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湖北名山宣傳

湖北名山宣傳

發布時間:2022-06-12 00:01:38

㈠ 位於湖北省,有「中國道教第一山」之稱的是哪座名山

龍虎山 四川的青城山與龍虎山(江西)、武當山(湖北)、齊雲山(安徽)合稱道教四大名山。道家第一山應該是江西鷹潭龍虎山。《水滸傳》開篇重筆描繪的龍虎山位於市南20公里處,是道教發源地和道教創始人張道 陵「天師世家」的世居之地,號稱「中國道家第一山」。

㈡ 湖北有哪些名山山有什麼特點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里。山勢雄偉,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餘各峰均傾向天柱,蔚為奇觀,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建築遍及全山,規模宏偉。當山的道教信奉「玄天真武大帝」,據說「武當」二字即「非真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武當山歷史由來已久,明永樂皇帝朱棣為了報答神之恩典,在武當山上大興土木,為玄武大帝修建宮觀。主要有天柱峰頂的三清殿,紫霄宮,靈龜殿等建築。武當山又是武當拳術的發源地,剛柔兼蓄,獨具風格的武當拳是我國重要的武術流派,與嵩山少林拳齊名。由於武當拳出名的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它山巒清秀,風光壯麗,自然景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十石,九泉等。而這些自然景觀又與精緻的古建築融為一體。如被認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就有一座建於元朝的「天乙真慶萬壽宮」石殿,雄踞在懸崖之上。在絕崖旁邊,有一雕龍石樑,石樑 懸空伸出2.9米,寬約30厘米,上雕盤龍,龍頭頂端,雕一香爐,號稱「龍頭香」。過去,有些香客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竟冒著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遊客來到此山,一般都要來游覽南岩,觀看此險。
聖地傳奇
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即興建五龍祠,宣揚道教。以後道教逐漸增多,武當山變成了道教名山。武當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據說,武當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當之」而名。元朝末年,武當山上的古建築大部分毀於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進等,役使30多成軍民工匠,在武當山大興士木,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建成了凈樂宮、迎恩宮、玉虛宮、紫霄宮、南岩宮、玉龍宮、遇真宮、太和宮、復真觀、元和觀等33處大建築群。此外,還建了39座橋染,12座台,鋪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個武當山成為一座「真武道場」。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點,布局巧妙,座宮觀都建築在峰、巒、坡、岩、澗之間,建築精美,各具特點又互相聯系,整個建築群體疏密相宜,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現存的主要建築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宮等。
武術淵源
武當拳全稱「武當太乙五行拳」,是我國武術上的重要遺產。武當派的創派祖師是「邋遢真人」張三豐,原名張君寶,他創造的拳術稱為動靜結合的太極十三式。當年張君寶在武當山上修習覺遠大師所授的九陽真經,數年之後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預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後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到明弘治年間,武當山紫霄宮第八代宗師張守性,綜合張三豐的太極十三式的華佗的氣功五禽戲,發成為武當山道士世代相傳的一種獨特拳術,亦稱內家拳,流傳甚廣。張三豐雖屬全真,卻直屬麻衣道人,陳搏,火龍真人一系。他秉承了宋元以來,內丹派三教同源之說,認為「儒是行道濟時,佛是悟道覺世,仙是藏道度人「。而主張儒,道雙修。張三豐是武當內家拳的祖師,也是今日太極拳的始祖。不論是武當拳或武當劍,都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內家拳分太極,八卦,形意,太成諸門,而以太極門為主。武當技墼有」五不傳「之戒,即」柔骨質脆,心險,好鬥,狂酒,輕露「者,不可傳。張三豐是位多才多藝,清高絕俗,遠離名利的隱仙。他精通三教經典,善劍好道,醫術高明,尤善詩文。由於武當是道教武林聖地,與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齊名,故武術界有」北宗少林,南崇武當「之說。武當山以」玄天上帝「和張三豐而顯赫於世。
聖地旅遊
武當山山勢奇特,一峰擎天,眾峰拱衛,既有泰山之雄,又有華山之險;懸崖、深澗、幽洞、清泉星羅棋布,有3潭、9泉、11洞、24澗、36崖、72峰等勝景,馳名中外的金殿就鑲嵌在海拔1612米高的天柱峰頂端--金頂。登金頂有三條路可走,但遊人多選擇東路上山,原因是這里名勝古跡較多。玄岳門是進山的大門,沿途有山麓的遇真宮、元和觀,以及山上的磨針井、復真觀、玉虛宮、五龍宮、紫霄宮、南崖宮、 南崖 太和宮、金殿等建築。

