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肺脹怎麼辦
一般都會伴隨著唇色不正常的情況,吃逍遙丸可以緩解,如果有肺虛,平時在粥里放些大棗和枸杞,有保肺的作用,也養顏! 追問: 怎樣才能徹底治好? 回答: 平時飲食和作息要注意點,不好意思哦!我不是專業的醫生,我建議還是問醫生吧!
求採納
② 肺氣腫如何治療
肺氣腫嚴重,使肺部頑固性疾病,建議可以吃中葯,用清金解毒即可
③ 肺脹氣短或呼吸困難的癥候施護
當發現有呼吸困難,特別是較嚴重的呼吸困難時,要注意是吸氣性呼吸困難還是呼氣性呼吸困難。吸氣性呼吸困難主要是由於喉及氣管受阻塞,病人表現呼吸費力,頸胸部的肌肉都參與呼吸運動,鎖骨上下窩、胸骨上窩、肋間隙及劍突下有吸氣凹陷,嚴重時有吸氣性哮鳴音,發現這種情況往往是喉部炎症水腫或氣管有異物,應立即送醫院急診作氣管切開或取出異物。
肺部和支氣管疾病及心臟病是引起呼吸困難的最多見病因。這些病人出現症狀時應保持半坐體位,使呼吸道通暢,服用氨茶鹼1-2及祛痰葯,但不要用鎮靜劑以免發生危險,有條件時可吸氧,呼吸困難一般可以改善。
癔症性呼吸困難表現大口呼吸,有時屏氣,同時還有四肢抽動等其它表現,針刺人中、合谷穴,或靜注葡萄糖酸鈣即可好轉。如糖尿病患者發生呼吸困難,口腔呼出的氣味有酸味,同時有神志方面的改變,應想到酮症酸中毒,要及時送醫院治療,不能延誤。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難,應立即把病人送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脫離中毒現場。
④ 肺脹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肺脹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導致肺氣脹滿,不能斂降的一種病證。可見於西醫的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
一、病因病機本病的發生,多因肺系久病而肺虛,痰濁瀦留,再因反復感邪,而使病情進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繼則影響脾、腎,後期及心。病理性質多由氣虛、氣陰兩虛發展為陽虛,在病程中且可形成痰、飲、瘀等病理產物。標本虛實常相兼夾,或互為影響,最後因邪盛正虛,而導致氣不攝血,痰蒙神竅,或喘脫等嚴重證候。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臨床以咳(咳嗽)、喘(喘促)、痰(咯痰)、悸(心悸)、腫(面目或四、肢浮腫)等五大主症為特徵。
(2)有長期慢性咳喘並逐漸加重病史,常因外感誘發而見先後出現上述五大主症。
2.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及X線胸部檢查、心電圖及有關實驗檢查,可發現心、肺功能異常,即可診斷。
三、辨證施治
1.痰濁壅肺型
【辨證】咳嗽痰多,色白黏膩,短氣喘息,怕風易出汗,脘痞納少,倦怠乏力。舌質淡苔濁膩,脈小滑。
【施治】化痰降氣,健脾益肺。
【方葯】三子養親湯合六君子湯加減:蘇子、黨參各15g,白芥子10g,萊菔子、白術、茯苓、法半夏、北杏仁、紫菀各12g,陳皮、炙甘草各6g。水煎服。
【加減】痰從寒化為飲,見表寒里飲證者,加麻黃10g,桂枝10g,細辛3g,乾薑9g。
2.痰熱郁肺型
【辨證】咳逆喘息氣粗,煩躁,胸滿,痰黃稠難咯,或身熱微惡寒,口渴,便干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施治】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葯】桑白皮湯加減:桑白皮18g,瓜蔞仁、黃芩各12g,梔子、川貝母各10g,石膏30g,金銀花、葶藶子各15g,甘草6g。水煎服。
3.肺腎氣虛型
