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集美區宣傳片

集美區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6-18 03:55:32

A. 集美灌口附近有什麼旅遊的好去處

集美萬寶山觀光果園

集美萬寶山觀光果園,位於集美區灌口鎮西南方2公里324國道坑內路口邊,距廈門火車站31公里、高崎國際機場20公里,可乘廈門--灌口的巴士直達本園,或乘廈門--漳州巴士路經本園,車程僅40分鍾,交通方便。
果園建於1985年,面積500畝,果樹品種繁多,主要有荔枝、龍眼、八卦盧柑、余柑、楊桃、柿子、芒果、草莓、桃李、美國西柚、金棗、橄欖等20多種上萬株。十多年來主人辛勤勞動,如今林茂果豐,鳥語花香,風景優美,四季飄香。此外,果園南面有二口魚塘,面積25畝,可供垂釣、燒烤。

廈門航天測控站


座落於集美灌口鎮,環境優美,景物壯觀,是一所高科技航天測控站。

測控站擁有我國新研製的航天器測量與控制設備,通信設備及專業計算機,經過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與西昌、灑泉、太原等三個衛星發射中心形成數據通信網路。主要為我國各類航天器和運載火箭的發射、運行擔負測量和控制任務,並承擔國外商業衛星發射的軌道測量支持。
該站的航天科技展館設有"衛星系列"、"國際宇航展望"、"衛星技術應用"等展廳,通過衛星發射的動態表示,可以看到我國新研製的TW-215國際標准C波段測控設備和工程人員跟蹤、測量、控制衛星的實況場面。給人親臨其境的感覺。還備有《中國航天測空網》、《澳星發射實況》等專題錄像片,我國第八顆返回式衛星回收艙及降落傘在此榮譽展出。遊客們還可在直徑15米、重量100多噸的卡塞格羅夫天線和"長征三號"火箭為標志的紀念碑前留影紀念。

灌口鳳山廟


灌口鳳山廟位於集美區灌口鎮灌口街北側,距集美鎮只有7公里。鳳山廟建於明末天啟、崇禎年間(1621-1644年)。該廟原為兩進宮殿式結構的建築物,前殿有八幅青石窗雕、盤龍石柱、青石雄獅、石柱楹聯及屋頂是翹角式明代石雕裝飾,雙龍搶珠的藝術雕塑,但因歷史悠久,毀損甚多,後經歷幾次重修、擴修。現在前殿是由海峽兩岸信徒集資修建,按清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式樣修葺一新。楹聯都是前清時期同安縣的舉人、大學士所寫,工筆完整、書法技藝精湛。後殿是民國十八年(1929年)由仰光同安縣安仁里公會捐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鳳山廟是祀奉"李府清源真君二郎神",李冰及其次子因治水有功為後代庶民所敬仰,二郎神因為民除害除掉蜀郡都江之孽蛟,後人遂在四川灌縣立廟紀念,宋真宗時追封為清源妙道真君。

B. 廈門集美區是在島內還是島外

廈門集美區是在島外。

集美區位於福建省廈門市西北部,北緯24°25′~24°46′,東經117°57ˊ~118°04′,西北與漳州市長泰縣交界,東北與同安區接壤,西南與海滄區毗鄰,南與廈門島隔海相望。

集美原名「潯尾」,以地處潯江之尾而得名,至明代雅化為「集美」。境域東至僑英街道東安前占社,西至灌口鎮深青村,北抵尖母侖山界,南至馬鑾;長24.4千米,寬19千米,面積275.79平方千米,呈箭頭狀指向西北。

(2)集美區宣傳片擴展閱讀

截至2020年2月,集美區轄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濱街道、灌口鎮、後溪鎮。具體介紹以下街道和鎮:

1、僑英街道於2001年5月16日成立,位於集美區偏北部,東起東安村魚池與同安區後田村交界,西至杏林灣海田與部隊農場、天馬華僑農場毗鄰,南至12號規劃路與集美街道接壤,北抵大帽山連接美人山山脊與同安區為鄰。

2、後溪鎮是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下轄的一個鎮,廈門北站也位於此鎮。位於廈門市集美區工業區北部,集美工業區、文教區、新城區的組成部分,後溪鎮行政區域面積4400公頃。

