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口號標語之紅色文化宣傳標語
摘要 紅色耀中華,精神傳後人。
B. 留住紅色記憶 尋訪紅色足跡手抄報
追尋紅色足跡
我們這一代人是在紅色精神的熏陶中長大的。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用他們對祖國的虔誠,對革命的熱情,對實現共產主義的堅持,譜寫了一曲壯麗的紅色之歌。陪伴我們走過青春期漫長的歲月,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帶領全國人民萬眾齊心抗擊非典,地震等自然災害,把我們國家建成了一個富強、文明、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繁榮富強的中國。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是一部氣勢恢宏的歷史書,而長征時期、抗日戰爭等時期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則是這部史書最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我們此次選擇以巴中為目的地,開展了一次以「紅色之旅」為主題的暑期實踐活動,進行尋訪老黨員(老紅軍)、探尋革命遺跡等歷史回顧、記錄類活動,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走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結合學習黨史的研究課題開展實地調查研究活動,在尋訪、考察過程中為老黨員(老紅軍)提供各種志願服務,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開展紅色旅遊是弘揚民族精神,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播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紅色旅遊也使革命老區人民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革命老區在發展紅色旅遊中,特別重視深挖其獨特的革命文化內涵,精心打造出老區特有的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創建了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成立了川陝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和24個縣(市)級蘇維埃政權,紅軍由入川時的1.5萬餘人發展到8萬之眾,根據地面積達4.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川陝蘇區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個大區域„„是揚子江南北兩岸和中國南北西部間蘇維埃革命發展的橋梁,在爭取蘇維埃新中國偉大戰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義」。
巴中是川陝革命根據地首府,共和國主席李先念,元帥徐向前和王樹聲、洪學智、李德生、陳錫聯、許世友等446名高級將領曾在此戰斗過。當年,40萬巴中人有12萬人參加紅軍,4萬人壯烈犧牲。巴中籍紅軍有29人成為將軍,87人成為省部級領導。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財富和眾多
的革命遺跡,巴中紅色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有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紅軍最大陵園——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紅軍石刻標語之王——「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等眾多的紅軍遺跡、遺址和紀念館,以及數以萬計的紅軍文物。當地政府積極利用這些寶貴資源,發展了相關的經濟,弘揚紅色文化。特別是近年來紅色旅遊的進一步發展,更為巴中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當代大學生,走進革命老區,感受紅色文化,踐行紅色精神,是積極主動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自主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表現。
今年暑假,我們選擇了巴中作為此次暑期實踐的基地,旨在重溫那段艱辛的歷史,同時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此次活動的主題是進行一次紅色精神的追溯。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對前輩們的革命道路更加了解,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和平的不易,提高我們愛國意識,通過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動的開展,讓我們在生動、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到一些在書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揚現代主旋律。走進社會,認識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我們通過參與革命教育活動,感受我們偉大祖國的建立是何等不易。