【辨證】呼吸淺短難續,聲低氣怯,甚則張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心慌,形寒汗出。舌淡或紫黯,脈沉細數無力,或有結代。
【施治】補肺納腎,降氣平喘。
【方葯】金匱腎氣丸加減:熟地黃、山葯、黃芪各15g,山茱萸、黨參、法半夏、茯苓、澤瀉各12g,熟附子10g,肉桂5g,沉香、炙甘草、牡丹皮各6g。水煎服。
4.陽虛水泛型
【辨證】咳喘心悸,不能平卧,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舌質淡胖,脈沉細。
【施治】溫腎健脾,化飲利水。
【方葯】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熟附子、豬苓、澤瀉各15g,白術、白芍各12g,茯苓18g,肉桂5g,生薑10g。水煎服。
5.痰蒙神明型
【辨證】神昏譫語,煩躁,撮空埋線,或肢體抽動,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膩或黃膩,舌質暗紅或淡紫,脈細滑數。
【施治】滌痰開竅、息風。
【方葯】滌痰湯加減:法半夏15g,茯苓、鬱金、膽南星各12g,橘紅6g,竹茹、枳實各10g,石菖蒲、川貝母各9g,甘草6g。
水煎服。
【加減】痰熱內盛者,加葶藶子15g,天竺黃10g,瓜蔞仁12g;抽搐者,加鉤藤18g,羚羊角粉5g;血瘀明顯者,加桃仁12g,紅花10g,丹參20g;出血者,加水牛角30g,紫珠草30g。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
(1)三蛇膽半夏末、三蛇膽陳皮末、猴棗散(適用於痰濁壅肺型)。
(2)復方蛇膽川貝末(適用於痰熱郁肺型)。
(3)固腎定喘丸(適用於肺腎氣虛型)。
(4)金匱腎氣丸(適用於陽虛水泛型)。
2.驗方
(1)黨參、瓜蔞皮、薤白各15g,麥冬、杏仁各12g,五味子、石菖蒲、麻黃、炙甘草各5g,枳殼、厚朴、法半夏各10g。水煎,2次分服.每日服2劑。
(2)魚腥草30g,葦莖20g,杏仁、青天葵、浙貝母、葶藶子、瓜蔞仁各12g,黃芩10g,甘草6g。水煎服(適用於痰熱郁肺型)。
(3)五味子、冬蟲夏草、橘紅各6g,靈磁石18g,黨參、蘇子各15g,款冬花、胡桃肉、法半夏各12g。水煎服。
(4)杏仁、胡桃肉各60g,共研為細末。每次用葯末3g,每日3次,蜂蜜少許調服。
(5)石菖蒲15g(後下),澤瀉、茯苓各12g,甘菊、蟬蛻、陳皮各6g,膽南星3g,白芍9g,石決明30g。水煎,2次分服,每日服2劑(適用於痰蒙神明型)。
3.針灸療方
(1)痰多不易咳出者,針刺足三里、豐隆、天突。喘咳甚者針刺肺俞、定喘、天突、膻中。
(2)平時宜常艾灸大椎、肺俞、腎俞、命門、足三里、三陰交等穴。
五、調護
(1)本病由咳、喘引起,故應重視慢性肺系疾病的治療,尤以預防感冒咳嗽為重。
(2)飲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戒煙酒。
(3)加強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⑤ 關於肺病
癇證的一種。發作時面色灰白,目睛上視,驚跳,頸項反折,手鬆開,張口吐舌,聲如羊叫等。由肺虛受邪,傷及肝腎所致。
肺病
病名。肺臟的各種病證。由外邪侵襲,或痰飲內聚,或肺氣肺陰不足所致,亦可因其他臟腑、血脈病證傳變而致。《素問·臟氣法時論》:「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難經·十六難》:「假令得肺脹,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也。」肺病有寒熱虛實之分。《太平聖惠方·治肺虛補肺諸方》:「若肺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干,無津液,虛寒之氣,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沉緩者,此是肺虛之候也。」又《太平聖惠方·治肺實瀉肺諸方》:「夫肺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胸膈煩滿,口赤鼻張,飲水無度,上氣咳逆,咽中不利,體背生瘡,尻陰股膝踹脛足皆痛,診其脈滑實者,是脈實之候也。」治有祛風宣肺、清熱潤燥、肅肺化痰、溫肺化飲、滋陰降火、益氣養陰諸法。