C. 廈門集美區有什麼好玩的

集美好玩的地方主要都是圍繞陳嘉庚的,比如說嘉庚故居,歸來園、集美中學(這個進不去,只能在外面看看,但是建築風格很有特色,可以在外面照照片),龍舟池,接下來就是鱷魚園(門票XX),還有就是最出名的嘉庚公園、園博園等,從嘉庚公園可以直接走到嘉庚紀念館。
備註:嘉庚故居、嘉庚公園、嘉庚紀念館這三個地方是聯票的(一共20元)。歸來園是不用門票的。嘉庚紀念館開放是有限定時間的,好像五點還是五點半就關了。嘉庚公園晚上去不用門票,看夜景也不錯。如果你要在農歷正月十五來,還可以看到當地的習俗——掛香(從大社到銀亭路都有)。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龍舟池有賽龍舟。
以上建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D. 集美區有哪些好玩的好吃

集美區好玩的地方有雙龍潭景區雙龍潭生態運動景區、集美學村風景區、廈門園林博風景區。

E. 廈門島內跟島外,如何區分

廈門島內只有兩個區,島內島外是很好區分的。島內是湖裡區和思明區。島外有海滄區,集美區,同安區,翔安區。

拓展資料:

廈門區域劃分:

  1. 思明區:是廈門市六區之一,是廈門市最早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於廈門東南端,包括廈門本島東南部及鼓浪嶼,西北面與廈門本島的湖裡區毗鄰,三面臨海,與小金門諸島、海滄半島和漳州大陸隔海對望,面積75.31平方公里,現有人口約929998人(其中戶籍人口約634117人)。思明區下轄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梧村街道、篔簹街道、嘉蓮街道、蓮前街道、鼓浪嶼街道等10個街道辦事處,設有98個社區居委會。

  2. 湖裡區是福建省廈門市所轄的一個區,位於廈門島北部,三面臨海,與集美半島隔海對望。全區陸地面積65.78平方公里,占廈門本島面積的47%,在廈門市六大區中面積最小,海岸線長達24公里。湖裡區於1987年11月22日新成立的一個行政區,原先該區域是廈門最早的經濟特區,後擴展致全島,該區是國家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的中心,集裝箱吞吐量居全國第六位,是中國十大港口之一,是廈門島對外交通的重要樞紐。湖裡區,戶籍人口約220635人,總人口約931291人。湖裡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廈門海港、空港,廈門島陸上通道高集海堤、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海滄海底隧道及翔安大橋均在湖裡區。下轄湖裡、殿前、江頭、禾山、金山五個街道,共50個社區居委會。

  3. 海滄區:海滄位於廈門島西面、閩南金三角突出部,西與漳州接壤,北與集美相連,東南與廈門本島隔海相望。1989年,國務院批准海滄設立台商投資區,開發面積100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國家級台商投資區;2003年,廈門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設立海滄區,保留台商投資區繼續履行開發建設職能。目前,海滄下轄海滄鎮、東孚鎮共28個行政村及海發、海滄兩個居委會,另有海滄農場、第一農場、天竺山林場等三個農林場,面積173.6平方公里,人口14.3萬人。港口條件優越,海岸線全長26公里,可建設萬噸級深水泊位36個。海滄大橋把海滄與廈門本島連成一片,便於利用島內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各種優勢,與廈門本島形成較強的互補效應。

  4. 集美區:福建省廈門集美區是廈門經濟特區進出的重要門戶。廈門大橋和高集海堤把她與廈門島連成一體,是大廈門「眾星拱月」中一顆閃亮的星。集美區於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台商投資區,享受廈門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區政府所在地集美鎮,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鄉。

  5. 同安區:同安地處閩南「金三角」的中心,是廈、漳、泉交通要沖,南去廈門36公里,東北去泉州64公里,西南到漳州68公里。它背山面海,海岸線長86公里。內陸東、北、西三面分別與南安、安溪、長泰為鄰。東南隔海與金門、台灣相望,角嶼離金門只有2.26公里,是統一祖國的重要窗口。全區總面積1079平方千米、人口54萬、旅居海外的同胞有300多萬,同安籍的台胞有250多萬人。

  6. 翔安區:翔安區是廈門市實施海灣型城市發展戰略,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後新設立的一個區,於2003年10月19日正式掛牌設立,是廈門市最年輕的行政區。

