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南盧氏朱陽關莫家營村電話
你好,你打盧氏縣宣傳部服務電話:0398-78八八 八88 能問到莫家營村電話,這個電話是專門作招商的,你可以說投資莫家營村的甘薯深加工。
❷ 郭巷鎮的歷史人物
顧雍(168—243) 三國時吳國丞相。顧氏為越王勾踐之後,封於蘇州城東澄湖邊之搖城(今屬車坊鎮),後世子孫散居蘇州城鄉,為蘇州望族。據《吳門表隱》記載,顧雍宅在葑門外曹巷村(今郭巷街道塘南村柴家浜、巷門里一帶,柴家浜實為曹家浜),該書編者顧震濤系顧氏後裔,諳熟鄉邦文獻,記述可信度高。
顧雍字元嘆,少時曾跟從蔡邕學習琴、書。二十歲經州郡表薦,任合肥長,後轉任曲阿、上虞等地,均有政績。建安五年(200年)孫權任會稽太守時,以顧雍為郡丞,負責處理太守事務。任內討伐寇賊,使境內恢復安寧,升左司馬。孫權建立吳國後,顧雍遷任大理奉常,領尚書令,封陽遂鄉侯。顧雍不喜聲張,拜侯後回到家鄉,家人竟然不知這件事。黃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進封醴陵侯,又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性不飲酒,平時寡言少語。為相十九年,所選文武將吏,能量才而用,使之各盡其職;獎懲功過,能明察秋毫,以國為重。因此孫權對顧雍的政見言聽計從,連兩朝元老、輔國將軍張昭上疏「法令太稠,刑罰微重,宜有所蠲免」,孫權也要詢問顧雍,得到證實後才實施。孫權還經常派中書郎到顧雍處咨訪國事。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顧榮(?—312) 西晉官吏。字彥先,顧雍孫。豐神明悟,與薛謙、陸機兄弟等稱為五俊。任吳國黃門侍郎、太子輔義都尉。西晉滅吳後,與陸機兄弟一起赴洛陽,時號「三俊」,拜郎中,歷尚書郎廷尉正。相繼任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等人的僚屬。晉惠帝司馬衷西遷長安,征為散吉期常侍。後以八王之亂南歸,擔任東海王司馬越的軍咨祭酒。司馬睿南渡後,在王導的引薦下,顧榮擔任了軍司和散騎常侍,聯絡南方人士,協助創建東晉政權。後卒於官,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元」。墓在黃天盪東巷門里(實在今塘南村盛頭浜)祖居附近,墓西有祠,題為顧將軍廟。該地因而俗稱顧墓。曾孫顧愷之(著名畫家,一說顧榮曾孫顧愷之與畫家顧愷之系兩個人)墓相傳在尹山巔。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袁易(1262—1306) 元代詩人、藏書家,赭墩村(今郭巷街道東部)人,字通甫,號靜春居士。出生官宦世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曾任徽州路石洞山長(一種在書院中負責講學、總領院務的職務),大德五年(1301)回赭墩,此後便不再出門任職,建江南園林式建築靜春堂。堂中有書萬卷,並且都親手校對。善於寫詩,著有《靜春堂詩集》(四卷)及《靜春詞》(一卷)。《四庫全書》評論袁易之詩說:「有元作者綺縟居多,袁易詩雖所傳無幾,而風骨遒上,故足以高步一時……」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永隆(1360—1392) 明初高僧。俗姓施,蘇州人。在襁褓中即不食葷腥,少年一心求學佛法。二十歲後入尹山(今屬郭巷街道)崇福寺,投奔禮天泉澤法師之孫永定,祝發為僧。重建崇福寺大雄寶殿。洪武二十五年,朝廷決定對僧人進行考核,然後確認其身份。永隆帶領徒弟們赴京試經,並請求給予度牒。當時各地到京沙彌三千餘人,許多人並不諳熟經文,只是想冒請度牒。朱元璋知道後大怒,下令將這些人都送到錦衣衛充當軍人,永隆奏請通過焚身免除對其他僧人的懲罰,得到朱元璋允許。焚身前取香一瓣,書「風調雨順」四字,讓內臣上奏朱元璋,遇到旱災用此香祈雨,必定靈驗。後逢大旱,朱元璋召來僧錄司官,迎送永隆所遺之香到天禧寺率眾禱雨,以三日為限,當天夜裡就天降大雨,朱元璋大喜,對群臣說:「這真是永隆雨啊!」於是御制《落魄僧》詩表彰永隆。同年八月,永隆弟子時習把永隆的靈骨帶回蘇州,安葬在尹山寺內,並建造了一隻石塔。永樂二年(1404),著名僧人道衍(姚廣孝)為撰塔銘,由蘇州北禪講寺前住持德完書寫,南陽滕用亨篆額。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練塤,明初官吏。字聲伯,後更名則成。祖籍福建浦城,父練士章(字文達)曾任蘇州某海道萬戶府的總管,因之遷居郭巷鎮尹山,宅址在今尹山街8號一帶。練塤幼時即以氣節自負,與眾少合,洪武十一年(1378)在尹山澹臺書院中設義塾,延儒士高平人范煥為師,供里中子弟就學,還割田三十畝作為辦學經費。明初學者宋濂為作《長洲練氏義塾記》。後練塤以文學拜左春坊司直郎,充東宮經筵講官,負責教授太子。擔任言官,盡心盡責,遭到同僚的嫉恨。曾糾改尚書不法事,得到明太祖的贊許,特賜錦衣一襲,升河南道監御史(正七品)。後遭嫉恨者中傷,調任雲南廣西府推官。最後被人下毒而死,年僅三十七歲,時人都為之惋惜。歸葬光福鳳凰山。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練綱(1402—1477),明代官吏。