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陝西武功縣有什麼特產
辣椒亦稱「秦椒」,屬武功縣特產,有辣味濃烈、皺紋均勻、角型修長、色澤鮮紅,入湯不沉等特點。1989年,省政府確定武功縣為辣椒種植基地縣。
大蒜建國前,境內種有生產蒜苗或早蒜苔的當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為主,零星種植,一年一料。土織布土織布含棉量度100%,它選用全優質棉花為原料,採用不上槳工藝,沒有人為的污染,純手工製作,用腳踏木製斜梁織布機加工而成。
曬煙武功煙葉種植及烤制加工技術,始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民國期間,上下塬均有種植,多以自食為主。其品種主要有「落地黃」、「黑大漢」等,古老的煙種「小蘭花葉」偶有種植。
普集燒雞色亮、肉爛、味香、百食不厭,歷史悠久,遠近聞名。
旗花面據傳明孝宗的正宮娘娘不食,張榜招廚,烹煮雞湯伴以雞蛋餅,切成菱花狀,佐以香料,雞油上飄蔥花,細面些許,後即食。具有薄勁、光、稀、煎、汪、酸味出頭等特點,風味獨特。武功京官傳至鄉間,流傳於今。
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91644.htm?fr=aladdin#9
⑵ 武功縣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怎麼樣
武功縣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是在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注冊成立的,注冊地址位於武功縣普集鎮人民路。
武功縣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12610431794132178F,企業法人徐風光,目前企業處於其他狀態。
武功縣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經營范圍是:全縣信息化、政府信息公開推進工作及政務信息、網上宣傳等工作。
通過愛企查查看武功縣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張秀英的工作簡歷
1971.02——1973.08,參加襄渝鐵路建設;
1973.08——1978.08,陝西省武功縣楊陵公社、普集街公社婦聯主任;
1978.08——1984.07,陝西省武功縣婦聯幹事;1984.07——1995.01,陝西省咸陽市婦聯幹事、宣教部副部長、部長(其間:1986.09—1988.07在中國婦女管理幹部學院學習);
1995.01——1999.08,陝西省三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1994.09—1996.12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9.08——2004.03,咸陽市婦聯主席;
2004.03——2004.04,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市婦聯主席;
2004.04——2004.06,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婦聯主席;
2004.06——2009.02,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2009.02——,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
省第十次黨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婦女第九次代表大會代表。
⑷ 清朝都有什麼官級都相當於現在什麼部門
清朝的核心級別,以乾隆時期為准,是九品十八級制度。即總共分為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品和從品,共十八個等級。
但是,要另外加上皇帝、太上皇的一個特殊品級,即超超品。而親王、郡王、貝子、貝勒,還有被賜封公侯伯爵位的功臣,以及公主額附(駙馬)的級別都是超品,高於正一品,屬於榮譽頭銜,俸祿較高。還有一類,即不入流,是從九品以下的官府雇傭人員。所以,全部算起來的話,共有二十一級。
我國現在最新的《公務員法》規定,我國公務人員,共分為12個職級,19個待遇級別。職務級別根據所擔任職務來確定,如部、省、縣長等來界定。
比如,現代的縣處級正職(正縣長、正處長)就是7級職務,跟清代的正七品縣令級別正好對應。
最高職位的對應關系我們就不類比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數較少,比較清晰。
而清朝的不入流人員,類似於現在的公務輔助人員。雖屬於公務人員,可以穿公務制服,但屬於編外。
但是,清朝有一個核心機構,就是軍機處。清朝軍機處大臣的品級是不定的。如果是親王擔任,那就是超品,如果是尚書擔任,那就是從一品。職責,類似於現代的中央常委,掌管全國一切事務的最終決策。
撿出清代的主要官職說明一下,以職責劃分。
正一品,包括「三太」,即太師、太傅、太保,還包括各殿閣大學士、大將軍。類似於現在的人大、國務院、政協、軍委的最高長官,都是1職級正國級。這在古代全是殿閣大學士、大將軍,加太師、太傅、太保銜。
從一品,「三少」,即少師、少傅、少保,外加「太子三太」,以及尚書(古代六部部長,現代被分為了兩級,即2職級副國級,和3職級正省部級)、都御史(類似現代最高檢檢察長,屬於2職級副國級,刑部尚書是最高法大法官)。
正二品,「太子三少」,總督(封疆大吏,負責一省或多省的地方軍、政、法實權主官,現代沒有對應的,軍事上有點大軍區總司令的意味,如果對應一省,就是3職級正省部級)、內務府總管(統管大內,很牛的)。
從二品,侍郎(六部副部長,職權相當於現在的4職級副省部級),巡撫(負責一個省的行政、司法和軍事,類似於集中了省長、省法、省檢、省軍區的職權,職權大於3職級正省部級,又小於2職級副國級),布政使(各省主官,歸總督、巡撫管,類似4職級副省部級,主管民政、稅務的副省長)。
正三品,按察使(類似各省法院院長,4職級副省部級),大理寺卿(地位略低於刑部,主管案件復核,職責類似於現在的最高法庭長,有可能是4職級副省部級,或者5職級正廳局級),學政(相當於現代主管教育副省長或者省教育廳廳長,4職級副省部級或者5職級正廳局級)。
從三品,鹽運史(現在也是專營,但是沒有鹽運史的職權大)。
正四品,大理寺少卿(類似於現在最高法的副庭長,5職級正廳局級或者6職級副廳局級),鴻臚寺卿(相當於外交部禮賓司司長,5職級正廳局級),道員(如布政使道員,類似於省屬廳局的廳局長,相當於5職級正廳局級)。
從四品,知府(相當於現代的市級正職,5職級正廳局級,但是有副省級市,那就相應的提高職級為4職級副省部級)。
正從五六品,對應副市級,及市屬各局,大多對應6職級副廳局級,或者7職級正縣處。當然副省級市的副市級屬5職級正廳局級。
正七品,知縣,相當於縣長,7職級正縣處級。
從七品到從九品,縣丞、知事、縣主簿及其他人員,基本上對應8職級副縣處、9職級正鄉科級、10職級副鄉科,及11、12職級的科員、辦事員等。
從上面的對應關系來看,清代的四品官員,基本上就是現在的正廳局級幹部,特殊情況可能是副省部級,或者副廳局級幹部。
清朝退休制度:
據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規定,各部院屬官凡年五十五歲以上者,堂官(指的是尚書、侍郎級別的)需詳細甄別,最多不過七十歲。七十歲以後,便要勒令退休。七十致仕,特別對一些職位較高的官員,只是個大體界限,很多場合與本人的精力和皇帝或是上級官員的態度有重要關系。
清代官員致仕,一般由本人自行陳請,三品以上官可向皇帝直接上奏摺,四品以下京官由所在部院堂官上奏。外官則通過督撫,經吏部求批。
官員致仕以後,便算開缺,需要立即請旨補官。但也有例外,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以「大學士職司贊襄」,有的又以「宣力有年」對於致仕的官員為其保留一個月的官職,表示「國家眷念舊臣,加恩輔弼」之意。
從待遇上看,致仕可分為「著令休致」即同意退休;以原官休致,也就是退休後保留原來品級的榮譽頭銜。至於原官俸祿,也有具體規定。
通常情況下,凡大學士、尚書這一級官員,若以原官致仕,回鄉後可給予全俸的優待;若因京察自陳原品退休的,給予半俸;部議致仕人員不給俸祿。但不管全俸、半俸或是不給俸,都不是絕對的,只要皇帝開恩,半俸也可改成全俸。
有的官員致仕以後,皇帝為了酬勞他任上的功勞酌予加銜、晉秩的恩寵。雍正十一年(1733年)七月,大學士陳元龍「以年老具疏乞休」。
雍正因陳元龍勞苦功高,又念他是康熙老臣,命「加太子太傅銜,以原官致仕」。這是加銜的例子。雍正元年初,雍正給老病乞休的吏部左侍郎李旭升加以尚書銜,則是屬於晉秩的例子。
官員在請求致仕時,也有遇到另外情況的,就是皇帝認為有意怠慢,而給予處分的。乾隆五年(1740年),工部尚書魏廷珍以「老病乞休」,乾隆認為他到任以來,沒有顯著政績,也無任何建樹為由,下令將他革職回籍。
被皇帝勒令退休的情況時有發生,勒令具有處罰的意思,年齡和身體條件不是主要因素,它和自陳休致在性質上有本質區別。
比如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新皇帝雍正發現翰林院和詹事府等秘書機構中,存在「結黨營私」和「互為援引」的事。於是便令大學士張鵬翮、尚書田從典、徐元夢等有關官員,會同甄別,並將查處人員「解退回籍」。這些被解退的官員,就是屬於勒休,當然也就不能享受掛職、俸祿等待遇了。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官員因犯過失受到彈劾,皇帝為了保全他的面子,令其休致以代處罰。這樣的例子也不少,乾隆時期,朝廷考試翰林院和詹事府編修、檢討以上,侍講、侍讀學士以下官,其中一部分成績不好,皇帝便著令休致,也含有以休致代罰的意思。
致仕的官員得到皇帝批准後,也不是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在離職前必須將任內各項事務交代清楚。地方正印官還得清查錢糧倉庫等項。完成交接工作,是休致前必須做好的工作。
當然了,官員致仕以後,也有因為皇帝需要而重新啟用的,此類例子在康熙、乾隆朝都有實例。總之就是皇帝不需要,官員就可以退休,皇帝需要,退休的官員也得重新回朝再次效力。
⑸ 一個縣一般有幾個副縣委書記
一個縣一般有2個副縣委書記。
第一縣委副書記是縣委副書記、縣長,另一個縣委副書記協助書記主持縣委日常工作。
舉例如下:
中共武功縣委關於縣委常委分工的通知
各鄉鎮黨委、縣委各部門,縣級國家機關各部門黨組(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
經研究決定,縣委常委分工如下:
縣委書記孫亞政:主持縣委全面工作,兼管武裝工作。
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勇鋒: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
縣委副書記張 忠:協助書記主持縣委日常工作,負責信訪工作和雙擁工作,協調編制、考評及環境保護工作。分管縣委辦公室、機關工委、檔案局、總工會、團縣委、婦聯、科協、殘聯、聯系縣人大、政協、駐武部隊。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衛西亭:協助縣長主持縣政府日常工作,協調園區建設工作。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梁勝利:負責組織人事工作,協調農村工作,主持縣委組織部工作,分管縣委農工部(新農辦)、黨校、老乾局(關工委)。
縣委常委、副縣長張雲哲:負責人事工作和城市建設工作。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侯軍利:負責黨風廉政建設,投資與發展環境建設工作,協調工業經濟工作,主持縣紀委全面工作。
縣委常委、武裝部部長曾俊偉:負責軍事和人民武裝工作,協調駐武部隊。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永亮:負責政法和社會穩定工作,協調城市經濟工作。主持縣委政法委工作,分管「610」辦、公、檢、法、司工作。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亞娥:負責宣傳思想、新聞輿論和文化建設工作,協調計生工作。主持縣委宣傳部工作,分管精神文明辦公室。
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李博厚:負責縣委日常工作、主持縣委辦公室工作。
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何 銳:負責統一戰線,對台工作,協調招商引資工作。主持縣委統戰工作,分管工商聯、台灣工作辦公室、「816」辦,聯系各民主黨派。
中共武功縣委
2007年3月23日
⑹ 咸陽市組織部李軍任什麼職務
千軍昌,男,漢族,1956年2月生,陝西戶縣人,197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 歷任戶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共青團西安市委副書記,中共西安市雁塔區委副書記,中共臨潼縣委書記,中共西安市臨潼區委書記(副市級),中共西安市新城區委書記,中共西安市委常委、新城區委書記、西安市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正市級),中共咸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中共咸陽市委書記。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十一屆省委委員,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姜鋒,男,漢族,1960年5月生,陝西澄城人,198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7月參加工作,碩士研究生文化程度,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高級會計師。 歷任陝西省財政廳商貿處副處長,西北飯店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陝西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陝西省地方稅務局黨組副書記、局長,中共咸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十一屆省委委員,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衛華,女,漢族,1968年11月生,河南許昌人,198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理學學士。 