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郵政儲蓄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區別
目前根據國家相關部門郵政體制改革的需求,中國郵政儲蓄成立了郵政儲蓄銀行,對外統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我們郵政儲蓄銀行按照國家要求向商業化銀行轉型,對於先期和即將進行商業銀行化網點轉型的網點的門頭「採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字樣,對於暫不進行商業化轉型的部分網點門頭「採用郵政儲蓄」字樣,兩者業務暫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都是在全國郵政儲蓄聯網網路運行下的郵政儲蓄機構。
但是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1、郵政儲蓄又稱郵電局/郵電所,隸屬於中國郵政,屬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代理業務點,它所支持的業務都是基於中國郵政發展的需要,辦理業務的員工也隸屬中國郵政,而不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2、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又稱郵儲銀行,凡設計金融類業務,都屬於銀行管理,像轉賬,匯款,存取款等等都是屬於銀行業務。有人要問了,郵電局不是也可以辦么,是的,他們的確可以辦,因為他們代理的郵儲銀行,可以行使一些銀行的權利,辦理一些義烏。
如果您還是分不清,教您幾招。
1、如果可以寄信,取包裹,一定是郵電局。
2、如果不可以辦理信用卡或者西聯匯款等等,一定是郵電局。
3、一般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不會出現手寫的宣傳單,如果該大堂內有手寫宣傳資料,一定為郵電局。
『貳』 2002年存了400塊錢到現在20年能拿多少錢
有錢存銀行,銀行有利息,利息定期高,這是長期以來人們的共識。
但河北省青縣的駱先生卻遇到了一件怪事。
1989年,駱先生把2000塊錢存到中國農業銀行,而且是存了一個20年的定期;20年後的2009年,定期存單顯示他的存款本息累計有9萬元。但當他去銀行支取時,銀行卻拒絕兌付,並告訴駱先生,即便付給你,最多也只能付9000塊。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駱先生生活在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他清晰記得在1989年夏天,中國農業銀行青縣支行面向廣大儲戶,推出了一項名為「生活基金」的儲蓄業務。
當時,農業銀行發布的宣傳頁稱,這是一項特殊的定期存款儲蓄業務,儲戶存入的錢將按「國家利率和保值貼補率」給予累計計息,儲戶可以選擇9年、12年、15年、20年一共4個檔的存期,存期越長,利率越高。
銀行還很貼心地設計了一張表格,名字叫《生活基金儲蓄可得利息一覽表》,分別計算了存入200元、300元、4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在不同存期期滿後,儲戶可以獲取的本息累計金額。
按照表格上的計算方式,存入2000元,按最高檔的20年存期計算,20年期滿後可一次性獲得本息9萬余元。
駱先生是個生意人,正好手頭有積蓄,而他兒子剛出生不久,看到這么高的利息,便想給孩子存一筆錢,等20年後取出來,就是一大筆錢,正好給孩子當上大學的學費。
於是,駱先生一次存入了2000元錢,並且選擇了最長的存期20年。
這2000塊錢放如今不過幾頓飯錢,可放在1989年,絕對是一筆巨款。當時很多地方幹部職工的工資每個月不過幾十塊錢,兩口子雙職工,不吃不喝,一年也就攢2000塊錢。
錢存上以後,駱先生就沒再管這筆錢,因為他平時手頭寬裕,也用不著提前支取。時間一長,駱先生甚至把這件事給忘了。
農業銀行青縣支行1989年推出的「生活基金」儲蓄業務
到了2009年9月,駱先生在翻找東西時,無意中翻到了這張「古老」的存單,仔細一看,剛剛期滿2個月,駱先生才想起來還有這樣一筆錢。
20年前,當他存入這2000塊錢時,覺得9萬是一筆巨款。如今20年過去了,因為通貨膨脹,駱先生覺得這9萬塊錢著實不多,但給兒子交學費是足夠了。
於是,駱先生便拿著存單和自己的身份證到農行取錢。
看到這張歷史悠久的存單,銀行工作人員也是開了眼界,他們甚至懷疑這張存單是不是偽造的,便向銀行主管匯報了此事。
20年前的定期存單,銀行主管也拿不準真假,只好向上級匯報,結果很快反饋回來:這張存單是真的,上面加蓋的農業銀行青縣支行印章也是真的。
一聽是真的,駱先生長舒一口氣,可接下來,銀行又告訴他一個「不幸」的消息:這筆錢我們不能給你兌現,因為不符合央行的規定。
駱先生很奇怪,既然存單是真的,為什麼不能兌現?不符合什麼規定?
