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曉楓的相關事件
2010年10月10日晚,重慶市廣播電視集團總裁李曉楓與妻子一起,被警方從家中帶走。重慶市委宣傳部一名官員稱,李曉楓此番被帶走「是協助調查,不是雙規」,並稱「過段時間會對外公布」。 針對記者「是否與曾智強案有關」的提問,對方答復,「我又不是紀委,我怎麼會知道」。
曾志強為重慶廣告業的龍頭企業——重慶華宇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希爾頓酒店鑽石王朝俱樂部投資人,後牽涉希爾頓涉黑案。2010年6月,重慶希爾頓酒店涉黑涉黃事發,此後包括重慶慶隆屋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彭治民,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健春,百事中國西區副總裁 、重慶百事天府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叢明都牽扯其中。
2010年7月23日,經重慶市沙坪壩區檢察院批准,彭治民因涉嫌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組織賣淫罪、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損毀財物、高利轉貸罪、濫伐林木罪、非法佔用農用田罪、行賄罪等犯罪被重慶警方執行逮捕,其涉嫌「糾集涉黑人員王小軍等以『鑽石王朝』俱樂部等為據點,實施黑、黃、槍、賭、毒違法犯罪」。
該團伙成員46人同時被警方執行逮捕,涉嫌13宗罪。一並被執行逮捕的還有曾智強,其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強奸罪、組織賣淫罪等罪名,罪惡深重。
今年58歲的李曉楓為四川省岳池縣人,學歷為博士,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並擔任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是繼重慶市委宣傳部前副部長、重慶市廣播電視局前局長、黨組書記張小川之後,重慶廣電系統被調查的又一名高官。張小川落馬亦涉及曾智強。
1997年,重慶市直轄之初,李曉楓從萬縣市市委副書記履新重慶市廣播電視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正局級)兼重慶電視台台長。2004年11月,李曉楓任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黨委書記、總裁(總台長)。直至近年,集團黨委書記一職才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萬利接任,李繼續擔任總裁、總台長職位。
在任職重慶廣電系統13年間,李曉楓歷經重慶市廣電體制改革。由重慶廣電集團(總台)出資組建的重慶廣播電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是重慶廣播電視行業的產業經營平台,其下屬公司包括重慶重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等。此前,重慶重視傳媒有限公司已有多名高管被帶走協助調查,包括公司總經理周西庭、副總經理金躍、財務總監劉穎、廣告公司總經理秦猛等或被「雙規」,或正接受檢察機關調查。
而由重慶廣播電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的重慶廣播電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億元,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持有85%股份,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5%股份。該公司力爭在明年形成上市條件,2012年整體上市,形成百億級文化產業集團。
李曉楓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一旦成功上市後,該公司將以每年不低於1億元的利潤,支持媒體發展,媒體將能夠擺脫全國廣電業全憑廣告費支持的困境。他預計,到2011年,重慶廣電集團的資產就將在5年前的16.2億的基礎上增加到100億,收入將從5年前的8個億增長到將近40億。
罷免人大代表
全國人大常委會12月25日經表決通過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終止重慶市廣播電視集團(總台)黨委副書記、總裁(總台長)李曉楓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
⑵ 重慶渝中區宣傳部部長是不是副廳
摘要 地級市的宣傳部長是正處級;但是在黨委部門裡面,組織部和宣傳部是很重要的部門,所以組織部長和宣傳部長一般都是由黨委常委擔任。
⑶ 請問曾經當過市委統戰部部長的翁傑明現在是什麼職位!
