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長征途中與彝族歃血為盟的是誰
是劉伯承
1935年5月22日,長征中的紅軍與彝族家支首領小葉丹在彝海畔歃血為盟,成為長征途中的傳奇一幕。
小葉丹,生於1894年,是四川冕寧彝族果基家支有聲望、有影響的首領。
1935年5月,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優勢敵軍的追堵攔截。為粉碎蔣介石圍殲紅軍於大渡河以南的企圖,中共中央決定繼續北上,通過彝族區,搶渡大渡河。當時,從中央紅軍所在的瀘沽到大渡河有兩條路:一條是經越西的「官道」大路,另一條是穿過拖烏地區的密林小道。蔣介石判斷紅軍只敢走大路而不敢走小路,在大路上布下重兵圍追堵截。毛澤東看破了蔣介石的如意算盤,為了避開強敵盡早過河,決定走小路。
小葉丹像。新華社發
5月19日,中央紅軍派出以劉伯承為司令員、聶榮臻為政治委員、蕭華為群眾工作隊長的先遣軍,准備借道彝民區,搶先渡過大渡河。
5月20日,紅軍先遣隊佔領冕寧縣後,立即釋放了被扣押在城內「坐值換班」的彝族家支人質,並向他們宣傳民族平等政策。獲釋的彝族同胞得到紅軍發給的食物衣物,回家後當了紅軍民族政策的宣傳員。
「在冕寧待了一天後,先遣隊到了大橋鎮,老百姓告訴劉伯承,借道拖烏地區需要與果基家支的首領,也就是我爺爺小葉丹交涉。」小葉丹的孫子沈建國說,「隨後,一位在冕寧開酒館的漢人陳誌喜自告奮勇來當中間人。」
5月22日,蕭華與紅軍總部工作團團長馮文彬一道,由陳誌喜帶路,率領紅一軍團偵察連組成的工作團進入果基家支的領地。
「蕭華告訴爺爺,劉伯承表示過,如有必要願意與他結盟,並向爺爺再次講了紅軍的民族政策。爺爺慢慢打消了顧慮,隨後他把劉伯承請到彝海邊見面。過去國民黨把彝族不當人看,爺爺從劉伯承身上看到了尊重,覺得這個人也很可信,與他相見恨晚。」沈建國說。
「上有天,下有地,我劉伯承與小葉丹今天在海子邊結義為兄弟,如有反復,天誅地滅。」「我果基約達今日與劉司令員結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雞一樣死去。」5月22日,彝海見證了紅軍長征史上偉大的一幕。結盟儀式按照彝族的風俗進行。雖然沒有酒,畢摩(彝族重要儀式主持者)將一隻大紅公雞的嘴角剖開,將雞血滴進了盛著彝海湖水的碗中,二人一飲而盡。
結盟當日晚上,劉伯承將一面寫著「中國夷(彝)民紅軍沽雞(果基)支隊」的紅旗贈給了果基約達,並任命他為支隊長。次日,小葉丹帶紅軍進入拖烏地區,直到走出家支領地,才依依惜別。而後,紅軍後續部隊也沿著「彝海結盟」這條友誼之路,順利地通過彝區,迅速搶渡大渡河,跳出了國民黨軍的包圍圈。
紅軍走後,國民黨反動政府對小葉丹與紅軍結盟進行報復和迫害,逼迫他交出1.2萬兩白銀和120頭母羊。但小葉丹寧肯傾家盪產,也不願交出隊旗。他將旗幟珍藏在背篼下特製的夾層里隨身攜帶,還叮囑妻子:「萬一我死了,你們一定要保護好這面紅旗,將來交給紅軍。」
1942年6月18日,小葉丹遭到部族武裝伏擊不幸身亡。
1950年5月,西康省解放後,小葉丹的妻子遵照丈夫的遺囑,把「中國夷(彝)民紅軍沽雞(果基)支隊」隊旗獻給了政府。如今,這面旗幟被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② 王小丫的個人資料
王小丫,女,漢族,生於1968年1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涼山彝族地區;
王小丫的爸爸是《涼山日報》的編輯,在給她起名時,認為「大俗即是大雅」,於是取名「小丫」,結果果然,這個好記的名字讓小丫紅透了半邊天;
大學學經濟。愛好寫作,在校期間曾獲中國當代大學生優秀散文獎。畢業後在一家經濟類報社當記者,曾在北京廣播學院研修電視文學。
●1986年9月——1990年7月●
四川大學學習經濟。愛好寫作,在校期間曾獲中國當代大學生優秀散文獎。
●1990年9月——1996年7月●
四川《改革時報》工作,後改成《新經濟時報》,後又變成現在的《城市購物導報》。
●1996年●
進入北京廣播學院廣電文學系研修電視文學。
●1997年7月●
到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工作