字從道,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郭巷鎮尹山街8號一帶)人。明宣德十年(1435)鄉試第二名舉人,入太學,以諳熟《春秋》著名。正統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大舉進攻明朝,八月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弟朱祁鈺監國,後登位為代宗。因當時蒙古軍威脅猶在,朝廷內部斗爭也很激烈,大臣們都惶遽不安,不敢昌言得失。練綱不顧自身安危,上《中興要事八條》(也稱《中興八策》)。十月,蒙古軍圍攻北京,練綱又上《勤王急務》一疏,代宗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任命他為監察御史。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施禮(明初),明代官吏。字尚儀,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父施宗義曾任福建建寧知府。施禮性情高邁,明朝洪武年間被地方上推薦給朝廷,永樂年間先後擔任過地官大夫(對財政官員的俗稱)、陝西清吏司員外、福建監察御史等職,後結廬於尹山湖濱、今郭巷集鎮所在地。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施悌(1451—?),明代官吏,字天祿,號介庵,郭巷集鎮人,施禮後裔,明代成化辛卯(1471)科舉人,弘治年間(1488—1505年)被選為湖廣永州府的同知,曾代理永州府知府事務,清惠相濟。掌管官吏升遷命運的考績中官劉瑾召見施悌,施悌避而不見。後任宗人府經歷,正德年間(1506—1521)出任姚安(今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一帶)知府,用禮法恩信教育百姓,還修繕學校,督促種桑植麻,除惡獎善,修建城內外街道。兩年後疾病發作,死在姚安。棺木後來運回蘇州,葬於尹山西麓祖墳,墓前有石豬、石羊。1751年,清乾隆皇帝下令將施悌的牌位放進墓旁的澹檯子祠,一起受祭祀,由施氏後裔主祭。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袁學瀾(1804—1879), 清末詩人。渡橋村(今郭巷街道馬巷社區大橋頭村,又名袁村)人。原名景瀾,字文綺,別字春巢,自稱「巢史」,家境優越,勤於學業,以能詩著聲吳下。目前國內可見到他創作的詩詞近3000首,其中1200多首是吟詠吳地風俗民情、節令時序、名勝掌故之作,故被人們譽為「風俗詩人」。其《南宋宮詞》、《姑蘇竹枝詞》、《蘇台攬勝百詠》尤為時人所傳誦。另外如《田家四時絕句》、《游吳郡西山詩》、《編年詩》、《零錦詞》等影響也頗深遠。據《書舶佣譚》記載,他還有《適園詩》抄本24冊,共52卷,已流傳到日本人田中手中,目前國內尚未發現該詩集。人們以學瀾之詩能反映現實、針砭時弊,而稱其為「詩史」、「詩虎」。
1852年,袁學瀾購下蘇州城內官太尉橋西堍盧氏舊宅一所,營為宅園。因該宅鄰近名勝雙塔,於是自題為「雙塔影園」。該故居坐西向東,現有建築面積3275平方米,主要分南北兩路。南路第三進為大廳(系紗帽廳),舊額「仁德堂」;北路五進,三廳二樓,有花籃廳,額「怡軒」。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陳霆銳(1891-1976),民國著名律師。郭巷集鎮人,原名政,乳名翰臣,號霆銳,後以號行。父陳希濂(1867—1945年,字聆詩),1891年江南鄉試舉人第二名(亞元)。陳霆銳為美國密歇根大學法科博士。在他和同仁們的奔走呼號、多方交涉下,不允許華人進入、並將華人與狗相提並論的上海黃浦公園,從1928年6月1日起對中國人開放。此外,他還為「五卅慘案」受害紗廠工人維權;為「七君子」辯護;參與收回上海租界的會審公廨,維護了我國的法權。後任台灣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施魁和(1886—1934),民國時期蘇州商業領袖。字筠清。父施仲榮(1851--1942),字松亭,郭巷集鎮人,後遷居蘇州城內西北街天後宮橋,開設「施和記緞庄。筠清6歲讀書,14歲輟學習商,1924年被選為蘇州商團團副,1928年擔任蘇州第一區行政委員,1930年改充第一區區長。職務最多時,曾兼任蘇州救火會聯合會會長、吳縣商會主席委員、國貨陳列館館長等十六職。1931年金雞湖重修李公堤,他率先襄助;又發起組織梅蘭芳、馬連良1933年1月到蘇州義演,並將義演收入全部用於慈善事業。鑒於日本侵佔我東北三省,他與人發起建造國貨商場(今蘇州人民商場),並擔任第一任董事長,以抵制東洋貨,保護民族工業,振奮國民精神。1934年秋蘇州大旱,10月18日筠清赴婁門外勘災,回家後即感不適,多方求醫不見好轉,第二天病故。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袁水拍(1916—1982), 著名詩人。原名光楣,字進修,小名壽官,渡橋村(今郭巷街道馬巷社區大橋頭村,又名袁村)人,袁學瀾哥哥袁學潮玄孫、清末詩人袁蘭升曾孫。1934年畢業於省立蘇州高中,次年考入上海滬江大學,三個月後報考上海中國銀行,當了一名練習生。抗戰爆發後,他隨中國銀行總帳室撤退到武漢,1938年再次撤退到香港,同時開展詩歌創作活動和參加文化界進步活動。