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格子店營銷策劃書
1。競賽規則,注冊途徑,程序和期限
1.1比賽規則
看到
1.2「挑戰杯」官方網站注冊銜接課程
大學共青團。向校團委咨詢具體的具體程序,相應的安排。
1.3截止日期
原則,為前一年7月1日。各級各類學校在收集到的作品和內部評估需要時間,因此,學校因此將時間提前。具體時間可能還需要咨詢我們的青年聯賽。
2。如何選擇競爭的主題
2.1原則選擇
A,主題必須建立在你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因此,我們必須看看在哪些領域你有興趣,你有長處和優勢,此外,我們需要找一些專業的老師,得到一些信息,通常可以直接提取課題研究的老師和升華出來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通常具有較好的科學和實用價值,並幫助你完成的作品有競爭力。
B,當你確定方向的課題,它是建議你的研究,多年來,「挑戰杯」的主題,因為「挑戰杯」,創新和創業的關鍵,那麼別人要解決非常好主題是很難有競爭力的。這是類似的全面的文獻回顧的主題在規劃過程中,你需要進行詳細和仔細的分析。
C,當你確定的特定主題的若干建議,以找到相關領域的業務討論。的創新設計大賽,創業設計大賽,由企業給予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企業的需求。此外,建議有經驗的企業管理專業教師尋求幫助,他們可以從企業的發展水平提供了理論指導。
3。獎得主主題目錄
太多,估計不適合。直接向搜索了很多,也給我們的青年團正式版,學校共青團存檔。這里創業設計大賽2009年的入圍名單。
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
終審,最終入圍名單(150)
清華大學,北京17
基於腦 - 機介面腦損傷的積極康復儀器
慶豐建築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北京的
靈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業計劃
綠色陽光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在北京鑒東方文化紙製品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賽普柯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化學放大的I線光刻膠)
所述北京交通大學-MAN光學儀器
金豆豆「兒童會計培訓公司
思源環保物流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科技大學
朝日業務計劃的
的北京Hugehard的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書面
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北京郵電學院
網路石材聯盟商業計劃書
水滑石超分子功能材料產業化項目商業計劃書
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彌漫真正的綠色環保裝飾花卉服務有限公司<BR /北力煤礦監控設備公司
北京科技大學
黃金#8226;凱德的陰極產品和技術服務公司
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BR /國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天津南開大學
威康制葯有限公司
時報家相關的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2
燕山大學遼寧6
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秦皇島建龍重卡刮板轉儲有限公司河北農業大學
新發生物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普賽鋼動態智能調整軟體
超欠挖大連海事大學
輪機模擬器遠程培訓
沉陽工業大學
驅動柔性鉸鏈15度的自由自適應反新手
無齒輪拖拉機抽油機
沉陽市貝樂兒童之家
沉陽化工
保健品有限公司沉陽明瑞康
吉林6
吉林大學,
長春市源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東北師范大學
「通韻」的教育角色扮演網路游戲的商業計劃
吉林省,金電力公司商業計劃書
好老師互動教育科技企業家計劃
長春工業大學
RF IC卡機聯動加油站信息管理系統
長春科技大學
萬元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在長春市的創業計劃,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兩個
「華康高科多功能康復機器人商業計劃書 BR />哈爾濱理工大學,
諾亞船用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11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弧等離子體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同濟大學,
出色的李家,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學
農葯殘留檢測試劑盒和速測卡
植物碳科技有限公司 BR />的納泰柯超疏水
東中國科技大學
瑞德夫葯品工業株式會社
巨星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理工大學科技科技
神奇的蟲草上海大學中國傳統醫葯在上海捷昌自行車服務有限公司
(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彤納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上海海洋大學
人工濕地裝飾設計的浮島
江蘇
14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省新能源綠色化學品有限公司,
江蔌篙嘶燃料技術創業計劃
東南大學的新型液體生物晶元產品 - 科迪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北里齊江南大學漂白地球科學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項目商業計劃書
南京理工大學的科學和技術部南京泊科技有限公司商業計劃書
卓明鋼材表面處理有限責任公司
華東余凱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業務計劃
蘇州大學
蘇聯的回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蘇州王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業務計劃
江蘇大學
克里感測器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南京奧得河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商業計劃書南京佳得樂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業務計劃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
計劃
江蘇翔宇資源循環科學和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企業南通高職院校
