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特梭利教育是幫助我讓我自己做對這句話有什麼看法
這是蒙台梭利教育中對於孩子作為個性個體的尊重,對孩子生命的尊重,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兒童是成人之父。
兒童是成人的老師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沒有兒童對他們的幫助,成人將頹廢。如果成人不努力自我更新,一層硬殼就開始在他心臟的周圍形成,最終會使他變得麻木不仁」。
事實上,蒙台梭利博士將兒童看做「基督」,看做「啟示者」。她曾這樣寫道:「我們反對人為的方式,因為這只是塑造人類成為奴隸。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反對秩序和紀律,這些原本是人類的真實法則。我以我的真主之名,也就是兒童之名,來說出這些話。」在這里,蒙台梭利博士明確地指出兒童就是她的真主。
此外,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兒童是成人的老師。1923年,蒙台梭利博士在一次集會上說過這么一段話:「無論我聽到什麼和工作有關的事,總是讓我回到最初的開端,那就是我們要一起接觸的—— 孩子。」她提醒聽眾,兒童教育變革的方法十分簡單,那就是,孩子是真正的老師。她指出,「蒙台梭利教學法的真正教師是孩子本身,而我們許多人卻常常是壞學生。」
她還曾說過,「雖然我是在講演和著書,但真正宣傳我教學法的人不是我,而是兒童。是兒童使人們真正信仰我的教學法;在支持和贊成我的教學法方面,兒童才是最不可能引起人們爭論的對象。」
可以看出,兒童是蒙台梭利理論和蒙台梭利教學法的中心,是她的理論和教學法的「真正教師」和來源。
教師及父母向兒童學習,不是學習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而是學習曾經擁有的美德和找尋失去的童心。這不僅可以減輕工作生活帶來的精神壓力,回歸自然,而且可以更好地教育兒童。因為成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兒童學習模仿的對象。
教師、父母以一顆童心去觀察兒童,站在兒童的立場上,蹲下來與兒童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改變過去那種對孩子的想法和不屑一顧的做法,會發現收獲頗豐。
「兒童是成人之師」,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指導思想,這有利於改進教師的教育行為。孩子在他們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天才的表現:他們敏銳的觀察力、他們的創造力、他們對世界的探索能力,他們愛成人世界的能力等等,他們其實比我們成人更認真,更有能力。在這些方面,成人更需要向孩子們學習,成人要做的只是提供給孩子必需的幫助,而不是去干擾他們,去指揮他們,更不是讓自己來決定他們的發展和人生。而且,教師應把兒童當成組織活動的老師,誠懇地向兒童學習,真誠地和兒童交流,這不僅能調動兒童的積極性,也能促使兒童和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的縮短。教師站在兒童的角度思考問題,這使教師更容易理解兒童的世界,在對兒童進行教育引導時會更容易。
兒童也是父母的老師,父母應向兒童學習,從而為父母與兒童之間建立平等的交流關系提供條件。父母站在兒童的立場上看問題,看兒童的生活與學習,這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就會縮短。當父母和孩子的之間的距離減小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就會更得心應手,孩子也會在父母新的教育方式下得到健康發展。
㈡ NEW IFA一直宣傳的蒙特梭利式教育是什麼對孩子好嗎
NEW IFA的純蒙特梭利式教育對孩子的幫助是相當大的,可以鍛煉他們的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和成長型思維,我寶寶去了之後改變很大。
㈢ 蒙台梭利啟蒙課該如何對家長進行宣傳,通俗易懂的語句就好
蒙台梭利的啟蒙教學法充分尊重了兒童的主體意識,那麼在宣傳時可著重介紹兒童獲得的獨立性以及家長不能直接給予兒童的教育
㈣ 幼兒園如何有效宣傳自己
因為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較高,所以一開始就希望孩子能進個好好點的幼兒園,而且現在幼兒園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最主要的是在宣傳過程中找到你們幼兒園的特色所在,給家長一個選擇你們幼兒園的充分理由,從其他幼兒園中突現出來。 可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硬體 2、師資 3、培育重點(特色教育,如樂器阿,外文等...等)3、對於孩子生活上的照顧 這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慢慢來,家長更相信的是口碑,直接與家長的交流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給你一個其它幼兒園的宣傳重點吧: 1、辦園宗旨:尊重生命,關注心靈成長,創設豐富多元的物質環境,培養孩子廣泛深刻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做人,從而成就美好童年。