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高冷的男主角住在家裡的老洋房裡面,樓下是租給一個女孩
影片當中說,老人防鋁租給了一個女孩子,那肯定這樣就擁有了租金呢,以後生活就有了穩定的角落,所以租給女孩子也挺好的
B. 《安家》老洋房的劇情有真實的案例嗎
應該是具有真實的案例,因為有一些同事之間其實也是有小人之心
C. 天津怎樣才能拍一部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專門介紹小洋樓的片子呢
覺得要想拍一部鄉野洋樓的片子,最主要的話你得了解小洋樓的歷史,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拍出一部很好的片子。
D. 全洋房住區意味著什麼
全洋房住區,意味著沒有高樓林立,與少數人為鄰,出行更自由。低密且純粹的社區,圈定了同類高凈值人群,財富、地位、品位類似的階層聚集一處,未來業主們將於此形成一個新的社交圈。同時,純洋房社區杜絕了「高低配」,無論是視野還是舒適度方面,都會帶來更佳的人居體驗。
E. 花園洋房有什麼優缺點
花園洋房的優缺點:
一、優點:
1、開放式的生活方式
這是吸引消費者購買花園洋房的一個主要因素。花園洋房其風格是國外的建築風格,常見的花園洋房建築風格多為歐洲和北美風格,也有少許南洋風格的設計。
2、容積率很低
綠化小區的環境很好,整體風格和景觀處理都十分講究,首層住宅普遍有私家花園。花園洋房的目標消費者定位在中高收入人群,甚至包括國內高收入家庭、港澳台地區及其他國家華人、外國人。
3、設計凸顯人性化
樓層低、容積率低,那麼居住的舒適的就更高,因此十分符合人們的居住需求。花園洋房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現代都市文明,環境舒適而寧靜;住宅水、電、暖供給一應俱全,周邊配套較為完善,購物、道路交通、通訊設施等的標准較高。
二、缺點:
1、價格相對較高
與普通住宅相比,花園洋房的價格相對要高一些。
2、物業費偏高
花園洋房的物業費用要比普通住宅高一些。
購買花園洋房注意事項:
1、面積大小要適宜
花園洋房的套內面積不必過大,佳的套內面積應該在120-180平方米。如果面積過大,花園洋房的性價比就不如別墅實惠了;面積太小的話,就達不到理想的居住體驗,影響居住的舒適性。因此,購房者在買房時一定要注意住宅面積的選擇。
2、交通和配套設施要齊全
花園洋房相較於普通住宅類型來說,會位於離較遠的地方,因此交通和配套設施方面一定要齊全。購買花園洋房的購房者都會有私家車,因此覺得離市區遠近不重要。
但是如果周邊的配套不齊全、交通狀況不好,就會給大家的居住帶來極大的不便,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和孩子的購房者,小區周邊配套一定要挑選好。
3、注意樓層的選擇
花園洋房吸引大家的關鍵因素應該就是花園了,如果選擇底層,便能享受到花園帶給自己的愉悅。但是底層會有一些缺點,如濕氣重、噪音多、私密性較差等問題。
F. 老洋房的老洋房歷史
上海的老洋房 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載著一個當年上海灘的傳奇故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破產的比利時人老費穆爾賣掉自己心愛的洋房,萬分失意地離開了上海,機緣巧合的是,六十多年後,他的孫子費穆爾被派到上海工作。費穆爾很想找到並買下祖輩當年的舊居,這時他遇到了亨利,一位專門在上海從事洋房經紀的美國人。