CC格子鋪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商業計劃書
浙江九
浙江大學
唐萜,
- 新一代非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致遠鹼減量廢水膜集成處理回收設備
寧波大學
M-HOME特殊的空間有限責任公司
杭州綠色電池有限公司浙江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精益富農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工商大學,蘇州市,惠農插秧機降機構LLC
哲姜哀巍超聲波電機有限責任公司業務計劃
浙江林學院
浙江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麗水學院
綠色谷鳥的鳥巢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BR /安徽六
合肥工業大學
賽弗無憂危險品運輸監控平台
中國科技大學
中科生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安徽大學
玉蘭煤炭安全生產科學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工業大學
綠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安徽農業大學
紅糖炭有限責任公司責任公司經營計劃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
浩宇屋頂綠化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福建
廈門大學
減少汽車節能減排(SHARP熱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電纜路高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質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集成的開發和利用轉換裝置(瑞源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綠太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集美大學
金鱗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漁業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福建師范大學
安然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大學
焊接王朝3
的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計劃
綠色科苑建築節能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山東省山東大學
山東沃泰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中國海洋大學...... />海通創業團隊 - 薄壁鋁代替銅業務計劃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基於ZigBee技術的水產養殖水質實時監控系統項目河南3 BR />鄭州大學
拓藍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大學
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 「世界」搜索引擎
河南工業大學科技
河南第七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湖北14
武漢大學
羅源永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業務計劃
製作成玩具材料有限公司商業計劃書
康維擬三維數字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華中科技大學科學與技術,三維超聲醫療診斷設備
能量回饋電梯節電伴侶
武漢大學
機微進給技術項目商業計劃書
韻馳油液監測技術服務業務計劃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礦產資源評價服務業務計劃書
新的重油回收技術的商業計劃
華中農業大學
一個豬偽狂犬育苗推廣
中國中部師范大學恆源生化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湖北大學,武漢理工農樂施控釋肥
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武漢礦業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科技大學及技術商業計劃湖北大學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湖南8
中南大學
有所思啟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有限公司湖南開放的六月好處新能源有限責任
德藝教育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大學,
,湖南熙泰科技(SITECH)的開發有限公司
淋漓樹仁大學社會企業家精神孵化器有限公司
長沙理工大學
長沙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是源
南華大學的
湖南福諾木業高科技的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師范大學
興農相信LLC
15
孫中山在廣東
「IQ小博客網」 - 兒童網路全書「動畫庫和多用戶協會的組織結構創新的網路平台
>
中國南方大學中國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森特PU膠材料有限公司計劃
理想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微宏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的公司的業務計劃
「老人」俱樂部
中國農業大學, BR />康臨農葯
立體綠化「智能環保控釋肥企業計劃
廣州中醫葯大學中國傳統醫學,中國蜂業國際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南方醫科大學,
心血管疾病的創新葯物鹽酸鹽辣椒苯酮胺臨床研究商業計劃書
和墟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南方師范大學
三義房子有限責任公司掀起了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BR p>
廣州大學陽光假日旅行社
廣東商學院有限公司
優秀的網路社區電子商務服務廣西的
廣西大學合成氣生物質為基礎的系統。
海南1
海南大學
赤泥愛新花盆LLC
四川,8
四川大學
高效的微生物復合菌劑的開發與應用的工業企業計劃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製革工藝的推廣應用工業企業家計劃
三熊貓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和推廣的創業計劃西南財經大學
「的舞台裝飾」骨飾繼續開發