九宮山是湖北省六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因南朝晉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宮殿於此山,遂以為名此後,多朝皇帝封山賜匾,歷代文人作賦題詞,延至南宋名道士張道清赴九宮山開辟道場,香火遠播,九宮山便成為全國五大道場之一,特別是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殉難於九宮山,從此九宮山聲名遠播。如今闖王陵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唯一保存下來的農民起義領袖陵寢。
九宮山雄奇險峻,景色迷人。春可賞花,夏好避暑,秋看紅葉,冬覽雪景,既有南國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國風光之壯美,是華中地區聞名的避暑游覽勝地。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節日平均氣溫21℃左右,最高氣溫不超過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後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稱。山上海拔1230米的雲中湖為我國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國落差最大的大崖頭瀑布(落差420米);還有面積6萬多畝、分布近千種名貴動植物、近百種珍稀瀕危物種、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和第四紀冰川遺跡的省級森林保護區;九宮山森林公園。
九宮山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有佛教聖地雲關古寺,道教聖地真君石殿,神仙居所陶姚仙洞,著名石刻;萬山曲曲入勝;仙路第一崎;九宮攬勝;等。
自1994年九宮山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來,通山縣加大了旅遊景點開發力度,擴建了真君石殿、雲關古寺,開發了雲飛洞天、石龍溝等新景區。現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五大板塊,即雲中湖游覽區、石龍溝游覽區、銅鼓包游覽區、森林公園游覽區、闖王陵游覽區。
大行動好戲連台避暑節
7月21日至8月31日,第二屆九宮山避暑節在九宮山風景區隆重舉行,節期40天。這次活動由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旅遊局、咸寧市人民政府、咸寧市旅遊局、通山縣人民政府、九宮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聯合承辦。避暑節期間將推出地方文藝和地方民俗風情表演、高空鋼絲表演、飛車橫跨高山湖泊雲中湖、九宮山夏令營、野外生存訓練、探險考察、道教養生、健身術研習等一系列競技、健身、表演活動。屆時,還將同時舉辦國際攀岩邀請賽,這次攀岩賽有來自俄羅斯、日本、韓國和中國的30多名高手參賽。這是我國首次舉辦的自然岩壁場地的國際比賽。經國家登山隊實地考察,這次賽址定在著名景點泉岩噴;旁邊的石壁上,整個石壁高約100米,平均坡度在85度左右。屆時既有孫悟空大鬧天宮般的精彩表演,又可欣賞如水簾洞般的雲迫霧擁、霞落花飛的賞心悅目的景緻,使人感到其險無限,其勇無比,其樂無窮。

㈢ 湖北省有哪些名山

1、丹江口市武當山
2、隨州市大洪山
3、神農架
4、通山縣九宮山
5、秭歸縣鳳凰山
6、通城縣黃袍山
7、麻城市龜峰山
8、武漢黃陂區木蘭山
9、恩施大峽谷連山
10、孝感市雙峰山

㈣ 湖北武當山簡介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內,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景區面積古稱「方圓八百里」,現有312平方千米。東接歷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車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農架林區,北臨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武當山不僅擁有奇特絢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可以說,武當山無與倫比的美,是自然美與人文美高度和諧的統一,因此被譽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作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旅遊區、全國武術之鄉、全國八大避暑勝地之一,其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稱號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稱號。
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岩、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武當山的葯用植物豐富,在《本草綱目》記載的1800多種中草葯中,武當山就有400多種。據1985年葯用植物普查結果,已知全山有葯材617種,因此,武當山有「天然葯庫」之稱。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我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武術,又稱「內家拳」,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煉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富有神韻的武當道教音樂,具有中庸、委婉和莊重、典雅的特點,與武當武術同享盛名。武當傳說故事、民歌、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傑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鍾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㈤ 道教四大名山的武當山

