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線上祭祀宣傳

線上祭祀宣傳

發布時間:2022-01-03 07:06:47

㈠ 用手機「掃墓」,這種新型的祭祀方式能被大眾接受嗎

原諒我,我大概是out了,不能接受。我們承認,現在交通發達了,大家都是四海工作了,確實在清明節這單獨的這一天,回家並不容易。哪怕是放了個清明三天假,顯然也不夠折騰的。但是,這絕對不是用手機掃墓應運而生的理由!

很多人都看過古裝劇吧,在古裝劇里的那個男主或者女主總是身世凄慘,父母去世。在那些顛沛流離的日子裡,父母的牌位總是帶在身上,在那個小小的包袱里。稍微有個安身之地了,便沒有那麼一張桌子供著父母的牌位。難道父母的靈魂就在這個牌位上嗎?不是,這個排位,只是一個寄託。古人其實比我們現代人更加的信鬼神。按照我們,現代人的心理,難道他們不應該去墓地嗎?他們更信鬼神,但他們也更虔誠。能夠在父母的墳地去敬奉一番,固然是值得欣慰的。如果沒有那種條件能夠虔誠地懷念逝世的長輩們,在古代可以對著父母的牌位,抒懷一番。我現在對著仙逝之人的照片念叨一番,未嘗也不可取呀!只要心存對世事之人的懷念,哪一天都可以是去世之人的清明節。哪一天都可以取墓地看看他們,畢竟法定的清明節也不是逝者的新年呀?我們必須等那一天才能悼念逝世的先輩們嗎?!

說到底,我們不知道亡者去了哪裡,他們也不能發聲,這一切不過是活著的人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罷了,也不過是活著的人圖個心理安慰罷了。我看了其中一條手機掃墓的留言「老伴兒,我在孩子們家,過幾天去看你」。說實話,真的一剎那被感動了。我感動不是因為有這個留言,而是因為留言的內容。我那曾經許諾相伴一生的老伴兒啊,我現在在你最心愛的孩子的家裡,我在照料他們,他們也在照料我,你放心吧。孩子們這幾天有點忙,我也沒辦法去看你,過幾天我去看你。是的,過幾天。管他什麼清明節還是鬼節?只要我想你,我能夠走得動,就去看你。我現在一邊打字,一邊忍不住為這份真摯的感情掉眼淚。思念是兩個人的事,我能夠理解用手機掃墓的人的思念的心情,卻很不喜歡這種公開的屏幕。相比之下,我更欣賞,寫一封信,燒了,彷彿在天際的那個人能夠收到。

㈡ 文明祭祀宣傳標語有什麼

文明祭祀宣傳標語列舉如下:

1,文明祭掃,為創建山水生態園林城盡一份微薄之力。

2,祭而豐不如養之厚。

3,禁止亂建墳墓,保護秀美山川。

4,推行文明殯葬,構建和諧社會。

5,告別陋習文明祭奠。

民族的不同,構成各具風格的祭祀文化。中國歷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門歷史文化。自古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

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和灶神。所以,「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清明節是中國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之一。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

㈢ 怎樣上網站祭祀

選擇網上祭奠網站,創建賬號,創建紀念館,填寫逝者信息,填寫生平介紹,填寫逝者故事,上傳照片視頻,進入3D紀念館進行祭奠。

㈣ 清明節文明祭祀的要求要給哪些長輩宣傳

祭祀要防火災,不要隨意毀壞自然物種,

㈤ 怎樣網上祭奠英烈

登錄國家公祭網進行線上祭奠
「國家公祭網」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新華網共同籌辦,包含中、英、日三種文字版本,於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線。
2014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網」還將增加俄、法、德、韓四種語言文字版本。
為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二戰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造成的深重災難,2014年2月底,中國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符合國際慣例、順乎國內民意的決定,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一致好評。2014年12月13日,第一次國家公祭將在南京舉行。
設立「國家公祭網」旨在進一步普及國家公祭相關知識,將對死難同胞的紀念常態化,方便全球華人及愛好和平的國際友好人士隨時隨地了解史料信息、悼念死難者,在提醒世人不忘歷史教訓的同時,進一步向世界傳遞國人反對戰爭、珍愛和平的理念。
公祭網設計以血紅、黑色與白色等三種色調為主,凸顯了對死難者的哀思與祭奠。網站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根據對象的不同,中文版主要分為公祭資訊、海外公祭、在線公祭、公祭迴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識和網上史料館等七大板塊。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為在線公祭、公祭資訊、公祭知識、論壇互動等四大板塊。
作為「國家公祭日」的重要依託,公祭網無論設計框架還是內容分類,均體現了權威性、即時性、學術性、國際性、知識性與互動性。權威性,即公祭網由新華網承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負責內容把關;即時性,即隨時發布相關新聞,並對重點新聞進行評論;學術性,即搜集整理各類以日軍侵華歷史、南京大屠殺歷史為主題的專家言論、名人觀點、學術論著等;國際性,即設計內容針對全球網民,既有多種文字版本,又按不同地區設立了公祭區域,如港澳台公祭、東南亞公祭、歐洲公祭、非洲公祭等;知識性,即公祭網本身承擔了國家公祭知識的普及功能,設有專門板塊介紹何為公祭、為何公祭等。
媒體報道,自國家公祭網上線以來,不少網友前去在線緬懷先烈,寄託哀思。截至2014年07月7日17時30分,網站上線不足兩天,已有505136人通過點燭、獻花、敲鍾等形式參與祭拜,發表祭文、詩詞、楹聯共1568篇。網路「國家公祭網」相關網頁1117萬多個,相關微博閱讀超30萬次。通過國家公祭網進行祭拜的網民數量一直在持續增加。