原始,西南科技大學的太陽能發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奧地利希望智能手機搜索引擎項目
成都易的新衣衣老人服務,LLC
葯熱療腹帶「康復皇帝川北醫學院」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重慶4
重慶大學
齊安,岩土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西南大學
蠶學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重慶重郵恆科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
重慶,重慶大學郵電學院
快曼徹斯特特種陶瓷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BR />雲南
昆明理工大學
昆泰硼業有限責任公司
西藏,
西藏大學
的的蕎麥面有限責任公司建立規劃書 BR />陝西
心的西安交通大學呼吸空氣潔凈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熱愛生活,有限責任公司的業務規劃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賈格迪奧老人輔助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漢式西北工業大學,冼可高科技電子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和技術
冼比海洋環境保護設備有限公司商業計劃書的
西安工程大學
西旭升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
隨著政府的重視,現在隨處可見的環保廣告和活動都不少,如果你留心的話,可以得到很多素材的,諸如愛護濕地行動和宣傳,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可以用自帶筷子代替)等等,主要是用創意來推廣這些觀點。
Ⅲ 礦產資源規劃管理
礦產資源規劃是國家對礦產資源處置權的體現。國家要對全國礦產資源作戰略儲備,並對鼓勵開發、允許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礦種和地區作出統籌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包括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的編制與組織實施兩個基本環節。
(一)礦產資源規劃的法律依據
根據礦產資源法第7條的規定,「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的方針」。在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以及1994年國務院批準的地礦部「三定」方案中,又進一步明確地礦部負責組織編制全國的礦產資源規劃。
(二)礦產資源規劃的涵義
礦產資源規劃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以協調社會經濟發展,使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合理開發利用為宗旨,以資源的合理積累、儲備、消耗及保護生態環境為主要內容,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用於指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規劃編制以及礦產資源具體政策制定的綜合性規劃。
(三)礦產資源規劃的目的
我國對礦產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的目的:一是為了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益,加強國家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宏觀調控,體現國家作為礦產資源所有者的意志,合理處置礦產資源;二是協調當前與長遠、國內與國外、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促進礦產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合理利用;三是節約利用有限的礦產資源,有效保護資源與環境,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四)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的編制與實施
根據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的規定,1994年,在國家計委的指導下,地礦部組織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各省(區、市)人民政府開始編制《1996~2010年全國礦產資源規劃》,歷經3年努力,於1997年完成,並上報國務院審批。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1)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依據我國礦產資源現狀、潛力以及礦業發展和國內外礦產品市場的變化,提出了我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發展戰略及相應的方針政策,規劃出需要由國家儲備的礦種(或礦區)和一定時期內鼓勵開發的礦種、限制開發的礦種以及禁止開採的礦種或某礦種的某些礦產地。
(2)根據我國礦業發展狀況,結合行業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允許開發的礦產,合理劃定了中央與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劃以及國家儲備礦產資源的具體范圍。納入本輪礦產資源規劃分配的礦區共4954個。其中,劃歸中央規劃的800個,委託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劃的3674個,國家儲備的349個,尚有131個礦區未作劃定,需進一步協調解決。
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經國務院批准後,擬通過兩種主要方式實施:一是監督指導礦產資源行業開發規劃和地區開發規劃的編制與實施。依據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對於不符合全國礦產資源規劃有關要求的礦產資源行業開發規劃和地區開發規劃,國家計委和地礦部應當予以糾正;二是對於納入全國礦產資源規劃並劃定了規劃開發范圍的礦產資源,逐個礦區制定「礦產資源規劃意見書」,並通過監督落實「規劃意見書」的要求來確保全國規劃目標的實現。「規劃意見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礦區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向、開發規模、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和資源保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具體要求。
(五)礦產資源規劃管理的改革