●1998年●
王小丫在「華鶴杯」全國優秀經濟節目大賽中嶄露頭角
央視經濟節目改版,小丫被調入重頭欄目《經濟半小時》。
小丫曾先後主持過《商務電視》、《供求熱線》、《金土地》、《經濟半小時》、《開心辭典》等欄目
客串主持了《對話》等欄目;
主持過至今10年 「3.15」消費者權益日直播晚會
●1999年●
上海財富論壇
●2000年●
科技下鄉。
「6.5」環境日特別節目
《證券法》實施特別節目
●2002年●
主持《2002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春晚於李詠搭檔演出小品《智力闖關》
主持《2002年元宵晚會》
●2000年至2009年●
小丫主持的晚會
★CCTV2
2000-2007經濟年度人物頒獎慶典等大型節目。
《小丫跑兩會》作為經濟頻道兩會報道的品牌節目已經進行了8年。
小丫主持的經濟頻道的晚會節目還有
《CCTV年度汽車頒獎》
《CCTV模特大賽》
《春暖2007大型直播》
《全民節約,共同行動》
《節能減排,共同行動》啟動儀式
★CCTV3
《2001志願者年晚會》
《主持人形象設計大賽》
★CCTV4
《2004海峽兩岸知識大賽》
★CCTV5
《2001年體壇龍之隊頒獎典禮》
《2003站在第三極》
《雅典奧運會觀眾互動節目》
《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發布會晚會》
★CCTV6
《慶祝回歸十周年晚會》
★CCTV7
《2001全國律師辯論大賽》
《2004十大傑出青年頒獎》
★CCTV10
《2007平安中國》
●2009年●
小丫與王剛再次推選為中國普通話形象大使。
央視2套財經頻道的《開心辭典》《詠樂匯》《非常6+1》整體移師央視3套文藝頻道。
主持CCTV2《今日觀察》
參加湖南衛視《魯豫有約 說出你的故事》節目錄制
《開心辭典》特別節目《開心學國學》暑假期間全國火熱開賽,小丫與高博搭檔主持。
10月24日,第二屆「中國留學人員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啟幕,張宏民、王小丫擔任主持人。
11月7日晚,兩岸三地明星匯聚江蘇鹽城 唱響環保主題演唱會,朱軍 小丫擔任主持工作。
11月22日,中國電視「60年60人」主持人評選頒獎典禮在浙江桐鄉市隆重舉行,中央電視台魅力主考官王小丫榜上有名。[編輯本段]【個人榮譽】曾榮獲
々1998年獲得「華鶴杯」全國電視經濟節目主持人十佳獎、最佳評論獎和1998年全國廣播電視系統抗洪先進人物;
々2000年獲「2000中國電視榜」最佳財經節目主持人;
々2001年獲得大學生電視節最受歡迎女主持人獎;
々2001年獲第四屆金話筒提名獎、最受歡迎電視節目主持人,
々2002年初獲得「首屆央視十佳主持人」評選第一名和「全國電視榜」最佳財經節目主持人;
々2003年第五屆金話筒獎;
々2003年和2004連續兩年在中央電視台被評為十佳主持人;
々2004年被評為中央電視台十大巾幗標兵,並被全國婦聯和婦女雜志評為2004年全國十大經濟女性;
々2006年獲得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25年25人「最具親和睿智主持」、在「2006中國十大魅力女人」評選中被評為「睿智之魅」;
々2007年獲中央電視台十佳節目主持人,在2007中國時裝周獲得「時尚成功人士獎」。
々王小丫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擔任了。
々中國青年志願者形象大使,
々全國青聯委員以及中央直屬機關青聯常委,
々視協副會長,還擔任
々全國愛護母親河形象大使,以及
々全國推廣普通話終身形象大使,同時還是
々中國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幹細胞宣傳員。[編輯本段]【名嘴之路】游刃於《經濟半小時》和《開心辭典》幾檔節目之間的央視名嘴王小丫,因為旺盛的人氣而被很多喜愛她的觀眾譽為央視「黑馬」,中央電視台最具品牌價值的女主持人之一。
把困難當作是一次機會