神秘空靈——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方圓400公里,屬大巴山東段。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有元、明建築群等風景勝跡,居於七十二峰之道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截至2013年,武當山有古建築53處,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遺址9處,佔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全山保存各類文物5035件。

宋書畫家米芾曾贊武當為天下第一山。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武當武術,是中華武術的重要流派。
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丹江口水庫之濱的玄武門(石雕牌坊),坊額刻有明代嘉靖皇帝御筆治世玄岳四字。玄岳門西一公里處,有明成祖永樂十五年(1417)敕建的遇真宮,是紀念武當拳的創始者張三豐的。天柱峰頂端有建於1416年的金殿,是武當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築群,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銅建築群。殿高5.54米,寬5.8米,深4.2米,重80 余噸,英姿魁偉。還有銅鑄金童、玉女及水火二將侍立兩側,十分壯觀。漢代陰長生,唐代呂洞賓,明代張三豐等均在此修煉。
武當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勝景﹐風景名勝區以天柱峰為中心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頂」和「金殿疊影」等 。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 多平方米。
古銅殿:位於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於元大德十一年鑄於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紫金城:紫金城建於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凈樂宮:凈樂宮位居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於明代永樂11年的武當山凈樂宮,因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全面實施凈樂宮復原工作,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現雛形,再現了當年凈樂宮的宏偉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範例。

玄岳門:玄岳門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築。「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
玉虛宮: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大的單元。後來大部分毀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現存部分建築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
磨針井:磨針井又名純陽宮。坐落在老營以南12公里處,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存磨針井為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廂房50餘間,面積1700平方米。
太子坡:太子坡又名復真觀。現基本保持當年規模,是武當建築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復真觀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於獅子峰前,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
南岩:南岩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是武當山36岩中風光最美的一處。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後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瓊台觀:瓊台觀位於天柱峰東南麓約10公里,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台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咸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火。現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遊客集散地。
隱仙岩:隱仙岩位於竹關之上,五龍宮之北。高聳雲煙,石如玉壁,呈瑰納奇。
武當山北神道:武當山北神道位於天柱峰東北的丹江口市武當山鎮﹐所產龍頭拐杖﹑玉雕﹑木雕﹑陶瓷等工藝品﹐具濃厚的地方特色。針井茶為傳統名茶。襄渝鐵路﹑老(河口)白(河)公路在此並行通過。
武當山南神道:武當山南神道位於武當山西南麓的丹江口市官山鎮,距武當山金頂(天柱峰)僅有5.7公里,是豫川陝香客敬香的重要神道,素有武當後花園之美譽。這里群山如花,數峰如筍,大河如練,美景如畫,民歌如潮。這里是八百里武當里一塊最原始、最神秘的幽靜之地,景區全長20公里,由中國漢族民歌第一村——呂家河村和直通金頂的武當大峽谷兩大景區組成,以九道河為玉帶,像珍珠般串連著呂家河民歌村、紅三軍司令部舊址和新四軍遺址、二龍戲珠、斬龍崖、尼姑岩、桃花洞、蘭花谷、獅子灘、鬼穀子澗、天書谷、黑金溝大峽谷、龍潭、轉運台、金蟾朝聖等眾多景點。

