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法制宣傳書籍

法制宣傳書籍

發布時間:2022-06-17 23:40:53

Ⅰ 關於商業的法律法規書籍有沒有高手給推薦一下

如果說商業限制,那麼一般會牽扯到的也就是《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

但是如果說創業應該了解的法律,那就很多了,《民法通則》、《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合同法》、《擔保法》、《票據法》等。

設立企業的話還應該了解《企業登記管理條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工商管理方面的法規。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下來你還應該了解你所在的當地的政策性法規,各省各市都會有一些關於創業的相關政府條例和政策文件,這些都需要了解。

Ⅱ 想學習營銷,廣告相關的法律法規,推薦新手看哪些書籍

和營銷有關的法律有很多,以類別區分:
1、與營銷定價策略有關的《價格法》
2、與產品牌塑造與宣傳有關的《商標法》、《廣告法》
3、與產品質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有關的《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規范企業銷售行為的《合同法》等等

Ⅲ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的其他相關圖書

全國普法辦指定讀本
——《憲法和憲法修正案學習問答》(第二版)
全國「六五」普法推薦讀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輔導讀本》
國家「六·五」普法宣傳教材
——《「六五」普法知識學習問答》(漫畫插圖版)
——《公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公務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職工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社區居委會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農村兩委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社區居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農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農民工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大學生法制教育讀本》(漫畫案例版)
——《兼職法制副校長培訓教材》
《「六五」普法·台賬》
《「六五」普法·學法筆記本》
《「六五」普法·撲克》
《「六五」普法·掛圖》
《「六五」普法·台歷》