歷任共青團西安市蓮湖區委書記;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共青團西安市委書記、黨組書記;共青團陝西省委書記、黨組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共咸陽市委副書記(正市級)。 十七次全國黨代會代表,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十一屆省委委員,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趙潤民,男,漢族,1962年3月生,陝西澄城人,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經濟學學士。 歷任合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中共合陽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中共渭南市臨渭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中共渭南市臨渭區委書記;渭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發改委主任;中共咸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涇渭新區(空港產業園)黨工委書記;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市長。 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劉曙陽 劉曙陽,男,漢族,1964年12月生,江西信豐人,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工程碩士。 歷任中共陝西省委辦公廳人事處副處長、處長,辦公室主任;中共黃龍縣委書記;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中共咸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惠進才,男,漢族,1962年3月生,陝西富平人,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研究生文化程度。 歷任中共合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大荔縣委副書記,中共蒲城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中共蒲城縣委書記,中共咸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陳俊鋒,男,漢族,1962年10月生,陝西乾縣人,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碩士研究生文化程度,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歷任武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中共武功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中共武功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中共武功縣委書記,中共咸陽市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楊勇,男,漢族,1963年1月生,陝西米脂人,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文化程度。 歷任清澗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榆林市(現榆陽區)人民政府副市長;榆林地區(市)公安處(局)黨委副書記、政委(正縣級);榆林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漢中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局長(副市級);中共漢中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中共咸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唐利如,男,漢族,1971年9月生,湖南資興人,198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經濟學博士。 歷任共青團郴州地委副書記、黨組成員,共青團郴州市委書記、黨組書記,共青團陝西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咸陽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趙寬興,男,漢族,1959年9月生,甘肅寧縣人,197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 歷任步兵第五十五師政治部秘書科科長,蘭州軍區司令部辦公室秘書處副團職秘書、正團職秘書,蘭州軍區司令部外事處處長、編研室副主任、辦公室副主任,空軍航空兵第三十六師代理副師長,蘭州軍區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咸陽軍分區司令員,中共咸陽市委常委、咸陽軍分區司令員。 馬俊民,男,漢族,1962年4月生,陝西旬邑人,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2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 歷任共青團咸陽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共青團咸陽市委書記、黨組書記、市青聯主席,中共乾縣縣委副書記(正縣級),中共興平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興平市委書記,中共咸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⑺ 咸陽武功縣有什麼創業的特點和優勢
武功縣創業項目
項目1木業加工
項目名稱:
木業加工
項目經營產品:
松木地壟骨,杉木框料等裝飾裝修材料製作
市場需求分析:
隨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推動著消費理念的不斷改變,人們對美觀與舒適的環境的追求體現的更為明顯,各企、事業單位及家庭對辦公﹑居住環境的裝飾裝修更臻於完美,因此該項目市場需求量大,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資金投入預算:
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總投入5—20萬元。
投資風險評估:
盡管以裝飾裝修材料為主的木業加工,市場需求量較大,但是由於從事木業加工的企業較多,市場競爭無疑異常激烈,因此該項目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
項目收益預測:
因為項目市場需求量較大,所以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年凈利潤約為3—5萬元。
專家論證指導意見:
該項目屬生產製造行業,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因其產品市場需求大、投資少、見效快,故以此為創業項目不失為可行。創業者應從產品的特色、質量、價格、服務等方面樹立起企業的獨特形象,形成品牌效益,才能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項目2一次性飲水紙杯製作
項目名稱:
一次性飲水杯製作
項目經營產品:
一次性飲水紙杯
市場需求分析:
隨生活節奏的加快與人們健康、衛生觀念的不斷改變與加強,無論是家居還是公共場所,傳統的接待飲用水杯逐漸被一次性飲水紙杯所替代,由於該產品使用范圍廣泛,市場需求量很大,銷路較廣,因此該項目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資金投入預算:
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總投入約為5—7萬元。
投資風險評估:
由於一次性飲用水杯製作工藝簡單,投資少,收益好,直接導致生產該產品的企業較多,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但因其市場需求量較大,故該項目的投資風險較小。
項目收益預測:
在保證產品的質量與營銷網路的成功構建的前提下,年凈利潤可達5萬元以上。
專家認證指導意見:
該項目為生產製造業,產品市場需求量較大,投資不大,見效較快,可用作下崗失業人員的創業項目。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創業者應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樹立價格、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同時應保證產品銷售渠道暢通,從而形成規模效益。
項目3金屬門窗、護欄製作
項目名稱:
金屬門窗、護欄製作
項目經營產品:
不銹鋼門窗、護欄
市場需求分析:
由於安全意識不斷加強,人們對辦公,家居安全防範工作越來越注重,特別是近年來各地諸多企事業單位辦公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和住宅小區不斷增多,市場對不銹鋼防盜產品的需求量很大,該項目的市場前景良好。
資金投入預算:
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總投入約為1.5—2萬元
投資風險評估:
由於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較多,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該項目投資存在一定的風險。
項目收益預測:
在正常銷售的情況下,年凈利潤可達3—5萬元。
專家認證指導意見:
該項目產品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明顯,適合做為創業項目。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創業者應從成本、價格、服務等方面取得優勢,通過靈活的經營策略,提高企業與產品的知名度與市場競爭能力。因不銹鋼產品的生產、製作工藝技術含量較重,創業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大對實用性與觀賞性相結合的產品研發力度。此外,該項目的選址要慎重,盡量避免生產噪音給周邊居民造成不便。
項目4農副產品加工
項目名稱:
農副產品加工
項目經營產品:
糧油棉麻加工
市場需求分析: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進行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原料充足,采購成本較低,且市場對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的需求量較為平穩,只要企業經營策略得當,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經濟效益較為明顯。
資金投入預算:
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投入可視企業規模而定,3—100萬元均可。
投資風險評估:
從事農副產品深加工的企業隨市場需求的增長將會不斷增加,市場競爭將隨之逐漸增強,但由於該項目的產品市場需求較為平穩,因此投資風險不大。
項目收益預測:
該項目產品市場需求穩定,經濟效益明顯,其效益的多少與企業規模有直接關系。
專家論證意見:
該項目為農副產品深加工行業,盡管有一定的市場競爭,但由於市場需求穩定,故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所以不失為一個較好的創業項目。創業者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要從價格、服務以及研發適銷產品等方面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企業知名度,以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項目5無公害蔬菜種植及加工
項目名稱:
無公害蔬菜種植及加工
項目經營產品:
各種蔬菜、野菜
市場需求分析:
跟隨健康理念的不斷改變,人們對飲食的衛生與營養越來越關注,該項目之產品正是以現代人需求的純天然、無污染、營養豐富的特點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因此該項目產品市場需求潛力較大,項目發展前景廣闊。
資金投入預算:
依據生產規模,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總投入3—20萬元不等。
投資風險評估:
只要保證銷售渠道的暢通,則投入回收較快,故該項目投資風險較小。
項目收益預測:
該項目收益情況視生產規模所定,小規模的企業年凈利潤可達2萬元以上。
專家論證指導意見:
該項目以資源豐富、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明顯等特點,非常適合作為創業項目。創業者需在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相關規定標准和品種繁多的前提下,注重產品銷售渠道與網路的構建,以保證產品能以最快捷的方式進入市場,佔領先機。在完善本項目的基礎上,創業者可以據此進行「公司+農戶」模式的探索和進行立體農業綜合開發,逐漸步入綠色良性循環發展方向,以不斷擴大企業規模。
項目6花卉栽培、銷售、出租
項目名稱:
花卉栽培、銷售、出租
項目經營產品:
各類盆景、花卉
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社會物質與文化生活品味的提高,各企事業單位、家庭室內、庭院養花及擺放觀賞花卉已成為時尚,且鮮花已經成為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時尚禮儀用品,此為鮮花、盆景的出售、出租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因此該項目發展前程較好。