老洋房蘊含 的價值絕非一磚一瓦所能砌成。兩位老外在新上海「炒洋房」的故事,對廣州這樣老洋房資源豐富的城市也很有借鑒意義。把老洋房變成「寶」。在上海的西南角,徐匯區和盧灣區的交界處,幾條幽靜的馬路邊上一幢幢房子紅瓦粉牆,尖尖的屋頂,橢圓形的鋼窗;透過花園的柵欄,你可以看到大片濃綠的植物,幾棵參天大樹從柵欄頂上探出頭來。到了晚上,一扇扇窗戶映出溫婉的燈火,隱隱約約飄出輕曼的鋼琴聲。這就是代表老上海身份和地位象徵的花園洋房。上海的「洋房生活」不但是上海市民的夢想,它也是一些生活在上海的老外們的夢想。
G. 民國早期洋樓怎麼演變成胡同里唯一使館
在今年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我再次來到內務部街,正趕上位於這條胡同的盧森堡大使館在國際設計周期間向公眾開放,我走進這座院子,不禁被這里似曾相識的景緻吸引住了,這兒不正是我曾經看到過的「頤壽堂藍圖」的現實版嗎?在老檔案中神秘的頤壽堂,終於露出了真容。
偶然發現有燈塔的英式洋樓花園
竟與老檔案中的建築圖紙一模一樣
盧森堡大使館位於北京東城區內務部街中部北京二中的西側,坐北朝南。通過武警守衛的大門,沿甬道前行,可以看到兩側的牆壁是用高溫耐火磚壘砌而成,一進門的右側是一排平房,在左側牆壁上依稀可以發現有一處用普通紅磚補洞的痕跡,顯然這里過去曾有一座門洞通向西側的院落,再向里走又一座大門將我們引向內廷的花園和一座兩層洋樓。
在北京傳統的胡同里出現這樣一座別致的宅院,實在讓人感到稀奇。洋樓前面是一座英式花園,花園的中心有一座燈塔,再向南側有一座日晷。環顧四周,花園被傳統的中式游廊三麵包圍,在游廊的任何角度都可以欣賞到漂亮的洋樓和各色的鮮花。
洋樓的西側有一處游廊連接洋樓的小徑,在小徑前面有一片北方少有的竹林,而這片竹林的主幹,大多已經呈現出光桿的模樣。盧森堡使館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按照竹子的生長周期,估計這片竹林已經有七十多年歷史,今年春天這片竹林開花了,這個跡象表明它們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走進眼前這座小洋樓,門廳內的木飾,帶有明顯的歐洲裝飾特點,水磨石地板鑲嵌著類似佛教曼陀羅藝術風格的圖案,可呈現的卻是義大利風格的色彩。通向二樓的樓梯木雕也有著極強的歐洲裝飾元素。但是房頂卻依然保持著中式的三角形坡頂結構,這座融合著東西方藝術混搭的建築,到底是誰的傑作?過去這座頤壽堂的主人,又有哪些特殊背景和傳奇經歷呢?
我迫不及待地在洋樓周邊尋找著有關這座院落身份的痕跡。在盧森堡使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我看到了位於這座樓房底層的一塊漢白玉奠基石,上面用中英文鐫刻著這座建築的建造時間,中文用篆字寫道:西歷紀元壹仟玖佰叄拾柒年叄月壹日典基,由此得知奠基石上鐫刻的時間與看到的建築藍圖上所標注的時間大致吻合。
當時這片房產有房屋113間
這座神秘花園的主人為何如此有錢?
據檔案史料記載,內務部街21號在1965年以前的門牌號是11號。這里在1936年11月之前屬於佟明貞、佟明達二人。當時佟家在這條胡同可謂是久住的大戶,就連這條胡同18號(老門牌)始建於元代至正年間的東岳天齊廟,也是他家的家廟。佟明貞、佟明達不僅擁有內務部街11號的房產,在11號東側的10號、緊鄰10號院東側的八寶胡同2號(內務部街10號東側門),以及10號院後身的本司胡同60號(內務部街10號後門)也都屬於佟家。據統計,這片房產帶廊子的瓦房就有25間,一般瓦房47間,灰房27間,游廊10間,棋盤心房4間,共計房屋113間,總佔地面積六畝七分二厘二毫。
不知什麼緣故,1936年10月佟明貞、佟明達將自家的內務部街10號、11號和八寶胡同2號、本司胡同60號的全部房產,按照每畝950元的價格,賣給了當時住在宣武門外西城根35號的商人王紹范。
據記載,王紹范當時共花了16923元將房價、地價一次付清,同時還上了338元4角4分的稅款。這在當時可謂是一個不菲的數字,非一般老百姓付得起。王紹范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這么有錢?
