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北宋都城開始叫東京,現在又稱為開封
開封城市宣傳片開封古稱汴梁,位於河南省東部,在中國版圖上處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位置.
朱溫稱帝後,升汴州為開封府,稱東都,洛陽為陪都,稱西都,長安則降為雍州.
開封最繁盛的時期是北宋,改號東京,建都長達167年.公元1127年,為金人所破,毀於兵燹.
⑵ 為什麼北宋都城開始叫東京,現在又稱為開封呢
開封城市宣傳片開封古稱汴梁,位於河南省東部,在中國版圖上處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位置。
朱溫稱帝後,升汴州為開封府,稱東都,洛陽為陪都,稱西都,長安則降為雍州。
開封最繁盛的時期是北宋,改號東京,建都長達167年。公元1127年,為金人所破,毀於兵燹。
⑶ 開封大學視覺傳播專業怎麼樣
從就業層面來說,目前視覺傳達的就業市場相對還有較大空缺,但平面廣告,戶外廣告,刊物設計,海報設計等都是可以就業的方向。比如:新聞出版、彩色印刷、平面廣告、戶外廣告、企業CIS策劃設計、海報設計、招貼設計、刊物設計、產品包裝設計、商業手繪、網站形象設計、網頁製作、Flash、動畫設計、商業攝影、家裝設計、效果圖設計、展覽、展示設計、園林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三維動畫設計、影視製作、欄目包裝、企業形象宣傳片、產品專題片、會議禮儀拍攝、影視編輯、語音編輯、MTV製作、電視片頭製作等領域。
⑷ 大家記不記得在仙劍5前傳第二部宣傳片里有結羅在開封躲人的小游戲,但是我把游戲從頭打到尾都沒發現!
樓主你好!
那個人物換成了暮菖蘭躲人的游戲。相信這個你遇到了。
如果游戲將每個人都來個躲人游戲,就會顯得累贅了。
望採納,謝謝!
⑸ 東京屬於什麼民族
開封古稱東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稱),簡稱汴,位於河南省東部,在中國版圖上處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位置。開封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黃「三點一線」黃金旅遊線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其中耕地面積363.4千公頃,市區面積359平方公里,市區人口80萬,轄尉氏縣、杞縣、通許縣、蘭考縣、開封縣五縣和鼓樓區、龍亭區、禹王台區、順河回族區、金明區五區。
中文名稱: 開封
外文名稱: Municipality of Kaifeng
別名: 東京,汴梁,汴京,大梁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中
下轄地區: 開封縣、蘭考、尉氏、杞縣、通許
政府駐地: 開封市晉安路2號
電話區號: 0378
郵政區碼: 475000等
地理位置: 北緯34度48分 東經114度20分
面積: 6444平方公里
人口: 常住人口500萬人
方言: 中原官話-鄭開片-開封話
氣候條件: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
著名景點: 龍亭、大相國寺、開封府、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園、翰園碑林等。
機場: 東京機場
火車站: 開封站,蘭考站
車牌代碼: 豫B
地區生產總值: 777.05億元(2009年)
人均生產總值: 16523元人民幣(2009年)
市樹: 楊柳
市花: 菊花
目錄
基本市情
地理位置
城市名片開封簡史
自然資源
經濟
交通
猶太人定居地
人類活動較早地
悠悠文化宋都情
清明上河圖
民俗
地方特色民風民俗
特色景觀
風味小吃
土 特 產
民間藝術
歷史名人
開封年俗
開封市旅遊標志
盛名美譽
完善的服務體系
「懸河」與「城摞城」
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佳旅遊時間
開封市花
綜述
龍亭公園
清明上河園
宋都御街
大相國寺
開封鐵塔
繁(音:婆)塔
山陝甘會館
天波楊府
禹王台公園
開封府
延慶觀
翰園碑林
朱仙鎮岳飛廟
大學
高中名校
初中名校
小學名校
博物館
國內友好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
開封星
水系工程
基本市情
地理位置
城市名片 開封簡史
自然資源
經濟
交通
猶太人定居地
人類活動較早地
悠悠文化宋都情
清明上河圖
民俗
地方特色 民風民俗
特色景觀
風味小吃
土 特 產
民間藝術
歷史名人
開封年俗
開封市旅遊標志
盛名美譽
完善的服務體系
「懸河」與「城摞城」
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佳旅遊時間
開封市花
綜述
龍亭公園
清明上河園
宋都御街
大相國寺
開封鐵塔
繁(音:婆)塔
山陝甘會館
天波楊府
禹王台公園
開封府
延慶觀
翰園碑林
朱仙鎮岳飛廟
大學
高中名校
初中名校
小學名校
博物館
國內友好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
開封星
水系工程
展開編輯本段基本市情