這次巴中之行我們將參觀長赤禹王宮、巴山游擊隊紀念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王坪烈士陵園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訪老紅軍等活動進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整個活動由7月5日到10日(不含往返所需時間),7月4號我們自成都乘火車到達巴中,不在巴中停留,轉到南江住宿。破舊的火車和炎熱的天氣是我們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同學們互相交流,結束了長達十個小時的悶熱之旅,當晚開了一個內部會議,再次確認接下來的任務,並逐一檢查所需物資,做好補給。 7月5號,我們對當地相關部門做好接洽並進行訪問,了解一些當地的歷史沿革,同時咨詢了老紅軍的住處;然後我們一組人去探望老紅軍,讓他們給我們講講當年的故事,參加了幾次重大戰役的老紅軍在提起當年都顯得精神抖擻,隊員們都提了一些自己關心的問題,還觀看了關於他們的紀錄片,對他們的英勇事跡都佩服不已,並堅定了自己對未來一切困難的勇敢面對之心;另一組人調研了當地學校的中小學學習情況,深入課堂,了解他們的學習,同時咨詢老師,總結不足,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據學校領導介紹,學校很重視學生紅色精神的教育,
之後,隊員們在學校里開展了關於紅色精神的宣傳活動,與同學們一起交流、學習紅色精神,加深對於紅色精神的理解。
7月6日,隊伍一行人乘車去光霧山景區,參觀巴山游擊隊遺址。據當地旅遊局局長介紹,光霧山景區作為全國4A級景區,是巴中重要旅遊地。光霧山共分為五大景區,各具特色,桃園景區地勢險惡,地貌奇特,峽谷居多;米長山森林公園在秋天萬葉飄山,是亞洲最長的紅地毯;十八月潭展示了湖文化;小巫峽奇山奇石。光霧山曲折的地勢很適合當年的游擊戰。在景區內,我們訪問景區負責人,了解該地的具體情況,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景區內的基礎設施進行一些語言規范化的建議;以建團90周年、踐行紅色文化為主題,並以發傳單和現場講解的形式進行宣傳。
7月7日,隊伍到長赤禹王廟進行實地考察,同時走進長赤中學,對英語學習課題進行更廣的調研。深入基層,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體驗老區人民的生活樂趣。7月8日,轉戰通江,參觀王坪烈士陵園、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訪問當地的政府,對當地紅色旅遊發展的策略以及對當地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形式。7月9日,參觀巴州區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瞻仰烈士。以橫幅簽名活動的形式站到學習烈士精神,同時在當地宣傳部門借一些宣傳工具,對相關的主題和精神進行宣講;可以對紅色旅遊的規范化提出自己的理解。7月10日,訪問市政府相關部門,了解當地市政府對巴中地區經濟發展的總體設想,根據自己的知識和幾天來的感受,對起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整理相關材料,總結本次活動的收獲和遺憾,做好返校準備。後期工作按照學校文件規定時間進行,在所要求的時間內做好總結工作。
翻閱黨的歷史,一章章,一幕幕,扣人心弦,驚天動地,可歌可泣。是黨領導農民開始了鬥地主打土豪分田地,組織工人與資本家斗爭,是黨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開始了以革命武裝對反革命武裝的新征程。雖然我未曾經歷過這些年代,但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人民政權的取得,新中國的建立,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革命志士簇首於鮮紅的黨旗下,鑄造民主與科學、幸福與自由的信念,傾注滿腔熱血,在千瘡萬孔的黃土地上,播種著小米精神和布爾什維克的思想真諦;是無數先烈迎著槍林彈雨,踏出的一條腥風血雨的路,一直通到神聖的天安門。看著革命先烈們「不辱使命,功垂史冊」的先進事宜一步步走來,到紀念館
前,我們實踐隊員在紀念館外進行了庄嚴宣誓,把自己滿心的熱情化作一句句有力的誓言,向黨和國家表達自己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決心和他們心中「永跟黨走,銘記黨恩」的堅定信念。隊員們紛紛表示:誓言不只是要掛在嘴邊,更要付之於實際行動之中。此行對他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們經歷了一次愛國教育,接受了庄嚴的洗禮,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一定會發揮先烈的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並表示接下來他們將更加投入地完成實踐的工作任務,真正體現出社會實踐不同尋常的意義。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革命歷史」,,在社會中鍛煉才能,發掘潛力,了解歷史,體驗生活,既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本領,又培養了開放意識與獨立意識,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認真利用自身優勢,適應時代潮流,科學合理的認識和使用新事物,做到「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C. 安底鎮的紅色文化