F. 廈門匠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廈門匠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創新型企業。公司擁有從策略到設計,再到製作落地的完整產業鏈,我們目標是讓品牌變得更有意義。同時致力於推陳出新,顛覆傳統,培養膽大心細,能獨立思考並解決問題的年輕人,我們相信思維變了,世界也就寬了。公司秉承獨具匠心,萬象更新,向上一路,不忘初心。諧音「將相」,出將入相,德才兼備,我們希望每一個加入團隊的年輕人初心不改,獨當一面,為理想綻放。經營范圍:標志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畫冊設計;VI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廣告片/宣傳片;網頁設計;APP開發;微信商城開發;系統開發;VR內容開發等
法定代表人:曹龍生
成立時間:2015-08-19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21120013132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大道1302號201室之八

G. 集美學村有什麼好玩的求分享

龍舟池、嘉庚故居、陳列館、嘉庚公園、鰲園、歸來園、延平故壘、李林紀念園、集美文化創意園。

3、陳列館

創建於1983年,為三層樓房,面積為700平方米。該館以圖片、文字為主,並配有部分實物,較為詳盡地展示了陳嘉庚先生一生經辦實業、辦教育、參加政治活動和身後衰榮等情況。

展館一樓的《經商南洋,情深鄉國》,主要介紹陳嘉庚先生的家世以及經辦實業的興衰情況;二樓的《傾資興學,百折不撓》主要闡述了陳嘉庚先生以教育為本,實施救國興學的宏偉戰略。

三樓的《赤誠愛國,鞠躬盡瘁》,著重展示陳嘉庚先生參加、支持孫中山辛亥革命、祖國抗日救亡運動及回國參政議政、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等重大社會活動。1993年集美學校委員會又對展櫥進行了更新,充實了內容。

H. 廈門影視拍攝基地對外開放嗎

廈門影視拍攝基地在某些特殊的節點上是對外開放的。但是在其他日子一般不對外開放。
2021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在即,近日,廈門的影視氣氛越發濃厚。12月20日至21日,為了擴大廈門影視拍攝基地及合作方在廈及周邊地區的知名度、推介基地配套服務,由集美區委宣傳部指導、廈門市影視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及廈門電影夢工場在廈門影視拍攝基地聯合舉辦的「走進幕後」基地開放日活動迎來了近百名來自廈門及周邊地區的影視從業者及高校師生。

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向參觀者介紹2000㎡的基礎影棚

參觀者正在體驗LED 虛擬製片系統相關功能。
開放日活動中,福建省電影局資深專家圍繞福建省電影創作生產相關情況,就國家和福建省內對於扶持電影創作的相關政策法規、電影創作和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影片送審中需注意把握的問題等有關內容進行了講解;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分行也進行了影視金融服務方面的宣講。
體驗者們在基地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參觀了廈門影視拍攝基地的劇組服務中心、組合攝影棚區、招商服務中心、高科技數字棚區四個功能分區,體驗了由園區入駐企業提供的各種影視拍攝器材、最新流行的LED實時動態效果技術,並與專業人員進行業務、技術上的交流學習。