Ⅳ 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學習讀本的圖書目錄

[本章導讀] 1
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2
2.村民委員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 3
3.如何選舉村民委員會? 4
4.怎樣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 6
5.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有什麼樣的後果? 6
6.涉及村民利益的哪些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6
7.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公布哪些事項,接受村民的監督? 7
8.對村民委員會成員實行的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包括哪些事項? 7
9.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8
案例分析
未經村民大會討論決定村委會與他人簽訂的合同無效 9 [本章導讀] 12
1.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3
2.發包方或承包方可以單方面收回、
交回或調整承包地嗎? 14
3.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包、出租、互換和轉讓嗎? 14
4.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15
5.發生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後應該怎麼辦? 15
6.購買種子時有哪些權利? 16
7.因種子質量出現問題造成的損失應由誰承擔? 18
8.國家對農村糧食流通有哪些規定? 18
9.國家徵收耕地應該支付哪些補償費用? 20
10.國家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歸誰所有? 21
11.為了保障房屋被徵收群眾的利益,《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對補償作了哪些規定? 22
12.我國對農業生產給予什麼補貼? 22
13.畜禽養殖場應當建立養殖檔案,應載明哪些內容? 23
14.農業機械生產者和銷售者對其生產、銷售的農業機械產品應承擔什麼責任? 23
15.農業機械產品因不符合質量要求,給農業機械使用者造成損失的,該怎麼辦? 24
案例分析
農村在校大學生應享有承包地收益分配權 24 [本章導讀] 27
1.進城務工對務工人員有什麼限制嗎? 28
2.怎樣辦理暫住證? 28
3.什麼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包括什麼內容? 29
4.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權益能否得到保障? 30
5.用人單位要求交納保證金的行為合法嗎? 31
6.《勞動合同法》對試用期有什麼規定? 31
7.什麼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3
8.勞動合同法是如何規定非全日制用工的? 34
9.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有哪些規定? 35
10.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有哪些規定? 35
11.勞動者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6
12.用人單位可以隨便解除勞動合同嗎? 37
13.最低工資標准對農民工適用嗎? 39
14.哪些情形可以認定為工傷? 40
15.工傷事故發生後,勞動者應該關注哪些問題? 41
16.《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哪些事項? 42
17.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農民工在勞動中受傷,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 42
18.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後怎麼辦? 43
案例分析
工傷索賠遙遙無期 法律援助幫助解決糾紛 44 [本章導讀] 46
1.什麼是鄉鎮企業? 47
2.哪些鄉鎮企業可以享有稅收和貸款方面的優惠? 47
3.設立和經營鄉鎮企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48
4.登記機關對申請成為個體工商戶材料依法審查後,應如何辦理? 49
5.個體工商戶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49
6.個體工商戶可以到異地經營嗎? 51
7.設立合夥企業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51
8.合夥企業的財產和經營管理權歸誰所有? 52
9.合夥企業的盈利和債務怎麼分配? 53
10.怎樣設立個人獨資企業? 53
11.設立公司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54
12.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投資人)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55
13.房屋和土地使用權等可以作為出資嗎? 56
14.一個人可以設立公司嗎? 56
15.成為注冊鄉村醫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57
16.鄉村醫生在執業活動中不得從事哪些行為? 58
17.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遵循哪些原則?成員享有哪些權利? 59
案例分析
在鄉村非法行醫案 60 [本章導讀] 62
1.怎樣訂立書面合同? 63
2.什麼樣的合同才是有效的? 63
3.什麼情況下可以變更和撤銷合同? 64
4.合同履行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64
5.合同當事人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嗎? 66
6.簽訂購銷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67
7.簽訂借款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68
8.簽訂租賃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70
9.簽訂承攬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73
10.購票乘坐交通工具的旅客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74
11.簽訂和履行貨物運輸合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76
12.設定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77
13.哪些人不可以作保證人? 78
14.怎樣訂立保證合同? 79
15.哪些財產可以抵押?哪些財產不能抵押? 80
16.抵押房屋和土地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81
17.怎樣訂立抵押合同? 81
18.辦理抵押登記的部門有哪些? 82
19.怎樣訂立質押合同? 83
20.使用留置擔保方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83
21.使用定金擔保方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84
22.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專利? 84
23.怎樣申請商標注冊? 86
24.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會導致什麼後果? 86
25.經營者在經營中不得從事哪些不正當競爭行為? 87
26.消費者有哪些權利? 89
27.在展銷會上購買的商品質量出現問題應該找誰退換? 90
28.因為虛假廣告上當,可以找廣告商索賠嗎? 91
29.鄰里之間如何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關系? 91
30.埋藏物、隱藏物、遺失物、漂流物等歸誰所有? 93
31.農業環境保護包括哪些方面? 93
32.保護農業環境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和禁止哪些行為? 94
33.民間借貸受法律保護嗎? 95
34.怎麼防止因農村非法集資而上當受騙? 97
案例分析
農民進城後能反悔所賣的農村住房嗎 98 [本章導讀] 101
1.如何正確理解婚姻自由? 102
2.男女雙方結婚需要什麼條件? 102
3.怎樣進行結婚登記? 103
4.哪些情況下婚姻無效? 103
5.結婚後夫妻之間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104
6.結婚後家裡的財產歸誰所有? 105
7.重婚要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105
8.怎樣辦理離婚? 106
9.哪些情況下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106
10.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怎麼解決? 107
11.離婚時怎樣分割財產和債務? 107
12.離婚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是否應給予適當幫助? 108
13.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 108
14.對軍婚有什麼特別規定? 109
15.法律對遭到家庭暴力和虐待的受害者有哪些救濟措施? 109
16.婚前給付的彩禮可以要求返還嗎? 110
17.父母子女間有哪些權利義務? 111
18.祖孫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有撫養或贍養義務嗎? 111
19.收養子女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112
20.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113
21.收養關系解除會產生哪些法律後果? 113
22.怎樣立遺囑? 114
23.哪些人有權繼承死者的遺產? 115
24.遺產應該怎樣分配? 116
25.國家對土葬有什麼要求? 117
26.遺體處理和喪事活動管理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117
案例分析
有過錯一方離婚案 118 [本章導讀] 120
1.我國公民在計劃生育方面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121
2.我國公民的生育權包含哪些內容? 122
3.是否可以進行胎兒性別鑒定? 122
4.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由哪些部門負責和管理? 123
5.流動人口怎樣辦理婚育證明? 124
6.流動人口夫妻擬生育子女時,應辦理哪些手續? 125
7.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獎勵和優惠政策由誰落實? 126
8.什麼情況下要繳納社會撫養費? 127
案例分析
是否侵犯被告的生育權 128 [本章導讀] 132
1.什麼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133
2.什麼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134
3.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如何籌集資金? 134
4.農民參加新農保,享受什麼待遇? 135
5.農民領取養老金待遇要符合什麼條件? 136
6.新農保與舊農保如何銜接? 136
7.為什麼要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136
8.為什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以保大病為主? 137
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民有什麼好處? 138
10.為什麼要農民出資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38
11.為什麼農村合作醫療籌資不屬於農民負擔? 139
12.為什麼農村合作醫療要以農民自願參加為原則? 139
13.為什麼要提出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目標? 140
14.為什麼合作醫療資金要量入為出、略有節余? 140
15.農村五保供養的對象有哪些? 140
16.怎樣申請農村五保供養? 141
17.農村五保供養的內容有哪些? 142
18.農村五保供養一般採取什麼形式? 142
19.國家對婦女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有哪些特別的規定? 143
20.國家對婦女的人身權利保護有哪些特別的規定? 144
21.婦女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怎樣尋求救濟? 144
22.什麼是九年制義務教育? 145
23.可以放棄讓孩子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權利嗎? 145
24.農村貧困孩子考上高中、大學交不起學費怎麼辦? 146
25.義務教育法對校園安全方面有哪些規定? 148
案例分析
該不該給楊光學報銷醫療費 149 [本章導讀] 151
1.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152
2.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153
3.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誰承擔責任? 153
4.危險作業造成的損失由誰負責? 154
5.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造成損害需要承擔責任嗎? 154
6.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造成他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由誰負責? 155
7.行政處罰有哪些種類? 156
8.哪些情況下可以從輕、減輕和免除行政處罰? 156
9.行政處罰過程中,被處罰人有哪些權利? 157
10.哪些違法行為應該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158
11.哪些人違反治安管理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158
12.哪些違反治安管理的情形應該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159
13.違反治安管理在哪些情形下應該從重處罰? 159
14.哪些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人受到行政拘留處罰可以不執行? 160
15.治安管理處罰怎樣執行? 160
16.什麼是犯罪? 161
17.哪些人犯罪可以或者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62
18.刑罰的種類有哪些? 163
19.什麼是自首和立功?自首和立功對判刑有什麼影響? 163
20.什麼情況下可以被宣告緩刑? 164
21.什麼情況下可以減刑? 165
22.什麼情況下可以被假釋? 166
23.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監外執行? 167
24.犯罪行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再被追訴? 168
案例分析
筆跡鑒定讓他瓜分別人土地補償金的美夢破滅 169 [本章導讀] 171
1.民事訴訟,應該向哪個地方的法院提起? 172
2.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174
3.收集和提交證據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75
4.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176
5.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先予執行? 177
6.在訴訟過程中沖擊法庭、作偽證等行為要承擔什麼責任? 178
7.上訴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79
8.怎樣申請執行? 180
9.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 180
10.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81
11.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182
12.遭受人身損害後,可以要求賠償哪些費用? 184
13.遭受人身損害後,怎麼計算賠償額? 184
14.哪些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187
15.精神損害賠償有哪幾種方式? 188
16.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時效是多長? 189
17.哪些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 189
18.怎樣訂立仲裁協議? 190
19.怎樣申請仲裁? 191
20.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192
21.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193
22.怎樣申請行政復議? 194
23.哪些情況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97
24.什麼情況下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197
25.信訪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98
26.信訪過程中禁止的行為有哪些? 199
27.信訪人對信訪處理意見不服怎麼辦? 200
28.哪些情況下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201
29.關於國家賠償的賠償方式和計算標准有哪些規定? 202
30.怎樣申請國家行政賠償? 203
31.國家行政賠償的范圍是什麼? 204
案例分析
法律援助為百姓 交通事故終維權 205
後記 207