【臨床表現】
最常見的肺內症狀按發生頻率為:①咳嗽,多數為乾咳,無痰或少痰,占各種症狀的67%~87%。以咳嗽為始發症狀的佔全體病例的55%~68.4%。②咯血,出現於31.6%~58.5% 的病例中,多數為間斷發作,痰中帶血絲或血點,大咯血少見。以此為始發症狀的占病例總數1/3。一般人對痰中帶血還是重視的,是促使病人就醫的主要原因之一,醫生務必小心診斷,X線、痰脫落細胞學以及必要時纖維支氣管鏡檢等都屬常規檢查,切勿掉以輕心。③胸痛占病例中的34.2%~62%,多數為隱痛,24%的病例以此症狀開始。如果疼痛劇烈應考慮胸膜種植肋骨受侵等可能。④氣短,出現在10%~50%的病例中,約6.6%的病人以氣短開始,原因早期系腫物堵塞支氣管造成肺段或肺葉不張,經過短期適應氣短可能減輕緩解。如氣管嚴重則提示胸腔或心包腔積液、氣管或隆突受壓或病變有廣泛肺轉移,病程已晚。⑤發熱,出現在6.6%~39%病例中,以此為始發的佔21.2%。常為低熱。原因是腫瘤阻塞支氣管造成堵塞部遠端節段、葉甚至全肺不張。如繼發感染,也可發熱不退。這種阻塞性肺炎,有時X線表現如大葉肺炎,消炎治療有時也能見效,病肺復張因而誤診為單純肺炎。但往往隔些時候,在原來部位炎症復燃。節段性炎症反復出現於肺的某一固定部位,應提醒醫務人員警惕此種炎症乃是表象,由腫瘤阻塞支氣管腔的本質引起。
肺癌病人出現劇烈胸痛,聲嘶,上腔靜脈受壓綜合征,臂叢神經、交感神經、膈神經受侵疼痛麻痹,食管受壓產生吞咽困難,心包填塞,劇烈骨痛,頭痛,肝區疼痛等皆屬腫瘤侵及各該臟器造成損害所致,均屬晚期症狀。
【診斷】
■1.X線診斷 為診斷肺癌最常用之手段,其陽性檢出率可達90%以上。包括透視、平片、體層、胸部計算機輔助體層(CT)、磁共振(MRI)、支氣管造影等多種方法。由於CT具有高分辨能力,因而被迅速推廣使用。過去曾經採用的支氣管造影、肺動脈造影等已漸被其代替。臨床實踐中的原則是按上述排列次序由簡而繁、由費用少到費用多地進行檢查。CT的廣泛應用始於70年代,它在了解病變之位置、與周圍臟器之關系,胸膜小種植或少量積液、節段性肺不張、縱隔各組淋巴結腫大、肺仙微小轉移灶等方面優於普通胸片,但也有其局限性。因為腫大淋巴結並不一定等於轉移,經常遇見炎性淋巴結腫大直徑超過1.5cm,癌性轉移淋巴結小於0.5cm者,故對單個腫大淋巴結只能存疑不能據以為手術禁忌。當然已經融合成團時則應該確診為轉移所致。普通胸片顯示之病灶比較大(比實際體積略有放大,可以比較清楚地顯示其密度、邊界、胸膜改變、中心液化等改變,故一定先照平片,有弄不清楚處再作胸部CT。腹部CT對於觀察腹內諸臟器如肝、腎、腎上腺等有無轉移非常有幫助。
肺癌較早期的X線表現不①孤立性球形陰影或不規則小片浸潤;②透視下深吸吸氣時單側性通氣差,縱隔輕度移向患側;③呼氣相時出現局限性肺氣腫;④深呼吸時出現縱隔擺動;⑤如肺癌進展堵塞段或葉支氣管,則堵塞部遠端氣體逐漸吸收出現節段不張,這種不張部如並發感染則形成肺炎或肺膿腫。普通體層片除更清晰地觀察腫物外形、密度、部位、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情況外,還可了解較大支氣管(肺段以上)的阻斷、狹窄、外壓、管內腫物等情況。
較晚期肺癌可見:肺野或肺門巨大腫物結節,分葉狀,密度一般均勻,邊緣有毛刺,有時中心液化,出現厚壁、偏心、內壁凹凸不平的空洞。當腫物堵塞葉或總支氣管出現肺葉或全肺不張,胸膜受累時可見大量胸液,胸壁受侵進可見肋骨破壞。
肺泡細胞癌也稱細支氣管癌,較少見,且較多見於女性,孤立型常呈小片浸潤,緩慢增長仍易誤診為結核,但仔細追隨觀察極可發現陰影持續增長,不管過程多慢,這一點仍是診斷肺癌的重要依據,切切不要因為生長遲移瘤或粟粒型肺結核難以鑒別。
