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份神經外科的健康宣教,內容要通俗易懂 簡單明了。我要做宣傳欄用的
顱腦外傷知識宣教
顱腦外傷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頭部所造成的損傷。按損傷後腦組織是否與外界相同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常見的腦外傷有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頭皮血腫、顱骨骨折、腦震盪、腦挫裂傷、顱內血腫等。受傷後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及意識、思維、感覺、運動障礙。顱腦外傷病情復雜、變化快,易引起不良後果,部分病人需手術治療。因正確指導病人,教會病人下列知識。
【心理指導】消除恐懼緊張心理。意外的傷害、疼痛的刺激及傷後可能導致傷殘、甚至死亡的威脅,使病人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應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勵,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術前指導】
1、飲食:
⑴傷後清醒無手術指征者:①應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證充足的營養物質供給,促進損傷的修復。②持續昏迷傷後24小時應鼻飼流質,以保障營養的供給。具體指導參見「顱內腫瘤知識宣教」。③有消化道出血時,應暫禁食,經止血後方可進食,並避免辛辣刺激,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⑵需手術清除血腫或骨折復位時,術前應禁食10~12小時,禁飲6~8小時,以免麻醉後食物返流、誤吸。
2、體位:卧床休息,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防止墜床:有精神症狀或躁動的病人,意識、思維失去大腦的控制,應加護欄及約束四肢,防止墜床。
4、檢查指導: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需要反復腰穿,其目的是排除血性腦脊液,了解出血的轉歸。穿刺時應側卧位,兩膝彎曲,大腿向腹壁靠攏,頭則向胸部屈曲,以使腰背盡量向後弓曲,不隨意改變體位,以防誤傷。穿刺後應去枕平卧4~6小時,防止腦脊液壓力改變,引起頭痛。
5、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困難,頭痛嘔吐加重,可能有顱內高壓、腦危象等情況發生,應立即報告醫護人員處理。
6、並發症的預防:
⑴病人出現腦脊液耳漏和鼻飼時應注意:①避免用力咳嗽,不可局部沖洗、填塞。②應抬高頭部,隨時以無菌棉球吸干外耳道、鼻腔腦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潔。③需鼻飼流質,推遲到傷後4~5天,以防止逆行感染。
⑵傷後肢體感覺功能減弱或消失者,高熱時用冰敷方法降溫,應以布、棉墊包裹冰袋,避免凍傷;天氣寒冷時不宜用熱水袋取暖,以防止燙傷。
7、頭部手術者剃光頭後肥皂水和熱水洗凈,以免術後傷口或顱內感染;天冷時,備皮後戴帽,防感冒。
【術後指導】
1、飲食
(1)麻醉清醒後6小時,無吞咽障礙方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以後逐漸改為軟食。
(2)術後24小時持續昏迷、吞咽功能障礙的病人,應鼻飼流質。鼻飼流質時注意: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於200ml,間隔時間大於2小時,防止消化不良。②以高熱量、高蛋白、富營養飲食,以保證營養的供給。③溫度38~40℃,防止燙傷病人。④抬高床頭15~30°,喂飲食半小時內勿改變病人體位,防止食物反流。⑤防止胃管脫出。胃管脫出時進食,可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應妥善固定,不自行拔管。⑥喂飲食前要證實鼻飼管是否在胃內,避免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常用的檢查方法為:用灌注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說明在胃內。一旦發生胃管脫出,應報告醫務人員。
(3)術後早期胃腸功能未完全恢復時,盡量少進牛奶、糖類食物,防止其消化後產氣過多,引起腸脹氣;胃管內抽出咖啡色液體甚至出現便血時,提示有消化道應激性潰瘍,應暫禁食或灌注冰流質,經止血後,方可進食。
2、體位: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頭偏向健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
(2)清醒後,血壓平穩者,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較大病變組織切除術後,局部留有較大腔隙時,應禁患側卧,以防腦組織移位、腦水腫發生。病情變化時,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方法:顱內腫瘤術後,視具體情況,常於硬腦膜外短期留置引流管,應注意:
(1)引流袋內口低於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2)防止引流管扭曲、脫出,引流液顏色由淺變深時,及時報告醫護人員。
(3)輸氧時,勿拔出氧氣管。
4、並發症的預防:
(1)肺部並發症的預防:①鼓勵病人咳嗽去痰,以增加肺活量並隨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護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並發症。②對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痰多切粘稠不宜抽吸的病人,應做氣管切開。氣管切開護理參見「腦外傷氣管切開護理指導」。
