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創建文明城的黑板報資料,急急急~~~
管住你的腳,不踐踏草坪,我們的地球是個美麗的地方,可你卻隨意踩上去,不愛惜環境,不尊重別人的勞動。讓外來的遊客們肯定會慕名而來,失望而歸。這不是代表你個人,而是城市文明的情況。 我們做到這些還不夠,還有很多很多。要想我們的城市更美,我們就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市民。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 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上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 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系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 那個時代的特點及局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舍棄那些為剝削階級 服務的禮儀規范,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 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系,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 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
⑵ 創建文明城市手抄報的內容
創建文明城市 共建美好家園
1.全國文明城市定義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國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我國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
2.全國文明城市標准
組織領導堅強有力,創建工作機制健全;思想教育深入細致.道德建設扎實有效;創建活動蓬勃開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黨政機關廉潔高效,社會風氣健康向上;科教文衛體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治安良好,社會秩序井然;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生態環境優良;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3.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結構與內容
測評體系包括基本指標和特色指標。基本指標反映文明城市創建的基本情況,共分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扎實有效的創建活動七大項、37個子項、119個小項.分值為100分。特色指標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特色、城市整體形象.共有4個子項,分值為20分。
4.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意義
全國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無形資產和戰略資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質上是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城市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順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實事工程。
5.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
2005年通過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復查.力爭躋身首批全國文明城市行列.確保2008年建成全國文明城市。
6.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總體思路
堅持以志在必得為定位、以促進發展為目標、以群眾滿意為標准、以提高市民素質為重點、以全民參與為動力、以形成合力為保證。
7.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重點
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強化市民思想道德教育:實施城市設施完善工程.精心打造名城特色品牌;實施環境秩序優化工程,積極營造城市優良環境;實施系列創建深化工程,不斷夯實文明城市基礎;實施社會事業推進工程.著力推進全面協調發展。
8.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面取得的榮譽稱號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
⑶ 創建文明城市,共創和諧校園的黑板報內容
(1)熱愛祖國,建設三明。(2)改革開放,銳意進取。
(3)廉潔奉公,誠實守信。(4)遵紀守法,見義勇為。
(5)尊師重教,崇尚科學。(6)文明禮貌,助人為樂。
(7)家庭和睦,勤勞儉朴。(8)美化環境,講究衛生。
(9)計劃生育,優生優育。(10)移風易俗,樹立新風。
⑷ 創建文明城市手抄報內容
如下:
1、文明是一盞燈,照亮別人,溫暖自己;愛心構建和諧,細節展現素質,行動鑄就文明;創建文明城市,讓我們手拉手共建美好家園。
2、我學習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3、公共文明:應該自覺遵守市民道德規范和行為守則,出行時自覺維護公共秩序,不闖紅燈,不跨護欄,不違章停車,遵守交通秩序。
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乘坐公交車自覺排隊,依次上下車,並主動為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自覺愛護公共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污物,妥善處理寵物糞便,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
4、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傳承文明。讓城市更文明,讓生活更美好。
5、文明城市市民公約:熱愛祖國、建設家鄉、自信自強、艱苦奮斗、民族團結、興縣創業、遵紀守法、維護公德、尊師重教、自愛自尊、孝老愛親、鄰里和諧、誠實守信、愛崗敬業。
⑸ 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手抄報內容5條!
1.文明是一盞燈,照亮別人,溫暖自己;愛心構建和諧,細節展現素質,行動鑄就文明;創建文明城市,讓我們手拉手共建美好家園。
2.我學習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3.公共文明:應該自覺遵守市民道德規范和行為守則,出行時自覺維護公共秩序,不闖紅燈,不跨護欄,不違章停車,遵守交通秩序。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乘坐公交車自覺排隊,依次上下車,並主動為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自覺愛護公共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污物,妥善處理寵物糞便,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
4.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傳承文明。讓城市更文明,讓生活更美好。
5.文明城市市民公約:熱愛祖國、建設家鄉、自信自強、艱苦奮斗、民族團結、興縣創業、遵紀守法、維護公德、尊師重教、自愛自尊、孝老愛親、鄰里和諧、誠實守信、愛崗敬業。
宣傳語:
1.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增強城市競爭力!
