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古寺宣傳片

古寺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6-18 04:56:25

㈠ 古寺三百首,越多越好

1、漢樂府《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駱賓王《詠 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李嶠《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0、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3、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6、李白《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玉樹和團團。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17、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0、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1、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2、高適《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3、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4、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5、杜甫《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6、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7、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8、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9、賈島《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30、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31、張志和《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2、盧綸《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3、劉禹錫《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4、劉禹錫《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35、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36、白居易《池上》: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7、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38、李紳《憫農》(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李紳《憫農》(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40、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41、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2、杜牧《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43、李商隱《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趨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44、羅隱《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45、胡令《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6、范仲淹《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47、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8、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9、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茅檐常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50、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51、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52、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53、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4、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5、陸游《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56、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57、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選一):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58、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選二):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59、楊萬里《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0、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61、朱熹《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62、林升《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3、葉紹《游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叩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64、翁卷《鄉村四月》:
綠滿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65、高鼎《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66、王冕《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67、於謙《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68、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69、袁枚《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70、龔自真《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71、《示兒》
死後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72、《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7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盡淚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74、《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75、《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76、《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77、《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78、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9、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80、王維《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81、王昌齡《塞下曲•其一》
蟬鳴空桑林, 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 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 皆向沙場老。 莫學游俠兒, 矜誇紫騮好。
82、王昌齡 《塞下曲•其二》
飲馬渡秋水, 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 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 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 白骨亂蓬蒿。
83、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84、古風(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盪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85、古風(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
86、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87、子夜四時歌: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88、長干行
妾發初復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灧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89、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90、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游太清。
91、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 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92、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93、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94、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95、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96
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97
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 行路難,歸去來!
98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99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100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01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02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03
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104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105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06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107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10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09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10
清平調三首之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111
清平調三首之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112
清平調三首之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113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114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㈡ 找一部關於羅剎古寺的恐怖動畫片,記得寺廟里好像有羅剎作祟的,應該是國產的

那動畫動畫片的時候,我走的時候我想。

㈢ 哪一座寺廟風景別有一份韻味,連杜甫都寫詩贊揚

想要了解歷史文化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名人古跡親自走一走,看一看,而你知道嗎?在甘肅就有著這么一個地方,杜甫曾在此寫下一百多首詩來贊美它,它就是南郭寺。南郭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剎,至今已有1600多年之久,早在南北朝就建立了。歷經千年的南郭寺至今保存完好,古色古韻,裡面還生長著世界罕見的古樹,來到這里便會有一種穿越千年,與歷史對話的感覺。

㈣ 消失千年的古詩寺,視頻

不能帖圖片就解說下了

千年懸空寺之謎:歷經山崩、地震 始終屹立不倒

旅遊旺季臨近,山西省大同市文物局的專家們因擔心恆山懸空寺遊人過多而大傷腦筋:這座歷經千年、懸於半空的古寺是否能經得起每日3000餘人的登踏?古建築專家柴澤俊等人為此展開調查,結果大出意料!本片以懸空寺的「結構、位置」為線索,一步步破解懸空寺的懸掛、不朽、承重之迷,最終揭開了這座古寺「千古懸空」的迷團。
它既不宏大,也不華麗,卻超越了地球的引力,懸在空中。它的高度令人恐懼!1500年來經歷了無數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蝕,它始終屹立不倒。

