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能物流加盟
道路千萬條,千萬別安能!!!不管是走貨還是加盟!如果你做安能,動不動就是罰款,而且罰款數額幾千隨便罰,好像別人的💰都是大風刮來的!安能的制度就是王法!且不容任何異議,明明是不合理的制度,所有網點都難以做到,公司也不會改!只會以罰款為目的,網點之間都是相互殘殺不是同一個公司的感覺
『貳』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什麼
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
出處:《畫蛇添足》【作者】劉向【朝代】漢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譯文:
楚國有個祭祀的官員,給手下辦事的人一壺酒和酒具。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足夠,一個人喝這壺酒才有剩餘。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成的人喝酒。
一個人最先完成了,他拿起酒壺准備飲酒,就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為它畫腳。」他還沒有(把腳)完成,另一個人的蛇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於是就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為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酒。
啟示:
凡做一件事情,必須有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目標,要以清醒堅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被勝利沖昏頭腦的人,往往為盲目樂觀所蔽,而招致失敗。告誡人們切不可有了一點成績就頭腦發昏,沾沾自喜。節外生枝,故意賣弄,只會弄巧成拙,喪失原有的優勢。
名著《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回:「張翼諫曰:「將軍戰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告訴人們做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賣弄聰明,否則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會把事情弄砸。
『叄』 請問安能物流客服電話號碼是多少
安能物流客服電話為95344。
為維護客戶切身利益,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提升安能品牌形象,安能原官方客服熱線40010-
40088正式升級為95344。
拓展資料:
新客服熱線95344將從以下方面全面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1、全面提升安能品牌及公司形象,方便業務宣傳與品牌推廣。
2、95號能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客戶體驗度,降低了客戶的使用成本。
3、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業務咨詢、快件下單、快件查詢、增值服務和投訴受理等各項
優質服務
4、客戶的基本信息和歷史通信系統都將得以保存,當客戶電話呼入時,系統將自動的向服
務人員提示客戶的資料,客戶可以更為有效的為客戶服務。
優質的服務質量是安能一直在努力的追求!安能官方服務熱線全新升級,95344,讓我來試
試!
ANE安能物流-安能動態
『肆』 安能潤滑油質量怎麼樣
安能潤滑油質量穩定,客戶認可度非常高,適合中高端的車型使用。航太安能(北京)潤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潤滑油抗磨減摩劑、高溫抗氧劑研發,同時生產高檔車用潤滑油、特種工業油、復合型節能減摩劑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包括內燃機潤滑油、齒輪油、液壓油等系列產品,應用於汽車、機械、冶金、采礦、石油化工電子等領域。公司廣泛與國際復合添加劑公司、特種工業油調和廠、機車廠、船舶以及航空等領域有特殊要求的客戶合作。
公司生產基地佔地50餘畝,位於順義區李橋工業區,物流極為便利。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基礎油儲罐倉儲能力8000噸,綠化面積近4000平方米。公司擁有國際先進的全自動稱重式脈沖調合系統以及多條全自動生產灌裝線,技術力量雄厚,是集工業、車用、特種潤滑油研製、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潤滑油企業。公司擁有潤滑油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全程監控生產、檢驗、分析等各個步驟,確保所有產品符合國家及相關質量標准。
公司採用優質原材料以及通過專業台架實驗和實踐評定的高科技配方,滿足國際標准組織(ISO)、美國石油學會(API)等規格標准要求。公司強大的銷售網路平台,已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立銷售網點,產品深受用戶的好評。公司將著力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嚴格按照國際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架構組織企業生產經營活動。