銀行告訴駱先生,這張存單違反了國家有關規定,而且還不止一條:
一,國家規定的定期存款存期最長為5年,沒有20年。
目前,不管是整存整取,零存整取,還是整存零取,存期最長只能是5年。超過5年的存期無效,可以約定到期自動轉存;不約定的,自動轉為活期存款。
二,利息太高,不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
對於人民幣的定期存款利率,中國人民銀行有統一規定,利率最高的5年期整存整取,也不過3.60%,駱先生的這張存單利率明顯太高,超出規定利率。
農業銀行的定期存單
基於上述理由,農業銀行認為:不能兌付駱先生的存單。
駱先生十分氣憤,向銀行提出嚴正交涉,並提出兩點理由:
1,你們講的央行關於利率、存期的規定是最新規定,可我這張存單是20年前存的,當時根本沒有這個規定。不然的話,你們銀行豈不是違規吸收存款?
你們不能用現在的規定去判斷20年前的存款,硬說利息和存期違反規定,何況就算是違法犯罪,還講「從舊」原則,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呢!
2,即便是後來出台了新的規定,之前約定的存單利息和存期無效,為什麼這么多年過去了,從來不通知我把錢取出來?現在到期了又不兌現,這不是霸王條款嗎?
農行青縣支行表示,他們確實在1989年開展了「生活基金儲蓄業務」,也表示央行出台的規定確實是駱先生存款之後好多年才發生的事,但是他們只能按照現在的規定辦。
對於駱先生的遭遇,他們深表同情,十分遺憾,但也沒辦法。
銀行這種「不認賬」的做法讓駱先生極其憤慨,但有同樣遭遇的不是他一個人。
1989年9月,胡女士的父親被高息的「生活基金儲蓄業務」吸引,也為她辦理了該項業務,一次性存入了600元,存期也是20年,按照當時的承諾到期後本息是2萬余元。
當時,胡女士的父親工資不高,600元是他一年半的工資,但為了女兒,父親還是咬咬牙,把這筆積蓄存上了。後來,家裡遇到困難急用錢,父親為了怕受損失,堅持著沒動這筆錢,就想著等女兒長大了再拿出來。
農業銀行的零存整取存單
沒想到,20年後胡女士的父親來取這筆錢時,銀行竟然不認賬了,理由跟駱先生一模一樣,老人聽了這件事,氣得差點背過氣去,胡女士這才來找銀行交涉。
當然,交涉結果也是一樣:因為利息和存期違規,不能兌現。
無奈之下,駱先生和胡女士聯合起來,一起向銀行交涉。
銀行表示這是歷史遺留問題,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儲戶的資金安全,體現客戶至上原則,他們可以把20年的存期分成4個5年定期,並採取到期轉存的方式計算本息,最後算出來,可以兌付給駱先生9000多元,給胡女士2000多元。
按照銀行的解決辦法,駱先生和胡女士只能拿到當初約定本息合計的1/10。
胡女士表示,當年600元是胡女士父親一年半的工資,20年後這2000元只相當於胡女士一個月的工資。要是按照銀行的演算法,這筆錢非但不保值,還嚴重縮了水。
誰能想到,圍繞這兩張存單的糾紛,一扯就是一年多。
2011年下半年,維權百般無果的駱先生和胡女士一紙訴狀,將農行青縣支行起訴至青縣人民法院,要求農行青縣支行履行存款合同義務,足額兌現本息。
青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農行青縣支行1989年向廣大儲戶散發的宣傳單以及《生活基金儲蓄可得利息一覽表》是一種廣告行為,相當於發出「要約邀請」;駱先生和胡女士的父親選擇將錢存入該銀行,相當於「邀約」;銀行開具定期存單並加蓋印章,相當於「承諾」。
從法律上而言,雙方存儲自願,意思表示真實,儲蓄存款合同合法有效。至於央行的規定,是在儲蓄存款合同生效以後出台,不具備溯及力,不影響此前合同的效力。
出人意料的是,盡管青縣人民法院認可了儲蓄存款合同的效力,卻並未支持駱先生和胡女士兌付全部本息的請求,反而是支持了農行青縣支行的解釋,判令農業銀行青縣支行分別支付給駱先生9000多元,支付給胡女士2000多元。
對於這個結果,駱先生和胡女士極為不滿,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與此同時,駱先生和胡女士也向《燕趙都市報》求助,並向記者展示了一張1989年農行青縣支行向廣大儲戶發出的宣傳單,以及《生活基金儲蓄可得利息一覽表》。
記者注意到,這張《一覽表》上列明,存入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及1000元金額,分別在9年、12年、15年、20年到期後的本息合計金額,而且有兩種計算方式,一種是「按現行利率計算不保值」,一種是「按現行利率計算加保值」。