Ⅳ 法治手抄報的內容怎麼寫

繪畫筆、素描紙、法制宣傳書籍

操作方法
01
法律知識:法律是以國家強制為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由於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它的實施就由國家來保障。



02
法律教育: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不同於其他社會規范的權利和義務,它是由國家確認或認可和保障的一種關系,這是法律的一個重要特徵。



03
法律在身邊: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04
法制宣傳:雖然所有的法律體系處理的議題通常都是很類似甚至是一樣的,不同的國家對於各種法律的分類和命名上通常都會不同。最一般的區分為與國家密切相關的「公法」(包括憲法、行政法和刑法)和規范私人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私法」(包括合同、侵權行為和物權法)。在大陸法系中,合同法和侵權行為法屬於債法的一部分,信託法則在法令制度或國際公約下運作的。國際法、憲法、行政法、刑法、合同法、侵權行為法、物權法與信託法被視為「傳統核心課題」,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更為重要的課題。



05
法律網路:法律體系,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法律體系(Legal System):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分類組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簡單地說,法律體系就是部門法體系。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准、原則所制定的同類規范的總稱。



06
法律讀物:讀書不僅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對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們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學習的榜樣,如軍人、科學家、老師、英雄人物等。這些令我們崇拜或學習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過閱讀各類書籍所認識。我們在進行閱讀時,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



07
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教育的主要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什麼是社會主義民主,怎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權利



08
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Ⅵ 依法治國出自哪本書

不是出自書本,出自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2014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

主要內容
一、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二、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三、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四、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五、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六、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主要要求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就是要求國家生活、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都納入法律的軌道,接受法律的調控和處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進步,社會結構和社會利益關系日趨復雜化,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越來越需要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組織和調控。法律不再是單純的解決糾紛和維護社會治安的手段,而成為組織和改革社會的重要工具。法治國家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法律功能日益擴展,並且大規模地向社會結構的各個方面和層次滲透的過程。具體說來,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立法工作,完備法律體系 完備法律體系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首要環節。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首先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過程。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發展,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方面已基本上有法可依。但同時,我們必須看到立法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首先,法律體系尚不完備,許多重要的,基本的法律如《政黨法》、《監督法》、《新聞法》等尚未制定出來。其次,已有法律普遍存在著嚴重「老化」情況,急需修改完善。再次,有些法律的質量低,漏洞多,缺乏超前性,修改頻繁,法律壽命短。最後,同一層次不同層次的法律法規之間還存在相互沖突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一戰略目標,就必須切實轉變立法思想,大力加強立法工作。
(1)正確認識法律數量和質量的關系,從主要依靠提高法律數量轉變到提高法律質量來完善法制的軌道上來。過去,人們常常認為,在立法方面,「有比沒有好,快搞比慢搞好」,其實,這種觀點並不正確。「法律泛濫不僅會貶低法律的價值,而且還敗壞法律的質量」 。關鍵並不在於法律的數量,而在於法律的質量。
(2)要轉變「立法宜粗不宜細」的立法思想,堅持立法力求嚴密細致的原則,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
(3)要轉變「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立法思想,從全局出發,有步驟.有規劃.有預見地開展立法工作,使法律體系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相適應。
二、有了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並不會因此而自然而然地實現法治。「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憲法和法律得不到切實有效的遵行,無異於一紙空文。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關鍵就在於樹立憲法和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
1、中國共產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政黨政治是現代政治的基本特徵。在西方競爭性政黨體制下,執政黨若有法不依、濫用權力、專橫腐敗,必然會招致選民的拋棄。政黨之間的競爭迫使執政黨奉公守法,兢兢業業,忠誠地為百姓謀福利。在中國,共產黨處於長期執政的地位,其執政地位幾乎不受任何外來的挑戰和影響。黨作為我國政治生活的核心,直接領導立法、行政、司法等各項工作。黨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領導者和組織者,黨的領導是實現依法治國根本保證。黨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就能夠極大地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落實。反之,黨不遵守憲法和法律,就不能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和司法機關的司法公正,依法治國最終不能實現。
2、各級政府必須依法行政
建立法治國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規范和限制政府權力。在人治國家中,民眾必須守法,政府可以不守法。在法治國家中,民眾應當守法,但政府必須首先守法。從西方國家法治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來看,法治一開始是作為政府的對立物而出現的。法治「首先是指和專斷權力的影響相反的正規法律的絕對的無上的或超越一切的權力,它防止政府方面的專斷權、特權甚至廣泛的自由裁量權。」 依法行政要求,
(1)行政機關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的許可權來從事行政行為,「無法律即無行政」,嚴禁超越法律行使職權。
(2)行政機關在行使法定職權,從事行政活動時,必須嚴格依法辦事。這里的「依法」,既包括依實體法,也包括依程序法。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星鑒於長期以來「重實體、輕程序」的傾向,強調行政行為應當遵守法定程序在今天乃至今後顯得尤為重要。
3)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
3、司法機關必須嚴格、公正司法 司法是匡扶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在現代社會,法治的實踐狀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司法上。立法只不過是將紛繁復雜的人類行為歸納抽象為一般的、普遍的、非人格化的規范,而司法則是將這些抽象的規范運用於具體的案件中,賦予具體的個案真正實體化的規范效果。因此,司法對法律的適用是最為有效的,也是最為關鍵的。相當多的社會公眾,甚至把司法理解為法治的全部內容。美國學者范德比特指出,「在法院而不在立法部門,我們的公民最初接觸到冷峻的法律邊緣……如果他們失去了對法院工作的尊重,則他們對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將會消失,從而會對社會構成極大的危害。」 公正,是對司法的基本要求。惟有司法公正,國家法制才有權威,社會才能安寧穩定,人民才有最後的依靠;司法不公,則必然導致冤無處伸,理無處訴的情況,社會將完全喪失對法律的信任,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將成為一句空話。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二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實體公正以程序公正為前提,程序公正以實體公正為依歸。沒有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就會毫無價值,而沒有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就會成為泡影。
三、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法治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不僅意味著法律向社會結構的各個方面和層次的擴張和滲透,而且意味著法律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備知識和技能,是人們用於創造新型社會的重要手段。增強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一項基礎性工程。美國著名法哲學家和法律史家伯爾曼指出,「確保遵從規則的因素如信任、公正、可靠性的歸屬感,遠比強制力更為重要。法律只在受到信任,並且因而並不要求強力制裁的時候,才是有效的,依法統治者無須處處都仰賴警察。……總之,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傳統,這種傳統又植根於一種深切而熱烈的信念之中,那就是,法律不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還是生活終極目的和意義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現代法律觀念,沒有公民對法律的普遍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和良好的法治氛圍就不能形成,法治就不可能實現。而要增強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就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法制教育和法律宣傳,使人人知法,懂法,樹立正確的法律價值觀,「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

