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核電站宣傳

核電站宣傳

發布時間:2022-01-03 16:40:13

⑴ 核電站為什麼是中日戰爭的弱點

鑒於日本本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日本是一個非常依賴核電的國家,根據日本官方的說法,全國共有【原子力発電所】18座。

核電是十分清潔高效的能源,但核能的安全隱患也存在巨大風險,例如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故,一度影響了超過三百萬人口,對自然的破壞預計900年方可消除,而持續的輻射將遺存1萬年以上。

而核事故後的放射性污染會帶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日本的廣島在1945年遭受了原子彈的襲擊,而戰後七十年以來該地的癌症率和嬰兒畸形率一直居高不下,嚴重破壞了人們正常的生活。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日本福島核事故可能大家並不陌生,具體原因是因為反應堆發生了氫爆而泄漏,此次核事故直接導致福島地區成為不可居住地帶,甚至當地的福島魚與福島米都一度被宣傳是不可食用的。事後日本政府一度關閉了核電站,但最近又重新啟用了。

言歸正傳,倘若中日之間爆發大規模熱戰,攻擊核電站將造成無數次人為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以上是用Google earth的爆炸插件模擬出來的核爆效果圖(圖是轉的)20顆50萬噸當量的核彈在日本爆炸的情景,日本本土基本被核效果覆蓋,在不計算後期核污染傷害的前提下,一期損失了超過1700W人口,而估計工業產能業已毀滅殆盡。

日本國土狹小,沒有戰略縱深,一旦遭受了核打擊後,國家體系會在瞬間崩潰,而在戰爭中,日本本土的核電站就如同一個個定時炸彈,倘若遭受對方打擊,將直接升華成核打擊的效果,因此在戰爭中,倘若中國考慮限制對核武器的直接運用,攻擊日本的核電站也是一個隱藏的選擇。

以上,我從假設的角度解釋了日本核電站何以是弱點所在,但事實角度而言,中日交戰對核電站的攻擊其實是基本不可能的,因為核電站爆炸的效果並非很多人想像中的那樣等同一顆核彈,核電站使用的核原料純度和武器級的核原料純度實際上有質的差別,攻擊核電站更多的是造成生化上的人為污染,不會有太大的直接殺傷效果,更不會造成所謂的核爆,並且中日隔海而望,日本的核污染極有可能影響中國自身。

所以一旦開戰,攻擊日本的核電站不經濟也不實用,反而會造成自己的損失,因此,一旦中日開戰,中國方面的核打擊選項應該是使用相對干凈的小當量核兩相彈,並集中攻擊日本的工業城市或政治中心,這樣則能達到效果和負作用的平衡。

其實這一切都只是論證而已,現在的世界和平是主流,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本就微乎其微,希望我們永遠都不需要用到核武器。

⑵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核電站

自從進入10月份以來,全國各地都進入了用電荒,現在整個歐洲地區包括全世界也屬於電力緊缺時期,無論是歐洲的搶氣大戰還是英國的用電荒問題,都讓很多人對於電力供應產生了很多疑問,認為現在的電力供應出現了一些問題,而且因為煤炭導致環境污染,很多國家不再使用火力發電而去採取清潔能源發電,但是這種發電方式滿足不了現在的工業需要因此出現。電力短缺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就有很多人去思考,為何不去發展核能發電,不僅可以解決用電緊張問題,而且也不會對環境產生破壞,這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核電的優勢和缺點下面來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麼不去大力發展核電?

最後就是核廢料處理問題。當核燃料使用完畢之後,往往就會選擇處理封箱保存。因為現在每個國家對於核廢料處理標准和手法都是不一樣的,一旦核廢料不小心泄露也會造成嚴重的生態危機,這也是很多國家想要發展核電站卻不敢發展的制約因素。

不過在「十四五」規劃當中,國家已經明確指出將有序穩步推進沿海核電站工程的建設,在這一點上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核電的重要性,因此,在不久將來,核電將會作為國家戰略工程往前推進。

⑶ 中國居民對建成核電站有什麼看法

其實我覺得還是利大於弊的。
核的危害由於核戰宣傳需要,被大家誇大化。
拿切爾諾貝利來說,這個也是最高核泄漏事故,而且當初處理的非常慢,我們可以去查查資料,直接死亡人數不過31人。如果你要把所有遠期因此至重病的人都算進去,不過上萬人。
上萬人,或許很多。但是我們想想,光中國,因為環境污染而致病的人可能都大於這個數目。
核能是清潔能源。非常非常清潔,對於環境造成的破壞非常非常小。而電無論如何都要使用,太陽能風能均無法滿足需要,大量的燒煤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導致的死亡以及重病數,絕對比核能多。

試問一句,日本此次核電泄漏到底造成多少人死亡或重病?可能屈指可數吧.....

