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到和諧漁業
五華漁政大隊在縣農業局黨組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圍繞漁業資源保護的目標,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抓好船舶管理、安全生產、綜合執法、環境建設和隊伍建設等,促進漁政管理工作上新台階,致力構建和諧漁業、生態漁業。
一是以人為本,扎實抓好安全生產。該大隊始終把船舶安全捕撈作業擺在漁政工作首位,不厭其煩深入基層,指導船主與當地村委會簽訂好安全責任書,初步建立縣、鎮、村三級共管局面。每次台風來臨和襲擊期間,該大隊心系漁民,堅持深入到船主家中,了解出航情況,共同做好船舶的安全靠岸、人員撤離,台風期間,我縣船舶未遭受重大損失。建立漁民手機移動信息平台,及時提供天氣資訊、安全事項等服務。
二是正視現實,積極探索船舶管理新途徑。鑒於我縣進行捕撈作業的船舶均屬於「三無」船舶,但部份漁民僅靠捕魚為生,生活困難,該大隊在加強安全生產的基礎上,積極引導13名船主進行轉產轉業,從事非漁生產,增加收入。同時,積極向上反映,爭取上級的支持改善捕撈作業條件。爭取省物價局駐下一村工作組的重視支持,購置救生衣48件,從而改善了下一村漁民的生產條件。
三是加強宣傳,提高漁業資源保護的共識。在沿河重點地段,噴刷固定標語。印製《中國漁業法》、《廣東省禁止「電、炸、毒」規定》等宣傳資料,教育引導沿河群眾共同保護江河漁業資源,一年共印發各種宣傳資料1000多份。
四是依法依規,堅決打擊非法捕撈。堅持集中整治和經常性活動相結合,按照上級關於在珠江流域打擊非法捕撈統一行動的部署,積極開展打擊非法捕撈行動,今年冬,共出動執法隊員20批次,深入12個鎮,清理清查船隻128艘(次),拆除船裝電魚工具9台,及時制止電魚事件8宗,有效地打擊了非法捕撈現象,保護了江河漁業資源,促進了生態漁業的發展。
五是配合中心,共同營造良好的考場會場環境。中考、高考和縣兩代會召開期間,按照局黨組的部署,實行日夜值班巡邏,在考場會場附近禁止捕撈作業,取得較好的效果,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考場、會場外部環境。
六是狠抓管理,加強隊伍建設。以省總隊組織培訓學習為契機,積極派出執法人員參與,努力提高隊伍素質。以黨支部為陣地,加強執法隊員思想教育、業務培訓和廉政教育,努力打造一支「肯幹事、會幹事、干好事」的執法隊伍。
Ⅱ 中國開漁節的簡介
中國開漁節創辦於1998年,每年一屆,至今已舉辦了十四屆。中國開漁節是以感恩海洋、保護海洋為主題,漁文化為主線的海洋民俗文化類節慶,它以濃厚的漁文化為底蘊,在承襲傳統習俗的基礎上,通過節慶活動推進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引導廣大漁民熱愛海洋、感恩海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開漁節已經成為寧波市三大主要節慶之一,並躋身國家旅遊局十大民俗節慶活動行列。中國開漁節已經成為一個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具有濃厚漁文化地蘊的一個海洋文化和海洋旅遊節慶活動,也是象山縣對外宣傳和展示形象的一個平台。這個定位主要是基於下面幾個方面; 經過十四年的「精雕細琢」,中國開漁節形成了相對固定的規模和格局,內容主要包括儀式、論壇、文體、經貿和旅遊五大板塊,以不同的形式予以生動的演繹和展示。
1、儀式
主要有祭海儀式、開船儀式、藍色海洋保護志願者行動、媽祖巡安儀式。
2、論壇
論壇主要是以中國海洋論壇(象山成為中國海洋論壇的永久性地址)為主。經過七年的打造,中國海洋論壇已經成為我國海洋界討論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發展的一個專業性論壇。
3、文體
是以傳統文化、民俗特色和時尚元素綜合演繹。
一是充分挖掘、整理傳統的漁文化和富有民俗特色的文藝精品
二是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三是大膽引進舉辦時尚活動。
4、經貿
經貿類主要是藉助開漁節這個平台進行招商引資,每年的經貿招商工作都令人振奮,第十屆開漁節上共有8個項目簽約,8個項目開工,12家企業注冊,總投資外資3800萬美元,內資9.5億元。同時,海鮮餐飲在開漁節期間也得到了極大地推動,依助海鮮旅遊節,以「美食、美景、美女」為主題積極對外宣傳和推廣象山海鮮餐飲,打出了「十六碗」等海鮮餐飲品牌。在上海等地舉行了海鮮節,著重推廣象山海鮮特色產品和海鮮餐飲業。象山海鮮名揚滬杭甬。
5、旅遊
開漁節期間,旅遊是一個重要方面和內容。每年都設置「開漁之旅」、「海鮮之旅」等相關旅遊活動,也專門設置了如百名女記者看象山、百名海外遊客看象山等活動,同時,與各旅行社合作,組織遊客參加開漁節活動,結合象山港大橋的建造,第十三屆開漁節活動期間,在上海世博園內舉辦了「開漁之旅」啟動儀式,影響面很廣。活動期間共接待遊客總人數達10餘萬人次。
東海漁民自古以來就有開捕祭海的民俗。當地政府和有識之士將漁民的自發儀式上升為一個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禮,集文化、旅遊、經貿活動於一體,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漁鄉特色。傳統的祭海儀式表達了漁民出海平安的祝願;「藍色保護志願者」行動體現了人們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意識;而鑼鼓齊鳴、千帆競發的開漁盛況吸引了來自全國的數十萬遊客。
Ⅲ 禁止捕魚的宣傳標語有哪些
1、長江禁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全民動員,同心協力,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
3、實施長江禁漁期制度,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
4、保護長江,從我做起!
