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關於重慶小面的介紹。
重慶小面是一款發源於山城重慶的一種地方特色傳統小吃,屬於渝菜。小面屬於湯面類型,麻辣味型。雖然價格低廉,但用料考究。區別於北方的傳統面條,其面身必須用當地鹼水製成的新鮮鹼面(濕面)才能做出富有嚼勁的口感。另外,小面製作的佐料豐富,包括:食用油、紅油、醬油、花椒油、醋、蔥、蒜泥、芝麻、花椒粉、胡椒、味精、山奈、八角等十多種,不同店面還根據自身菜譜加入豌豆、雜醬等。小面重在味而不在量,因此重慶民間有「寬湯窄面」之說法。
有幫助請採納啊
㈡ 重慶小面的重慶特色
說到重慶城給人的印象,人們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鍋、美女、山城之類的,但是重慶還有一種美食比火鍋還普及、親民的就是重慶小面了。
狹義上,小面是指以蔥蒜醬醋辣椒調味的麻辣素麵。而在老重慶的話語體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醬,排骨等豪華澆頭的面條也稱作小面,如:牛肉、肥腸、豌豆炸醬面等。但小面默認是素麵。
重慶人對小面優劣的評價的標准,最主要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靈魂所在。小面家族品種豐富,富於變化,形成個人定製口味。比如,要求店家「干熘」(少水干拌面)、「提黃」(面條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也可要求店家採用不同粗細、形狀的面身,如「細面」、「韭菜葉」、「寬面」一般店都有這三種面身。還可以要求店家增加或者減少某種特定調料,如:「少辣」、「重辣」、「不要蒜」等等。
小面是作為南方人的重慶市民唯一普遍接受的麵食。重慶人對重慶小面的熱愛不亞於火鍋,親密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重慶人喜愛小面與其說上癮,不如說是一種依賴。每天清早起來,街邊的面攤格外紅火,盡管一些堂子裝修的不太好,甚至就是路邊攤。但是,美女們在這個時候也從不顧及自己的淑女形象,吃著那是個香哦;還有西裝革履的紳士,放下公文包,呼-呼-呼,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碗小面吃盡。面攤前,有白領,有棒棒力夫,有小學生,形形色色,不論身世,不論地位,各色人等為的就是一碗重慶小面。外出回家的重慶人,如果不能先吃頓火鍋,但一定要先「下」碗小面解饞。
㈢ 美味的重慶小面,怎麼做
重慶小面[1] 是重慶四大特色之一;歸屬於重慶面的一類。是一款發源於重慶的一種特色傳統小吃,屬於渝菜。重慶小面是重慶面中最簡單的一種。
重慶小面是指麻辣素麵,分湯面和干溜兩種類型,麻辣味型。重慶面還包括重慶小面和有臊子的麵食,如牛肉、肥腸、豌豆雜醬面、榮昌鋪蓋面等。重慶面富於變化,在麵店,可以要求店家製作個人定製口味,如要求店家"干熘"(拌面)、"提黃"(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
佐料是小面的靈魂。一碗面條全憑調料提味兒。先調好調料,再放入煮好面條。麻辣味調和不刺激,面條勁道順滑,湯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
小面是作為南方人的重慶市民普遍接受的傳統麵食,因其獨特口感,以辣文明,近年來全國知名。
製作技巧編輯先放黃豆醬油。不可在已經煮好的面里加醬油。否則醬油會被面條直接吸收,蓋住其他佐料的香味。味精和雞精(你要是看見過那些知名小面放調料,你就知道味精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了,建議多放點)
油辣椒,小面的靈魂。就用在超市買袋裝的辣椒面放在小罐里,熟菜油加熱到7成熱淋進去就成為辣香撲鼻的簡易油辣椒。
花椒面,能吃辣的城市很多,最能吃麻的大概就重慶人和四川人吧。所以花椒也不能馬虎,花椒分紅花椒和青花椒,紅花椒麻,青花椒香,超市也有的賣,適量添加。也可以用新花椒做的花椒油,麻味道不重但更香。以上2種調料一定要非常新鮮才可以達到最美味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家裡的面總沒有外面好吃的原因,因為面館是天天換這2種調料。
熟豬油,根據個人喜好添加。最好要多放點,這也是關鍵。不喜歡吃豬油的朋友可以用菜油、色拉油和香油混合代替,但味道就沒那麼正了。
蔥花,注意是小蔥,不是大蔥。以上調料是必備。
以下有條件和喜歡吃的朋友的可以准備。
炒香的花生碎粒。
正宗做法是姜水和蒜水。家裡可直接加少量姜蒜末,就是味道有點重。也可以用超市有賣的姜油蒜油代替。
醋,對於喜歡吃酸辣小面的朋友來說很重要,但一般不會放太多。
㈣ 重慶小面的教學計劃怎麼寫
重慶小面 大篆(金文): 重慶小面 小篆:
㈤ 重慶小面有什麼特色
重慶小面的特色到底是什麼?