2.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3.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
4.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文明習慣!
5.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把東營建設成為富裕文明的現代化城市!
⑹ 爭創全國文明城 黑板報
在營口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的活動中,從業12年的計程車司機周輝,接受了來訪測評的省評委在街頭的隨機「抽乘」。十餘名「的哥」有幸「拉著評委」看「文明營口」。
前日,在興隆大超市門前待客的周輝,高興地為記者展示安置在計程車後備箱上的迎奧運彩旗。開朗的他笑語不斷:「自己安的,爭做文明司機,創建文明城市,為咱營口『創城』添彩!」
快言快語、熱心腸的周輝和他的「的哥」兄弟們,每天迎來送往無數乘客,沒有人在意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優質服務,不僅為城市贏得了口碑,也實踐著「客乘一家親,共創文明城」的行業目標。
有正氣。這是營口二千多計程車司機多年一齊努力贏得的整體的榮譽。
優質的服務。這是營口數千「的哥」共同追求的目標。
「的哥」,普通的職業,卻為營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亮出「流動窗口」最親切的名片。
6月26日,營口市交通局運輸管理處組織召開了交通系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動員大會。
——這是「號角」!
一個方案因此應運推行——《營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出租汽車行業迎接檢查驗收工作實施方案》。營口市交通局閆洪偉局長為組長,孫興義副局長為副組長,運管處領導班子及有關縣區運管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市出租汽車行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成立。
精心部署,措施到位,這八字工作守則,是「行動指南」。
為全面做好「創城」工作,營口市運輸管理處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要求,分別制定了《營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出租汽車行業迎接檢查驗收工作實施方案》、《營口市出租汽車車容車貌、經營行為專項整治違章處罰和扣分標准》、《營口市出租汽車行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市工作實施細則》、《營口市出租汽車行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宣傳方案》、《營口市整頓規范客運出租汽車市場經營行為實施方案》《營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出租汽車行業迎接檢查驗收暗訪工作實施方案》、《營口市出租汽車行業「創城」工作責任區域劃分及重點部位監控實施方案》等具體工作細則,分解細化「創城」工作各項目標。
2314台分屬我市市內6家出租汽車公司的計程車,第一時間接到「創城」的任務要求。上下齊動,宣傳到位,要求每一位經營者及車輛駕駛員都能夠達到要求。
為了給營口計程車行業「亮出」特色,運輸管理處出資1.4萬元,趕制出「司乘一家親、共創文明城」宣傳標語3200張,宣傳單(倡議書)6000份,由各級運管部門、各出租汽車公司分別向市內及老邊區、鮁魚圈區的出租汽車經營者及駕駛員進行發放。同時對出租汽車從業人員培訓要點內容進行培訓,培訓面達到100%。
環保綠為主體色調的我市計程車,不僅車容給乘客清新的感覺,衛生狀況、白色坐墊套、各種營運標志也經全面檢查合格。為此,各出租汽車公司對本公司車輛進行逐台檢查,對達不到要求的車輛立即整改,整改合格的方可繼續營運。市內(含老邊區)共檢查出租汽車2238台。從7月4日開始至7月14日,各公司在運管部門的配合下對2352台出租汽車進行復查,保證出租汽車車容車貌及營運標志(六統一)齊全,衛生狀況保持良好。
「正式評委」沒來,營口計程車自檢自查就已經深入到了基層。
按照《營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出租汽車行業迎接檢查驗收暗訪工作實施方案》,營口市運輸管理處動員全處幹部職工深入到社會對出租汽車進行暗訪,暗訪內容為省檢查組對「創城」工作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在此期間,我處共出動36人,暗訪出租汽車389台次,對經暗訪不合格的車輛暫扣其營運證件,責令其立即改正。同時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對出租汽車所要求的重點部位(火車站、客運站、各大賓館、超市、酒店等)實施了監控,在省檢查過程中確保重點部位不出現任何問題。監控過程中,共出動人員74人,車輛22台,每天工作至22時以後,對仍存在問題的車輛責令立即改正,否則不允許運營。
2008年7月,營口與遼陽、鐵嶺、盤錦四市,相繼「迎檢」,競評我省的文明先進市。面對來自創建文明城市上級部門提出的「要求」,營口的計程車司機們做到了!