資金投入預算:
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總投入約為5—8萬元。
投資風險評估:
該項目投資少,收益快,易於上馬,投資風險較低。
項目收益預測:
若能保證適銷鮮花品種的供應,該項目年凈利潤可達4—5萬元。
專家認證指導意見:
該項目兼跨種植業與服務業,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明顯,完全適合用作創業項目。創業者應注意從產品的觀賞性與適銷性相結合以及服務等角度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加大企業宣傳力度,提升企業形象。花卉栽培技術含量較重,並需要一定的審美素質,因此創業者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審美素養。
項目7食用菌培植
項目名稱:
食用菌培植
項目經營產品:
食用菌類
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消費理念逐漸向衛生、精細、營養、保健等方向發展,食用菌以其獨特的營養與保健功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該項目的產品市場需求量較大,企業發展前景較為廣闊。
資金投入預算:
該項目投資可由實際情況而定,一般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投入約為1萬元左右。
投資風險評估:
該項目生產經營所需的各種設備及原材料均可就地取材,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項目上馬較為容易,因其市場需求較大,風險性較小。
項目收益預測:
只要經營得法,年純利潤可達3萬元以上。
專家論證指導意見:
該項目具有上馬容易,投資少、見效快等適合於做為創業項目的特點,正因為如此,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創業者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運用恰當的技術提高產量,形成規模效益。項目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要求創業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創業者還需加大銷售網路的構建,同時應考慮到此類產品的深加工,並以此擴大企業規模。
項目8禽、畜、水產品養殖
創業項目名稱:
禽、畜、水產品養殖
項目經營產品:
食、蛋用家禽類、食用畜類、淡水類水產品
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消費理念的改變,人們的飲食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使食、蛋用禽、食用畜類、淡水類水產品市場需用量迅速增長,為該項目產品的養殖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資金投入預算:
各類養殖業的投資規模較為靈活,可根據創業者的財務狀況而定,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幾十萬。
投資風險評估:
該項目投資少、見效快、容易上馬,且養殖品種均需防疫,故具有一定的風險。
項目收益預測:
該項目年凈收益與經營規模直接有關,只要經營得當,均能獲得可觀效益。
專家論證指導意見:
該項目屬傳統行業,以投資少,見效快,易於操作而適於作為創業項目。創業者在實際經營中應考慮到綜合開發以及產品深加工,以此擴大企業規模。同時,養殖業存在一定的技術含量,創業者須在遵循科學的前提下,合理養殖,均衡發展。
項目9禽、畜、水產品深加工
項目名稱:
禽、畜、水產品深加工
項目經營產品:
香腸、禽蛋加工、淡水魚片等
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生活內容的不斷豐富,人們對食品的花色、品種需求越來越多,以禽、畜、水產品為原料的食品深加工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巨大的市場需求決定著該類企業的市場發展前景較為廣闊。
資金投入預算:
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總投入9萬元左右
投資風險評估:
盡管該項目市場需求量較大,但同類產品企業較多,競爭非常激烈,因此,該項目具有一定的風險。
項目收益預測:
企業若能保證所生產之產品質量能達到相關規定標准,且銷售渠道暢通,該項目年純收益可達10萬左右。
專家論證指導意見:
該項目以其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明顯,投入較低而適合於作為創業項目。創業者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應注重構建和完善營銷網路,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發揮價格、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企業形象,進而形成品牌效應。
項目10環保磚生產
⑻ 芙蓉姐姐的由來,有什麼典故嗎歷史上真正的芙蓉姐是誰謝謝
陝西省武功縣人,目前網路流傳其為史家村人,但經其本人在重慶電視台的龍門陣對話節目中透露,她並不是史家村人.1996年考入陝西工學院機械設計專業就讀。陝西工學院位於漢中,在原北京大學陝西分校的基礎上擴建而成,高校合並的時候與漢中5高校合為現在的陝西理工學院。在評價這所學校的時候,史恆俠的同班同學認為,「學校雖然比較偏僻、簡陋,但是個適合讀書的地方」。她非常不能認同史對於母校的評語:「下三爛」,「不入流」。
在大學,學號為96123的史紅霞因為走路總是有板有眼像在表演,被男生戲稱為「多來米」,是96級少數有名氣的女生之一。這種名氣來源於:她曾經在讀完大一後休學一年重新參加高考「圓自己的北大夢」,然而沒有考上。這期間,她還出了一次車禍。當她重新回到學校後,整個人都變得「古怪了」。
芙蓉姐姐以混跡清華、北大的邊緣人身份在水木清華BBS發貼,並因此受到大量網友的揶揄和嘲諷,進而出名。名人效應迅速被網路擴散放大,進而被平面媒體炒作。
由於有心人介入幫其進行商業化操作, 芙蓉姐姐從原來的網路秀走向網路媒體,理所當然地平面、電視等傳統媒體也開始關注,讓芙蓉姐姐從網上燒到了大眾的現實生活中,一時之間街知巷聞。大大小小的公司、媒體也開始和其接觸,試圖進行商業合作,隨著她拍攝網路短劇《打劫》和入圍某演員海選,平凡的芙蓉姐姐的娛樂圈夢快要實現了。但是,中共中央宣傳部等有關部門認為,大多數大陸媒體完全失去了媒體應有的道德和社會責任,惡劣地利用芙蓉姐姐過火進行不正常炒作。據可靠消息透露中宣部認為其極大地影響到了廣大網民的正常心理和網路行為,逐於2005年7月中旬向各媒體發出通知將芙蓉姐姐「封殺」,以肅清不健康的網路文化。
⑼ 海燈法師走後,為何只有少林寺無動於衷他們之間有何恩怨