主持人:站在這個60米高的懸崖上往下看,就好像是站在一個20層樓的樓頂往下看一樣,真的是感覺很玄呀!我想任何人到了那恐怕腳底下都會發軟的。喜歡旅遊的朋友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這個地方是一個我們國家非常出名的旅遊景點,它就是山西大同渾源縣的懸空寺。那麼這座寺廟年代非常久遠,據說喜愛它的人是越來越多。遊人越來越多的話,恐怕這座千年古寺的保護工作就會越來越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懸空寺、懸空寺,顧名思義,它不僅僅是建造在距離地面60多米高的懸崖上,而且它整個的建築都是懸在半空的!
懸空寺有大小殿堂41間。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所有樓閣的底層似乎從懸崖的立面中凸了出來,看上去,樓閣就好像掛在懸崖上一樣!那麼,這樣一個頗具規模的寺院是靠什麼支撐在懸崖上呢?
恆山地區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馬尾"就是指這些上接樓閣棧道、下至岩石的紅色立木。這些立木總共有30根,被分成三組,每根長度大約十幾米。分別被設置在兩個樓閣和一條棧道下面,給人的第一感覺,懸空寺似乎就是靠這三組立木支撐在懸崖上。難道懸空寺就是靠這些立木支撐起來的呢?

常學文在懸空寺管理處工作了10多年,開始的時候,他也認為懸空寺是靠這些立木來支撐的,但是,一次偶然的發現,讓他感到十分疑惑。
常學文大同渾源縣文物局文物科長:這個地方,懸空寺的兩個三層樓閣連起的一個古棧道,這個棧道的下面,我們大家從下面看這個柱子好像是一個支撐的作用,實際上它能晃。

這些能夠晃動的立木十分細小,直徑不超過十厘米。而上方的樓閣重達數十噸,這樣纖細的立木,能起到支撐作用嗎?更令人奇怪的是,查閱懸空寺的歷史資料,人們都沒有發現立木的蹤跡。

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趙思:90年代初我去的時候,在懸空寺的棧道上沒有立柱,在兩邊的殿上也沒有多少立柱,這樣就看來說什麼呢,沒有立柱它照樣懸空。

趙思敬曾多次對恆山懸空寺進行考察,在早期拍攝的照片中,他並沒有發現有立木,因此他懷疑懸空寺下面的立木,根本就沒有支撐作用。如果沒有這些立柱,樓閣和棧道究竟靠什麼支撐?

考古學家們發現,在所有懸空寺的樓閣和棧道下都埋有橫梁:這些直徑50厘米左右的木材,好像是從岩石中長出來的一樣。這些橫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約有一米左右,它的上面正好是用木板鋪成的走廊。不僅走廊,整個樓閣的底座也直接壓在這些橫樑上。

專家統計,懸空寺共有這樣的橫梁27根,這些橫梁很可能才是挑起整座樓閣的關鍵,但令人困惑的是,懸空寺周圍都是高達百米的懸崖峭壁,這些橫梁的架設,古人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

上個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在峽谷南部陡峭的石壁上,無意中發現有兩排方形石孔。有趣的是,這些石孔沿著山崖在河道上方一字排開,像是要把人引出山谷。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棧道?

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工作,他從這些石孔的排列方式推斷,這是木材的插孔,這很可能是一條古棧道的遺跡。

為了能通過絕壁運輸物資,古人在懸崖上開鑿石孔,然後將橫梁插入其中,再用木板鋪平,就建成了一條在山崖上通行的棧道。羅哲文認為,懸空寺的橫梁也是插入了類似這樣的石孔,起到支撐作用。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就是跟一樣,完全一樣,就是跟這個懸空寺,就是在山崖上打洞,把這個梁插進去。

從懸空寺現存的橫梁來看,橫梁的直徑和這些石孔十分吻合。據測量,這些石孔的深度都在一米左右,因此有人推算,石孔的深度再加上橫梁露出來的一米,懸空寺橫梁的長度可能只有兩米。

但懸空寺樓閣的重量遠遠超過棧道上木板的重量,兩米長的橫梁能支撐起巨大的樓閣嗎?