1935年3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第五軍團一部到達安底,分別駐扎在安底街上和附近的陡灘、黃土坎、桃元等村寨。據安底街上馮祝三老人回憶,紅軍到達安底街上後,召開群眾大會。紅軍主要向群眾宣講「紅軍是打富濟貧的,是幹人的隊伍」。群眾大會後,紅軍把街上土豪江成章家囤積的鹽巴分給窮人,把黃土坎地主劉天素、劉天銀家的稻穀分給窮人。紅軍在街前場後的牆上刷寫了「打土豪,分田地」、「武裝起來」等標語。紅軍宣傳隊還編了《窮人歌》:「大哥會木匠,住在吊樓上;二哥會裁縫,穿的爛襟襟……」教窮人唱。紅軍在安底除打富濟貧、廣泛發動群眾、宣傳革命道理外,還部署兵力,鉗制國民黨追兵,以延緩時間,以利中央縱隊和一、三軍團順利南渡烏江。紅軍曾派出部隊,在安底通往茶園鄉大路邊的獅子岩、青龍山、倒坐岩山上設下埋伏圈。敵吳奇偉、周渾元縱隊因與紅軍多次交手都以失敗告終而心生恐懼,其進抵茶園後,遙望茶園境內群山連綿起伏,森林茂盛,地勢險要,擔心遭到紅軍伏擊,停滯不前。因此,紅軍在安底得以短期休息調整。3月底,駐扎在安底的紅軍接中央軍委命令撤離,經老場、後寨、干樁、黃泥、石樁進入長壩鄉境,後隨主力紅軍南渡烏江。紅軍長征在安底播下的革命火種,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心中,四十年代,安底致用中學、茶園中心小學、茶園民樂小學、小水、嵐頭干河壩等地成為中共川南地下黨活動的地方。中共川南地下黨員余輝、劉建東在安底致用中學曾以教書為掩護,對師生進行革命宣傳,並發動學生揭露國民黨安底區分部書記兼該校校長冷西屏貪污和欺壓學生的行為,組織學生罷課鬧學潮。隨後,在茶園建立了川南地下黨支部。後來,在茶園支部的基礎上,又建立了金(沙)遵義)特別支部,金(沙)遵(義)特支為迎接黔西北的解放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安底鎮既是紅軍長征途中發動群眾、播下革命火種和中共地下黨活動的紅色區域,又是金沙解放初期人民解放軍實施「金沙合圍戰」,全殲黔西北國民黨頑固殘匪最後一戰的地方。1949年11月28日,貴州解放,同年12月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等主力部隊奉命入川參加成都會戰,殲滅國民黨軍胡宗南、宋希濂部,留守貴州的解放軍較少,地下潛伏的國民黨特務便趁機糾集大量舊軍官、散兵游勇、慣匪流氓紛紛作亂,原國民黨起義部隊和原鄉保武裝也反水叛變,全省匪情達460餘股,當時全省79個縣中,曾有31個縣被土匪騷擾。成都會戰結束後,人民解放軍五兵團回師貴州,遵照中央和西南局軍政委員會指示,及時成立了剿匪委員會,抽調機動部隊,組成東西兩個集團,開展剿匪決戰。1950年5月1日—7月10日,東集團將省南部、中部、東部的土匪逼到甕安、余慶、湄潭3縣交界處,全殲土匪3172人。西集團由人民解放軍十六軍四十七師師長兼畢節軍分區司令員鄭統一指揮,抽調解放軍四十七師一四一團全部兵力和一三九團、一四○團及四十五師的一三五團各1個營組成剿匪部隊。先留下金沙空檔,從1950年5月至6月底,從水城、威寧、納雍、織金、大方、黔西,採取「清梳密篦」辦法,將土匪逼到金沙安底,於7月5日,在安底大關口、轎頂山、高梁寨、馬頭山和安底街上經過激烈的戰斗將盤踞在安底的5000餘名土匪全部殲滅。自此,匪患徹底根除。安底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展了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彈指一揮間。安底鎮這片記載著紅軍和地下黨革命活動,也記載著人民解放軍戰斗業績的熱土。
D. 革命文化標語
1.
黨是太陽我是花 花兒永遠向陽開
2.
英雄永遠在我心 革命傳統不可拋
3.
先輩在我心中 奮斗永不停歇
4.
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5.
紅領巾 紅色文化宣傳標語
E. 主題:我心中的祖國,我心中的校園 金秋十月
摘要 您好,作為班主任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紅色傳統教育:
F. 中國紅色文化為什麼是時代永恆主題
紅色文化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不斷地選擇、融化、重組、整合中外優秀文化思想的基礎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態。它蟄伏於近代,形成於「五四」以後,成熟和發展於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紅色文化的主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先進文化是紅色文化的傳承、豐富與發展。
G. 為愛國主義講故事比賽擬一則宣傳語
我愛祖國的每一縷陽光,我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我愛祖國的每一座山專峰,我愛祖國的每屬一條小溪,我愛祖國黃皮膚黑眼睛的同胞,我愛祖國悠久輝煌的歷史,我愛祖國燦爛無比的文化,我愛祖國那親切的聲音,我愛祖國那書寫我名字的方塊字。不論我身在何地、人在何處,我身上始終流淌著祖國的血液——生不能改,死不能變。為了這一切,我用我的生命承諾,我用我的榮譽宣誓:我愛我的祖國!!!
H. 求商務酒店(弘揚紅色文化、名人故居、民歌優異)宣傳語
既然是名人故居主要突出人傑地靈,中國又是有幾千年文化傳統的大國,民風純朴,俗話說一鄉水土養一方人,可以說住在這里心曠神怡,如沐春風,住過後不會脫胎換骨,但會好運連連。
I. 宣傳標語怎麼寫
保護環境的標語宣傳語
1、痰吐在地,辱寫在心。
2、關愛生命健康 倡導環保時尚
3、環境衛生的潔凈,有您的一份文明。
4、讓綠色的旋律環繞每一個生命!