從計程車服務質量看營口文明程度,來自營口市運輸管理處統計的一組數字最有說服力——5年來營口的「雷鋒號」計程車涌現出81台。2003年始,我市共有51名計程車駕駛員被省交通廳命名為文明計程車駕駛員。其中周付田,被評為省五一勞動獎章「模範的哥」。來自社會各界的表揚信更是感沁人心:面對歹徒搶劫女工,計程車司機李磊見狀當即下車,與歹徒進行搏鬥,並親手將歹徒扭送公安機關;2007年營口雪災,面對臨盆在即的孕婦,面對大雪封路的窘境,家屬哭成了淚人,計程車司機賈金寬第一個趕去相救;像蔡旭、李華林、李華、吳永利等一大批拾金不昧的司機,詮釋著營口這座城市的文明新風。值得深思的是,又有多少做了好事悄然離去不肯留名的好心司機,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客乘一家親,共創文明城」營口的計程車為城市亮出的不是口號,是「暖暖的行動」!
⑺ 文明創城的手抄報,中文,急~~~~~~
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全世界人民的體育盛會,是一次展示中國燦爛歷史文化、輝煌建設成就和人民良好精神風貌的難得機遇。把本屆奧辦成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需要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廣泛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對於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用實際行動宣傳普及「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大力倡導樹立****榮辱觀,以講文明、講禮貌、樹新風為重點,集中解決公民行為習慣和社會風尚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革除有悖公德、有違誠信、有損形象、污染環境、危害秩序等不文明現象,使全體公民在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講究公德、遵紀守法、維護秩序方面有明顯進步,形成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二、切實加強公共秩序建設,倡導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的風尚,維護車站、機場、碼頭、商店、旅遊景點等場所的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
三、努力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大力推進交通文明建設,加大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堅決杜絕機動車搶行、亂停亂放和行人亂穿道路、候車不排隊等不文明行為,形成文明禮讓的社會風氣和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
四、認真組織爭做文明觀眾教育活動,採取有力措施普及體育知識和觀賽禮儀知識,引導觀眾自覺遵守賽場觀賽禮儀規則,做到「文明觀賽事,理智對輸贏」共同營造和諧、熱烈的賽場氛圍。
五、在社會服務行業中,開展創建文明服務示範窗口活動,切實提高城市社會服務水平。加強旅遊、公交、計程車、零售業等窗口單位職業道德建設,通過教育、培訓,提高服務人員業務技能,規范服務行為,增強服務意識,樹立行業新風,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一流服務環境。
六、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奧運志願服務,爭當奧運會志願者。以舉辦第13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契機,在社會上形成關心弱勢群體的公益精神,大力倡導扶殘助殘行為。
七、切實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使保護環境、愛護家園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積極開展綠化美化凈化環境活動,大力整治環境衛生、環境污染,全面改善城鄉面貌,努力創造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
⑻ 創建文明城市的手抄報
我很自豪,因為中國的首都--北京。北京申辦下了2008年的奧運會,每一個中國人都激動不已。到2008年,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都要來到中國北京,北京會是什麼樣子呢?讓我來描繪一下吧:北京的環境將會有很大的改善,道路兩旁種滿了綠樹,隔離帶上開滿了鮮花,鳥兒飛翔在藍藍的天空上,魚兒暢游在清清的河水中。景色將會美不勝收。
綠色奧運是我們承辦的奧運會的主題之一。如今,環境問題已經愈發嚴峻,保護環境刻不容緩。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為此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是文匯中學"根與芽"小組的一名成員。"根與芽"是珍妮·古道爾研究會面向全球青年關於環境與人道主義教育的項目。為了迎接奧運,我們"根與芽"小組組織了很多有關保護環境的活動。就在4月份,我們參加了一個"循環巨龍:耗材回收"的活動。這個活動是由地球村、根與芽、自然之友和惠普公司聯手打造的。耗材回收計劃是為了減少堆填和掩埋垃圾對環境帶來的影響,為用戶提供簡單並環保的方法回收用過的列印機墨盒及墨粉盒。
