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母乳喂養周的介紹
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是由世界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喂養。目前在全球已有 120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使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喂養,拓寬母乳喂養的內涵,...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
B. 有關衛生的宣傳日有哪些
有關衛生的宣傳日有2月4日-世界抗癌日、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7日-世界衛生日、4月25日-兒童預防接種日、4月26日-全國瘧疾日等。
像4月25日-兒童預防接種日就是宣傳預防接種的重要性:
重要意義:
接種疫苗是最經濟、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防病措施。疫苗接種可以使我們,特別是兒童免受傳染病帶來的健康損害,有時甚至是生命威脅。疫苗接種對傳染病預防效果可靠,安全風險低,對接種對象的健康成本效益最大。
成就:
1、通過普種,於20世紀60年代初消滅了天花;
2、通過脊灰疫苗常規接種、強化免疫,2000年已經阻斷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無脊髓灰質炎的國家。
3、疫苗可預防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通過接種疫苗,合肥市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病率下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百日咳、新生兒破傷風、乙腦等發病率控制在0.05/10萬以下,連續27年無白喉報告病例。
(2)母乳喂養宣傳周擴展閱讀:
另外,衛生宣傳中還科普了蔬菜禁忌:
蔬菜是人們每天離不開的輔助食品,雖然一日三餐都接觸它,但在保存、加工及食用過程中卻常常存在一些不利於健康的誤區:
1、忌先切後洗。營養會隨切口大量流失,應先洗後切。
2、忌擠菜汁。餃子、餛飩餡菜汁被擠掉,會丟失70%的維生素、礦物質。最好將擠出的汁做成湯。
3、忌貯存時間過長。許多蔬菜存期過長會喪失營養、甚至變質。菠菜在20℃環境中放置一天,維生素C損失84%,因此存放菜應避光、通風乾燥。原則上應盡量吃新鮮的。
4、忌冷藏不當。黃瓜不宜低於10℃儲藏。
5、忌生吃蔬菜清洗不徹底。清洗不徹底的蔬菜生吃時病菌、農葯都有危害。
6、忌燒菜隔頓吃。炒好青菜15分鍾後維生素減少20%,放30分鍾損失30%,放1小時損失50%,隔夜還含有致癌物,而且容易變質,變質後營養幾乎全部喪失。
C. 10月份宣傳日有哪些
10月1日國際老人節和國際老人年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
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10月28日男性健康日。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國際麻風節3月3日全國愛耳日。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4月15日一4月20 S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4月全國愛國衛生月。
4月25日全國兒童免疫接種宜傳日。
5月1日職業病防治宜傳日。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5月5日全國防治碘缺乏病宣傳日。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
其它宣傳日: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
5月15日全國助殘日。
5月18日全國碘缺乏病日。
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母乳喂養宣傳日。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6月6日全國愛眼日。
6月8日中國初保日。
6月26日世界禁毒日。
8月第一周世界母乳喂養周。
9月8日世界狂犬病日。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9月30日國際聾人節。
D. 母乳喂養周可以舉行哪些趣味游戲
根據衛生局文件精神,8月1日&&8月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主題為&成功促進母乳喂養十項措施&。
E. 世界母乳喂養周是每年的幾月幾號
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是由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喂養。截止到2020年,在全球已有 120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使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喂養,拓寬母乳喂養的內涵,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每年在8月1日至7日慶祝世界母乳喂養周,以便在世界各地鼓勵母乳喂養並改善嬰兒健康。母乳喂養周是為了紀念1990年8月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決策者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的伊諾森蒂宣言。
哺乳期的注意事項:
1、 不可以隨意用葯:在哺乳期的時候雖然比懷孕的時候略輕松但是絲毫也不能怠慢了,尤其是在用葯問題上,很多哺乳期的媽媽都明白在哺乳期不能隨便用葯,影響乳汁分泌事小但是通過乳汁傳給寶寶這事兒就大了,是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的,所以在哺乳期的時候寶媽用葯還是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
2、注意餵奶的衛生:餵奶之前一定要先用干凈的熱毛巾擦拭一下乳頭然後再讓寶寶含著,這樣可以保證衛生,在餵奶結束後應該在擦拭一下,不要有污垢在乳頭上殘留,並且為寶寶擦乾凈嘴角,不要讓寶寶有不舒適感。
3、保持充足的奶水:在哺乳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飲水,不要減少飲水量,同時還應該注意營養搭配,只有營養充足才會讓寶寶有足夠的奶水可以喝。
4、保存好多餘奶水:如果寶寶吃飽後,媽媽的奶水還是比較充足的話,建議還是應該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來,然後把吸出的奶水放在冰箱中進行冷藏,這樣寶寶在餓或是媽媽外出的時候可以溫一下喂寶寶,如果說奶水特別充足的話可以倒掉的,吸奶器一定要注意清洗避免因為細菌而導致乳腺炎的發生。
F. 世界母乳喂養周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是由世界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喂養。目前在全球已有 120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
G. 母乳喂養宣傳周是什麼時間
就是上個周末哦,2012年的5月20日,其實我倒是覺得這個是形式,只要作為媽媽的我們自己做到母乳喂養孩子,這才是真正的相應了這個主題
H. 國際上有哪些有關健康的節日
護士節5月12日
隨著經濟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需要不斷增強自我保健意識,為此相關國際組織和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陸續設立了與人類健康和疾病防治有關的節日:目的是開展與之有關的宣傳活動。引起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提醒更多的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科學保健能力。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這類節日還會逐步增多。據筆者統計,到目前此類節日已有30多個,它們是:
(1)世界防治麻風病日(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麻風病是一種全球性古老的慢性傳染病,1954年,世界各國衛生部門共同確立每年1月的最後一個周日為「世界防治麻風病日」。通過宣傳喚起社會對麻風畸殘者的關心和幫助,消除對他們的歧視、偏見和恐懼。
(2)國際睡眠日(3月21日)2001年3月21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首個「國際睡眠日」。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加大了人們的心理負荷,加之不良的睡眠習慣,使三分之一的人群產生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國際睡眠日」旨在使人們關注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質量。
(3)世界防治結核病日(3月24日)鑒於世界感染結核病的人口已近6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經濟發展,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紀念結核桿菌的發現者羅伯特·柯赫,並呼籲各國政府加強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視與支持,控制結核病這種與貧窮相關的疾病。
(4)世界衛生日(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其組織法是由1946年6月19日至7月22日在紐約召開的國際衛生會議通過的,於1948年4月7日生效公布。為「使全人類獲得最高水平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每年的7月22日作為「世界衛生日」。從1950年起,把世界衛生組織的組織法公布日4月7日定為「世界衛生日」,每年選定一個健康內容作為當年國際衛生保健活動的中心主題。
(5)世界哮喘日(5月7日)哮喘是常見病和多發病。目前全世界有近2億患者,它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且難以得到根治。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每年5月7日為「世界哮喘日」,是讓人們了解該病的特點,應以預防為主,治療和鍛煉並重的方法來戰勝哮喘。
(6)世界紅十字日(5月8日)1948年在斯德歌爾摩舉行的國際紅十字會協會第20次理事會會議上,正式確定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國際紅十字組織的創建人)的生日作為世界紅十字日:國際紅十字會各國的分會將以各種形式宣傳紅十字運動的國際性。以及紅十字人道工作不分種族、宗教及政治見解的特性。中國紅十字會成立於1904年,是國際紅十字會成員之一。
(7)國際牛奶日(5月16日)1961年國際牛奶業聯合會在德國決定每年5月16日為「國際牛奶日」。近年來我國政府認識到牛奶與民族健康的重要關系,開展了相應的活動,以多種形式向消費者宣傳、介紹牛奶的營養價值和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使人們認識牛奶,接受牛奶,並通過提倡人們多飲牛奶來改善自身的營養狀況,提高身體健康素質。