開封城市宣傳片開封古稱汴梁,位於河南省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和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全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人口535萬,其中耕地面積363.4千公頃,市區面積54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04.9萬,轄尉氏縣、蘭考縣、杞縣、通許縣、開封縣五縣和鼓樓區、龍亭區、禹王台區、順河回族區、金明區、開封新區六區。 開封是中原地區黃河沿線重要的旅遊城市。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使開封開封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享有七朝都會、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縣的名勝古跡,依稀可尋的古城風貌,特色濃郁的民俗文化,絢麗多姿的秋菊,顯示了古都的風韻和魅力。開封擁有眾多旅遊景點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百年名校河南大學坐落於開封市。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開封界於東經113°51′51″—115°15′42″,北緯34°11′43″—35°11′43″。海拔69米至78米。東臨商丘市,西連省會鄭州市,南接許昌市、周口市,北靠黃河,與新鄉市隔河相望。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62平方公里。南北寬約92公里,東西長約126公里。東距亞歐大陸橋東端的港口城市連雲港500公
里,西距省會鄭州72公里,在中國版圖上處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開封坐落於廣袤的豫東平原之上,境內無山,河流、湖泊較多,分屬黃河、淮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黃河、渦河、惠濟河、賈魯河等32條。包公湖、龍亭湖、鐵塔湖水系相通,湖水面積占城區面積的四分之一,素有北方水城之美譽。 據1999年統計資料,城區綠化覆蓋率為34.4%,境內森林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噪音平均值為57.2分貝,空氣污染綜合指數為88.7,飲用水質達標率大於95%,均控制在國家標准之內。樹木以桐樹、柳樹、槐樹為主。黃河灘區、柳園口濕地自然保護區是眾多鳥類的天然棲息地。開封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
編輯本段城市名片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首批中國書法名城 開封皇宮復原模型
全國雙擁模範城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比照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的老工業基地城市 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列出24座未來十年最具競爭力城市 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河南省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 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 旅遊景區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城市 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
開封簡史
相傳夏代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附近),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遷至西河,共歷6世,成為當時政治、經濟中心。開封建城的歷史已有3000多年,春秋時期,鄭庄公(前743一前701)為向中原拓展,在今城南朱仙鎮附近古城村構築城邑、取名啟封(漢初因避景帝劉啟諱、改為開封)。此為開封故城。今開封城春秋時為儀邑,戰國時為大梁。戰國時期,魏國為爭霸中原,惠王於六年(前364)由安邑遷都大梁,此為開封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建都。 魏在大梁共歷6君140年,在秦統一戰爭中於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為秦所滅。秦將大梁改置浚儀縣。以後浚儀、開封各為縣治,互不隸屬。直至東魏天平元年(534)設梁州,以浚儀為州治,轄開封縣。北周時,梁州改名汴州。 隋煬帝開通濟渠,使其與黃、淮溝通,發展水上運輸,汴州地位日益顯要。唐延和元年(712)開封縣並入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列為附郭首縣,原古城村的開封城,遂日趨廢弛。唐興元元年(784)宣武軍節度使治所由宋州(今商丘)移來汴州,成為唐王朝最強大的藩鎮。唐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先是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最終廢棄唐帝而自立,在開封建立後梁政權。朱溫稱帝後,升汴州為開封府,稱東都,洛陽為陪都,稱西都,長安則降為雍州。從此,開封府不斷擴大管轄范圍,後梁時轄15縣。右圖為開封保存完好的城門。 至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相繼在開封建都,開封是為東京,開封府亦擴大,轄18縣24鎮。開封、浚儀稱赤縣,其餘各縣稱畿縣,浚儀縣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稱祥符縣。開封最繁盛的時期是北宋,建都長達167年。公元1127年,為金人所破,毀於兵燹。金人先後在開封扶植張邦昌、劉豫兩個傀儡政權,終因人民唾棄而夭折。 金人將開封降為汴京路。海陵王於1153年以開封為南京,作為南進的基地。至1214年宣宗完顏珣受蒙古逼迫,遷都於此,仍稱南京。蒙古滅金建元,在全國設立11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中原地區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這是河南稱省之始,省會及路治都設在汴梁路的開封。