建國後擔任《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人民文學》、《詩刊》編委,中央宣傳部文藝處處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曾被選為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粉碎「四人幫」後,水拍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1982年10月29日,一代詩人因肺間質纖維化病逝世。著作有《沸騰的歲月》、《人民》、《冬天,冬天》、《向日葵》、《馬凡陀山歌》等,他還單獨翻譯或與人合譯了《伐木者醒來吧》、《我的心呀在草原》、《土耳其詩選》、《馬克思主義與詩歌》、《論詩歌源流》、《聶魯達詩文集》等書,並輯譯了《現代美國詩歌》。長子袁懷雨,北京地質大學教授。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陳章(1900—1992年),郭巷集鎮人,字俊時,陳霆銳胞弟,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碩士,曾任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無線電系主任20多年,是我國著名的無線電專家,被譽為「電壇宗師」,去世後一半骨灰撒在了郭巷市河和尹山湖的交匯處。 (資料來源:《郭巷鎮志》)
茭白又名菰、茭瓜、茭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爛田裡,開花所結籽粒被稱為「菰米」或「雕胡」,是古代的「六穀」之一,煮出的飯香氣撲鼻,是招待貴賓的佳品。菰感染黑粉菌後不抽穗,但莖部卻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這就是茭白。
郭巷茭白栽培歷史悠久,農戶種植經驗豐富,質量上乘,是蘇州一帶的名產。這里的茭白分秋茭白和四月茭兩大類,主要種植在北部和中部。2000年,郭巷地區種植茭白達2000畝,總產420噸。
郭巷是我國三大燈草產地之一。2000年,全鎮種植燈草1549畝,年產約112.3萬公斤,主要種在境內的中部和北部。農閑時節,婦女們把曬乾的燈草一小扎一小扎蘸濕,然後戴上指頭箍,用「草刀」一根一根地劃,劃出的「草玉」賣給做中葯的或做燭芯的,剩下的殼就用來做蓑衣、絞繩索。郭巷的蓑衣做工考究,厚實耐穿,不漏水,是遠近聞名的特產。編織的時候,人們先搓好領頭繩,然後把草殼一小股一小股編上去,做成「軀體」,再編上「翅膀」和「裙子」。草殼每隔三四寸就用細繩橫向固定,以防日後鬆散。背部受雨最多,編的時候會多編些草殼。「軀體」的兩側還做上搭鈕、背帶,披上後可以扎緊,防止身前受潮。這樣的蓑衣精巧耐用,難怪有人稱之為「別致的工藝之作」。
❸ 張耀漢的人物簡介
由於張耀漢是學生運動的骨幹分子,黨組織考慮到他小學畢業後在洛寧上中學恐有不測,就動員他到盧氏上學。1939年7月,張耀漢到設在盧氏澗北村的洛師補習班學習,畢業後考入河南省第十一區區立中學。當時,洛師、區中等學校為躲避日軍戰火,都遷移到山城盧氏。同年8月,張耀漢經中共盧氏縣委書記趙致平(時化名劉尊世)和李茂林介紹,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中共陝州地區區立中學黨支部負責人。
1939年秋,區立中學的黨組織決定,收取、傳發進步書刊的任務落在張耀漢的肩上。按照縣委書記趙致平的指示,張耀漢按時到盧氏城內一個雜貨鋪把《新華日報》、《解放》、《群眾》、《共產黨人》等報刊、文件取出,分別發送給有關黨員和進步人士。1940年年底,黨組織考慮到張耀漢的安全,決定讓他離開區立中學,報考洛師。
1944年日軍侵佔豫西,張耀漢在省立洛陽師范組織抗日游擊隊,擔任游擊隊隊長,後到洛寧抗日武裝「桂吾旅」任政工隊長。解放戰爭時期在陝州專區參加剿匪、土改、反霸、鎮反工作,任工作隊隊長,後任中共陝州地委宣傳部幹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陝縣文教科副科長、陝縣人民委員會委員、陝縣二屆人大代表。1957年整風運動中被錯劃為右派,開除公職,含冤勞動改造20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張耀漢獲得徹底平反,歷任陝縣第二高中副校長、陝縣五屆人大代表、陝縣政協副主席、三門峽市政協委員、河南省政協委員等職。1986年10月離休後繼續發揮余熱,任陝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被授予全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2002年7月28日病逝,終年77歲。
❹ 宣法民初張世軍
男,1946年出生,河南省盧氏縣人,中共黨員,1969年畢業於河南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現任河南省助殘濟困總會第一屆主席、常務理事。