『伍』 應屆大學生在安能的待遇怎麼樣發展空間大嗎
又到一年校招季,今天突然聽到同事說安能今年去的學校全是985、211高校,覺得還是有必要在此展現一個真實的安能給那些面臨找工作的學弟學妹們。當初通過校招這條渠道進入安能,歷經重重篩選,等到最後簽三方的時候,我們所接觸到的安能也只是面試官口中的安能。再加之網上根本沒有前幾屆進入安能的校招生所發出的關於這家公司的只言片語,於是就糊里糊塗的簽進來了。
首先是在宣講會上開出的那些條件。當初最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他的包吃,提供住宿。對於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習慣了以前學校的那種有宿舍,餓了有食堂的日子,一出社會除了面對公司的新環境,可能最讓人心煩的就是要去找房子,找室友合租。安能在這點還是很讓人滿意的,當然,這僅僅是局限於宣講會的宣傳上。進入公司之後,你有兩種選擇,一,住公司給你提供的宿舍;二、自己出去找房子住,公司提供補貼。可能大家又會好奇了,拿補貼也不錯啊。重點是,這補貼是多少?看你的運氣了,為什麼說看運氣?運氣就是看你分在哪個分撥,哪個城市,那個城市是一線還是二線。最低的租房補貼每月最低可低至100,吃飯補貼最低可低至260.請問260一個月能吃什麼?100塊一個月能租到什麼房子?除了那些偏遠點的山區,哪個地區那個二三線城市可以保證這么低的物價水平?那你會說,沒關系,我住公司提供的房子就行了。呵呵,你算得過公司?一樣的,你要是超出了你所在那個城市的應該匹配的補貼了,照樣從工資里扣除超出的部分。
我為什麼要著重強調這部分?我覺得簽工作就像一筆交易,你說到了你最好就做到,你要是做不到幹嘛誇下那樣的海口?
這只是一小部分。下面我來回答你們最關心的前途、發展空間這一塊。其實剛剛出來的大學生別跟我扯什麼前途、發展空間。你剛剛出來最首要的目的就是先沉澱自己、迅速去適應自己這種角色的轉變。當初幾百號來自全國各地的校招生嚷著來安能就是看上他的發展空間大,3、5年時間就可以當一個高級經理。是啊,確實可以,我們先別扯高級經理這么遠,我見過很多分撥的經理,他們離高級經理只差「高級」二字,說白了,光桿司令一個。回到這批校招生上,目前我所知道的就一個省區這邊走了估計也幾十號人了。為什麼走?看不到希望。這種狀態是很痛苦的。為什麼看不到希望?知道他們的工作內容嗎。這個區域的的什麼什麼做的不好了,誰誰誰,負責把改善計劃提交上來;那個區域哪裡哪裡又降低了,誰誰誰,催一下表的提交。這一批進來的大學生就是做著這些事情,每天在各種群里忙著各種表、各種培訓。當然,想往上爬也容易。只要你PPT做得好。呵呵,這個升職理由是不是很奇葩。那些小分撥不希望有女孩子過去,因為他們的操作工人手不夠,男孩子過去了需要搬貨的時候還可以當個操作工使,可以身兼數職。
關於安能的山寨,,我也不想多說了。等到明年的時候,估計大多數人會奇怪,咦,怎麼華宇又多了這么多加盟網點。一個沒有自己產品的公司,沒有自己特色的企業,做的再好,牛逼吹得再大,再多燒幾個四十億,那也只是個山寨貨。說實話,真是覺得挺丟臉的。
那些985、211的學弟學妹們,就不要來這里了。講真的,那麼多大企業好企業,來安能,屈才了。
『陸』 你們對安能物流的印象是怎麼樣的
還挺好的
我的大件物品寄回家就是用的安能物流,當時我是不在家的,跟我媽媽說了讓她們去幫我取東西的,據我媽媽說當時是准備讓我爸爸去小區門口取件的,但是別人送貨上門了。
『柒』 《畫草》宋 佚名是古詩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賞析:
李白懷才見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詩篇中多歌頌太陽和詠月之作。太陽是自然界中光明絢麗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純潔的象徵。尤其是明月,清新、明麗、寧靜、溫柔,因而詩人和它相親相近。在這首詩中,詩人還進一步把明月引為知己,對月抒懷。詩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達一種孤獨寂寥的思想感情。這種孤寂之情無法驅遣,於是詩人以奇特的想像,生動的描寫,把明月作為知音,相邀對飲。同時還異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類,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隨,好象並不是獨酌,但月不解飲,影徒隨身,這就更加突出了詩人的孤獨感,正如孫洙所說:「題本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復推勘,愈形其獨。」(《唐詩三百首》卷一)因為世少相知,詩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為伴,向月而高歌,對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悶。結聯進而要和明月、身影永遠結成忘情好友,將來在邈遠的碧空中相見遨遊。這表現了詩人對污濁現實的強烈不滿,在孤獨中嚮往自由和光明。 這首五言古詩,構思新穎,想像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
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賞析:
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他的創作實踐中,十分注意向漢魏六朝的民歌學習,從中獲得豐富的養料,充實和發展自己的創作,這首《子夜吳歌》就是詩人向民歌學習而又有所創造的例證。 《子夜吳歌》是六朝時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寫少女熱烈深摯地憶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現非常真誠纏綿,李白正是掌握住了這種表達感情的特點,在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閨中思婦那種難以驅遣的愁思。「長安」兩句寫景,為抒情創造環境氣氛。皎潔的月光照射著長安城,出現一片銀白色的世界,這時隨著颯颯秋風,傳來此伏彼起的搗衣聲。搗衣含蘊著思婦對徵人的誠摯情意。「秋風」兩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婦的深沉無盡的情思,陣陣秋風不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對遠方丈夫的憶念,更增加她的愁懷。「不盡」既是秋風陣陣,也是情思的悠長不斷。這不斷的情思又總是飛向遠方,是那樣執著,一往情深。最後兩句思婦直接傾訴自己的願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邊疆,返回家園和親人團聚,過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對勞動婦女的同情。這首民歌氣味很濃的樂府詩,樸素自然,流麗婉轉,真切感人。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賞析:
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曾說自己早年東游揚州,不到一年光景,「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可見李白是一位輕財重義,交遊極廣的詩人。這次,當他即將離開金陵,前往揚州時,朋友相送,在餞別的酒度上,李白寫了這首詩,作為臨別紀念。這些來相送的「金陵子弟」,不過是些年輕的朋友,彼此雖意氣相投,但在政治理想上未必一致,因此這首詩就很不好寫。說多了虛詞,沒有實際內容,只能流於淺薄、空泛。然而朋友相處,一旦分離,總是令人留戀的。現在如此寫來,恰到好處,它真誠地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重。詩的開頭兩句,就寫得很歡暢、豪爽,形象生動,意境豐美。暮春三月,楊花飛舞,金陵酒肆,吳姬勸嘗。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無論是「欲行」還是「不行」的人,都是興奮的、愉快的。所以接下去的兩句,用敘述的語言,簡潔、明了地總寫一筆惜別的熱烈場面。這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點,也表明了朋友之間的美好情意。於是最後兩句,以設問方式,用眼前景物,十分貼切而自然地抒發了這離情別意的深切: 請朋友們不妨問一問啊, 向東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 我們惜別的情意和它相比, 究竟是誰短啊又誰長? 如此作結,不僅形象生動,巧思巧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韻悠然。全詩語言清新流利,具有質朴的民歌風味,是李白詩中的名篇。 謝榛說:「太白《金陵留別》詩:『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妙在結語。」(《四溟詩話》)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賞析:
《行路難》共三首,是李白天寶三年(744)因遭讒毀而離開長安時作的。這是其中的第一首。李白在這首詩中,以滿腔的悲憤,深深的感嘆著世路的艱難,從而抒發了他久久郁積於心的痛苦和憂傷。一向嗜酒成癖的詩人,面對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進了,「玉盤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劍四顧,心意茫然。雖然壯志猶在,但是啊,欲渡黃河,冰已塞川;將登太行,雪又滿山。人生世路,竟是這樣難以逾越的艱難險阻。道路縱然如此崎嶇,詩人也並沒有就此意冷心灰,還是希望將來能有一天,象姜尚遇文王、伊尹見商湯那樣,做出一番宏偉的事業。可是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是怎樣撕裂人心的一聲吶喊。它深刻地揭示了一個有抱負的詩人,在那政治黑暗的封建時代,是怎樣的欲罷不能而又前路茫茫啊。最後兩句,雖然是以豪邁的氣概,寫出了對美好理想的憧憬,但這畢竟只是一種渺茫的希望。現實與理想的深刻矛盾,構成了這首詩的基調,它支配著詩人在難以平靜的感情的激流里,急劇地起伏跳盪,發出了巨大的轟鳴,形成了一種波瀾壯闊的雄偉氣勢,扣人心弦。 這首詩語言高華,但又自然明暢,音節高亢,但又抑揚宛轉。在短短的篇幅里,用了許多色彩濃重的字眼,化成了一個個鮮明突出的形象,如「金樽」、「玉盤」、「冰川」、「雪山」「碧溪」、「紅日」、「雲帆」「滄海」,把詩人的感情映襯得更加熾熱而強烈。悲歌慷慨,於抑鬱中沖出了奔放不羈的豪情,這正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的特點和感人力量。