翁傑明,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男,漢族,1963年5月生,上海市人,研究生,文學博士,研究員,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9.09--1983.08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3.08--1985.09福建省福州市二十一中學教師
1985.09--1987.07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新聞業務與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
1987.07--1988.11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幹部
1988.11--1991.06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副書記(其間:1990.02--1990.12中國社科院駐陝西省商洛地區五市縣基層鍛煉總領隊)
1991.06--1994.10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書記、院機關黨委青年工作處處長、院黨委辦公室宣傳處處長、院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1994.10--1998.09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其間:1996.05--1997.08掛職任陝西省丹鳳縣委副書記;1997.10--1998.09掛職任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8.09--2002.12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1996.09--1999.07河北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2002.12--2004.05重慶市萬盛區委書記
2004.05--2007.06重慶市沙坪壩區委書記(2001.06--2004.08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工商管理博士後)
2007年6月 任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八屆、九屆全國青聯常委,市二屆人大代表
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市二次黨代會代表,市二屆人大代表
(人民網資料 截至2008年4月)
(責任編輯:楊樂)
⑷ 榮昌區委書記調任重慶市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是升還是降
⑸ 翁傑明的個人履歷
1979.09——1983.08,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3.08——1985.09,福建省福州市二十一中學教師;
1985.09——1987.07,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新聞業務與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任系團總支書記、中國社科院團委委員;
1987.07——1988.11,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專職幹部;
1988.11——1991.06,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副書記(其間:1990.02—1990.12中國社科院駐陝西省商洛地區五市縣基層鍛煉隊總領隊);
1991.06——1994.10,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書記、院機關黨委青年工作處處長、院黨委辦公室宣傳處處長、院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1994.10——1998.09,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其間:1996.05—1997.08掛職陝西省丹鳳縣委副書記);
1997.10——1998.09,作為首屆博士服務團團長,掛任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8.09——2002.12,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1996.09--1999.07河北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學習,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2.12——2004.05,重慶市萬盛區委書記;
2004.05——2007.05,重慶市沙坪壩區委書記(2001.06—2004.08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
所工商管理博士後);
2007.05——2007.06,重慶市委常委、沙坪壩區委書記;
2007.06——2007.08,重慶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沙坪壩區委書記;
2007.08——2010.06,重慶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2008.09起兼市僑聯名譽主席,2009.05起兼重慶社會主義學院院長);