I. 集美學村的實用信息

免費
集美鰲園門票10元/人;
集美歸來堂門票— 10元/人;
陳嘉庚先生故居門票—10元/人。
龍舟池,陳嘉庚先生於1950年在海灘上築堤圍墾外、中、內三池。1953年,他親自督造龍舟10艘,組織村民和師生進行正規訓練和劃船技術。為提供良好的競賽場地,1955年,陳嘉庚先生親自選址,在臨海風景優美之處,開辟了一個規范的大龍舟池。外池俗稱「龍舟池」,寬300米,長800米,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長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集美學村龍舟賽幾乎年年端午節在此隆重舉行,舉辦龍舟賽除了追思屈原、紀念屈原外,還特別是倡導「誠毅」精神,一支龍舟隊要爭取好成績,隊員之間必須以「誠」相待、誠心努力,同時必須「整齊劃一」,堅持到底。 《集美學校校歌》
閩海之濱,有我集美鄉;
山明兮水秀,勝地冠南疆。
天然位置,惟序與黌;英才樂育,蔚為國光。
全國士聚一堂,師中實小共提倡。
春風吹和煦,桃李盡成行。
樹人需百年,美哉教澤長。
「誠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 「龍舟唱晚」集美學村音樂節
2013年10月25日至2013年10月26日,「龍舟唱晚」集美學村音樂節正式登場,20多支樂隊和數千名高校學生、市民遊客一起,以音樂形式共慶集美學校百年校慶。
微電影《這就是集美》獻禮集美
微電影《這就是集美》片長不到13分鍾,以一台相機為線索,通過講述「丟失相機——尋找相機」的故事,巧妙地將集美的城市風貌展現其中,匠心獨運的構思、生動傳神的人物、唯美流暢的鏡頭,演繹了一個發生在集美的浪漫故事。
首屆集美學村藝術節
從2014年10月23日至2014年01月09日,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從開幕到閉幕歷時近3個月,藝術節以「弘揚嘉庚精神,建設人文集美」為主題,先後組織了4項論壇活動、13個比賽項目和11場展演活動,以及開幕式、閉幕式和頒獎晚會,各項活動數量達到30餘項。
集美學村文化研討會
2015年01月10日,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之一——集美學村文化研討會在集美區行政中心召開。此次研討會由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大學黨委宣傳部、集美學校委員會主辦。
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閉幕式
2015年01月13日,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集美龍舟源於嘉庚文化
舟文化起源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但集美的龍舟賽,則是在陳嘉庚先生的努力下一步步發展到現今的規模。早年陳嘉庚先生十分敬重愛國詩人屈原,痛恨「東亞病夫」的恥辱稱號,主張國人要強身健體,報效祖國。新中國成立前後,陳嘉庚先生在致力於回國參政、興辦教育和故鄉建設的同時,不顧年事已高,仍奔走呼號,大力弘揚民族體育文化活動,把能夠彰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龍舟賽活動,引入集美學村。這不僅活躍了學村師生和村民的文化生活,還大大增強了師生及村民的體質。當時集美是個小漁村,大部分村民以海為生,練就了一身好水性和劃船功夫。陳嘉庚先生在致力於辦教育的同時,還積極倡導水上運動。他將村民們組織起來進行劃船比賽。最早劃船比賽是在集美東南端的海面上進行的。時值端午節,潮水大約在下午3時漲滿,鼓聲拉開了一年一度的劃船比賽的序幕。歡呼聲響徹天宇,好不熱鬧。參加龍舟賽最初都是挑選些身強力壯的男人,自由組合。更有趣的是曾讓結婚的男子與未婚男子比賽結果,常以未婚的青年男子不敵已婚男子告終。集美的龍舟賽,由最初單一的男子參加發展到男子、女子都可參加,由村民自發性的比賽,發展到學村教工、學生參加的比較大規模的學村龍舟競賽。50年代前後,比賽由海面逐漸轉移到中池(現集大水院養殖場)舉行。從此,學村龍舟賽便有一個比較固定、安全的活動場地。 教學規模
八十多年來, 集美學校不斷充實擴建, 已擁有學領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共12所院校、具備現代化教育體系的學村了。集美學校共有81131名畢業生, 他們遍布世界各國和台港澳地區, 有不少是著名科學家, 社會活動家, 實業家和專家學者。集美學校擁有在校師生員工15000餘人, 其中學生12000人, 有高級職稱的教師200餘人, 設50個專業, 開設課程800多門。集美學村變身現代大學城,邁向國家級教育強區。
獲得榮譽
2004年以來,先後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僑聯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廈門市十大城市名片」、國家4A級旅遊景區、福建省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學村規模