元末劉福通率農民起義軍於龍鳳四年(1358)攻佔開封建為國都,僅維持了一年零三個月,在元軍圍攻中又退回舊都安豐。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朱元璋攻下開封,改汴梁路為開封府,改開封為北京作為陪都,不久又撤銷開封縣並入祥符縣,從此結束了一城由二縣分治的局面。洪武十一年(1378)又撤銷了開封北京稱號,並封五子朱橚為周王,鎮守河南。 此後一直是河南的省會,清代繼之。 1913年廢府改道。祥符縣改為開封縣,屬河南省豫東道、開封仍為省會,並為豫東道治所。1914年改豫東道為開封道。1927年廢道,1929年成立開封市,市、縣同城不相屬,開封仍為河南省會。1938年6月,日軍佔領開封,省會西遷。翌年3月,日偽河南省會由安陽遷來開封。1945年日寇投降,開封復為河南省會。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開封, 11月成立開封特別市,仍為省會。開封縣政府仍設在市內,1949年5月,開封縣政府遷往朱仙鎮。1954年10月,省會由開封遷往鄭州, 開封變為省轄市。1955年鄭州專員公署由滎陽遷至開封,改名開封專員公署,轄開封縣等10個縣。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實行「市帶縣」體制,開封專員公署撤銷,原轄5縣屬開封市領導。 開封是中國八大古都之—,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形成較早,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集中體現了古城悠久的歷史傳統與豐富的文化內涵。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歷史上,開封憑借河湖縱橫、灌溉發達、氣候溫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條件,是中國最早開發的地區,其城垣宏大,文化燦爛,古人曾有「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的詩句。特別是北宋時期,開封作為都城東京,是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與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其建設規劃思想獨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內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條護城河。城內交通水陸兼容,暢通無阻。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閉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開放的街道形式,實行坊市合一,擴大市民階層,使其人口達到150餘萬。 因為非農業人口的增加,所以帶動了城市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域內外貿易繁榮發達,成為「八荒爭湊,萬國咸通」的大都市。這一建築布局。對宋以後封建王朝都城建設影響深遠。東京的園林也極具特色。史載東京城宮苑御園、寺觀有100餘座。「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園圃,百里之內,並無閑地。」著名的皇家名園「
艮岳」,集中國名岳大山諸特色於—園,園內植奇花珍木,放養珍離異獸,史家稱其為中國園林史上承前啟後的傑作。開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包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38處,市級26處,縣級136處。聞名遐邇的鐵塔、相國寺、延慶觀、禹王台、繁塔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作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開封館藏和各名勝古跡中保存著上自漢代、下止民國的各類石刻珍品1000餘件,是研究歷史、科學技術和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 2005年5月22日的《紐約時報》評論版首次以中文標題「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雲 Glory is as ephemeral as smoke and clouds」,發表著名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評論文章,介紹開封的歷史,對比開封今昔,再次將開封推向世界。2007年4月18日,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及夫人一行來到開封,造訪七朝古都各名勝景區景點。
自然資源
北方水城---古都開封
開封市土地總面積為628,240.26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34,732.1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9.20%;園地面積10,456.84公頃,佔1.66%;林地面積24,026.27公頃,佔3.90%;居民點及工礦用地83,750.85公頃,佔13.33%;交通用地17,822.06公頃,佔2.84%;水域46,964.21公頃,佔7.48%;未利用土地10,487.90公頃,佔1.67%。 開封所轄區域地下資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預計石油總生成量為5.6億噸,天然氣儲量為485億立方米, 現已大量開采利用。煤炭資源埋藏較深,預測可靠儲量為77.9億噸。此外,地下還有豐富的石灰岩、岩鹽、石膏等礦藏。 開封市境水資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8.35億立方米(不含過境水)。其中地表水為3.51億立方米,占資源總量的42%,地下水4.84億立方米(允許開采量),占資源總量的58%。