(8)世界無煙日(5月31日)1988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40周年紀念日,世界衛生組織決定把該年「世界衛生日」作為第1個「世界無煙日」,其主題是「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在世界范圍開展禁煙健康教育活動。後來將世界無煙日定在5月31日,號召熱愛健康的人們與吸煙作長期的斗爭。
(9)國際禁毒日(6月26日)1987年6月12日~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有138個國家的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決定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世界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國際禁毒日」每年都確定一個主題。
(10)世界人口日(7月11日)人口迅速增長是現今世界難題之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達50億,為了進一步促進各國政府人民注重和解決人口問題,聯合國根據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第36次會議的建議,將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同時決定。從1990年開始,以後每年的7月11日,全世界舉行「世界人口日」紀念活動。
(11)世界母乳喂養周(8月第一個星期)1992年8月份第一周是世界第一個母乳喂養周。科學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以直接降低嬰幼兒腹瀉死亡率和發病率。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母乳喂養作為保護兒童健康的一項措施。母乳喂養對母親產後恢復也有好處。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決定每年8月的第一周為「母乳喂養周」。
(12)世界心臟日(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每3個死亡者中,就有一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及其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形成了全球性的威脅,已成為全球衛生保健和衛生資源的沉重負擔。為此,世界心臟聯盟將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定為「世界心臟日」。2002年世界心臟日向全球發出了「必須構築心血管疾病的立體防線」的特別忠告。同年9月29日,中國首次世界心臟日活動在北京舉行,主題是「營養、肥胖與鍛煉」。
(13)世界聾人日(9月28日)1975年,世界聾人聯合會決定1958年9月28日為第一個「世界聾人節」,並規定以後每年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為世界聾人節。聾人節的意義是引起社會對聾人工作的重視,尊重聾人,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1958年8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衛生部、中國聾啞人福利會等9個單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慶祝這一節日。
(14)國際老人節(10月1日)人口老齡化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顯著的社會問題。1991年聯合國大會把每年10月1日確定為「國際老人節」。1992年聯大通過了《1992年至2001年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全球目標》和《世界老齡問題宣言>,促進各國對老齡人群的關愛。
(15)世界人居日(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屆聯大一致通過決議,確定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世界人居日」,每年都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聯合國將這一天設定為全世界對人類居住狀況以及獲得適當住房的基本人權進行反思的日子。以增強人們對通過更多的城市與城市的合作來改善居住環境必要性的認識。
(16)世界精神衛生日(10月10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對自然健康要求的提高,精神衛生越來越被現代人所重視。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公報說,精神錯亂等精神類疾病將成為新世紀人類面臨的嚴重威脅之一。為此,從1991年起,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旨在宣傳精神衛生知識,提高人們對精神衛生的認識,關心精神疾病患者,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我國從1996年第6次世界精神衛生日開始組織各地開展宣傳活動。
(17)國際盲人節(10月16日)1984年在沙烏地阿拉伯召開的世界盲人聯盟成立大會上,確定每年10月16日為「國際盲人節」。1989年9月18日中國殘聯發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在每年的國際盲人節時,由盲人協會出面,相關部門協助,舉行適當的慶祝活動,體現出政府對盲人的關懷。
(18)世界傳統醫葯日(10月22日)1991年10月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在北京召開國際傳統醫葯大會。46個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醫學專家和22個國家的衛生部高級官員參加會議。會議期間通過了以「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葯」為主題的北京宣言,並確定每年的10月22日為「世界傳統醫葯日」。