Ⅶ 關於法制教育書籍的讀書心得怎麼寫

看看這個怎麼樣。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繽紛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但這張紙就早已不在了!
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
曾經看過的一個案例:15歲的初三學生庄海在初一年級時就加入了共青團,當選為班長,工作負責、學習優良,先後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有一天與父母告別後准備回家時,發現一個初二學生在他父母後面做鬼臉,這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問一問、說一說,都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庄海非常生氣,認為是對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幾個同學一起上去教訓他一頓。原以為被教訓者不會怎樣,沒想到卻引起這個學生邀約一幫人來報復。為了不甘示弱,又發生了對報復者的報復,在雙方毆打中,庄海拿出隨身帶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傷,法院判處庄海犯故意傷害罪。在監獄里,庄海面對鐵窗、鐵門,回顧這不該發生事,無限悔恨。
所以說要使人生走得輝煌燦爛就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為一時的沖動而做出犯法的事情令自己悔恨終生!自毀前程!
世界上有黑人,白人,黃種人,而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同。所以把白紙弄得灰暗一片有時並不是自己所想的!因此家庭是每個人走出第一步的前奏!好的家庭教育就會出好的孩子,反則反之!以下是兩個普遍而惡劣的家庭環境!請家長們必須教育好自己兒子的第一課!
1、家長過分溺愛,一味嬌慣,使子女的慾望不斷升級。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三口之家,而孩子又往往是獨生子女,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少,應該讓孩子過得幸福一些,特別是那些過去經歷過苦日子的人不願讓孩子再「吃苦」。因此,對子女總是百依百順,要啥給啥,讓獨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小皇帝」。在家庭無來源或不充足時,那些被嬌慣的孩子便以非法手段在外「撈」錢,以滿足自己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2、家庭教育的錯誤引導。有的父母一貫好逸惡勞,不務正業,貪圖享受,往往表現出舉止不端,品行不正,素質低下,自身形象差,客觀上不能為孩子當好「第一教師」,使子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品行的影響。如有的家長經常搓麻將、逛舞廳,不僅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無精力管教孩子,疏於對子女的家教,導致子女放任自流,是非不辯,美醜不分,最終由「小皇帝」淪落為「小囚犯」。
所以每個家庭都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任!要使兒子走出第一步之前有個美好的家庭環境!請不要給每個張白紙添上灰暗的顏色!
最後就來來說說一些曾經在學校里是一些大哥大姐!這些人往往只是風光一時!但出社會後就往往會觸犯法律,或者在互相仇殺中失去了寶貴的性命以紅色的鮮血完結了這張不該結束的白紙!
中國有9年義務教育因此每個人都有經過校園的機會所以學校應該做到關心、幫助每個學生!
提幾點建議吧:(一)、關心差生、輟學的學生

關心學生是學校教師的神聖職責,差生、輟學生是困難、問題較多的學生群體,他們最需要關心、幫助。校園搶劫強索案件的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差生或輟學生占很大比例,關心教育管理好這些學生,能有效預防和控制校園搶劫和強索案件的發生,從一定意義上說,學校對差生的漠不關心甚至放棄差生。學校就一定會自己留下的苦果自己吃。

(二)、加強學校校風校紀建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校風校紀和法制教育宣傳教育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遵紀守法、健康成長,是抵制不良影響、預防犯罪最根本的因素。

(三)、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早期發現,採取有針對性的實在措施,例如建立專職輔導員;對重點人、重點地方、重點時間採取事前防範措施;關注學校周邊地區青少年動向,發現危險信號及時通報公安機關並採取措施,校警聯合建安全文明學校。

(四)、防止格外違法犯罪青少年向學校滲透,或與學校某些學生聯合作案,增加危害性,增加預防和處置的復雜性。

Ⅷ 青少年法制書籍讀後感800字

讀《蓮都法制宣傳系列讀本—青少年篇》有感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就像2012年10月9日,警方破獲一起在校中學生殺害在校生案,抓獲陳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繳獲作案工具兩輪摩托車1部、六四式軍用手槍子彈3發等物品。 7日下午2時30分許,警方接到受害者家屬報案:當日下午2時23分,他家突然接到歹徒打來電話稱:「陳某(男,13歲,某中學初一學生)被其綁架要求家屬准備20萬元人民幣贖金,並稱不準報案,否則後果自負。」 接到報警後,公安局馬上組織警力開展偵破工作。根據現場調查,走訪群眾,獲悉受害者陳某於2012年9月29日晚9時許,從某中學晚自習回家途中失蹤。其家屬經過幾天幾夜尋找未果,直至10月7日下午突然接到綁匪勒索電話。警方在大量調查取證的基礎上,獲悉某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陳某母親與受害者家積怨較深,且陳某近期表現十分反常,有重大作案嫌疑,同時查明陳某近期來經常與同學郭某、黃某等人在一起打電腦、玩游戲,行動詭秘。10月8日下午警方決定對陳某等5位涉嫌人員採取收捕審查。

