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的水循環系統分別是哪家公司做的
北四環邊上的「水立方」已經巍然成形,水泡般的夢幻「外衣」讓每一個經過的路人都忍不住注目觀看。然而「水立方」的精彩並非只在其表。
袁昊然和他帶領的北京奧運會游泳競賽團體正在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都要瘋了」!在2008年初,游泳項目一共有5項測試賽(游泳、跳水、水球、花樣游泳和公開水域)作為好運北京系列賽事而舉行,「根據國際奧組委的規定,在奧運會籌備過程中,每個項目都要通過測試賽對賽事運行進行檢驗,游泳大項包括4個分項,因此我們要分別組織5次測試賽,按照我們與國際泳聯所簽訂的比賽承辦合同,像第16屆跳水世界盃等3項賽事都是國際最高規格單項
比賽。」
忙碌的工作並沒有讓袁昊然和他的隊伍忙亂,到目前為止,游泳項目的所有相關比賽組織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事實上,北京奧運會的游泳比賽從一開始就受到廣泛關注,更改游泳項目決賽時間一事更是一度被媒體大炒特炒。把北京奧運會的游泳決賽安排在北京時間的上午進行是利是弊,引起很多議論。
「在制定奧運會競賽日程的過程中,首先要滿足參賽運動員的需要,同時也要兼顧奧運會各個客戶群的利益,而比賽日程的最終決定權在國際奧委會。北京奧組委作為履行主辦城市合同義務將服從國際奧委會的決議。作出這個決定,也是國際奧委會綜合考慮電視轉播商等客戶群需要的結果。」袁昊然也是游泳運動員出身,在他看來,不管決賽放在什麼時間進行,對所有運動員來說都是公平的。「不光是中國運動員,國外運動員同樣也不適應在早上進行比賽,時間問題對所有運動員來說都是公平的。可能有人還會說時差問題,但我相信國外運動員為了能夠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肯定會選擇提前來到北京進行適應性訓練,到比賽那天,所有運動員過的都是北京時間。」
可是上午進行游泳決賽會不會影響現場觀眾觀看比賽的氣氛呢?畢竟大部分中國觀眾都不太習慣起床之後就坐到比賽場里。「奧運會和所有比賽都不一樣,我們在現場體育展示方面和文化活動部分作了大量工作,肯定會營造一個非常好的現場比賽氣氛,讓所有現場觀眾都滿意。」據袁昊然介紹,游泳比賽的現場展示將分成比賽之前和比賽期間兩個部分。製作精良的宣傳片將在比賽開始之前讓現場觀眾更加了解游泳比賽、更加了解奧林匹克;比賽期間包括頒獎時大量的音頻和視頻將穿插播放,比如游泳破紀錄後放什麼音樂、水球比賽進球後放什麼畫面、甚至跳水比賽播報員報分時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調,這些細節都將被一一考慮到。「以前經歷過的全國比賽,我們往往只需要提前10天左右到現場准備就可以,而奧運會我們這群人提早3年就開始動手了。」
前不久,在墨爾本進行的世界游泳錦標賽時,不少運動員都抱怨泳池裡的水太涼了,很多人不禁要問,奧運會比賽的水溫在多少度是合適的呢?袁昊然隨手拿起桌上一本厚厚的國際泳聯技術手冊,「北京奧運會游泳比賽的一切細節都會嚴格遵照國際泳聯的要求,奧運會比賽的水溫在25攝氏度—28攝氏度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
和很多世界上先進的游泳館一樣,在「水立方」的地下室里,有一套龐大的水循環控制系統,這個系統控制著池水的水質和水溫,袁昊然介紹道,「游泳池裡的水其實就是普通的自來水,但經過這套水循環系統過濾之後,才會變成我們看到的那麼碧藍透徹,同時經過無菌處理後水質也會變得十分干凈。」
水溫25攝氏度—28攝氏度,是最適合進行游泳的溫度。袁昊然相信,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北京奧運會的游泳比賽也會像水溫一樣,讓全世界的觀眾都覺得舒服無比。
「我不是一個好運動員」(采訪手記)
北京奧組委體育部的工作人員帶著我去找袁昊然的時候,偷偷地告訴我「他是一個大帥哥」。當我見到剛剛從食堂被「捉」回來的游泳項目競賽主任袁昊然時,心裡暗想他果然配得上那3個字,而且高大白凈的外形讓人懷疑他仍然是一位游泳運動員。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好運動員,甚至連亞洲比賽也沒參加過。」剛剛坐下來,一句略帶調侃味兒的話證實了我的想法。袁昊然從6歲起就開始練習游泳,後來成為北京隊的一員。和那些世界冠軍比起來,他的運動生涯平淡無奇,可袁昊然退役後並沒有因此而寂寞。從專業隊退下來之後,經過在北京體育大學幾年的學習,他來到國家體育總局游泳運動管理中心,開始參與組織管理國內一些游泳比賽。幾年下來,出色的專業工作能力加上不俗的外語能力,讓他成為北京奧運會游泳項目競賽主任。