羅哲文認為,懸空寺下方的橫梁長度肯定不止兩米,目前橫梁露在外面的一米只是它本身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橫梁隱藏在山崖里。如果這些橫梁只有兩米,那麼整個樓閣早就已經跌下深淵!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一根這個杠桿似的,一根梁它挑出來了,它挑出來,很長的後尾在山崖里頭,很深的,能比挑出來這一部分,有三分之二。它就是保證了挑出來這一部分的安全。

主持人:我們就可以把這兒看成是恆山的山體,這個我們把它給看成這個橫梁,單獨的一根,這個小建築就是把它當成懸空寺。我們用它來說明什麼呢?我們假設這個橫梁它是4米長,現在我們在山上開鑿出來的這個岩洞,我指的是這一部分。這一部分的長度是一米。現在我把橫梁給它打入這個石洞之中。這樣一來呢?它就是橫梁有一米長的距離被打入了石洞。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橫梁的下面,它還有一部分是3米長的這個岩石的基座,這樣一來就變成了什麼呢?變成了橫梁它有3米都是緊緊地依靠在岩石之上的。只有一米是真正懸空的,這構成了一個杠桿,橫梁本身是個杠桿。那麼這個基座的盡頭處就變成了這個支點。那麼懸空寺的這些建築呢,恰恰就是在這之上。但是,在這個外側,還是有一米的距離,它是真正懸空的。而這個地方對於懸空寺來說,它恰恰又是一個走廊。那麼遊人們都會在上面穿行。所以有人就考慮,說如果這部分的遊客要是站的人特別多的話,這個橫梁還能承受得住嗎?會不會喀嚓一下,出現危險呢!

專家們在對橫梁進一步調查時發現,棧道下方的立木可以晃動,沒有支撐的作用,但在樓閣下方的立木卻完全不同,這些立柱正好頂住橫梁,幾乎無法移動,難道這些立木也起到了支撐的作用嗎?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因為這個木料相對重了,所以它必須得下面有這個柱子頂著,這樣它就安全了.過去我們俗話有一種說法叫牆倒屋不塌,牆到了,這個房子塌不下來。它為什麼?它就靠這個柱子梁頂著。

懸空寺最高的建築三官殿下,共架有22根立木。這些立柱上端支撐著橫梁,下端牢牢地壓在岩石上。正是這些立柱和橫梁共同構成了一個有力的支撐體系,保證了樓閣的懸空和行人在走廊上的安全通行。羅哲文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這種橫梁加立柱的支撐方式,在古代建築中應用十分廣泛。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古時候有個叫有巢氏、有巢,巢就是鳥的那個巢呀。可能比神農氏還早,他就是在樹上就像鳥兒搭窩似的,用枝子、樹干把它搭成一個房子,這就是從這個來源。這個來源後來發展成為中國木結構體系。

中國古代的工匠很早就已掌握了這一技術,在皇宮、都城、橋梁、民居中大量應用,但要在恆山這樣一個懸崖絕壁之上,建築寺廟幾乎超越任何人的想像。所以懸空寺一建成,就被視為一個奇跡。

趙思敬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嘉慶重修一統制》上記載說,這個懸空寺是初創於北魏,到元代的時候是非常興盛的。

懸空寺上現存最早的三尊石佛大約是公元500年的北魏時期雕刻的,因此懸空寺至少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對於今人而言,1500年前的工匠既沒有炸葯,又沒有今天復雜的施工機械,他們是如何在石壁上開鑿石孔的呢?張守直是渾源縣有名的石匠。至今還保留著祖輩傳下來的鑿石工具。

張守直:這個東西這是老輩傳下來的,這叫喇叭,這個叫鏨,古老的時候這個鋼材缺,它這個把這個按上,這面磨,這面不磨。

專家們推斷,當年的工匠僅憑這些簡單的鐵制工具,就足以開鑿出用於放置橫梁的27個石孔。

如今當年古棧道的橫梁已不復存在,但這些石孔打鑿的痕跡卻還清晰可見。那麼,古人是怎樣將橫梁牢牢地插在石洞中呢?上個世紀90年代,文物保護部門試圖更換部分懸空寺的橫梁,卻發現無法將橫梁從石孔中拔出,費盡周折之後,專家們發現,所有的橫梁被作過獨特的處理,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了楔子,打入洞內,楔子會撐開橫梁,牢牢卡在石壁上.它的作用類似今天的膨脹螺栓,打的越深,固定的就越緊密。

