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消防 安全 環保宣傳欄
防火8、防爆及j動火7作業管理制度 3目的 通過對廠h內1防火4防爆區s域的嚴格劃分8和動火0管理,杜絕火1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於y本公4司內1各部門i、車n間。 5 職責與w分3工b 主管部門p:安全環保部。負責監督本制度的執行。相關部門h:各部門a、車i間。為5本制度的執行部門j。 7 內4容與n要求 0。7 防火1防爆區y域劃分6標准及e區s域劃分0 4。5。0 甲類防爆區o域劃分8標准 A 閃點<25℃的液體; B 爆炸下w限<50%的氣4體; C 常溫下m能自行分4解或在空氣1中8氧化8即能導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質; D 常溫下f受到水4或空氣1中0水7蒸氣2的作用,能產生可燃氣5體引0起燃燒或爆炸的物質; E 遇酸、受熱、撞擊、摩擦、催化4以3及r遇有機物易燃的無g機物,極易引3起燃燒或爆炸的強氧化3劑; F 受撞擊、摩擦或與h氧化7劑有機物接觸時能引1起燃燒或爆炸的物質; G 在密閉設備內2操作溫度等於j或超過物質本身自燃點的生產。 4。6。2 乙a類防爆區n域劃分5標准 A 閃點≥26℃至閃點?10℃的液體; B 爆炸下y限≥10%的氣2體; C 不y屬於w甲類的氧化7劑; D 不l屬於n甲類的化3學易燃危險固體; E 助燃氣3體; F 能與s空氣2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狀態的粉塵、纖維、閃點≥10℃的液體霧滴。 0。3。0 丙類防爆區k域劃分6標准 A 閃點≥60℃的液體; B 可燃固體。 0。2 公0司動火5管理范圍 8。2。6 在動火1區d內2使用電氣2焊(割)、噴燈及z在易燃、易爆區r域使用電鑽、砂輪等,可產生火0焰、火5花及y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1動火1作業。 5。2。2 動火2項目 A 氣7焊、電焊、鉛焊、錫焊、塑料焊等; B 噴燈、火1爐、液化5器爐、電爐等; C 烘烤、熬瀝青、炒沙等; D 明火7取暖和明火2照明等; E 生產裝置和缸罐區f使用電動砂輪、風6鎬等。 7。5 動火8作業區a的劃分7 1。2。6 固定動火5區w:經審批確定後無w須辦1理動火0手6續的區f域為0固定動火8區w,固定動火1區k由所在單位提出申請,由安環部部長6簽字,分0管經理批准並備案。 0。5。2 臨時動火1區i:新建、擴建、改建等各類施工y場所,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7進行的動火1作業區z域為0臨時動火2區v,臨時動火2區z由施工i單位報公3司安全環保部批准辦8理動火3證,非經批準的施工h項目不u得在該區o域內8進行作業。 1。4 三x級動火0的范圍 3。5。7 特殊動火8:指在處於i運行狀態的易燃、易爆生產裝置和罐區m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險的動火0作業。 8。1。2 一m級動火5:易燃、易爆區y域的動火1作業。 5。5。6 二j級動火8:指一t級動火8及b特殊動火5以8外的動火3作業。 0。1。4 凡s一s個h單位或一l個b工n序全部停車u,裝置經清洗、置換、分1析合格,並採取隔離措施後的動火6作業,可根據其火0災危險性大u小z,全部或局部降級為2二j級動火0管理。 8。0。1 遇節、假日0或生產不r正常的情況下z的動火8,應升1級管理。 5。2。1 廠p區o管架上z的動火0作業按一e級動火4作業管理,帶壓不j置換動火5作業按特殊危險動火6作業管理。 4。4 生產裝置防火7防爆要求 7。8。3 根據生產、使用化1學物品的火5災和爆炸危險性等級分6類要求,其廠d房布置、建築結構、電氣3設備的選用、安裝及k有關的安全設施等符合有關要求。 5。4。2 在工v藝m裝置上m有可能引6起火2災、爆炸的部位,應設置超溫、超壓等檢測儀表等裝置。 4。3。5 因反5應物料爆聚、分7解造成超溫、超壓,可能引1起火2災、爆炸危險的設備,應設置自動和手8動緊急泄壓排放處理裝置等設施。 6。8。2 應在可燃氣5體(蒸汽)的放空管出口h處設置呼吸閥阻火2器。 0。1。4 輸送易燃物料時,應根據管徑和介6質的電阻率,控制適當的流速,盡可能避免產生靜電。設備、管道等的靜電接地設施應安全可靠。 8。3。6 有突然超壓或瞬間分6解爆炸可能的生產設備或貯存設備,應裝有爆破板(防爆膜),導爆筒出口x應朝向安全方2向,並根據需要採取防止4二b次爆炸、火6災的措施。 7。6。2 用於p易燃、易爆氣4體的安全閥放空管,必須將其導出管置於u室外,並高於w建築物2米以2上z,但應在避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之z內1;放空管應有良好的接地。 eⅢc償leⅢn≡tg〃鉛鰲n≡pΕ貳g〃鉛鰲
⑵ 示證展示系統都包括什麼
示證展示系統包括音頻採集和播放設備,主要是先科拾音器和先科音響設備;還有視頻採集和播放設備,主要是先科示證展示台和先科大屏以及投影顯示設備。
⑶ 如何正確使用氧氣乙炔瓶的宣傳欄
氧氣乙炔:
[學科] 機械工程 —> 焊接與切割 —> 熔焊
[英文等價術語] oxy-acetylene flame
[術語定義(漢語)]乙炔與氧混合燃燒所形成的火焰。[1]
通過調節氧氣閥門和乙炔閥,可改變氧氣和乙炔的混合比例得到三種不同的火焰: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
1.中性焰
當氧氣與乙炔的作用比為1~1.2時,所產生的火焰稱為中性焰,又稱為正常焰。它由焰芯,內焰和外焰組成:靠近焊咀處為焰芯,呈白亮色;其次為內焰,呈蘭紫色,此處溫度最高,約3150℃,距焰心前端2~4mm處,焊接時應用此處加熱工件和焊絲;最外層為外焰,呈桔紅色。中性焰是焊接時常用的火焰,用於焊接低碳鋼、中碳鋼、合金鋼、紫銅、鋁合等材料。
2.碳化焰
當氧氣和乙炔的體積比小於1時,則得到碳化焰。由於氧氣較少,燃燒不完全,整個火焰比中性焰長,且溫度也較低。碳化焰中的乙炔過剩,適用於焊接高碳鋼、鑄鐵和硬質合金材料。用碳化焰焊接其它材料時,會使焊縫金屬增碳,變得硬而脆。
3.氧化焰
當氧氣和乙炔的體積比大於1.2時,則形成氧化焰。由於氧氣較多,燃燒劇烈,火焰長度明顯縮短,焰心呈錐形,內焰幾乎消失,並有較強的絲絲聲。氧化焰中由於氧多,易使金屬氧化,故用途不廣,僅用於焊接黃銅,以防止鋅的蒸氣。
1、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2、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許可後,方可進行。
3、乙炔發生器必須設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保險鏈;球式浮筒必須有防爆球;必須使用金屬防爆膜,嚴禁用膠皮薄膜代替。 4、氧氣瓶、氣壓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5、乙炔發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頭,不得採用紫銅製作。
6、高、中壓乙炔發生,應可靠接地。壓力及安全閥應定期校驗。 7、碎電石應摻在小塊電石中使用,夜間添加電石,嚴禁用明火照明。
8、乙炔發生器應每天換水,嚴禁在浮桶上放置物料,不準用手在浮桶上加壓和搖動。
