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派出所為何要上門防詐騙提醒
法律分析:為切實提高轄區群眾的「反詐騙」意識。很多地方都開展「反詐騙」宣傳入戶走訪活動。通過開展「防詐騙」入戶走訪活動,可以有效拓寬了防詐宣傳的受眾面,是當地派出所認真負責的表現。
法律依據:《公安派出所執法執勤工作規范》 第三十二條 責任區民警應當動員、組織責任區內單位和群眾開展群防群治工作,建立群防群治組織,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減少可防性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的發生。
2. 派出所未經過我同意的情況下有權把被騙的受害人做成宣傳單進行防詐騙宣傳嗎
派出所的這種做法侵犯了你的肖像權,知情權,隱私權,他們應該向你道歉並賠償,否則,你可以考慮起訴他們。
3. 派出所防詐騙宣傳會晚上打電話嗎
不會
警察不會給你打電話的,除非是詐騙。
各地區派出所民警會組織進行防詐騙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單以及講解案例的形式進行宣傳,進一步加強群眾的防騙意識。
案例:為有效遏制電信網路違法犯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2021年01月14日下午15時,中山派出所民警帶領其他工作人員開展預防電信網路詐騙宣傳活動,進家戶,進門店,進單位,確保人人知曉,人人防範。
活動期間,我所民警深入社區人口密集處,通過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冊、現場解說介紹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防範電信詐騙常識向群眾進行宣傳。並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個人隱私,不要相信高利誘惑,不要輕信打款轉賬後發貨、中獎等詐騙活動。在遇到電信詐騙時不要理睬,一旦上當受騙,應保存好相關證據信息,如聯系電話、對方賬戶、轉賬憑證等,並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宣傳中,民警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解答群眾咨詢等形式向廣大群眾介紹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作案方式,並就電信詐騙的特點、電信詐騙的種類和危害性以及防範電信詐騙常識向群眾進行了宣傳。
4. 派出所全民反詐宣防工作實行什麼負責制
摘要 一是擴大宣防廣度「講反詐」。結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員雙報到工作的契機,將反詐宣傳融入警格常態化工作,組織民警打造組團反詐單元,鋪天蓋地開展反詐宣傳。通過在轄區人員密集場所懸掛反詐宣傳橫幅、張貼反詐宣傳海報;藉助運營商播放反詐提示彩鈴、推送防範簡訊;在隔離護欄、公交站台、電梯樓道、銀行櫃台顯眼處張貼反詐標語;在單位內部和轄區黨政機關全員推廣注冊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及公眾號、「熊貓反詐」公眾號,最大限度實現反詐宣傳「全覆蓋」。二是加強宣防力度「學反詐」。樂至縣公安局已與樂至融媒達成反詐宣傳戰略合作,針對縣域特色量身定製反詐宣傳方案,開展立體化反詐宣傳防範工作;持續注重反詐宣傳陣地建設,不斷壯大宣傳力量,在樂至縣聘請3名本地達人授予「反詐宣傳衛士」榮譽稱號,利用粉絲影響力持續擴大宣傳受眾面;組建成立反詐宣傳志願服務隊伍,將日常收集的真實案例和常見電信詐騙手法製作成VCR和宣傳資料,通過組織志願者發布短視頻和進社區、與群眾嘮家常的方式,及時宣傳最新案例、防範對策和注意事項等,第一時間讓群眾掌握最新最實用的防詐知識。三是提升宣防精度「教反詐」。一方面,按照戶籍地和流入地雙重負責制,責任民警親自上門對轄區戶籍的緬北迴流人員、被攔截勸返的擬出境人員和緬甸詐騙窩點人員(高危人員)進行法治宣傳教育,要求本人及其家屬簽訂不參與電信網路詐騙承諾書,注重對家屬的宣教工作,使其配合警方勸返滯留在境外的涉詐人員回國投案;另一方面,定期對轄區內發生的電信網路詐騙案件中受害人的職業特點、工作屬性、文化程度進行分析研判,指定專門民警主動與受害人對接,吸取經驗教訓並在轄區同類案件高發區域和場所開展「點對點、一對一」反詐宣講。如針對轄區內刷單類、投資類等高頻電信網路詐騙案件,組織民警多次深入學校舉辦反詐知識專題講座,向全體師生講解如何識別、預防各類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以及受騙後的自救途徑,切實提高師生的防範意識和能力,再進一步發動親朋和學生家長群防群治,構建「全社會」防詐體系。
5. 派出所聯合學校進行防詐騙知識宣傳
犯罪分子多冒充受害人的親戚、同學或朋友,通過套話騙取受害者的信任[1] 。
