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中華古詩詞策劃書

中華古詩詞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2-01-03 10:39:47

❶ 中華古詩詞伴我行演講稿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髓,它不僅給我美的享受,還給予我心智的啟迪,情操的陶冶。在我的成長之路上,古詩總是伴隨著我。
茫茫詩海中,你可以盡情的抒發思鄉的愁緒;你可以盡情的描寫與親朋好友送別時的難舍難分;你也可以表達壯志未酬的悲憤。
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獨自一人,漂泊在他鄉,像一葉無根的浮萍,遙望無際的夜空,往日的星星也顯得些許悲涼。「當他們在這重陽佳節,興致勃勃登上山頂,分插茱萸時,啊!他們就會想到,兄弟中還少了個人!」這首詩淋漓盡致地表達王維的思鄉之情,流傳千古。
雪上空留馬行處
八月的秋天,雪花飛舞,盤旋而落,連珍貴的狐裘也覺得單薄,手被凍僵,拉不開角弓,都護的鎧甲冷的難以穿著,茫茫大漠被百丈冰雪覆蓋,你留下的馬蹄印點綴著厚厚的棉被,我佇立望你直到山迴路轉不見你的蹤跡。這首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岑參與友人的離別愁緒,名留於世。
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曾展開幻想的翅膀,自由的翱翔,一會「欲渡黃河冰塞川」一會「登太行」一會「垂釣碧溪上」一會「乘舟夢日邊」一會「多歧路,今安在?」一會「乘風破浪」。作者的迷茫,作者的幻想,作者的執著追求,作者在政治道路上遭遇困難,壯志未酬的悲憤也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永世長存。
從「鋤禾日當午」到「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我們走過了十幾個春秋,而古詩詞一直伴我左右,陶冶我的心靈,啟迪我的智慧,不離不棄。未來的文學路上,我要載著它,飛往屬於我的那一方藍天。

❷ 推薦幾篇關於中華古詩詞的演講稿

作思路:首先可以開篇點題,直接給出文章的主旨,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觀點,用舉例子的方式來進行闡述論證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確等等。

中國是詩詞王國。中國的詩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詩經、楚辭、漢樂府,到唐詩、宋詞以及元人小令,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三千年來,中國詩詞,以其豐富的內涵,清麗的神韻,優美的語言和鏗鏘的音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古詩詞,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養,而且可以提高人們的應辯才能。孔夫子曾教誨他的兒子「不學詩,無以言,」於是乎鯉退而學詩。當然這個言,絕非常人的泛泛之言,而是強調人們說話要像詩一樣,語言要精粹,要飽含彈力,感染力要強,概括性要強,在特定的場合,或抒情、或達意,能以一當十,贏得對方。

中國的詩詞,以其獨特的魅力,充溢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象《詩經》的《關雎》篇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為古往今來人們詠嘆愛情的詩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則成為人們追求真理,不斷完善自我的格言。

李白的《靜夜思》經常在人們思念故鄉時引起共鳴。王維的「身在異地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給歷來的遊子引發了無限深沉的懷念親人之情。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已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哲理,指導人們遇到困難,要充滿信心,勇往直前,不斷攀登。

回顧我們國家的領導人,以毛主席為首,大都是熱愛古詩詞的。他們不僅喜歡誦讀,而且自己也以詩言志和抒情。如毛主席的《沁園春》、《長征》、《蝶戀花》,周總理的《東渡》,陳毅外長的《梅嶺三章》,朱老總的《出太行》,無不是以詩詞的形式抒發自己的豪邁壯志和愛國情懷的。

由於熱愛詩詞,所以他們往往把詩詞的佳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象毛主席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形容中阿友誼;周總理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用「黃土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鼓勵大學畢業生,投身邊疆,奉獻祖國;陳毅外長,用「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同是一家人,共飲一江水」,來形容和東南亞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喬冠華同志聞林彪叛逃,摔死在溫都爾汗的消息後,立即將現實情況,化為舊詩:「月黑夜風高,林彪夜遁逃,不用輕騎逐,焚火自燃燒」,入情入理,發人遐思,可謂創新,令人贊嘆!