9、乙炔發生器不得放置在電線的正下方,與氧氣瓶不得同放一處,之間距離大於5m .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距離,不得少於10m 。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10、氧氣應用防震膠圈,旋緊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劇烈震動,並防止曝曬。凍結後應用熱水加熱,不準用火烤。
11、乙炔氣管用後需清除管內積水。膠管、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凍結時,應用熱水或蒸汽回熱解凍,嚴禁用火烘烤。
12、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焊槍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 13、不得手持連接膠管的焊槍爬梯、登高。
14、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帶電設備應先切斷電源。
15、在貯存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時,應先清除干凈,並將所有的孔、口打開。
16、鉛焊時,場地應通風良好,皮膚外露部分應塗護膚油脂。工作完畢應洗漱。 18、工作完畢,應將氧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時,頭部應避開浮桶上升方向,拔出後要卧放,禁止扣放在地上。檢查操作場地,確認無著火危險,方准離開。
⑷ 燈箱一般用什麼燈
燈箱一般用燈片,裡面一般人家都有用日光燈照出,這樣從外面看就非常漂高,像商場就非常多啦。 還有的燈箱用廣告布(俗稱燈箱布),墨水使用油性墨水,噴繪公司為保證畫面的持久性,一般畫面色彩比顯示器上的顏色要深一點的。它實際輸出的圖象解析度一般只需要30~45DPI(按照印刷要求對比),畫面實際尺寸比較大的,有上百平米的面積。廈門就有一家非常專業的公司在做,像廈門藝之鷹設計公司,就有在做了。其實燈箱還很多種,現在有的也有用圓形吸塑燈箱,有時到商場的進口入,注意一下,有時就可以看到了。 隨著成型燈箱的深入推廣和市場的競爭不斷的加劇以及新材料的不斷涌現,成型燈箱的工藝也會不斷的改進,表現力也會不斷的豐富。我們有理由相信成型燈箱一定會在更多的空間展示出更美的特質! 智能轉畫燈箱不同於一般的燈箱,智能轉畫燈箱能夠在一個燈箱內裝設多幅的廣告圖畫,可以在設定的時間內,自動轉換畫面。此功能使被展示的廣告內容更生動,大大提高了宣傳效果。 智能轉畫燈箱的外殼有優質木材、不銹鋼、專用鋁材、鋦漆等多種樣式,且機箱款式也多種多樣可供客戶選擇,機身美觀,視窗特大,堅固耐用,適用於門面招牌、戶外、室內。 智能轉畫燈箱內置多種自動設定功能,如自動開機及關機系統、自由設定更換畫面幅數、自由設定畫面停留時間、自由選擇展出不同畫面組合等等。 智能轉畫燈箱作為展示高手適合各大小公司及各行各業,可為客戶降低廣告成本,美化市容。 超薄燈箱的定義:超簿燈箱亦稱導光板超薄燈箱,是將光導技術與數碼印刷技術相結合的高科技型產品,使用普通熒光燈管或LED等作為光源,並採用多種多樣的外框材料而製成的一種多功能的新型廣告燈箱。 超薄燈箱的分類:①LED超薄燈箱;②不銹鋼超薄燈箱;③鋁制超薄燈箱;④水晶超薄燈箱/LED水晶燈箱;⑤塑膠超薄燈箱 超薄燈箱的特點:①節能:比同等面積的傳統燈箱使用更少光源,省電達80%以上;②環保:95%以上材料可再回收利用;③超薄:僅為傳統燈箱厚度的四分之一,經濟美觀;④方便:安裝及更換燈片容易快捷;⑤勻光:光線均勻,完全平面光線輸出;⑥美觀:先進的導光設計,確保燈片不受燈管產生熱量而黃化。 超薄燈箱的典型應用:1、市政平面照明系統、廣場地燈工程、公園景點介紹工程、地方燈會工程、小區宣傳欄工程、候車亭工程、銀行自助取款工程、電話亭工程、電力應急工程、建築展示工程、機場通道工程、地鐵火車站出口工程等。2、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美術館、陳列館、歌劇院、大學、中學、職校、醫院、銀行、保險、證券的裝飾宣傳工程。3、酒店、賓館、餐廳、山莊、茶館、西餐廳、咖啡館、蛋糕西餅屋、酒吧、卡拉OK廳、舞廳、桑拿館、美容院、健身室、保健院等的牆畫美化工程。4、會議中心、展覽中心、辦證中心、市政工程、百貨公司、連鎖超市、購物廣場、珠寶首飾專賣、化妝品連鎖、飲料貿易、煙酒貿易、連鎖快餐、葯品連鎖、文具中心、精品中心、傢具中心、家電批發、樂器專賣、等的廣告促銷工程。5、婚紗影樓、家居裝飾、建築裝修、設計院、規劃院、產品設計中心、橋梁建築等。 超薄燈箱的安全須知:在安裝或者維修超薄燈箱時,必須注意導光板不要受損害。應該尊從以下的超作規范:1、在製作及運輸導光板的過程中,應極其謹慎小心以免導光板碎裂。如果您需要長期存放導光板,請將其放置在乾燥、平整、整潔的地方。2、如果有手印或灰塵黏附在導光板表面需清洗導光板時,應使用柔軟的紡織品沾濕後輕輕擦拭。且要穿戴棉製手套,以防在艾星導光板表面留下任何手印及刮傷痕跡。 3、在去除導光板表面的保護膜時,請勿使用鋒利的器具。4、導光板在安裝過程中需輕拿輕放,注意安全。
⑸ 宣傳欄 地球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還有我們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對環境污染很嚴重,埋在土壤中很難分解,會導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燒會導致大氣污染,所以現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購買東西時最好自備工具,減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塑料製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生產技術成熟、成本低的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於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日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211萬噸。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遊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據調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9萬噸。天津市每年廢舊塑料包裝物也超過10萬噸。北京市每年廢棄在環境中的塑料袋約23億個,一次性塑料餐具約2.2億個,廢農膜約675萬平方米。人們對此戲稱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於「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1、「視覺污染」。在城市、旅遊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