況且,現行核能安全已經比較完善了。人類迄今為止比較大的核事故屈指可數。法國的核能發電量佔全國電力77%以上,我們又哪裡聽到過法國發生過大型核事故?

日本的這次事故,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日本核電有三層降溫保護。第一層外來供電冷卻因為地震停電而無效,第二層自發電冷卻因為海嘯破壞而無效。第三層因為破裂導致氣壓不足而無效。
不是所有的大地震,都能造成如此毀滅性的打擊的。

為了避免百年乃至千年一遇的地震海嘯,放棄一種清潔能源,轉而選擇一種對於地球不斷傷害,對於環境不斷傷害的舊式能源,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恐懼在影響大家的判斷力。

況其,核電站也不是哪裡都建。亦會考慮地理因素。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⑷ 核電站前期工作停了嗎

核電建設只宣傳其清潔能源的一面,對環境污染較少提及
中國核工業第一、第二國際核工程指揮部設計總工程師胥勝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核電布局向內陸轉移必須考慮環保問題。核反應產生的廢液有放射性,必須向外排放。核電站布局在沿海,一是滿足冷卻水需求,二是便於廢液排放。

胥勝利認為,核電不能僅僅考慮經濟效益,必須同時考慮水環境污染,不能拿百姓的身體健康為代價。比如我國計劃上馬的一些核電站位於河流中上游,豐水期可以適度排放廢液,前提是處理放射性,成本非常高;枯水期不能就地排放,必須建核廢液儲罐。

⑸ 中國核電的辦刊宗旨

宣傳我國核電建設的方針政策;研討我國核電建設的規劃和加快我國核電發展的相關重大問題;分析討論核電站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介紹與我國核電工程建設有關的法規、標准;交流核電工作管理和建設經驗;宣傳我國核電自主研發、設計建造和設備國產化的最新進展;報道國內外核電建設和運營的最新動態和信息;跟蹤國外先進核電技術;加強與國際相關組織機構的信息與技術交流;普及核電知識。

⑹ 中國專家憑什麼認為中國核電站絕對安全

因為我國早就使用第三代核電技術。
我國在建核電站採用「非能動」安全系統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比福島核電站的二代技術更安全,不存在啟用備用電源帶動冷卻水循環散熱的問題。我國核電站的堆型不是福島採用的沸水堆,放射性污染小很多。
中國核電站在放射性物質和環境之間至少設置了燃料包殼、反應堆壓力容器、核島安全殼等三道堅固屏障。
第三代核電技術
1不需要交流電源
2和應急發電機
日本受影響核電站採用的是二代核電技術,最大問題就在於遇緊急情況停堆後,須啟用備用電源帶動冷卻水循環散熱。我國正在沿海建設並將向內陸推廣的第三代AP1000核電技術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因其採用「非能動」安全系統,就是在反應堆上方頂著多個千噸級水箱,一旦遭遇緊急情況,不需要交流電源和應急發電機,僅利用地球引力、物質重力等自然現象就可驅動核電廠的安全系統,巧妙地冷卻反應堆堆芯,帶走堆芯余熱,並對安全殼外部實施噴淋,從而恢復核電站的安全狀態。
「打個形象的比喻,『非能動』系統就像抽水馬桶一樣,上面頂著大水箱,不靠能源動力。」陸啟洲委員說,正是考慮到內陸核電站對循環冷卻水有更高要求,我國已決定在內陸建造核電站全部採用三代技術。
壓水堆技術
1不會向外泄漏
2帶放射性的水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堆型屬於沸水堆,在正常情況下,冷卻劑系統正常運轉可以確保核系統的正常運轉,但是由於地震的影響,外部供電和應急用電都無法有效供給,堆芯冷卻水位急劇下降,堆芯逐漸露出水面,積聚的熱量導致燃料熔化。堆芯是反應堆的心臟,裝在壓力容器中間,它是由燃料組件構成的。堆芯燃料熔化,加上溫度上升比較快,產生氫氣,福島核電站爆炸有可能是氫氣爆炸,目前受到影響的福島核電站是一號機組和二號機組,福島核電站一共有五個機組,其他三個機組如果能把備用電能輸送給發生泄漏的機組,或是通過移動電源給機組供電,讓冷卻系統啟動,就可以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和日本不同的是,我國核電站的堆型主要是壓水堆,從核電站問世以來,在工業上成熟的發電堆主要有以下三種:輕水堆、重水堆和石墨氣冷堆,輕水堆又分為壓水堆和沸水堆。之所以要設計兩種不同的堆型,主要是因為壓水堆和沸水堆各有優缺點。水從反應堆流過後,會因為和反應堆內的中子反應產生放射性。壓水堆內產生的帶放射性的水始終在一迴路內,不會被泄漏到外界環境中, 而沸水堆內帶放射性的水在冷卻過程中很可能泄漏到外面污染環境,所以壓水堆比沸水堆的放射性污染小很多。但是由於壓水堆比沸水堆多了一個迴路,所以前者比後者的熱效率低。水堆熱效率高就是消耗相同的核燃料沸水堆比壓水堆能發更多的電。
我國目前運行的核電站除秦山三期之外全部是壓水堆,在建只有山東榮成的是高溫氣冷堆,其餘都是壓水堆,目前壓水堆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⑺ 主要關於核電站的危害

