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哪一年哪月哪日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准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徹查人口出生變動情況以及房屋情況。
普查對象是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
第七次人口普查意義:
1、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摸清我國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我國已進行過六次人口普查,世界各國也都定期開展人口普查。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及時開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況。
既是制定和完善未來收入、消費、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礎,也為教育和醫療機構布局、兒童和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工商業服務網點分布、城鄉道路建設等提供決策依據。
2、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及時查清人口總量、結構和分布這一基本國情,摸清人力資源結構信息。
才能夠更加准確地把握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等狀況,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3、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迫切需要。
⑵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是什麼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是141178萬人。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人口普查數據的目的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將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提供科學准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⑶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
中新網5月11日電 國新辦11日上午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舉行發布會,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發布會上透露,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寧吉喆介紹,根據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我國以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開展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人普),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情況,為完善我國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准確統計信息支持。「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等宣傳口號深入人心,加大了宣傳力度。七人普堅持依法進行,認真落實普查方案的各項要求,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追溯和問責機制,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隨機抽取141個縣的3.2萬戶進行了事後質量抽查,結果顯示,七人普漏登率為0.05%,普查過程嚴謹規范,普查結果真實可靠。
⑷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1統計結果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1統計結果: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方法:
七人普全面採用電子化數據採集方式,實時直接上報數據,首次實現普查對象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自主填報,強化部門行政記錄和電力、手機等大數據應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質量和效率。七人普邀請鍾南山、姚明擔任宣傳大使,「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等宣傳口號深入人心,加大了宣傳力度。
七人普堅持依法進行,認真落實普查方案的各項要求,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追溯和問責機制,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隨機抽取141個縣的3.2萬戶進行了事後質量抽查,結果顯示,七人普漏登率為0.05%,普查過程嚴謹規范,普查結果真實可靠。
以上資料參考人民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 中國人口超14.1億人
⑸ 第七次人口普查什麼時候開始
今年的人口普查工作大概要持續1年,除了入戶的資料收集外,還要有後期的整理歸納,以及部分資料的吊車核實,還有在冊的人口數據的比對,對於部分沒有普查到的人口還要數次的上門,或者電話統計,總之,工作量是相當的龐大,時間也是相當的持久,一般在明年年底就會完成相關的統計。
關於現在中國的人口數量總額,人口結構就會更加具體化,對於以後的老齡化社會,相關住房情況等都會一同分析,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對未來的人口政策,住房政策,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都有影響。
我們在接受普查工作的同時,一定要真實地填寫,對於上門普查員也要及時關注村委會和社區的鑒別,避免產生假冒人員出現詐騙等安全事件。
⑹ 第七次人口普查
廣大居民朋友: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在人口普查前全面開展戶口整頓,是確保人口普查數據信息質量的基礎性工作。為使人口資料更加全面祥實,戶口登記項目更加完整准確,興業縣公安局從即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整頓工作。現將有關工作事項通告如下:
一、核查無戶口人員戶口。新生兒出生、軍人退伍轉業、刑滿釋放、持其他遷移證等人員按規定應落戶而未落戶的,以及其他無戶口人員,於8月31日前持相關證明材料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咨詢、申報和登記辦理入戶手續。
二、核查應銷未銷戶口。已徵兵入伍、加入外國國籍、出國(境)定居、死亡的,本人或近親屬在8月31日前持相關證明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報注銷手續。
三、核查重復戶口。凡持有兩個以上常住戶口、虛假戶口的居民,請立即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報,經調查核實後,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保留真實有效的常住戶口,注銷其他重復(虛假)戶口。
四、登記人戶分離信息。人戶分離、空掛集體戶口的,應主動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核對戶籍信息,辦理戶口住址變更手續。符合家庭戶落戶條件的人員應盡快將戶口遷出。
五、核查變更、更正戶口登記信息差錯。如果發現戶口登記項目與本人實際情況不符或存在差錯的,請持相關證件或證明前往派出所進行變更、更正。凡是年滿16歲未辦理身份證或未到派出所採集錄入照片人員,需在8月31日前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辦理身份證或採集錄入照片。
六、核查流動人口信息。在我縣居住、就業、就讀、經商的流動人員請主動到居住地派出所申報居住登記,根據需要可以現場申辦居住證。
七、核查門牌信息。全面清理缺失、不規范門牌,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提供准確的地理信息。如有門樓牌空缺、破損、差錯等情況的,請及時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進行登記。
八、徵集戶口整頓線索。請廣大群眾積極向公安機關提供偽造、編造、買賣、冒用居民身份證以及泄露、竊取、買賣、冒用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線索,公安機關將嚴格為舉報人員保密。舉報電話:0775-3773113 0775-3771810
戶口整頓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是第七次人口普查順利開展和高質量完成的重要保障。望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配合。
特此公告!