最近以來,讀報紙我發現我們新的一代領導人,像溫家寶總理,在舊詩方面的造詣亦極深。他們在好多外事場合,即興運用古詩詞,博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評和贊賞。

溫家寶同志任總理後,在2003年12月出訪美國,在他的講話中,不時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他列舉了中華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民為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主義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做人之道,從而深深地打動了美國民眾的心。

在訪美期間,有些場合,還遇到一些政治上敏感的問題,如涉及中美貿易的磨擦問題,溫家寶總理引用杜甫的著名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喻示人們在對待中美貿易應該具備高瞻遠矚的眼光。還有一次涉及中美的紡織品問題,溫家寶總理說,我又要用中國的兩句詩,「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和杜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他的廣覽博識、引喻確當,所以美國媒體稱其為「展示了中國領導人的自信、從容的東方神采。」

溫家寶同志任總理後,勤政愛民,時時處處考慮人民的疾苦,他以清代書畫家鄭板橋「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形容自己擔任總理以來憂國憂民的心情。他說:「作為中國總理,每念及我們還有3000萬人民沒有解決溫飽,我憂心如焚,寢食難安。」

溫家寶總理上任以來,到處考察訪問,他心繫人民,不辭辛苦,充分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領導風范。

我想,這都是和他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熱愛古詩詞分不開的。

中國古文化中的古詩詞,魅力無窮,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它,了解它,只有這樣,才能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❸ 新年古詩詞中華古詩詞

《元日》唐李世民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璫。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除夜》唐李世民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守歲》唐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除夜有懷》唐杜審言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虯箭,春色候雞鳴。興盡聞壺覆,宵闌見斗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應詔賦得除夜》唐史青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巴山道中除夜書懷》唐崔塗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春。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❹ 「古詩詞賞析」讀書會策劃 應如何限定詩詞選材

鑒賞方法:
一、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詩眼」或「題眼」。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全詞「詩眼」是「綠肥紅瘦」,極富表現力。其表現力既體現在鮮明貼切,如用「肥」字寫葉,不僅有多,大之意,還可以聯想到潤澤鮮亮之狀,非常准確、凝練;又體現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寫花,不僅有少、小之狀,還可以感受到惋惜憐憫之情,配合全詞情調,表達出感傷哀婉情調。 又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題目中「幽」字就是「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鑰匙。全詩每聯緊扣「幽」字展開,首聯寫居處的「幽」:閑居一隅,闃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頷聯與頸聯寫環境的「幽」:頷聯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顯出環境的清幽;頸聯從黑夜寫到白天,還是從環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尾聯透露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二、剖析詩詞的思想內容。要正確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容,最根本的是要學會知人論世,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並且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如前面李清照的《如夢令》,我們必須聯系當時的背景: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感情篤厚,但是「結縭 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劉逸生《宋詞小札》),並抓住一問一答進行分析,我們就不難領悟到這首詞的感傷情懷,既有愛花惜春的遺憾,又有紅顏易老的傷感,更有惜別懷人的煩悶,幾股愁思扭結,於「短幅中藏有無數曲折」。所以,評價古詩詞,要學會知人論世,從整體上把握詩詞的基調和主旨,是鑒賞古詩詞的根本。 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姜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四、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誇張、對偶、反復,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摒棄簡單直觀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的詠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像,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首句以「碧玉」(指樂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喻樹,使詩歌開篇即以嶄新的形象引人入勝。次句,寫柳樹萬千柔弱下垂的枝條,恰似女郎身上條條綠色絲帶在披拂,以絲帶喻柳條,突出輕柔披拂的特徵,活畫出春柳如絲的形象,給人以生機盎然的美感。末兩句一問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贊美春柳。一「細」一「裁」,把新柳嫩葉的細長柔軟、清新可愛加以精心傳神的描繪,透露出作者驚喜贊美之情。「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喻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變虛為實,想像奇特。賀知章把柳樹比作一個裊娜多姿的女郎,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對春天生命力的贊美。因此,鑒賞古詩詞,必須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詩句的深刻內涵。 五、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如:陸游《卜運算元·詠梅》與范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於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後月夜的環境,烘託了梅花的幽獨形象。從作者的感情寄託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後,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凄苦的主觀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據梅花開於百花之先的特點,生發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並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斗艷,任隨百花妒忌,甘願獨受凄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如故」進一步贊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貴。作者以詠梅言志,花品人格融匯一體。范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並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古詩詞鑒賞是富於創造性的復雜的精神活動,「不僅作家在創作,讀者也在創作,他們是創作中的夥伴,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象詩人。」(易卜生語)所以,真正的領悟,必須建立在對古詩詞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如: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般人對這首詩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畫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上,這當然談不上鑒賞。有的讀者能進一步看到這首詩不限於壯麗景色的描繪,而是注進了詩人昂揚向上的激情。然而,這也還是沒有品出本詩的「詩昧」與意蘊。鑒賞能力強的讀者能透過壯麗的畫面,開闊的意境,看到這首詩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領悟這首詩所蘊含的耐人尋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成功在於追求,事業永無止境。這說明,如果沒有對作品的透徹領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鑒賞。「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晴,一隻眼晴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晴看到紙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語道破了古詩詞鑒賞的真諦。