看哪!一些青少年思想出現偏差、行為失范,走上違法犯罪歧途的日漸增多。這本書,充分、生動地對案例中青少年為何會走上犯罪的歧途。我覺得,同學們應該多讀讀這本《蓮都法制宣傳系列讀本——青少年篇》思考一下,他們為何因一時貪念而墜入犯罪深淵,我們該不該重蹈覆轍。犯罪的青少年,當被警方捉捕時,反復地說:「對不起,我錯了!」俗話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在犯罪時就因該想到後果。因此,我們應該加強法律知識,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懂得了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國家、集體及自身的合法權益。

普法是國家安康的基石,守法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Ⅸ 有關明朝開國之後法治情況的書籍有哪些

朱元璋是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最奇之處在於他從一個社會最底層的農民、一個遊方僧成為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徹頭徹尾出身底層的皇帝。是什麼成就了朱元璋,他又是怎樣開創了一個延續277年的大明王朝?為什麼朱元璋建國號要叫「大明」呢?

朱元璋創造了歷史,時勢造就了朱元璋。

公元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那麼,朱元璋為何定國號為「大明」?這個「明」字究竟從何而來?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毛佩琦教授,將與我們一同開始一段新的歷史之旅,撥開大明的歷史迷霧,尋找事實真相。《百家講壇》4月14日播出《明十七帝疑案》之朱元璋國號之謎,敬請關注!

(全文)

今天我們講明朝的國號之迷。大家知道明朝,當然國號是「明」,但是明朝又叫「大明」,這個「明」怎麼來的呢?今天我們講四個問題,來解釋明朝的國號。

第一, 小明王的這個「明」,從何而來?

第二, 紅巾軍為什麼要奉小明王為主?

第三, 明朝人為什麼普遍接受用「明」這個字來作為國號?

第四, 朱元璋做了皇帝,他想要把這個大明國建成一個什麼樣的國?我們就講四個問題。

先說第一個問題,小明王的明是怎麼回事?大家知道,元朝末年,天下大亂,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非常尖銳,最後就有劉福通、韓山童、韓林兒的造反。韓林兒被稱為宋徽宗的八世孫,說他重新出來主天下。但是他們用什麼來號召老百姓呢?他們宣傳的是「彌勒降生,明王出世」。明王出來以後,天下就太平了,老百姓就過上好日子了,這個「明」就是明王的明。老百姓在水生火熱當中,希望過上好生活。所以,宣傳明王出世,實際上是對人民起義的一種號召,那麼,這個明王是哪裡來的?這個明王來自於明教。明教也稱作摩尼教,是公元3世紀的時候,一個叫做摩尼的人,他建立的。

這個摩尼教什麼時候傳到中國來的,是在唐朝的武則天時代,延載年間。當時唐朝為了籠絡回鶻,回鶻是個少數民族,回鶻相信明教,為了籠絡回鶻就把摩尼教的地位提高了,等於承認摩尼教的合法地位。可是後來唐朝就滅了回鶻以後,這個摩尼教就不再受到重視了。因為很多受苦的老百姓,經常會打著宗教的旗號,打著「彌勒降生,明王出世」,這樣的口號來反對朝廷,所以,它就被打入地下,不能夠正常地活動。在宋朝的時候,摩尼教一度得到承認。但是由於這種宗教反叛的性質,朝廷還是不允許它正常存在,再次被迫轉入地下。

到了元朝的時候,大家知道元朝,它是離開了中國傳統的儒家的正統,所以對宗教比較開放,一度摩尼教成為比較能夠自由傳播的一種宗教。但是後來這個摩尼教呢,也是被利用來反抗朝廷,再次被打入地下。這個明教或者摩尼教被打入地下,他們要為了保護自己,就拚命地跟佛教拉上關系,它就用佛教的凈土宗的白蓮社跟自己掛起鉤來。這就是到了元朝的時候,很多人是用白蓮社來聚眾,實際上他們信奉的就是摩尼教和白蓮社混合的這樣一種宗教。他們宣傳什麼呢?宣傳是「彌勒下生,明王出世」。我們在前兩講講過,當時劉福通,說「十人一隻眼,跳動黃河天下反」,說是「彌勒降生,明王出世」,號召老百姓起來反抗朝廷,爭取幸福的生活,這時候他們就抬出了自己的口號,就是要打出明王的旗號,所以小明王的這個「明」,就是摩尼教就是明教的「明」,這個明就是從這兒來的。

第二個問題,我們說紅巾軍為什麼要奉小明王為主呢?現在我們看看小明王的口號,當時的口號叫做「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這兩句的口號什麼意思?「山河奄有中華地」,就是元朝的統治,是以蒙古貴族為主體的統治,它把人分成幾等,實行民族壓迫,他們打出「山河奄有中華地」,意思就是要把蒙古貴族趕走,重新由中原地區的人來統治。「日月重開大宋天」,他們只有把自己說成了大宋王朝的繼承人,才能夠更加有號召力。這日、月兩個字,就暗含一個「明」字,用明教來號召百姓。

號召百姓達到兩個目的:

一個是反抗階級壓迫,重新恢復以漢族為主體的統治,不再受民族壓迫。

第二個要過好生活,歡迎明王降生。所以在很長一個時期內,朱元璋為了使自己的隊伍更加有權威性,更加有號召力,他也奉小明王為主,在很長時期內,他就用小明王的國號稱為自己是大宋。所以他的年號,用的是大宋龍鳳年號,他奉的國主是大宋,是小明王為主。朱元璋既然接受了小明王這個封號,他曾經在小明王手下做過副元帥,在小明王手下做過吳國公,後來又封到王,叫「吳王」。因此就跟小明王的這個「明」結下了不解之緣。那麼大家會問一個問題,既然朱元璋已經做了皇帝,為什麼不另外再要一個國號,還要小明王這個明字呢?