1965年9月考入河南農學院植保專業學習,1969年7月留校待分配;1970年7月在五十四軍滑縣農場鍛煉,任盧氏縣高中教師;1973年12月先後任中共盧氏縣沙河鄉黨委副書記、清河鄉黨委書記;1981年12月任中共盧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1984年5月任中共汝陽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縣委書記;1986年3月至1986年7月在省委黨校學習;1988年8月任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1990年6月任中共洛陽市委副書記;1991年8月任中共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並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1996年3月任中共濮陽市委書記,期間當選為中共十五大黨代表,第八、九屆河南省人大代表;2001年10月至2006年1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
2006年1月在河南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當選為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08年1月河南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選舉,徐光春當選為新一屆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柏拴、王菊梅、劉新民、張程鋒、鐵代生、儲亞平當選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世軍沒有再次入選。
2006年7月至今任河南省助殘濟困總會第一屆主席、常務理事。
❺ 姓鍾的真失敗為什麽沒有鍾氏富豪
鍾氏,四川儀隴縣周河鎮梁山村鍾家灣人。
清咸豐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鍾氏出生。早年嫁於比自己小三歲的客籍人朱世林為妻。朱世林原為廣東韶關人,在『湖廣填四川』時,遷移至四川儀隴縣馬鞍場。家境貧苦的他,世代為地主耕種。鍾氏的公公婆婆也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其公公到八九十歲還非得耕田,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里勞動;婆婆則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事務由她管理並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當時,全家有二十多口人,婦女們則輪班煮飯,輪到誰就煮一年。鍾氏每次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因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要挑水挑糞。
清光緒十二年(丙戌,公元1886年)12月1日,鍾氏為朱世林生下一子,名朱代珍,此子就是後來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首---朱德。
❻ 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的活動細節
第十八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總體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和國家旅遊局關於發展黃河旅遊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經國家旅遊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八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節會)將如期舉辦。為確保節會各項籌備工作順利進行,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名稱
第十八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
二、時間
2012年5月18—23日
三、地點
河南省三門峽市
四、活動主題
黃河之旅——中華民族之魂
五、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九次黨代會、市六次黨代會精神,以大型節慶活動為載體,本著「創新開放、隆重節儉、規模適度、平安高效」的舉辦節會方針,大力弘揚黃河文化,展示黃河文明,做大做強黃河旅遊產業,打造「黃河之旅」國際旅遊品牌,提升大黃河旅遊的知名度、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圍繞「三大戰略定位」,全面實施「四大一高」戰略,加強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城市、黃河旅遊核心城市、河南省旅遊強市、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地區對外開放和承接產業轉移中心城市。