■2.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陽性檢出率達60%~80%,通過光學纖維的照明放大圖像使其陽性檢出率遠優於硬氣管鏡。檢查時注意聲帶活支度、隆凸的外形及移動度以及各級(一般達4~5級)支氣管口的改變如腫物、狹窄、潰瘍等,並進行塗刷細胞學,咬取活檢,局部灌洗等。這種檢查,一般比較完全,也有報告9%~29%活檢後並發出血。遇見疑似類癌並直觀血運豐富的腫瘤應謹慎從事,最好避免活檢創傷。
■3.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簡便易行,但陽性檢出率不過50%~80%,且存在1%~2%的假陽性。此方法適合於在高危人群中進行確診。為了提高檢出率,從咯痰起始就要重視,首先教會病人從肺的「深」部咳出真正痰液,不是僅僅是唾液口水,必要時用葯物刺激引痰。其次要在痰液新鮮時就挑樣塗片固定,然後染色讀片。
■4.經皮肺穿刺 適應於外周型病變且由於種種原因不適於開胸病例,其他方法又未能確立組織學診斷,內科多用。胸外科因具備胸腔鏡檢、開胸探查等手段,應用較少。目前傾向用細針,操作較安全,並發症較少。陽性率在惡性腫瘤中為74%~96%,良性腫瘤則較低50%~74%。並發症有氣胸20%~35%(其中約1/4需處理),小量咯血3%,發熱1.3%,空氣栓塞0.5%,針道種植0.02%~。
■5.縱隔鏡檢查 1954年Harken等首先施行縱隔鏡檢查術,1959年Carlens等進一步完善技術,為現代縱隔鏡檢查術奠定基礎。在胸骨上凹部作橫切口,鈍性分離頸前軟組織到達氣管前間隙,鈍性游離出氣管前通道,置入觀察鏡緩慢通過無名動脈之後方,觀察氣管旁,氣管支氣管角及隆突下等部們的腫大淋巴結,先用細長針試行抽吸證明不是血管後,用特製活檢鉗解剖剝取得活組織。綜合大組病例部的陽性率39%。另有作者報道使25%的病例免去不必要的探查。但有的作者報告假陰性率達8%。這多半是由於轉移淋巴結處於縱隔鏡可抵達 觀察的范圍之外。目前比較趨於一致的看法是當CT可見氣管前、旁及隆突下等(2、4、7)組淋巴結腫大時應行縱隔鏡檢查。操作在全麻下進行,約有0.04%的死亡率,1.2%發生並發症。並發症包括氣胸、喉返神經麻痹、出血、發熱等。
■6.磁共振成像(MRI) 是新於CT的影像診斷技術,在肺癌的診斷和定期中它能更清晰地顯示中心型腫瘤與周圍臟器血管的關系,它無需造影劑,藉助於流空現象,能良好地顯示出大血管的解剖,從而判斷腫瘤是否侵犯了血管或壓迫包繞血管,如超過周徑的1/2,切除有困難,如超過周徑的3/4則不必手術檢查。腫瘤外侵及軟組織時MRI也能清晰顯示。
■7.骨顯像或發射型計算機體層(ECT) 由於骨病灶部血流增加,成骨活躍和新陳代謝旺盛,親骨的99mTc-MDP(二甲基二磷酸)在骨病灶部位出現濃聚,它比普通X線片提早3~6個月發現病灶,故骨顯像可以較早地發現骨轉移灶。如病變已達中期骨病灶部脫鈣達其含量的30%~50%以上,X線片與骨顯像都有陽性發現,如病灶部成骨反應靜止,代謝不活躍,則骨顯像為陰性X線片為陽性,二者互補,可以提高診斷度。
■8.正電子計算機體層(PET) 應用2[18F]fluoro-2-deoxy-D-glucose(FDG)作全身正電子發射體層像(PET)可以發現意料不到的胸外轉移灶。胸外轉移病例中無假陽性率,但是在縱隔內肉芽腫或其它炎性淋巴結病變中PET檢查有假陽性發現。這些病例需經細胞學或活檢證實。但是無疑PET能夠使術前定期更為精確。
■一、肺癌的一級預防
關於肺癌的病因和危險因素的研究比較充分,主要包括吸煙、環境空氣污染、職業因素和遺傳易感性等,並且肺癌進展迅速且預後不良,缺乏有效的二期預防措施,故對肺癌的預防應把一級預防放在第一位。
★(一) 控制吸煙 如前所述,吸煙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國,雖然有一些地方特別是大城市實施了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立法,但還很不完善, 同時,人們對吸煙危害性的認識遠遠不足,男性吸煙率居高不下,一些地方尤其在北方仍有相當比例的婦女吸煙。因此控制吸煙是一級預防的首要措施。