5、十年禁捕萬世福,確保漁民退得出。
6、撈一網資源枯竭,退一捕海闊天空。
7、為魚兒留條生路,為子孫留條後路。
8、禁捕退捕護生態,強化執法保成效。
Ⅳ 釣魚貼是什麼意思
這是個很老的概念,簡述下來就是用各種各樣的表達引出其他觀點,但是要形成所謂釣魚的意義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良性的釣魚貼的目標一般都是針對盲目跟風,以及那些相信錯誤言論樂此不疲的人,既然是錯誤的理論也被輕易的釣魚,那就表示讀者的思考方式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比如偏聽偏信,因人廢言等等),所以在這里釣魚的作用既有糾正錯誤的邏輯也有諷刺那些相信對立言論的人。
後來針對釣魚變成傳謠的現象,釣魚黨高層內部也進行了反思,如果不在原文後附上答案,糾正錯誤邏輯的正面效果就很容易超過釣魚貼被繼續傳播導致的宣傳錯誤言論的作用。
(4)漁民宣傳擴展閱讀
現今的釣魚是一種輿論戰的手段,為了控制網路的輿論導向,在網上發布各種虛(和諧)假迎合釣魚目標的文章,使釣魚目標贊同然後回帖轉發,最後戳穿真相,使目標無地自容。並引起圍觀群眾對目標的指責,從而達到統戰和控制網路一部分輿論的目的。是一種比較難以操控的活動。多出沒於貼吧等大型論壇,以及微博等地。
漁民是去釣魚的ID馬甲,通常是釣魚帖的樓主,釣魚博客的博主,發釣魚微博的賬號,視頻的UP主等。是將釣魚信息發布出去的ID馬甲,有時也可能擔當辟謠和在本貼/微博/博文/視頻圖片發布真相的指責。
Ⅳ 漁民節的其它信息
漁民節(Fisherman's day每年4月20日,是山東省榮成市的漁民節日。該節起源於穀雨節。在我國北方沿海一帶漁民們,過穀雨節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到清朝道光年間(1821)易名為漁民節。由於穀雨這天,山東沿海的漁民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魚蝦豐收。故今天富裕起來的榮城漁民,在穀雨這天,隆重舉行「祭海」活動,向海神娘娘敬酒,然後揚帆出海捕魚。
每年穀雨時節是沿海漁民節,對於漁民來說,這個節日比春節還要隆重。漁民節期間,沿海各鎮在保持漁民自發祭拜海神等原有習俗的基礎上,市裡還邀請專業藝術團體為漁民表演精彩的節目,向他們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分發大量的科學養殖教材,使漁民們「出入平安、魚蝦滿倉」的美好願望在規范操作、科學養殖的前提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同時,開發推出漁家樂、拾蛤節、貝類節等原汁原味的綜合性海濱旅遊項目,打造沿海旅遊品牌。
日照沿海的石臼所、裴家村、濤雒鎮、嵐山頭等村鎮自古以漁業生產為主,這里的漁民常年與大海打交道。由於出海活動危險性很高,加之過去科學技術不發達,漁民們在海上的生命財產安全無從保障,所以,他們把豐產平安的希望寄託在龍王身上。這種精神寄託和許多與漁業生產相關的禁忌世代流傳,逐漸演變成一種民俗,最具特色的當屬「漁民(開海、祭海)節」。
傳說農歷的六月十三日是海龍王的生日,這一天,漁民們要聚集在龍王廟舉行祭拜儀式,祈求龍王保佑舟福人安,內容包括拜龍王、拜海神娘娘、拿行、開光等儀式。「拿行」也就是在龍王的注視下「抓鬮」(將海域劃分成小塊,置於蘆葦桿中作鬮),漁民們抓行地並登記在冊,確定各家各戶的生產領地,安排來年的漁業生產活動。
有新船下水要舉行「開光」儀式,親朋好友要送紅旗祝賀,備兩只大公雞,一隻在船頭宰殺,雞血順「船眼」流下,染紅船頭,俗稱「開光」,又稱「掛紅」。嵐山一帶漁民稱此舉為「灌帶」,亦稱「染龍眼」。寓意點睛,意思是該船下水後像龍一樣,眼睛睜得大大地、亮亮的,不論白天、黑夜,起霧、下雨,都能看得清、多打魚,處處得到龍王的保佑。取雞血開光,意在借雞的諧音,喻「大吉大利」。另一隻公雞放掉,謂之「放生」,寓意遇上海難也可免於一死,得到放生。除了上述儀式,漁民還會扮成蝦兵蟹將等水族跳水族舞,期望得到龍王護佑。鄉紳望族,還請戲班子唱大戲,十分熱鬧。
漁民祭海活動,歷經世代演變,如今主要以漁民節的形式流傳在沿海少數漁村,保存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人類對大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對於研究漁文化和漁家風情有積極的民俗學意義。2008年《漁民節》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Ⅵ 西沙群島宣傳語怎麼寫
西沙群島宣傳語:
1、美麗的西沙我的家園!