六、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國家旅遊局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河南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河南省旅遊局
河南省商務廳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河南省委員會
中共三門峽市委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
七、參加人員
國家領導人,國家旅遊局領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領導、河南省領導、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國際休閑產業協會官員,「沿黃九省(區)黃河之旅旅遊聯盟」成員單位代表、大旅行商代表,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和旅遊專家、世界500強企業及大財團代表,豫晉陝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區政府領導、大企業負責人,主流媒體記者。
八、主要活動
本屆節會共有15項活動,其中以開幕式暨大型文藝演出、中國黃河休閑旅遊研討發布會、經濟合作項目簽字儀式、2012中國(三門峽)橫渡母親河活動為4大主體活動。
(一)組委會招待酒會
時間:5月18日17:30。
地點:天鵝湖國際大酒店、會展中心。
內容:舉行招待酒會,歡迎八方賓朋。
承辦單位:接待組、經貿組、市事管局。
(二)開幕式暨大型文藝演出
時間:5月18日20:00。
地點:文體中心體育場。
內容:舉行隆重熱烈、莊重大氣的開幕式,並聯合中央電視台舉辦大型文藝演出。
承辦單位:組委會辦公室、宣傳文化組、安全保衛組、市容秩序組。
(三)中國黃河休閑旅遊研討發布會
時間:5月19日9:00。
地點:金泉大酒店。
內容:邀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國際休閑產業協會官員、「沿黃九省(區)黃河之旅旅遊聯盟」成員單位代表、大旅行商代表、知名旅遊專家,研討大黃河旅遊發展和三門峽黃河休閑養生旅遊產品開發的熱點問題,共同發布「中國黃河休閑旅遊精品線路」。
承辦單位:旅遊組。
(四)2012中國(三門峽)橫渡母親河活動
時間:5月20日10:00。
地點: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內容:繼續聯合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游泳協會,邀請國內外游泳愛好者橫渡黃河,倡導全民健身、綠色旅遊,培育活動品牌,推動黃河運動休閑旅遊產業發展。
承辦單位:市體育局、市林業和園林局、安全保衛組、市容秩序組。
(五)經濟合作項目發布暨簽字儀式
時間:5月19日9:00。
地點:會展中心。
內容:市情介紹、經濟合作項目發布、合作項目簽字儀式。
承辦單位:經貿組。
(六)2012亞洲財富論壇
時間:5月20日9:00。
地點:會展中心。
內容:邀請駐華使節、國際友人、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世界500強企業及大財團代表就中原經濟區建設帶來的發展新機遇和如何進一步加強對外經濟合作進行演講、交流。
承辦單位:經貿組。
(七)經濟合作項目對接洽談及商務考察
時間:5月19—22日。
地點:全市各重點企業及主要旅遊景區。
內容:邀請國內外客商對三門峽市在建、在談項目和投資環境進行考察,積極開展合作項目對接和「1對1」洽談活動。
承辦單位:經貿組。
(八)「天下黃河」沿黃九省(區)大型集郵暨三門峽旅遊風光全國攝影聯展
時間:5月18—23日。
地點:會展中心。
內容:大型集郵盛會爭取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主辦,由河南、山西、陝西、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東等沿黃九省(區)集郵協會共同承辦,以「黃河之旅——中華民族之魂」為主題。同時,展出由市旅遊局、中國旅遊攝影網聯合舉辦的「中流砥柱杯」三門峽風光全國旅遊攝影大賽和中國攝影家協會、市委宣傳部、三門峽商業銀行聯合舉辦的「天鵝卡杯」黃河濕地白天鵝國際攝影大賽獲獎優秀攝影作品(頒獎慶典方案由承辦單位分別另行制定)。
承辦單位:旅遊組、市商業銀行、市郵政局。
(九)首屆戶外用品博覽會及全國驢友交流大會
時間:5月19—22日(19日上午9:00在會展中心前廣場舉行開幕式)。
地點:會展中心、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內容:聯合河南省貿促會,邀請國內外戶外用品品牌企業和相關產業企業200餘家舉辦戶外用品展覽;同時,通過驢友交流大會、驢友萬人帳篷節、中國(三門峽)天鵝湖驢友交流基地啟動儀式、篝火晚會、驢友賽事等系列活動,填補會展空白,推動廣泛參與。