駱先生和胡女士的父親當時選擇的都是「按現行利率計算加保值」,也就是利息更高的那種,駱先生的2000元20年到期後,加保值算出來是9萬多,不保值也有4萬多;胡女士的600元20年到期後,加保值算出來是2萬多,不保值也有5千多。
「生活基金」儲蓄可得利息一覽表
銀行算來算去,卻只肯給駱先生9000多塊,給胡女士2000多塊,換做誰都不幹;而一審法院明明認定儲蓄存款合同有效,卻支持了銀行,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2012年1月10日,《燕趙都市報》的記者就此事聯系了農行青縣支行。
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銀行方面高度重視這件事,也十分願意維護儲戶的利益,但央行的規定擺在那,誰也不敢違反。銀行不是沒錢,也很願意按照約定把全部本息兌給儲戶,但是上級有文件,如果給儲戶兌現了,上面來查,我們沒法交代。
為此,《燕趙都市報》咨詢了專業律師皮德智。
律師表示,我國《合同法》明確規定:儲戶與銀行之間是合同關系,合同只有在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才是無效的。對於這一點,一審法院也是認同的,但法院卻選擇支持銀行的解釋,有些令人費解。
農行青縣支行的計算方法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現行規定,而駱先生和胡女士的存款行為發生在現行規定出台之前,不受該規定約束,銀行的計算方法沒有法律依據。
更重要的是,即便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是在儲戶辦理存款業務之前出台,也不影響駱先生和胡女士存款合同的效力,因為央行出台的規定只能算部門規章,不屬於國家法律法規的范疇,只對各金融機構有效,不能影響第三方即儲戶的利益。
換句話說,即便定期存款的存期和利息在當時就違反了央行規定,農行青縣支行也必須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兌付,由此造成的損失,由銀行自己承擔。
其實,類似時間久遠的存單兌現難題,一直屢見不鮮。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李女士1996年在工商銀行朝外儲蓄所存了1.6萬元錢,時間久給忘了,9年以後才翻出存單來,銀行告訴告訴李女士,現在的電腦系統里沒有當初存款的資料,所以不能辦理取款業務,必須找到原始檔案才行。
據《燕趙晚報》報道,河北省平山縣陳家峪村的陳蘭平,有一張父親遺留下的1000元定期存單被銀行拒付,從2006年開始,奔波了8年也沒能取出來。
誠然,隨著銀行機構調整,核實年代久遠的古老存單確實存在一定的客觀困難,但諸如「找不到存根」、「電腦里查不到」、「央行有規定」等借口,絕不能成為銀行拒絕兌現、推諉扯皮的理由。即便這些情況屬實,也是銀行的過失,並非儲戶的責任。
眼下,一些銀行在面對老存單時,仍然推諉敷衍,既不承擔舉證責任,又拒不兌付,甚至互相踢皮球,導致儲戶投入大量時間、金錢成本,四處奔波,百般維權,卻無法圓滿解決。無奈之下,有的儲戶乾脆把存單一了之,或者權作收藏,自認倒霉。
具體到本案,官方媒體後續並未對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結果進行報道,我們也不知道駱先生、胡女士的訴訟請求是否得到支持。但是不論如何,銀行以央行規定為理由,拒絕兌付存單的方式無疑簡單粗暴,違反法律規定,令儲戶十分寒心。
中國農業銀行
這些現象頻繁發生,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銀行霸王條款過多,缺乏契約精神和服務意識,與另外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也有一定關系。在此提醒廣大儲戶,遇到這種問題不管錢有多少,一定要積極主動維權,必要時訴諸法律討回公道。
拿起法律武器,這不僅是維護存單上的紙面價值,更是倒逼銀行增強服務意識,積極承擔責任,為千千萬萬的儲戶爭取合法權益,可謂善莫大焉。
『叄』 保險宣傳單
這個貌似不允許 我很懷疑你們公司是怎麼培訓的