這個活動在同學中的反響很大,因為它與我們息息相關。全校同學都積極參與,大家了解到:耗材如果被棄置在環境中或掩埋,它很難降解,有的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事實上其中的許多成分都可以再回收利用,如:塑料、調色劑、泡沫塑料、海綿、碳粉以及各種金屬等等,這些原料加工以後又可以製成新的產品,如:E-木、再循環的塑料、公園長凳子、文具等等。通過耗材回收,可以減少被堆填或掩埋的耗材,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短暫的一個月內,我和同學們就收集了100多個墨盒。沒有使用耗材的同學也都在積極做著宣傳工作。可見保護環境的理念已經深入到同學們的心中,每個人都在為保護環境,舉辦一屆綠色奧運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珍妮·古道爾博士所說:"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每一個人都能發揮作用;每一個人都能帶來變化。"我還要盡我的力量向身邊的人宣傳這些理念。我認為每一個人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還北京一片綠水藍天。當2008年奧運會外國友人來到北京的時候,一定會由衷地贊嘆:"北京真美呀!"
(一) 實施「一把手」工程,形成綠色環保教育體系。
1、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政教處,團支部、少先隊大隊部、總務處、衛生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學校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形成多角度、多側面的環保教育體系。
2、根據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規,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制定《各班班級衛生常規》、《環境教育活動要求》、《文明學生守則》等有關規章制度,並納入班級、學生考核范疇,注重過程管理,加大監督考核力度,使環境教育各項措施得到落實。
3、劃分環境保護區,做到人人有綠化場地,班班有責任區域。責任到班、責任到人。
4、建立紅領巾環境監督崗,設立班級愛綠護綠小分隊,推選環保小衛士輪流值勤,不定期地對全校環境進行檢查監督,並將檢查結果納入班級常規工作中進行評估。
(二) 構建環境教育的課程體系,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1、 確立課程目標。
課程改革的首要問題是確定課程目標。作為基礎教育,其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是普及環境教育,即對環境科學的基礎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對環境觀念,如持續發展觀念、基本國策觀念、環境價值觀念、環境法規觀念等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2、 改革課程結構。
基於「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和培養「有道德理想、有科學素養、有個性特長」的育人目標,我校的環境教育課程以必修學科滲透教育為主,同時注意活動課程的開設。其結構為必修加選修、學科加活顯性加隱性。活動課程的設置納入正式課程安排,包括知識類、技能類、藝術類、自然類、社會類和環境課題研究等,力求從內容到形式靈活多樣。如我校開展的綜合實踐課程,許多師生就將環保內容納入了研究性學習的范疇。有的研究樹木花草對空氣凈化的作用;有的研究太谷周邊地區空氣污染的現狀及原因;有的研究學校的規劃布局,提出校園綠化建設的合理化建議;還有的研究廢舊電池的危害……在 2004年全市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評比中,共評出一等獎5個,我校就佔了3個。今年我校80班同學的研究性學習課題《中國地理與氣候的研究》獲得了太谷縣一等獎。
3、 開展課程實踐。
(1) 注重相關學科的教學滲透,將環境科學基礎知識納入各相關必修課程教學計劃,成為各學科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
(2) 建立考核制度,規定在相關學科的考試命題中一定要有相應比例的環境知識考題,用於檢查環境知識教學的實效。
(3) 進行環境教育科研活動。把「環境教育對小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影響」作為重要課題,組織教師從不同領域探索環境教育的途徑和意義,以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教育實踐技能。同時,結合研究性課程的開設,組織各類實驗小組,參加科技及環保實踐活動。學校鼓勵教師進行環保教學和環保科研,將教師參與環境教育的業績作為晉升職稱、年度評優的條件之一。