武當山西神道:經丹江口市六里坪、官山外朝山、分道觀分道開始登山,經過猴王廟、娃子坡、全真觀遺址(有兩株千年大銀杏樹)、長嶺抵全龍觀,計程15公里,現為四米寬水泥公路。再登黃土嶺,到亂石窖,交古韓糧道,依次經財神、黑虎、火神、山神四座石廟,上黃土埡,再攀青龍背、吊鍾台,經太和宮上金頂,計程10公里。因位於天柱峰西側,史稱西神道。沿途古木參天,風景如畫,東有深溝大壑的雷澗(東溝河),有金鼎、眉棱兩峰左右矗立,七星(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峰南北屏立。
武當山東神道:從丹江口市鹽池河鎮到武當口村的15公里水泥路已硬化12.5公里,還有近2公里的路面有望在年內完成,屆時,武當山第三條上山旅遊線路將全面建成。天橋溝瀑布——位於鹽池河鎮政府所在地以東約9公里處,實則為一條山澗小溪,自改板河村由東向西緩緩流出,長約3公里,溪水自天橋處折而向北流經百米高的懸崖跌宕而下形成瀑布。山坡鑼鼓——民間藝術瑰寶,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加大宣傳開發力度,爭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向「中國鑼鼓之鄉」努力。
武柱峰景區:武柱峰景區位於丹江口的官山鎮騾馬溝村,一天然真武神石像酷似武當山金頂上的真武大帝像。武柱峰坐落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的官山鎮騾馬溝村,武柱峰又稱大明峰,柱頭岩,真武坐像(因真武大帝父親凈樂國明真大帝而得名),元代建有王母宮(即真武大帝母親)。距武當天柱峰14公里,是武當72峰之一,海拔為1132米。此坐像兩峰如筍形同座椅,之間端坐著一尊高約80米、寬40米的天然真武神石像,身著道服,五官形備,目光深邃,背依伏龍山,注視武當山金頂,其頭頂上茂密的白皮鬆儼然發髻,臉龐圓潤,鼻樑高高隆起,兩手平放兩膝之上,打坐在玄武背上修行狀惟妙惟肖,酷似武當山金頂的真武大帝像。在秋高氣爽的艷陽照射下,山體直插霄漢,真武座像矗立在陡峭的懸崖上,晶瑩光滑,金光燦燦,輝煌奪目。相傳,真武在此潛心修行多年,以虔誠和恆心感動了道德天尊,被點化成仙,留下石質人像。

㈥ 湖北十大名山是指哪幾座山

南迦巴瓦峰(西藏)
貢嘎山(四川)
珠穆朗瑪峰(西藏)
梅里雪山(雲南)
黃山(安徽)
稻城三神山(四川)
喬戈里峰(新疆)
岡仁波齊峰(西藏)
泰山(山東)
峨眉山(四川)
相關介紹:

南迦巴瓦峰(西藏)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級山峰中的最高峰。

由於南峰所在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地質的構造復雜板塊構造運動強烈,造成南峰地區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極大,反而使南迦巴瓦很長時間以來成為未被人類登上的最高的一座「處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聯合登山隊登頂成功。南迦巴瓦在藏語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後一個名字來源於《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在這段中將南迦巴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由這些充滿陽剛的名字里,我們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剛烈與不可征服。

南迦巴瓦峰充滿了神奇的傳說,因為其主峰高聳入雲,當地相傳天上的眾神時常降臨其上聚會和煨桑,那高空風造成的旗雲就是神們燃起的桑煙,據說山頂上還有神宮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峽谷地區的人們對這座陡峭險峻的山峰都有著無比的推崇和敬畏。

和這驚心動魄的傳說相同,嚴謹的科學家們向我們展示的南峰地區地質構造成因和變化及其在地學上的重要地位也絲毫不遜於「驚心動魄」這幾個字:南迦巴瓦峰地處多重地質構造的疊合部位。

美麗傳說:關於南迦巴瓦另外還有一個廣為外界所知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壘鎮守東南。弟弟加拉白壘勤奮好學武功高強,個子也是越長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時將弟弟殺害,將他的頭顱丟了米林縣境內,化成了德拉山。上天為懲罰南迦巴瓦的罪過,於是罰他永遠駐守雅魯藏布江邊,永遠陪伴著被他殺害的弟弟。這個神話故事很生動地向我們解釋了這兩座山的特點:我們現在看到的加拉白壘峰頂永遠都是圓圓的形狀,那是因為它是一座無頭山:南迦巴瓦則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雲遮霧罩不讓外人一窺。

㈦ 中國有座名山,年收入超50億元,哪座名山呢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旅遊業蓬勃發展,現在的人們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娛樂項目也是越來越關注了,外出旅遊的時候也是越來越多,再加上中國算得上一個超級大國了,在國內,其實是有相當多雄偉壯觀的景色的,而國內也有相當多的名山大川的,其中黃山華山泰山等等,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哪座山是最賺錢的嗎?