在最早由海燈以及其弟子講述的海燈出身版本中,他在1928年遇上了出自少林的汝峰大師,隨即便想跟汝峰大師學習少林絕技。不料汝峰要求說:本絕技概不外傳,必須是我少林弟子方可習之。海燈為了表示虔誠,皈依佛門拜師習武,這才開始學習少林武功。當時跟著汝峰一起來四川的還有一位少林弟子,因他們兩位少林高僧的指導下,海燈學得了不少的功夫。
而且他去少林寺只是帶了六個弟子掛單,釋行正才是正牌的少林方丈,他只能算是客人。接著同年11月海燈的弟子就開始將海燈跟少林扯關系,他的名聲因此變得更響亮,少林方丈的名聲就此傳開。他本人更是在1984年拍攝了《少林海燈法師》,這樣一來更是默認,他靠著這一名頭倒是大出風頭,釋行正作為正牌怎麼會樂意?
所以他把海燈跟弟子遷單,相當於下了逐客令,不愉快就此結下。不過釋行正終身弘揚禪法,看得比較淡,到圓寂都沒有出來澄清過。從海燈師徒離開後,少林寺也不再過問這件事,最後將這事捅出來的是登封縣縣委宣傳部。他們眼見著一個外來和尚冒充少林主持,還在報紙上大肆宣揚,不得已才出來澄清。當然,拋去真假方丈這事來說,海燈確實是一位高僧,所做出的貢獻也不能抹去。
⑽ 陝西省寶雞市副市長名字叫什麼
市 長:戴征社
工作分工: 領導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市編辦、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發展研究中心(市政府研究室)。 戴征社同志簡歷: 戴征社,男,漢族,1960年11月生,陝西武功縣人,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農學學士。現任寶雞市委副書記、市長。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西北農學院農業機械化專業學習;1982年7月至1984年10月為岐山縣農機管理站技術員;1984年10月至1990年2月為岐山縣農牧局幹事;1990年2月至1991年3月任岐山縣孝子陵鄉副鄉長;1991年3月至1995年9月任岐山縣蔡家坡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鎮長、黨委書記;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任岐山縣副縣長;1997年10月至1998年1月任眉縣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縣長;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任眉縣縣委副書記、縣長;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任眉縣縣委書記;2001年8月至2002年11月任寶雞市委常委、眉縣縣委書記(其間: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經濟專業研究生班學習);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寶雞市委常委;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任寶雞市副市長;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任寶雞市委常委、副市長;2008年2月以後任寶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長。 省第十次、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副市長:喬 軍
工作分工: 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分管市政府辦公室 (應急辦、接待辦、口岸辦、關工委、仲裁委、政務信息辦、寶雞展覽館、市行政服務中心、駐外辦)、市發改委(物價局、糧食局)、市公安局、市國安局、市監察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信訪局、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寶雞調查隊、市國稅局、市地稅局、高新區管委會、蔡家坡管委會、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外事辦、市政府新聞辦;協助戴征社同志分管財政工作。聯系市法院、市檢察院、駐寶部隊、武警部隊和市專家咨詢委員會工作。 簡歷: 喬軍,男,漢族, 1959年 1月生,陝西合陽縣人。 1986年 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3年 7月參加工作,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工學學士。現任寶雞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 1979年 9月至 1983年 7月在陝西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金屬熱加工鑄造工藝及設備專業學習; 1983年7月至 1986年 9月為西安鋼鐵廠團委、西安市未央區人事局幹事; 1986年 9月至 1989年 7月任共青團西安市未央區委副書記、書記; 1989年 7月至 1992年 3月任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黨委副書記; 1992年 3月至1995年 12月任西安市未央區譚家鄉鄉長、黨委書記(其間: 1995年 9月至 1998年 7月在陝西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5年 12月至 1996年 5月任西安市未央區委常委、譚家鄉黨委書記; 1996年 5月至 1998年 1月任西安市未央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其間: 1996年 7月至 1998年 1月下派任藍田縣委副書記、市駐藍田縣扶貧工作組組長); 1998年 1月至 2002年 7月任藍田縣委副書記、縣長(其間: 2001年 9月至 2002年 1月在陝西省委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2年7月至 2006年 10月任中共藍田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正局級)(其間: 2003年 9月至 2004年 1月在中央黨校第七期縣委書記進修班學習); 2006年 11月至 2009年 3月任寶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2009年 3月至 2011年 4月任寶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市委黨校校長; 2011年 4月起任寶雞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
副市長:徐 強