① 加強宣傳,有組織、有計劃地在群眾中開展吸煙有害健康、防癌就要堅決不吸煙和戒煙的健康教育。從小學開始在課程中加進吸煙危害健康的內容。醫務人員、學校的教師、文藝體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各級行政領導幹部應該帶頭不吸煙,作為廣大群眾的榜樣。
② 通過制訂法律和相關條例,如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禁止售煙給未成年人、禁止做煙草廣告。
③ 提高煙稅和卷煙的價格。
★(二) 改善環境 改善室內外的空氣質量是預防肺癌的另一重要手段,這方面需要國家政府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全社會的參與:我國生態大環境的改變要依靠國家政府部門加大生態環保力度,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細則》,對於預防肺癌和其他有關疾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小環境的營造必須依靠廣大群眾自身的努力, 如加強居室內的有效通風,採用空氣凈化裝置,選用環保型室內裝修材料,烹調時選擇合適的油類並使用油煙機,預防吸入有害氣體等。
★(三) 開展勞動衛生和加強職業防護工作,預防職業性肺癌
① 政府部門對工礦企業要監督管理。
② 改革生產工藝,減少粉塵煙霧,降低環境中有害物質濃度,不斷提高生產自動化、機械化、密閉化的程度,生產者避免或減少直接接觸已知致癌因素。
③ 加強個人防護,生產時注意正規操作,生產後換下工作服,洗淋浴,工作服不帶回家。
④ 定期監測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不得超過國家允許標准,及時採取有效防護措施。
⑤ 定期查體,如發現與職業有關癌前病變或早期癌,應及時治療,並調離有致癌因素的職業環境。
★(四) 飲食預防與化學預防 肺癌的化學預防旨在通過使用葯物、食物或營養成分來干預癌前病變,預防肺癌發生和分化逆轉腫瘤細胞來達到預防和控制肺癌的目的。 研究證實多吃各種綠葉蔬菜和番茄(西紅柿)對預防肺癌有明顯保護作用。研究人員觀察到蔬菜中的黃體素(Lutein)、番茄紅色素(Lycopene)和吲哚(Indole)及其它蔬菜成分對人體有抗癌作用。齊勒(Ziegler)等發現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菜花菜、捲心菜、大白菜、甘藍、花椰菜、蕪青等)對肺癌的防護作用非常突出。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在雲錫礦工肺癌的研究中,除發現與上述相同結果外,還發現蔥蒜類對肺癌的防護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類胡蘿卜素及其復合物。在該礦的研究中,研究發現多吃豆腐,適量吃肉類和蛋類也有防護作用。 維生素A能維持細胞膜完整性,維持上皮組織正常代謝,阻斷細胞癌變過程,能加速細胞核DNA修復,對基因表達具有調控作用。格拉漢(Graham)在夏威夷多民族人群中研究發現,每月攝入維生素A少於25000國際單位者,患肺鱗癌的危險性高於每月攝入大於15萬國際單位者。維生素A的衍化物和胡蘿卜素及類胡蘿卜素預防肺癌更引起注意。湖南腫瘤醫院1989年報告,在湖南兩個礦於1984年應用國產維胺酯(RI)和維胺酸(維生素A的衍化物)治療痰細胞中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治療後一般情況改善,血液內免疫球蛋白IgA和IgM升高。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肺癌發生率為1比4,且增生細胞平均級別下降,提示本品在化學預防上有一定療效。胡蘿卜素廣泛存在於蔬菜和水果中,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飲食和血漿中?-胡蘿卜素含量和肺癌發生率呈負相關,一些動物實驗中也可觀察到?-胡蘿卜素可以抑制癌變,但美國NCI資助的兩項?-胡蘿卜素預防肺癌的研究表明其會增加吸煙者肺癌發生率,因此目前不提倡補充過量的?-胡蘿卜素以預防肺癌。