主持人:現在,我再給大家做一遍這個演示。現在我把楔子輕輕的先楔入到這里,楔入到橫梁里,現在把橫梁開始往石洞里插,外面不停地敲擊。這個楔子已經完完全全的給它嵌入到了這個橫梁當中,因此,它整個前面的這個頭,就變的非常大,實際上就是膨脹的意思。這樣果真這個橫梁就拔不出來了,實際上大家想一想,換到懸空寺上,就是同樣的。這個橫梁,就可以非常穩固的被死死的卡在山崖之上了。這也就是懸空寺千年不壞的一個理由。因為那個時代的建築材料,我們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只能是選擇木頭。但是,木頭大家都知道,它是有一定壽命期限的,它是會腐蝕的,懸空寺它畢竟是1500多年前建造的,這些木質是否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呢?

據史書記載,懸空寺從建成至今的1500年間,曾經歷過多次大的維修。今天的懸空寺雖然結構和位置並沒發生任何變化,但專家們從建築的風格判斷,現存的懸空寺建築大部分在明朝時重建過。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從它建築的法式,就是它這個結構,是明朝的。斗拱它是隨著每一個時代的發展,它是變化的。

據寺內一塊清同治年間的石碑記載,懸空寺木結構的維修最近一次據今已有140多年。雖然這些橫梁已經開裂,卻沒有腐朽。橫梁經得起百年風雨的侵蝕的關鍵,在於經過了一道特殊的處理。

趙思敬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由於用桐油泡過,或者說一遍一遍的刷漆過,又沒有蟲蟻的腐蝕,這樣使它能夠一千多年以來,仍然堅實的在這個岩石上。因為它用的木頭是當地產的這種鐵杉木,鐵杉木在中國算是比較多的,這種木頭,適合於建築,造船,車輛都非常適合。

主持人:根據寺里石碑的記載說,在當時工人們首先是要先把這個橫梁來給它布置完成,然後,再在山腳下,利用這些木材,製造出來每一個建築上使用的木質構件。當把所有的構件都造完之後,把它們搬運到山頂上,到達山頂之後,再用繩索把工人和這些部件都放到山腰,然後,工人再把這些部件拼成每一個每一個單獨的一些建築。當所有個體的建築都完成之後,這個工作還沒有結束,還要再鋪上棧道,把單個的建築連接成整體,這樣就便成了懸空寺。當然,這個用時是非常長的。那麼古人當時有一句詩來形容懸空寺,叫做"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道沒雲中。"但是現在這座空中樓閣卻面臨著一種來自於地下的威脅!

上個世紀90年代,一場危機降臨懸空寺所在地金龍口山谷.

王霞懸空寺管理理處工作人員:中午1點48分,當時我們剛吃完中午飯,我們在接待室休息,正在休息時,突然外頭轟隆聲巨響,好多石頭飛落下來,懸空寺是灰茫茫的什麼都看不到,我當時特別害怕,以為懸空寺不在了,那麼大的石頭全部砸到里頭了,很值得慶幸的是什麼呢,懸空寺安然無恙,毫發無損。更高興的是什麼呢?當時我們接待一批42人的德國團,全部在寺院里頭,也毫發無損。

剛才的一幕是由地震引發的懸崖滾石。渾源縣的歷史上曾經有多次地震的記載,最近40年發生了兩次六級以上地震,其中一次使渾源縣城三分之一的房屋倒塌,造成很大損失。懸空寺安然無恙! 是什麼原因使這個空中樓閣沒有垮掉呢?懸空寺是一個典型的古代木結構建築,不但懸空的樓閣靠木材支撐在懸崖上,樓閣本身的框架結構也是由木質的樑柱組成,形成一個榫卯結構。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橫梁立柱它結合的叫榫卯,這個榫鉚結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防震,它能夠吸收震能,我說它叫彈性結構。

榫卯結構就是一根木頭凸出的部分插入另一根木頭相同尺寸的凹洞裡,這種結構的建築在受到巨大外力作用時,部件彼此錯動,當外力消失時又能恢復原狀,所以不會遭到徹底破壞。這一結構的特性正是懸空寺在歷次地震中能夠倖免於難的主要原因。

懸空寺的頭頂是翠屏峰200多米高的懸崖,200米高空墜下的巨石為什麼卻奈何不得一個小小的寺院呢?

