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宣布,宣讀,宣告,宣傳 四個詞的意思各造一句話。
今天老師宣布我被評為班長了,然後老師讓我宣讀了班紀班規,在下課的時候老師宣告大家,要建立一個宣傳小組,給大家宣傳抗病小知識。
㈡ (傳)組詞造句
傳球、傳花、傳單、傳派、傳情、傳習、、共傳、傳拜、、傳訛、繆傳、傳癖、傳寫、傳導、、傳受、、傳達、傳經、、謠傳、、傳統、傳帖、傳授、私傳、、傳道、傳話、傳播、宣傳、
㈢ 宣傳的跟賣的不一樣一句成語怎麼說
1、名不符實
【拼音】: míng bù fú shí
【解釋】: 名聲與實際不符。
【出處】: 廖 仲 愷《對 黃 埔 軍 校 第 三 期 入 伍 生 訓 話》:「所謂盛名難負,名不符實,反為見笑。」
【舉例造句】: 我們不能名不符實,表裡不一。
【拼音代碼】: mbfs
【近義詞】:名不副實
【反義詞】:名副其實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名聲與實際不符
【英文】: be not worthy of one's name
2、徒有虛名
【拼音】: tú yǒu xū míng
【解釋】: 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出處】: 《北齊書·李元忠傳》:「計一家不過升斗而已,徒有虛名,不救其弊。」
【拼音代碼】: tyxm
【近義詞】:徒有其名、名不副實
【反義詞】:名副其實、名不虛傳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只有名聲
【英文】: have all one's goods in the window
㈣ 形容宣傳力度大的詞語
形容宣傳力度廣的詞語有:豐富多彩、家喻戶曉、鋪天蓋地、見縫插針、廣而告之、千姿百態、喜聞樂見、珠聯璧合、循序漸進、多姿多彩、平易近人、雅俗共賞、針鋒相對、眼見為實
1、豐富多彩
拼音:[fēng
fù
ō
cǎi]
[釋義]
內容豐富,花色繁多。
[出處]
峻青《秋色賦》:「一個不久前才由機關、工廠的業余戲劇愛好者所組
[造句]課外活動要豐富多彩,枯燥乏味沒人願意參加。
2、家喻戶曉
拼音:[jiā
yù
hù
xiǎo]
[釋義]
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出處]
宋·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喻戶曉。」
[造句]法律常識宣傳,我們一定要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3、鋪天蓋地
拼音:[pū
tiān
gài
dì]
[釋義]
一下子到處都是。
形容來勢很猛。
[出處]
《續傳燈錄·卷二·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
[造句]一股寒流鋪天蓋地而來,使北京的冬天更加寒冷了。
4、見縫插針
拼音:[jiàn
fèng
chā
zhēn]
[釋義]
比喻盡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或時間。
[出處]
魏巍《東方》:「『小鋼炮後來打死了敵人不少』;陳三又見縫插針地
[造句]在他那不大的花台里,他見縫插針栽了許多花。
5、千姿百態
拼音:
[qiān
zī
bǎi
tài]
[釋義]
形容姿態多種多樣。
[出處]
將子龍《好景門》:「食客五花八門;論服飾~;論膚色黃白都有。」
[造句]公園里百花盛開,千姿百態,讓人陶醉。
㈤ 用宣傳造句
我們要做好計劃生育的宣傳工作!
㈥ 「宣傳」的近義詞是什麼
傳播
㈦ 「宣傳」怎麼用英語怎麼說
宣傳的英文:
publicize
參考例句:
Make publicity
普遍宣傳
Propaganda movement of Philippines.
菲律賓宣傳運動。
This slogan should be publicized
這個口號應當宣傳。
Company brochures/promotional materials
公司手冊/宣傳資料
It is an offense to litter handbills.
請勿亂丟宣傳單張,違者必究。
It was all a publicity stunt.
這完全是個宣傳噱頭。
He is an apostle of temperance
他是一個禁煙的宣傳者。
wartime propaganda that demonizes the enemy.