❺ 有哪些關於中華古詩詞的書

聊將錦瑟記流年,人間詞話,納蘭詞,《一本書讀完最美古詩詞》套裝上下冊,唐宋詞十七講,唐詩鑒賞辭典(新一版),給孩子的古詩詞詩經譯注(修訂本),於丹:重溫最美古詩詞。
以上都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而且讀起來也不會很沉悶。望採納,謝謝。

❻ 中國古詩詞的書籍有哪些

中國古詩詞的書籍有:

一、《一本書讀完最美古詩詞(上·下)》

古人說,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不讀詩詞,不足以見流彩華章之美。

《一本書讀完最美古詩詞(套裝共2冊)》收錄了自《詩經》以來數千年間最美好的字句,用現代人的情感加以解讀,輔之以優美的文字,生動有趣的言辭。與古人交流,為今人張目。

二、《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是1912年1月1日創立由中華書局整理出版的一套大型叢書。該書主要匯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約請專家對文學史上有影響的文學家的著作整理、標點、校勘、注釋。

中華書局是整理出版中國古籍的專業出版社,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中華書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創立,創辦人為陸費逵。從創立至1949年的三十七年間,先後編印出版了《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辭海》《飲冰室合集》等重要書籍。

三、《花間集》

《花間集》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編纂的一部詞集,也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詞選集,由後蜀人趙崇祚編輯。該書收錄了溫庭筠、韋庄等18位花間詞派詩人的經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詞史上文人詞創作的主體取向、審美情趣、體貌風格和藝術成就。

新版(2018詞畫合一版)收錄晚唐至近現代42位頂級繪畫大師共110幅花鳥、仕女經典藏品。從「中國花鳥寫生第一人」的黃筌開始,到著名才子唐伯虎,乃至趙孟頫、陳洪綬、八大山人、惲壽平、石濤、郎世寧、吳昌碩、齊白石、常玉。

四、《隨園詩話》

《隨園詩話》是清代袁枚的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著作。是一部有為之作,有其很強的針對性。《隨園詩話》所論及的,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後天的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從寫景、言情,到詠物、詠史;從立意構思,到謀篇煉句;

從辭采、韻律,到比興、寄託、自然、空靈、曲折等各種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鑒賞、詩的編選,乃至詩話的撰寫,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了。

五、《滄浪詩話》

《滄浪詩話》是嚴羽所著的一本中國古代詩歌理論和詩歌美學著作,約寫成於南宋理宗紹定、淳祐年間。它的系統性、理論性較強,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全書分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等五冊。

❼ 中華古詩詞的魅力

中國古典詩詞是有魅力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千百年來,古典詩詞所帶給我們的語感、美感以及情感都是巨大的,更是深入人心、沁入心脾的,這也是古典詩詞的魅力所在。

當我們登上泰山南天門,眺望蓬勃的日出景象,會禁不住脫口而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恐怕只有這樣的詩句才能表達我們激動萬分的心情;當我們登高遠望長江的時候,禁不住會唱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當我們走在廬山風景里的時候,禁不住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我們遠離家鄉,逢年過節會暗自低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已經成為中國人表達思鄉之情的經典語句;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也禁不住用「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來寬慰自己;當我們遭遇人生的無常,會禁不住發出無奈的嘆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當我們在中秋的月夜思念家鄉的親人時,禁不住想起「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我們與朋友遠隔萬里,音訊不通,會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寬慰自己失落的心情。在這一刻,傳統的古典詩詞占據著我們的心靈,甚至替換了我們當下所用的現代語匯系統;在這一刻,這些詩句變成了發自我們內心的完全屬於自己的語言;在這一刻,也只有這樣的詩句才能充分表達我們激動萬分的心情。毫無疑問,這些優美而略帶惆悵的詩句已經成為中國人表達情感的經典語句,不管走到哪裡,看到什麼風景,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些詩句,並運用這些詩句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因為這些詩篇早已進入了我們的血液當中,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❽ 小學生如何制定古詩詞計劃