(19)世界防治糖尿病日(11月14日)國際糖尿病聯盟把1995年11月14日作為發現胰島素的紀念日。世界衛生組織將糖尿病列為三大疑難病之一。國際糖尿病聯盟1997年正式規定每年的11月14日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旨在引起全球對糖尿病預防的重視。
(20)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11月20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各類致死病因中排列第6位,推測到2020年,它將躍升到第三位。世界衛生組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戰略委員會提出將2002年11月20日作為首個「世界慢阻肺日」,希望人們能夠正確科學保護人體的肺,拒絕香煙,讓人人自由呼吸。
(21)世界艾滋病宣傳日(12月1日)1981年6月5日第一例艾滋病被發現至2002年全球感染人數已超過3400萬人。世界衛生組織制定控制艾滋病十大措施中將「宣傳教育」列為第1項,並宣布從1988年起每年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宣傳日」。每一年「世界艾滋病宣傳日」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
(22)世界殘疾人日(12月5日)1992年10月14日在紐約舉行的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的12月5日為「世界殘疾人日」,決議要求各國政府和相關國際組織開展多種幫助殘疾人的活動。以改善殘疾人的狀況,使殘疾人在各方面的權力得到確實的保障。
(23)世界強化免疫日(12月5日)1988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全球在2005年消滅脊髓灰質炎的目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消滅脊灰策略中,尤為突出的是為強化免疫而採取群眾運動形式:國家免疫日(12月5日)。在開展國家強化免疫日活動中,許多國家首腦親自參加口服疫苗活動,極大地推動了這項活動的開展。
(24)全國愛耳日(3月3日)由於葯物、遺傳、感染等原因,我國有聾人2000萬,每年新生4萬聾人。聽力的障礙使該人群的生活、學習有諸多的不便。1998年3月衛生部等10部門落實政協提案,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25)全國愛國衛生月(4月)全國愛衛會在1989年作出決定,每年4月為全國「愛國衛生月」,新聞單位和社會各界廣泛宣傳、動員廣大市民參與愛國衛生運動,掀起全民參與整治市容市貌、環境衛生、除「四害」的熱潮,以提高市民的文明衛生素質,維護社會公共衛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6)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4月15日至4月21日)癌症長期居於各類死因之首,為此,1994年起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被中國抗癌協會第二屆二次理事會和三屆常務理事會決定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以提高人民群眾對腫瘤的防治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動員全社會關心腫瘤患者,向腫瘤患者獻愛心。
(27)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5日)碘缺乏病是一種地方病,它使新生兒智力和身體發育產生障礙。我國是世界碘缺乏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政府在1991年羅馬的國際營養會議上宣告中國將在10年內減少該病的發病率。1993年衛生部確定每年5月5日為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1994年5月5日為首屆「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
(28)中國學生營養日(5月20日)1990年衛生部、教育部決定,每年的5月20日為「中國學生營養日」。我國兒童青少年膳食中熱量供給已基本達到標准,但營養攝入不均衡較為普遍,在學生中開展營養教育工作,倡導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對於普及營養知識,預防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發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9)全國母乳喂養日(5月20日)母乳喂養一直作為最健康的哺乳方式被醫學界推崇。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號召全世界的母親都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孩子。我國衛生部決定從1993年起每年的5月20日為「全國母乳喂養日」。隨著母乳喂養益處的大力宣傳,母乳喂養意識已逐漸深入人心。
(30)全國助殘日(5月第三個星期日)我國有6000萬殘疾人,平均每5個家庭中就有一個殘疾人,如果按一家四口人計算,殘疾人直接牽動著兩億人口的切身利益。1991年5月15日,我國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這部法律第四十八條規定:每年5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的助殘日。它像一簇火,溫暖了殘疾人的心,帶給了他們生活的希望與自信。