2、「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後,由於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佔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污染」問題,而對於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二、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國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情況
早在1985年,美國入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就已達23.4公斤,日本為20.1公斤,歐洲為15公斤。進入九十年代,發達國家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的數量更多(我國1995年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和其它塑料製品為13.12公斤)。從消費量來看,似乎發達國家的「白色污染」應該很嚴重,實則不然。究其原因,一是發達國家很早就嚴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隨手亂扔廢舊塑料包裝物,基本消除了「視覺污染」。二是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較高。以美國為例,80年代以前,處置廢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後來發現塑料長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後,他們轉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現在已建立起了一套嚴密的分類回收系統,大部分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轉化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無害化處置,也基本消除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潛在危害。
美國制定了《資源保護與回收法》,對固體廢物管理、資源回收、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系統建設及運行、發展規劃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加利福尼亞、緬因、紐約等10個州先後出台了包裝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資源法》、《節能與再生資源支援法》、《包裝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專門條款,以促進製造商簡化包裝,並明確製造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各自的回收利用義務。德國在《循環經濟法》中明確規定,誰製造、銷售、消費包裝物品,誰就有避免產生、回收利用和處置廢物的義務。德國的《包裝條例》將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包裝材料的義務與生產、銷售、消費該商品的權利掛鉤,把回收、利用、處置的義務分解落實到商品及其包裝材料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細微環節,因而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效性。
2、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強管理。例如,社會上較為關注的鐵路兩側的」白色污染「問題,通過加強管逗已取得顯著改觀。鐵路部門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在沿線分區劃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車採用袋裝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拋棄廢物。乘務員也不象以前那樣,將車箱垃圾直接掃出窗外,而是將垃圾袋卸在車站,由車站集中處理。目前,採用袋裝垃圾的列車越來越多,隨意向車外扔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已有2.9萬公里的線路兩側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實踐證明,加強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於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環衛局、工商局、衛生局聯合發布了《關於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將此通告在《杭州日報》上連續刊登三天。管理部門在執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個體流動商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杭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第35條規定:禁止銷售、使用泡沫塑料製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違者可處500~5000元罰款。該《條例》將於1997年9月15日起實施。武漢、哈爾濱、福州、廣州、廈門、寧波、汕頭等城市也頒布了有關政策、法規,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製品或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製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製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第三,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但回收利用應該在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垃圾之前。從垃圾場里重新分揀廢舊塑料包裝物,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廢塑料的利用價值也很低。因分揀出來的廢塑料製品太臟,也難以按材質分類,質量無法保障。北京市環保局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回收利用為主,替代為輔,區別對待,綜合防治」的技術路線。