一、先頌後悟
古詩文教學重在誦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經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充分說明誦讀的重要性。可以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達到教學預設的目標即可,可以「不拘一格」「條條道路通羅馬」。當然古詩文吟誦必須保證時間,重在課堂。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誦讀比賽,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適當的採用獎勵辦法,獎勵辦法以精神獎勵為主,通過誦讀,可以讓全體學生評選本節課的最佳朗誦「金話筒」「銀話筒」。也可以模仿人家電視台上的「中華古詩詞」節目,舉行一些表演詩意讓學生競猜的活動,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這樣做可能互動熱烈,易於識記。大量的吟誦能夠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使他們吸收了古代語言的營養。如果有些內容一時難以理解,大可以讓學生「不求甚解」先記下語言材料,在以後的成長經歷中,由於某事,某景的出發而一下子理解了。另外,學生通過大量、反復的吟誦,可以感悟古詩文的語言特色,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以此來不知不覺地提升他們的人文素質。
二、品味語言
古詩文的語言凝煉、含蓄,有著無窮的魅力。同時為了迎合當時配樂歌唱的需要,古詩文又有其獨特的節奏和韻律美,特別是古典詩文,其句式或五言、或七言,勻稱工整,音節鏗鏘有力,特別適合小學生誦讀、品味。再則小學課本所選的古詩,大多朗朗上口,易於理解。學生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情感底蘊及其內涵韻味。感受詩歌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美,達到審美享受,激發對詩歌的熱愛乃至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這是任何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都願意的事。例如《回鄉偶書》一詩中,學生通過誦讀品味「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鬢毛衰」「不相識」等字面的信息,就能理解詩人長久在外奔波的心酸,回鄉後物是人非的感慨。通過多次聲情並茂的朗讀會與詩人產生共鳴,達到詩與情,情與境的交融,這也是古詩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領略到古詩文獨特的藝術魅力,達到心靈的凈化,提升語文的素養。
三、想像畫意
古人寫詩「貴在含蓄」要有「言在意外,弦外之音」。 蘇軾說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大多的古詩詩畫結合。通過詩畫結合展現出優美的意境,要引導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感悟意境要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引導學生用白描畫古詩所展現的畫面,通過畫面體會詩人當時的心境,在此基礎上體悟該詩的境界。並且畫畫學生顯得更有興趣,畫面可以根據其對古詩的理解想像著畫出來,之後在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畫面。再例如《送孟浩然之廣陵》,有學生畫出來說:在一幅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里,在浩瀚無邊的江岸上,詩人若有所失的極目遠眺,衣袂翩翩,浪花飛濺,遠處一葉扁舟漸行漸遠,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四、創新改寫
學習貴在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死摳書本的書獃子,如果有這樣的結果,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悲哀,無論你教學成績再好,必須予以否定。在古詩文教學上可以嘗試創新改寫,形成一些新的知識,比如說我在上《江畔獨步尋花》的時候,給學生設置了這樣的題:後兩句如果詩人不寫景,轉而直抒胸臆,會怎樣寫?鼓勵學生充分的調動自己思維,由於是小學生,不必讓其嚴格遵循古詩的格律。經過一番具體操作之後,有學生竟然這樣續後兩句:「我在這里想看花,四娘怕我去摘花。」可能學生時常見慣了有人隨意摘花才這樣寫,這樣結合現實的續寫,我覺得比教一下死知識好多了。

❾ 關於《古詩》的活動計劃書

其實我看樓主的整體框架已經列好了啊,不知道還具體需要什麼,是細節上的建議嗎?或者是交給班主任為了過關?

閱讀全文

與中華古詩詞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2g電子商務網站 瀏覽:635
我國網路營銷市場的前景分析 瀏覽:469
綠色建材公司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75
9月初9小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3
電子商務部經理工作職責 瀏覽:315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72
幼兒園防傳染病培訓通知和方案 瀏覽:65
發電企業市場營銷述職報告 瀏覽:531
培訓學校課程培訓方案 瀏覽:809
閑來麻將推廣方案文庫 瀏覽:525
大型演唱會策劃方案 瀏覽:322
武勝電子商務進農村 瀏覽:55
新老師培訓方案 瀏覽:128
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方案 瀏覽:748
skii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312
2014年電子商務分析 瀏覽:584
廣東智捷電子商務 瀏覽:143
銀行營銷新方案 瀏覽:817
雲耕電子商務 瀏覽:901
新任幼兒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