2010.06——2011.12,重慶市委常委、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2011.12——2013.05,重慶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兼);
2013.05——2013.05,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市委秘書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兼);
2013.05——,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重慶行政學院院長(兼) 。
⑹ 重慶市宣傳部副部長周波是什麼級別周波
應該是副省長級別
1、重慶市市委宣傳部部長兼任重慶市 市委常委(副市長級別);
2、由於重慶市是國務院直轄市,所以重慶市副市長是副省長級別。
3、因此重慶市市委宣傳部部長是副省長級別。,
⑺ 張鳴的人物履歷
1978.10--1982.08武漢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學習,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2.O8--1985.07共青團中央組織部組織處科員
1985.07--1991.02共青團中央組織部組織處副主任科員(其間:1986.02--1986.09參加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隊分別赴廣西鹿寨縣、廣東南海縣鍛煉;1986.09--1987.01掛職任安徽省全椒縣團縣委副書記)
1991.02--1992.08共青團中央組織部組織處主任科員
1992.08--1994.11共青團中央組織部組織處副處長
1994.11--1999.03共青團中央組織部組織處處長(其間:1996.01--1997.01掛職任團中央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
1999.03--2000.09共青團中央青工部副部長
2000.09--2003.06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2001.12兼)
2003.06--2004.11重慶市委副秘書長(正廳局級)
2004.11--2006.11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正廳局級)
2006.11--2012.08重慶市涪陵區委書記(2006.03--2007.01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
2012.08--2015.01重慶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2015.01--2015.02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2015.02--2015.04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2015.04--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
黨的十七大代表,市三次、四次黨代會代表,三屆、四屆市委委員,市三屆、四屆人大代表。
⑻ 重慶巿宣傳部長有幾位副部長簡歷
中宣部副 部長和省委 常委、宣傳 部長,這 兩個 職位 來說,應該是 中宣部 副部長更好。
雖然中宣部 副部長也是 副部級,但是中宣部 副部長有正部級的,在副部長 級職位上干幾年,級別 明確 為正部長 級,要比在省委 常委、宣傳 部長升到正部級 。
⑼ 莫懷戚簡介
莫懷戚,1951年出生,男,漢族。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協副主席。重慶人。1966年初中畢業,到四川內江插隊。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 現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其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著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
字:莫懷戚,1951年生於重慶,當過知青、士兵(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摩托車手、小提琴演奏員。經
歷復雜、意志堅強、隨和豁達、原則性差。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現任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從事文學創作二十餘年,能勝任多種體裁,但小說見長,不能寫詩。1994年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散文《散步》和《家園落日》選在了中學語文課文之中。視寫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寫作必得使其愉快,否則不寫。胸無大志,重視世俗生活中的樂趣,所以雖有心走紅,卻無心較勁,盡力而為後聽其自然。作品有長篇小說《經典關系》、系列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中篇小說《透支時代》、中篇小說《陪都舊事》、中篇小說《花樣年月》、中篇小說《六弦的大聖堂》、中篇小說《詩禮人家》、中篇小說《隱身代理》等。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長篇小說《白沙碼頭》,中國作家協會對其評價很高,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合清從挖掘重慶文化、積極將重慶打造為「西部人文高地」的層面肯定了莫懷戚《白沙碼頭》所取得的成就。