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述職報告怎麼寫 開頭有了、結尾也有了、但是中間不知道怎麼寫
寫個人述職報告不要太羅嗦,第一:寫在過去的時間里自己所做的,第二:寫在工作中的經驗、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措施, 第三:寫今後工作的目標、具體方案就行啦。 寫述職報告不要太羅嗦、說大話、實事求是的寫,反復的修改才能寫個好的報告。
⑵ 中國計量學院好嗎
學校不錯,理工科的就業很不錯,考研的也很多。你這個分數來計量不算委屈了自己。計量在東部省區招生至少要高出一本十幾分。比如山東省,這是必然的。你這成績在班裡中等水平,有可能還會偏上一點。我很喜歡計量的學生,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學習氛圍個人認為僅次於浙大,當然是在杭州。浙工大總體實力比計量強,但我覺得學生和老師的水平與計量比不相上下。理工校園很大其實關鍵是靠自己,特別是考研。祝你成功,呵呵
看你選什麼樣子的專業了。如果是計量方面的(如測控技術與儀器),中國計量學院還可以的。如果是機械方面的,我覺得浙江理工大學,勞動。或者是浙江工業大學都比中國計量學院好些。就是不知道浙江工業大學在山西是招幾本了 。 不要被中國計量學院中的中國兩個字給迷惑了啊,如果是在2003年以前,這學校還是屬於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管的,就業有保障,但現在屬於省部共建(浙江省和教育部),感覺就名字好聽點。實力上來講,比不上浙江理工和浙江工業。 還有一點就是浙江工業大學現在還在市區的,但中國計量學院和浙江理工大學都搬到市郊的大學城裡面了,中國計量學院和浙江理工大學就隔一條路。 一,你不說你想上什麼專業,不知道如何建議。二。你都不知道你到底是考研呢,還是工作的呢?
⑶ 計量大學校園網幾點開始
全天開放。
中國計量學院無線校園網實現了教學區所有樓宇和主要室外廣場的全覆蓋,並進入系統調試和用戶測試運行階段。經2個多月的在線測試,系統得到不斷的優化和完善。
無線網的開通使校園網路真正實現了校園全覆蓋,師生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各類終端接入校園網。
⑷ 開學典禮對學生的意義
高校開學典禮是為進入高等學府這一特定青年群體所組織開展的一項重要儀式教育,也是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大學校園文化精神的重要實踐載體。從學生入學進行的開學典禮教育,利於引導大學生開始有意識地進入到個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對於正處在自我社會化過程這一人生階段的青年大學生而言,對於他們開始學習規范道德規范和行為規則也有著重要的啟發引導功能。
一、高校開學典禮儀式的意義
高校開學典禮儀式一般是每年9月新生入學開始的一項重要校園文化活動,也是對學生開展儀式教育的開啟階段,對於學生在大學階段開始追逐夢想具有很好的啟蒙意義。
1、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承載體
作為高校校園文化重要部分的開學典禮儀式通過學生的親身主體參與經歷,來幫助學生從高中階段走向大學階段的場域儀式實現跨越。高校通常通過校長致辭、各學院院長特色祝賀、學長經驗談、大一新生代表發言等儀式環節設置來闡述各自高校的特色思想,通過精心准備的開學典禮儀式來展示校園文化的人文品味和人文關懷。
一直以來,中國計量大學的開學典禮備受學校重視,學校所有校領導均出席在開學典禮上甚至還會邀請外國大學教授、專家參與到本校的典禮上。長期以來,中國計量大學從建校到發展至今,形成了富有獨特的計量文化特色。作為開學典禮重頭戲的校長致辭,校長會結合學校特有計量文化中所蘊含的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來闡釋勉勵大一新生在校該如何學習進取。如2015年9月的新生開學典禮上,校長林建忠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等五個維度闡述大學該如何「自強自化」。他所指的「博學」是掌握知識,校園里有「賽博樓」,表達的是學生「賽一賽」誰更博學。他所指的「審問」是審視發問,校園里有「天問科技活動中心」,表達的是學生要善於提問、敢於提問,以「天問」姿態去消化知識。「慎思」指的是謹慎思索,校園中有慎思路,表達的是大家有探索事物真相的勇氣,去領悟做人之道。「明辯」指的是要明白分辨,學校有「求是樓」,要求我們去真正地探索,用科學、理性、理想三者的結合,去發現事物的本來面貌、它們的內在關系和發展前景。他所指的「篤行」是篤志踐行,學校有「行知樓」,就是要用實踐去鞏固和提升所學知識,用知識去指導實踐。
除了校級開學典禮之外,部分二級學院也會舉辦學院開學典禮。不管是校級還是院級,都在自身實際的基礎上,將特色計量文化和學院特色文化融入到所設置的環節中去,使計量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內心當中去,同時也展示出中國計量大學的獨特校園文化特色。
2、學生夢想的象徵起點
「象徵性或符號化是儀式的重要特徵,小到其中的一個物體具有指涉性,大到整個行動都蘊含著象徵意義」。在開學典禮儀式的舉辦象徵著學生開始正式進入大學的學習的起點,象徵著他們自我價值開始實現與奮斗的起點。作為開學典禮重要環節的一些元素也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如校長演講會根據計量文化特色方面的歷史典故來引申到校園文化中的特色建設上,然後再結合計量特有的文化告訴學生該以何種姿態在這里度過他們的大學四年生活。
二、高校開學典禮儀式的育人功能
高校開學典禮儀式不僅僅是簡單的祝賀功能,還承載著各個高等學府的思想文化理念。對於新生而言,這是一個嶄新的人生儀式,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對其獲得的新角色和新責任的一種嚴肅的賦予確認。因此,開學典禮儀式對大一新生起著潛移默化的歸屬情感凝聚感、校園文化認同感、激發追夢動力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1、歸屬情感凝聚功能
在特定的場域下,通過儀式的形式來參與體驗感受其中的氛圍,會對參與者產生歸屬情感凝聚作用。情感凝聚主要體現在共同的生活場域下進行施教和受教的互動歷程。
開學典禮的每個環節設置,能讓學生感受到現場氛圍的濃厚,周圍同學參與其中的真實情感流露,對大一新生對新集體的感情凝聚起著加速度的作用。利於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培養新角色定位意識。為大一新生在學校的成長起點從儀式上得以確認。在大一新生參與儀式教育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集體」,學生以一種精神對接過程模式,感受著集體精神凝聚力,有利於形成集體情感歸屬感。
2、校園文化認同功能
高校開學典禮儀式是大學人文精神底蘊的重要傳播載體之一,校園文化精神與人文孕育的積淀融入到儀式當中。開學典禮儀式承載著豐富的校園文化內涵,向新入學的學子傳遞出大學的精髓和校園文化的底蘊。