承辦單位:經貿組。
(十)首屆三門峽汽車文化旅遊博覽會
時間:5月19—22日。
地點:會展中心。
內容:聯合河南省貿促會,邀請國內外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商、配飾生產商、汽車旅遊產品相關產業廠商參加,通過會展樹立形象、拉動消費,形成節會新亮點。
承辦單位:經貿組。
(十一)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第五屆科技文化藝術節
時間:5月17—20日(17日10:00舉行開幕式)。
地點: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內容:舉辦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成果展、科技製作成果發明展、書畫攝影作品展等具有學院特色的展覽,開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體育競賽,並進行文藝展演。
承辦單位: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十二)函谷關「品茶論道」
時間:5月19日15:00。
地點: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
內容:組織精彩的茶道表演,邀請國內一流名家學者和各界知名人士品鑒「函谷紅」高山有機茗茶,並以「《道德經》與科學養生」為主題進行對話,宣傳銷售「函谷紅」,開發養生旅遊產品,弘揚國學傳統文化,彰顯黃河旅遊品牌。
承辦單位:中共靈寶市委、靈寶市人民政府。
(十三)「黃河之旅·綠色甘山」全國山地自行車邀請賽
時間:5月21日9:00。
地點:高鐵三門峽南站——甘山國家森林公園。
內容:充分利用三門峽風光資源和地理優勢,打造自行車品牌賽事,宣傳旅遊景區,樹立運動休閑城市形象。
承辦單位:中共陝縣縣委、陝縣人民政府。
(十四)熱氣球「穿越黃河丹峽」
時間:5月20日10:00。
地點:黃河丹峽旅遊區。
內容:邀請熱氣球表演隊穿越雄渾壯麗的黃河丹峽,弘揚民族精神,展示黃河美景,進一步提升三門峽旅遊和黃河丹峽的知名度、影響力。
承辦單位:中共澠池縣委、澠池縣人民政府。
(十五)第六屆全國雙胞胎漂流大賽
時間:5月16—23日。
地點:豫西大峽谷旅遊區。
內容:以「親情、友情、體驗、生活」為主題,邀請全國的雙胞胎參加激情漂流比賽,舉辦篝火晚會和養生講座,深化提高豫西山水、養生勝地的市場形象。
承辦單位:中共盧氏縣委、盧氏縣人民政府。
❼ 侯樂見的個人履歷
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在程村鄉中學工作;1982年5月至1984年5月在靈寶縣教育局工作;1984年6月至1985年7月任共青團靈寶縣委學校部、宣傳部部長;1985年8月至1987年7月在中共河南省委黨校大專班脫產學習;1987年7月至1989年3月任靈寶縣委組織部幹事;1989年3月至1991年11月任共青團靈寶縣委書記;1991年11月至1992年12月任函谷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1992年12月至1996年5月任函谷關鎮黨委書記、鎮長;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任朱陽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任窄口灌區指揮長;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任三門峽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副書記;2001年11月至2002年11月任盧氏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2002年11月起任靈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❽ 2017年盧氏縣委常委名單
盧氏縣委常委名單:
張曉燕,中共盧氏縣委副書記、縣長。
趙永豐,盧氏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盧氏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
郭偉廷,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王利國,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李衛林,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李興東,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8)盧氏宣傳部擴展閱讀:
盧氏縣總面積4004平方公里,總人口38.2萬,轄9鎮10鄉、277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3114個村民小組、4113個自然村、18560個居民點,是全省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區縣,地貌特徵可以概括為「三山三河兩流域、八山一水一分田」。