⑺ 第7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是什麼
第7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是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全國共有家庭戶49416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29281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數據表明,集體戶2853萬戶,集體戶人口為11897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
第7次人口普查人口結構
年齡結構方面,0到14歲人口佔17.95%,15到59歲人口佔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佔18.7%,65歲及以上人口佔13.5%。與2010年相比,0到14歲、15到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從年齡構成來看,我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⑻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意義是什麼
一是摸清我國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
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況,既是制定和完善未來收入、消費、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礎,也為教育和醫療機構布局、兒童和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工商業服務網點分布、城鄉道路建設等提供決策依據。
二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及時查清人口總量、結構和分布這一基本國情,摸清人力資源結構信息,才能夠更加准確地把握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等狀況,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強有力支持。
三是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迫切需要
自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我國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都發生了顯著改變,出現重要轉折性變化,包括人口總規模增長慣性減弱,勞動年齡人口波動下降,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等。
普查情況
此次人口普查對象是指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含在我國境內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國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此次普查主要將調查人口和住戶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
⑼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幹嘛的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將在2020年開展的全國人口普查。普查標准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徹查人口出生變動情況以及房屋情況。普查對象是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將佩戴統一的證件開展工作,普查員上門時,住戶可以先驗明普查員身份,然後請普查員進入家中進行登記。
⑽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是多少
1、人口總量
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2、戶別人口
全國共有家庭戶49416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29281萬人;集體戶2853萬戶,集體戶人口為11897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受我國人口流動日趨頻繁和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3、人口地區分布
東部地區人口佔39.93%,中部地區佔25.83%,西部地區佔27.12%,東北地區佔6.98%。與2010年相比,東部地區人口所佔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上升0.2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1.20個百分點。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
4、性別構成
男性人口為72334萬人,佔51.24%;女性人口為68844萬人,佔48.7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07,與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下降6.8。我國人口的性別結構持續改善。
5、年齡構成
0—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佔17.95%;15—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
與2010年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我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6、受教育程度人口
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
7、城鄉人口
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199萬人,佔63.8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79萬人,佔36.11%。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3642萬人,鄉村人口減少1643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發展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實落地,10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8、流動人口
人戶分離人口為49276萬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為11694萬人,流動人口為37582萬人,其中,跨省流動人口為12484萬人。與2010年相比,人戶分離人口增長88.52%,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增長192.66%,流動人口增長69.73%。
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人口的遷移流動創造了條件,人口流動趨勢更加明顯,流動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
9、民族人口
漢族人口為128631萬人,佔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547萬人,佔8.89%。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長10.26%,少數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個百分點。
在華境外人員統計
此次人口普查也統計了2020年11月1日零時居住在中國大陸接受普查登記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不包括因出差、旅遊等原因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
在華境外人員當中,居住時間三個月以下的40659人;居住時間三個月至半年的56342人;居住時間半年至一年的166884人;居住時間一年至兩年的248174人;居住時間兩年至五年的 314954人;居住時間五年以上的603682人。
以目的來看,以商務為目的77008人;以就業為目的444336人;以學習為目的219761人;以定居為目的419517人;以探親為目的74735人;其他目的1953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