礦產資源規劃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編制與實施礦產資源規劃是國家對礦產資源利用實施宏觀調控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時,黨的十五大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協調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提出了「統籌規劃國土資源開發與整治」的基本方針。因此,礦產資源管理必須要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我國礦產資源的統一規劃工作。考慮到現行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實際上是一種礦產資源的行政性分配規劃,其基本內容已不能適應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影響了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基礎性作用的發揮,必須予以調整。今後,規劃工作將以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促進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為根本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工作。
礦產資源經濟區劃是指根據我國生產力的總體布局,在查明礦產資源的地質條件和所處經濟社會條件的基礎上,從礦產資源和經濟條件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按照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域差異等客觀規律,以區別區間差異性和歸納區內共性的方法,把礦產資源和與其相關的經濟社會條件在不同國土地域上,劃分出不同類型礦產資源經濟區的一項工作。其基本特點是: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採用定量化的區劃指標,建立適宜的區劃模型(包括圖示模型和數學模型),科學、直觀、准確地反映區劃地區內資源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最本質的特點,以及區劃地區之間的相關關系和主要參數。
通過礦產資源經濟區劃的研究,把區域資源條件與區域社會、經濟條件緊密結合起來,採用實證分析與對比研究,使各要素在區際、區內得到合理關聯與協作,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的合理布局,從而實現國民經濟與區域經濟、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依據我國礦產資源區域分布特點以及礦業開發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可分為:一級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全國范圍的綜合性區劃)、二級礦產資源經濟區劃(跨省級行政區的綜合性區劃)和三級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專項經濟區劃)。
Ⅳ 非金屬礦業創業計劃書範文
這個具體項目還得具體分析,一般都是專業機構代寫的。給你份商業計劃書,你參考下,融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再寫創業計劃書。可以咨詢去咨詢聽取下專業人士意見再做決定。
前瞻產業研究院《鐵礦石項目商業計劃書》
第1章:鐵礦石項目摘要
1.1 鐵礦石項目概況
1.1.1 項目背景
1.1.2 項目簡介
1.2 鐵礦石項目優勢分析
1.3 鐵礦石項目融資與財務分析概況
1.3.1 項目融資方案概況
1.3.2 項目財務分析概況
第2章:鐵礦石項目公司介紹
2.1 公司發展簡況
2.2 公司組織架構
2.3 公司管理模式
2.4 公司經營情況
第3章:鐵礦石行業及目標市場分析
3.1 鐵礦石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3.1.1 行業發展歷程
3.1.2 行業發展現狀
3.1.3 行業市場前景預測
3.2 鐵礦石項目目標市場分析
3.2.1 政策、經濟、技術和社會環境分析
3.2.2 市場規模分析
3.2.3 盈利情況分析
3.2.4 市場競爭分析
3.2.5 進入壁壘分析
3.2.6 市場分析總結
第4章:鐵礦石項目產品/服務分析
4.1 鐵礦石項目產品/服務簡介
4.1.1 項目產品/服務名稱
4.1.2 項目產品/服務特徵
4.1.3 項目產品/服務性能用途
4.2 鐵礦石項目產品生產經營計劃
4.2.1 項目產品生產方式
4.2.2 項目產品生產設備
4.2.3 項目品質控制和質量改進
4.2.4 項目產品成本控制
4.3 鐵礦石項目產品/服務前景分析
4.3.1 項目產品/服務競爭優勢
4.3.2 項目產品/服務市場前景
第5章:鐵礦石項目研究與開發
5.1 現有技術開發資源以及技術儲備情況
5.2 項目團隊對外合作情況
5.3 項目研發團隊技術水平
5.4 項目研發投入計劃
5.5 項目研發團隊激勵機制與措施
第6章:鐵礦石項目市場營銷策略
6.1 鐵礦石項目營銷戰略
6.2 鐵礦石項目市場推廣方式
第7章:鐵礦石項目融資和資金退出
7.1 鐵礦石項目資金需求用量與期限
7.1.1 項目總投資
7.1.2 固定資產投資
7.1.3 流動資金
7.2 鐵礦石項目資金籌集方式
7.2.1 項目資本金籌措
7.2.2 項目債務資金籌措
7.2.3 項目融資方案分析
7.3 鐵礦石項目資金籌集方式
7.4 鐵礦石項目資金使用規劃
7.5 鐵礦石項目投資回報計劃
7.6 鐵礦石項目資金報酬與退出
7.6.1 股票上市
7.6.2 股權轉讓
7.6.3 股權回購
7.6.4 股利
第8章:鐵礦石項目財務預測
8.1 財務評價基礎數據
8.2 鐵礦石項目銷售收入預測
8.3 鐵礦石項目成本費用估算
8.4 鐵礦石項目財務評價報表
8.4.1 項目現金流量表
8.4.2 項目損益表
8.4.3 項目利潤分配表
8.5 鐵礦石項目財務評價結論
第9章:鐵礦石項目投資風險與控制
9.1 政策風險與控制
9.2 資源風險與控制
9.3 市場不確定性風險與控制
9.4 市場競爭風險與控制
9.5 研發與生產風險與控制
9.6 成本控制風險與控制
9.7 鐵礦石項目財務風險與控制
9.8 鐵礦石項目管理風險與控制
9.9 鐵礦石項目破產風險與控制
第10章:根據實際項目的不同特徵,可進行適當調整
Ⅳ 謝家榮、劉季辰和趙亞曾與世紀年代的湖北區域地質調查
張立生
( 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
一、調查計劃
由於工業的發展與地質息息相關,所以各工業國對於地質調查十分重視,到 20 世紀20 年代初,它們都已經設立了地質調查機構,其中以美國地質調查所的規模最大,其年經費達 200 萬美元之巨,就連國土面積很小的日本,其調查經費也已經達 40 萬日元[1,2]。
辛亥革命之後,我國也建立了地質調查所。北方諸省,如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先後開展了地質填圖。但直到 20 世紀 20 年代初,南方還只有江蘇省在實業廳長張翼後的力主下,借用農商部地質調查所的人力資源,歷經兩年時間,填出了全省地質圖。在此之後,湖北省實業廳廳長楊筱麓先生乃請農商部總長張乾若先生轉農商部地質調查所按照江蘇省的做法,選派人員進行湖北地質調查,繪制湖北全省的地質圖。1923 年 4 月,經由農商部地質調查所與湖北省實業廳商洽,決定由湖北省實業廳邀請劉季辰、謝家榮前往湖北調查全省地質。