從側面看,翠屏峰的立面是一個凹進去的弧形,懸空寺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翠屏峰的最凹處,所以從山上滾落的岩石只會從懸空寺的前面直接落在地下,根本砸不到懸空寺。

趙思敬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懸空寺之所以能夠1400多年以來,沒有什麼變化,也沒有什麼塌落,這個和它所選擇的環境是有關系的,我們看懸空寺,它所在的那個位置是一個鍋底,在山上說是一個鍋底,這個鍋底上面,它可以在雨季時候擋住雨。

趙思敬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在這個日照的時候呢,它只有上午能夠照幾個小時。

懸空寺所在的翠屏峰俯瞰是一個內收的弧形,對面的橫山主峰也是一個內收的弧形。兩座山的山峰就象兩只手一樣包攏著懸空寺,使懸空寺的日照時間很短,避免了暴曬引起木材風化,恰恰是極短的日照時間,為欣賞懸空寺獨特的夜景創造了條件。

考古專家還發現這個峽谷有些異常:渾源河從懸空寺腳下流過,而峽谷一側的懸空寺卻是乾燥異常;這個峽谷的谷底風很大,但懸崖上的懸空寺的風卻非常小。

原來,兩山之間的金龍口峽谷的出口十分狹小,不管多大的風吹進谷底,到了懸崖的凹處就會變小,大風吹走了渾源河的水氣,反而保證了懸空寺通風乾燥。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山有突出來的地方,或者是有變化的地方,就把它用梁子或者橋結合起來,這樣就變成了一個仙山樓閣式的組合的一組藝術,價值很高的,的確有音樂式的,有起伏昂揚的這種,我覺得從這方面來說,懸空寺體現的非常非常的好。

今天再次行走在懸空寺的樓閣和棧道上,時間彷彿已經停止,只有奔流不息的渾源河和山谷的風聲提示我們,這座建築早已和山谷渾然一體。時光流轉,正是1500前的工匠的智慧,在懸崖峭壁之上,創造出了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偉大建築。

主持人:據說當年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游歷到此,見到懸空寺,此情此景,讓他詩性大發,不過當時他沒寫詩,反而是揮筆留下了兩個字叫」壯觀」。這很難得,李白的詩不少,但是留下來的字並不常見。後來到了晚明時代的時候,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也到了這個地方,欣然揮筆寫下了「天下巨觀」,以此來形容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懸空寺它建造的那個年代,我們的那些古代的祖先們,他們沒有我們現代化的生產工具,沒有我們現在這么好的建築材料,他們只是簡單地利用一些木材,幾根繩索,還有就是幾把鑿子,巧妙的利用了恆山的地形地勢,居然就建造出了這樣一座宏偉的建築,的確是很讓人佩服。不過說到底,懸空寺它畢竟是一個木質結構的建築,現在我們後人要做的就是應該想方設法地延長它的壽命,讓它能夠永遠的屹立在恆山。好,感謝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下

㈤ 求音樂素材

雅尼(Yanni),當今世界著名的新世紀音樂作曲家和鍵盤演奏家。1954年出生於希臘卡拉馬塔(Kalamata),全名雅尼·克里索馬利斯,後加入美國國籍。1972年,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出於對音樂的熱愛,畢業後走上音樂之路。1980年,錄制了第一張專輯《Optimystique》,至今已發行出版十餘張專輯,兩度被格萊美獎提名,其作品在過去十年中一直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廣播音樂的最愛。曾在希臘衛城,印度泰姬陵,中國故宮,英國倫敦,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過音樂會。2013年,雅尼參加了央視蛇年春晚,與常靜等合奏了《琴箏和鳴》。