這里就是武當山,年收入曾經超過50億元,現在的門票價格已經大幅度縮水了,所以這里還是可以來玩玩的,畢竟能夠看到許多道家的古跡,而且還能看到很漂亮的自然風景,還是相當不錯的,假期帶著孩子帶著家人,來這里看一看,很不錯喲!

㈧ 湖北名山有哪些

湖北名山有:武當山、大洪山、九宮山、鳳凰山、黃袍山等。
1、武當山
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2、大洪山
大洪山風景區位於湖北省中北部,居湖北盆地與南陽盆地之間。是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臨襄(陽)鍾(祥)江漢谷地,東接涢水河谷丘陵,南連江漢水網平原,東北與桐柏山遙相呼應。
3、九宮山
九宮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地質公園。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九宮山總面積196平方公里,為花崗岩、變質岩組成的窟窿構造,屬斷層山地形的冰川地貌。
4、鳳凰山
鳳凰山位於湖北省荊州市城北約五公里處的楚故都紀南城的東南隅,是一處南北走向的平緩崗地。
5、黃袍山
黃袍山,又名盤古大山、大盤山、仙聖山等,地處鄂贛二省交界的幕阜山脈中段,位於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塘湖鎮東側,是湖北十大名山之一,湖北省生態自然保護區,主峰華羅寨海拔約1200多米,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文人古跡比較多。

㈨ 湖北省最著名的山在哪裡

你好!
武當山啊
武當山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內, 屬大巴山東段。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 ,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西界堵河,東界南河,北界漢江,南界軍店河、馬南河,背倚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源頭),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在丹江口市西南部。武當山山體四周低下﹐中央呈塊狀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岩層節理發育﹐並有沿舊斷層線不斷上升的跡象﹐形成許多懸崖峭壁的斷層崖地貌。山地兩側多陷落盆地﹐如房縣盆地﹑鄖縣盆地等。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原生植被屬北亞熱帶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合林﹐次生林為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主要有松﹑杉﹑樺﹑櫟等。葯用植物有400多種﹐產曼陀羅花﹑金釵﹑王龍芝﹑猴結﹑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貴葯材。 武當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勝景﹐風景名勝區以天柱峰為中心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頂」和「金殿疊影」等奇景。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贊頌武當山「山巒清秀﹑風景幽奇」。武當山還保存有規模宏偉的道教建築群和眾多的文物古跡。古建築群分布在主峰以北﹐多集中在古東神道兩側。唐貞觀年間建五龍祠於此﹐宋﹑元建築增多。明永樂年間大興土木﹐建成33個規模宏大的宮觀建築群﹑39道橋梁﹑12座亭台及山石砌成的「神道」﹐建築總面積達160多萬平方米。2萬多間宮觀建築綿延70公里。至今保存較完整的有玄岳門﹑遇真宮﹑磨針井﹑復真觀﹑元和觀﹑紫霄宮﹑南岩天乙真慶宮石殿﹑太和宮﹑銅殿和金殿。建於天柱峰絕頂的金殿又稱金頂﹐為四坡重檐歇山式宮殿﹐由銅鑄鎏金構件鉚榫拼焊而成﹐總重約90噸﹐是中國現有最大銅建築物。武當山,作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旅遊區、全國武術之鄉、全國八大避暑勝地之一,其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稱號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稱號。
武當山成為著名的仙山福地如同全國其他名山一樣,有賴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優勢。武當山處於中國腹地,方圓四百里,高險幽深,飛雲盪霧,磅礴處勢若飛龍走天際;靈秀處美似玉女下凡來,被譽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㈩ 湖北有什麼風景名勝有什麼故事傳說

黃鶴樓

號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葛洲壩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位於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出口即南津關以下2300米處。距宜昌市鎮江閣約4000米。大壩北抵江北鎮鏡山,南接江南獅子包,雄偉高大,氣勢非凡。全長2561米,壩頂高70米,寬30米。大壩中央有27個泄水閘,每秒可排泄11萬立方米特大洪水。大壩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占長江流域總面積一半以上。
東湖