(2)病人出現神志改變或頭痛、嘔吐,可能有腦水腫或顱內繼發性出血,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3)尿量增加,大約300ml/小時或病人出現口渴、煩躁等失水症時,可能是發生了尿崩症,除告訴醫護人員處理外,還應注意多飲水,補充水分,防止因多尿而脫水。
(4)預防褥瘡: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及潮濕、摩擦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神經營養障礙,可導致褥瘡發生①每1~2小時翻身1次,避免皮膚破損。②隨時更換尿濕、污染的床單,擦洗全身皮膚2次/日。
(5)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術後機體抵抗能力低、進食後食物殘渣滯留口腔內有利於口腔細菌繁殖,引起口腔感染。每次進食後應漱口,以除去食物殘渣,預防口腔感染。
(6)防止暴露性角膜炎:術後昏迷病人,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眼瞼閉合不完全者,易發生角膜潰瘍。應用眼墊遮蓋雙眼,防止異物、飛塵進入眼內,引起角膜損傷、感染。
2、氣管切開術後護理指導:腦外傷後持續昏迷、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的病人,因呼吸道分泌物多,影響氣體交換,應行氣管切開術,氣管切開術應注意:
⑴保持呼吸道通暢:①避免異物進入氣管導管內,以免刺激氣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蓋在氣管導管口處,以免引起人為的堵管,導致呼吸困難。③氣管內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消除氣管內套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結痂堵塞內管及預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⑵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應有專人守護,防止拔除氣管導管引起氣管塌陷、氣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⑶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氣管切開處留學、頸部、胸部腫脹明顯並有捻發音、氣管套管脫出等情況,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⑷堵塞:拔管指導:①呼吸困難已解除,痰液明顯減少時,試行氣管導管堵管24~48小時,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穩,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穩,夜間入睡安靜,說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出冷汗,說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氣管導管暫時不能拔出。②氣管導管拔出後,仍應注意呼吸情況。
⑸語言交流:氣管導管拔除前影響發音講話時,對神志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輕輕壓在氣管導管口上,形成暫時性堵管,再簡單地發聲講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腦血管疾病手術治療知識宣教
腦血管疾病是指腦血管先天發育異常或後天性血管損害所致的顱內血管畸形、囊性膨出、硬化、血栓形成。常見的有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高血壓腦出血或缺血性腦血管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臨床上表現為頭痛、嘔吐、癲癇、偏癱、失語、意識改變等。可因血壓突然升高、情緒激動、體力活動、用力大小便等誘發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常以手術方法切除病變血管或清除血腫或夾閉動脈瘤。為了使病人配合治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病人。
【心理指導】避免情緒激動,應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小動脈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可誘發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術前指導】
1、飲食:
(1)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營養、易消化的清淡飲食,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和術後組織的修復能力。
(2)術前2周戒煙酒,避免煙酒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影響手術和麻醉。
(3)全麻術前禁食10~12小時,禁飲6~8小時,以免麻醉後嘔吐造成誤吸。
2、休息與體位:
(1)術前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利於增進食慾、恢復體力、增強機體抵抗力,病人睡眠、休息時,應盡量減少探視。
(2)卧床時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降低顱內壓。
3、有癲癇發作史的病人服葯不可中斷,以免誘發癲癇大發作。