是普普通通看起來不起眼的模樣,是二十多種調味料組成的和諧味道,是粗中有細在每個清晨帶給重慶人的撫慰,還是每個深夜從空氣中傳來的暖意……
只要味道過得去,重慶小面不會缺少市場,但永遠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那幾家。
㈥ 開重慶小面的要考慮哪些因素
不管開什麼樣的面館首先要考慮就是客源,把面館開在什麼地方,是不是人流量很多的旺街旺鋪,有沒有固定的客源,隨後應該考慮的就是應該僱傭一個重慶的廚師,把囗味弄得正宗些,還有就是原材料也要正宗點,還有就是店面裝修,一定要干凈整潔,衛生條件一定要有保證,最後一點就是價格合理,穩定客源,要細水長流,不急於求成。
㈦ 重慶特色小面怎麼做怎麼開家重慶小麵店
製作重慶小面,首先我們要煉上好的油辣子,這是製作一碗重慶小面最為重要的一步。
其次,小面搭配的調料有很多,比如花椒粉、香辣榨菜絲、醋等,別看都是普通的調料,但對於它們的出產地和初加工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建議還是去正規機構學校學一下,我校是重慶小面基地,是由經驗豐富的師傅教學。
㈧ 重慶小面經營計劃書
計劃書什麼的都是浮雲,還不如參加每周一次的食光機餐飲創業大講壇,在那上面學到的東西才是實踐性很強的東西,理論學得太多了頭容易昏,只有去做了才知道什麼是計劃,更知道什麼叫計劃趕不上變化。
㈨ 重慶特色小面
辣醬面
原 料: 面條250克,豬肉丁150克,黃醬40克辣椒面、蔥末、黃酒、麻油、豬油、白糖、醬油、味精各適量
操 作: ①炒鍋燒熱,油八成熱時,放蔥末、辣椒面,炸出香昧, 再放入豬肉丁煸炒片刻,加黃醬、黃酒煸炒,炒至豬肉熟,待肉與醬分離時,加白糖、清湯少許,再續炒片刻, 加味精,淋上麻油即成辣醬。
②用開水鍋下面條,面條熟後盛入大湯碗內,加辣醬即可
炸醬面
原 料: 黃瓜、木耳、雞蛋、西紅柿、綠豆牙、芹菜、黃醬、豬肉等
操 作: 1。先買一袋干黃醬(一小袋即可,如果是兩個人的話)
2。回家把干黃醬倒出來(多少視你的食量而定)放在一個碗里。然後用水(生水就可)慢慢調勻
3。肉切成小丁(最好是有一點肥的,比較香)丁越小越好?nbsp;蔥切成末,備用。
4。油鍋燒熱,倒油。多少視你的喜好而定。當然不要太少了,否則粘鍋
5。待油燒熱後,放入肉丁,煸一煸。
6。待肉丁8成熟時,把調好的醬倒入鍋內。這時的火要調成小火
7。在小火上慢慢熬醬,用鍋鏟不斷攪動,以免粘鍋。同時視醬的稠稀添加適量的水。
8。將切好的蔥末倒入鍋內,並打兩個雞蛋(半袋干黃醬放兩個雞蛋比較合適)放入醬內,用鍋鏟攪勻。
9。待醬出香味,色澤變成油亮的微黃色時關火,把醬出鍋。(熬醬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就可以把黃醬中的油逼出來了)
10。吃不了的醬(熬好的),放在碗里,上覆保鮮膜放入冰箱內保存,下次再吃。最好不要放在露天,以免生毛。
注意:熬醬時千萬別放鹽!!!因為醬本身就是鹹的。
以上是醬的方法。以下是菜碼的做法:
1。黃瓜洗凈切絲,備用
2。黃花、木耳用水發好,備用。雞蛋、西紅柿備用
3。綠豆芽、芹菜焯好備用
4。鍋放火上,放少許油燒熱。把雞蛋放入鍋內(一個即可)炒雞蛋
。放入切成幾瓣的西紅柿,滑鍋(這也是為了有湯,而且清口)再放入發好的黃花和木耳。放少許鹽。因為醬會比較咸,所以所有的菜都要淡!