位於湖北武昌城東郊,故名東湖。水面遼闊,約三十三平方公里,幾為杭州西湖的六倍。萬頃碧波,清澈見底。湖岸曲折,東、西、南三面的陵起伏,層巒疊翠,湖山相映,綺麗多姿。全湖港汊交錯,向有九十九彎之稱,加以大湖之外連小湖,小湖左右又連湖,起伏隱現,不知何處才是盡頭。東湖水陸范圍共八十七平方公里,依自然環境可分為聽濤、磨山、落雁、白馬、吹笛、珞洪六區。

三峽

在湖北姊歸、宜昌兩縣境內,東起香溪口,西至南津關,約長七十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個,以灘多水急聞名。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而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肝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兵書寶劍峽在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崆嶺峽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布,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稍一不慎即會觸礁沉沒,加而有民說,「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燈影峽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岩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岩石屹立,形似「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瞿塘峽

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紂長八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但最為雄偉險峻。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墜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卜山桃山兩個別名。右邊的名白鹽山,不管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
巫峽

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里餘,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連。

龜山電視塔

湖北龜山電視塔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結合旅遊的多功能電視塔,由前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塔名,並於是1986年12月下式對外開放旅遊。
湖北電視塔座落在武漢風光秀麗的龜山之顛,矗立於長江與漢水的匯合之處,占據絕佳的地理環境,也是武漢市最高的建築物。建在104m-135m間的塔樓設有旋轉餐廳,音樂茶座和眺望平台,供旅遊活動面積740平方米,能同時接待300人游覽。在這里俯視武漢三鎮,如登白雲,臨空鳥瞰,令人流連忘返。

長江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在世界上位列第三,幹流全長六千三百多公里,經青康藏高原、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區,注入東海,沿途匯集了七百多條支流,流域面積達一百八十多萬多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土地總面積兩成。古時簡稱江,六朝以後才有大江和長江之稱。
長江源於青康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與唐古拉山脈問,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西南側。這里冰川廣布,冰雪融水就是長江的源頭。從江源到人海口,可分為三大段。四川宜賓以上為上游;宜賓至湖北宜昌為中游;宜昌以下為下游。

神農架

湖北省西部的神農架山脈,一向以神奇、奧秘、幽深、荒僻著稱。自從那裡不斷發現野人的蹤跡以來,更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山脈名稱的來歷
首先,神農架這個山脈名稱的來歷是個謎。相傳遠古時代,神農氏曾經在這里遍嘗百草,采葯治病。由於山高路險,神農氏也只好搭架而上。因此,就留下了神農架這個名字。
>>洪荒風光
神農架獨具風採的奇山異水,還保存了洪荒時代的風光。
在林區首府所在地的松柏坪,兩座大山南北對峙,南山活像一頭兇猛的雄獅,昂首翹尾,虎視眈眈;北山恰似一頭高大的古象,象鼻千丈,怒吼而伸。
小天門埡也是一座奇山:兩座山峰大小相似,並列著像兩塊板壁石門,擋住萬里雲天。兩山中間又托著一座山峰,恰好形成一個「山」字。
>>沒有去向的河流
神農架山奇水也奇。這里有條河像一根銀線,把九個湖泊連在一起,從東南方向緩緩流到北頭的山腳下,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原來,這里有許多天然石縫,哪怕山洪暴發、大雨傾盆,整個盆地的積水,也只要三兩天就可以全部排完。更為奇怪的是潮水河,它每天早、中、晚要漲潮三次。

>>一千萬年前的古樹種
神農架的森林面積有二百四十二萬畝,生長著一千多個樹種,其中有離現在大約一千萬至八千萬年的第三紀殘留下來的珍貴古樹種水青樹、珙桐、香果樹、領春木、連香樹、鵝掌楸等,人們稱為「活化石」。可以說,這里的樹的確是「百代同黨」。

>>白色動物
在神農架的原始森林裡,既有南方的蘇門羚、毛冠鹿、靈貓、雲豹、太陽鳥,又有北方的庖子、青鼬、狐、貉和樹 牋?。至於在南北方都能生活的野豬、獐、青羊、黑熊等,就更多了。據調查,神農架的野生動物,一共有五百七十多種。
在神農架還有大量發現白熊、白松鼠、白金絲猴等白色動物的奇事。過去世界上認為除了北冰洋周圍的北極白熊以外,其他地方似乎不可能再有別的白熊。而今神農架連續捉到四隻白熊。