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宮女怨情的詩。在封建社會里,皇帝「後宮佳麗三千」,該有多少無辜的少女,長年被幽閉在深宮之中,度著那凄涼的歲月,遭受那難以忍受的折磨和摧殘啊。李白在這首詩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她們的不幸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詩的開頭兩句,寫這位宮女久久佇立階前,以致夜露浸濕了她的羅襪,冰涼冰涼的,這才把她驚醒。一個「侵」字,把宮女凝思忘情的痴呆形象,生動地烘託了出來。在這寂靜的深夜裡,這位宮女在凝思什麼?一個孤獨的少女,她該凝思什麼,又能凝思什麼啊。無限憂傷、抑鬱和苦悶的心情,通過這十個字所描繪的形象,鮮明地表現了出來。當她意識到夜露侵肌,轉身返回室內的時候,室內也同樣是冰涼冰涼的。「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放下簾子,是為了擋住寒氣的侵襲,可是透過疏簾,那明晃晃的秋月又正照射著,又該增添多少愁緒啊。她在那裡獃獃地望著和她相伴的孤月,通宵不眠。這里沒有正面著一怨字,而是通過形象本身的細節描寫,抒發了宮女的深深怨情,正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任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賞析:
《清平調詞》三首,是李白於天寶初年入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李白到長安後,受到玄宗非常的禮遇。玄宗曾親自「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把李白置於翰林院,賜以天馬駒,宮中宴會,玄宗巡遊,都讓李白陪侍左右,真是直上青雲。李白對唐玄宗的禮遇,以及當時的生活也是感到滿意的,所以寫了一些思想內容貧乏,歌詠宮廷生活的詩篇。這三首《清平調辭》,就是玄宗和楊貴妃在興慶宮沉香亭前賞牡丹,李白奉命而作。 第一首是贊頌楊貴妃的美麗。起句連用兩個比喻,一比楊貴妃的服飾,一比她的容貌姣美。通過兩個貼切的比喻就把楊貴妃的形象勾畫出來。次句進一步用牡丹花帶露顏色更鮮艷,來形容楊貴的艷麗和光彩照人。第三句筆鋒一轉贊頌象楊貴妃那樣的麗質和姿容,只能在神仙所居的「玉山」見到。結句更一層說明楊貴妃有如「瑤台」仙女,只應在皎潔的月光下於「瑤台」中相遇。全詩以妥貼的比喻,奇妙的想像竭力描繪、歌頌楊貴妃之美。 第二首寫楊貴妃因貌美而得寵。首句以帶露香艷的牡丹花來比楊貴妃,但又含有牡丹花承露,也好象楊貴妃受玄宗寵幸一樣。次句用楚王和巫山神女相會的夢境,來襯托楊貴妃被玄宗寵愛之深。巫山神女和楚王只是夢中歡會,而現實中的楊貴妃則是「三千寵愛在一身」。最後兩句又用趙飛燕受寵於漢成帝和楊貴妃相比,贊美楊貴妃遠勝趙飛燕。這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既頌揚了楊貴妃,又突出了她備受恩寵。 第三首正面寫玄宗對楊貴妃的無比寵愛。首句寫玄宗和楊貴妃共賞牡丹,但詩人突出玄宗對名花和有「傾國」之美的楊貴妃的歡愛,同時還包含著只有「名花」才能和楊貴妃相配,只有「傾國」之色的楊貴妃才配得到玄宗寵幸之意。次句明確點出唐玄宗面對「名花」和「傾國」佳麗的歡悅愜意。第三句具體敘寫只有名花與美人,能消除唐玄宗的春愁春恨。結句寫賞牡丹的地點和唐玄宗倚著闌干欣賞的神態。 這三首詩反復歌詠楊貴妃的美麗和唐玄宗的宮廷生活,雖寫得雍容華貴,但實際上表現了李白這一時期作為宮廷侍臣的庸俗方面。
《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遊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採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手法,向來為人傳誦,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作於出翰林之後。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長安後,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這時東魯的家已頗具規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性,以度時光。可是李白沒有這么作,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於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遊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於懷,所以在詩的最後發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游,也許並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於超脫現實,更便於發揮他的想像和誇張的才能了。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浮雲彩霓中時隱時現,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嚮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與天台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覺。