㈥ 清明節到了,你能接受「網路祭祀」嗎

不能!對於這種「祭祀」方式,我是真的服氣了……


是誰發明的這方法,乾脆以後過年也在網上過好了,開個視頻,也不用去親戚家串門了,紅包就用轉賬就行了!



是!科技越來越發達!說不定以後的vr技術都可以把那些逝去的親人重新出現的面前,但是那一樣嗎?古代的人為什麼不隨便找個地方去祭拜,還要去親人的墓前?那是有特殊含義的!


你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當古代人閑的抽筋呢??這個節日非要跑老遠去墓前,鍛煉身體呢?有的人因為特殊情況回不去,還找個地方燒紙(這是有特殊講究的)!

政府給你清明節假期,你不回去祭拜?你天天在家睡懶覺,然後睡醒了在電腦上點點就完美了??

㈦ 在線燒紙、茅台、點歌、棋牌室、刷禮物,線上祭祀為何越來越野

在線燒紙、茅台、點歌、棋牌室、刷禮物,線上祭祀為何越來越野主要原因:

1.大家認知不斷增加,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祭奠祖先;

2.網路本來本來就有攀比之風;

3.網上祭奠其實也是時代進步的一種體現。

每年的清明節是我們祭奠祖先的日子,這樣的日子讓我們感到悲傷,對於親人的懷念和感激是我們這輩子都要做的事情,但是隨著管理越來越嚴格,以前燒紙錢祭奠的方式因為導致更多環保問題,越來越不受大家的歡迎。現代年輕人開始在線燒紙、茅台、點歌、棋牌室、刷禮物,線上祭祀變得越來越有個性,越來越野,我想這是時代進步的體現,這是我們不斷增加見識之後,用新的方式祭奠;同時網路上的攀比之風也越來越嚴重,這才是導致祭奠越來越野的重要原因。

網路祭奠已經成為了時代進步的一種體現,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這種網路祭奠,這其實是非常好的事情,對於環保做出巨大貢獻。

㈧ 文明祭祀宣傳內容

1、文明祭掃,為創建山水生態園林城盡一份微薄之力

2、祭而豐不如養之厚

3、禁止亂建墳墓,保護秀美山川。

4、推行文明殯葬,構建和諧社會。

5、告別陋習文明祭奠。

6、清明時節寄哀思,花香裊裊故人知,燒紙舊習莫仿效,文明上墳好風氣。

7、告別喪葬陋習,崇尚文明治喪。

8、文明祭掃鮮花祭祀。

9、清明時節雨紛紛,一束鮮花祭故人。

10、清明上墳莫燒紙,栽花種樹祭先人。

㈨ 文明祭祀宣傳標語

1、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2、講文明,樹新風,文明祭奠!

3、上墳燒紙慎用火,別回因祭祖遭橫禍答。

4、清明上墳莫燒紙,栽花種樹祭故人。

5、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澤被,慎火護山林常使後人蒙蔭。

6、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鮮花紙不焚。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祭祖只獻鮮花禮,不焚香火文明人。

8、燒香燒紙皆陋習,文明祭祀應牢記。

㈩ 網路祭奠的寄託哀思

2011年7月25日,浙江溫州,上千市民自發來到世紀廣場點燃蠟燭、放飛孔明燈,祭奠動車追尾事故中的遇難者,為傷者祈福。2011年7月28日,時逢甬溫線特大鐵路事故發生1周,網民們也自發在網路上祭奠遇難者,通過微博等多種渠道寄託哀思。

閱讀全文

與線上祭祀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推廣典型經驗 瀏覽:763
餐廳國慶節促銷活動 瀏覽:698
政府文藝匯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5
對醫葯電子商務的理解 瀏覽:961
b2g電子商務網站 瀏覽:635
我國網路營銷市場的前景分析 瀏覽:469
綠色建材公司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75
9月初9小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3
電子商務部經理工作職責 瀏覽:315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72
幼兒園防傳染病培訓通知和方案 瀏覽:65
發電企業市場營銷述職報告 瀏覽:531
培訓學校課程培訓方案 瀏覽:809
閑來麻將推廣方案文庫 瀏覽:525
大型演唱會策劃方案 瀏覽:322
武勝電子商務進農村 瀏覽:55
新老師培訓方案 瀏覽:128
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方案 瀏覽:748
skii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312
2014年電子商務分析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