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日的宣傳口號
2010年「全國土地日」的宣傳主題為「土地與轉變發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約用地」。
Ⅱ 綠色環保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廢液、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http://www.ykdz.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15
回答者:高樓居士 - 大學士 十六級 10-22 18:20
http://..com/question/2402819.html?si=1
http://www.greenhome.net.cn/index_zlk.htm 環保資料庫
http://env.people.com.cn/GB/41909/42115/index.html 環境知識
http://theglobe.ep.net.cn/index04.htm環保資料庫
http://..com/question/6655957.html 室內環保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參考資料:http://www.nbepb.cnnb.net/stuweb/056/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B%B7%B1%A3
與環保有關的節日
12月29日 生物多樣化國際日
11月11—18日 國際科學與和平周
11月16日 國際寬容日
10月24—30日 裁軍周
10月17日 根除貧困國際日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
10月14日 國際減災日
10月4日 國際動物日
9月27日 世界旅遊日
9月16日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8月9日 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6月26日 國際禁毒日
6月25日 中國土地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5日 世界環境日
6月4日 受侵略戕害無辜兒童國際日
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4月的某一周 全國各地的愛鳥周
3月23日 世界氣象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1日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
2月2日 世界濕地日
Ⅲ 全國土地日的宣傳主題
1991年6月25日,第一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國情
1992年6月25日,第二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改革
1993年6月25日,第三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經濟
1994年6月25日,第四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市場
1995年6月25日,第五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法制
1996年6月25日,第六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發展——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1997年6月25日,第七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國家——愛護我們生命的家園
1998年6月25日,第八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未來——集約用地,造福後代
1999年6月25日,第九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依法行政,合理用地
2000年6月25日,第十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保護耕地——為了美好的明天
2001年6月25日,第十一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規劃土地,利國利民
2002年6月25日,第十二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規范土地市場,促進經濟發展
2003年6月25日,第十三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規范土地市場,促進可持續發展
2004年6月25日,第十四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堅持科學發展觀,珍惜每一寸土地
2005年6月25日,第十五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節約集約用地,促進科學發展
2006年6月25日,第十六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依法合理用地,促進科學發展
2007年6月25日,第十七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節約集約用地,堅守耕地紅線
2008年6月25日,第十八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堅守耕地紅線,節約集約用地,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機制
2009年6月25日,第十九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保障科學發展,保護耕地紅線
2010年6月25日,第二十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轉變發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約用地」。
2011年6月25日,第二十一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轉變發展方式——促節約 守紅線 惠民生」。
2012年6月25日,第二十二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建設高標准基本農田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2013年6月25日,第二十三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珍惜土地資源,節約集約用地」。
2014年6月25日,第二十四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確定為「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轉變土地利用方式」。
2015年6月25日,第二十五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確定為「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推動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轉變」。
Ⅳ 6月25日是什麼日
6月25日:歷史上的今天
1950年 朝鮮戰爭爆發。
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美國背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國間達成的使朝鮮自由獨立的《開羅宣言》,於1948年8月15日首先在南朝鮮單獨舉行選舉,成立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政府",這一情況迫使朝鮮北方於9月9日成立了以金日成為首相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形成朝鮮南北兩個不同性質的政權。兩個政府成立後,朝鮮北方主張在沒有任何外國干涉的條件下舉行全國普選以建立統一的中央政府,實現自主和平統一。南方當局拒絕北方的主張,因而"三作線"上時有摩擦。 1950年6月25日,朝鮮終於爆發了內戰。6月28日北朝鮮人民軍攻佔漢城。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立即命令其駐遠東的空、海軍和駐日美軍地面部隊參戰,支援李承晚政權。同時美國利用它所操縱的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成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擴大對朝鮮的武裝干涉。從此,朝鮮人民為爭取獨立、統一的國內革命戰爭,變成了反對外來干涉的民族解放戰爭。 1950年9月中旬,美軍出動5萬多兵力,300多艘艦艇和1000多架飛機,進行大規模的仁川登陸作戰,攔腰切斷了朝鮮人民軍同後方的聯系。同時,美李軍在洛東江前線也投入了20多萬兵力及大量火炮和坦克進行反攻。人民軍遭受兩面夾擊,處境極為困難,被迫進行戰略後撤。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迅速向北推進,把戰火一直燒到中朝邊境,威脅中國東北地區的安全。為此,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25日入朝同朝鮮人民軍並肩戰斗。經過五次戰役,殲敵23萬人,把美李軍從鴨綠江邊趕回了"三八線"南。