4、避免誘發顱內壓升高。顱內壓升高可加重頭痛,甚至造成腦危象。應避免導致顱內壓升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大便、情緒激動等。出現神志改變、頭痛加重等症狀,應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5、盡量不外出,如外出時需有人在旁陪伴。因為顱內腫瘤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顱高壓症狀和定位體征,外出時易跌倒摔傷;外出時體力活動和情緒變化也可使顱內壓增高。
6、訓練床上大小便,避免術後不習慣在床上排便而引起便秘、尿瀦留。
7、皮膚准備:頭部手術者剃光頭後肥皂水和熱水洗凈,以免術後傷口或顱內感染;天冷時,備皮後戴帽,防感冒。
8、避免誘發腦出血。
⑴保持大小便通暢。不用力大小便;習慣性便秘病人,用輕瀉劑低壓灌腸。
⑵保持平靜的心境、睡眠充足、病室安靜、探視人員不宜太多,避免談論使病人激動的話題。
⑶不單獨外出,卧床休息為主,有腦內出血者絕對卧床休息;躁動不安的病人易約束四肢,必要時鎮靜,以防止顱內壓升高,誘發腦出血。
⑷血壓高的病人,堅持葯物治療。不可隨意漏服或停服降壓葯,因血壓升高時,可導致病變的血管破裂。
9、特殊檢查指導:為了了解血管瘤的性質及瘤體上血管的分布情況,血管疾病的位置、大小、形狀、數目、起點和腦循環情況,應行腦血管造影術。腦血管造影時注意:①造影時有一過性發熱,是因為造影劑對血管的刺激所致,不必緊張。②造影後應注意穿刺處有無腫脹,用砂袋或500g塑料袋裝鹽壓迫穿刺處。股動脈造影者盡可能卧床休息1天,以免引起穿刺處出血而致皮下腫脹。
【術後指導】
1、飲食
(1)麻醉清醒後6小時,無吞咽障礙方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以後逐漸改為軟食。
(2)術後24小時持續昏迷、吞咽功能障礙的病人,應鼻飼流質。鼻飼流質時注意: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於200ml,間隔時間大於2小時,防止消化不良。②以高熱量、高蛋白、富營養飲食,以保證營養的供給。③溫度38~40℃,防止燙傷病人。④抬高床頭15~30°,喂飲食半小時內勿改變病人體位,防止食物反流。⑤防止胃管脫出。胃管脫出時進食,可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應妥善固定,不自行拔管。⑥喂飲食前要證實鼻飼管是否在胃內,避免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常用的檢查方法為:用灌注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說明在胃內。一旦發生胃管脫出,應報告醫務人員。
(3)術後早期胃腸功能未完全恢復時,盡量少進牛奶、糖類食物,防止其消化後產氣過多,引起腸脹氣;胃管內抽出咖啡色液體甚至出現便血時,提示有消化道應激性潰瘍,應暫禁食或灌注冰流質,經止血後,方可進食。
2、體位: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頭偏向健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
(2)清醒後,血壓平穩者,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較大病變組織切除術後,局部留有較大腔隙時,應禁患側卧,以防腦組織移位、腦水腫發生。病情變化時,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方法:顱內腫瘤術後,視具體情況,常於硬腦膜外短期留置引流管,應注意:
(1)引流袋內口低於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2)防止引流管扭曲、脫出,引流液顏色由淺變深時,及時報告醫護人員。
(3)輸氧時,勿拔出氧氣管。
4、並發症的預防:
(1)肺部並發症的預防:①鼓勵病人咳嗽去痰,以增加肺活量並隨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護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並發症。②對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痰多切粘稠不宜抽吸的病人,應做氣管切開。氣管切開護理⑴保持呼吸道通暢:①避免異物進入氣管導管內,以免刺激氣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蓋在氣管導管口處,以免引起人為的堵管,導致呼吸困難。③氣管內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消除氣管內套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結痂堵塞內管及預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⑵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應有專人守護,防止拔除氣管導管引起氣管塌陷、氣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⑶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氣管切開處留學、頸部、胸部腫脹明顯並有捻發音、氣管套管脫出等情況,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⑷堵塞:拔管指導:①呼吸困難已解除,痰液明顯減少時,試行氣管導管堵管24~48小時,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穩,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穩,夜間入睡安靜,說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出冷汗,說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氣管導管暫時不能拔出。②氣管導管拔出後,仍應注意呼吸情況。
