
盟軍心理作戰處的一為官員深有感觸地說:「散發傳單幾乎像空襲一樣擁有致命的打擊
力量。每散發一批傳單,就等於拯救了許多美國士兵的生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時,盟軍總共向敵方散發了傳單和其他宣傳品約15億份,僅印刷傳單的紙張消耗每個月
就高達140噸。戰後,盟軍士兵都這樣說:「西西里島不是我門用飛機大炮奪取的,而
是用『紙彈』攻下來的!」
H. 蘭博基尼汽車的廣告語
蘭博基尼汽車沒有廣告語,只有宣傳片
蘭博基尼(Automobili Lamborghini S.p.A.)(粵港地區稱之為林寶堅尼,台灣地區則將其譯為藍寶堅尼或藍寶基尼)全球頂級跑車製造商及歐洲奢侈品標志之一,公司坐落於義大利聖亞加塔·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由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在1963年創立。早期由於經營不善,於1980年破產;數次易主後,1998年歸入奧迪旗下,現為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旗下品牌之一。
蘭博基尼的標志是一頭充滿力量、正向對方攻擊的鬥牛,與大馬力高性能跑車的特性相契合,同時彰顯了創始人鬥牛般不甘示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