將敵人描述成魔鬼的戰時宣傳
Jews in the Midwest were probably not keen about advertising their affiliation
在中西部的猶太人大概並不熱心於宣傳他們的身分。
We must always be wary of those who with sounding brass and a tinkling cymbal preach the ism of appeasement
我們必須時時刻刻提防那些敲鑼打鼓宣傳姑息主義的人。
publicize是什麼意思:
v. 宣傳,公布
public administrator
公定遺產管理人
Public law includes laws that affect the public generally.
公法一般包括影響公眾的法律。
The press will give publicity to the fact.
出版社將把事實真相公諸於世。
To bring to public notice;disclose.
使顯露引起大眾的注意;使顯現
This information should be in the public domain.
這一消息應該為公眾所知。
參考資料:http://www.hjenglish.com/new/p688324/
㈧ 造句!!~
初,權謂 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 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編輯本段]二、譯文
起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鑽研儒家經典而成為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於是開始學習。
等到東吳名將魯肅路過尋陽,與呂蒙研討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後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呂蒙說:「對於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麼看到事物的變化這么晚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後告別而去。
[編輯本段]詞語解釋
1,選自《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資治通鑒》是司馬光(1019~1086)主持編寫的一部編年通體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現在山西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2,權:指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現在浙江富陽)人,三國時吳國的創建者。
3,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你。
4,當塗掌事:當塗,當道。塗,通「途」。掌事,掌管政事。
5,辭:推辭。
6,務:事務。
7,孤:古時諸侯王的自稱。
8,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易》《書》《春秋》《禮》等書。
9,博士:古代研究經學的最高官位職稱。
10,邪(Yé):通「耶」,語氣詞
11,涉獵:粗略地閱讀。
12,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13,乃:於是,就。
14,及:到了…的時候。
15,過:到。
16,尋陽:縣名,吳縣,現在湖北黃梅西南。
17,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乾和謀略。
18,非復:不再是。
19,更:重新。
20,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21,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22,見事:認清事物。
23,但:只,僅。
24,孰若:哪個像。
25,謂:對……說。
26,就:從事。
27,遂:於是,就
28,士別三日:有抱負的人離別幾日。三,代詞,指一些日子。
29,何:為什麼。
30, 即 :重新
31.初:原來,本來。
32,呂蒙:三國時吳國名將。
[編輯本段]三、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夏縣人)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進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撰成戰國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王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被命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於熙寧三年(1070)出知永興軍(現在陝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陽,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成書。他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都親自動筆。元豐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後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數月間盡廢新法,罷黜新黨。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
[編輯本段]四、人教版教參
一、整體把握
本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本文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與《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的文字相比,本文僅區區129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後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本文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孫權勸學,著重以孫權的勸說之言,來表現他的善勸,而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並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二人富有風趣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而略去二人「論議」的內容,並僅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一句作結。
二、問題研究
1.本文是怎樣以對話表現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趣。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並且,他還很愛才。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2.魯肅為什麼與呂蒙「結友」?
文章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結尾。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後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從另一方面,我們有不難看出一點——為什麼在呂蒙「非復吳下阿蒙」的時候,魯肅才和呂蒙「結友」,這裡面難道沒有一層社會原因嗎?當呂蒙有了才華,有了見識,魯肅看出來,這小子,以後肯定有大作為,現在何不早早交友,以後大家相互之間有個照應。看來,一個人有沒有很多朋友,你有沒有「利用價值」還是很重要的!