一般詐騙流程是:先撥通受害者電話,讓受害者「猜猜我是誰?」,如受害者說「真的想不起。」,犯罪嫌疑人就會說「你連我都忘了,那就算了。」;如受害者「恍然大悟」說「哦你是某某」,嫌疑人就會順著說「是呀,你終於想起來了。」,然後就說要去看望對方,獲得好感,次日或稍後兩日編造在去的途中出車禍、遭綁架、嫖妓被抓或包二奶被發現等謊言,向受害人借錢,讓受害者匯錢到指定的帳戶。
這種詐騙主要詐騙公司老總、高級官員,或者隨機撥打的某號碼段電話號碼,一些連號較多或吉數結尾的號碼如888、666、168之類的手機持有人。
警方還介紹,電話詐騙的犯罪分子准備充分,精心編制固定操作流程。在實施詐騙活動前,犯罪分子都會充分收集受害人的資料,還對詐騙過程進行「綵排」。同時,騙子們分工明確,一般以3-5人為一個小團伙,專人負責打電話,專人負責詐騙帳號管理,專人負責現金的提取。每次詐騙數額也不多,在3000-30000元之間。
犯罪分子普遍採用異地作案、異地詐騙、異地跨行取款,假如詐騙市民,一般撥打電話時都在外地,或者用外地手機在本地撥打。犯罪分子多來自於同一地域,相互間「掩護」意識強。
6. 民警通過直播的形式宣傳反詐火遍全網,這波反詐宣傳能起到多大作用
在如今這個網路遍布所有角落的時代,流量對於宣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直播行業剛興起的時候,更多的看到的是直播帶貨的禮儀,可是卻沒有想到對於一些正面事情的宣傳和報道也可以利用流量來進行,而這一次我們看到的這位民警通過直播的形式來宣傳反詐騙一下就火爆了網路由此可見,這個方式是可行的。而且效果一定是很好的,可能有人覺得起到的作用會不會沒有那麼大,其實不然最起碼讓很多從來沒有聽說過反詐騙APP的人全都聽到了。
所以警察利用網路直播的方式來宣傳反詐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大家也可以更多的思考一下,是不是還可以利用這種直播的形式來做更多正能量的事情呢?
7. 派出所上門宣傳防詐騙 要求簽名
法律分析:這個是他們完成任務的一個確認也就是上級要求他們發傳單,並且宣講。他們有這個責任,而且上級要確認他們的工作情況,以及對居民防騙普法的情況摸底,所以要求你們簡單的登記一下。這個無所謂的,對方在登門的時候,肯定要出示證件,並且出示警號,你們配合一下就行。當然也不是強制的,但是畢竟人一片好心,你簽個字什麼的,也無所謂。但是,簽字之前,先確認對方身份,然後確認文件內容(也就是要你簽字的那份文件),都確認後,沒其他問題,就簽個名得了。另外,登記表可能還包括家庭成員及文化程度,這個也是片警需要了解的東西。現在不像以前,以前是強制登記居住證。現在很多地方不再這么強制了,這給片警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可能他們這么做,也是對居住情況的一個初步的了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8. 派出所反詐騙工作措施
法律分析:派出所反詐騙工作措施有:1、向群眾發放防電信詐騙宣傳資料,講解電信詐騙的慣用手法、作案方式等進行反詐宣傳。2、在轄區內張貼防電信詐騙宣傳海報,進一步強化群眾的防範意識。3、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電信詐騙的防範知識,電信詐騙案件類型等。揭露詐騙套路,提升群眾的反詐能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9. 預防電信詐騙宣傳教育活動有哪些
預防電信詐騙宣傳教育活動有哪些呢?請您在網路上找一找,就知道有哪些啊,宣傳電信詐騙的教活動了
10. 各地警察叔叔為反詐宣傳操碎心,反詐騙工作有多重要
反詐騙主要是預防詐騙,預防措施1。加強對海量信息的保護。電信詐騙案件的實施者大多將獲取信息作為犯罪的第一步。沒有受害者的信息,施暴者就很難或不可能下手。公安機關要制定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和方案,從源頭入手,加強對網路傳播的監管,加強對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市場信息的管理,特別是加強對公安機關內部人員的控制,堅決防止信息泄露出公安,給不法分子一個機會。對於以出賣個人信息換取金錢、物質或其他利益的人,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
特別是面對電信詐騙這種極具特色的犯罪,更要注重宣傳和防範,從源頭上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安機關的宣傳力度遠遠不夠。從全國統計網來看,幾個電信詐騙宣傳較好的省市的發生率遠低於宣傳明顯不足的省市,說明電信詐騙的宣傳防範工作還是很有成效的。在宣傳和防範方面,公安機關可以將這項任務從上到下細化到派出所和派出所,定期、定期、就地向人民群眾宣講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各種詐騙手段、防止受騙的方法、受騙後的處理方法。社區里給人們發傳單、小冊子、橫幅等。讓大家了解電信詐騙,從而減少電信詐騙的發生,減少人民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