「其實我要感謝中國游泳能給我這個難得的鍛煉機會,畢竟我只親身經歷過一次奧運會。在雅典時,作為實習人員,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奧運會與其他所有比賽的截然不同。賽事組織工作其實只是奧運會比賽中的滄海一粟,這其中與奧組委其他部分的溝通配合工作顯得更加重要。」
在采訪過程中,我注意到負責水上比賽項目的袁昊然,他的電腦屏保居然是一些飛機的圖片。也許正像他所說的那樣,奧運會的游泳項目比賽組織,不能只關心水裡的事情,還要注意和其他各方面的配合協作。
當回答完我最後一個問題,結束這次利用午休時機進行的采訪時,袁昊然迅速拿起桌上的文件起身准備離去,另外一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會議在等著他。
㈡ 2008年,北京為了奧運會修建了鳥巢,水立方和鴨蛋一樣的國家大劇院,很多人痛心疾首,極盡嘲諷挖苦之
老北京老建築是古董一般的存在,當然值得保留,但是北京同時也是國際化大都市,在不毀壞古建築的同時可以建設新時代的建築面相國際,而不應當目光短淺,墨守陳規,難道現在需要把整個北京全部做成現代化四合院么?很顯然無法滿足市場,鳥巢水立方哪一個不是一個時代的標志性建築,千百年後同樣是古董,作為一個旅遊城市也這些應該存在,世人在感受北京濃郁的人文氣息同時也看到了北京的繁榮,時代的變遷,跨越時空的思索,滄海桑田的歷史感嘆。是一個六朝古都帶著歷史的責任感與時俱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生生不息的時代精神
㈢ 北京水立方附近是不是有個什麼戲劇院
《北京演藝中心》
經北京演藝集團對國家體育館副館進行基礎改造。改造後的國家體育館副館(北京演藝中心)成為了北京市重要的雜技、馬戲劇場,今後將作為中國雜技「夢之隊」——中國雜技團的長期駐場演出地點,這一重大舉措,圓了中國雜技團60多年來始終沒有專屬劇場的夢想。國家體育館副館表演區,以副館為核心。改造後,在保留體育賽事用途的前提下,增加以馬戲、雜技為主的舞台表演的建築功能,增加舞台區、後台區、觀演區和觀眾休閑服務區等相關專業改造,滿足馬戲、雜技的演出要求,達到大型甲等劇院的標准,成為國內最大、功能設施最全的馬戲雜技專業劇場。各分區和輔助空間滿足各自不同的功能要求,為國家體育館改造成觀演場地營造出一個環境舒適、怡人、功能合理、流線便捷的理想的觀演空間。
《水滴劇場》
《水滴劇場》位於水立方南樓四層中部,西鄰水立方探秘館,東鄰北京奧運會水立方游泳紀念展。劇場面積約200平方米,座位150個,採用中國科學院激光研究所研發的尖端激光數字放映設備,可播放3D影片、激光高清影片等,同時可兼用於會議、發布會等商業文化活動。水滴劇場是國家游泳中心奧運賽後改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進一步豐富觀眾的參觀體驗,有效提升場館整體品位和水準,並為水立方可持續的科學發展提供重要平台。劇場試運行期分場放映奧運公益宣傳片和3D收費片。(票價20元)
㈣ 去過奧運會鳥巢和水立方裡面看比賽的來幫幫忙,幾個宣傳片的問題
我記倒是記得 當時印象還很深刻 不過那東西的確不好找 其他的媒體不知道有沒有放過的。。。
㈤ 中央六台放的北京宣傳片哪有下
北京奧運會火炬發布儀式: http://60.28.178.205/dload1.html?cid= 北京奧運會火炬線路和設計: http://60.28.178.205/dload1.html?cid= 福娃的介紹: http://60.28.178.205/dload1.html?cid= 城市介紹: http://60.28.178.205/dload1.html?cid=&movieid=37315
㈥ 2022年冬奧會宣傳片的觀後
2014年11月1日北京申奧宣傳片首次發布,宣傳片既展現了長城內北京市民冰上運動火熱的場景回,又介紹了長城答外張家口雪上活動飛揚的激情。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中的冰球賽場,首都體育館中的花滑競技,「水立方」游泳館改造後能舉辦冰壺比賽,還有國家速滑館等待建設……宣傳片展望了2022冬奧會比賽現有場館賽事安排、即將建設場館的初步規劃