『肆』 客戶存款10萬後有5L的油可送,客戶比較貪便宜,如何做避免客戶再次索要禮品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4
『伍』 銀行功能區的劃分
銀行功能區有,公司服務區:主要針對公營。現金服務區(個人服務區):取現換領、個人存取款。自助服務區:自助終端機、ATM機、存取款機。瀏覽區:大堂經理服務、宣傳單、領取對號、領取各類表格單據等。等候區:等待辦理業務。
銀行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央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央行。
國有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國有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瑞銀集團、法國興業銀行等。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央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央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職責: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機構,商業它主要的業務范圍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職責: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陸』 詳細舉出生活中運用貨幣時間價值的事例
1.購物分期付款。看到自己想要買的東西,而手頭又很緊的話,假如買的是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其使用效用可延長至好幾年,可把它視為與借錢置產同樣的道理,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來享用耐用消費品的效用。
2.貸款廣告。比如網路借貸或線下借貸,規定借款本金,及借款利率在規定時間償還本金及利息。
3.儲蓄型保單廣告。常見的儲蓄型保單廣告,計算貨幣的復利時間價值。
(6)儲蓄宣傳單擴展閱讀:
貨幣的時間價值產生的原因:
1.貨幣時間價值是資源稀缺性的體現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消耗社會資源,現有的社會資源構成現存社會財富,利用這些社會資源創造出來的將來物質和文化產品構成了將來的社會財富。
由於社會資源具有稀缺性特徵,又能夠帶來更多社會產品,所以現在物品的效用要高於未來物品的效用。
在貨幣經濟條件下,貨幣是商品的價值體現,現在的貨幣用於支配現在的商品,將來的貨幣用於支配將來的商品,所以現在貨幣的價值自然高於未來貨幣的價值。
市場利息率是對平均經濟增長和社會資源稀缺性的反映,也是衡量貨幣時間價值的標准。
2、貨幣時間價值是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貨幣的固有特徵
在目前的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是由中央銀行基礎貨幣和商業銀行體系派生存款共同構成,由於信用貨幣有增加的趨勢。
所以貨幣貶值、通貨膨脹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現有貨幣也總是在價值上高於未來貨幣。
市場利息率是可貸資金狀況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反映,反映了貨幣價值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降低的程度。
3、貨幣時間價值是人們認知心理的反映
人們總是對現存事物的感知能力較強,對未來事物的認識較模糊,人們存在一種普遍的心理就是比較重視現在而忽視未來。
現在的貨幣能夠支配商品滿足人們現實需要,而將來貨幣只能支配將來商品滿足人們將來不確定需要。
所以現在單位貨幣價值要高於未來單位貨幣的價值,為使人們放棄現在貨幣及其價值,必須付出一定代價,利息率便是這一代價。
『柒』 平安保險太差了
曝光!無錫平安保險和工商銀行聯合騙保!