民國2年(1913年)3月,陳嘉庚在集美小學假借陳氏祠堂開學後,出資2000元,購買村西一口面積約數十畝的魚池作為校址,費資1.6萬元建築校舍,奠定集美學村的第一塊基石。此後,集美學村的集中建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民國7年至14年(1918—1925)。這段時間,陳嘉庚經營海運和橡膠業連獲巨利,總資產達1500餘萬元,將資金大量用於校舍建設,也是學村建設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建設的建築按樓群分布,可分為集美小學校舍、師范和中學校舍、水產航海與商業學校校舍、女中與女師校舍、農林學校校舍、幼師與幼稚園校舍、公共機關建築。校舍建築有居仁、尚勇、立功、立德、立言、約禮、博文、尚忠、誦詩、即溫、明良、延平、允恭、肅雍、文學、敦書、務本、崇儉、瀹智、葆真等20樓,累計50層,481間,建築面積3.6萬余平方米;公共機關建築和生活服務設施有大禮堂、醫院、圖書館、科學館、音樂室、電燈廠、宿舍樓、住宅樓、廚房、膳廳、水房、浴室、廁所、倉庫、植物園、養殖池等,總計建築面積約26萬余平方米。第二階段為1951—1961年。集美學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多次遭受敵機和炮火的轟炸,校舍大半被毀。陳嘉庚1950年9月回集美定居後,將在新加坡企業股份紅利和李光前、陳文確、陳六使等僑親的捐助,加上人民政府的資助,共籌得人民幣1256萬元,均用於集美學校的恢復和建設。從制定規劃、設計到備料施工,事必躬親。每日兩次巡視工地,來回步行數華里,從未間斷。這一階段的建築,可分為南僑建築群和以南薰樓為代表的大型建築兩部分。南僑建築群為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校舍,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和膳廳等大小建築25幢,建築面積35082平方米,可容納近4000名學生上課和350名員工辦公和住宿。其中,以「南僑」命名的16棟,分作4排,逐排加層,由低到高,整齊雅緻。南薰樓高達54米15層,擁有教室近百間,建築面積8105平方米。整座樓宇呈飛機形狀,中間宛如機身,兩側猶如機翼,聳立於海濱,時為全省最高建築,也是集美學村的標志性建築。另有道南樓、海通樓、克讓樓、黎明樓、福東樓、延平樓(重建)、新圖書館、新體育館、航海俱樂部、游泳池(大、小各一)和福南大會堂。福南大會堂建築面積3490平方米,可容納5100人開會。這一時期的建築尚有龍舟池、鰲園、集美解放紀念碑等。據統計,10年間擴建校舍和公共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為1949年以前校舍總面積的3倍多。第三階段為1994年集美大學成立前後的校舍建設。至2007年,集美大學建有教學大樓、行政大樓、圖書館、文科大樓、理科大樓、實驗中心、學生公寓、生活中心、禮堂、體育館和田徑場等設施,佔地73.33萬平方米,新建校舍總面積達60萬平方米。新校區綿延2千米。
教學條件
集美學校建校90多年來,遵循陳嘉庚辦學的宗旨和思想,以「誠毅」為校訓,兢兢業業地進行辦學實踐,為教學活動提供一流的教學設施,創建一流的學習環境,組建一流的師資隊伍,努力將學校辦成全國一流的學校。集美小學創建伊始,陳嘉庚即十分重視教學設施和設備的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除了建築寬敞的教學樓以外,還建築了為教學服務的圖書館、科學館、體育館、美術館、音樂館、印刷廠、自來水廠、電燈廠等。早在1930年代初期,學校圖書館庫藏的中外圖書已多達13746種;科學館置有理化儀器設備、動植物標本、礦物標本、人體生理標本數千種;水產航海學校置有實習船4艘,設有水產養殖場、水族館、漁具實習場、信號實習場;農林學校辟有農林場、附設加工廠;商業學校開設實習銀行、商店;學校建有游泳池、大型足球場和400米跑道的大操場。校園佔地面積達224.23萬平方米,生均44.7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65.45萬平方米,生均33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29億元(不含集美小學和華文學院),館藏圖書325.29萬冊。集美學村三面臨海,波光靄影,碧海藍天,環境優越。各校在做好校舍和基本設施建設的同時,注重校園環境的建設,為教學活動創造幽靜的環境。經過歷年建設,各校校園栽植榕樹、芒果、柏樹、鳳凰木、四季青等花木100餘種55萬余株,鋪築花圃草地5.46萬平方米,闢建水池3.33萬平方米,栽種綠籬7700餘米,建亭25座,雕塑、文化石、文化柱27座,綠化總面積71.8萬平方米,校園綠化率達32%。走進校園,綠蔭遮日,花木扶疏,紅牆綠瓦,飛檐畫棟,水榭亭台,構成了一道美侖美奐的校園風光。陳嘉庚辦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不惜重金從全國各地敦聘名師或高級專門人才來集美執教。