接到邀請後,劉、謝二人即開始准備湖北省的地質調查事宜,擬訂調查計劃。1923年 10 月,兩人在 《科學》第 8 卷第 10 期上發表了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計劃書》。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計劃書》擬就了 11 條辦事規則。根據該辦事規則,其任務為用 3年的時間測制全省地質總圖,兼查礦產等項。全省地質總圖的比例尺定為五十萬分之一,重要礦產區域及其他特別地點須詳細測勘者,則臨時確定。調查經費預算為每年 2000 元,3 年為限,連同調查報告、圖說、繪制、印刷等費 2000 元,均由實業廳呈奉省長令准撥發。調查人員的薪水由農商部開支,沒有另外的津貼。
該計劃將全省應行調查的區域劃分為 6 個區,每年調查兩個區,於春、秋季進行。按照計劃書所載,所劃分的 6 個區如下[3]:
第一區: 鄂東大江以南的陽新、大冶、通山一帶,面積 64km2,1923 年秋調查;
第二區: 鄂北襄陽以東,大江以北,自棗陽至應山、麻城、羅田一帶,面積 132km2,1924 年春調查;
第三區: 鄂西之鶴峰、宜都、巴東等處,面積 68km2,1924 年秋調查;
第四區: 鄂西江北諸縣暨鄂北南漳、保康以南一帶,面積 84km2,1925 年春調查;
第五區: 鄂北之房縣、竹山、隕縣、鄖西等處,面積 84km2,1925 年秋調查;
第六區: 鄂西之來鳳、恩施、建始、利川等處,面積 64km2,1926 年春調查。
二、調查概況與成果
按照上述計劃,謝家榮於 1923 年 8 月 26 日離開北京前往武漢,於 8 月下旬與劉季辰一起開始第一區調查,並在結束調查後於 11 月 28 日回到北京。此次調查歷時 3 個月,調查了武昌、鄂城、大冶、陽新、通山、咸寧、崇陽、通城等縣的地質 ( 地層、構造、火成岩) ,考察了鄂城西山和雷山的鐵礦,大冶炭山灣、漢順公司的金子坊,羅漢山煤礦,陳家灣煤礦,漢冶萍煉鐵廠,象鼻山至保安的煤礦、譚家橋附近的鐵礦,大冶至姜橋的煤礦,銅綠山鐵礦,龍角山銅礦,歐陽山、劉許山銅礦,牛頭山銅礦,銀山錳礦,廣豐公司孤竹橋煤礦,嘉魚縣屬游家山煤礦及開源公司、馬鞍山、仙人山煤礦,黃博士嶺煤礦、硫磺及石灰岩等礦產。此次調查完成了調查區的 1∶ 50 萬地質全圖一幅,並對區內的礦產做了評價,將鄂東地區的煤按照層位分為三類,即侏羅紀的煙煤、二疊石炭紀的無煙煤和石炭紀的半煙煤,以在武昌、嘉魚和蒲圻境內廣泛分布的侏羅紀煤系最具實用價值。
此次調查後,劉季辰與謝家榮於 1923 年 12 月在 《農商公報》第 113 期上發表了《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一區簡報》第一號、第二號,謝家榮於 1924 年 2 月在 《中國地質學會志》第 3 卷第 2 期上發表了 「Stratigraphy of Southeastern Hupei」 ( 湖北東南部地層系統) ,並被列為湖北地質礦產專刊第二號。
在 「Stratigraphy of Southeastern Hupei」( 湖北東南部地層系統) 中,謝家榮詳細描述了陽新石灰岩、炭山灣煤系和大冶石灰岩的岩性和分布范圍。他主張將當時劃定的大冶石灰岩中的石灰岩段劃入三疊系。三疊系大冶石灰岩的地層名即由此而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1924 年 4 月 9 日至 5 月 31 日,謝家榮與劉季辰第二次去湖北進行第二區的地質調查,調查分為 3 個階段: 4 月 9 ~ 24 日為第一階段,調查廣濟至黃岡縣赤壁一帶的地質和煤礦; 第二階段自 4 月 27 日至 5 月 10 日,調查黃陂、黃安、孝感、應城一帶地質及膏鹽礦產; 第三階段為 5 月 14 ~31 日,調查京山、宋河、安陸、應山、廣水附近地質,並考察東簧店銅礦###①。
依據此次調查的結果,謝家榮和劉季辰於同年 7 月在 《農商公報》第 10 卷第 120 期上發表了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二區簡報》第一號、第二號和第三號,8 月又在 《農商公報》( 第 11 卷第 1 冊) 發表 《振興湖北礦業意見書》。1925 年發表的 《湖北應城膏鹽礦報告附石膏說略》也是此次調查的重要成果。
第三次或第三區的調查是 1924 年 10 ~11 月期間進行的。此次調查因劉季辰生病而由謝家榮與趙亞曾合作。10 月 21 日,謝家榮和趙亞曾從漢口出發,經宜昌,研究羅惹坪、霧渡河、兩河口、黃狼坪等地地質後,先後到達興山、秭歸、巴東,於 11 月 16 日抵達距四川邊界僅20 km 處。適時北京發生政變,形勢緊張,不得已搭民船返回宜昌而結束了第三次調查。
第三次調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建立了較前人更為完整的地層系統,不僅在 《農商公報》第 11 卷第 127 期發表了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三區第一號簡報》和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三區第二號簡報》,還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湖北地質的重要學術論文。1925 年 1 月3 日,中國地質學會在地質調查所舉行的第三次年會上,謝家榮與趙亞曾宣讀了他們合著的論文 《興山巴東間中生界地層考》( 後刊 《( 湖北地質礦產專刊》第5 號) 、《湖北宜昌羅惹坪志留紀地層之研究》 ( 後刊 《中國地質學會志》第 4 卷第 1 期) 和 「Geology of IChang,Hsing Shan,Tze Kuei and Pa Tung Districts,W. Hupen」 〔湖北宜昌興山秭歸巴東等縣地質礦產 ( 《地質匯報》第 7 號) 〕。
此前曾有維里士等歐美學者和日本地質學家野田勢次郎等進行過第三區的地質工作。他們的工作證明,宜昌一帶的地層是中國南方地層發育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維里士等的調查將巫山石灰岩以上的地層統稱為歸州系,按照其動植物化石定為二疊紀。野田勢次郎則將歸州系分為 3 層: 泄灘雜色板岩層、香溪含炭砂岩層及興山赭色砂岩層。1924 年春,李四光和趙亞曾也曾到本區調查,但重點在古生界。謝家榮和趙亞曾的此次調查,除在古生界中發現了許多化石外,主要在中生代地層中有較多的發現。他們根據這次調查的發現,將所謂歸州系劃分為巴東系、香溪系和歸州系,將巴東系劃歸三疊系,將其與下伏的大冶石灰岩的接觸關系定為不整合接觸; 將香溪煤系劃歸侏羅系,並分為上、下兩個煤系; 將歸州系劃歸白堊系[4]。他們的這種劃分奠定了鄂西地區中生代地層劃分的基礎。現今的湖北地層表上,巴東組、香溪組的名稱取代了當年的巴東系和香溪系,但它們所表示的層位卻大體上是一樣的,即當年所劃定的三疊系和侏羅系,而歸州系的名稱雖已經不再使用,但它大體上相當於白堊系的層位卻是一直沒有錯的。
這次調查還詳細研究了羅惹坪地區的所謂新灘頁岩,以平板測量法測得該剖面總厚約800m,分為 11 層,發現了大量種類繁多、異常精美的化石,堪為中國南方誌留系的標准剖面之一,並將其命名為羅惹坪系[5]。
「Geology of I Chang,Hsing Shan,Tze Kuei and Pa Tung Districts,W. Hupen」〔湖北宜昌興山秭歸巴東等縣地質礦產 ( 《地質匯報》第 7 號) 〕是本次調查成果的集中體現,對本區地形地層、構造和礦產有詳細的記述。
第四次即第四區的調查是 1925 年 4 ~5 月進行的。謝家榮與劉季辰於 4 月 27 日搭江輪自漢口溯江而上,於 29 日抵沙市,30 日改搭小火輪至羊溪,5 月 1 日抵枝江,沿途考察石灰窯。然後自 5 月 3 日起至 5 月 7 日自枝江經剎圓寺、松柏坪、鄭家、寫經寺等處,調查地質和煤、鐵礦產。5 月 8 日起至 5 月底,先後到了劉家場、羊洞子、竹園坪、魚洋關、宜都、鄭家沱、長陽、廟沱巴山、資蚯、花屋場、新衙門、五峰、茅庄岩、板河口、石龍洞等地,於 5 月 29 日抵達鶴峰,5 月 31 日調查縣城附近地質。此次調查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湖北西南部的地層系統。調查結束後,謝家榮、劉季辰在 《農商公報第 12卷第 137 期》上發表了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四區第一號簡報》和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四區第二號簡報》。