我想,這里頭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很多參加起義的人,很多當年反抗元朝統治的人,還都相信明王出世這說法,他們投入到起義軍這個隊伍來,為的就是盼望「明王出世」,要滿足這一批人的願望,不能扔掉這個口號。扔掉這個口號,就失去這一部分的人心。誰是明王呢?朱元璋自己是明王,他是大明,誰還想做明王呢,沒有位置了,他把位置佔住了。但是,朱元璋的隊伍畢竟經過儒家知識分子的改造,他們和原來通過白蓮教燒香聚眾,這樣的起義隊伍是越走越遠。所以,朱元璋後來就曾經在討伐張士誠的檄文當中就說過這樣的話:

他說因為元朝的統治非常黑暗,大家都盼望改變生活狀況,因此,就誤中了妖術。他指的妖術就是白蓮社,就是明教。「致使愚民,誤中妖術,不解倡言之妄誕,誤信彌勒之真有」。他們根本不理解這種說法,這個咒語,都是胡說的,他們特別相信彌勒下世,明王出世,相信明王就是真的,為什麼呢?說「冀其治世,以蘇其苦」。希望他來治理國家,也解救自己的痛苦,可是這些人聚到一塊怎麼著呢?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是「聚為燒香之黨,根據汝穎,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凶謀遂逞。焚盪城郭,殺戮士夫,荼毒生靈,無端萬狀」。就是朱元璋雖然用了明教,利用了小明王的年號和國號來起義,但是起義成功以後,他回過來批評這個白蓮社,批評明教,說他們「無端萬狀」。所以這也可以看出來,從思想觀念上,朱元璋已經和明教的信仰分開了,和原來大部分參加農民起義起義者當中所信奉的白蓮教,這樣的想法分開了。

他已經受到的儒家知識分子的改造。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這個明還是被接受了?有這么多的知識分子都是朱元璋的部下,包括上次我們說的朱升、陶安、劉基、李善長他們都是讀書人,他們都相信儒者之說,他們接受大明,實際上他們把「明」字做了另一番解釋。說中國古代的祭祀典禮當中,就有祭「大明」,就有祭「天」、祭「日」、祭「地」、祭「月」,這跟中國古代的祭禮連起來,跟中國古代的五行說聯系起來。他們還提出一種說法,說蒙古起在北方,是玄冥,是水德,朱元璋起在南方,是火德,以火克水。還說呢,說「朱」這個字,這個姓氏是祝融之後,祝融是什麼人?是先民掌握火的,叫火正,叫火官。他給老百姓帶來光明。朱元璋繼承了這個火德,起於南方,必定戰勝北方的水德,因此這個明和火是連在一起的。

為什麼朱元璋在出生的時候,有很多傳說,都跟火有關系呢?說他所住的寺廟,別人認為一片紅光,是不是著火了,很多人說一看沒有。出生的時候,一看他們家是不是著火了,再一看還是沒有。這個火實際上就預示著、暗示著他是火德,將來他坐天下,就和「大明」這兩個字聯系起來。就是過去的皇家史臣,他們為了使自己的統治更加合法,要用這些神道設教來愚弄百姓,要加強自己的權威性,宣傳皇權神授,所以他預先設了很多伏筆,最後說朱元璋得天下是正當的。

儒家知識分子認為,朱元璋以大明為國號,他以火德立國是得了天道,是得了神助,是理所當然,要統治全國。所以,即使在朱元璋已經拋棄了當年白蓮社所提出來的彌勒降生、明王出世這樣一些觀念,但還是保留了大明的國號。還有一點,上一回我們留了一個小問題,就是誰要是當王,都說是大王,大王,怎麼小明王,偏偏是小字?誰立年號,從古至今都是兩個字的年號,都沒有一個字的年號,為什麼明朝在立國之前,朱元璋做吳王的時候有一個年號,叫吳元年?一個字,什麼意思?

按照現在的分析,朱元璋稱「大明」,必不能讓小明王稱「大明」。他必須讓這個「明王」成為小明王,表示自己比他高,所以一切要宣傳在小明王上面,這種材料。所以,韓林兒只能做小明王,做不了大明王。雖然他用了他這個「明」字,但是他讓他小,只有朱元璋自己是大。國號加大字,起源於元朝,以前都不是,像大宋都是後來稱的。元朝叫大元,這個元朝的國號怎麼來的呢?是用《易經》的一句話,叫「大哉乾元」,大元。明朝繼承元朝,也叫「大明」。

再說這個吳元年,為什麼人家都用的是兩個字的年號,到了吳王這兒出了一個字的年號?實際上這是史臣在修史的時候,不小心就露了馬腳,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年他用的是龍鳳年號,這一年公元1367年,就是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接小明王到應天,廖永忠走到瓜州的時候,把船沉了,這個小明王沒有了,這個龍鳳年號不能用了。可是這一年又不是一個改元的年,就是,不是一個建立新年號的年,那麼記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還能用龍鳳年嗎,不用龍鳳年又沒有別的年可用,就用「吳」吧,就是「吳元年」,所以歷史上就出現了一個吳元年。這個吳元年恰恰可以讓我們知道當年就是在朱元璋建國的前一年,還在奉小明王的龍鳳年號。但是史臣們在寫的時候,是不能這樣寫了。前面我們講的三個問題,就講了朱元璋這個大明,這個「明」是怎麼來的,它來源與摩尼教或者明教的「明」。最後被普遍接受。

下邊我們講朱元璋,說自己建立的大明國,他要讓全天下人看,確實是明王出世了,彌勒降生了,明王出世了,大家要過好生活了,你們跟著朱元璋沒有錯,那麼朱元璋究竟要把大明國建成一個什麼樣的國呢?