工作分工: 負責民政、科技、環境保護等工作。分管市民政局(雙擁辦、兵役)、市科技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環保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寶雞海關、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僑辦(僑聯)、市老齡辦、市殘聯。聯系市保密局、市科協和鐵路部門工作。 徐 強同志簡歷: 徐強,男,漢族,1962年2月生,陝西城固人,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6月參加工作,博士研究生。現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 1979年9月至1983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學金相專業學習;1983年6月至1984年12月為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繫輔導員;1984年12月至1986年3月任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系團工委書記;1986年3月至1989年10月任西安交通大學團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其間:1987年9至1989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學位班學習);1989年10至1993年6月任西安交通大學團委副書記;1993年6月至1997年2月任西安交通大學團委書記;1997年2月至1999年7月任省政府辦公廳副處級秘書;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任省政府辦公廳正處級秘書(其間:2000年9月至200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工程與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班學習);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任寶雞市市長助理;2001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寶雞市市長助理、市經貿委主任、市委企業工委副書記;2003年2月至2005年1月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市委企業工委書記;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國資委黨委書記;2005年7月以後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在省委組織部中青年領導幹部第三期國外進修班學習)。 省十次、十一次黨代會代表,九屆、十屆市委委員。
副市長:劉桂芳
工作分工: 負責社會事業發展工作。分管市教育局、市衛生局(愛衛辦)、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市體育局、市檔案局、市地誌辦、婦兒工委、寶雞職業技術學院。聯系團市委、市婦聯、市文聯、市社科聯。 劉桂芳同志簡歷 : 劉桂芳,女,漢族,1957年11月生,陝西扶風人,1974年2月參加工作,1987年3月加入民進,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中教一級。現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民進寶雞市委會主委。 1974年2月至1976年11月眉縣橫渠公社下鄉知青;1976年11月至1979年8月在寶雞師范學院中文專業學習;1979年8月至1980年2月為眉縣常興中學教師;1980年2月至1980年10月為寶雞市教育局幹部;1980年10月至1989年5月為寶雞市金台中學教師;1989年5月至2001年5月任民進寶雞市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副主委兼秘書長;2001年5月至2003年2月任民進寶雞市委會主委;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任寶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寶雞市委會主委(其間: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西北五省黨校研究生班法學專業學習);2006年12月以後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民進寶雞市委會主委。 省九屆政協委員。
副市長:張敬原
工作分工: 負責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分管市住房和城市建設局、市城鄉建設規劃局、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城管辦)、市國土資源局、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民防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園林環衛局、市河道委、陳倉物流園區建設管委會、法門寺文化景區管委會、石鼓山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投資(集團)公司、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張敬原同志簡歷 : 1981年9月至1983年9月為寶雞市教研室教研員;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陝西教育學院教育管理專業學習;1985年7月至1987年11月為寶雞市教育局普教科幹部;1987年11月至1996年5月先後任寶雞市教育局人事科幹事、副科長、科長;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任寶雞市教委副主任(其間: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在省委黨校中青班脫產學習);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任寶雞市政府副秘書長(其間:1998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班學習);2000年5月至2003年3月任寶雞市外事旅遊局局長、黨組書記;2003年3月至2003年4月任寶雞市政府黨組成員;2003年4月至2005年5月任寶雞市政府秘書長、辦公室黨組書記;2005年5月至2006年9月任寶雞市政府秘書長、辦公室黨組書記,市機關事務局局長(兼);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任寶雞市政府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兼);2006年11月至2006年12月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兼);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兼);2007年8月以後任寶雞市政府副市長。 九屆市委候補委員,十屆市委委員。
副市長:王拴虎