上述地質調查的范圍都處在長江中游地區。這些調查的成果除反映在前述的簡報和論文中外,謝家榮還與葉良輔合著了一篇 《揚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質構造及地文史》,載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地質匯報》,第 7 號。該文綜合了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各省迄至 1924 年的地質調查成果,對比了這些地區的地層、構造、地文史,對於長江中下游的地文史得出結論說,長江諸省之褶曲時代可能始於白堊紀末,但主要的褶皺形成於第三紀( 古、新近紀) 前期,即始新世或漸新世,故其時代略新於喜馬拉雅期。先褶曲,而後有鄂西期似平面形成。同時在巴東一帶,無顯著的褶曲,而有和緩的坳面作用,因此,白堊系頂部與始新統有推移疊進之跡。其後,長江一帶地盤上升,而一部分受侵蝕之分割正與北方各省的斷層與侵蝕同時並進。再後,大江南北均局部為紅砂岩覆蓋,繼而因第三紀( 古、新近紀) 末的地殼運動而發生傾斜與斷層,最後是紅土堆積。自上新世末至第四紀,坳面作用頗盛。
三、尚待考證之事
按照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計劃書》所列,還應該於 1925 年秋前往鄂西北的房縣、竹山、隕縣、鄖西等縣進行第五次調查,於 1926 年春前往鄂西南的來鳳、恩施、建始、利川等處進行第六次調查,並且相應的應該有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五區簡報》和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六區簡報》發表,但我們至今只查到如上所述的各期簡報,卻沒有能查到有關第五區和第六區調查的簡報。按照謝家榮每出野外工作均有詳細記錄工作日誌的習慣,應該在他的日記中查到相應的記錄,但在現存謝家榮的日記中,卻恰恰又缺少這個時段的日記本。因此到現在為止,我們無法判斷,第五區和第六區的調查是否如期進行,或者如果沒有進行又是因為什麼原因; 原定要編制的 1∶ 50 萬的湖北全省地質總圖是否完成,或者如果完成了,又完成於何時,這些也沒有找到相應的資料。
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參 考 文 獻
[1] 謝家榮 . 記美國之國立地質調查局 . 科學,1921,第 6 卷第 9 期,889 ~903
[2] 謝家榮 . 美國之研究地質事業 . 農商公報,1923,第 9 卷第 11 冊,第 107 期,63 ~70
[3]劉季辰,謝家榮 .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計劃書 . 科學,1923,第 8 卷第 10 期,1053 ~1060
[4]謝家榮,趙亞曾 . 湖北興山巴東間中生界地層考 . 湖北地質礦產專刊,第五號,1 ~6
[5]謝家榮,趙亞曾 . 湖北宜昌羅惹坪志留紀地層之研究 . 湖北地質礦產專刊,第 4 號,1 ~7
Ⅵ 商業計劃書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區別
閱讀者不同:
商業計劃書的目標閱讀者通常是投資人或相關利益載體,用於說服對方投回資或合作。答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目標閱讀者通常為政府、決策者或主管機關等。
內容側重點不同:
商業計劃書是創業者或企業為企業未來增長制定的策略,向投資人或合作方展現帶來回報的能力和及擁有資源和實力的文書,涉及管理因素、人的因素和及投資回報等方面內容。
可行性研究報告主要側重技術方面的分析,同時也對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評估。通常會考慮到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理性,評估項目是否可行、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及程度。
Ⅶ 礦業公司 宣傳策劃方案
我這里有專業的策劃設計人才,找我吧Q729088407,上海的公司為您排憂解難!
Ⅷ 煤礦設計手冊WORD格式
書名:煤礦礦井采礦設計手冊 上冊
圖書編號:1014235
出版社:煤炭工業出版社
定價:106.0
ISBN:750200542
作者:
出版日期:1996-01-01
版次:1
開本:16開
簡介:
(京)新登字042號
內容提要
本《手冊》是為礦山(主要為煤礦)設計工作者編寫的一本礦井設計實用工具書·全書共分:采礦設計常
用技術資料、礦區總體和礦井開拓、采區布置和採煤方法、巷道斷面及交岔點、立井井筒及硐室、斜井井筒及
硐室、井底車場、井底車場硐室、采區車場及硐室、通風與安全等十篇,分上、下兩冊出版·書中編入了有關
設計依據、規定、設計原則、計算方法和實例·此外還列舉了大量的資料和數據·本《手冊》表達形式以圖表為
主,文字敘述亦較簡潔,便於讀者查閱·
責任編輯:鮑儀施修誠張文山
目錄:
目錄
第一篇采礦設計常用技術資料
第一章常用數學、力學公式
及有關計算用表
第一節常用數學公式
一、代數
二、平面三角
三、常用曲線
四、微積分
五、幾何圖形及數學用表
六、曲線、切線長度計算
第二節梁的內力及變位計算公式
一、受靜載荷梁的內力及變位
計算公式
二、受沖擊載荷梁的計算公式
第二章常用符號、計量單位及換算
第一節字母表
第二節單位制和單位換算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二、曾經使用及暫時與國際單位制
並用的單位
三、市制單位
四、常用計量單位及其換算關系
第三章煤的性質、分類及用途
第一節煤的性質及工業分析
一、煤的物理性質
二、煤的化學性質
三、煤的工藝性質
四、我國不同牌號煤的主要煤質指標
第二節工業用煤的分類及綜合利用
一、中國煤(以煉焦用煤為主)
分類方案
二、國際硬煤分類
三、煤質主要指標
四、煤的綜合利用
第三節工業用煤的質量要求
一、煉焦用煤
二、動力用煤
三、氣化用煤
四、煉油用煤
五、腐植酸用煤
第四章岩石性質與圍岩分類
第一節岩石性質
一、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
二、岩體的工程性質
第二節圍岩分類
一、錨噴圍岩分類
二、普氏岩石分類
三、鐵路隧道圍岩分類
第三節煤層分類
一、煤層分類
二、構造和煤層頂底板
三、緩傾斜煤層工作面頂板分類
第五章窄軌道岔與線路聯接
第一節窄軌道岔
一、窄軌道岔的類別和系列
二、窄軌道岔選用說明
三、扳道器的布置
四、警沖標
第二節線路聯接
一、單開道岔非平行線路聯接
二、單開道岔平行線路聯接
三、對稱道岔線路聯接
四、渡線道岔線路聯接
五、三角岔道線路聯接
第六章礦井開采抗震設計資料
第一節簡述
一、地震烈度
二、震級與震中烈度及震源深度
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岩石性質對地震烈度的影響
四、水文地質條件對地震烈度的影響
第二節井巷工程震害與采礦抗震
設計的有關規定
一、井巷震害
二、采礦抗震設計的有關規定
三、名詞術語
第七章工業場地和鐵路安全煤柱
留設方法
第一節岩層移動角、邊界角及其計算
一、岩層移動角、邊界角及其計算
二、建築物的保護級別
三、保護地面建築物及主要井巷
的方法和圍護帶的大小
第二節安全深度
第三節安全煤柱的計算
一、計算規則
二計算方法
第四節安全煤柱設計實例
一、立井安全煤柱的設計實例
二、斜井安全煤柱的設計
三、工業場地安全煤柱的設計