⑸語言交流:氣管導管拔除前影響發音講話時,對神志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輕輕壓在氣管導管口上,形成暫時性堵管,再簡單地發聲講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2)病人出現神志改變或頭痛、嘔吐,可能有腦水腫或顱內繼發性出血,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3)尿量增加,大約300ml/小時或病人出現口渴、煩躁等失水症時,可能是發生了尿崩症,除告訴醫護人員處理外,還應注意多飲水,補充水分,防止因多尿而脫水。
(4)預防褥瘡: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及潮濕、摩擦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神經營養障礙,可導致褥瘡發生①每1~2小時翻身1次,避免皮膚破損。②隨時更換尿濕、污染的床單,擦洗全身皮膚2次/日。
(5)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術後機體抵抗能力低、進食後食物殘渣滯留口腔內有利於口腔細菌繁殖,引起口腔感染。每次進食後應漱口,以除去食物殘渣,預防口腔感染。
(6)防止暴露性角膜炎:術後昏迷病人,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眼瞼閉合不完全者,易發生角膜潰瘍。應用眼墊遮蓋雙眼,防止異物、飛塵進入眼內,引起角膜損傷、感染。
5、保持血壓平穩:術後血壓應控制在病人基礎血壓水平,不可隨意自行調快或調慢靜脈降壓葯物速度。血壓過高,可造成手術部位血管破裂出血;血壓過低,可造成腦缺血、腦梗塞。
6、避免誘發顱內壓升高:進食速度不宜太快,防嗆咳;保持大小便通暢,便秘時勿高壓灌腸;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等。
【出院指導】
1、合理營養,保持大便通暢;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纖維,以防止便秘。
2、血壓高的病人,堅持在醫生指導下服葯。不可隨意更改葯量或停服葯物,以免血壓升高、誘發出血。
3、康復治療 ⑴偏癱:①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有利於組織修復的葯物,配合高壓氧、理療、針灸治療,以促使腦功能的恢復。②定時按摩癱瘓肢體6~10次/日,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③進行癱瘓肢體的被動、健側肢體主動運動,防止肌肉萎縮。④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用「L」字夾板固定踝關節,防止足下垂。
⑵失語者的發音指導:①從發單音開始逐漸過渡到教病人說日常用語,以訓練運動語言功能。②用聽收音機、廣播的形式,讓病人聽過去熟悉的歌曲、喜愛的節目,以訓練病人的聽覺語言功能。③從教病人認讀自己的姓名、簡單的文字元號開始,訓練病人的視覺語言能力。
⑶有繼發性癲癇者,應防止以外。不能單獨外出,不宜攀高,騎車、游泳等,隨身攜帶疾病證明單,堅持服抗癲癇葯3~5年。
⑵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縣城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縣城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整潔、優美、文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縣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規劃區。第三條縣城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區負責、專業人員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相結合、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縣人民政府應當將縣城市容和環境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逐步加大投入,加強市容和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市容和環境衛生公共服務工作條件,提高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水平。
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市容和環境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組織編制市容和環境衛生規劃,並認真組織實施。
鼓勵單位、組織和個人投資建設市容和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及從事環境衛生服務業。第五條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市容和環境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教育公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對在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縣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六條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縣城規劃區域內的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監督管理工作。