1991年 全國"土地日"。 1991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頒布5周年的時候,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全國"土地日",以深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珍惜合是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 當今世界面臨的人口、糧食、資源、能源、環境幾個大難題,都與土地有關。制定《土地法》、確定"土地日"正是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工作,使人民了解我國國情、國法,增強"土地意識,自覺珍惜每一寸土地,樹立保護土地責任的一項重要措施。
1863年 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石這開在成都被清兵殺害。
1896年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周逸群誕辰。
1959年 國務院發布《關於統一我國計量制度的命令》。
1976年 中國與莫三比克建交。
198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公布。
1993年 美術大師劉開渠逝世。
Ⅳ 6.25 全國土地日詳細資料!
全國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並頒布我國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系的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為紀念這一天,1991年5月24日國務院第83次常務會議決定,從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頒布的日期確定為全國土地日。「土地日」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一個全國紀念宣傳日。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2011年6月25日,第二十一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土地與轉變發展方式——促節約 守紅線 惠民生」。
Ⅵ 誰主管誰普法,誰執法誰普法
誰主管誰普法誰執法誰普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楚雄州委依法治州和普法領導小組關於印發<楚雄州全面推進「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意義目標 (一)「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工作的含義。「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即按照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種類和所涉及的部門、行業為主體,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主導作用,在抓好部門、行業內部法制宣傳教育的同時,負責面向重點普法對象、面向社會宣傳本部門、本行業所涉及所執行的法律法規。 (二)實行「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工作原則的意義。實行「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工作原則是貫徹落實「六五」普法規劃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充分發揮執法部門、行業職能優勢和主導作用,擴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覆蓋面,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專業性,促進執法與普法工作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真正形成部門、行業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三)實行「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工作原則的目標。通過實行「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工作原則的活動,有效地普及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國土資源管理執法領域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法律素質、誠信守法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推動形成自覺守法用法的社會環境,提升國土資源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二、組織領導 成立楚雄州國土資源局「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胡有剛 黨組書記、局長 副組長:杜 鵬 黨組成員 副局長 雷 鳴 黨組成員 副局長 趙 江 黨組成員 副局長 成 員:李春林 黨組成員 辦公室主任 楊惠蓮 政策法規科科長 王玉學 執法監察支隊隊長 胡國華 礦產資源管理科科長 周 明 土地利用管理科長 楊 武 土地徵收管理科科長 江 艷 規劃信息科科長 延家明 地質環境科科長 楊榆靜 測繪管理科科長 徐俊梅 耕地保護科科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局政策法規科,負責日常工作。 三、主要任務 (一)深入學習和宣傳憲法及國家基本法律。致力維護憲法權威,培養民主法制觀念,規范國土資源管理行為,提高本系統管理人員憲法意識。 (二)重點學習和宣傳《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測繪法》和其他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大力開展與國土資源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資源保護意識,促進國土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 (三)開展國土資源行政執法人員和管理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工作,加強本系統幹部職工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著力提高我州國土資源系統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 (四)突出宣傳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宣傳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在村莊、集鎮建設中,堅持土地資源節約集約管理,規范新農村建設用地等行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五)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測繪法》等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送到農村、機關、企業(礦山),宣傳到地方政府各級領導、農村村民、礦山企業負責人等不同群體。 (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在日常宣傳的基礎上,利用 「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8.29」全國測繪法宣傳日、10月最後一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恐龍化石保護條例宣傳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及「安全生產月」等重大法制宣傳教育特殊時段,有組織地開展大規模的、形式多樣的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傳活動,擴大宣傳教育覆蓋范圍。 四、工作要求 (一)結合實際,深入學習宣傳法律法規 深入學習《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強製法》、《物權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測繪法》、《農村土地承包法》、《行政許可法》、《城鄉規劃法》、《公務員法》、《信訪條例》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幹部職工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的能力。 (二)突出重點,加大法制宣傳工作力度 結合我州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明確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宣傳主題,切實做好法制宣傳工作。 法制宣傳工作的重點是:大力開展國家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政策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的作用;大力開展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整頓和規范工作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大力開展與土地徵收(徵用)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節約用地、合理用地的觀念,提高公民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五、對象和要求 國土資源普法宣傳對象。普法對象為國土資源局全體幹部職工;國土資源行政管理相對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重點是農村村民、村委會幹部、房地產開發商、礦山企業負責人、地勘單位負責人等;地方各級政府,重點是縣(市、區)及鄉(鎮)政府領導。 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制宣傳教育,著力提高依法履職能力。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守法用法,樹立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觀念,樹立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觀念,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提高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能力,規范決策、管理和服務行為。 加強對公職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著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執法的能力和意識。培養公務員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的觀念。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務員學法、用法、考試、考核等制度,把公務員學法、用法情況作為公務員考核、任職、定級、晉升及評選表彰的重要依據。 六、實施步驟 本方案從2013年9月29日開始實施,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制定工作方案、宣傳發動(9月29日-10月8日)。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楚雄州全面推進 「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及時召開相關會議,明確重點內容,全面安排部署普法工作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10月20日前)。按照《楚雄州國土資源局全面推進 「誰主管誰普法 誰執法誰普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在集中宣傳期間,採取多種宣傳形式,通過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手冊,進行集中宣傳國資源法律法規基本內容,營造良好氛圍。 第三階段:總結和檢查驗收(10月25日前)。認真開展自檢自查工作,總結經驗,查缺補漏。在10月25日前上報我局開展工作情況和自檢自查工作總結。
Ⅶ 環保節在幾月幾號
環保日的由來
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11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討論了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會議建議聯合國大會將這次會議開幕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保護日」。同年10月聯合國大會第27屆會議接受並通過了這一建議。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國都開展群眾性的環境保護宣傳紀念活動,以喚起全世界人民都來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自覺採取行動參與環境保護的共同努力,同時要求各國政府和聯合國系統為推進環境保護進程作出貢獻。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11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討論了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會議建議聯合國大會將這次會議開幕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保護日」。同年10月聯合國大會第27屆會議接受並通過了這一建議。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國都開展群眾性的環境保護宣傳紀念活動,以喚起全世界人民都來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自覺採取行動參與環境保護的共同努力,同時要求各國政府和聯合國系統為推進環境保護進程作出貢獻。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11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討論了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會議建議聯合國大會將這次會議開幕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保護日」。同年10月聯合國大會第27屆會議接受並通過了這一建議。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國都開展群眾性的環境保護宣傳紀念活動,以喚起全世界人民都來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自覺採取行動參與環境保護的共同努力,同時要求各國政府和聯合國系統為推進環境保護進程作出貢獻。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11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討論了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會議建議聯合國大會將這次會議開幕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保護日」。同年10月聯合國大會第27屆會議接受並通過了這一建議。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國都開展群眾性的環境保護宣傳紀念活動,以喚起全世界人民都來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自覺採取行動參與環境保護的共同努力,同時要求各國政府和聯合國系統為推進環境保護進程作出貢獻。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11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討論了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會議建議聯合國大會將這次會議開幕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保護日」。同年10月聯合國大會第27屆會議接受並通過了這一建議。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國都開展群眾性的環境保護宣傳紀念活動,以喚起全世界人民都來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自覺採取行動參與環境保護的共同努力,同時要求各國政府和聯合國系統為推進環境保護進程作出貢獻。
歷年世界環境日主題
1974年 只有一個地球
1975年 人類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
1978年 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 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 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 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 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環境
1986年 環境與和平
1987年 環境與居住
1988年 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
1989年 警惕,全球變暖!