研討會上大家主要就莫懷戚《白沙碼頭》里的人文精神、審美傾向和其中所體現的「重慶性格」做了簡短的交流,並對「莫懷戚現象」和「莫懷戚價值」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剖析。其中有人給予了莫懷戚及其作品很高的評論,稱他是一位「寫人性的高手」(發言者特別指出此處的「人性」是指介於社會人性和抽象人性之間的「人性」),認為這本書多少佔據了當今中國思想的「精神制高點」。同時,也有人對《白沙碼頭》的結構、敘述方式,甚至人物命名上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並在「莫懷戚價值是否被低估了」的問題上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1、《大律師現實錄》(1992年6月) 小說記錄了一個自稱大律師的奇人(本是中學教師)依靠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機智,將生活中一些法律管涉之外的社會問題層層剝開,如汽車司機戲耍路人、匿名恐嚇電話、棄嬰收養、金錢婚姻、婚外姦情等問題,揭示了當代社會人們復雜的內心世界。在作品中,涉及到大量中外學術理論,包括哲學、醫學、心理學、精神學、刑偵學、法醫學、社會學、遺傳學、倫理學、佛學等等,可見作者之博聞強志。作品描寫入情入理,且頗富人情味,可讀性很強,在當代推理小說中可謂上品。 2、長篇小說《經典關系》(2002年5月) 一個青年舞蹈教師和他的三個女人:妻子、姨妹、前女學生。一個前舞蹈女生和她的三個男人:中國丈夫、台灣老闆、舞蹈教師。兩組男女四角關系只是表面,作家和讀者關心的是光明磊落的生活智慧、時代變革的深刻脈絡,和新鮮驚奇的重慶文化。 簡而言之:中國高度,重慶特色,深刻作家,智慧人生。
作品影響
1994年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散文《散步》和《家園落日》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教材。
編輯本段主要經歷
1966年初中畢業,1969年上山下鄉,作為知青插隊於四川內江農村,1972年參加工作,歷任重慶電影公司職員,重慶川劇院樂隊隊員,第三軍醫大學新聞幹事, 莫懷戚
1978年莫懷戚以「老三屆」身份考入四川大學,1982年中文系畢業。重慶師范學院中文系教師,副教授。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戚秉承重慶人關注本地小人物的傳統,一直注重於都市生活的開掘,尤其是對都市男女的庸常生活的慾望與騷動的持續開掘與表現,一直是他創作的興奮點。早期的偵探推理小說如《大律師現實錄》,主要是藉助都市男女的恩怨情仇來一展其心理分析與邏輯推理的超常智慧,帶給讀者以偵探小說慣有的智性快感,都市生活本身還並不是他要著重開掘的意義對象。他以極大的熱情和專注的態度,集中探求種種社會心理現象,他看取生活深入,觀察人性細切,在對各色人等的行為方式的心理因素的挖掘上,客觀、准確而深刻,具有由表及裡、由淺人深的人性深度。改革開放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麼?表面看來是社會風貌、物質生活,這其實都只是表面現象,更大和更深的變化,是人們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狀態。20多年來,人們在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動中,經歷著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由封閉社會到開放社會的深刻變革,思想上的更新與精神上的「涅磐」,始終是永無完結的主題。莫懷戚抓住這一根本點,在他的小說中探績索隱,窮形盡相,寫思想的沖突、個性的碰撞、情感的迷失。可以說,他的小說在一定意義上是當代社會生活的精神現象史。(《社會心理的探索者 ——莫懷戚小說解讀 》白燁 ) 《經典關系》是一道「重慶大餐」,諸多的人在組成的關系網中纏啊繞啊……他們的關系又不是僅止於情愛,還有報恩……莫懷戚因而被稱為「說話深刻得讓人臉紅,行文透徹得讓人心驚」。 如他自己所說:「視寫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寫作必得使其愉快,否則不寫。胸無大志,重視世俗生活中的樂趣,所以雖有心走紅,卻無心較勁,盡力而為後聽其自然。」 莫懷戚至今已發表各類體裁的小說四五十部,另外還有各類隨筆、小品文近千篇,這方面的作品,作者往往就地取材,任意揮灑,但仍不失大家風度,作品雍容典雅,哲理深蘊,很耐人尋味。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1980年莫懷戚在大學時開始文學創作,現已從事文學創作二十餘年。他的創作以小說見長,也擅長散文,但不善於寫詩。他的作品很注意發掘生活中的情趣,頗富人情味,我們從《散步》中可以領悟這一特色。 他的作品貼近生活、關注現實、注重細節、描寫入情入理、可讀性強。語言風趣,甚至有些尖酸刻薄,生活氣息很濃,人物的塑造,個性鮮明,「他善於把一些日常瑣事講得娓娓動聽」,「注重描述人生的感性真實」(《成於艱難 出之瀟灑——論莫懷戚小說的藝術特色》,《現代作家》,1990年第9期)。不同於池莉對俗世瑣碎生活的意義開掘,也不同於方方對都市普通人卑微、殘酷生存狀況的表現,莫懷戚更熱衷於對都市普通男女的「積極」(或囂張)的生活慾望(尤其是性愛的慾望)與騷動進行開掘與表現——這就是莫懷戚小說創作的個性之所在,也是他可以立足於當代文壇的「本事」之所在。 如:《經典關系》就象一道「重慶大餐」,諸多的人在組成的關系網中纏啊繞啊……他們的關系又不是僅止於情愛,還有報恩……莫懷戚因而被稱為「說話深刻得讓人臉紅,行文透徹得讓人心驚」。 他的系列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1992年6月),記錄了一個自稱大律師的奇人(本是中學教師)依靠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機智,將生活中一些法律管涉之外的社會問題層層剝開,如汽車司機戲耍路人、匿名恐嚇電話、棄嬰收養、金錢婚姻、婚外姦情等問題,揭示了當代社會人們復雜的內心世界。在作品中,涉及到大量中外學術理論,包括哲學、醫學、心理學、精神學、刑偵學、法醫學、社會學、遺傳學、倫理學、佛學等等,可見作者之博聞強志。作品描寫入情入理,且頗富人情味,可讀性很強,在當代推理小說中可謂上品。 他的文字從容不迫,張弛有度,跳躍而有節奏,節制,舉重若輕,可以讓讀者輕松地放下戒備。讀他的作品,好像和一個有趣的朋友擺龍門陣,你聽他嘮叨著,胡亂地說東道西的時候,忽然就看見他彈了一下煙灰,啜了口茶,或者是偷偷向你一個壞笑擠了一下眼睛。讓人愉悅、很舒服、很滿足。 莫懷戚的散文精美,玲瓏剔透、秀美雋永、蘊籍豐,如《散步》於尺水興波,在波谷與波峰上折射出親情人性的亮麗之光;於輕描淡寫之中顯出蘊籍含蓄雋永的詩意;於娓娓道來里展示曉暢素雅的美的語言。