中國計量大學每年的開學典禮環節中有學長分享大學生活點滴和新生表態發言。學長分享是讓廣大新生在傾聽大學精彩生活分享的同時,讓大一新生能開始感知對中國計量大學的集體認同感,認同校園文化氛圍的啟蒙。通過這種集體下的學生角色體驗,讓大一新生深切感受到他們是計量的一員,群體中的一部分,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對於整個班集體甚至學校的發展的使命,從而讓他們能感受到自身被關注的同時,轉化為一種奮進的重要力量,激發他們對大學校園環境的期待與了解嚮往的追求。
3、激發追夢動力功能
對高校新生而言,開學典禮儀式是他們進入大學的第一次重大儀式,開始賦予他們以大學生的新社會身份。在典禮儀式上,校長致辭的追夢激勵、學長的大學學習生活分享及各學院院長獨特的歡迎致辭的表達,提醒著大一新生已經正式地進入大學的狀態。校長、老師、學長們的分享與期待體現出他們的一種社會責任感教育。通過這一系列的儀式環節議程,能建立起大一新生獨特的人生記憶網路,從而為他們作為中國計量大學這一群體集體記憶的有力強化。
高校開學典禮儀式是高等學府校園文化生活建設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以後在校期間及以後離校之後的成長都會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作用。這一儀式象徵著大一新生稱之為大學生身份的顯性標志的開始,象徵著他們追逐夢想的開始。整個典禮儀式都蘊含著大學文化精神和特有的校園文化底蘊。大一新生通過這一集體儀式參與行為,學習並傳承了校園文化,保存並豐富了他們的校園文化記憶,利於增進集體凝聚力,培育了他們對母校的認同感。典禮儀式的舉辦不僅僅發揮對大學生重要的育人功能,也是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有力載體。
⑸ 杭州計量學院
中國計量學院(China Jiliang University)始建於1978年,是我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本科院校,實行省部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以工科為主,工、理、管、法、文、經、醫(葯)、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計量、質量、檢測、標准、檢驗檢疫等方面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始終堅持「計量立校、標准立人、質量立業」的辦學理念,現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為主、並有研究生與成人教育的辦學格局。中國工程院院士庄松林任名譽校長,林建忠教授任校長。
學校地處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旅遊休閑勝地——杭州,佔地面積1580畝,校園環境優美,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現設有機電工程學院、計量測試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光學與電子科技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質量與安全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法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與傳播學院、量新學院、體育軍事部、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工程訓練中心等17個學院(教學部)和1個獨立學院(現代科技學院)。
學校現有14個碩士點,42個本科專業,1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擁有國家特色專業2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級重點專業9個,具有港澳台學生招生權。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近16000人,另有各類在冊成教生4000餘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13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歷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86%,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37%,其中共享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及浙江省特聘教授、教學名師、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入選者、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學科學術帶頭人80餘人。學校還聘請了王大珩院士等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為學校的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名譽教授。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注重培育學科特色。現建有國家磁性材料及其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1個、浙江省重點學科4個、國家質檢總局重點建設學科4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1個、浙江省試驗基地1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浙江省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近年來,學校承擔了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80餘項,其中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0餘項,出版專著及教材170餘部。學校與全國上百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已成為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及重大科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基地和浙江省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科學研究開發的重要基地。