王小丫來自巴山蜀水的涼山彝族地區,和許多優秀的女孩一樣,她順利地考上了大學,學的是經濟專業,畢業後學以致用在四川一家經濟類報社當了6年的經濟記者。可能很多人會很佩服她離開報社、一個人闖盪京城的勇氣,她卻說:「其實不是我主動想這樣做,而是當時報社經營不景氣,基本快要垮了,老總告訴我們要自謀生路。我剛開始很怕丟了工作,心裡很煩,精神上也很疲憊。後來索性就把這次遭遇當作一次機會吧,乾脆主動出擊。」
於是,王小丫重返京城,在北京廣播學院進修。由於有經濟專業的學歷和經濟媒體的工作背景,1997年,王小丫進入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實習。她說:「當時心裡也沒有多想,只是想要做一個好的電視記者,惟一的夢想就是做一個證券市場或經濟領域的權威記者。」可是,誰能斷定,王小丫當時不是沖著《經濟半小時》去的?
熒屏上的王小丫給人以伶牙俐齒的感覺,可以前的她是個性格內向甚至「不會說話」的人,她第一次去采訪的時候,居然不知道怎麼提問,但是她強迫自己改變。此後,經過北京廣播學院研修班和《黃金旅遊》《商務電視》《金土地》《供求熱線》等電視欄目的磨合,才有了今天這個「會說話」的王小丫。
有機會就上,沒機會就算製造機會也要上
進了中央台的王小丫並非嫡系,一直都有危機感,做了主持人更感覺競爭激烈,壓力倍增,而且很多時候她還很不自信。但是,不自信並沒有在她身上導致自卑,相反,正因為不自信,王小丫才會反省自己,會更努力地工作,更踏實地學習和思考。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做起《經濟半小時》的主持人,沒想到在1998年全國經濟節目優秀主持人評比中,當時還是實習主持人的她居然得了個第一名!總結自己由報社記者到電視主持人的轉變,王小丫說:「生活中我並不是一個主動性很強的人,很多時候我屬於那種被牽著鼻子或推著走的人。對事業和人生,我經常是沒有遠慮,只有近憂。」
正是因為王小丫總有近憂--危機感的緣故,她總是不停地給自己製造機會。她用行動向周圍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有機會就上,沒有機會就算製造機會也要上。
當初央視開辦《開心辭典》為了收視率,首先找的是黃安,王小丫是他的助理,幫忙抱獎品之類的東西。可是當時王小丫很用功,不但仔細做筆記,還把節目錄像帶回家反復鑽研,一副不替代黃安不罷休的架勢。黃安說:「我就知道我快要做不下去了,因為被人家『偷師』不少。王小丫能夠出頭,我給她開了一個很好的頭。」
雖說黃安大哥一向以大嘴出名,這樣說只怕又是故伎重演。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對於一直有所准備的人來說,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黑馬基因:機遇靠自己創造
上大學時,王小丫選擇了學經濟。但她發現不少朋友對「經濟」一詞都很畏懼,覺得它深不可測,她自己最初學習時也覺得經濟類內容學術性太強,聽起來冷冰冰的。但是,為了能讓自己與眾不同,她硬是把那些深不可測的東西完全在生活中找到對應,把經濟變得感性又通俗,所以她能夠在《經濟半小時》里游刃有餘。
在大家眼中很順的王小丫也經常要面對挫折和壓力。但王小丫屬於典型理工科出身--遇強越強型。報社還沒有垮掉,她就戰勝了因困境導致的不自信,調整心態,自己另謀出路。王小丫不喜歡條條框框的限制,只要有機會就上,沒有機會製造機會也要上。為了扭轉自己非嫡系就不能夠在央視挑大樑的狀況,她努力學習和「偷師」,終於在《開心辭典》中一炮螄臁!~
③ 紅故事的藏族老紅軍天寶
1935年8月,紅四方面軍第一次過草地。隊伍里,有一個叫桑吉悅希的小夥子。他就是後來被毛澤東取名為天寶的人。
這個膽子頗大的少年,沒有和父母親商量,就自作主張,穿上一套不太合身的半新不舊的軍裝,加入紅軍。他懂一點藏文,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批藏族戰士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批藏族黨員之一。
過草地之前,除了為紅軍籌集糧草,打土豪,分田地,桑吉悅希還是一個「野菜宣傳員」。他經常拿著各種野菜,四處建議:這個可以吃,那個不能吃。
有時,他會去當翻譯和向導。但他只懂一點漢話,實際上自己還得要別人幫著翻譯。他過去沒有出過遠門,不熟悉路,也當不了向導,只是跟著老同志們走。