1、核電廠會產生高低階放射性廢料,或者是使用過的核燃料,雖然所佔體積不大,但因其具有放射性,必須慎重處理;

2、核電廠熱效率較低,因而比一般的化石燃料電廠排放出更多的廢熱,故核電站對環境的熱污染較嚴重;

3、核電站的投資成本太大,電力公司的財務風險較高;

4、核電較不適宜滿負荷運轉,也不適宜低於標准負荷運轉;

5、興建核電站常易引發政治歧見的紛爭;

6、核電站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

(7)核電站宣傳擴展閱讀:

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站相比,核電站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2、核能發電無碳排放,不會加重地球溫室效應;

3、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暫時沒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萬千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

5、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不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固發電成本較為穩定。

⑻ 二十世紀,日本對核電站的知識普及是怎麼做的

日本從1966年建成第一座核電站以來,核電站從未發生過大的事故。

日本的電力公司非常重視普及核電知識的宣傳。在核電站比較集中的地方,都有由他們出資建成的核電展覽館,供市民免費參觀,裡面有反應堆的模型和顯示核發電整個過程的掛圖等。看過之後,因不了解核發電而產生的不安,就會消除。日本人民因受過原子彈傷害,對核問題比較敏感。但是由於認識到核電和核彈的區別,在資源缺乏的日本發展核電有利,因此,並不一般地反對建核電站。就是反對建核電站的部分在野黨,近些年態度也有變化。

⑼ 誰會核電科普知識作文

核電與水電、火電共同構成世界電力的三大支柱。發展核電對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應與安全,保護環境,實現電力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綜合經濟實力和工業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核電事業與歐美國家相比起步較晚。在核電起步初期,部分公眾因對核電缺乏了解,對建設核電站安全心存疑慮。為使社會公眾認識核電、了解核電,消除對核電的恐懼,支持核電發展,中國廣核集團自大亞灣核電站建設時期開始,就把開展核電科學知識普及活動作為公司的一項重要社會使命,採取邀請周邊地區學校的師生和幹部群眾參觀核電站,舉辦核電科普講座、組織觀看核電科普宣傳片、舉行核電科普知識展覽、開展大亞灣核電基地工業旅遊等多種形式,堅持不懈開展核電科普宣傳。
20多年來,大亞灣核電基地累計接待社會各界公眾二十多萬人次,其中接待港澳地區公眾三萬多人次,在核電新項目所在地廣東陽江、台山、陸豐和遼寧大連、福建寧德、廣西南寧、安徽蕪湖等舉辦科普巡迴展覽活動。一系列的科普宣傳活動,為普及核電知識、營造有利於核電發展的社會環境和輿論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核電站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網路營銷市場的前景分析 瀏覽:469
綠色建材公司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75
9月初9小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3
電子商務部經理工作職責 瀏覽:315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72
幼兒園防傳染病培訓通知和方案 瀏覽:65
發電企業市場營銷述職報告 瀏覽:531
培訓學校課程培訓方案 瀏覽:809
閑來麻將推廣方案文庫 瀏覽:525
大型演唱會策劃方案 瀏覽:322
武勝電子商務進農村 瀏覽:55
新老師培訓方案 瀏覽:128
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方案 瀏覽:748
skii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312
2014年電子商務分析 瀏覽:584
廣東智捷電子商務 瀏覽:143
銀行營銷新方案 瀏覽:817
雲耕電子商務 瀏覽:901
新任幼兒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235
洛南新區電子商務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