學校秉承「精思國計,細量民生」的校訓,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要位置,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近兩次浙江省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獲得全球首屆「ISO標准化高等教育獎」。學校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行學分制、彈性學制、主輔修制和雙學位制,實行校際聯合選課,舉辦試點班,逐漸形成了「培養具有牢固質量觀念、明確標准意識和較強計量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近年來,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及以上獎項500餘項,其中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等國家獎16項,省一等獎58項,學生專利申請及獲准數量居省屬高校前列,2007年獲准授權專利50項。近年來,學校生源質量穩中有升,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居全省高校前列,畢業生以基礎扎實、特色明顯、實踐能力強而深受社會歡迎。在對2007年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態與就業流向調查的麥可思-蓋洛普指標排行榜中,我校列全國非「211工程」學校中的第16位,省屬高校第2位。學校還先後獲得了「浙江省高校學生工作創新單位」、「浙江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綜合辦學條件優良,擁有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設施和完善的自動化辦公網路,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億多元,館藏圖書170餘萬冊,為全校師生員工的學習、生活和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完備的條件。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先後與德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的2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協作關系,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合作辦學等活動,承擔了「歐盟-亞洲聯結」項目、「面向企業和市場標准化」課題等多項國際合作科研項目。
回顧歷史,成績斐然;展望未來,前景光明。當前,全校師生正齊心協力,開拓創新,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中國計量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法相結合協調發展的具有計量、標准化、質量檢驗、質量管理以及質量監督檢驗檢疫法制特色的普通高等學校。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我院從2000年3月起,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領導,調整為實行"省部共建,省管為主"的高校管理體制。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杭州市西子湖畔。中國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出任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資深院士母國光受聘為學院名譽院長 。
學校始建於1978年,經過建設,學校現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兼有少量研究生教育的辦學格局,並獲得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評價合格結論。學校現設有計量技術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管理學院、文理學院、基礎科學教育分院、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八個二級學院,以及獨立設置的本科民辦二級學院--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等教學單位。擁有數學、電子信息科學、機械、儀器儀表、電氣信息、環境與安全、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法學等學科的17個本科專業。2001年學校在校學生將近6000人,在冊函授生2700多人,在編教職工近700人。現有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和教授、副教授職稱的教師分別佔55%和45%以上。學校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為目標,注重基礎教育及實踐能力訓練,不斷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實踐,努力培養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寬適應"的二十一世紀需要的人才。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俄羅斯標准化計量認證科學院、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法國杜埃礦業學院、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等單位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聘請了兩院資深院士王大珩、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星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同保以及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學校講學,鼓勵和支持校內優秀教師到國外進修。實行教師互訪、學生互培,實現開門辦學。
2001年,學校在杭州市下沙高教科技園區佔地1100畝的新校區已順利開學,開始了學校的二次創業。一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中國計量學院正以昂揚的姿態,向建成以工為主,工、管、法、文、理、經等多學科、多層次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浙江省重點萬人大學的目標闊步邁進!