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嚮往的地方,初出川時曾說「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對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熱愛,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嶺如我國的五大名山——五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可是李白卻在詩中誇說它「勢拔五嶽掩赤城」,比五嶽還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樣。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雲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夢中的天姥山,應該說是李白平生所經歷的奇山峻嶺的幻影,它是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誇大了的影子。
接著展現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於雲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詩人進入了夢幻之中,彷彿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製的木屐,登上謝公當年曾經攀登過的石徑——青去梯。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於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於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栗、驚動,煙、水、青雲都滿含陰郁,與詩人的情感,協成一體,形成統一的氛圍。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既高且奇;這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這奇異的境界,已經使人夠驚駭的了,但詩人並未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福地,於此出現。「雲之君」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於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這是多麼盛大而熱烈的場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像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金台、銀台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的驚心眩目,光耀奪人!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這里除了有他長期漫遊經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這一切通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像凝聚在一起,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寫夢游奇境,不同於一般遊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並非真正依託於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於現實。神遊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詩人終於在驚悸中返回現實。夢境破滅後,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可是最後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於名山仙境的嚮往,是出之於對權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貴,多少人埋沒無聞!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間」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詞出之於東晉的陶淵明,他由於不願忍辱而賦「歸去來」。李白雖然受帝王優寵,也不過是個詞臣,在宮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約可以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李白在這里所表示的決絕態度,是向封建統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於這樣想、敢於這樣說的人並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乎常人的偉大之處。