四、鐵路安全煤柱的設計
第八章采礦制圖
第一節制圖一般規定
一、圖幅
二、圖簽
三、比例
四、字體及書寫方法
五、字母代號
六、圖線及畫法
七、剖面(斷面)線的畫法
八、尺寸注法
九、圖紙上序號的注法
第二節圖例
一、說明
二、圖例
三、常用地質圖例
第九章圖紙編號
第一節圖紙分類及符號
一、說明
二、設計圖紙的分類和符號
三、圖號組成
第二節固定圖號
第十章常用工程材料
第一節鋼鐵材料
一、各種型鋼的型號規格尺寸
重量及有關系數
二、鋼軌及附件
三、鋼板
四、鋼管
五、幾種常用的鋼絲繩的規格
重量及抗拉強度
六、螺栓
七、螺母
八、墊圈
九、花籃螺絲
第二節木材及竹材
一、木材
二、竹材
第三節磚、石、砂材料
一、磚
二、石料
三、石子的分類及質量要求
四、普通砂的分類及質量要求
五、砌築砂漿配合比
六、砂漿的標號
第四節水泥、混凝土
一、水泥
二、混凝土
三、噴射混凝土
四、鋼筋
第五節其他材料
一、鑄石
二、樹脂
三、膠管
四、礦用膠布風筒
五、塑料製品
第十一章採掘運設備及部分
煤礦專用設備
第一節採掘運設備
一、採煤機械
二、煤礦運輸設備
三、煤礦支護設備
四、掘進、裝載機械
五、煤(岩)電鑽
六、煤礦井巷工程設備
七、礦井小絞車
八、工業泵
第二節部分煤礦專用設備
一、翻車機
第二篇礦區總體設計和井田開拓
第一章設計依據
第一節計劃任務書及設計的審批決定
一、計劃任務書
二、設計的審批決定
第二節地質報告
一、地質報告的內容
二、分析地質報告的內容及方法
第三節生產礦井概況
一、生產礦井(露天礦)概況
二、地質情況
三、生產礦井(露天礦)主要
技術經濟指標
第二章礦區總體設計
第一節一般規定與設計內容
一、一般規定
二、設計內容
第二節井田劃分
一、井田劃分的原則
二、井田劃分的方法
三有關井田尺寸的規定及計算
公式
四、井田劃分實例
五、各類井型實際井田尺寸
第三節礦區規模與服務年限
一、一般規定
二、確定礦區規模的依據
三、各類規模礦區均衡生產年限
四、儲量動用系數
第四節井田開拓及並筒(平碉)位置
第五節礦井建設順序
一、編制礦井建設順序的原則和依據
二、礦井建設順序實例
第三章井田開拓
第一節井田開拓方式的確定
一、開拓方式分類
二、確定開拓方式的主要依據
三、開拓方式的選擇
四、水力採煤與水砂充填的適用條
件及主要問題
第二節礦井設計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
一、生產能力的確定
二、井型與服務年限參考資料
第三節井田境界與水平劃分
一、井田境界
二、水平劃分
第四節井筒位置選擇
一、地面條件
二、井下條件
三、綜合確定井筒位置
四井口坐標計算、提升方位角
及井硐方位角
五、井口標高
六、風井位置選擇
七、注砂井位置選擇
第五節主要巷道布置與采區劃分
一、主要巷道布置
二、采區劃分與開采順序
第六節開采計劃與水平延深
一、開采計劃
二、水平延深
第七節大巷運輸
一、大巷運輸方式
二、大巷運輸方式的選擇
三、礦車選型與數量
第八節礦井工作制度
第四章井田開拓方案比較
第一節方案比較內容
一、井筒形式方案比較內容
二、生產能力方案比較內容
三、井筒(平硐)位置方案比較內容
四、水平劃分方案比較內容
五、通風方式方案比較內容
六、運輸大巷布置方案比較內容
七、大巷運輸方式方案比較內容
八、總回風道布置方案比較內容
九、采區劃分方案比較內容
第二節方案比較法
一、方法、步驟
二、方案比較時應注意的問題
三、經濟比較的計算方法
四、建設工期
第三節方案比較實例
一、礦井生產能力
二、水平劃分
三、井筒形式、位置及通風
附錄一煤田地質
一、地層與地質時代
二、中國主要含煤地層
三、煤層
第三篇采區布置和採煤方法
第一章采區布置設計依據及要求
第一節采區布置設計依據
第二節采區布置要求
一、一般要求
二、初期采區位置選擇的要求
第二章主要參數選擇
第一節采區尺寸
一、采區尺寸的數值
二、影響采區尺寸的因素
三、設計采區尺寸參考數據
第二節採煤工作面及分階段長度
一、工作面長度
二、工作面長度的確定因素
三、工作面長度參考資料
四、分階段長度
第三節同時回採工作面的錯距
一、確定回採工作面錯距的要求
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三、同時回採工作面錯距的計算方法
四、工作面錯距經驗數值
五、分層開采工作面錯距示例
第四節采區煤柱及回採率
一、采區煤柱分類及尺寸
二、確定采區煤柱的要求
三、采區回採率
第五節采區生產能力
一、影響采區生產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確定采區生產能力的方法
三、采區生產能力參考資料
第三章采區巷道布置
第一節煤層群分組和采區巷道聯
合布置的適用條件
四構造
附錄二煤田勘探
一、勘探程序和工作程度
二、構造和煤層類型(勘探類型)
三、各勘探階段的煤質工作
四、水文地質勘探
五、開采技術條件勘探
六、伴生有益礦產勘探
七、儲量計算
一、煤層群分組的主要依據
二、采區巷道聯合布置的適用范圍
三、煤層群分組實例
第二節采區巷道礦山壓力顯現規
律及其應用
一、采區巷道受壓後的一般狀態
二采區內各類巷道礦山壓力顯
現規律及巷道維護措施
三、無煤柱開采
第三節近水平、緩及傾斜煤層采
區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類型
二、采區(盤區)巷道布置
三、傾斜長壁開采巷道布置
四、跨多上山(石門)連續開采
巷道布置
第四節急傾斜煤層采區巷道布置
一、急傾斜煤層采區巷道布置特點
二、采區巷道布置
第五節綜采采區巷道布置
一、綜采對采區巷道布置的要求
二、煤炭部《綜采采區、工作面設計
暫行規定》對綜采采區巷道布
置的有關規定
三、綜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第六節水砂充填採煤法采區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類型圖示
二、巷道布置分析
第七節水力採煤的采區巷道布置
一、水力採煤采區的巷道布置
類型圖示
二、水力採煤采區巷道布置的特點
第八節有煤與沼氣突出危險煤層
的采區巷道布置
一、《煤礦安全規程》對有煤與
沼氣突出危險煤層的採掘
規定
二、開采解放層
三、采區巷道布置
第九節采區(盤區)巷道布置實例
一、走向長壁開采采區(盤區)
巷道布置實例
二、傾斜長壁開采采區(盤區)
巷道布置實例
三、水力採煤采區巷道布置實例
第四章採煤方法
第一節採煤方法的選擇
一、採煤方法選擇的依據
二、採煤方法選擇的要求
三、採煤方法分類
第二節薄及中厚煤層採煤方法
一、緩傾斜煤層單一長壁採煤法
二、傾斜煤層單一長壁採煤法
第三節厚煤層採煤方法
一、傾斜分層走向長壁採煤法
二、V型傾斜長壁水砂充填採煤法
第四節急傾斜煤層採煤方法
一、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採煤法
二、急傾斜厚煤層水平分層斜
切分層採煤法
三、倒台階採煤法
四、倉儲採煤法
五、鋼絲繩鋸採煤法
第五節綜合機械化採煤
一、自移式液壓支架的類型
二、自移式液壓支架的選擇
三、工作面布置及主要參數
四、勞動組織及技術經濟指標
第六節水力採煤
一、漏斗式採煤法
二、小階段(走向短壁)式採煤法
三、適用條件及有關參數
四、作業方式及技術經濟指標
第五章建築物鐵路和水體下
採煤
第一節岩層與地表移動的一般特徵
一、岩層移動的一般特徵
二、地表移動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地表移動和變形的主要參數
及預計方法
一、地表移動和變形的基本概念
二、地表移動和變形的主要參數
移動和變形的預計方法
第三節建築物下採煤
一、地表移動和變形對建築物的影響
二、減少地表移動和變形的開采措施
三、建築物下採煤實例
第四節鐵路下採煤
一、鐵路下採煤的特點和要求
二、鐵路下採煤應採取的措施
三、鐵路下採煤實例
第五節水體下採煤
一、采動後上覆岩層的變形和破壞
特徵
二、導水裂縫帶高度的計算
三、水體下採煤的技術措施
四、水體下採煤實例
第六章採掘關系
第一節配采
一、礦井兩翼產量與儲量的關系
二、各類煤層合理配采
三、不同開采技術條件的煤層
合理搭配
四、確定合理的掘進率