㈦ 北京的「水立方」為何要改造為「冰立方」
引言:冬奧會已經臨近了,這是我國舉辦的又一重大的奧林匹克賽事。而且冬奧會的場館設置也非常的有意思,在08年北京奧運會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成為標志性建築的水立方,也即將變成冰立方了,目的也是為了迎接冬奧會,那麼是怎麼進行改造的呢?
冬奧會舉辦的時間剛好跟春節的時間比較臨近,再加上春節的時候,又可以看到航天員在太空上包餃子,所以人們都非常的期待年關的來臨。
㈧ 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全篇介紹
人物篇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秒的版本,一個是1分鍾的版本,這兩個版本主要是出於不同播放載體的需要。
在人物篇中,楊利偉、姚明等各領域優秀代表以及普通百姓都在片中出現,展示立體的中國。
《人物篇》的創意架構中,是由約50人的中國科技界、體育界、金融界、思想界、企業界等領域名人,按一組組的群像出現,來詮釋祖國形象。
當看到神五、神六、神七的6名宇航員,第一次身著訓練服站在一起時,即便沒有任何台詞,那種氣勢就能讓人感到很激動。
宣傳片沒有刻意追求幽默,「可能姚明與丁俊暉站一起,身高差距帶來的視覺會有一些幽默感」。體現的是國家文化品位。
在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期間,已經完成的人物篇准首先在美國播放,人物篇將出現在美國時報廣場以及電視台等相關載體中。隨後,國新辦計劃兩部國家形象片陸續在歐洲、拉美、中東等地區進行播放,向世界宣傳中國的國家形象,向世界推介中國。除了傳統媒體外,國新辦還將嘗試在全球各個地區的互聯網等新興媒體上播放國家形象宣傳片。 15分鍾的長片《角度篇》製作規模大,多個拍攝小組要走遍全國各地,通過800多個畫面,以不同的角度來闡述我國發展而能持續、多元而能共榮等的和諧。
《角度篇》的創意中,有一個桂林魚鷹捕魚的畫面,旁白引用孟子的「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以此來說明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角度篇》分為「開放而有自信」「增長而能持續」「發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榮」等8個篇章。其中有不少國內著名的景點,比如北京的天安門、人民大會堂、鍾鼓樓、北京奧運會標志建築水立方、鳥巢,上海的東方明珠、外灘以及世博會,廣州的亞運會,成都的大熊貓、寬窄巷子,西安的兵馬俑、碑林,西藏的布達拉宮等等都收入其中。
《角度篇》沒有迴避中國存在的問題。農民工及其家屬的生存現狀在片中多次出現,其中包括北京市石景山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課堂教學場景。 2010年國慶節前,國新辦將在國際主流媒體,面向世界觀眾,播放中國的國家形象宣傳。
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籌拍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2011年1月17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上播出,中國各領域傑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讓美國觀眾了解一個更直觀更立體的中國國家新形象。
該宣傳片從2011年1月17日開始在紐約時報廣場首播,每小時播放15次,從每天上午6時至次日凌晨2時播放20小時共300次,並將一直播放至2月14日,共計播放8400次。同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也從17日起分時段陸續播放該片。
㈨ 魅族MX3水立方宣傳片的是什麼歌曲
您好,
魅族發布會上演唱的組合,是逃跑計劃。你可以上網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