盧氏縣區位獨特,交通便利,地處河南省西部,三門峽市西南方向,位於兩省八縣結合部,東依象君山、望牛嶺與洛陽市的洛寧縣和欒川縣相連;西隔雲架山與陝西省商洛市的洛南縣相鄰。
南接南陽市西峽縣和陝西省商洛市的丹鳳縣、商南縣,土地嶺、玉皇尖、蠟燭尖橫亘其間;北隔冠雲山與靈寶市相接。
截至2019年,盧氏除縣委常委外的領導有:
副縣長:孫江濤、馬懷安、王建強、魏奇峰、荀旭燦、樊衛星。
縣政府黨組成員,縣公安局黨委委員、書記、局長 :衛振平。
副縣級領導幹部、縣工業領導小組副組長:翟新朝。
副縣級領導幹部、縣「三城聯創」指揮部副指揮長:蔡小盧。
副縣級領導幹部、縣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杜長宴。
副縣級領導幹部、縣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錦屏。
❾ 河南省信陽市的經濟怎麼樣
信陽市經濟概況
經濟數據
2010年GDP11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8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460.9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343.3億元,增長12.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2.98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增幅居全省第7位。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11元。產業加快向產業集聚區集聚,綠色食品、高端製造、新型建材三大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山信糧業優質稻米產業化綜合加工項目、台灣光景光電攝像頭生產、奧特陶瓷牆地磚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河南雞公山文化旅遊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全面推進,志高文化科技動漫產業園開工建設,與港中旅、上海文廣等一批知名企業合作深入開展,主題文化建設紅紅火火,物流業方興未艾。
工業
上市企業:華英農業、羚銳制葯 知名茶企:五雲茶葉集團、河南藍天生態茶業有限公司、河南九華山茶業有限公司、信陽文新茶葉有限公司等,全市擁有茶葉品牌「龍潭」、「藍天」、「九華山」和「文新」4件中國馳名商標,「信陽毛尖」1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廣義」、「仰天雪綠」等11 件省著名商標,「新林」等22件市知名商標。 河南盧氏茶葉集團、五雲茶葉集團、信陽文新茶葉有限公司、河南仰天雪綠茶葉有限公司、河南九華山茶業有限公司、信陽申林茶業開開發有限公司、河南新林茶業有限公司我市7家茶企榮獲2010年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同時,五雲茶葉集團有限公司是我省上市重點後備企業。 外商投資:百威英博、印尼金光(APP)等
金融
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陽銀行、河南省農村信用社、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新縣農村商業銀行、羅山農村商業銀行、在信陽的銀行營業機構總數超過300家,在中部地級城市中金融發展十分活躍。 證券公司:中原證券、新時代證券、上海遠東證券、同信證券、中投證券
商貿
信陽商業網點密集,在信本地商業零售企業有西亞商業有限公司、信陽亞興集團、信陽百佳超市、一弘百貨、百年新天地、亞興賽博數碼廣場、北京商場還有聯華銀珠廣場、大商千盛百貨、國美電器等國內知名企業及沃爾瑪 、KFC、麥當勞世界五百強企業。信陽的傳統商圈主要有勝利路步行街、火車站商圈、浉河大市場、貿易廣場、平橋亞興購物廣場等。
動漫產業
中共光山縣委、光山縣人民政府與河南華豫兄弟動畫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動畫片《少年司馬光Ⅰ》、《少年司馬光Ⅱ》,於2010年10月17日在央視少兒頻道黃金檔《銀河劇場》欄目面向全球熱播,北京卡酷傳媒、湖南金鷹、北京中天影視傳媒、福州電視台、鄭州電視台、美國、法國、伊朗、越南等海外電視台購買了該片的播映權。 2011年上海電影節上,上海電影(集團)與信陽市委宣傳部共同簽訂協議,正式啟動合作開發建設 雞公 山國際影視基地(萬國文化影視小鎮)、拍攝電影等一攬子項目。屆時,由奧斯卡終身評委、三次金馬獎得主盧燕擔任總監制的第一部故事片《雞公山傳奇》也將正式進入拍攝,讓信陽成為電影中的城市 讓雞公山聚焦世界的經典,一場文化盛宴就此在信陽拉開帷幕。
❿ 活動形式怎麼寫
thethe time, from the f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