1990年 兒童與環境
1991年 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地球--一齊關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
1994年 一個地球 一個家庭
1995年 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
1997年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98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2000年 環境千年 行動起來
2001年 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
環保雖然有一些紀念日,可都是外國人定的節日,中國為什麼不能有一個有特點的環保節?
孩子們做事情總是很較真兒。前段時間,環保志願軍的同學們在收集廢舊電池時,看到地鐵里有一則廣告「高科技時代要多用電池」,他們覺得這個廣告不環保,便三番五次地找有關負責人「說理」,直到人家撤下這個廣告。現在,這些孩子們又張羅著申請中國兒童環保節,他們認為中國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環保節。因為我們現在比較重視的三個和環保相關的節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4月22日地球日,都不是我們自己的環保節日。
在中國兒童中心環保志願軍的協助下,從北京十所學校挑選出的十名同學,成為首批申請環保節的工作者。孩子們還擬定了一份申請中國兒童環保節倡議書,內容如下:「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商品節、旅遊節,可就是沒有環保節。雖然有好多紀念日,可都是外國人定的節日,中國為什麼不能有一個有特點的環保節?我們覺得7月13日申奧成功日作為兒童環保節再好不過了,因為申奧使環保大大發展,在紀念慶祝環保節的時候,我們不忘申奧的日子,惦記著籌備奧運的日子,想著成功舉辦奧運的輝煌!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這十位小代表10月11日正式展開了工作,他們將倡議書發給學校、居民、爸爸和媽媽單位的同事,還有環保方面的知名人士,徵集他們的簽名,然後再將徵集結果交至北京市人大代表。
中國兒童中心環保志願軍袁方同志說,孩子們做這件事都很積極認真,9歲的晉千石還利用課余時間,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東四大街,讓過路的行人在申請倡議書上簽名,他還認真耐心地給過路的行人講解申請環保節的重要性,半天工夫就簽了70幾個。
袁澤玉小朋友不但找了人大副委員長何魯麗簽名,還找了北大、清華的教授簽名。
李研和袁日涉也簽了不少,袁日涉還高興地告訴記者,目前她已經簽了2000多個,四川和石家莊的一些學校也在幫她簽,福特汽車公司的董事長也簽了,她還准備找環保局局長和福特公司的經理簽名,她至少還要再簽1000個。她說,如果我們的倡議能通過,人們應該會更加愛護我們的環境。
同學們都說在做這項活動時沒有遇到什麼阻力,簽名情況非常順利,父母、老師和同學等都很支持,活動開展的第一周就有幾十所學校表示支持,有的學校所有人員則一起簽名。十個小代表也都有信心,他們相信環保節的申請一定能通過。但據記者了解也有少數人不支持這件事情,他們認為孩子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好好學習什麼都有了,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事情上,要做也用不著他們做。
袁方說,從表面上看這是孩子在做事情,其實這是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近日媒體上還說今後評三好學生以及升學要和環保素質、社會公德等方面掛鉤,我們這些孩子在這些方面就已經走在前面了。而且這些活動和孩子們的學習並不沖突,相反對他們的綜合能力、素質都是一個鍛煉。有個同學原來學習不好,但喜歡這些活動,老師要求她必須把學習搞上去才能參加環保活動,結果參加活動成了她學習的動力,現在她各個方面做得都不錯。再說我們也不是以有這么一個節日為目的,主要想法是通過這樣一個活動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調動大家的環保積極性,讓大家有一種約束力,為保護我們共同的生存環境盡一份責任。另外,像紅葉節、啤酒節這樣的節日都不是正式節日,我們為什麼要申請?主要是給孩子一個立法的概念,哪怕最後不同意,也讓孩子走正規渠道。
Ⅷ 實行耕地保護的意義、措施和途徑
意義:
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面對中國耕地嚴重不足的嚴峻形勢,採取各種措施,預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環境的因素。
穩定和擴大耕地面積,維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質生產能力,預防和治理耕地的環境污染,是保證土地得以永續和合理使用,穩定農業基礎地位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
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明確提出了耕地保護的目標,即實現耕地的總量動態平衡。所謂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是指在滿足人口及國民經濟發展對耕地產品數量和質量不斷增長的條件下,耕地數量和質量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強耕地的數量、質量保護並注重耕地環境質量的提高。
途徑:
1、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
2、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
3、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4、推進土地開發、復墾、整理。
嚴格保護耕地是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說到糧食,必須以穩定一定數量的耕地為保障。
中國明確規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要求在有限時間內,建立耕地保護制度,保護基本農田。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
保護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農田保護好,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保護耕地特別是保護基本農田,是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前提。
Ⅸ 求關於《珍愛國土,從我做起》的文章
這個可供資料。
什麼是國土資源?
國土資源是指一國主權管轄范圍內的全部自然資源,當前國土資源部行政管理的對象主要為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海洋資源。
我國國土資源基本情況