這首詩的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於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並無消沉之感。
因為韻法與思想程序有參差,這首詩不宜按韻法來分段。現在我們按思想程序把它 分成三段:第一段是開頭四韻十句,這是全詩的引言。第二段從「湖月照我影」到「失 向來之煙霞」共五韻二十八句。這是全詩的主體,描寫整個夢境,直到夢醒。以下是第 三段,二韻七句,敘述夢游之後的感想,總結了這個夢,作為向東魯朋友告別的話。 李白在好幾首詩中,嚮往於蓬萊仙界,希望煉成金丹,吞服之後,飄然成仙,跨鶴 騎鹿,遠離人世,遨遊於神仙洞府。但在這首詩中,一開頭就否定了瀛洲仙島的存在。 他說:航海客人談到瀛洲仙島,都說是在渺茫的煙波之中,實在是難以找得到的地方。 可是,越人談起天姥山,盡管它是隱現於雲霓明滅之中,卻是有可能看見的。這四句是 全詩的引言,說明作此詩的最初動機。「瀛洲」只是用來作為陪襯,但卻無意中說出了 作者對煉丹修仙的真正認識。「信難求」這個「信」字用得十分堅決,根本否定了海外 仙山的存在,也從而否定了求仙的可能性。然則,李白的一切遊仙詩,可知都不是出於 他的本心。連同其他一切歌詠酒和女人的詩,都是他的浪漫主義的外衣。杜甫懷念李白 的詩說:「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不見》)已把 李白當時的情況告訴我們了。他是「佯狂」,假裝瘋瘋癲癲。他這種偽裝行為,在杜甫 看來,是很可哀憐的。因為杜甫知道他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下面更明白說出「世人皆 欲殺」,這也不是一般的誇張寫法。可以想見,當時一定有許多人憎惡或妒忌李白,或 者是李白得罪了不少人,而杜甫呢,他是李白的朋友,他對李白的行為即使不很贊同, 但對李白的天才卻是佩服的,所以他說「吾意獨憐才」。 第三韻四句是概括越人所說天姥山的高峻。它高過五嶽,掩蔽赤城。赤城是天台山 的別名。天台山已經很高了,對著天姥山,卻好像向東南傾倒的樣子。四萬八千丈,當 然是藝術誇張,珠穆朗瑪峰也只有八千八百四十多公尺高,因為聽了越人的宣傳,我就 想去看看。誰知當夜就在夢中飛渡鏡湖(在今紹興),再東南行,到達了天姥山。「吳 越」在此句中,用的是復詞偏義,主要是「夢越」,為了湊成一句七言詩,加了一個 「吳」字。
第二段,全詩的主體,描寫夢游天姥山的所見所遇。文辭光怪離奇,顯然是繼承了 楚辭的藝術傳統。作者告訴我們:他飛過鏡湖,到了剡溪(今嵊縣),看到了南朝大詩 人謝靈運游宿過的地方。湖泊里有淥波盪漾,山林中有猿啼清哀。他也仿效謝靈運,腳 下趿著為游山而特製的木屐,登上了高山①,迷。從此一路過去,到了天姥山。走在半 峰上,就看到海中日出,又聽到天雞的啼聲。經過了許多崎嶇曲折的山路之後,正在迷 途之間,天色忽已暝暮。這時聽到的是像熊咆龍吟的瀑布之聲,看到的是雨雲和煙水。 這種深山幽谷中的夜景,別說旅客為之驚心動魄,就是林木和峰巒,也要覺得戰栗。這 時候,忽然又遇到了奇跡,崖壁上的石門開了。其中別有一個天地,別有一群人物。他 看到許多霓裳風馬的「雲之君」和鸞鳳駕車、虎豹奏樂的「仙之人」,不覺嚇了一跳, 驀然醒來,只看到自己的枕席;而剛才所見的一切雲山景物都消失了。
「雲之君」是神,「仙之人」是仙人,合起來就是神仙。李白愛好修道求仙,為什 么遇到這許多神仙,非但並不高興,反而驚慌起來呢?這一驚慌,使他的游興大受打擊, 在驚醒之後,便勾引起深深的感慨,甚至長嘆起來。於是接下去產生了第三段。
就全篇詩意來看,第三段才是真正的主體,因為作者把主題思想放在這一段里。但 是在這第三段的七句中,我們可以找到兩個概念。一個是「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 東流水」。意思是說:人世間一切快樂的事都像做了一個美夢,一下子像水一般流失了。 這是一種消極的世界觀,對人生的態度是虛無主義的。另一個概念是「安能摧眉折腰事 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一個不為權貴所屈的詩人,從趨炎附勢的社會中脫逃出 來以後的誓言,它反映一種積極的世界觀,一種反抗精神。這兩種思想顯然是不同路, 甚至是相反的,然而作者卻把它們寫在一起。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到底哪一個是作者 的主題呢? 當然,從來沒有一個讀者只看見作者這一個思想而無視於另一個思想。但在二者的 輕重之間,或說因果之間,看法稍有不同,就可能從這首詩得到不同的體會。作《唐詩 解》的唐汝詢是偏重於前一種思想的。他說: 將之天姥,託言夢游以見世事皆虛幻也。……於是魂魄動而驚起,乃嘆曰:「此枕 席間豈復有向來之煙霞哉?」乃知世間行樂,亦如此夢耳。古來萬事,亦豈有在者乎? 皆如流水之不返矣。我今別君而去,未知何時可還。且放白鹿於山間,歸而乘之以遍訪 名山,安能屈身權貴,使不得豁我之襟懷乎? 這樣講法,就意味著作者基於他的消極的世界觀而不屑阿附權貴,因為這也是一種虛幻的事情。詩中所謂「世間行樂亦如此」,這個「此」字,就應當體會為上面二句所 表現的夢境空虛。
李白——《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亦即詩人游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有感於其地在古代歷史上所發生過的著名事件而寫下的。在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南方,成為世仇。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卧薪嘗膽,誓報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詩寫的就是這件事。