二、肺癌的二級預防
肺癌初篩及早期診斷主要應用X線檢查(透視、胸小片、胸正側位片、斷層片、CT片)、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美國曾在70-80年代進行過三個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以評價痰細胞和X射線檢查在肺癌普查中的作用,由於不能顯著降低肺癌的死亡率而不主張對一般人群進行篩查, 但目前尚缺乏證據證明這些篩查或早期診斷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因此不宜在普通人群中開展大規模的篩查。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和蛋白質組研究的開始,許多相關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出現,通過尋找理想的腫瘤標志物用於常見腫瘤的篩查、早診、預後判斷及指導個體治療都已逐漸成為可能,從而達到預測個體患肺癌的風險度,並對患者進行早診早治。
三、肺癌的三級預防
雖然近年來在肺癌的臨床治療方面有較大進展,但由於目前缺乏簡便實用、行之有效的能為肺癌患者快速作出正確診斷的方法,一等到病理診斷時多已為中晚期,失去了早診早治的機會,以及肺癌自身的特點,故肺癌的5年相對生存率仍較低,一般低於15%,三級預防主要是通過對肺癌患者進行綜合有效的治療,防止復發和轉移,注重康復、姑息和止痛治療,進行生理、心理、營養和鍛煉指導,盡量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 肺癌是可以預防的,盡管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已暴露於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和環境的人口基數太大,我國的肺癌死亡率將繼續上升一段時間,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以預防為主,相信對肺癌的防治會有更大的作為的。
⑥ 什麼是肺脹如何診斷
肺脹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作遷延不愈,肺脾腎虛損,導致肺氣雍滯脹滿,不能斂降的一種病證。臨床表現為胸部膨滿,脹悶如塞,喘咳上氣,痰多,煩躁,心慌等,病程纏綿,時輕時重,日久則見面色晦喑,唇甲發紺,脘腹脹滿,肢體水腫,或喘脫等危重證候。西醫學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硅沉著病、肺結核等合並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病可按本病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本病的發生,多因久病肺虛,痰濁瀦留,每因再感外邪誘使病情發作加劇。久咳、久喘、久哮、復感外邪等導致肺之體用俱損,病變主臟在肺,久而累及他臟,特別是恙及脾腎和心,造成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輸布失常,肺氣壅滯,痰瘀阻結於氣道,肺體脹滿,張縮無力,不能斂降而肺脹。病變首先在肺,肺虛痰濁壅肺,肺脾同病;繼則肺虛及腎,肺腎氣虛;後期病及於心,以致陽虛水泛,痰瘀互結。久病肺虛為發病基礎,病理因素主要為痰濁水飲與血瘀互為影響,兼見同病。正虛與邪實互為因果,互為影響,病情纏綿難愈。
【診斷與鑒別診斷】
1.診斷依據
(1)典型的臨床表現為胸部膨滿,脹悶如塞,喘咳上氣,痰多及煩躁、心悸等,以喘、咳、痰、脹為特徵。
(2)病程纏綿,時輕時重,日久可見面色晦暗,唇甲發紺或喘脫等危重證候。