經濟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093.6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2.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7.54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92.30億元,增長18.1%;第三產業增加值363.81億元,增長12.4%。三次產業結構為21.7:45.0:33.3。 2011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9.05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其中市本級完成20.09億元,增長25.0%;區級完成8.49億元,增長34.7%;縣級完成20.48億元,增長39.7%。 全市稅收收入完成34.56億元,增長30.3%,稅收收入佔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0.5%。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45.22億元,增長24.7%,其中市本級完成40.66億元,增長15.1%;區級完成18.55億元,增長21.9%;縣級完成86.01億元,增長30.6%。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787.58億元,比年初增加104.49億元,增長15.3%,其中,城鎮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545.0億元,比年初增加72.45億元,增長15.3%。金融機構貸款余額443.77億元,比年初增加44.81億元,增長11.2%。 2011年,全市飲用水源地水質平均達標率繼續保持 100 %;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好轉,全市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3 天,占總天數的 88.5 %,遠遠超過省下優良天數292 天的既定目標;全市區域聲環境整體質量較好,環境雜訊等效聲級51.6 分貝,達到城市區域環境雜訊一類區標准。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8元,比上年增長13.6%;人均消費性支出12078元,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6492元,增長20.4%;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963元,增長18.2%。[1]
交通
開封地處中原,交通便利,連接「歐亞大陸橋」的大動脈隴海鐵路,徐蘭高鐵(鄭西高鐵,鄭徐高鐵)從市內東西穿過。京廣鐵路,京港高鐵,和京九鐵路左右為鄰,北京至廣州的106國道和天水至連雲港的310國道在此交匯,新歐亞大陸橋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成為橫穿河南的東西黃金通道,京開高速---即大(慶)廣(州)高速,橫貫南北,日(照)南(陽)高速斜插東北與西南。黃河公路大橋使得天塹變為坦途。新開封黃河大橋橫跨萬里母親河,雄偉壯觀。全市公路密度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開封北距北京580公里,東至連雲港530公里,鄭汴洛高速公路距鄭州國際機場和鄭州海關50多公里。開封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北上南下、西進東出的樞紐城市,同時又是沿亞歐大陸橋東西雙向開放、外引內聯的對外開放中心城市,具有發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進行大規模經濟開發的廣闊前景。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連霍高速公路、日南高速公路和大廣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開封的交通區位優勢有了明顯提升。但是鐵路、民航方面仍是制約我市發展的短板。而這些問題都將通過去年安排確定的交通項目實施,從根本上有所改觀—— 2009年6月26日,鄭州至民權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開封至新鄭機場)等7條高速公路同時開工。鄭民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後,不僅將進一步密切鄭、汴、洛等城市的交通聯系,還將使新鄭機場成為鄭汴兩市共用的城市機場,全面解決開封沒有民用機場的問題。 2009年10月21日,作為橫跨我國東西的高速大動脈,連霍高速公路開封境內段擴建工程征地拆遷工作全面啟動。按照項目設計,此段高速公路將由目前的4車道拓寬至8車道,寬度凈增16米。 2009年10月29日,作為鄭汴一體化發展又一標志性工程——鄭開物流通道項目開封段正式開工。鄭開物流通道位於鄭開大道南並與之平行,二者功能互補。項目主旨是服務於開封、鄭州兩市產業園區內企業間的原材料進出和貨物運輸,增強鄭汴兩市的優勢互補,進一步拉大我市城市框架。 