以綱要為依據,不斷提高教育工作質量和教育管理水平,包括寶寶的身體得以健康、寶寶的潛能得以開發,寶寶的人格得以健全。 2、教育理念: 我們希望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延伸至盡情、盡性、盡意、盡心地去愛,包括愛自己及愛所愛的人。我們將為寶寶創造一個綠色、寬松、寬容的空間,以開放式的蒙氏教育理念培育快樂、負責和富有創造性的寶寶,促進寶寶身心健康、開發潛能和健全人格。 3、 營養膳食: 合理的營養是健康的物質基礎,而平衡的膳食是合理營養的唯一途徑。仍處於生長發育較快的階段,營養需要量較大;智力正在發育,活潑好動,有好奇心。因此幼兒需要合理的營養與膳食,才能保證生長發育。實行「家長點餐」制,使家長參與幼兒餐飲配置,體現科學化、家庭化、細致化 4、培養12種能力: (1)自理與自理立 (2)毅力與勇氣 (3)樂觀與上進、 (4) 適應與耐力 (5)學習與交流 (6) 配合與管理 (7)領導與溝通 (8)創新與智慧 (9)奉獻與感激 (10)團結與協作 (1 1)交流與參與 (1 2)平等與愛心 其實最為重要的是要做到承諾的東西,給家長信任感。 祝你們成功。
㈤ 什麼是蒙特梭利教育適合多大的孩子
蒙特梭利是義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傑出的女性學前教育家。她以 一個社會和教育改革者的面貌出現在兒童之家,盡最大努力打破傳統的學校的教育方法,不帶任何先入之見,一切從觀察研究兒童及其家庭環境入手;並以兒童和家長的朋友的身份出現,熱愛關心兒童,為兒童設計各種教育方案。經過不斷探索和總結,她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幼兒教育理論和方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而強烈的反響,促進了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她對世界學前教育的巨大貢獻不僅在於創立了蒙特梭利教育法,而且在於她以長期的宣傳和實踐推動了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她的學前教育課程被後人稱為蒙特梭利方案。
蒙特梭利教學法到底是怎麼回事?蒙特梭利說"孩子有絕對的自主權,讓他們自己決定玩什麼,學什麼。"
一、與傳統教育方法有所不同
蒙特梭利教學法是由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創立的。它的目的是幫助孩子自然地成長。與傳統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是:蒙特梭利教學強調雙手工作、自我教育,著重於孩子秩序感、專心度、獨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的培養。
二、不只是學習、游戲,而是工作
在我們認為,孩子的生活就是"游戲",而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具有學習的能力和需求,且把這種學習活動稱為"工作"。
"游戲"是一種玩耍,在游戲的過程中,在玩具的使用中,孩子得到了快樂。相比較之下,游戲著重於讓孩子在玩的同時進行學習,更帶有娛樂性質。而"工作"則帶有建構自己和社會秩序的積極作用,孩子通過工作來逐步改善自己、完成自我。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將獨立完成他的"工作",就算期間發生了錯誤,也不要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找到錯誤的地方,自己改正錯誤。
三、環境教育孩子
蒙特梭利強調環境與兒童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環境教育孩子。環境對於孩子身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應該提供尊重孩子需求的活動環境,提供符合他們自然發展的用具,提供能夠讓孩子動手創造的活動,並維持環境的氣氛和秩序,避免孩子在工作的時候受到干擾。
蒙特梭利對環境的要求是:"包括按兒童尺寸做出來的用品,明亮清爽的房間,可以擺放鮮花的矮窗,房間里的小尺寸傢具、小書桌、漂亮的窗簾和小櫥櫃。這個小櫥櫃很容易開啟,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孩子可以隨意取用。"
環境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提供給孩子的用具,也就是所說的蒙特梭利教具。教具與玩具不同,玩具雖然也有教育的意義,但是他的主要作用就是供孩子玩耍,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教育的作用不明顯。而蒙特梭利教具有特定的教學作用,能夠讓孩子認識大小、高矮、輕重和次序、順序等等。
正因為蒙特梭利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學作用,因此價格昂貴,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購買,而且也不可能把每樣教具都買回家。聰明的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愛好和需求,從生活中找尋替代品.