最後,下面條,面條煮好後,就可以拌醬和自由放喜歡的菜碼了。一碗美味的炸醬面出來了
雞絲涼面
原 料: 面條,雞肉
操 作: 機制的面條入沸水中煮熟。煮時不能煮得太軟,撈出放案板上趁熱,灑熟菜油少許,抖散快速降溫,到互不粘連且己冷卻為止,成為涼面。
吃法:
(1)綠豆芽涼面,綠豆芽在沸水中煮斷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蓋涼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醬油、蒜泥和麻油調成的味汁;
(2)雞絲涼面,基本製法同綠豆芽涼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後撕成的雞絲;
(3)三絲涼面,面上加熟雞絲、火腿絲、豬肉絲
安東刀切面
原 料: 面條:麵粉3杯,豆粉1杯。
雞800g,雞蛋2個,辣椒絲 少量,紫菜2張。
鹽少量,切好的蔥2小勺,搗好的蒜1小勺,胡椒面少量,香油1/2大勺,芝麻2小勺。
煮雞的湯
操 作: 1) 把麵粉和豆粉混在一起和面,並做刀切面放在開水裡煮熟。
2) 等煮雞的湯涼後,撩去油並調味。
3) 雞蛋煎成黃、白雞蛋切成絲。
4) 紫菜切小。
5) 把面條盛在碗里倒雞湯後放煎雞蛋、辣椒絲、切好的紫菜、拌的雞肉。
6) 配佐料一起吃
京味打鹵面
原 料: 五花肉、香菇、黃花、木耳、口蘑。
雞蛋、手擀麵。
蔥、姜、蒜、花椒、水澱粉、雞精、鹽、老抽、香油
操 作: 1、香菇、黃花、木耳、口蘑,用熱水浸泡發開,洗凈後,不要倒掉發蘑菇的水,濾出後打鹵用;
2、取湯鍋加蔥姜五花肉煮熟切薄片,香菇切片與黃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鍋中加入煮肉的湯和發蘑菇的水頓20分鍾,加入鹽、雞精、老抽、調味後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雞蛋,取出倒入湯盆,鹵就做好了;
3、取炒鍋加一些香油和色拉油和幾粒花椒,加入蒜末,炸香澆在做好的鹵上。
4、煮麵澆鹵即可
牛肉冷湯面
原 料: 韓國冷麵 80公克
燉牛小腿肉 50公克
水煮蛋 1/2個
蘋果 30公克
蕃茄片 1片
小黃瓜片 少許
泡菜 少許
牛肉高湯 2杯
白芝麻(炒過) 少許
操 作: (1)將韓國冷麵放入沸水中煮約3~4分鍾,用網杓撈起,沖水後放入冷水中用手搓洗,以去除面條上的黏滑液,再放入冰水中冰鎮一下,瀝干水份後放在盤子上備用。
(2)將燉牛小腿肉切片,蘋果切片後泡在鹽水中備用。
(3)將面放在碗內,再將其他食材放入,倒入高湯後,再撒上白芝麻即可上桌食用。
(1)燉牛小腿肉作法:將牛小腿肉先用平底鍋將表面煎一下,再放入蒜頭4~5顆、姜3片、蔥3支、辣椒2根、醬油1杯、味醂1/2杯、酒1杯、糖2大匙、水2杯,一起用小火熬煮,煮的時候要注意隨時將浮末撈起,燉煮約2小時左右即可。
(2)牛肉高湯的製作方式:牛骨1公斤、雞骨2副、洋蔥1顆、蔥3支、蒜頭2顆、姜少許、水3000㏄,一起用小火熬煮6小時,在熬煮過程中一定要將表面浮起的泡沫確實撈除干凈。熬煮好後再過濾殘渣,放冷後,即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老友炒麵
原 料: 牛肉二兩、青紅菜椒各半個(做咕嚕肉剩下的)、洋蔥半個、酸筍一兩、酸辣椒一兩、胡蘿卜半個。(其實炒麵的配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 蒜頭和豆豉剁成碎粒備用、醬油、白醋、鹽、味精