經了解,王紹范的確不是一位普通的商人,他的祖父王占元在北洋時期曾任湖北省督軍,還曾一度兼任省長,同時他又是一個非常有經商頭腦的人。他曾經壟斷軍裝生產、開設銀號販賣黃金、設立信誠公司銷售皮件,被時人稱為大財閥。1917年他在天津平安街一帶的窪地建房成巷,以其堂號「三槐堂」命名為槐蔭里。1920年又將天津項家胡同、建國道、三經路之間的許多簡易平房拆舊建新,使之也成為槐蔭里的一部分,後稱為大槐蔭里。
解甲歸田後,王占元匿居天津,不問政事,在北京、天津、大連、保定等地專心置辦房地產業,還投資金融、礦產、紡織、糧食、電力等多項實業。
王占元有四個兒子:長子澤寬;次子名號不詳;三子澤野;四子澤和。此外還有王占元長兄遺下的兒子澤沛、女兒王惠。澤沛,曾在美國留學,歸國後辦毛紡廠。侄女王惠長大後嫁給了袁世凱孫子。王占元在分家產時,除了山東館陶縣老家的地畝和房屋,以及天津萬德庄的房地產和煙台道的大住宅、保定乾義麵粉公司等仍屬家庭成員的公產外,其餘房產、銀號、現款,均按照四子一侄五股平分。
王占元的後代大多在天津、保定、石家莊等地置有自己的產業。坐落在天津大理道上的幾幢小洋樓,據說就是王占元的三個兒子在分得家產後,於上個世紀40年代初建造的。可在王占元的四個兒子及侄子中,不知哪個是王紹范的父親。
當時「頤壽堂王」也為自己擁有這樣一座豪宅而驕傲
1936年4月,時年29歲的王紹范以商人的身份,由天津來到北平闖盪。他先是以低價購買了北平宣武門外西城根35號的房產,又四處打探北平內城中心城區的房產信息,伺機選擇購房。
在北平內務部街上購置房產,顯然是經過王紹范深思熟慮的,因為在民國時期內務部街不僅曾是內務部的所在地,由於地處東單附近,毗鄰曾經是使館區的東交民巷,所以這里在當時也是很時尚很國際化的,許多官員和商人都爭相在這里購置房產。
然而,在天津住慣了小洋樓的王紹范,購買了這里的房產後,並沒有繼續沿襲老北京四合院的傳統建築形態,他計劃將這里的老房子全部推平重來。他要在這座古都的中心區做一個仿效西方花園別墅式的建築,來實現自己的居住理想,並從一開始就給這座建築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頤壽堂」。
可當時的北平,能營造花園式洋房的木廠或建築廠可謂是鳳毛麟角。於是王紹范找到了在天津建造小洋樓而聞名的平城工程公司來承擔這項業務,由於此項工程是在北平,所以王紹范又找到了離內務部街不遠的芳嘉園胡同30號「和記」建築廠,作為工程的監理單位。
擔任這項設計任務的是天津平城工程公司的建築師梁如璋,恰巧梁如璋與內務部街南側的史家胡同39號(老門牌)的馮家是親戚,馮家在史家胡同也是出了名的富戶,家裡的兄弟三人都是大學畢業,其中兩個在平津鐵路局工作,老大在中國航空公司工作。梁如璋來到馮家住下,專心繪制「頤壽堂」的設計圖及建造說明,完成後呈交到北平市工務局進行審批。沒過多久,設計圖紙和建造說明,都獲得北平市工務局的批准。
1937年3月1日,這項規模宏大的建築工程開始動工了。這組建築分為前院、後院兩個部分。前院的建築主要是用於接待客人,是一組西式平房建築,客人可以從前院大門進入前院,主人可以從後院通過甬道向右轉進入前院東側的側門接待客人。後院的主建築是一座二層別墅,前面有一處「田」字形的花園,三面有中國傳統式的游廊相擁,樓房後面還有一排用作僕人居住的平房和用於存放、培養苗圃的花窨子。在樓房的西北側與平房之間有兩個污水井,用於處理這座院落所產生的污水。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梁如璋對建築材料、建築工藝等各個環節的要求,近乎到了苛刻的程度。他要求建築的基礎,使用三成西山的白灰、七成用細篩篩過的黃土,用清水摻拌均勻,將十英寸厚的土用重夯打三次,打成六英寸厚,淋灑適量的水,再用八十斤以上的重硪打兩次,然後逐層填築,每層厚八英寸,用夯硪打實,直到實現堅實的程度……