(31)全國愛眼日(6月6日)在1996年衛生部、國家教委等12個單位作出決定,每年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並強調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是廣大青少年。我國約有1000萬兒童患斜視、弱視等眼疾。利用愛眼日等多種形式,對公眾進行用眼衛生及防治眼病的常識教育,提高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眼保健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32)全國愛牙日(9月20日)我國牙病患者眾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十分有限,因此,解決牙病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預防。1989年,由衛生部、教委等9部委聯合簽署,確定每年的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建立愛牙日是加強口腔疾病預防工作,落實以預防為主方針的重要舉措,普及在群眾中進行牙病防治知識的教育,增強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識。
(33)全國防治高血壓日(10月8日)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成倍增加,已成為危害人民健康、威脅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1998年,衛生部為提高廣大群眾對高血壓危害健康嚴重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都來參與高血壓預防和控制工作,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決定將每年的10月8日定為「全國高血壓日」。
(34)全國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國家計生委確定從2000年起每年10月28日為「全國男性健康日」。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性面臨的競爭壓力遠大於女性。有關研究表明:男性的生命質量和壽命通常比女性低。男性患病比例遠高於女性,保護男性的身心健康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35)全國食品衛生宣傳周(11月第一周)在1998年我國頒布了《食品衛生法>。同年衛生部規定每年11月第一個星期為「全國食品衛生宣傳周」,各地衛生部門將在此期間開展打擊假冒偽劣食品、識別假冒、偽劣食品圖片實物展覽、食品專家現場咨詢和普及食品衛生科學知識等活動,動員越來越多的群眾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I. 2010年母乳喂養周活動總結
我這是局裡的。你改改應該能用吧! 根據《忻州市衛生局關於開展2010年「世界母乳喂養周活動」暨愛嬰醫院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我縣衛生局認真組織實施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並開展愛嬰醫院管理和監督檢查,取得了預期效果。先將有關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開展宣傳周活動 我局以及婦幼保健院十分重視這次宣傳活動,把這次活動作為鞏固愛嬰行動成果,提高母嬰保健服務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衛生局制定了宣傳活動方案。圍繞今年「成功促進母乳喂養十項指標」主題開展了宣傳活動,還將此次活動與愛嬰醫院監督檢查相結合,廣泛普及母乳喂養知識,有力加強了愛嬰醫院管理。 二、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今年正值促進母乳喂養十項措施提出二十周年。我局以此為契機,和婦幼保健院聯合採取多種形式宣傳:一是組織婦保站產科、兒科、婦保科等8名醫護人員與8月6日在縣政府門前舉行世界「母乳喂養周」宣傳活動,對街道往返群眾進行廣泛宣傳,發放宣傳資料,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母乳喂養的技巧。並對孕婦兒童進行健康檢查。共咨詢人次500人,發放宣傳資料5000餘份,受到很好的社會效應。二是在縣醫院門前懸掛「成功促進母乳喂養十項指標」主題標語,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宣傳活動,對於住院分娩產婦進行了母乳喂養重要性認識和支持母乳喂養的宣傳教育。通過宣傳活動增強了住院分娩產婦對母乳喂養的信心。三是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進行宣傳。縣政府大院政務公開欄刊登了「成功促進母乳喂養十項指標」。提高了廣大公務員幹部的知曉率。我局、婦保站與電視台合作製作「母乳喂養好」專題片一期,並連續播出三天,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 三、加強愛嬰醫院管理,鞏固愛嬰醫院成果 婦幼保健院在母乳喂養周期間,組織相關人員對所有愛嬰醫院、衛生院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要求各愛嬰醫院、衛生院積極推行以產婦為中心的服務模式,提高產時保健,提高產時服務質量,保護。促進。和支持自然分娩,避免人為干擾,降低剖宮產率,從而保證母嬰安全。提倡母乳喂養,嚴格執行《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廢除奶瓶、奶嘴安慰品,堅決抵制推銷商推銷母乳代用品,根據愛嬰醫院監督管理指南對不符合十項措施的 愛嬰醫院,限期改正或取消愛嬰醫院稱號。 通過「成功促進母乳喂養十項指標」為主題宣傳活動,採取了多種形式,廣泛普及成功促進母乳喂養十項措施的知識技巧,提高群眾理解支持母乳喂養意識,同時 醫護人員自身也得到了一次學習,使愛嬰醫院和愛嬰衛生院工作不斷完善,母嬰保健服務水平也給到了 進一步提高。
J. 母親正確托乳房的姿勢是什麼