病重可並發神昏、動風或出血等症。
(3)有長期慢性咳喘病史及反復發作史,一般經10~20年形成;發病年齡多為老年人,中青年少見。
(4)因外感而誘發,其中以寒邪為主,其次過勞、暴怒、炎熱亦可誘發本病。
(5)體檢可見桶狀胸,聞及肺部哮鳴音或痰鳴音及濕啰音,且心音遙遠,胸部叩診為過清音。
(6)X線檢查、心電圖及血氣分析有助於本病診斷。
2.鑒別要點
(1)哮病:發作時喉中有哮鳴音,咳、痰均少,無腫瘀,緩解後無胸中脹滿,病有夙根。
(2)喘病:喘病發作時有喘,無腫、瘀,緩解後胸中不脹滿。但反復發作,可轉為肺脹。
(3)肺痿:反復發作的咳吐濁唾涎沫而氣短,無腫、瘀。必要時結合X線攝片以鑒別。
⑦ 仲景提到的「肺脹」,邪實氣閉,肺氣脹滿是什麼意思
肺脹是肺氣脹滿的病變,多由風邪束表,水飲內停,邪實氣閉,肺失宣洩所致。風邪約束肌表則無汗,體內積熱氣喘而燥。水飲是脾虛的表現,脾是氣機樞紐,脾虛則陰氣不得降,陰濁之氣在上則引發脹滿。《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濁氣在上,則生脹滿。。。」
⑧ 肺脹發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什麼
常見的肺脹的原因是肺部的感染,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肺部感染,可引起咳嗽,咳痰,痰液增多,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增多的痰液聚集在支氣管以及終末支氣管內,可導致相應的肺葉、肺段引起肺不張、肺腫脹等表現;
在病理學上會引起局部部位大量的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聚集,引起相應的一些肺不張、肺實變等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主要進行抗感染,祛痰,排痰引流等治療,當分泌物逐漸減少後,肺脹會逐漸獲得改善。
⑨ 肺脹的鑒別診斷
肺脹與哮病、喘病均以咳逆上氣,喘滿為主症,有其類似之處,其區別如下。
1.哮病
是一種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常突然發病,迅速緩解,且以夜間發作多見;肺脹是包括哮病在內的多種慢性肺系疾病後期轉歸而成,每次因外感誘發為逐漸加重,經治療後逐漸緩解,發作時痰瘀阻痹的症狀較明顯,兩病有顯著的不同。
2.喘病 是以呼吸困難為主要表現,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的過程中,常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症和治療的重點。但肺脹由多種慢性肺系疾病遷延不愈發展而來,喘咳上氣,僅是肺脹的一個症狀。
⑩ 肺部脹氣是什麼原因
哪些原因能引起腹部脹氣? �
能夠引起腸腔脹氣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食物發酵
正常情況下,回腸下端和升結腸有大量細菌存在。如果食糜在這段腸子里,因某種原因停留時間過長,在細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發酵,產生大量的氣體,引起腹脹。
(2)吸入空氣
小兒哺乳時,因母親乳頭凹陷或含接不好,人工喂養時,因奶嘴孔大小不合適,或哭鬧時均可吸入大量空氣,而引起腸脹氣。
(3)胃腸道中氣體吸收障礙
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大部分氣體,經腸壁血管吸收後,由肺部呼吸排出體外。有些疾病,腸壁血循環發生障礙,影響腸腔內氣體吸收,從而引起腹脹。
(4)胃腸道內氣體排出障礙
因某些原因,腸蠕動功能減弱或消失,所以腸腔內的氣體排不出體外,因而引起腹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