磚牆外露處一概使用方正燒透紅色的四丁琉缸磚,牆身內部均用平常的四丁紅磚。所有磚料,均以質地堅硬,敲擊聲音響亮為適宜。砌築牆面之前,磚塊需用清水浸透。油紙、油氈、油膏都要使用美國品牌的;混凝土洋灰,要使用唐山啟新洋灰廠馬牌或中國泰山牌的;油漆要用永明牌的上等貨……
整個院落建成後,院中的小洋樓上、下共有21間房;帶廊子的瓦房3間;一般瓦房40間半;灰房2間半;西式平台房5間;灰棚1間;花房3間;棋盤心房5間;地窨子2間,整個院子共106間房,另外在小洋樓的西北側,還建有一眼機井。
當這座豪華、別致的建築竣工後,人們都尊敬地稱王紹范為「頤壽堂王」,王紹范也為自己擁有這樣一座漂亮的豪宅而感到驕傲。隨後,王紹范把自己在宣武門外西城根35號的房產賣給了平漢鐵路局,而平漢鐵路局又將這座房產出租給了王紹范的家族企業——乾義麵粉公司。
日軍侵佔北平後,頤壽堂易主
原主人四十齣頭就過世了
就在這座豪宅竣工後不久,日本侵略軍就佔領了北平,王紹范在北平的事業受到了很大影響,於是他離開北平去了天津,1940年前後,在王紹范的老家——天津第十區大理道106號(老門牌)出現了一組近乎和北平內務部街11號建築風格相同的別墅。在此期間,王紹范曾在天津的頤和銀號、濟南的魯豐紗廠、保定的乾義麵粉公司任職。同時,他還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興路上開設了一個專為人們量身定製西服的「東方新衣庄」,經營服裝生意。
1944年,王紹范將北平內務部街「頤壽堂」東部的10號院租給了他的一個醫生朋友——裘祖源。裘祖源是北平協和醫學院的醫學博士,曾留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並到英國、法國、瑞士、義大利考察結核病防治工作。起初,裘祖源一家五口人住在這里,抗戰勝利後,裘祖源代表北平協和醫學院建立了「 北平結核病防治院」,他擔任院長。再後來,北平協和醫學院買下了這座10號院。1947年,裘祖源被任命為北平協和醫學院教授,同時還擔任北平市第一衛生事務所所長、防癆門診處主任,之後裘祖源還曾代理過北平協和醫學院院長的職務。
在內務部街10號後身的本司胡同60號(老門牌),被王紹范用作招待自家山東館陶縣的親戚,以及來自天津的親戚居住,其餘房屋用作出租。1949年8月,年僅四十齣頭的王紹范離開了人世,沒有任何記錄顯示他死於何種原因。1950年後,王紹范的家人搬走了,他們定居在天津。
1951年,這座西式宅院租給了巴基斯坦大使館。而這座宅院的前半部分,原來王紹范用於接待客人的客廳,則被有關部門用於家屬宿舍,人們用磚將通往花園與洋樓甬道的門壘砌堵死,單獨成為一處院落。1965年,內務部街胡同的門牌號有了新的變化,老門牌11號成內務部街21號,王紹范原來用於接待客人的院落成了甲21號。而內務部街21號東部的院落連同這座院落的後身原本司胡同60號已由衛生部門接管,後來成為一處賓館。
以後的頤壽堂成為駐華使館,也是現在唯一還在胡同里的外國使節駐所
此後,巴基斯坦駐華使館一直設在這里,並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直到1978年底退出。這期間,毛主席推出了著名的乒乓外交。而這段由「乒乓小球」推動中美建立外交關系,起初正是由巴基斯坦方面進行斡旋的,而且很有可能,美國與中國官員之間的某些談判就發生在這里。
1980年,內務部街21號院又租給了盧森堡大公國駐華大使館,成為現今唯一還在胡同里的外國使節駐所。