操 作: 1、面條下開水鍋里煮一下,然後過冷水。
2、牛肉用姜酒糖腌一下,然後下油鍋炒至斷生盛起。
3、胡蘿卜、洋蔥、青紅椒切絲下油鍋爆一下盛起。
4、炒鍋下油,油要多一些,下蒜米豆豉粒爆炒,然後放入酸筍、酸辣椒(切成絲狀),再放入面條,面條下鍋後最好用筷子挑著炒,這樣面條不容易斷。放入一勺子醋、一勺子醬油,繼續翻炒,等到面條均勻上色後再放入其他配料,適當加些鹽和辣椒醬。只要面條的味道具有酸、辣、咸就大功告成了!起鍋前加些雞精增味。
貼士: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最後炒麵條的第4步,要全程大火,一氣呵成,所以調料要事先准備在順手拿的地方,以免手忙腳亂的
炒麵便當
原 料: 拉麵 1人份
蛋 1個
黑木耳 1朵(切丁)
小黃瓜 1/3條(切丁)
洋蔥 1/2大匙
蕃茄丁 1/2大匙
四季豆 5條
紅燒肉 4片
咖哩粉 1大匙
香油 1小匙
糖 1/2小匙
鹽 1/3小匙
香油 1/2小匙
操 作: (1)蛋打散,煎成蛋皮後切丁備用。木耳、小黃瓜及蕃茄等同樣切丁備用。
(2)拉麵煮熟後撈起泡冷開水瀝乾備用。(可用其他的面如油麵或烏龍面等取代)。
(3)油鍋加熱,先放入洋蔥爆香依序放入木耳、小黃瓜丁、蕃茄丁、蛋皮略炒一下,再加入拉麵及咖哩粉等調味料拌均勻即可盛入便當中。
(4)四季豆用水燙熟,放鹽及少許香油調味料拌勻即可。
(5)將紅燒肉切片,放入便當中即完成了。(參考三寶飯中叉燒肉的作法)。
辣椒腰果炒麵
原 料: 細面條300克,紅、青甜椒各半個,腰果適量,芹菜1根,胡蘿卜半根,豆芽少許。
橄欖油1大匙,醬油1小匙,鹽適量
操 作: 1.面條放入煮至九成開的水中,煮到剛好變軟,瀝干撈出,過一下涼水,撈出控水,拌入適量橄欖油;紅、青甜椒分別去蒂和子,洗凈切條;芹菜擇洗干凈,切段;胡蘿卜洗凈,切絲。
2.將橄欖油倒入鍋中加熱,放入甜椒,用中火加熱1分鍾左右,然後倒入腰果,翻炒直至變成金黃色。
3.將剩餘蔬菜倒入鍋中,中火加熱到蔬菜變軟,拌入面條和混合好的調料,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均勻即可。
貼士:腰果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含量,屬陽性食物。瑜伽飲食中,建議每天適當攝取乾果類的食物,尤其在寒冷的季節食用可以提供人體足夠的熱量
酸湯面
原 料: 面條,蔥,西紅柿,黃瓜等
操 作: 蔥切末,西紅柿和黃瓜切丁如黃豆大,另依個人口味加鹽,味精,醋(適當多放以突出酸味),白鬍椒粉,麻油,紫菜,蝦皮.放入碗內,面條白水煮熟後,用面條湯約半碗將上述調料配料沖沏酸湯攪拌均勻,撈入適量面條既可
咖喱豬排面
原 料: 豬裡脊。
烏冬面、油菜心。
咖喱粉、醬油、雞精、鹽、小蔥、料酒、麵粉
操 作: 1、豬裡脊切成1公分厚的片,用菜刀背砸松,加入醬油、咖喱粉、雞精、料酒,腌十分鍾。
2、油菜心用開水燙一下,小蔥切成蔥花。腌好的肉排蘸乾麵粉,下油鍋炸至成金黃色,同時駐烏冬面。
3、取一大碗,碗中放醬油、雞精、鹽,用開水沖開,放上煮好的烏冬面,將炸好的豬排改刀切成條擺在烏東面上,加入油菜心和少許蔥花即可
羊肉氽面
原 料: 羊肉。
手擀麵、蔥、姜、香菜。
鹽、雞精、料酒、胡椒粉、醬油
操 作: 1、切滾刀蔥、薑片、香菜段;
2、羊肉切片,加蔥、薑片、雞精、料酒、胡椒粉、醬油、鹽腌制入味;