多年後,他向女兒天波講述過草地的艱難:大隊人馬連夜行軍,他經常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一邊走,就一邊拉著前邊戰友的腰帶,後面的人又拉著他的……一隊人馬走得搖搖晃晃。但這片茫茫草原,他和戰友們硬是用兩條腿丈量了出來。
路上,桑吉悅希還嘗試著在背包上寫漢字。後面的人看著他學,他則看著前面的學。「他的這點漢文,就是在長征路上開始學的。」休息的時候還要考試,考不及格,要挨批評的。
直到長征勝利後的1937年,桑吉悅希才有了漢語名字———天寶。這可是毛主席給他取的。
紅軍到達陝北後,在定邊縣創辦中共中央黨校,其中專門成立了一個少數民族班,大部分是經過長征的彝族、藏族、羌族同志,桑吉悅希被任命為班長。
據資料記載,那時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經常來黨校講課。少數民族班的大多數同志文化低,不少人連漢話也說不好,學校就專門給他們開「小灶」,找文化高的學員給他們輔導。
一次,毛主席講完課後,問桑吉悅希叫什麼名字。得到回答後,主席又問:「桑吉悅希是什麼意思?聽說藏族的名字都很有講究。」桑吉悅希解釋說:「桑吉」是佛祖的意思,「悅希」是寶貝的意思。主席興致很好,想了想說:「長征時我到過你們的家鄉,那裡的藏胞對長征的勝利是有貢獻的。漢族有句古話,叫物華天寶,也就是和你那個『桑吉』差不多。我給你取個名字,就叫天寶吧!」
「天寶」這個名字就在中央黨校和延安傳開了。 1941年,侵華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河北易縣的狼牙山地區抗日根據地進行了連續的「掃盪」,製造了田崗、東婁山等多起慘絕人寰的慘案,妄圖以兇殘的「三光」政策,「蠶食」我抗日根據地。
9月23日,日軍分三路向易縣進軍,妄圖包圍楊城武司令員指揮的晉察冀軍區一分區。
24日,3500名日偽軍突然包圍了狼牙山地區,將邱蔚團以及易縣、定興、徐水、滿城四個縣的游擊隊以及周圍人民群眾共2000多人圍住,形勢十分嚴峻。
邱蔚團長急速將此情報告楊成武司令員,為解救游擊隊員與當地百姓,楊城武司令員制定了「圍魏救趙」的作戰方案,命令3團、20團佯攻管頭、松山、甘河一帶日軍,促使日軍從狼牙山東北方向調兵增援,以便於被圍的游擊隊員與人民群眾從狼牙山東北方向突圍。
邱蔚團長根據此作戰方案將掩護部隊轉移的任務交給7連。
午夜,邱蔚團長指揮部隊及當地群眾從盤陀路安全地轉移到了田崗、牛崗、松崗一帶。清晨,日偽軍誤以為邱蔚團已經被包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500多日偽軍兇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來。
7連戰士早就在敵人必經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偽軍丟下五十多具屍體慌忙地逃了回去。日軍指揮官深信邱蔚團已被圍住,命令部隊再次瘋狂地向狼牙山方向進攻。激戰中,7連戰士大部分犧牲,連長劉福山身負重傷,生命垂危。為了讓大部隊及7連受傷的戰士能安全地轉移,指導員蔡展鵬命令馬寶玉這班留下堅守。為了拖住並吸引日偽軍,馬寶玉帶領葛振林、宋學義等5名戰士邊打邊向棋盤陀方向撤退,把日偽軍引向懸崖絕路。當他們退到棋盤陀頂峰時子彈已經全部打光,他們就舉起石塊向日偽軍砸去。日偽軍發現他們已經沒有子彈了,蜂擁向山頂沖來,並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5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與武器落到日偽軍手中,砸碎槍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縱身跳下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但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④ 宣員什麼意思
宣傳員的縮寫,根據目的不同,分很多種類,例如政宣員,主要負責本單位政治宣傳工作的,跟組宣應該都屬於政工科的!