工商、交通、公安、衛生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管理工作。第七條維護市容和環境衛生是全社會的責任。一切單位和個人應當自覺維護市容和環境衛生,尊重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勞動,服從市容和環境衛生執法人員的管理,不得妨礙和阻撓執法人員履行職責,有權對損害市容和環境衛生的行為進行勸阻和舉報。第二章市容管理第八條 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參照國家城市容貌標准,結合本縣實際,制定包括建築景觀、公共設施、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廣告標志、公共場所、美化亮化等內容的城市容貌標准,報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縣城規劃區內的建築物和設施應當符合本地的城市容貌標准。
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臨時性商業廣告的宣傳和張貼場地。第九條縣城規劃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應當保持整潔、完好、美觀,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第十條 設置宣傳欄、公告欄、標牌、霓虹燈、燈箱等戶外設施應當做到文字規范,內容健康,符合各種安全技術規范。
戶外設施的所有者、使用者或者管理者應當負責設施的日常維修保養和安全檢查,圖案、文字、燈光顯示不全或者污損、腐蝕、陳舊的,應當及時清洗更換、修復;對存在安全隱患或者失去使用價值的設施,應當及時整修和拆除。
設置大型戶外廣告應當在徵得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第十一條市政、郵政、電信、交通、電力等公用設施的建設應當徵得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符合城市規劃和安全技術要求,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所有權單位、設置單位或者管護單位應當加強管理,定期維護,保持整潔完好;設施破損的,應當及時維修更新。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在縣城主要道路建築物臨街的陰陽台和窗外堆放或者吊掛有礙市容觀瞻的物品;
(二)不得在建築物、構築物、樹木和其他設施上塗寫刻畫;
(三)未經批准不得在建築物、構築物、樹木和其他設施上張貼、張掛宣傳品等。經批准張貼標語、張掛宣傳品的,期滿後應當及時清除;
(四)不得從陰陽台、窗口向外潑水和拋棄雜物;
(五)禁止在縣城道路、廣場碾場、曬糧、制煤磚、堆置糞土等雜物和清洗車輛;
(六)縣城主要道路臨街新建建築物的垃圾通道口和排煙孔不得朝向街道或者公共場所。已設置的應當加強管理,保持清潔,對市容和環境衛生影響較大的,應當限期改造。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愛護花草樹木,保護沿街樹木、綠地、花壇,禁止踩踏、攀折花草樹木和向綠化帶、草坪傾倒污水和拋撒廢棄物。第十四條客貨運輸車輛在縣城內行駛,司乘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保持車容整潔,凡車體有污跡的須清洗干凈;
(二)按指定的地點停放車輛;
(三)運載液體、散裝貨物和垃圾的車輛,應當密封、包紮、覆蓋,不得沿途泄漏、遺撒;
(四)不得沿途或者在臨時停靠點拋撒、丟棄垃圾和雜物。
⑶ 近視眼防控工作的總原則是。是什麼
1.控制用眼距離,避免用眼距離<33 cm,避免近距離用眼時間超過 45 min。工作或閱讀時,堅持「一尺一拳一寸(閱讀距離 33 cm;身體距桌 8 cm; 手距筆尖 3.33 cm)」護眼原則,保持良好坐姿。長時間用眼後注意眺望一下遠方,休息下眼睛。
2. 增加戶外活動,每天必須有2小時以上,或每周10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時間。
3. 培養正確做眼保健操的習慣。
4. 改善照明環境,避免在較暗光線下學習工作。
5. 保障充足睡眠時間,讓眼睛得以充分休息。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時、高中階段學生每天睡眠8小時。成年人每天應睡眠7~8小時(每天不宜少於6小時)。
6.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躺著看書、玩手機,不在公交上看書、玩手機。
7. 控制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使用,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鍾,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 ~ 40分鍾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鍾。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可考慮使用有紅光濾過功能的電子產品。
⑷ 汽車座套廠品質建議表怎樣寫
提倡以員工為中心的提案改善范疇,引導和鼓勵員工積極主動地提出並實施任何有利於公司經營品質,提高管理能力的革新建議、改進意見和發明創造等改善提案;並對公司全員提案改善成果所達成提高產品的質量和作業效率,減少工時並降低成本的效應進行宣傳、表彰和獎勵為目標,進而形成企業全員參與、全員改善、持續改善的文化氖圍,塑造常常思考如何改善的職場風范,特製定提案改善活動實施方案。
本實施方案制定了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作業效率、減少工時、降低成本、產品設計創新、過程方法改進、管理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提案改善活動推進的有關事項。
2、改善活動執行標准
2、1提案改善活動工作流程
按公司2012年2月2日發布關於合肥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文件內容執行。
2、2提案評分與獎勵標准
按公司20l2年2月2日發布《關於合肥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文件的隨文附件l、2、3內容執行。
3、提案改善活動考核與評價指標