2、神聖的西沙不容侵犯!
3、祖國的寶島,富饒的西沙!
4、祖國的西沙,南海的明珠!
5、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西沙群島簡介:
西沙群島位於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島東南方,隸屬中國海南省三沙市,是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西沙群島是我國著名漁場之一,海域寬闊,島礁星羅棋布,海產十分豐富,珍貴品種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漁民來島捕撈作業。
歷史上,西沙群島部分島嶼曾一度被他國佔領,但西沙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古代這里被稱為「千里長沙」。西沙群島風景秀美,物產豐富,是旅遊的上佳選擇。
西沙群島主體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海岸線總長518公里。現今所有島嶼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但中華民國、越南等亦宣稱擁有其主權。2012年6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將西沙群島劃歸海南省三沙市管轄,三沙市人民政府駐西沙群島永興島;越南劃為峴港市黃沙島縣。
Ⅶ 天長市人民政府關於高郵湖天長水域退捕工作方案 天政秘2021 44號
摘要 頭頂烈日進湖區 逐船逐戶填信息
Ⅷ 海臍村竟有數百名漁民主播,他們都有什麼妙招
這個村數百名漁民主播他們的妙招就是主打新鮮的海鮮,當場捕撈當場開吃。
在江蘇省有一個村莊是靠海為生的,而且他們的海產品的豐富,於是抓住這一個機會,很多漁民開始做網路直播,這個時代網路帶貨非常的火爆,而且網路帶貨也非常的賺錢,於是這數百名村莊的漁民就開始走這一條路。
三、地方有優勢。
這個村莊他們主要的產業就是靠海為生,就是捕撈海裡面的產品,所以這個地方的海鮮還是挺有名的,政府加大力度的對海邊和湖邊的整治力度比較大,環境什麼的也比較衛生,所以這個地方發展這個產業已經有很多年了,他們的產品是不用擔心不衛生的,這一點人們也非常的看重。
Ⅸ 概括m鎮是如何做到讓漁民
是,五心行動。
2021年9月起,市人社局開展長江禁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百日攻堅」計劃,全面發力宣傳入心、就業暖心、培訓貼心、社保安心、兜底暖心「五心行動」。據市人社局有關人士介紹,市和區縣兩級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安置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下,同步成立了由人力社保部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農業農村、財政、民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專班,市級專班抽調5名業務骨幹脫產集中辦公。建立「周調度、旬通報、月約談」和機關處室「一對一」對口指導區縣工作機制,將「四個100%」納入區縣政府實績考核,壓緊壓實區縣責任,做到工作全協同。將退捕漁民納入重點就業群體,制定出台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百日攻堅」計劃和做好退捕漁民就業幫扶、養老保險參保、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等配套政策文件,從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實現政策全覆蓋。已累計落實社保補貼、公崗補貼、交通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養老保險代繳等幫扶政策,發放培訓補貼70餘萬元、社保補貼100餘萬元、創業擔保貸款660餘萬元,代繳困難人員養老保險240餘人。成立宣講小分隊,深入漁民家庭走訪,面對面宣講安置保障政策,摸清摸准退捕漁民就業、社保狀態和就業創業、培訓意願。設立退捕漁民幫扶專員,填寫幫扶明白卡,根據漁民年齡結構、就業意願,針對性制定「一對一」幫扶方案,提供全方位服務。加強就業幫扶,組織精準對接,開展專場招聘40餘場、職業介紹1.1萬餘人次,職業培訓1173人次。
Ⅹ 江蘇等沿海地區捕撈到境外間諜裝置,我國漁民都撈出過什麼
江蘇等沿海地區的漁民捕撈到境外間諜裝置,這些間諜裝置五花八門。
我國漁民捕撈到過類似像小船一樣的間諜裝置,還有像飛機一樣的間諜裝置,還有像球體一樣的間諜裝,還有像圓柱體一樣的間諜裝置等等。
沿海地區漁民捕撈到各種各樣的境外間諜裝置這些不明物體,形狀各異,卻是不法分子別有用心專門進行定點投放的。
所以漁民見到這樣的物品時,一定要有防範意識,及時打撈上來,及時匯報,千萬不要無所謂。
作為公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國家安全,國家繁榮富強,才有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