望著王紹范在七十多年前種下的這些竹子,遙想著王紹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執意要把北京傳統的建築改變為西式的別墅院落,又在這座院落里點綴了許多中國傳統的建築元素;他不顧北方的季風氣候,執意要把在南方生長的竹子搬到北方生長,可見他是一個具有西方思想且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也許,當初王紹范會在這片竹林下望著自己的洋樓,面對著那些竹葉婆娑的投影,孕育出美好的詩句。而今,這片已經開過花的竹林在瑟瑟秋風中搖曳,不禁讓人為他的宿命而嘆息。
過去的已成往事,人們有幸在國際設計周能欣賞到日常難得一見的盧森堡大使館的院子,在游廊里還能看到有關這座「頤壽堂」的史料圖片展示。為了向中國推介盧森堡的文化,盧森堡的攝影家還在內務部街的胡同里,展示出他們反映中盧友好的攝影作品。眼前的這座「頤壽堂」又在當代獲得了新生。
H. 馬聞遠參演《洋房裡的貓先生》,他能憑借這部劇成為下一任「國民男友」嗎
馬聞遠可以憑借《洋房裡的貓先生》這部劇成為下一任的“國民男友”,馬聞遠的演技很不錯,他的顏值也很高,而且《洋房裡的貓先生》裡面的男主齊程人設很好,這種人物設定非常容易圈粉,如果馬聞遠在這部劇裡面發揮比較好的演技,能夠演出來男主齊程的人物性格,把這個角色刻畫的非常飽滿的話,那麼他可以憑借這部劇成為新一任的“國民男友”。齊程這個角色和馬聞遠以往的角色略有差別,對馬聞遠來說也是一種挑戰,不過馬聞遠的演技很好,他也一定可以把齊程這個角色給塑造好,這個角色如果塑造成功的話,馬聞遠也會成為很多女生的新“國民男友”,不過這部劇才剛剛開拍,播出還有一些時間,特別的期待這部劇播出,因為馬聞遠的演技不錯,期待他在劇裡面的表現。
I. 晴空萬里、池水明澈、洋樓別墅,還有帝豪GSe
今天,晴空萬里,微風拂過,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溫柔的微風舒緩的撲向人間,此刻我們感覺到了稱心和舒暢,心情也特別愜意,上海的天氣是越來越暖和了,隱隱感覺到夏天的到來,對於愛玩的我來說,周末宅在家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出去嗨那是必須的,帝豪GSE主要的用途就是上下班代步和短途的自駕游,所以自從有了帝豪GSE之後,它跟著我就沒有閑下來過,跑的里程也比較多,已經20000多公里了,主要行駛的路況是高架路和城市道路,綜合的電耗大概在12-13千瓦時/百公里之間,因為公司單位有免費的充電樁,所以從買車到現在,電費的錢我也省了很多,電動車的保養成本非常的低,到目前為止我一共做了兩次保養,免費的首保,還有自費的二保,二保我總共花費了120元的人工費,如果是一輛燃油車的話,我可能嗨的就沒有這么愜意了,每次和帝豪GSE一起出行遊玩,雖然玩的檔次不高,但是非常的開心,因為每一次我們去到不同的風景都是我人生中最珍貴的遇見,值得回味,如果好的地方,下次我還會約上朋友一起,因為美景值得分享,就好比我帝豪GSE一樣,好車同樣值得分享,今天要去的地方是朋友的鄉下別墅,聽朋友說那裡環境非常好,空氣清新,綠化美麗,別墅前還有一個大池塘,可以釣魚,釣小龍蝦,還可以來個燒烤,生活就是如此愜意,想想都很興奮,上車,帝豪GSE帶我們出發,Let'sgo。
帶著帝豪GSE享受美好生活
J. 《安家》這才是靈魂人物,老洋房的歷史與風情,被她演出了生命,你怎麼看
她獨自在家裡沖著相片喃喃自語的演出,視頻里誦讀遺書時輕到令人難以寬慰的啜泣,展現了愛的深刻感受,恰好是江奶奶和宋祖父的優異演出,讓任何人再次愛情最美麗,想要像她們一樣相伴一生,甘苦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