朱元璋在北伐的檄文當中有這么幾句話,一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陳綱立紀,救濟斯民」。「驅逐韃虜」,就是趕走蒙古貴族,恢復中華,恢復以漢人為主體的,沒有民族壓迫的在中原的統治。當然,朱元璋後來曾經說過,這是我們補充一句,朱元璋並不是說,要壓迫蒙古人,他說蒙古人,也是大家都應該平等,都是天之所覆,地之所載,大家都是我的赤子,都應該是一律平等的。他說恢復中華,並不是要壓迫蒙古人,也不是說不允許蒙古人在內地待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就是推翻蒙古貴族的統治。「陳綱立紀」,「陳綱立紀」什麼意思?就是建立社會秩序,建立制度,整頓秩序,「陳綱立紀」。還有一句話,叫做「拯生民於塗炭」。元朝,特別是元朝人民生活太苦了,水深火熱,我要「拯生民於水火」。那麼,這幾句話,我認為就包含著朱元璋的治國的理想,這理想有這么幾個內容。我認為有三條:

第一,就是要趕走蒙古貴族的統治,這點他實現了。

第二,要重整社會秩序。

第三,要把老百姓從水深火熱當中解放出來,解救出來。第一條,實現了,第二條他正在著手,第一條和第二條目的就是要讓老百姓從水生火熱當中解放出來。他怎麼樣做到這一點呢,他怎麼樣達成他的目的呢?過去有一個說法,叫做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背叛了農民革命,背叛了農民起義,是農民階級的敵人了。後來,是不是呢?在傳統的宗法社會當中,在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下,誰也逃不出這個規律。他當了統治者,他肯定他和老百姓站在對立面,但是朱元璋本人也曾經在社會最底層生活,他的考慮,他的出發點和別的帝王有所不同。

朱元璋在建國不久,說過一句話,他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天下剛剛穩定,老百姓財力都很困難,因為打仗嘛,損失了很多。「百姓才力俱困,如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在安養生息而已。惟廉者能約己而利人,爾等當深念之。」就是說小鳥要飛的時候,你不能拔它的羽毛,樹剛栽下,你不能亂搖晃它,你不能動它的根。靠什麼來做到這一點呢?靠廉潔,靠禁止貪暴,要愛惜百姓,讓他們能夠休養生息。他有一次和劉基討論說,怎麼樣來發展生產,怎麼樣能夠讓老百姓安養生息呢?劉基說寬仁而已,待老百姓寬仁,劉基說對老百姓要實行款仁的政策。朱元璋說光寬仁可不行,怎麼說呢,這句話?他說「不能施惠,而概言寬仁亦無益耳。以朕觀之,寬仁必當阜民之財,而息民之力。不節用則民財竭,不省役則民力困,不明教化則民不知禮義,不禁貪暴則民無以遂其生,如是而曰寬仁,是徒有其名而民不被其澤也」。

什麼意思呢?你光說寬仁不行,他們沒有財富,經濟沒發展,行嗎?說你一天到晚的上工程,老上項目,老百姓很疲勞,行嗎,不行。說你教育搞得不好,禮儀法制都不行,老百姓不知教化,光說寬仁行嗎,他說你不禁那些貪官污吏,不禁那些富民,老百姓還是受欺壓、受剝削。光講寬仁是不行,如果你這些事情都辦不好,你要只講寬仁的話,老百姓也得不到好處。這幾句話,包含著朱元璋的治國的理念。

朱元璋的治國的理念,我把他歸結成五條:

第一,就是要發展生產,阜民之財。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節約開支,節省民財,節省民力。

朱元璋當年沒有土地,他體會到老百姓生活的艱苦,他不允許別人隨便浪費物力財力,他說這些都是民脂民膏,都是老百姓一點一滴的勞動所得,都是他們的血汗。朱元璋本人當了皇帝以後,吃穿這方面都非常儉朴,大家知道南京是火爐子,非常熱,他到各個衙門去看事的時候,那也是汗流浹背,旁邊有人給他拿著衣裳,這個濕瞭然後換一件,旁邊的官員看他所換下來的衣裳一件一件沒有一件新的,他什麼沒有啊,他說我富有四海,什麼不能有,但是我必須管束我的心。所以朱元璋,他經過過貧苦生活,他體會老百姓的疾苦,他不做奢侈和腐化的事情。

他說「人主嗜好所系甚重。躬行節儉足以養性。崇尚侈糜必至喪德」。什麼意思呢?他說當了皇帝以後,他要喜歡什麼,下邊就有什麼風氣。說要崇尚節儉,就能夠養性,能夠養我們的品德,要崇尚侈糜,就必至喪德。

有一次朱元璋在宮里頭,看見幾個宮女在地下扔下了一縷絲線,他就把這個宮女叫回來,說這是誰扔的,你們知道不知道這是老百姓的血汗,下次再扔重罰不饒,在宮里頭不敢,看見兩個宦官穿著新鞋,下著雨就趕淌,就敢踩泥水,你們怎麼這樣不愛護老百姓給你們提供的衣服、鞋子,這都是百姓的血汗。不能夠讓你們隨便糟蹋,就說他在宮里頭,在他自身都提倡節儉,這跟他出身有關,也跟他有一個想法就是要愛惜民力,要保護民生這樣一個理念有關系,不僅僅因他出生窮,出身窮忘了本的人很多,不是嗎?