哺乳是大自然賦予母親的義務。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含有嬰幼兒生長、發育必需的各種營養和活性成分,母乳對嬰幼兒生長發育、智力發育的作用是其他代乳品所無法達到的。它不僅能夠滿足嬰兒營養需求,減少營養不良的發生,還可以預防許多影響兒童健康的疾病發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起全球性倡議,強調嬰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應進行純母乳喂養,並建議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喂養至出生後2年或更長時間。
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使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喂養,拓寬母乳喂養的內涵,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2017年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主題為:母乳喂養,共同堅持。
一、母乳喂養的好處。
(一)對子代的好處:
1.滿足嬰兒同時期生長發育的營養素需要;
2.可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質,減少嬰兒疾病的發生;
3.可促進子代胃腸道的發育,提高對母乳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4.可促進子代神經系統的發育;
5.可減少成年後代謝性疾病。
(二)對母親的好處:
1.促進母親乳汁分泌;
2.促進子宮收縮;
3.有助於產後體重下降,促進體形恢復;
4.母乳喂養具有生育調節的作用;
5.預防癌症的發生;
6.母乳喂養促進心理健康;
7.對骨密度的影響:助於降低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風險。
(三)對家庭及社會的好處:
.對家庭來說,節約了家庭支出;
(四)對人類遠期健康質量的好處:
嬰兒成年後患高血壓、慢性疾病(肥胖、脂血症、糖尿病)的機會更少。
二、 分娩後皮膚接觸對及早開奶的重要性。
分娩後皮膚接觸有助於保持嬰兒體溫;減少哭鬧,增進親子情感;刺激母親下奶。
早開奶可以增進母子感情,刺激母親早下奶,讓孩子學會怎樣吃奶。
三、 母嬰同室的重要性。
保證按需哺乳,增進母子感情。母親還可以學習到新生兒護理的知識。減少新生兒交叉感染的機會。
四、 母親餵奶的體位及嬰兒含接的姿勢。
(一) 母親的體位:母親哺乳時,通常採用坐位或卧位。作位哺乳時椅子高度合適,把一個軟墊或枕頭放在她的背後。如果椅子太高,可放一個小凳子在母親的腳下,注意不要使她的膝蓋抬得過高,這樣會使嬰兒的鼻子不能對著母親的乳頭。如果母親坐在床上,可將嬰兒放在膝上,用枕頭拖住嬰兒的身體,使母親不必向前傾著身體餵奶。
(二) 抱嬰兒的四個要點
1.嬰兒的頭和身體呈一直線;
2.嬰兒的臉貼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
3.嬰兒身體貼近母親;
4.若是新生兒,母親不僅要托住其頭部和肩部,還要托住臀部。
(三) 哺乳體位
1、搖籃式
①適應證:足月嬰兒或者母親喜歡這種體位
②方法:母親將嬰兒抱在懷里,讓嬰兒的脖子靠近母親的肚子,頭和身體呈一直線。為了讓母親的胳膊得到支撐而不累,可以在母親胳膊下墊枕頭。
2、橄欖球式
①適應證:雙胎、嬰兒含接有困難、母親乳腺管阻塞或者母親喜歡這種體位
②方法:母親將嬰兒放在胳膊下,用枕頭托住新生兒的身體和頭部,母親的手托住嬰兒的枕部、頸部和肩部。
3、交叉式
①適應證:非常小的嬰兒、患兒、傷殘兒或者母親喜歡這種體位。
②方法:母親用乳房對側3的胳膊抱住嬰兒,用前臂托住嬰兒的身體,嬰兒的頭枕在母親的手上,她的手在嬰兒的耳朵後更低一點的水平托住嬰兒的頭部、頸部和肩部,用枕頭幫助托著嬰兒的身體。可用乳房同側的手托起乳房,不用將嬰兒的頭推向乳房。
4、卧位式
①適應證:剖宮產術後、正常分娩後第一天或者母親喜歡這種體位。
②方法:幫助母親側卧位躺著,身體舒適放鬆,頭枕在枕頭邊緣,一隻手臂放在枕頭旁。新生兒也要側卧位,頭不要枕在母親的手臂上。母親不要用手按住新生兒的頭部,讓新生兒的頭能自由活動,避免乳房堵住新生兒的鼻部,引起呼吸不暢。母親的另一隻手摟住新生兒的臂部。
不論母親採用何種體位,四個要點都適用。
(四)正確含接姿勢有哪6個要點?
首先母親要用乳頭刺激孩子的口唇周圍皮膚,趁孩子張大嘴巴之際,及時將乳頭及大部份的乳暈放在孩子的口中。如果含接姿勢正確的話,則此時(1)嬰兒的嘴會張得很大,下唇向外翻,(2)舌頭呈勺狀環繞乳房(3)嬰兒的面兩頰鼓起呈球形(4)含接時可看到上方的乳暈要比下方的乳暈要多(5)出現深、慢而有節奏的吸吮動作,不時又暫停一會(6)可以聽到嬰兒在吞咽時所發出的很特別的「咕!咕!咕」聲音,令您有一種難以描寫的滿足感和歡樂享受感。
(五)母親正確托乳房的姿勢
「C」型手法托起乳房,手掌微握,拇指張開,食指和其他的手指合攏並排貼在乳房下的胸壁上,食指托乳房的根部,而拇指輕輕地放在乳房的上方,此時應注意的是母親的手不應離乳頭太近,以防礙嬰兒的含接。
五、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滿足孩子心理需要(口欲);刺激母親下奶;預防乳房腫脹。
六、如何進行乳房護理,保證母親有充足的乳汁。
出生後幾天內新生兒頻繁有效地吸吮母親的乳房,不給新生兒吃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及飲料。實行「三早」,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媽媽的休息和飲食是保證母親乳汁充足的關鍵。
七、純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母乳里含有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能夠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健康,不愛生病,成年後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病等代謝性疾病的概率降低。純母乳喂養的嬰兒聰明,社交能力強。
八、人工喂養的缺點有哪些?