詩歌不是歷史小說,絕句又不同於長篇古詩,所以詩人只能選取這一歷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來寫。他選取的不是這場斗爭的漫長過程中的某一片斷,而是在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國以後的兩個鏡頭。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跡的具體內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勾踐還宮的情況。消滅了敵人,雪了恥,戰士都凱旋了;由於戰事已經結束,大家都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只「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託了出來。越王回國以後,躊躇滿志,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於是,花朵兒一般的美人,就占滿了宮殿,擁簇著他,侍候著他。「春殿」的「春」字,應上「如花」,並描摹美好的時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寫這一點,就把越王將過去的卧薪嘗膽的往事丟得乾乾凈凈表達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處是錦衣戰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這是多麼繁盛、美好、熱鬧、歡樂,然而結句突然一轉,將上面所寫的一切一筆勾消。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勝利、威武、富貴、榮華,現在還有什麼呢?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罷了。這一句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以慨嘆出之。過去的統治者莫不希望他們的富貴榮華是子孫萬世之業,而詩篇卻如實地指出了這種希望的破滅,這就是它的積極意義。
詩篇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一般地說,直接描寫某種環境,是比較難於突出的,而通過對比,則獲致的效果往往能夠大大地加強。所以,通過熱鬧的場面來描寫凄涼,就更覺凄涼之可嘆。如此詩前面所寫過去的繁華與後面所寫現在的冷落,對照極為強烈,前面寫得愈著力,後面轉得也就愈有力。為了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詩人對這篇詩的藝術結構也作出了不同於一般七絕的安排。一般的七絕,轉折點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卻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到反面,就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這種寫法,不是筆力雄健的詩人,是難以揮灑自如的。他讓我們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
『捌』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的意思是什麼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其中」之「指蛇」。
1、全句的意思是:蛇本身就是沒有腳的,你為什麼要給它添上腳呢?
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2、出處:出自戰國時期作者不詳的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戰國策·齊二》,「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翻譯:他洋洋得意地說:「你們畫得好慢啊!我再給蛇畫幾只腳也不算晚呢!」於是,他便左手提著酒壺,右手給蛇畫起腳來。
正在他一邊給蛇畫腳,一邊說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畫好了。那個人馬上把酒壺從他手裡奪過去,說:"你見過蛇嗎?蛇本身就是沒有腳的,你為什麼要給它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個人說罷就仰起頭來,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8)安能宣傳海報擴展閱讀:
「畫蛇添足」的近義詞:多此一舉
1、表達意思:指多餘的,沒有必要的舉動。做不必要的、多餘的事情。
2、出處:出自清代侯方域的《南省策》,「而況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舉,以身累者乎?」
譯文:何況在避免影匿形,惟恐多這一舉動,把自己累的呢?」
『玖』 安能物流可以寄東西到西藏嗎
你好,安能物流寄東西到西藏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收費比國內的其他省份稍貴一點,具體詳情還是以安能物流的實際收費為准。
『拾』 安能物流才五年就堪比德邦,這是怎麼回事
安能物流才五年就堪比德邦,這是因為安能的模式和服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