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信息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信息

發布時間:2022-01-03 03:54:16

⑴ 簡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各民族團結進步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廣泛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對於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⑵ 為我省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寫兩條宣傳標語

下面有幾條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舉團結旗幟
共建和諧疏勒
加強民族團結
促進經濟發展
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榮發展
加強民族團結
發展上杭經濟
團結一心,攜手共進
狠抓民族團結
猛促經濟發展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

⑶ 如何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年宣傳教育工作

主要有下列來幾點:
1.國家的源統一與安定,取決於民族的團結。民族團結,是國家安定富強的基本保證。
2.中華民族的歷史凝結著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各民族人民有義務共同維護這種成果。
3.國家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但決不允許打著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的旗號進行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活動。
4.國家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給予各種優惠政策。

⑷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八進"是指什麼

「八進」活動(進家庭、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企業、進寺院、進軍營),努力使創建活動接地氣、聚人氣、有活力,創建工作實現全覆蓋,形成了人人講團結、處處抓團結的良好氛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4)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信息擴展閱讀

積極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增進了解、加深友誼、促進民族團結的「金鑰匙」。

近年來,為不斷豐富民族團結內涵,寧夏各地各部門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創新宣傳載體和方式,找准民族感情的共鳴點和群眾利益的結合點。

既從大處著眼、頂層設計,又注重從小事入手、破解難題。形式多樣、內容生動、貼近生活的宣傳活動,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使「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在各族群眾心中深深紮根。

⑸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我們該做什麼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人文化。注重利用少數民族的重要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開展創建活動。
二是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實體化。設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中心、民族工作服務點、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聯系服務站,發揮聯系少數民族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三是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大眾化。通過群眾性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推進創建活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學校,促進各民族互幫互助。

⑹ 民族團結宣傳資料

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上,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制度。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對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反動制度,開辟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紀元。此外,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2、維護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 民族團結
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繁榮發展。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56個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關系,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古時候,前秦,前趙,北魏,遼,西夏,金,元,清,我認為很多少數民族都作出了有利於中國的事情比如說北魏,它促進了民族融合,清朝的康乾盛世,是中華民族的人口突破3億。元朝設置宣政院,首次對西藏進行直接管轄。又設澎湖巡檢司管澎湖和台灣。元朝對確立現代規模的中國版圖作出了貢獻。康乾盛世,所屬年代清代。從康熙中葉起,清朝出現了相對繁榮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間,清朝國力達於鼎盛。這段時期,其時間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統治的高峰,故中國部分歷史學者將康、雍、乾時期稱為「康乾盛世」。
編輯本段重要性
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整合力量、一種追求,它對凝聚人心、整合社會起著重要作用。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關繫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關繫到國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社會的穩定;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經濟的發展;沒有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加強民族團結是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國策,是符合全國廣大人民群眾情感和意願的大舉。面對總體穩定、局部動盪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年,是我國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面貌發生歷史性巨大變化的60年。60年來,民族團結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天,我們可以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大意義,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族團結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我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在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數民族有1億多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國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國土總面積的64%左右,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的民族團結在維護國家統一和長期穩定方面具有更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黨的民族政策,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保證了國家長治久安。 民族團結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綜合國力的必然要求。團結就是力量。民族團結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體現,也極大地影響著綜合國力。在綜合國力構成中,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固然屬於重要因素,但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科技實力、軍事實力,沒有民族團結所凝聚的力量來貫穿,終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強大的國力。60年來,民族團結始終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內核,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60年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這與我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產生的巨大力量有著密切關系。 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根本動力來自全國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團結,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才能確保各族人民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使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使社會主義制度下一切物質的和精神的、現實的和潛在的積極因素競相迸發其能量,一切有利於造福社會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從而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真正變為現實。經過60年艱苦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國各族人民精誠團結、萬眾一心、共同奮斗。 民族團結是牢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客觀需要。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面臨著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現在所處的戰略機遇期,既是黃金發展期,也是矛盾凸顯期。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民族團結是福,民族分裂是禍。要牢牢抓住並切實用好當前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來,就必須在全社會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團結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來。 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繁榮昌盛的前提和保證。民族關系和睦,政治就穩定,緊急就會發展;民族關系惡化,國家的統一就會受到威脅,經濟就會受到破壞。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⑺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內容是什麼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是指: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連隊、進宗教活動場所

進機關

各機關單位要健全機制,圍繞「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開展民族政策法規學習教育,和少數民族結交朋友、解民優,提高廣大領導幹部們認識到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需性,增強依照法律法規管理民族事務、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能力和水平。

進企業

組織並指導各企業管理層和職工層學習民族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做到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當地風俗習慣,努力維護好少數民族職工的合法權益。引導企業認識到良好品牌形象和各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性,使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更好的進行融合,積極履行社會義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進社區

建立紐帶,設立主線,把少數民族之家建到基層社區,扎實開展城市社區民族工作。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宣傳民族政策與相關法律法規,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民族聯誼活動,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開展互助、訪談、慰問少數民族的活動,保證少數民族有合法的訴求渠道,使社區成為各民族和諧共處的家園。

進鄉村

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宣傳民族政策,開展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鄉村幹部投身到民族團結的偉大事業中,幫助基層群眾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維護並促進各個民族的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不斷增強民族團結意識,為民族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進學校

以民族間的團結為主線,開展各種有利民族團結的系列活動,比如班會、讀書、手抄報、觀片、表演等,讓廣大青少年更好的吸收到民族相關知識,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為以後開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進連隊

到部隊宣傳民族團結,開展宣傳教育專欄,不斷增強民族團結意識。圍繞「軍民軍地之間民族團結」等主題,開展交流、慰問、座談等活動,把民族團結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民族交流和團結。

進宗教活動場所

宣傳宗教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調動廣大宗教人士的積極性,維護正常的宗教界秩序。積極正確地引導宗教界人士和群眾們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以開展各種慈善周等公益活動,充分發揮宗教界在維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正面的作用。

⑻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8個進

鄉鎮、機關、村、社區、企業、學校、寺院、軍(警)營。
一是民族政策理論回進鄉鎮。答
二是民族文化進村。
三民族文化社區。
四是機關幹部進村入戶活動。
五是民族宗教知識進學校活動。
六是民族知識進企業活動。
七是民族政策進寺院。
八是民族法規進軍(警)營。

⑼ 如何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實實在在,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實體化」,就要堅持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推動創建活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學校、進宗教場所,讓民族團結進步的理念深深紮根於各族幹部群眾之中。

閱讀全文

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推廣典型經驗 瀏覽:763
餐廳國慶節促銷活動 瀏覽:698
政府文藝匯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5
對醫葯電子商務的理解 瀏覽:961
b2g電子商務網站 瀏覽:635
我國網路營銷市場的前景分析 瀏覽:469
綠色建材公司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75
9月初9小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3
電子商務部經理工作職責 瀏覽:315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72
幼兒園防傳染病培訓通知和方案 瀏覽:65
發電企業市場營銷述職報告 瀏覽:531
培訓學校課程培訓方案 瀏覽:809
閑來麻將推廣方案文庫 瀏覽:525
大型演唱會策劃方案 瀏覽:322
武勝電子商務進農村 瀏覽:55
新老師培訓方案 瀏覽:128
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方案 瀏覽:748
skii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312
2014年電子商務分析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