幾年前我們去工商銀行存款的時候,櫃台前有一人(後來才知道是平安保險公司的人)湊了過來,給了我們一張宣傳單,上面只簡單地寫了利息是多少,很吸引人。那人對我們說這是工商銀行的新存款業務,利息比一般銀行利息高。由於不清楚此人的身份,我們對此半信半疑,這時銀行櫃台員附和著說了一句「是的,這個利息高」,我們就自然地認為給宣傳單的人也是銀行職員,也認定了這是工商銀行的新業務。
給宣傳單的人對我們說「要存3年」,我們看著宣傳單上的利息,一想「3年」也還可以,就同意辦理1萬元看看。接著銀行櫃台員就給我們辦理了這項業務。之後,銀行人員又讓我們大約一周之後到銀行來拿辦理業務的單子,並說等單子辦好了,工商銀行也會提前打電話通知我們,讓我們接到電話再來工商銀行拿單子。
可是之後,我們等了半個月,竟然一直未接到銀行的電話。我們就主動到了工商銀行,一問,已經辦好了,銀行櫃台人員把一個大信封樣的東西交給了我們。為此強烈質疑工商銀行的信用,怎麼說話不算數啊,說了打電話卻不打!但至此我們仍相信這是工商銀行的新存款業務,本著對工商銀行的無比信任,而且又是銀行工作人員給我們辦的業務,我們沒有任何懷疑。直到回到家裡,拿出信封里的單子仔細研究,才發現上當受騙了!單子上明明寫的「保險」,而且是平安保險的業務!再看時間,根本不是當初說的「3年」,而是「15年」之久!
我們非常氣憤,可是毫無辦法,因為我們已經在騙子銀行和騙子保險公司的雙重忽悠下,稀里糊塗簽了字!
可是,1萬塊錢放十五年,十五年後恐怕只值1000塊了!大家想一想,誰會好端端地把1萬塊存個15年!如果不是受騙,誰會這么做?
現在,幾年過去了,我們決定把錢拿出來,雖然未滿15年,但是我們虧也要把錢取出來了!因為這個事情令人太窩澀了,這筆1萬塊的單子怎麼說也是心上一件事!於是,我們到工商銀行提出要把錢取出。
第一次我們帶全了保單資料去,銀行人員先讓我們自己和保險公司聯系,我們很納悶,當初是銀行辦理的,現在退保卻要自己和保險公司聯系!我們對此向銀行人員提出了質疑。銀行人員之後終於同意幫我們聯系,並說會幫我們把錢取出打在卡上,但是我們必須先辦一張工商銀行的存摺卡。於是我們花了1塊錢辦理了卡。銀行工作人員承諾,會在三個工作日內將錢打在卡上,然後由我們自己再來銀行取出。
回到家,我們越想越不對,那個銀行職員只是幫我們辦了一張存摺卡,絲毫沒有問我們要保單資料,保險公司怎麼會知道我們要退保?於是過了幾天第二次去銀行,一問,果然先前碰到了一個稀里糊塗的銀行職員!對此嚴重懷疑工商銀行員工的業務素質!這次工商銀行的另一個職員告訴我們,上次確實沒有辦理退保,只是辦了張銀行存摺卡而已,並告訴我們,如果要辦理退保,需要帶保單資料。我們心裡憋著很不舒服,上次帶的時候沒有問我們要,這次我們沒帶反而問我們要了!沒辦法,又白跑了一趟!
第三次,帶著保單資料來到工商銀行,給我們辦了退保,銀行承諾我們三個工作日會到賬。
我們多了給「三個工作日」一點餘地,過了一個星期,才第四次來到工商銀行。銀行一查,仍未到賬!銀行人員先說肯定是三個工作日還未到,之後問清了日期,才承認天數確實過了,就把我們安排到了銀行辦公室處理。辦公室里煙霧彌漫,非常嗆人!一個男的說,應該要10天才會到賬的。我們說是3天。他說不是3天,誰說3天了,要10天左右。我們火了,說3天又不是我們定的時間,明明就是你們銀行里的人跟我們說的天數!他沒話說了,就讓我們留電話。我們上次已經留給櫃台了,又留了一次!他說到帳後會打電話通知我們。
回到家後,下午銀行打電話來了,告訴我們由於過年,保險公司要到大概2月3日的時候才能把錢給我們到賬。我質疑,他馬上說有利息的。我一想還可以,就再請求他具體到賬後再打電話通知我們。
沒想到過了2個小時,又有人打電話來了。說要我們明天去平安保險公司的老窩去簽字,簽字了才能拿到錢!