學校網址:http://www.cjlu.e.cn
學校地圖:http://cjlu.6dxy.com/
⑹ 中國計量學院怎麼樣
學校不錯,理工科的就業很不錯,考研的也很多。
你這個分數來計量不算委屈了自己。計量在東部省區招生至少要高出一本十幾分。比如山東省,這是必然的。你這成績在班裡中等水平,有可能還會偏上一點。
我很喜歡計量的學生,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學習氛圍個人認為僅次於浙大,當然是在杭州。
浙工大總體實力比計量強,但我覺得學生和老師的水平與計量比不相上下。
理工校園很大
其實關鍵是靠自己,特別是考研。
祝你成功,呵呵
⑺ 中國計量大學怎麼樣,是一本嗎
中國計量大學是很好的學校,學校是一本高校。學校發揮行業辦學優勢,服務創新驅動戰略,獲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浙江省科學技術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100餘項。
近五年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800餘項,發表高水平收錄論文2900餘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500餘項,主持或參與制修訂標准130餘項。
中國計量大學其他情況簡介。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70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近70%。擁有共享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萬人計劃」、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國家級人才20餘人次。
學校秉承「精思國計、細量民生」的校訓,堅持「計量立校、標准立人、質量立業」的辦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適應國家質量事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計量大學——學校簡介
⑻ 杭州計量大學怎麼樣
學校非常好。
學校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浙江省教育廳與義烏市人民政府共建重點高校、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領域唯一本科高,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一帶一路」標准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牽頭單位。
校園環境優美、清麗怡人,教育教學設備齊全、配置一流。格局新穎的教學樓巍然屹立,新建學生公寓雄偉壯觀,師生食堂寬敞潔凈。實驗室、圖書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校醫室、浴室及音體美專用場地等現代化教育設施一應俱全。
國計量大學有專任教師13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近70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約佔70%。擁有共享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萬人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國家級人才20餘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計量大學(杭州)
⑼ 中國計量學院怎麼樣
中國計量學院,是亞洲唯一一所以計量學科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始建於1978年,是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本科院校,實行省部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擁有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580畝,校園環境優美,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綜合辦學條件優良,擁有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設施和完善的自動化辦公網路,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1.4 億元,館藏圖書 220萬冊,中外文期刊 3580 種。
中國計量學院以工科為主,工、理、管、法、文、經、醫(葯)、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計量、質量、檢測、標准、檢驗檢疫等方面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是我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鮮明的計量標准質量檢驗檢疫特色的浙江省重點建設大學,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招生權。學校始終堅持「計量立校、標准立人、質量立業」的辦學理念,現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為主、並有研究生與成人教育的辦學格局。中國工程院院士庄松林任名譽校長,林建忠教授任校長。 學校佔地面積1580畝,綜合辦學條件優越,擁有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設施和完善的自動化辦公網路,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億多元,紙質圖書120萬冊,另有電子圖書78萬冊,中外文期刊3000餘種。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經濟學、醫(葯)學、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現設有18個學院(部),44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9000餘人。有1個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1個浙江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4個碩士點、3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精湛、師德高尚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00多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達88.39%,教授、副教授的比例達44.15%。其中,有共享院士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務院政府
校園風光(20張)特殊津貼獲得者及浙江省特級專家、特聘教授、教學名師、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員等高層次學科學術帶頭人80餘人。另聘請王大珩院士等160餘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為客座、兼職和名譽教授。 學校堅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國,依託行業,服務地方」,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建有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質檢中心、4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試驗基地)和工程實驗室。近五年,學校主持和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450餘項。學校重視立足行業優勢,積極創新合作模式,在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與地方政府、質檢行業和大型企業開展全面合作,已成為解決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及重大科技問題的研究基地。 學校秉承「精思國計、細量民生」的校訓,堅持「計量立校、標准立人、質量立業」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適應國家質量振興事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教育創新,注重個性發展,舉辦試點班,實行學分績點制、彈性學制、主輔修制和雙專業、雙學位制,形成了「培養具有牢固質量觀念、明確標准意識和較強計量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2007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獲得全球首屆唯一的「ISO標准化高等教育獎」;近兩屆有12項成果獲得國家、省政府教學成果獎,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門國家精品課程、3個國家特色專業;5個浙江省教學團隊、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浙江省重點專業、18門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近五年在國內各類科技創新和學
計量學院老校區(16張)科競賽中,獲得省一等獎以上獎勵100餘項,其中第十屆全國「挑戰杯」競賽一等獎、全國第三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獎37項;學生專利申請及授權數量居省屬高校前列,2009年學生授權發明專利、實用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238項。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市)招生,在山東等10個省份列入重點批次招生,畢業生以基礎扎實、特色明顯、實踐能力強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省屬高校前列。獲得「浙江省高校學生工作創新單位」、「浙江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等稱號。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每年選派教師和優秀學生出國進修、講學、交流學習,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科研合作;承擔了10多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與美國ZILOG、Fluke公司等國外企業共建實驗室。承辦了標准化國際研討會,計量、標准、質量國際高峰論壇,WSEAS儀器、測量、電路與系統國際會議等系列高水平學術會議。
⑽ 想在校園拍一個關於節約的宣傳 DV 求個劇本 急急
一、開展「水資源教育」,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