3、作水煮麵(水要適量),水開後下面,煮至9成熟把腌制好的羊肉片下入鍋中,攪拌均勻開鍋即可盛出,將香菜段撒入碗中
豆角燜面
原 料: 面條(最好是自己擀的,薄一點),豆角,肉片(切片,用鹽、醬油、料酒腌過)、薑片、蒜
操 作: 1、鍋內放油,爆香蒜末和薑片(喜歡辣的人可以放辣椒和蒜一起爆),炒肉片。
2、肉變色了放豆角一起炒,然後放一小碗水,放鹽和醬油,稍微咸一點,顏色也稍微重一點。煮開了就可以。
3、把鍋里的湯還倒回碗里(一般倒出一碗後鍋里還有湯)。
4、這時候可以放面條了,均勻的放一層面條,灑一層油,要勻不要多!然後再放一層面條,繼續灑一層油……這樣直到你把面條放完為止。
5、蓋上鍋蓋開燜。不要以為完事了,你可以開溜就看電視或上網溜達了。隔幾分鍾就要來看看鍋里還有沒有湯!當你覺得湯已經很少的時候,把剛才倒出的湯往裡加,注意,用大勺舀湯,順著鍋邊慢慢地倒下去,盡量不要讓湯碰到面條(面條是架在豆角和肉上面的),然後蓋上鍋蓋,等到湯少的時候再重復。這樣一次又一次,面條才能保證完全是有鍋內的蒸汽燜熟的。(大多數人的做法是不把湯舀起,直接放面條,那樣應該叫煮,而不叫悶。)
6、最後,等你的湯全部倒進去了,鍋內也收的沒什麼湯了,萬事大吉,打開鍋蓋,這叫一個香啊!拿雙筷子,拌拌拌,把鍋內的東西拌勻了,就可以盛碗開吃了
滇味炒麵
原 料: 人工雞蛋面200克。
火腿絲、肉絲、韭菜段、豆芽菜各10克,豌豆尖20克。
咸醬油5克,甜醬油、醋、鹽、紅辣椒油各2克,熟豬油1千克(耗150)。
操 作: (1)將人工雞蛋面入沸水鍋中煮至五成熟,取出瀝於水分。
(2)炒鍋上火,注入熟豬油,待五成熱時,下入雞蛋面炸至表面失去水發,撈出瀝干油。
(3)鍋中留油(100克),待四成熱時,下火腿絲、肉絲煽炒,再下韭菜段、豆芽菜、豌豆尖偏炒,下蛋面顛炒均勻,入甜、咸醬油、醋、鹽,最後入紅辣椒油簸鍋入味即成
麻醬面
原 料: 切面150克, 麻醬一大匙, 蔥花一中匙, 精鹽半小匙, 味精半小匙, 熟色拉油一中匙, 沸水500克
操 作: 1、取一湯碗,倒入沸水,將切面投入,高火5分鍾;
2、將面放入有調料的碗中拌和即可
四川涼面
原 料: 面條(富強粉) 500克。
黃瓜 100克。
辣椒油 30克 香油 20克 醬油 100克 白砂糖 20克 醋 30克 芝麻醬 30克 大蔥 25克 大蒜 5克 花椒 3克 味精 2克 各適量
操 作: 1. 將面條煮熟,撈在干凈板上散開;
2. 面條淋上少許香油,用筷子將面條抖散放涼,分裝5個碗內;
3. 黃瓜洗凈切絲;
4. 蒜頭去皮,剁成蒜泥;
5. 蔥切末;
6. 芝麻醬用涼用水調稀;
7. 把醬油、醋、香油、辣椒油、芝麻醬、白糖、花椒粉、味精、蔥末和蒜泥放入碗內,調勻成汁;
8. 調味汁澆在面條上,撒上黃瓜絲即成。
貼士:麻、辣、咸、甜,香五味兼備,清涼爽口
燜面
原 料: 手工面(或鹼面)豬肉 豆角 青椒。
花生油 鹽 雞精 味精 蒜蓉 香油 醬油
操 作: 1,豬肉一定要是半肥瘦的,這回也不能再用電飯煲了,把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少許,一點點就可以了,油太多會膩的,而且會毀掉來之不易的減肥成果。
2,油燒到七成熱,就是有一點點冒煙的時候,放入蒜蓉爆香,再放入豬肉煸炒,火不要太大,慢慢炒,要把這些半肥瘦豬肉里的油全給炒出來。
3,豬肉斷生後,放入洗干凈的豆角和青椒,豆角和青椒都要切一下,這個不能偷懶,豆角以五厘長左右為好,青椒要切成塊狀。
4,豆角和青椒下鍋後,迅速的加入鹽、雞精、味精、醬油,把豆角和青椒里的水份炒出來,再加從豬肉里逼出來的油,菜湯不就有了?