我們對此很氣氛,那我們之前去工商銀行的四次都算什麼?對此平安保險公司的那人電話里回答我們「不管去銀行多少次,都是做無用功」!
我們質疑為什麼銀行里的說會直接給我們到賬,為此我們還特地辦了張存摺卡?那人回答銀行里的人不懂。
我們又質疑為什麼當初在銀行辦,現在卻要到保險公司才能退保?那人回答因為我們當初辦的工商銀行和現在我們去的工商銀行不是同一個。
我們質疑為什麼銀行里的人說可以直接到賬,你現在怎麼說一定要去保險公司老窩辦,還要簽字?那人回答銀行說的不算數,要他說了才算數。
我們質疑平安保險公司騙保,當初明明說3年,實際上確實15年!那人回答「那是你不了解這個業務」「你對這個業務太不熟悉了」!
沒錯,我們是不了解!那是因為你們平安保險公司的人自己都隱瞞著保險員的身份,以此身份為恥,羞於向我們老百姓公開,用小把戲引導我們誤以為是銀行職員。你們平安保險公司的人壓根就沒有對我們說這是保險,他們說不出口,怕說出來業務就泡湯了,又怎麼會向我們老百姓說明這不是儲蓄,這是保險呢?又怎麼會正大光明的向我們老百姓說明這個業務的詳細情況呢?我們直到手續辦完過了半個多月,收到單子後,才知道原來不是銀行的存款業務,而是保險;才知道不是3年,是15年;才知道當初那個櫃台前湊過來的人不是銀行里職員,是保險公司的人!可這一切有人向我們解釋過嗎???
而事實上就是平安保險公司借著工商銀行的名頭和信譽,聯合工商銀行一起對老百姓騙保!幾年前受騙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而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我們詢問電話里的人到底是銀行的人還是保險公司的人,他先回答是銀行的人!我們質疑,他又回答是保險公司的人。最後他又說是保險公司的人,但是在銀行里辦公,就在工商銀行城南分行里!距我們當初受騙已經幾年過去,而平安保險公司和工商銀行竟然還在聯合干這個缺德勾當,因為現在還有平安保險的人在工商銀行辦公!
在這整個事件中,我發現工商銀行是無知的,不負責任的,稀里糊塗的!一會兒要我們這樣,一會兒要我們那樣,又要我們花錢辦存摺卡,一會兒承諾3天,又變10天,又變2月3日!最後這些銀行里的承諾竟然都不算數,保險公司還諷刺我們先前在「做無用功」!要我們大老遠跑到他們的老賊窩去簽字!而簽了字以後不知道還有多少理由推拖!我們非常氣憤,我們全家發誓,與工商銀行再無任何瓜葛,不會再去辦它的任何一項業務,工商銀行的信譽在我們心目中已經連狗屎都不如!平安保險也不過是個騙子保險公司,專靠騙人的把戲混飯吃,昧著良心騙我們老百姓的血汗錢!騙子銀行和騙子保險公司,狼狽為奸!
無錫的兄弟姐妹們,大家的錢都不是好賺的,希望看了我的帖子後,不再有那麼多人上當受騙!請大家多多轉帖!
補充:剛清楚的知道,1萬元存了3年只有400塊利息,每年百分之1點幾!這就是無錫平安保險公司和無錫工商銀行聯合騙保的事實!不知道3年怎麼被他們說出口的!當初他們聯合鼓吹的高利息事實上要存15年之久!可是當初騙我們的時候,他們卻拿著高利息的宣傳單,騙我們說3年就可以拿到多少多少的高利息!壓根就沒提15年!騙子,一群冠冕堂皇的騙子!無錫平安保險公司和無錫工商銀行是不要臉的騙子!