1、 干擾親子關系。
2、 嬰兒更容易患腹瀉、呼吸道、耳部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3、 很可能由於沖調過濃或過稀,導致嬰兒腎臟負擔加重或者營養不良。
4、 容易發生過敏,比如濕疹及哮喘。
5、 可能對動物乳汁不耐受,而發生腹瀉、皮疹或其他症狀。
6、 兒童及成年期的某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增加。
7、 可能因攝入過量而引發肥胖。
8、 可能影響智力的良好發育。
9、 不進行母乳喂養的母親可能會很快再次妊娠。
10.母親在產後出現貧血可能增加,而且增加發生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11、人工喂養易被細菌污染。
12、調配牛乳或奶粉時不易調配。
13、牛乳不易消化。
14、易發生感染和過敏性疾病。
15、牛乳的成分不適合嬰兒。
九、嬰兒6個月後增加輔食、繼續母乳喂養的必要性。
母乳是嬰兒最營養、最天然的食物。正常情況下,母親可以滿足6個月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從6個月到12個月,母乳仍然可以滿足嬰兒營養需求的一半以上;從12個月24個月,母乳也至少可以提供嬰兒所需營養的1/3。
6個月之後仍堅持母乳喂養,不僅有助於增強嬰兒的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還可以促進兒童的心理發育。所以,為了嬰兒的健康成長,在6個月後仍需堅持母乳喂養。
6個月之後,多數嬰兒開始萌出乳牙,胃容量也逐漸增大,消化器官逐步發育成熟,下顎和舌頭也能夠將食物送到口腔深處,並且開始咀嚼和吞咽,同時分泌一些幫助消化食物的酶,這些都說明嬰兒已經具備了消化、吸收半固體食物的能力,此時除了給嬰兒母乳之外,還應該添加其他食物。
在輔食添加的過程中,嬰兒的眼、耳、鼻、舌等器官,視、聽、嗅、味、觸等感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在體驗輔食的過程中,寶寶的各個感官都得到了鍛煉。
十、患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傳染性母親的嬰兒喂養方法。
1、甲肝:母親急性期在隔離時,應暫停母乳喂養,可以擠奶以保持泌乳。嬰兒可以接種免疫球蛋白,待隔離期過後可以繼續母乳喂養,並從母乳中獲得免疫抗體。
2、乙肝 :單純乙肝病毒攜帶者:新生兒出生後接種了乙肝疫苗,可以喂養;
小三陽:如病毒量很低,或沒有病毒復制,出生後注射乙肝疫苗後,可以母乳喂養;
大三陽:肝功能異常者,提示病毒復制處於活動期,母乳的傳染性大。可於妊娠7-9月分別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減少宮內垂直感染的機會,新生兒出生後於0、1、6個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實行聯合免疫,可以母乳喂養。
十一、母乳的儲存。
母乳
室溫
冰包
冰箱
冰櫃
新吸出的母乳,置於密閉容器中
4小時(不高於26℃)如果條件允許,儲存在冰箱內
24小時有冰排的密封保溫包(不高於15℃)
8天(不高於4℃)存放在冰箱最裡面溫度最低的地方
冰箱冷藏室可存放2周
冰箱內單門冷凍櫃存放3個月,深凍冰櫃(-18℃以下)存放6-12個月)
冷凍母乳移至冷藏但未加熱的母乳
不超過4小時(即下次哺喂)
無法確定
冷藏24小時
不能再冰凍
熱水解凍的母乳
哺喂
不能保存
4小時到下次哺喂時
不能冰凍
寶寶喝剩下的母乳
喝不完丟棄
丟棄
丟棄
丟棄
十二、寶寶的胃容量
乳汁量和胃容量是完美一致的,2周、6周、3個月會出現奶不夠是正常的,這個時候孩子生長比較快,需求量大,餓了就讓寶寶吸,兩三天後乳汁來那個和胃容量就能達到平衡。若添加水何配方奶容易導致寶寶不願吸吮媽媽乳房,既不利於下奶,也容易導致寶寶乳頭錯覺、媽媽奶脹等問題。
十三、判斷母乳攝入量是否足夠的標准
1.哺乳後嬰兒很滿足,很安靜,不哭鬧。
2.嬰兒體重增加,每周平均增重150克左右;2-3個月嬰兒每周增重200克左右。
3.哺乳前乳房有充滿感,哺乳後乳房變軟。
4.嬰兒尿布24小時濕6次及6次以上,經常有軟的大便。
不要忽視准爸爸的作用,他們的參與對產後母乳喂養將起到積極有效的支持者的作用。使准父母們了解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我國推薦的母乳喂養方針,並樹立母乳喂養的理念和信心,為產後哺乳做好孕期的營養和心理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