工作分工: 負責農業農村工作。分管市農業局(扶貧開發辦公室)、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供銷社、市地震局、西山建委、市氣象局、市煙草專賣局。 王拴虎 同志簡歷: 王拴虎,男,漢族,1961年10月生,寶雞市陳倉區人,198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2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學歷。現任寶雞市副市長。 1979年2月至1982年9月在寶雞縣馬尾河小學任教;1982年9月至1984年7月在鳳翔師范學校學習;1984年7月至1987年12月任鳳翔師范學校校團委委員、副書記(其間: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陝西青年幹部學院學習,任校學生會主席);1987年12月至1995年4月任共青團寶雞市常委、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其間: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在陝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班函授學習);1995年4月至1998年8月任寶雞市委辦公室綜合科副科長、科長;1998年8月至2001年12月任千陽縣委副書記(其間: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貿學院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班學習);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任扶風縣委副書記、縣長(2005年6月主持縣委工作);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扶風縣委書記;2006年12月以後任扶風縣委書記,寶雞法門寺文化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省十屆人大代表,十屆市委委員。
副市長:袁軍曉
工作分工: 負責經濟貿易和縣區工業園區建設工作。分管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小企業促進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鹽務局、寶雞供電局、省地電公司寶雞分公司、市郵政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 省無委辦寶雞市監測站。聯系市總工會、市工商聯、市台辦。 袁軍曉 同志簡歷: 袁軍曉,眉縣人,1964年1月生,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專業學習;1984年7月至1993年5月為秦川機床廠磨研所設計員、主任設計師;1993年5月至1993年12月任秦川機床廠副總工程師:1993年12月至1994年10月任秦川機床廠副總工程師兼磨研所副所長、所長(其間:1991年9月至1994年6月在西安理工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碩士研究生班學習);1994年1 0月至1995年12月任秦川機床廠廠長助理、副總工程師兼磨研所所長:1995年12月至1998年6月任秦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1998年6月至2001年5月任秦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秦川機械發展股份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2001年5月至2001年12月任秦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股份公司董事;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任寶雞市經貿委常務副主任;2003年4月至2005年1月任寶雞市經貿委主任、市委企業工委副書記;2005年1月至2005年8月任寶雞市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兼市工交辦主任;2005年8月以後任寶雞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
副市長:丁琳
工作分工: 負責金融投資和招商引資工作。分管市金融辦、市文物旅遊局、市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建設管委會、市招商局(經聯辦)、市人民銀行、市銀監局、工商銀行、農業銀行、 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長安銀行、農發行、省農村信用社寶雞辦事處及其他金融機構、各保險公司。 丁琳同志簡歷: 丁琳,女,山東聊城人,1964年3月生,1987年7月參加工作,2003年4月加入民建,博士研究生學歷,副教授,高級會計師。 1983年09月至1987年07月在陝西財經學院金融系金融專業學習,1987年07月至1988年07月為中國銀行青島支行幹部,1988年07月至1999年04月為陝西財經學院會計學院教師(其間:1995年03月至1997年07月參加陝西財經學院金融財政學院貨幣銀行學專業碩士學位班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9年04月至2000年07月任陝西財經學院會計學院金融會計教研室主任,2000年07月至2002年11月任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金融會計教研室主任,2002年11月至2004年10月任西安曲江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財政局局長(正處級),2004年10月至2004年11月為西安滻灞河綜合治理開發建設委員會主任助理,2004年11月至2007年11月任西安滻灞河綜合治理開發建設委員會主任助理、財政局局長(其間:2001年03月至2006年12月 參加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7年11月至2008年08月任西安滻灞生態區管委會副主任,2008年08月至2009年01月任西安滻灞生態區管委會副主任、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籌備辦公室副主任,2009年01月至2009年02月任寶雞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2009年02月至2010年03月任寶雞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2010年03月以後任寶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
市政府咨詢員:雷建平
工作分工: 協助喬軍同志負責信訪和維穩工作。
市長助理:王琳
工作分工: 負責高新區管委會工作。
市長助理:卓宇
工作分工: 負責陳倉物流園區管委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