『捌』 2021年存款利息是多少
30萬在銀行存3年的利率是4.8%,是否值得存?既然有這樣的疑問,一定是有銀行的人員說了某種銀行產品的利率。那麼,首先要確定這30萬是否存的是普通的3年定期。我們一起來看下2021年各大銀行的利率情況。
通過上圖可知,在我國無論是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還是民營銀行或者是地方性銀行,3年定期的大部分利率在2.75%到3.2%之間,極個別的地方銀行能達到4.1%,但利率都沒有超過4.2%的,與4.8%還有些差距。這說明,這30萬元存的不是3年普通款的定期。
2021年各大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是多少?
大額存單的利率一般要比普通存款稍高些,而且大額存單的起存金額是20萬。一般各大行的大額存單會分為兩大類,一般20萬元存款是一個利率檔;30萬元及以上又是一個利率檔。我們可以看下,2021年4月最新一周各大銀行的大額存單的利率。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30萬大額存單的3年期的利率在3.6%-4%之間,這與4.8%的差距還比較大。
這下可以判斷,我們可以發現30萬存銀行3年,如果利率有4.8%,那麼辦理的就不是定期存款呢!
那到底買的是銀行的什麼產品,利率能達到4.8%呢?
你買的產品很可能是保險理財類的產品
銀行其實除了有活期定期的存款產品之外,還有一些保險理財產品。這些產品是屬於保險公司的,銀行做的是中間業務,但這一塊的產品在銀行利潤當中佔有很高的比重。你要是留心的話,銀行的櫃台上都會發些理財產品的宣傳單,也有銀行的工作人員會給你推薦保險理財產品。
而保險理財產品往往為了吸引客戶,給的利率非常大,甚至有的年利率能達到12%。
所以說,如果你的存款30萬,買保險理財產品,能有3年,利率達到4.8%,也是不足為奇的。
那麼銀行人員告訴你利率能達到4.8%,應該在給你推薦的就是保險理財產品。
保險理財產品到底有哪些好處和缺點
保險理財產品憑借著高利率吸引著儲戶,而對於儲戶來說,同樣的本金,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息,這也是一直期盼著的。
保險理財產品的好處在於既具有保險功能的同時,還能進行投資理財,確實很是吸引人,這也是很多人在聽過銀行人員介紹後便購買了保險理財產品。
而保險理財產品同樣也有著不少缺點。第一,它不像存款,雖然利率低些,但是對於儲戶來說,是穩賺不賠的。但保險理財產品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也有可能利息沒有達到,反而本金有所損失。
另一方面,保險理財產品流動性差。有些短的理財產品是一兩年,長的五年十年,投資收益很難在短期內看到,而且資金變現能力弱,難以滿足需要靈活使用資金的投資者需求。
在銀行存30萬,3年利率4.8%,值得存嗎?
其實這個選擇的話,要看個人的性格特點。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穩定,不喜歡冒險的人,那麼30萬來買保險理財產品這樣的方式就不適合你,因為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利息的話,你會很失落,甚至根本接受不了本金損失的情況。
這時候,你要想利息最大化的話,可以提前比較下存款利率高的銀行,進行定存3年,以大額存單的形式存入。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並且能承擔一定的風險性的話,那麼你可以來購買理財保險的,這樣到期後你的利息要比普通存款多出來不少,這就是值得存的。
去銀行辦理定存或者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1. 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
在去銀行之前,自己應該要有所規劃,知道此行的目標,這樣就可以避免立場不堅定的情況,經不住別人一勸,結果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產品。
2. 問清楚自己買的是什麼產品,避免產生誤會
不管是定存還是選擇購買保險理財產品,都要向工作人員先問清楚,解答完自己心中的困惑,避免出現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說「存款變保險」這些誤會。
3.做好心理的預期。
高利息的背後,往往是高風險,在作出決定之前,要跟自己確定好,是否真的確定呢?最好是連問三遍,這樣能夠減少很多沖動性的行為。
『玖』 銀行門前貼宣傳頁存款送積分,積分兌好禮,雙倍積分違反廣告法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