改善提案活動考核與評價指標:是考核各分公司評審小組及公司改善提案督組導組,以及企業改善提案活動推進部門與班組的工作績效,而不是直接考核基層普通員工的,因此適用於各分公司所有車間及部室與班組。
考核與評價指標:
(1)參與率=參與改善人的數/部門總人數×lOO%
(2)人均改善數量=採納改善的數量/部門總人數多部門共同完成的改善或提案,評價改善指標時,改善或提案數量按「l/參與部門數」計算。
4、提案改善有效性識別
有效精益生產(www.chinatpm.net)改善提案范疇,並納入案改善活動工作流程。主要有:(1)提高產品質量的改善;(2)降低成本方面的改善;(3)節省人力(工時)、提高工效方面的改善;(4)工藝方法(包括裝配)的改善;(5)預防工作失誤、破損或不合格品發生的改善;(6)設備、夾具、工具的改進;(7)運輸保管方面的改善;(8)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方面的改善;(9)節省資源、能源和廢料的利用方面的改善;(10)管理流程、效率、方法等方面的改善;(11)新產品開發、新產品適應性開發、零部件設計開發、零部件設計改進;(12)試驗方法或測量方法的改進;(i3)機器設備維修保養方面的改善。
改善和改善提案如屬於下列內容則視為無效,將不予受理:(1)超出勞動保護范圍,要求改善待遇;(2)與曾被提出或被採用過的改善內容相同;(3)更改產品件材質的;(4)無具體內容或單純提出希望;(5)實施改善的成本大於改善獲得的利益;(6)簡單的6s等活動;(7)原本崗位職責應進行的工作;(8)眾所周知的事實,理所應當遵循的原則;(9)與專利法抵觸;與事實不符的。
5、推進提案改善活動方案(1)完善機制,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辦法
改善提案以高度的制度化、規范化區別於合理化建議。
(2)開展全員培訓,掌握實施提案改善活動的意義和實施流程以各分公司評審組為單位,制定適合本單位的培訓方式,對所屬進行培訓,通過講解改善提案的起源和先進企業的實施效果、改善提案與合理化建議的區別,學習公司《關於合肥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改善管理流程,樹立「本職工作=日常工作+改善」概念與意識;深入到班組進行改善活動開展的實際性操作培訓,學習怎樣填寫《工作改善提案表》。
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開設宣傳欄,張貼改善提案有關內容,製做黑板報宣傳改善提案的意義、流程、評審辦法和獎勵標准等,使改善提案活動深入到員工當中。
(3)跟蹤指導,解決員工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雖然經過培訓,理解了改善提案的基本做法,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各評審組結合以往案例來啟迪員工的思維,以標准化的格式來強化大家的意識,以獎勵來刺激大家的積極性。
有時基層員工有參與改善活動願望與行動,但其提案的文字、圖形等表達可能產生困難,因此,各評審小組可適時指派有經驗的部室人員對基層員工進行一對一輔導,協助完成將其改善提案的設想進行文字化、圖樣化與效益計算等工作,形成滿足流程要求格式化可供實施、進入評審程序文件,提交評審並綜合給予驗證。
⑸ 醫生搞破壞怎麼辦給你開你不需要的葯,讓你消費你不需要的消費
摘要 首先說大部分亂開葯行為是醫生個人行為你可以向醫院醫教科投訴,投訴電話問醫院就能拿到,或者在醫院顯眼的地方有宣傳欄。
⑹ 門前四包是哪四包啊
1、包門前秩序
保持自有建築立面整潔;門店牌匾廣告設置符合規定要求;無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無亂貼、亂畫、亂掛;無車輛亂停亂放;無佔道經營、佔道加工、佔道修配;無違規散發廣告、傳單,無從事未經許可的宣傳活動。
2、包衛生清潔
負責保持責任區內環境衛生清潔;按規定自設垃圾收集容器並保持外觀清潔,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按規定投放,無垃圾、廢棄物掃地出門或向責任區外清掃,無亂倒污水、糞便和渣土;及時清除地面痰跡、廢棄物和積水,按政府規定時限要求清除積雪積冰;無焚燒樹葉、垃圾或者其他廢棄物;施工現場按規定設置圍擋,產生的建築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3、包綠化完好
負責保持責任區內樹木、花草、綠地、花壇的完好;無依樹搭棚或在樹木上栓、拉、釘、掛,無折枝、捋葉、摘果、掐花;無踐踏綠地、亂占綠地,或向綠帶、綠籬、草坪、樹下傾倒垃圾、積雪、潑污水等。
4、包設施無損
無擅自挖掘道路;無毀壞、擅自改動或遷移市政設施、夜景照明設施、環衛設施、綠化設施等。對他人的違章行為和破壞公用設施行為進行監督、制止、舉報。
(6)宣傳欄破損擴展閱讀
哈爾濱市城管局組織開展「門前四包」周五清潔日活動
為進一步落實全市主城區「門前四包」管理工作,自2018年三月中旬起,哈爾濱市城管局動員辦開始對各區街道辦事處「門前四包」工作進行檢查,確保臨街單位和商家業戶自行清理門前環境、規范門前秩序、維修整飾門前自有設施。
2018年4月20日,市城管局社會力量動員辦組織全市開展「門前四包」周五清潔日活動。全市千餘名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人員、學雷鋒志願者及各區所轄街路臨街單位人員、商家業戶走上街頭清掃路邊台階上堆積的煙頭、紙屑、冰棒棍等垃圾,擦拭門窗上的積塵,清理店鋪前的「小廣告」等。
⑺ 你能把宣傳欄上破損的數補上嗎
5830×2÷(95+117)=55(m)
⑻ 如何寫企業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每年以創辦消防知識宣傳欄、開展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提高全體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
2、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消防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各部門應針對崗位特點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