土地資源: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積0.8公頃,約佔世界人均水平的1/3。其中耕地面積12244.43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0.94公頃,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2/5;林地面積23504.70萬公頃,人均林地面積不足0.1公頃,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5;牧草地面積26270.68萬公頃,人均牧草地面積0.36公頃,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資源量排在世界各地的第120位。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均資源量還將不斷減少。
礦產資源: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共有158種,其中能源礦產10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鎢、銻、鋅、鈦、釩、稀土等。按45種主要礦產資源儲量計算的潛在的價值約佔世界礦產總潛在價值的1/8,其人均資源佔有量約佔世界人均水平的1/2。
水資源: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立方米,約佔全球水資源的1/16,其中河川徑流27115億立方米,名列世界第四位。人均水資源2350立方米,僅為世界水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海洋資源:中國海洋面積是299.7萬平方公里,約為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從單位陸地面積平均擁有的海岸線長度來看,中國只佔世界第94位。至於人均海洋面積,世界沿海國家人均為0.026平方公里,而中國只有0.0029平方公里,只是世界平均數的十分之一。
關於國土資源的節日
2月2日 世界濕地日
為紀念《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的簽署,1996年《濕地公約》常委會第19次會議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2005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
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
為表達人民對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敬業和懷念,1929年中國民國政府把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1979年2月17日至23日召開的第5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6次會議決定將3月12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
1971年,第七界世界森林大會決定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森林日。2005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題為「森林:我們的驕傲」。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聯合國第47次大會決定將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2005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生命之水」。
3月23日 世界氣象日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將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2005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各種環保宣傳活動,該活動得到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沒有國際統一的特定主題,它的總主題始終是「只有一個地球」。
6月5日 世界環境日
1972年,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2005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中國的主題為「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1994年12日,第49屆聯合國大會決定從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2005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我國的宣傳主題為「防沙治沙與構建和諧社會」。
6月25日 全國土地日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1991年5月24日,國務院第83次常務會議將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頒布紀念日定為全國土地日。2005年第十五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促進科學發展」。
9月16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1995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決定書》簽訂紀念日即9月16日,定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2004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的主題為「拯救藍天,保護臭氧層:善待我們共同擁有的地球」。
10月的第1個星期一世界居日
1985年12月17日,第40屆聯大通過決議,確定每年10月的第1個星期一為「世界人居日」,亦稱「世界住房日」。2005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題為「千年發展目標與城市」。
10月的第2個星期三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1989年12月第44屆聯合國大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決議決定,指定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三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2004年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的主題為「了解今天的災害,防範明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