所以,他有一個理念,就是要讓大家安養生息,要讓百姓的財力能得到節儉,不浪費他們的民力和錢財。

第三,少上工程項目,不給老百姓增加更多的負擔。

朱元璋還獎勵農桑,他規定一家種多少樹,種多少桑樹,種多少棗樹。他說如果遇見飢荒,這些棗樹也可以救命。他過過艱苦生活,他管得非常細。他說,我以前讀《尚書》讀到「敬愛人」的時候,他說我有很多感受,什麼感受呢?說以前當皇帝的,就是做人主的這些人,並不是經常會考慮老百姓的問題,說我們不能夠不考慮老百姓的利益。為什麼?就是因為只有我們考慮老百姓的利益,我們才能夠長久,所以朱元璋他能夠關心百姓,並不僅僅說是為了百姓而關心百姓,他也考慮他的統治,我想這是在當時,在家就是國,國就是家,這樣的一個政治格局下,這是必然的。這句話叫做什麼呢?叫做「凡治以安民為本,民安則國安」。大家都知道,以前唐太宗說過,「水可以載舟,水也可以覆舟」。他這個話說,「凡治以安民為本,民安則國安」。意思也是一樣的。剛才我們講的就是朱元璋想把他的大明國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大明國,他自己宣傳自己是明王,是大明皇帝,那麼他暗含著他是明王出世的,他既站住了這個位置,他也做了他想要做的事情。

第四,進行道德法制教育。這話太現代化了,這詞,這個詞。實際上就是這樣,進行道德法制教育,辦學校,提倡教育,讓人人知法。

朱元璋非常重視百姓的教化,教化一個重要的途徑呢,是辦學校,他很重視,這點我們不詳細說。他還有一些措施,他把教化,一直深入到鄉間基層。比如說他立了一個榜文,叫教民榜文,有幾句四字一句的一段文章,這段文章就要求老百姓遵守道德,不要為非,不要偷盜,要孝順老人,團結鄉里。教民榜文就在四處張貼。各個村子裡頭要設一個木鐸,什麼叫木鐸,鐸就是鈴鐺,木鐸是什麼呢?就是梆子,有人定期在村子裡頭走,敲著這梆子,孝敬父母,不許偷盜,熱愛勞動,就說這些。讓這些道德建設在民間就這樣推行,這是一個。

再有一個就是明朝實行了一種古禮,這個古禮是什麼?叫「鄉飲酒禮」,「鄉」就是鄉村的「鄉」,飲酒,喝酒,在周朝就有,在明朝實行,什麼意思呢?就是逢年過節,特別是過年的時候,要由村裡德高望重的這些老人來主持這個鄉飲酒禮,要總結這一年當中這個村裡發生的事,評判一年當中的村民的表現,誰要是表現得好,坐下來喝酒,表現得不好,站著喝,再表現得不好,沒有酒喝,一邊站著,提出懲罰,給一些人以警示。他就把道德建設一直深入到基層。

還有,關於法律。我們也還會說到,他編的關於法律的書叫做《大誥》,明朝也有法律的律文,叫做《大明律》。《大明律》要求每個縣學都要有,學生都要學,《大誥》要家家戶戶都要有,《大誥》是什麼?以後我們還會詳細說一說。《大誥》里邊,記載的懲治貪官污吏,懲治為非作歹的各種條例。他編了《大誥》,讓家家戶戶到都收藏,自家收藏的。在將來你犯了事,說是被判刑了,罪減一等,說我們家有《大誥》,你看看吧,減一等。說你要是有事情觸犯法律了,家裡有沒有《大誥》,沒有,加一等。這個成為明朝後來遵守的一個習慣,老百姓有事了,到官府說被判了什麼事了,有沒有《大誥》,說有,那就減一等吧,實際上不一定真有,但是它從傳統上遺留下來,就是朱元璋留下來的。

第五,最後一條打擊貪官污吏,整頓吏治,不能讓他們為所欲為。

朱元璋因為生活在社會底層,所以對貪官污吏,對富民的欺壓非常痛恨。他有切身體會,他說我以前我見到州、縣官,他們一天到晚就是喝酒,老百姓的死活不管,就知道收稅,就知道貪贓,他說我就要求官員廉潔,如果你官員廉潔了,你就好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怎麼走怎麼都好,如果你不廉潔了,你就走在荊棘叢中,怎麼走都行不通,他就用法治,用他的嚴酷的手段,來實現他的目的。

剛才我們講的就是朱元璋想把他的大明國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大明國,他自己宣傳自己是明王,是大明皇帝,那麼他暗含著他是明王出世的,所以他既佔住了這個位置,他也做了他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國,他就希望有一個有秩序的,和諧的社會,有廉潔的政府,能夠發展生產的政府,讓老百姓過上比較好的生活,這樣一個大明國。就是他有他的一套治國理想。但是,我們說朱元璋畢竟是生活在五六百年以前的人。那麼,他是不是能夠把這些工作做到非常徹底呢,他的想法能夠貫徹到底呢,他自己本身就很矛盾,比如說,跟著他南征北戰的這些功勛大臣,還有他這些親王、公主,怎麼辦呢?他們當了大官,當了公,當了侯,當了王,當了駙馬,怎麼辦呢?他要大量地賞賜田地。他不是想限制富民嗎,可是新的一代富民又會成長起來,他們還會走上老路,還會走到老百姓的對立面上去。但是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可是朱元璋他自己逃不過這個怪圈,他自己想的是一回事,客觀歷史發展又是一回事。。

Ⅹ 法制宣傳用的材料和書籍 哪裡有

普法創新商城是做普法書籍和法制宣傳材料的。我們單位的東西都是這家的 質量不錯價格也不貴! 你可以參考下

閱讀全文

與法制宣傳書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市白馬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98
銀行營銷社區活動方案 瀏覽:249
公安培訓方案 瀏覽:104
曼蒂廣場市場營銷 瀏覽:571
名人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599
網路營銷思想的內涵 瀏覽:506
營銷方案裝修 瀏覽:262
電子商務項目管理概念 瀏覽:590
樂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79
娃哈哈新品營銷方案 瀏覽:922
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之研究 瀏覽:495
華潤萬家五折促銷活動是幾天 瀏覽:975
618拼多多的網路營銷方式 瀏覽:719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