2009年11月26日,《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9-2020年)》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我省醞釀多年的中原城市群軌道交通建設即將付諸實施,其中鄭開城際高鐵,鄭州至開封高速動車城際鐵路被列為首批項目,同年12月21日順利通過可研評審,同年12月29日正式奠基,預計2012年投入運營。 2009年12月22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了鄭州至徐州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建議書,項目運作進入實質性程序。此前,在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有關新建鐵路線路的論證過程中,我市有關部門也應邀參與。按照目前情況,線路有希望經過開封城北,在境內形成一個「X」型鐵路樞紐,使我市交通區位優勢有一個更大的質的飛躍,為建設「古今文明交相輝映、新老城區各展風采、宋都古城特色鮮明」現代化新開封提供堅強有力的交通、區位和環境支持。 從開封市區經鄭民高速公路到達新鄭國際機場只需三十分鍾。 開封至鄭州、洛陽、三門峽、商丘有高速公路相連,經鄭州向北可通達新鄉、安陽直至北京;向南可通達許昌、漯河、駐馬店直至深圳。開封高速公路出入口距市區車程為10分種。國道106線(北京至廣州)在境內南北貫通,國道310線(天水至連雲港)與220線(開封蘭考至濱州)相通。 開封長途客運站位於火車站北側。開封到新鄭機場路線:金明廣場坐城際公交,鄭州德億大酒店下車(7元),然後坐26路公交到民航大酒店下車(1元)乘機場巴士,大概40分鍾左右到達機場(15元)。 直接打的到機場200元左右,建議跟司機講價,運氣好可以150甚至更低價。 開封到鄭州交通最為方便,兩個城市開通有城際公交,票價7元,金明廣場、長途汽車站、客運西站、金明汽車站、相國寺汽車站均有城際公交。
猶太人定居地
開封還是中國最早有猶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時,一批猶太移民經天竺(印度)遷徙到當時繁華宋都東京,宋皇帝御旨:「歸我仲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古代開封猶太人同漢、回民族保持著和睦的關系,按照本民族習俗繁衍生息,安居樂業,綿延700餘年。時至民國初年,聖公會購得猶太禮拜寺廢基,在基址中發現三方猶太教石碑。作為國內僅存的三方猶太教石碑,三碑中一為 《重建清真寺記》 ,明弘治二年(1489年)立,文中提到寺始建於金大定三年(1163年)。其二為 《尊崇道經寺記》 ,正德七年〔1512年〕立。其三為 《祠堂述古碑記》 ,首題」清真寺趙氏建坊 並開基源流序「,康熙十八年(1679年)立,敘述開封猶太教人趙氏族人在寺內建立牌坊的源流。碑文對猶太教禮拜寺名稱的演變、教義等都有參考價值。而今由於歷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開封猶太人逐漸與當地民族融合,留下了一段獨特令人回味悠長的歷史。
人類活動較早地
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朝(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夏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市東約22公里),至第十二世胤,歷經六世約157年。春秋時期,前743年至前701年,鄭庄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啟封」城。戰國時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公元前225年,秦滅魏,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啟封兩縣。兩漢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縣為開封縣。東魏在開封設置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公元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公元907年,後梁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938年稱開封為東京。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北宋開封人口達150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咸通」的國際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1214年金朝遷都開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為周王駐藩開封。明代,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開封城遭破壞,城中37萬人,僅剩3萬餘人。清代設開封府,清末開封辟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麵粉、火柴、煙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 1948年10月24日開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省會遷鄭州,開封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悠悠文化宋都情
河南開封。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時常讓人品味不盡。漢代文學家司馬遷,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蘇軾等,甚至如今都有不少詩人如陳運和詩《開封與鐵塔》、《相國寺》等均寫過贊美開封的詩賦。其中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從中能夠想像那時的開封是何等的壯觀美麗。