4、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和使用人員應進行實地演示和培訓。
5、對新員工進行崗前消防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6、因工作需要員工換崗前必須進行再教育培訓。
7、消控中心等特殊崗位要進行專業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二)防火巡查、檢查制度
1、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巡查檢查制度。
2、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每日對公司進行防火巡查。每月對單位進行一次防火檢查並復查追蹤改善。
3、檢查中發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防火檢查記錄,並按照規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
4、檢查部門應將檢查情況及時通知受檢部門,各部門負責人應每日消防安全檢查情況通知,若發現本單位存在火災隱患,應及時整改。
5、對檢查中發現的火災隱患未按規定時間及時整改的,根據獎懲制度給予處罰。
(三)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
1、單位應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嚴禁佔用疏散通道,嚴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
2、應按規范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
3、應保持防火門、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機械排煙送風、火災事故廣播等設施處於正常狀態,並定期組織檢查、測試、維護和保養。
4、嚴禁在營業或工作期間將安全出口上鎖。
5、嚴禁在營業或工作期間將安全疏散指示標志關閉、遮擋或覆蓋。
(四)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1、熟悉並掌握各類消防設施的使用性能,保證撲救火災過程中操作有序、准確迅速。
2、做好消防值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處理消防報警電話。
3、按時交接班,做好值班記錄、設備情況、事故處理等情況的交接手續。無交接班手續,值班人員不得擅自離崗。
4、發現設備故障時,應及時報告,並通知有關部門及時修復。
5、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內線電話,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員禁止進入值班室。
6、上班時間不準在消控中心抽煙、睡覺、看書報等,離崗應做好交接班手續。
7、發現火災時,迅速按滅火作戰預案緊急處理,並撥打119電話通知公安消防部門並報告部門主管。
(五)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
1、消防設施日常使用管理由專職管理員負責,專職管理員每日檢查消防設施的使用狀況,保持設施整潔、衛生、完好。
2、消防設施及消防設備的技術性能的維修保養和定期技術檢測由消防工作歸口管理部門負責,設專職管理員每日按時檢查了解消防設備的運行情況。查看運行記錄,聽取值班人員意見,發現異常及時安排維修,使設備保持完好的技術狀態。
3、消防設施和消防設備定期測試:
(1)煙、溫感報警系統的測試由消防工作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保安部參加,每個煙、溫感探頭至少每年輪測一次。
(2)消防水泵、噴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試開泵一次,檢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3)正壓送風、防排煙系統每半年檢測一次。
(4)室內消火栓、噴淋泄水測試每季度一次。
(5)其它消防設備的測試,根據不同情況決定測試時間。
4、消防器材管理:
(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間定期兩次對滅火器進行普查換葯。
(2)派專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證處於完好狀態。
(3)對消防器材應經常檢查,發現丟失、損壞應立即補充並上報領導。
(4)各部門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門管理,並指定專人負責。
(六)火災隱患整改制度
1、各部門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
2、在防火安全檢查中,應對所發現的火災隱患進行逐項登記,並將隱患情況書面下發各部門限期整改,同時要做好隱患整改情況記錄。
3、在火災隱患未消除前,各部門應當落實防範措施,確保隱患整改期間的消防安全,對確無能力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向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並由單位上級主管部門或當地政府報告。
4、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並寫出隱患整改的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
(七)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1、用電安全管理:
(1)嚴禁隨意拉設電線,嚴禁超負荷用電。
(2)電氣線路、設備安裝應由持證電工負責。
(3)各部門下班後,該關閉的電源應予以關閉。
(4)禁止私用電熱棒、電爐等大功率電器。
2、用火安全管理:
(1)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確需動火作業時,作業單位應按規定向消防工作歸口管理部門申請「動火許可證」。
(2)動火作業前應清除動火點附近5米區域范圍內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或作適當的安全隔離,並向保衛部借取適當種類、數量的滅火器材隨時備用,結束作業後應即時歸還,若有動用應如實報告。
(3)如在作業點就地動火施工,應按規定向作業點所在單位經理級(含)以上主管人員申請,申請部門需派人現場監督並不定時派人巡查。離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動火作業必須保證有一人在下方專職負責隨時撲滅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未辦理「動火許可證」擅自動火作業者,本單位人員予以記小過二次處分,嚴重的予以開除。
(八)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有專用的庫房,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設施,倉管人員必須由消防安全培訓合格的人員擔任。
2、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分類、分項儲存。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應分庫存放。
3、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入庫前應經檢驗部門檢驗,出入庫應進行登記。
4、庫存物品應當分類、分垛儲存,每垛佔地面積不宜大於一百平方米,垛與垛之間不小於一米,垛與牆間距不小於零點五米,垛與梁、柱的間距不小於零點五米,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於二米。
5、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存取應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倉庫工作人員應堅守崗位,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
6、易燃易爆場所應根據消防規范要求採取防火防爆措施並做好防火防爆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
(九)義務消防隊組織管理制度
1、義務消防員應在消防工作歸口管理部門領導下開展業務學習和滅火技能訓練,各項技術考核應達到規定的指標。
2、要結合對消防設施、設備、器材維護檢查,有計劃地對每個義務消防員進行輪訓,使每個人都具有實際操作技能。
3、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並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
4、每年舉行一次防火、滅火知識考核,考核優秀給予表彰。
5、不斷總結經驗,提高防火滅火自救能力。
(十)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演練制度
1、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2、組織全員學習和熟悉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3、每次組織預案演練前應精心開會部署,明確分工。
4、應按制定的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
5、演練結束後應召開講評會,認真總結預案演練的情況,發現不足之處應及時修改和完善預案。
(十一)燃氣和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管理制度
1、應按規定正確安裝、使用電器設備,相關人員必須經必要的培訓,獲得相關部門核發的有效證書方可操作。各類設備均需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效合格證明並經維修部確認後方可投入使用。電氣設備應由持證人員定期進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靜電設施定期檢查、檢測,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每年至少檢測一次並記錄。
3、電器設備負荷應嚴格按照標准執行,接頭牢固,絕緣良好,保險裝置合格、正常並具備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應嚴格按照電氣施工要求測試。
4、各類線路均應以套管加以隔絕,特殊情況下,亦應使用絕緣良好的鉛皮或膠皮電纜線。各類電氣設備及線路均應定期檢修,隨時排除因絕緣損壞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隱患。
5、未經批准,嚴禁擅自加長電線。各部門應積極配合安全小組、維修部人員檢查加長電線是否僅供緊急使用、外殼是否完好、是否有維修部人員檢測後投入使用。
6、電器設備、開關箱線路附近按照本單位標准劃定黃色區域,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並定期檢查、排除隱患。
7、設備用畢應切斷電源。未經試驗正式通電的設備,安裝、維修人員離開現場時應切斷電源。
8、除已採取防範措施的部門外,工作場所內嚴禁使用明火。
9、使用明火的部門應嚴格遵守各項安全規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離人、人離火滅。
10、場所內嚴禁吸煙並張貼禁煙標識,每一位員工均有義務提醒其他人員共同遵守公共場所禁煙的規定。
⑼ 如果你看到小區里的宣傳欄的玻璃壞了怎麼辦
你看到小區宣傳欄玻璃壞了你可以告訴居委會也可以自己換就等於自己做了件好事。
⑽ 故意損毀脫貧攻堅明白卡屬於什麼行為
有人故意損毀脫貧攻堅明白卡,那是屬於犯罪行為的,你可以報警,讓他知道一些違反紀,違反法律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