>>不斷發現野人
在神農架,最奇異的莫過於[野人]的發現了。
一九七六年一個冬天的傍晚,和神農架毗鄰的房山縣中壩地方的農婦吳德蘭正急匆匆地趕路回家,走到松望峽一條長滿千年古樹的山谷,突然一個黑糊糊的特別高大的人影從林子里朝他撲來。她還沒來得及從驚駭中清醒,就被這個滿身長毛的傢伙一把扭住,被拖到幾里路外的一座原始森林裡。第二天中午,她才踉踉蹌蹌地逃回家中。二十天後便死去了。
這個頗似驚險小說的離奇事件,是發生在神農架原始森林中的真實報道。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三十多年來,這一帶親眼看到過野人的,不下二百多人次。人們甚至可以有聲有色地講出某某人看到野人的形狀、神態、毛發、腳印。這些光怪陸離而又不可思議的種種傳聞,給神農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引起了愈來愈多的科學家的濃厚興趣。於是,一支支考察隊開進了神農架原始森林,尋找野人的蹤跡。

武當山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十堰市南,武當山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後,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盪盪開進武當山,共建造7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築群。
由於武當拳而出名的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里。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作為旅遊勝地,武當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神農溪

神農溪發源於神農架原始森林中的雞公山。
神農架橫亘於三峽以北的長江、漢水之間。方圓3250里最高峰海拔3052米,被稱作是「華中第一峰」。平方公里,地勢在海拔1000米以上。神農溪之所以四季都可以漂流,全賴於「神農泉」堤供了足夠水量。「神農泉」,源出神農架主峰西側的雞公山,其山海拔1180米,該泉不受雨旱影響,它不舍晝夜地從雞公山腹部噴涌而出,奪路而走,常年流量始終保持5.64立方米/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其壯美神奇天下無二。神農架遠眺,雲海茫茫,煙樹蒼蒼:近看古樹無數,參天覆地,奇花異草,爭艷斗芳;遍覽暴布掛彩。岩洞獻奇,珍禽異獸伏出山林。谷深林密處,淙淙泉水,條條溪流,最後匯聚成奔騰不息的神農溪。

文武赤壁

乘船順長江而下,闖三峽,過宜昌,一日還千里江陵,便見南岸一山飛峙江心,宛如一把出鞘的利劍直指江北烏林。將近山崖,褐色的石劈上,一米見方的大字「赤璧」赫然入目。這里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赤璧之戰廝殺的疆場。
赤璧位於蒲圻縣境。東漢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幾萬大軍南下,連克新野、襄陽數城,從江陵順江東下,與逆江西上的孫權、劉備五萬聯軍初戰於赤璧,曹軍失利,退回江北,屯兵烏林(今洪湖縣烏林公社),與孫、劉隔江相峙。後孫劉聯軍巧用火攻,乘東南風大起,向曹營舉火,火船藉助風勢,直沖曹軍水寨。曹軍船隻一時盡著,岸上營落,火逐風飛,烈焰沖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紅,赤壁也因此得名。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操領余部經華容小道(今鑒別縣西北)向江陵敗走,從而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

黃州赤壁

長江北岸的古城黃州(現在的黃岡市)是個有名的游覽勝地,著名的黃州赤壁(又叫東坡赤壁)就在這里。
為什麼黃州赤壁又叫「東坡赤壁」呢?這就得從蘇軾講起。
黃州西北有座赤鼻山,靠江邊的岩石突出下垂,顏色赭赤,屹立如壁,所以又稱赤壁。赤壁背山面江,風景優美,蘇軾經常約請一些友人,到這里瀏覽。
公元一0八二年七月十六日晚上,蘇軾和幾個友人駕著小船,游覽赤壁。回來之後,蘇軾就寫了那篇有名的《前赤壁賦》。過了三個月,他和兩個友人再游赤壁,又寫了一篇《後赤壁賦》。這兩篇賦文非常優美。人們對這兩篇賦給予很高的評價,所以把黃州赤壁稱為東坡赤壁。