五、工作面進度
第二節巷道掘進工程排隊
一、接續時間一般要求
二、巷道掘進速度
三、掘進組的配備
第三節三量規定
一、三量可采期的規定及計算
二、三量的解釋和計算范圍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四、三量接替系數
第七章采區運輸
第一節煤炭運輸
一、《煤炭工業設計規范》的有關
規定
五、回採工作面運輸巷膠帶化及效果
六、膠帶運輸對巷道布置的要求
第二節輔助運輸
第四篇巷道斷面和交岔點
第一章巷道斷面
第一節巷道斷面形狀的選擇
一、選擇斷面形狀應考慮的因素
二、巷道斷面形狀及其適用條件
第二節拱形、梯形及矩形巷道斷面
尺寸的確定
一、確定巷道斷面凈尺寸的有關規定
二、巷道斷面凈寬度的確定
三、巷道斷面凈高度的確定
四、圓弧拱形及三心圓拱形幾何參數
五、按通風條件校核巷道斷面
六、經濟斷面
第三節地壓及巷道支護計算
一、地壓計算
二、巷道支護計算
第四節拱形、梯形、矩形巷道支護
參數及工程量材料消耗量
一、錨噴支護
二、砌石旋支護
三、木支架及梯形金屬支架
第五節封閉拱形巷道斷面的計算
一、設計原則
二、幾種封閉拱形巷道斷面
第六節U型鋼拱形可縮性支架
一、支架分類
二、支架的適用條件
三、拱形可縮性金屬支架設計參數
四、三節對稱直立式拱形可縮性金
屬支架巷道斷面計算
五、25U型鋼拱形可縮性支架應用
實例
第七節曲線巷道
一、矸石及材料運輸方式
二、人員運送
第三節採掘運設備配備
二、采區上(下)山煤炭運輸方式
三、采區運輸設備能力的確定
四、采區掘進煤的處理
一、採掘運設備的配備
二、採掘運設備的備用台數
一、曲線軌道半徑
二、曲線巷道加寬值
三、曲線軌道的外軌超高值
四、曲線軌道的軌距加寬值
第八節水溝
一、水溝布置
二、水溝砌築
三、水溝坡度及流速
四、水溝斷面和流量計算
五、水溝蓋板
六、特大涌水量礦井的水溝實例
第九節軌道鋪設
一、鋼軌
二、軌枕
三、石碴道床
四、固定道床
第二章平巷交岔點
第一節交岔點分類
一、普通交岔點
二、穿尖交岔點
第二節交岔點平面尺寸的確定
一、確定交岔點平面尺寸的依據
二、交岔點平面尺寸計算公式
三、交岔點平面尺寸計算
第三節交岔點牆高及斜率
一、交岔點牆高
二、交岔點斜率
第四節交岔點支護
一、錨噴支護交岔點
二、砌石旋支護交岔點
第五節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計算
第五篇立井井筒和硐室
第一章立井井筒平面布置
第一節概述
一、井筒斷面形狀
二、井筒名稱
第二節並筒平面布置
一、井筒平面布置設計依據和要求
二、井筒平面布置形式
三、立並提升容器
第三節井筒斷面的確定
一、井筒斷面確定步驟
二、剛性罐道的井筒斷面確定方法
三、井筒斷面積計算
四、井筒斷面布置實例
第二章井筒裝備
第一節鋼絲繩罐道
一、概述
二、鋼絲繩罐道布置形式
三、鋼絲繩罐道安全間隙的確定
第二節剛性罐道
一、概述
二、罐道梁
三、罐道
四、罐道布置形式及罐道梁固定方式
第三節剛性罐道的計算
一、荷載分析
二、罐道、罐道樑上的荷載計算
三、罐道計算
四、罐道梁計算
五、罐道梁層間距的確定
六、計算實例
第四節罐道與罐道、罐道與罐道梁
的連接
一、罐道接頭
二、鋼罐道梁接頭
三、罐道與罐道梁的連接
第五節管路敷設及梯子間
一、管路布置及管子梁的選擇
二、電纜布置與敷設
三、梯子間
第六節井筒裝備的防腐
一、井筒中鋼材構件的防腐
二、木質構件的處理
第七節百米井筒裝備材料消耗
第三章井筒支護
第一節支護類型及支護材料
一、支護類型
二、支護材料
三、混凝土配料
第二節立井地壓計算
第三節井壁厚度及圓環內力的計算
一、井壁厚度計算
二、均勻側壓力作用下圓環內力計算
三、不均勻側壓力及圓環內力計算
四、井口構築物作用下的側壓力及井
壁圓環內力計算
五、地震力作用下的井筒側壓力
第四節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構件
一、混凝土、鋼筋的強度及參數
二、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構件計算
第五節磚石構件(砂漿砌體)的強
度計算
一、砌體強度計算
二、圓環砌體承載力的驗算
三、計算實例
第六節井筒錨噴支護設計
一、使用條件及注意事項
二、錨噴支護參數的選擇
三、立並錨噴支護計算
第七節壁座及梁窩計算
一、壁座設計
二、梁窩尺寸計算
第四章凍結法鑿井井壁設計
第一節井壁類型及特點
第二節井壁設計依據
一、井筒特徵及裝備情況
二、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
三、凍結施工資料
第三節凍結深度及壁座位置的確定
一、凍結深度的確定
二、壁座位置的選擇
第四節設計荷載
一、地壓
二、不均勻地壓
三、凍結壓力(施工期間臨時荷載)
第五節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
井壁設計
一、井壁安全系數的確定
二、混凝土並壁的設計
三、鋼筋混凝土井壁的設計
第六節凍結法井壁設計中的
幾個問題
一、凍結井壁受力的一般規律
二、凍結並筒混凝土井壁的特點
三、凍結井壁的裂縫及溫度應
力計算
第七節復合井壁
一、材料及使用要求
二、復合井壁各部分的組成和作用
三、復合井壁設計計算
四、壁座的設計
第八節井塔荷載作用下的井壁結構
一、概述
二、計算公式及圖表的應用
三、計算步驟
第九節凍結法雙層鋼筋混凝土井壁
設計實例
一、井筒計算資料
二、井壁側壓力計算
三、確定井壁厚度
四、按凍脹力對外層井壁環向配筋
的計算
五、內壁環向配筋計算
六、按吊掛力計算豎向鋼筋及抗裂
性驗算
七、壁座的設計
八、在井塔作用下的井壁計算
第五章鑽井法井壁結構設計
第一節概況
一、鑽井法施工井壁的一般結構形
式以及要求
二、煤炭系統鑽井法鑿井施工情況
三、國內、外使用立井鑽機的主要
技術特徵
第二節預制鋼筋混凝土井壁計算
一、鑽井法施工井筒直徑的確定
二、鑽井法井筒設計的結構
安全系數
三、荷載
四、井壁強度及穩定性計算
第三節井壁底計算
一、淺碟式井壁底
二、截錐式井壁底
三、半球和削球式井壁底
四、半橢圓回轉扁球殼井壁底
第四節設計舉例
一、設計依據
二、地壓計算
三、井壁計算
四、回轉橢圓扁球殼並壁底的計算
第六章沉井法結構設計
第一節沉井法分類及技術特徵
一、沉井法分類
二、沉井技術特徵
第二節沉井井壁結構設計
一、設計依據及所需資料
二、井筒主要參數確定及井壁設計
三、井壁的環向配筋計算
四、井壁豎向鋼筋的計算
第三節沉井刃腳設計
一、刃腳的用途及形狀
二、刃腳內力及配筋計算
第四節沉井構造要求
第五節套井結構設計
一、套井尺寸的確定
二、套井的結構型式及特點
第六節沉井結構計算實例
一、地質情況
二、沉井井筒尺寸確定
三、按下沉條件驗算井壁厚度
四、井壁環向配筋計算
五、豎向鋼筋計算
六、聯系鋼筋
七、沉井的刃腳計算
第七章硐室
第一節罐籠立井井筒與井底車場連
接處(馬頭門)
一、設計依據
二、連接處形式
三、連接處尺寸的確定
四、連接處斷面形狀及支護
五、連接處附屬硐室及行人通道
六、其它要求
七、部分礦井連接處設計索引
第二節井底煤倉及箕斗裝載硐室
一、設計依據
二、並底煤倉及箕斗裝載硐室布置
三、井底煤倉
四、箕斗裝載硐室
五、裝載膠帶輸送機巷及機頭、給
煤機、貯氣罐硐室
六、配煤膠帶輸送機巷
七、井底煤倉、箕斗裝載硐室通用
設計索引
第三節箕斗立井井底清理撒煤硐室
及水窩泵房
一、設計依據
二、清理撒煤硐室及水窩泵房布置
三、井底受煤漏斗及撒煤溜道
四、沉澱池硐室及水倉、水窩泵房
五、清理斜巷及絞車房
六、部分礦井箕斗立井井底清理撒
煤及水窩泵房設計索引
第四節罐籠立井井底水窩及清理
一、設計依據
二、井底水窩分類
三、井底水窩深度的確定
四、井底水窩支護及水窩底部結構
五、井底水窩梯子間及平台梁
六、井底水窩排水及清理方式
七、副井井底清理斜巷及排水硐室
通用設計索引
第五節立風井井口及井底布置
一、設計依據
二、井口布置
三、井底布置
四、風井井底連接處通用設計索引
第六節休息硐室
一、設計依據
二、休息硐室的布置
三、斷面及支護
第七節硐室支護計算
一、設計依據
二、支護計算
三、計算例題
主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