編輯本段教學風格
莫懷戚上課不拘一格,突出「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脫離課本的枯燥理論,用自己幾十年來親身經歷的新聞采訪經驗言傳身教,其中有很多充滿人情世故的處世哲學,讓廣大涉世未深的學生更真實得認識到社會的復雜、世事的艱辛與世態的炎涼。在學生看來,莫懷戚的課不單是一門簡單的新聞理論課程,而是具備實戰意義的「處世寶典」。這與莫放盪不羈,桀驁不馴的性格相一致。有人戲稱莫與師大新聞系系主任張育仁為「一正一邪」。
編輯本段重要作品
他的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代表作是小說《透支時代》、《陪都就事 》《 散 步 》《花樣年月》,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系列小說《東方福爾摩斯探案集》。作品集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 其作品<散步>還被選入國家蘇教版初中二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初中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本,魯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以及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編輯本段課文
散步
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小時候我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的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將到的時候死去了。但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冬季。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兒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象民族英雄在嚴重關頭時那樣。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了,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半同母親的時日已短。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家園落日
很久以來,我都有種感覺:同是那個太陽,落日比朝陽更富愛心。 說不清楚這是因為什麼;當然也可能是:眼睜睜看它又帶走一份歲月,英雄終將遲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時就想到了愛。 ……這么說著我想起已到過許多地方,見過各種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黃古舊,半透明,邊緣清晰如紙剪。此時起了風。西北一有風則蒼勁。芨芨草用力貼緊了地,細沙水汽一般遊走,從太陽那邊撲面而來,所以感到風因太陽而起;恍惚之間,太陽說沒了就沒了,一身鬼氣。 雲海落日則很飄又很柔曼,一顆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淵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懸,再突然又整個不見了,一夜之後從背後起來。她的顏色也是變化的——我甚至見過紫色的太陽。這時候連那太陽是否屬實都沒有把握。 平原落日總是一成不變地漸漸接近地平線,被模糊的土地浸潤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沒了耐心,扭頭走開。再回頭,什麼都沒啦:一粒種子種進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國。或許因為是別人的太陽,總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你無論如何也看不到太陽是怎樣浸進海水的,隔得還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時候。這時美國朋友便驕傲地說,看,一顆水珠在輝煌地接納火球了。我說唔,唔唔。 說到底,我看得最多的,還是淺緩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說起它就想起莊稼和回家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個人。在我居住的中國川東,就是這種太陽。 我常常單騎出行,駐足國道,倚車貪看丘陵落日。那地勢的曲線是多層的,顏色也一一過渡,從青翠到濃綠,從濃綠到黛青,而最近夕陽之處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霧靄。 似乎一下子靜了一陣,太陽就這樣下來了;紅得很溫和,柔軟得像泡過水,讓我無端想起少女的紅唇和母親的乳頭。 