四、自由、獨立,但不放任
在蒙特梭利活動中,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快樂,因為他是這個環境中的主人,擁有絕對的自由和尊重,快樂地成為他自己。
在活動中,沒有人告訴孩子你應該玩什麼,孩子能夠自由選擇他感興趣的東西,發揮了極大的自主權。蒙特梭利教學法給孩子的最大收獲並不在於掌握了這種工具的用法,以及從中學會的各種知識,而是孩子有了主動學習的慾望,從此以後,孩子知道他需要的是什麼,並且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去學習。
蒙特梭利教學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但是這種自由並不是放任,不是為所欲為。在蒙特梭利教學中,孩子能夠自己選擇、自己決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選擇需要做並且是正確的事情。孩子在自由的同時還必須遵守紀律,學會遵守秩序,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五、父母的六個職能
除了環境和孩子以外,蒙特梭利教育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老師和父母,蒙特梭利把他們稱呼為"啟導員",就是啟發引導孩子的人。啟導員不像傳統教育中老師的職能一樣給孩子設計好學習內容,教孩子要學習的知識,而是"退居一旁",是協助、引導而不是教育,是一個觀察者、示範者和協助者。
1、創設孩子所需要的環境,提供能夠讓孩子發展的工具。
2、發現孩子的意願,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自由選擇工作。
3、衡量孩子的舊經驗,運用各種方法來發現並引導孩子探索新事物的興趣。
4、在給孩子提供了合適的工具以後,應該給孩子示範這些工具的用法,動作應該緩慢,語言簡單明了,讓孩子學會自己使用這些工具。
5、給孩子示範用法以外,還應該仔細觀察孩子,並且誘發孩子自發性的活動。
6、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但是要記住,應該引導孩子自我發現錯誤、改正錯誤,而不是直接過去糾正孩子的錯誤。
六、小貼士
很多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夠自主,所以進行了過多的干涉,比如給孩子規定好應該玩什麼,應該怎麼玩等等。
孩子不是一個等待大人來填滿的容器,而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父母們應該放開擔憂的手,做一個冷靜的"旁觀者",保持一種尊重孩子的行為態度,使孩子在獲取經驗時有完全的自由。在觀察孩子的時候,不要以自己的主觀意願和個人經驗來評價孩子,應該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分析,真正去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採取正確的方式來配合孩子的成長。
五大工作內容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以感官訓練為主,因為那麼小的孩子是用他的感覺器官來感受身邊的世界,通過感覺、行走、觸摸來使自己獲得各種能力和技巧。感覺訓練能夠讓孩子的感覺器官變得更加敏銳,能夠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專注力和意志力,在孩子的身體功能協調和完善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蒙特梭利的教學內容以教具的種類來分,分為五大領域: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語言教育、數學教育、自然人文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包括照顧自己、維護環境、基本動作、社交行為等,鍛煉孩子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幫助孩子適應環境,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注意力。
感官教育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等,培養孩子敏銳的感官,鍛煉孩子辨別力和手眼協調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數學教育包括建立數的概念,認識數字,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
語文教育:進行聽說訓練,培養孩子聽說能力、早期閱讀能力,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自然人文教育:包括音樂、美術、自然等教育,引導孩子接觸身邊的世界,形成對形狀和色彩的認知,教孩子學會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㈥ 蒙氏環境文化宣傳怎麼說
採用一定的標語
我為高品質教育代言,為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照顧兒童中,成人應該遵循的方式,是放棄自己的優勢,以便適應成長中的兒童的需要。——瑪利亞·蒙特梭利。精神環境是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良好的心理氛圍。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要消除家裡的消極、不健康的生活情調和氛圍。
良好的家庭精神環境對寶寶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爸爸媽媽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優質的家庭精神環境,保證孩子健康成長。今天,小鹿為大家分享如何為孩子創設溫馨和諧的家庭精神環境。
㈦ 蒙台利梭的教育方法主要有哪些
蒙台梭利的知識點是我們在幼兒教師資格筆試考試中的常考點,內容也是不容忽視的,那麼想要記住這個人,我們需要通過意義記憶的形式,先來了解了解這個人。
生平、貢獻
瑪利婭·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義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學醫的女性和第一位女醫學博士。
蒙特梭利在擔任助理醫生期間主要職責是治療智障兒童。當時義大利把智障兒童與精神病患者一起關押在瘋人院里。室內沒有玩具,甚至沒有任何可供兒童抓握和操作的東西;管理人員態度惡劣,根本不組織任何活動。蒙特梭利對這些兒童的處境深表同情。通過觀察和研究,她深深感到,這種醫療方法只能加速兒童智力下降。從此,她對智障兒童的治療和教育問題產生了興趣,決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幫助他們。