5、以法保護自然環境 以德創建社會文明
6、美好的生活從環保開始
7、情系錢甌之源,心鑄健康家園
8、地球我的家 環保靠大家
9、保護人居環境 享受美好人生
10、讓校園成為綠色殿堂!
11、願君莫伸折枝手,鮮花亦自有淚滴
12、為了子孫的幸福,請您珍愛環境
13、重視生態功在千秋 保護環境造福萬代
14、人人保護環境 家家幸福康寧
15、學會做人,學會學習,保護自然。
16、當環保衛士 做時代公民
17、讓地球遠離污染 讓綠色走進家園
18、環境你我他,綠色靠大家。
19、青山綠水藍天 共創美好人間
20、共創生態遂昌 同享碧水藍天
21、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
22、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3、治理環境污染 重現麗日藍天
24、水清自然甜,水渾人人厭。
25、讓環保紮根現在 用綠色昭示未來
26、保護綠色搖籃,你行,我能!
27、從我做起,保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
28、改善生態環境 營造綠色家園
29、追求美好生活,應先擁抱綠色!
30、保護環境系各人,美化校園靠大家。
31、追求綠色時尚 擁抱綠色生活
32、學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33、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
34、手拉手保護環境,心連心關愛遂昌
35、繞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綠。
36、愛花、愛草、愛樹、愛校園。
37、發展以市場為本 生存以環保為先
38、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
39、欲攬春色入自家,無可奈何成落花。
40、保護人居環境 享受健康生活
41、鎖住黑龍保藍天,治理污水護家園
42、小草對您微微笑,請您把路繞一繞。
43、垃圾回收,保護地球,舉手之勞,參與環保
44、家事國事天下事 環境保護是大事
45、增強環保意識,扮靚遂昌城鄉
46、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命。
47、草木綠,花兒笑,空氣清新環境好
48、我為你美麗的心靈綻放
49、成就綠色 成就未來
50、保護環境,少說多做。#p#副標題#e#
保護環境的標語宣傳語
51、同在藍天下 共愛一個家
52、讓綠色的希望從校園萌芽!
53、我選擇,我喜歡,我環保,我健康。
54、積極行動起來 積極創建省級生態縣
55、爭做環保使者 共創生態文明
56、保護碧水藍天 營造綠色家園
57、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58、保護野生生物,人與自然共存
59、我環保 我自豪
60、環保關聯千萬家,責任就在你我他
61、綠色是生命之源 綠色是人類之根
62、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環保碧水來
63、保護環境是責任 愛護環境是美德
64、人人參與環保 共創綠色世紀
65、保環境愛家園 健康生活每一天
66、不要讓綠色從身邊消失。
67、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
68、珍愛生命 保護環境 造福人類
69、崇尚綠色消費 打造精彩生活
70、保護生態環境就是愛護自已
71、保護生態環境 共建美好遂昌
72、保護環境 做一個文明的現代人
73、花開堪賞直須賞,莫要折花空賞枝
74、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75、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倡導生態文明。
76、環境是生存之本
77、美我校園重在每一舉動。
78、環境與生命共存 環保與健康同在
79、青山助人壽 碧水悅人情
80、保護生態環境 共健美好家園
81、同建綠色溫馨家園 共享清澈碧水藍天
82、人人參與環境保護 個個爭當綠色天使
83、把綠色帶入校園!
84、保護人類環境 延續地球生命
85、環境關系你我他 保護環境靠大家
86、保護環境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87、紅花綠草滿園栽,風送花香碟時來
88、人與自然需要和諧共存。
89、小小一口痰,細菌千千萬。
90、保護青山綠水藍天 共創和諧美好遂昌
91、積攢綠色 儲蓄生命
92、保護生態環境 優化人居環境
93、百業要興 環保先行
94、全心全意保護生態環境,同心同德創建清潔鄉村
95、爭做環保使者 共創綠色文明
96、保護生態環境 造就秀美山川
97、人人播撒綠色愛 處處享受環境美
98、破壞環境,禍及千古;保護環境,功蓋千秋
99、全社會共同努力,積極創建省級生態縣
100、種一棵樹,種一枝花,世界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