這兩首。《夜鶯Nightingale》當年他就是來故宮演奏的。

㈥ 唐朝八大古寺有那些

1、興教寺

倚少陵原而建的興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這里是我國著名高僧玄奘法師的長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後,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並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興教寺坐北朝南,門內鍾鼓兩樓夾道對峙,氣象庄嚴,遠眺終南山,峰巒疊嶂,景色秀麗,是佛教人士游覽和瞻仰玄奘遺跡的勝地。寺內藏有明代銅佛像、緬甸玉佛像各一尊,還有歷代經卷數千冊。周總理曾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來此瞻仰玄奘墓塔。

興教寺塔又稱玄奘靈塔。位於長安區興教寺慈恩塔院內,玄奘(602年-644年),唐代高僧,唯識宗創始人之一。圓寂後初葬白鹿原,總章二年(669年)遷葬今址立塔,建立寺,肅宗賜額「興教」。

2、觀音寺

新津觀音寺坐落在縣城南約7.5公里的永商鎮寶橋村境內,面臨邛水,背負群山,蒼松翠柏,清水環繞,山如九峰拱衛,狀如蓮花,故有"蓮華接翠"之稱。1956年8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以驚世絕倫的明代壁畫著稱。

3、興國寺

興國寺,也叫興國禪寺,位於濟南市區的千佛山上。千佛山位於山東濟南市歷下區。興國寺坐落在千佛山陰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體建築。創建於隋開皇年間,時稱"千佛寺"。唐貞觀年間,經擴建,改稱為"興國禪寺" 。

4、洪福寺

洪福寺位於山西省五台地區,擁有彩塑的瑰寶的寺廟位置忻州洪福寺位於山西省定襄縣城東北23公里之北社東。建築原為一座寺院。現存坐北朝南正殿五間、東配殿五間、西配殿拆剩兩間,南面山門一座和四周圍牆。2000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華嚴寺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

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

華嚴寺佔地面積達6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6、禪經寺

禪經寺是始建於隋,是唐代長安城樊川八大寺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與華嚴寺相對。歷史沿革禪經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樊川神禾塬北麓。與長安少陵塬畔的華嚴祖庭華嚴寺隔川南北相望。該寺始建於隋朝,興盛於唐朝。

7、牛頭寺

唐代古寺--牛頭寺位於長安區韋曲鎮東南少陵原畔勛蔭坡上,距西安城約12公里,是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牛頭寺建於唐貞元十一年(795),又一說始建於唐貞觀六年(632),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改名為福昌寺,元佑元年(1086)復名牛頭寺至今。

8、法幢寺

法幢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南山公園南禪寺旁邊,是青海省最大的漢傳佛教比丘尼寺。法幢寺始建於1943年,原來位於西寧市城西區園樹庄。2003年為給西塔(西寧--塔爾寺)高速公路建設讓路,該寺從園樹庄搬遷到這里,這里原是"南山文苑"舊址。

㈦ 求視頻:河南洛陽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這座寺廟是

白馬寺
在河南洛陽市東郊一片鬱郁蔥蔥的長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的白馬寺。
http://ke..com/view/4032.htm

㈧ 《靈岩道風》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靈岩道風》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0Dp7Fezp8xNtG3C_OFOMvg