有時候有如帶的雲霞繞在它的腰際; 有時候是羅傘般的黃桷樹成了它的托盤; 農舍頂上如縷的炊煙飄進去,化掉了;竹林在風中搖曳,有時也搖進去了。 ……當路人不顧這一切時,我很焦急,很想說喂,看哪! 兩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犢……有一天有一個老農夾在兩匹馬之間,在光滑的山脊上走進了太陽。馬駝著馱子。老農因為老了,上坡時就抓著前面的馬尾巴。後面的馬看見了,就將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搖著。 我不禁熱淚盈眶;一種無法描述的愛浸透全身。 這個遲暮的老農!他隨心所欲的自在曠達讓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遲暮只有一瞬,長的只是對遲暮的憂慮而已。 這個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經反復思索這種落日為什麼特別豐富——曲線?層次?人物活動?抑或角度的眾多? 最終承認:僅僅因為它是家園落日。 家園!這個毫無新意的單純的話題! 家園的感覺何以如此?說不清。譬如在我生長的重慶——我心知凡是她能給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給予;然而一切的給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園。 關於這個,一切的學術解釋都是膚淺、似是而非的。只能說:家園就家園。而人在家園看落日,萬種感覺也許變幻不定,有一種感覺卻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陽啊
編輯本段作家近況
繼第一部長篇小說《經典關系》面世六年之後,於2008年4月他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長篇小說《白沙碼頭》,中國作家協會對其評價很高,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合清從挖掘重慶文化、積極將重慶打造為「西部人文高地」的層面肯定了莫懷戚《白沙碼頭》所取得的成就。研討會上大家主要就莫懷戚《白沙碼頭》里的人文精神、審美傾向和其中所體現的「重慶性格」做了簡短的交流,並對「莫懷戚現象」和「莫懷戚價值」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剖析。其中有人給予了莫懷戚及其作品很高的評論,稱他是一位「寫人性的高手」(發言者特別指出此處的「人性」是指介於社會人性和抽象人性之間的「人性」),認為這本書多少佔據了當今中國思想的「精神制高點」。同時,也有人對《白沙碼頭》的結構、敘述方式,甚至人物命名上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並在「莫懷戚價值是否被低估了」的問題上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⑽ 莫懷戚的簡介
莫懷戚,1951年6月3日~2014年7月27日,重慶人,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家協會副主席。
莫懷戚經歷復雜、意志堅強、隨和、豁達、原則性強。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曾任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從事文學創作二十餘年,能勝任多種體裁,但擅長寫小說。1994年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散文《散步》和《家園落日》被選在了中學語文課文之中。視寫作為生活的一部分。
作品有長篇小說《經典關系》、系列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短篇小說《孿生中提琴》、中篇小說《透支時代》、中篇小說《陪都舊事》、中篇小說《花樣年月》、中篇小說《六弦的大聖堂》、中篇小說《詩禮人家》、中篇小說《隱身代理》等一系列小說。
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長篇小說《白沙碼頭》,中國作家協會對其評價很高。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合清從挖掘重慶文化、積極將重慶打造為「西部人文高地」的層面肯定了莫懷戚《白沙碼頭》所取得的成就。
(10)重慶宣傳部副部長擴展閱讀
莫懷戚秉承重慶人關注本地小人物的傳統,一直注重於都市生活的開掘,尤其是對都市男女的庸常生活的慾望與騷動的持續開掘與表現,一直是他創作的興奮點。早期的偵探推理小說如《大律師現實錄》,主要是藉助都市男女的恩怨情仇來一展其心理分析與邏輯推理的超常智慧,帶給讀者以偵探小說慣有的智性快感,都市生活本身還並不是他要著重開掘的意義對象。
他以極大的熱情和專注的態度,集中探求種種社會心理現象,他看取生活深入,觀察人性細切,在對各色人等的行為方式的心理因素的挖掘上,客觀、准確而深刻,具有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人性深度。改革開放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麼?表面看來是社會風貌、物質生活,這其實都只是表面現象,更大和更深的變化,是人們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狀態。
20多年來,人們在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動中,經歷著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由封閉社會到開放社會的深刻變革,思想上的更新與精神上的「涅槃」,始終是永無完結的主題。莫懷戚抓住這一根本點,在他的小說中探績索隱,窮形盡相,寫思想的沖突、個性的碰撞、情感的迷失。可以說,他的小說在一定意義上是當代社會生活的精神現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