5,把菜湯倒到一個稍大一點的碗里,菜不用出鍋,把面放在菜上面,然後在菜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涼水,我是按1:1的比例加的,把稀釋後菜湯慢慢的再澆回鍋里,最好是每一根面條都要澆到。
6,OK,活就這么多,蓋上鍋蓋,接著上網和MM調口味,但這次時間不能長,十分左右就差不多,打開鍋蓋,看到面條基本上呈半透明狀,再淋上一些香油,一道葷素兼備,有菜有飯的燜面就成了
蒜泥茄子涼面
原 料: 茄子 200克 面條(富強粉)300克。
大蒜(白皮)25克 花椒3克 醬油5克 醋5克 鹽3克 香油5克 胡麻油5克
操 作: 1.茄子去皮,撕成長條,入籠蒸爛;
2.大蒜去皮搗成蒜泥加醬油、鹽、醋和香油調勻成汁,放入茄子拌勻;
3.面條煮熟,放涼開水中過涼,撈出控凈水分;
4.加鹽、味精和麻油拌勻盛碗,涼面中加蒜泥茄子拌食即成
紅燒牛肉麵
原 料: 牛肉,面條
操 作: 1.牛肉切塊, 滾水燙去血沫備用。
2.油鍋燒熱, 爆香蔥段,薑片, 蒜粒和八角,干辣椒等, 放入剛備好的牛肉, 大火炒幾下(如果有辣豆瓣醬,也是這個時候下和牛肉一起炒), 然後放入醬油, 量約一湯勺半, 酒一勺, 炒鍋加滿水, 中小火煮1小時以上, 以炒鍋水燒至一半為佳。
3.煮麵, 這個不需要多說什麼, 選擇你喜歡的拉麵就好了。
4.面煮好盛入大碗中, 放上少許麻油, 蔥花, 也可以此時燙熟點小青菜擺上, 然後把燉好的牛肉連肉帶湯那麼一澆, 喜歡的再撒上香菜, 淋上辣椒油...
肉丁炸醬面
原 料: 豬後臀尖肉300克,黃醬250克、面條。
青蒜、綠豆芽、黃瓜絲。
食用油、精鹽、白糖、雞精、蔥花、啤酒
操 作: 1、將豬肉洗凈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黃醬用啤酒調稀,青蒜切成末;
2、坐鍋點火放入清水將面條煮熟撈出待用;
3、坐鍋點火放入油,油熱煸炒肉丁,稍微變色倒入調好的黃醬,反復翻炒,放入白糖、雞精適口味放入鹽,待水氣全部蒸發掉,放入蔥花出鍋後倒入裝有面條的碗中撒入青蒜末即可。
擔擔面
原 料: 圓細面條500克,辣椒油、醬油、蔥各50克,芝麻醬35克,味精2.5克,川東菜100克,化豬油、香油各20克
操 作: 將川東菜稍洗,將其和蔥分別切細末,分裝5個碗內,再把其它調料分裝 在每個碗中待用;鍋中放水燒開,將面條下鍋煮熟,分撈碗中即可食用
特 色: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㈩ 怎樣製作重慶小面
重慶小面,重慶四大特色之一,是發源於重慶的一類麵食,是重慶人最愛吃的早餐之一,因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被我們重慶以外的外地人熟知,看著鏡頭下香得誘人的重慶小面,很多人對此嚮往不已。不過隨著重慶小面名氣的上升,現在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重慶小面的面館,可是對於它的做法,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我亦如此。
3、湯鍋加入清水大火煮開,下入100克面條,重慶小面一定要吃最細的圓圓的龍須掛面,這樣味道才正宗。面條下鍋,大火寬水煮麵條,大約1分半鍾到2分鍾,即可關火。撈出過冷水,面條更勁道,口感更好,根據個人喜好過水即可。
4、准備一個面碗,放入一小勺蒜末、一小勺薑末、一勺芝麻醬、一小勺榨菜丁、一小勺花生碎、一小勺生抽、一小勺醋、加入煮麵條的湯,調味攪拌至調料化開,之後把過好水的面條放入碗中。
5、之後把洗好的青菜放入面湯中,大火煮開即可關火,撈出放入碗中,盛入一大勺肉末,一小勺小香蔥,撒上少許花椒面,雞精,調味均勻就可以享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