[編輯本段]練習說明
一、仔細閱讀課文,想想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麼啟示。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從中受到啟發。
二、朗讀課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所表示的語氣。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課文中的幾個語氣詞所表示的語氣。文言文中的語氣詞有重要的表情達意作用,並且數量多,用法靈活,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要注意隨時積累。文言語氣詞的用法,要通過朗讀來體會。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表反問語氣,相當於「嗎」。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語氣,可譯為「罷了」。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乎: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
[編輯本段]五、有關資料
《資治通鑒》簡介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294卷,有考異、目錄各30卷,約300多萬字。編年體通史。司馬光初成戰國至秦二世八卷,名為《通志》,進於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設書局繼續編撰,至神宗元豐七年(1084)完成,歷時19年。神宗以其「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給君王,先輩的錯誤為借鑒,不在犯相同的錯誤,所以命名為《資治通鑒》。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222種。幫助編撰者有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各就所長,分段負責,先排比材料為「叢目」,再編成「長編」,然後由司馬光總其成,刪訂定稿。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於經濟、文化。記載了從戰國時期到五代十國時期共1362年間的史事。 有「考異」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錄」以備查閱之用,為歷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較系統而完備的資料。注釋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資治通鑒音注》。清初嚴衍著《資治通鑒補正》,為《通鑒》拾遺補缺,刊正錯誤,也做了一些工作。 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詩事。
關於呂蒙
呂蒙(178—219),三國汝南富陂(現在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字子明。少依孫策部將鄧當,當死,代領其部屬。從孫權攻戰各地,任橫野中郎將。後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於赤壁。初不習文,後聽從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魯肅稱其「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卒,代領其軍,襲破蜀將關羽,佔領荊州。不久病死。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劇,艱難、困苦)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摘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關於魯肅
魯肅(172~217年),字子敬,身高約合現今1.8米,臨淮東城(今江蘇泗洪臨淮鎮)人漢族,三國時期東吳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軍事家。他不但治軍有方,聞名遐邇,而且慮深思遠,見解超人。《三國演義》將其塑造成一個忠厚老實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這是錯誤的。
魯肅出生時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共同生活。魯肅家中異常富有,但由於祖輩無人出仕為官,魯肅的家庭雖然資財豐足,但並不屬於士族階層,只是那種在地方上有些勢力的豪族。據考,魯肅體魁貌奇,少時就胸有壯志,好出奇計,且愛擊劍騎射。魯肅性格好施捨別人。由於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講兵習武。晴天,偕眾往南山(今江蘇盱眙山的古稱)射獵,陰雨,則聚眾講習兵法,以此練習武藝。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及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的有關文字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虎熊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劃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勗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單復,猶奇正,古代戰術之一),以卿(卿,當為「鄉」。從盧弼說)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吳下阿蒙
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日:『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唯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稻》、《左傳》、《國語》及三史。』……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說解:吳下,指東吳。阿蒙指呂蒙,東吳大將。他學識不足,孫權勸他和蔣欽,要多讀兵書、史書。呂蒙勤奮學習,大有長益。魯肅和他交談,常彼呂蒙駁倒。魯肅贊許地說:你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阿蒙了。後以「吳下阿蒙」稱譽別人變化很大,長進明顯;或反其意而用之,謙指自己毫無長進,也作「阿蒙吳下」。金元敏之《讀裕之弟詩稿》:「吳下阿蒙非向日,新篇爭遣九泉知。」清黃景仁《聞稚存丁母優》:「阿蒙吳下還依舊,他日登堂欲拜難。」
告訴我們的道理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於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㈨ 宣傳語應該怎麼寫
以旅遊宣傳語為例,如下:
1、賞遠古風光,品魅力長興。
2、山水景,太湖情,生態韻。
3、山水聚秀,古今長興。
4、山水人文古跡,古韻生態長興。
5、賞年畫逛古宅走進歷史,進氧吧觀綠柳回歸自然。
6、山水人文經典,古韻生態長興。
7、山水鑲古城,水墨畫鎮遠。
8、山水鎮遠美,古城天下絕。
9、山與水相宜,古與今相融。
10、賞長興古生態,游覽天下奇觀。
11、賞長興古韻,覽天下奇觀。
12、賞長興生態古韻,覽地球滄海桑田。
㈩ 形容宣傳力度大的詞語有哪些
大肆宣傳[ dà sì xuān chuán ],極力宣傳使大家知道。
廣而告之[ guǎng ér gào zhī ],可以泛指一切不針對特定對象的公告,包括公益廣告、旅遊廣告、商業廣告等等。
鋪天蓋地[ pū tiān gài dì ],一下子到處都是。 形容來勢很猛。
薄利多銷[bó lì ō xiāo],是指低價低利擴大銷售的策略。
家喻戶曉[ jiā yù hù xiǎo ],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