1907年蒙台梭利在羅馬貧民區建立「兒童之家」。招收 3—6 歲的兒童加以教育,她運用自己獨創的方法進行教學,結果出現了驚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貧寒的」兒童,幾年後,心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被培養成了一個個聰明自信、有教養的、生機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嶄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學方法,轟動了整個歐洲。
主要思想
在她對於幼兒的研究之上,提出了關於幼兒心理的一些獨特特點:具有獨特的心理胚胎期(從出生到三歲左右的時候,各種心理認識活動已經齊全)心裡具有吸收力(兒童有一種自動成長的沖動,是對外界知識的一個主動學習)具有敏感期(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會對不同的知識有敏感性,學習起來就會很快,吸收的就特別好,不同階段敏感性是不一樣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第一階段:0~6歲,是兒童個性形成的最重要時期;第二階段:6~12歲,是兒童增長學識和藝術才能,有意識地學習時期;第三階段:12~18歲,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探索事物,能進行像對成人那樣的宣傳教育,年齡段不同所接受的人物也就不同,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加深的)
她認為幼兒教育的目的就是發展兒童「生命的法則」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得到自然的群面的發展。
課程內容
①感覺教育,感覺訓練中應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訓練,其中,觸覺訓練在蒙台梭利的感覺訓練中是最主要的方面。在讓幼兒進行每項活動之前呢,先用手去感受,觸碰索要操作材料的整體結構,從而更好的感知操作。
②語言教育
蒙台梭利的語言教育包括口頭語言訓練和簡單的書寫活動。她認為,書寫應先於口語訓練。結合著觸覺的訓練根據才做材料的特點進行簡單的觸摸書寫。
③紀律教育
紀律就意味著自由。蒙台梭利教育體系中的自由概念,並不是放任自流,或讓兒童任意妄為,而是有范圍和限度的。在一定紀律要求范圍內的自由。
④數學入門教育
包括:數數,數字練習,用書寫符號表示數,數的記憶練習,從1到20的加減乘除法,10以上的算術運算等。利用大量的教具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⑤日常生活教育
通過參與日常生活的實際體驗,有助於他們在其他所有教室活動中專心學習。蒙氏日常生活教育的內容包括動作練習、照顧自己、照顧自己周圍的環境、文明禮貌的訓練等。
蒙台梭利的教學方法很特殊,主要是藉助教具來幫助幼兒學習,所以也是以孩子為主體的教學形式,教師是輔助的作用,教師在其中的角色是環境的提供者,示範者,觀察者,支持和資源者,教師都是圍繞幼兒的發展去進行的准備,更多的是依靠教具來進行准確的。在教師資格考試過程中更多的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大家在記憶的過程中抓住重點,提煉關鍵詞即可。
以上是幼兒教育人物——蒙台梭利,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拿到敲開教師行業的敲門磚!
㈧ 各位,NEW IFA國際日托宣傳的純蒙氏教育是真的嗎求去過的朋友科普下
是真的,因為孩子就是在那兒上的課,作為老師不僅局限於給孩子傳授知識,更希望孩子自主去發現去學習這點讓我十分驚喜,老師們也會跟我們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讓我們充分了解孩子,真心是很不錯了。
㈨ 如何向家長介紹蒙台梭利
一、簡單介紹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1896年,成為義大利的第—位女醫學博士。1907年1月6日,她在羅馬聖洛倫佐區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創立了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撰寫了幼兒教育理論著作,開辦了國際培訓班,極大地推動了現代幼兒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蒙台梭利由於教育學說與「兒童之家」的實踐,在幼兒教育方面成為自福祿貝爾時代以來影響最大的人,被稱為「幼兒園的改革家」。 20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教育實踐家之一。
蒙台梭利在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等著作先後被翻譯成37種文字,她所創立的幼兒教育方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
所提倡的教學方法、著重於孩子秩序感、專心度、手眼協調和獨立能力的培養。
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介蒙台梭利早教教學法。
在教室中就像一個溫暖的「家」、而孩子來到學校也只是從自己的家庭到另一個「家」、養成孩子喜歡上學、喜愛學習的態度。主要內容:
1、日常生活教育:訓練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 的習性。
2、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傑作、可精練孩子的視覺、觸覺、味覺、嗅覺,使孩子五官更敏銳、進而更聰明有智慧。
3、數學教育:由少至多量的比較,最後引入加、減、乘、除等具體操作,而進入四則的運算、建立教學基礎。
4、語文教學:蒙特梭利博士發現兒童語言的敏感期在六歲之前;因此我們不但強調母語教學、同時培養多種語言、特別是英語的發展。
5、文化教育:在蒙特梭利的教室里配備了動物、植物、歷史、地理、天文、地質等玩教具,讓孩子學習如何照顧動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環境、了解宇宙萬物的奧秘、認識各種礦物等。
在向家長介紹時,最好加入你的教學經歷真實的故事,增加生動性。
㈩ 什麼是蒙氏教育聽說是用於智障兒童的一個教育方式,為什麼我國在各個幼.兒園大力宣傳這個
蒙特梭利( M ontessori)教育法的獨特魅力源於對兒童的充分研究與了解,遵守兒童版的敏感期,激發兒童潛能,權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的獨立、自信、專注、創造等能力,為將來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蒙氏教育法喚醒了孩子內在引導力量,挖掘出了孩子身上無限的潛能;同時,還幫助父母「學做父母」,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