清明上河圖
北宋開封的繁華盛景,除了文字記載外,最著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它像一部紀錄片,真實生動地展現了八百年前北宋東京的生活情景和社會風貌,成為後人研究北宋時各種社會風情和人文歷史的珍貴史料。在開封的歷史鏈條中,名人眾多,如蔡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顥、鍾嗣成、王延相等在開封寫下了各自的一頁。「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的唱詞唱響了大江南北,一代清官包拯為民申冤的故事家喻戶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民族英雄岳飛、圖強變法的王安石、一代清官張伯行、虎門銷煙林則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流傳至今。近代又哺育了範文瀾、馮友蘭、尹達、鄧拓、姚雪垠、穆青等,令人敬仰。
民俗
汴綉 刺綉,在我國起源較早,北宋時開封刺綉工藝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開封雲集各地的巧匠綉工,官辦的有文綉院,民間的有秀巷。當時大街小巷皆是 錦綉之衣,綉額珠簾,巧制新裝,競誇華麗 。汴綉即在此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近些年開封的汴綉獨樹一幟,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絨彩奪目,豐神宛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成為國內外遊人必買的佳品。 戲曲 豫劇,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祥符調是豫劇的一支重要流派。明末清初,陝西人來汴經商定居,其家鄉戲秦腔也隨之傳入,並與地方戲曲汴梁腔、梆子秧腔、女兒腔以及鎮南技、山坡羊、打棗桿等民歌長期融會貫通而逐步形成豫劇祥符調。唱、念俱用標《清 清明上河園
明上河圖》為藍本,集中再現原圖風物景觀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佔地面積510畝,為國家黃河旅遊專線重點配套工程.主要建築有城門樓、虹橋、街景、店鋪、河道、碼頭、船坊等。園區按《清明上河圖》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現宋代諸如酒樓、茶肆、當鋪、汴綉、官瓷、年畫等現場製作;薈集民間游藝、雜耍、盤鼓表演;神課算命、博彩、斗雞、斗狗等京都風情。並根據宋氏歷史故事表演「文包武楊」及宋代婚禮習俗等節目,遊人亦可換作宋裝,手持宋幣,盡情感受古人生活習俗。目前定時表演節目:包公迎賓、楊志賣刀、林沖怒打 大宋.東京夢華演出實景
高衙內、燕青打擂、李師師藝會情公子、王員外招婿、宋式民俗婚禮、編鍾樂舞、馬術、氣功絕活等20餘個。新開業的清明上河園二期工程,反映了皇家園林建築的宏偉,園中還建有大型宋代游樂場所,盪鞦韆、盪宋船、知難而進、進退兩難、平衡競標等宋代民間娛樂設施讓您盡情恣意,每天晚上,開封市在該園巨資打造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極度華麗的視覺場景更是深深吸引著中外遊客。
宋都御街
宋都御街位於開封市中山路北段,是為再現宋代御街風貌,於1988 年建成的一條仿宋商業街。據史記載:北宋的東京城富麗堂皇,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街道就是御街了。御街是東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一條通關大道,它從皇宮宣德門起,向南經過里城朱雀門,直到外城南熏門止,長達十餘里。是皇帝祭祖、舉行南郊大禮和出宮游幸往返經過的主要道路,所以稱其為「御街」,也稱御路,天街或者宋端禮街。
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傳說中,原為戰國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宅院。後寺院毀於戰火,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重建。該寺歷史悠久,是我國漢傳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相國寺原名建國寺,唐
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佔地達500餘畝,轄64個禪、律院,養僧千餘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水滸傳》描寫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就發生在其所轄之地。後因戰亂
⑹ 東京,杭州,汴州,開封 這四個地方是不是一個地方
不是,東京是汴梁城,也是汴州,也是開封,現在在河南省開封市。杭州浙江省。
⑺ 大美開封宣傳片的解說詞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東京、汴京、汴梁等,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首專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屬名城。開封簡稱汴,是河南省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河南省東部、黃河下游南岸之濱,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