古隆中

過「古隆中」石牌坊,沿著林蔭小道而上,便來到了漢諸葛丞相「武侯祠」。這是紀念諸葛亮的主體建築,為清代所建。「武侯祠」外古樹參天,松柏滴翠,祠內庭院錯,淡雅幽靜。「武侯祠」大廳的木匾上雕刻著董必武「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的題詞。正廳、西廳、後廳分別陳列著「諸葛亮生平簡介」,後廳里還存放著一尊諸葛武侯塑像,是人們憑弔祭祀的地方。
隆中的勝跡大都是以諸葛亮當年的遺址而定名,後來遂漸形成了十二景。「武侯祠」南側是「三顧堂」,當年劉備「三顧茅廬。」就在這里。踏進大門,一股花香朴面而來。院內花木清幽。兩旁廊璧上砌嵌著數十塊石碑,分別刻有隆中全景圖、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和《隆中對》,還刻有一些古人詩詞,以示孔明一生功業。「三顧堂」背後有「草廬亭」,亭旁古樹纏藤、垂柳恢依,別是一番風光,當年諸葛亮就住在此處。亭上「草廬」二字據稱出自明代著名書畫家唐寅的手筆。「草廬亭」旁邊的「六角井」是諸葛亮的汲水井。從「草廬」順石級而上隆中山腰,有「野雲庵」,這是後人按想像建築的一座諸葛亮的卧堂,被人們稱為下卧龍深處]。
荊州古城
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假意哭荊州、關公大意失荊州的故事。我們的第一站就到了「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
這個著名的文化士城,座落在遼闊富饒的江漢平原的西沿。漢朝的時候,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州,道里因北有荊山而得名。東晉以後,有幾個皇帝在這里建都,使這座城池成了歷代王朝屯兵置府的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據說當年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傳說三國蜀將關雲長鎮守荊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傳王母娘娘旨意,說荊州刀兵動得太多,要收回置於神地,不準凡人爭奪。關公忠於其兄不讓荊州,於是想了一個計策,說:「你們在西北,我在東南,各築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雞鳴止,誰先築好,誰就管理這個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關公伐蘆葦築城。關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雞尚未鳴。關公振動雞籠蘆席,公雞啼鳴,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這就是現在荊州城北門外九女琢的來歷。又傳說張飛也挑擔土來幫二哥築城,可是來晚了,便將土倒在東門外,現今人們都把這兩座小口山似的土叫「張飛一擔土」。這些都是神話傳說,然而關公為了防範東吳,在漢代舊城旁築了一座新城,都是有歷史記載的。

秭歸屈原故里
屈原死後,人們為他建廟築墳,長久地敬仰他、懷念他。他死在農歷五月初五日,人們把這一天當作一個節日,即端午節。

興山明妃村
從秭婦順著秀麗的香溪,就來到西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興山縣西北的明妃村。

古琴台
古琴台位於月湖之濱,龜山腳下,其名字來源於一個古老動人的傳說,相傳楚國音樂家伯牙因心中郁悶在此處撫琴彈奏《高山流水》,樵夫子期無意中聽到這高深而美妙的音樂,非常欣賞,兩人相見恨晚,引為知已。但當伯牙再次來到此處,子期已經病逝,伯牙萬分悲痛,從此再無人能理解他的心聲,遂毀琴發誓永不彈奏,為紀念這對知已,後人便修建了琴台,古琴台始建於北宋,其後多次被毀,多次重建。

閱讀全文

與湖北名山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神節銀行保險沙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04
電子商務網站評價ppt 瀏覽:959
淺析電子商務對市場營銷的影響論文開題報告 瀏覽:178
人社全年技能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12
醫療網路營銷總監簡歷 瀏覽:558
活動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631
合肥市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266
如何做平台策劃方案 瀏覽:774
網路營銷試題答案 瀏覽:145
2017雙12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56
教師培訓經費申報方案 瀏覽:536
為什麼電商培訓方案ppt模板 瀏覽:488
2018中職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453
組織建設基層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370
雲智造電子商務崑山 瀏覽:347
商場促銷活動宣傳詞 瀏覽:236
校園網路信息化培訓方案 瀏覽:591
智能酒店合作策劃方案 瀏覽:394
縣旅遊宣傳營銷方案 瀏覽:508
國際市場營銷期末考試題 瀏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