⑤ 全職宣傳員是什麼
1、就是宣傳員是他的正經的工作,不是兼職什麼的。路上發宣傳單頁的就屬於其中的一種。
2、就房產公司來講,如果是房產代理或中介機構,戶外宣傳員的作用等同於發宣傳單頁。如果是房產開發公司或開發商,目的大多都是用來宣傳新樓盤等信息,好一點的公司能夠提供充足的宣傳物料,比如單頁、禮品、戶外展示廳。
⑥ 我想問一下普法宣傳員有什麼工作事項
握進依法治校的創建工作,定期組織學校法制宣傳員開展業務學習,提高普法隊伍的法律知識和業務水平負責發放法制宣傳資料,及時宣傳新斜頒布的法律。
⑦ 文化宣傳員是做什麼的
我初中學校的是出黑板報的!!!
⑧ 紅軍長征中有幾個「之最」,大家知道嗎
長征是我軍歷史上最長距離的一次行軍。長征中年紀最大的男紅軍是徐特立。徐特立,湖南長沙人,1877年生,任中央工農民主政府教育部長,長征時58歲。除徐特立外,參加紅軍的年長同志還有謝覺哉、林伯渠、董必武。
長征中年齡最大的女紅軍名叫楊金蓮,又名板登卓,藏族。1875年生於四川小金縣一個農奴家庭。1935年5月,紅四方面軍西進岷江上游,在理番縣蘇維埃女主任陳再茹的引導下,年已60歲的楊金蓮帶領一兒兩女舉家參加了紅軍。楊金蓮在紅四方面軍隨軍家屬隊擔任翻譯員。長征路上,她在努力做好翻譯、宣傳講解工作的同時,還盡可能地發動藏族群眾,為部隊籌措糧食和生活必需物資。1936年10月,楊金蓮勝利到達陝北,當時她已62歲,是所有參加長征的女紅軍年齡最長者。
長征中年齡最小的男紅軍名叫向軒,1926年出生在湖南桑植縣,母親賀滿姑(賀英的妹妹),賀龍是其大舅。他7歲參加紅軍,9歲隨大部隊長征,是當時走完長征的年齡最小的男紅軍。
長征中年齡最小的女紅軍名叫萬曼琳。她1926年出生於四川南江一個貧苦家庭,1933年隨哥哥參加紅軍,8歲時就走上長征路,9歲時她已經跟隨紅軍炊事班戰士揀柴火、擇菜、送飯。萬曼琳所在紅四方面軍從川陝革命根據地出發,翻雪山過草地,歷經無數的歷練,最終跟隨著紅軍戰士的大哥大姐們走完了萬里長征路,見證了紅軍三支主力在甘肅會寧的會師。
⑨ 曲木藏堯的介紹
曲木藏堯(1905-1940),又名王治國,彝族,四川越西人,民國時期四川涼山彝族的傑出人物。畢業於中央政治學校蒙藏華僑班。曾任夷族黨務宣傳員、西昌行轅上校副官,抗戰期間,在修通連接滇緬公路的樂西、西祥公路時,他任築路三支隊隊長,動員了許多彝族參與修路工作。著有《西南夷族考察記》、《平津歸來》等。
⑩ 什麼是企業宣傳專員具體需要做些什麼
企業抄宣傳專員顧名思義就是襲指在企業中負責公司文化宣傳人員。
根據公司需要,崗位工作內容有差異,但一般性工作內容如下:
1,負責和媒體的溝通聯系,對外宣傳,媒體廣告。
2.負責公司文化建設,制定公司文化建設方案,經批准後組織實施。負責公司文化系建設,擬訂公司文化建設規劃和計劃,並負責抓好落實。
3.制定和完善文化工作制度,並督促執行,負責公司對內對外宣傳,制訂宣傳計劃,組織起草新聞、宣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