其中有學者錢穆、楊晦、阮真、吳康、馬瑞圖、蔣希曾;文學家吳文棋、許欽文、王魯彥、潘訓、汪靜之、方瑋德;農學家章文才、彭家元、陳緣;林學家葉道淵、殷良弼;體育專家吳振西、庄文潮、吳德懋;畫家林學大、張振鐸、張書旂;經濟學家黃綬銘、陳慶瑜、陳式銳、葉書德;水產航海專家馮立民、張榮昌、楊振禮、沈漢祥;教育家葉淵、蘇師穎、黃則吾、張宗麟、陳村牧、王秀南等。並曾邀請魯迅、蔡元培、馬寅初、馬敘倫、林語堂、胡漢民、朱執信、吳稚暉、李石曾、林森、余日章、淩冰、丁作韶等國內學者名流和美國的杜威博士、克伯屈教授、艾迪博士、俄國史祿國教授等來校指導。解放後,教師隊伍不斷發展,至2007年,上述8校,共有教職員工4007人,其中擁有大專學歷的1197人,本科1548人,研究生89人,碩士878人,博士210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840人,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73人。
教學業績
90多年來,集美學校造就了成千上萬的各種人才。至2007年,集美學校畢業生總人數125596人。其中,小學畢業生17821人,中學畢業生34382人,中專畢業生20105人,大專畢業生17160人,本科畢業生24040人。各類畢業生中,在各界卓有成就的不乏其人。科技界有美國著名醫學家李景昀、葉芸英,台灣國際農業經濟學家王友釗,著名物理化學專家蔡啟瑞,水稻專家蔡俊邁,茶葉專家莊晚芳,獲全國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張乾二;在海洋化學研究方面受到國際海洋化學界矚目的廈門大學教授李法西,山東海洋學院教授沈漢祥,原中國科學院廣東分院院長邱秉經;文藝界有著名作家白刃、馬寧,中國新聞社社長洪絲絲,著名音樂家、1930年代曾在世界交響樂比賽中獲得冠軍的蔡繼琨,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永玉;社會科學界有李純青、陳乃昌;文教界有林采居、梁披雲、姚寶酋,體育界有吳再興、林紹洲、黃柏齡;航運界有曾任世界上最大最豪華客輪伊麗莎白皇後號船長、上海救助打撈局總船長鄭秋墨等。另有革命先驅者羅明、李覺民、羅揚才、郭滴人、朱積壘,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等。 陳嘉庚
陳嘉庚,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人(現廈門市集美區)。 1913年回家鄉集美先後創辦了集美小學、中學、師范、水產、航海、商科、農林等校(統稱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廈門大學、集美學村各校師生都尊稱其為「校主」。 1949年應毛澤東主席的邀請回國參加政協籌備會。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1990年3月1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把一顆編號為2963的小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 成長於鄭成功抗清復明故壘的陳嘉庚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晚年的陳嘉庚,請人在鰲園刻錄「台灣省全圖」。
李林
在延平樓右邊有一座手持快槍躍馬飛奔的銅雕像,那是歸僑集美校友抗日女英雄李林的雕像。李林原是一棄嬰, 被華僑收養, 4歲赴印尼探親,後又回到集美求學,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再到上海入中學, 北平國民大學參加抗日愛國斗爭,並參加中國共產黨。受黨的派遣到山西雁北建敵後根據地,任雁北游擊隊政委,騎兵營教導員專署秘書主任等職,1940年4月, 在反圍攻中陷入重圍,壯烈殉國,犧牲時不滿30歲。李林領導山西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

J. 沈騰主演的電影《西虹市首富》,在廈門島外有哪些取景地點呢

廈門海滄體育中心,“集美集”文化創意產業園,方特夢幻王國,同安舊體育場,孔廟,東方高爾夫俱樂部,集美新城

閱讀全文

與集美區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曼蒂廣場市場營銷 瀏覽:571
名人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599
網路營銷思想的內涵 瀏覽:506
營銷方案裝修 瀏覽:262
電子商務項目管理概念 瀏覽:590
樂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79
娃哈哈新品營銷方案 瀏覽:922
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之研究 瀏覽:495
華潤萬家五折促銷活動是幾天 瀏覽:975
618拼多多的網路營銷方式 瀏覽:719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
服務型企業網路營銷模式 瀏覽:150
在房間浪漫策劃方案 瀏覽:838
鄉鎮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