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環保局與市工商局聯合發出了《關於對廢棄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須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產、經銷一次性塑質餐具(包括托盤、碗、杯等)的單位或個人必須負責回收利用廢棄餐具,也可以委託其他單位回收利用。《通知》還規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須達到30%,1999年達到50%,2000年達到60%。《通告》發布後,生產、經銷單位和個人立即到當地環保部門申報登記,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計劃和具體保證措施。這是北京市解決「白色污染」的一個突破口。在取得實效後,將逐步增加強制回收利用的廢塑料製品的種類和比例,最終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環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調研報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確定通過回收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計劃書」、「試點工作運行圖」、「試點工作進度大綱」,並在籌備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產業協會」。
在技術方面,一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製品尚不能與塑料製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桿、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於試驗階段。
二是採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澱粉、改性澱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製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於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三、我國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法規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業或個人的自覺性,應有強制性措施,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如,要求企業或個人對自己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進行回收利用;對隨意拋棄、堆放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進行處罰等。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
2、缺少相關的經濟政策
要調動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的積極性,需要給予這些企業以優惠政策。現有的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行業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應要求產生廢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目前還沒有這類經濟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風景旅遊區、交通干線、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飲、商業、鐵路、水運部門對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沒有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聽任顧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對已收集起來的廢物又拋棄到車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遊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商場、飯店、公園等繁華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還沒有設置分類垃圾箱。市容環衛部門雖有規定禁止亂扔廢物,但執法、檢查的人員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現象較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統一。
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對「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白色污染」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張以紙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地區則主張靠回收利用來解決問題,管理思想還不統一。
5、人們的環境意識還靠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物,亂倒、亂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對「白色污染」的報導大多集中在以紙代塑和採用可降解塑料等技術方面,缺少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育。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沒有責任感,既沒有履行義務的內在動力,也沒有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外部壓力。
四、防治「白色污染」的對策建議
總結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實踐經驗,結合目前「白色污染」現狀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於回收利用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進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遊、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採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盡快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