?pwd=ryfn 提取碼:ryfn
《靈岩道風》
導演: 仁正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4-04-28(中國大陸)
集數: 2
片長: 35分鍾
大型佛教文化紀錄片《靈岩道風》,於2014年4月28日晚22點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十套《探索發現》正式公映。本片講述了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師,不畏艱辛復興千年古寺靈岩山寺,弘揚佛法,慈悲濟世的傳奇故事。
紀錄片《靈岩道風》由弘化社、新影世紀聯合出品,歷時兩年余,謹依宋、明、清、民國、當代等不同時期數十萬字的古籍文獻、山志為背景資料;經過權威學者反復考察、論證;聆聽佛門大德追憶敘述;據歷史真實發生的故事,匯集各界人士之力,獲得國學大師、紀錄片權威人士、著名歌手、古琴家、繪畫大師等傾力支持,引領觀眾穿越1600年歷史風雲,走進一座僻處山中的幾經興廢綿延佛光的千年古寺,追隨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卓錫聖跡,在晨鍾暮鼓、梵音繚繞之下,踏上一次洗凈心塵的視覺之旅,感受佛門特有的空靈、悠遠、禪意、寧靜之美。
據悉,紀錄片《靈岩道風》禮請著名歌手許巍創作並獻唱同名主題曲《靈岩》,用音樂詮釋了絕囂世外的人間凈土,引領觀眾穿越1600年歷史風雲,走進一座僻處山中的幾經興廢綿延佛光的千年古寺,追隨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的卓錫聖跡,在晨鍾暮鼓、梵音繚繞之下,踏上一次洗凈心塵的視覺之旅,感受佛門特有的空靈、悠遠、禪靜之美。
該片主要信息如下:
* 製片人:宋浩
* 藝術指導:周兵
* 監制:蔡小敏
* 總顧問:釋明學
* 顧問:釋普仁、釋秋爽、釋悟戒
* 總策劃:莫宗通
* 學術顧問: 樓宇烈、 裴金寶、王偉平、周鴻度、袁圓厚
* 導演:仁正
* 出品方:弘化社 新影世紀
* 協作拍攝:江蘇省宗教事務局、蘇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蘇州靈岩山寺、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人民政府
附:《靈岩》歌詞
演唱:許巍
再次生起悠然的嚮往
是你給我寧靜的感覺
在我如此深愛的季節
又見九月的江南
回首因你出發的起點
迷惘堅定交織的旅程
遠比開始預料的艱難
也更曲折 豐富 多彩
因你決定所有的選擇
為你唱過的每一首歌
讓我誠實地面對自己
你恩賜什麼樣的旅程給我
要用盡一生來感知
為何在經歷過後我才覺醒
你給我的愛無與倫比
只有我深愛的 這季節聽到
我淚水湧出 劃落的聲音
因你決定所有的選擇
為你唱過的每一首歌
讓我誠實地面對自己
你恩賜什麼樣的旅程給我
要用盡一生來感知
為何在經歷過後我才覺醒
你給我的愛無與倫比
只有我深愛的 這季節聽到
我淚水湧出 劃落的聲音

㈨ 哪座甘肅的千年古寺是最美古寺之一,為什麼

南郭先生,想必大多數人都知道,成語“濫竽充數”實在熟悉。但南郭寺,有所耳聞的人都相當少了。南郭寺,位於甘肅天水城南2公里山坳之中,是一個環境清幽、寂靜的古寺,建寺歷史已有1000多年。古寺樹木蔥蘢,古柏參天,是我迄今所見過的最美古寺之一。


寺院的天王殿讓我記憶最深,原額懸摹北宋大書畫家米芾書"第一山"巨匾懸掛,氣勢磅礴。巨匾下方的一對聯,至今留在我的腦海中:律己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這實在是人生之真諦,佛禪之外,更有處世之道。

㈩ 大悲古寺的因果視頻開頭佛曲,合唱的 很好聽,是什麼名字

大悲咒

閱讀全文

與古寺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曼蒂廣場市場營銷 瀏覽:571
名人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599
網路營銷思想的內涵 瀏覽:506
營銷方案裝修 瀏覽:262
電子商務項目管理概念 瀏覽:590
樂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79
娃哈哈新品營銷方案 瀏覽:922
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之研究 瀏覽:495
華潤萬家五折促銷活動是幾天 瀏覽:975
618拼多多的網路營銷方式 瀏覽:719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
服務型企業網路營銷模式 瀏覽:150
在房間浪漫策劃方案 瀏覽:838
鄉鎮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