(4)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環保培訓,培養一支具有一定環保意識和環保技能的教師隊伍。我校有兩名教師被評為太谷縣科技創新十佳輔導員。
(三) 開展綠色承諾活動,寓創建「綠色學校」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中。
1、發揮視聽媒體功能,營造環保教育氛圍
學校將環境保護宣傳作為環境教育的切入點,2004年9月,投資上萬元在校園內設立環保教育宣傳欄、製作了不銹鋼鈦金環保宣傳標語(牌),購買了近千盆鮮花裝綴校園。同時組織班級進行環保板報競賽,不斷為環境教育營造濃郁的氛圍;利用校園廣播,在課間操時間集會,表彰每周環保之星,和獲得流動紅旗的班級。讓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班班互動,使之成為學校環境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和亮麗風景。
2、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開展環境知識教育
學校將環境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資源,愛我藍天、愛我家鄉等內容,使環境教育滲透到國旗教育中,以環保為主題的班會課新穎、活潑,如故事、小品、歌曲、知識競答等,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掌握環保知識。
3、結合重大紀念日,積極組織開展專題活動
重大紀念日是開展環境教育活動的最佳時機,學校認真組織專題活動,如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四·二二地球日,聘請縣環保局李新益等專家開展環保知識講座,舉辦環保知識競賽、環保作文競賽、環保書畫競賽,收集廢舊電池等活動;植樹節發動學生植綠護綠,為班級獻花,為學校添綠。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了關注自然,而且豐富了課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
4、開展社區實踐活動,注重環境教育實效。
(1) 堅持每學期組織學生成立假日小隊,利用節假日走上街頭、機關、敬老院進行衛生清掃和環保宣傳活動。在每年「六·五」世界環境日,我校學生都堅持配合縣環保局開展環境保護宣傳,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2)發揮少年警校優勢,讓小交警上街執勤,保持道路暢通,維護城市靚麗形象。
(3) 組建環保小記者團,將環境保護活動從校內延伸到校
外,走進自然、深入社會,定期開展實地考察、社會調查活動。如組織環保小記者對學校周圍的工廠、商店造成的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進行調查、監測與化驗等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4) 廣泛開展家庭互助活動,即不但自己要做環保標兵,還要帶動家庭開展環保活動。我們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班級家委會的優勢,小手拉大手,讓環保意識真正深入家庭,深入人心。
5、從身邊小事做起,讓綠色理念滲入孩子心田
學校通過文明禮貌月活動,「彎腰行動」和文明班級的評比活動,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同時通過 把綠色帶入教室的活動,栽上一盆花、種上一棵草,引導學生裝扮自己美好的生活。
(四)改善辦學條件,拓展綠色人文空間。
近年來,學校本著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方針,在現有基礎上努力籌措資金,用於改善辦學條件,拓展綠色空間。
1、2004年,學校不等不靠,師生齊動手,重新布置了校園規劃,移女貞,栽松柏,植雪杉,插柳枝,先後種下上千顆風景樹,同時,還在校園中一切可利用的空地都植上了草皮,開辟了花圃。
2、2005年,我們投資十二萬元整修了操場,補充了操場周邊短缺的綠籬、龍槐、快柏等樹木,並與縣建設局建立長期合作意向,定期派灑水車到校灑水,維護操場。
3、利用節假日,我們翻修了上下水管道,進行了合理的設計。
隨著校園的不斷美化、香化、硬化,更出現了師生愛校如家,教學成績不斷攀升的喜人變化。校領導敏銳的發現美的環境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他們因勢利導,進一步開展了創建綠色校園,爭當「環保小衛士」的系列活動,倡導全校師生愛惜一草一木,不亂丟果皮紙屑,養成文明行為習慣,每學期學校都要評選表彰一批校園文明之星,來激勵那些既講究個人衛生,又愛護公共衛生,行為文明的學生。並對每一個學生一學期行為進行量化記分,納入德育考核成績進行綜合評價,使關愛環境由自發走向自覺。每年六一,我校都有十多名同學被縣環保局評為縣級「環保小衛士」的光榮稱號。
近年來,實驗小學因為獨特的環境教育,為學校贏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連續多年被評為全面評估特色學校、市體驗教育示範學校、省文明學校、省學雷鋒先進集體、省綠色學校、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