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畫京劇臉譜的步驟
先買來白色臉譜,然後再去買大的圓罐水彩顏料、水彩畫筆一套,勾線筆一支,買齊後就可以開始畫你喜歡的京劇臉譜啦!
先將一個白色臉譜塗上一層白色顏料,這樣石膏粉就不會擦下來。
我們再來做第二步:先確定中線,要保證畫的臉譜左右對稱。然後選擇你要畫的京劇臉譜圖案,這次我畫的是敖廣。用鉛筆畫出臉譜線條,一定要左右對稱哦。
第三個步驟是看看你選擇的臉譜所需要的顏色,擠到調色盤上,用勾線筆醮顏料勾線。顏料不能太濃,也不能太淡,如果太淡太濕的話顏料馬上會流掉。勾線可不是件輕松的事兒,不小心畫出來的就是狗狗啃的邊了,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將線條內的顏色全塗完後再用顏料將邊給修平。
勾線完了就是大片地塗上顏色,最後邊上的紫色勾線是我的指導老師雲立媽媽幫忙的,她說因為這是第一次學畫,幫我忙,以後全部要我自己畫了。呵呵,最後等待臉譜顏料全部幹了就大功告成。
② 臉譜的製作工藝
京劇臉譜的勾畫方法
臉譜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勾臉也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像書法和繪畫一樣,用筆要准確有力,渲染需濃淡有致,勾勒則惜墨如金,這樣才能畫得生動有神,惹人喜愛。
勾臉不能按譜照搬,要根據自己的臉型、表演特色和所演劇目,把臉譜勾活,才能生動地體現出劇中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徵。
有豐富經驗的藝術家,能夠利用勾臉來彌補臉型的不足,以改變臉型與面部解剖的關系。若臉型窄小、個子不高,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對臉譜進行加工與再創造,花臉演員們常說的「勾臉能變形」就是這個意思。
勾畫臉譜的程序
下面再以《盜御馬》一劇中竇爾敦的「藍色三塊瓦」譜式臉譜為例,用繪畫的形式介紹勾臉程序。
凈臉墊底
把臉洗干凈後,用手指蘸稀薄水白揉勻整個臉部,目的是揉去臉上的油垢,便於勾畫。
定位和揉眼、鼻窩
用手蘸稀薄水藍色抹出腦門、立柱紋和臉蛋的大致輪廓;再蘸稀薄的油墨定出眼、鼻窩的位置,並在眼窩內留出白眼珠。
以上兩步因均用手指完成,故稱「指揉」。
勾粉白底
以下程序均用筆勾。先蘸較濃的水白勾出膽形印堂紋、眉窩、白色眉間紋、眼窩卜白紋、花鼻窩白底、鼻窩旁兩道白法令紋,再點出黑眼窩中的白眼珠,最後把下巴勾白。
勾黑油彩、墨線
用黑油彩筆重勾黑眼窩,留出白眼珠,再畫小黑嘴窩。然後換毛筆蘸墨在白眉中間靠眼窩處勾出雙鉤形花紋,再在白下巴上勾出兩道鉤形紋。
勾紅油彩
印堂中心的紅色膽形紋用紅油彩筆勾,並留好勻稱的白邊,填上翻鼻孔形象;再在門法令紋上套勾兩道紅線,線要細而有力,然後順手勾上眉子的紅梢和紅嘴唇。
加填水藍膛、黃眉梢
用較濃的水藍色加填藍腦門和臉蛋。最後再用筆蘸黃,油彩把水白眉心填上黃色,竇爾敦的臉譜就勾好了。
這個臉譜的白眉間紋、眼窩下的白紋、法令紋、白眼珠都應勾寬鬆些,才能通過表演把眼部、嘴部的動態表達出來:眉間雙鉤紋是象徵性的皺紋,不可過於寫實。膽形印堂紋象徵竇爾敦藝高膽大,敢於夜入御營盜取御馬,要勾得鮮明。
③ 在紙上畫臉譜的步驟
在紙上畫臉譜的步驟如下:
1、先畫出京劇臉譜的輪廓。
④ 京劇臉譜的藝術賞析怎樣寫
臉譜藝術欣賞·京劇臉譜的形成與作用
京劇在我國戲曲各劇種中,是比較年輕的劇種,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陸續進京才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京劇臉譜也伴隨京劇的形成與發展而逐步完善。
京劇舞台臉譜是吸收了崑曲、弋腔、梆子、徽班的皮黃戲等臉譜的長處,經歷了由簡到繁、不斷創新、發展,逐步完善的歷程,成為京劇舞台上比較系統、規范的面部化妝藝術。可以說京劇臉譜是中華民族傳統戲曲臉譜的分支,是傳統京劇全部舞台藝術固有的組成部分。
京劇舞台臉譜具有共通性和本身的特性,離開了舞台,離開了要表現的具體人物、臉譜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京劇舞台臉譜是寫在臉上的藝術,是演員用誇張的手法,運用色彩和線條的變化,在臉上勾畫出的各種圖譜,中國傳統京劇劇目,凈、丑和少數生、旦角色所扮演的歷史人物都有相對規格的臉譜,用來表現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點、容貌特徵,增強藝術感染力,助增表演效果,豐富舞台、美化舞台。
京劇臉譜還是一種舞台藝術技巧,觀眾一望臉譜就大致對這個人物有所了解,不必花費很多心思去探索劇情,更能專心的去欣賞演員的表演。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藝術技巧,是除中國戲曲以外的其他藝術門類沒有的。如《空城計》中的司馬懿,勾白粉臉,他一出來,觀眾都知道他一定會中諸葛亮的計,不敢帶兵殺進空城,觀眾會自然而然地專心欣賞演員的唱、念等表演;又如《白良關》劇中的尉遲恭和尉遲寶林都是勾黑臉,觀眾一看就明白他們是父子的血緣關系,而勾紅色臉的劉國幀與尉遲寶林不存在血緣關系。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對臉譜的認識有極大的差異,有些對臉譜不理解、不熟悉的人,提出這樣一種觀點,說臉譜與真人的面貌相距太遠,主張舞台上不要出現臉譜,近些年來,這種觀點又很流行,我認為中國戲曲從沒有臉譜到產生臉譜,到臉譜不斷豐富,是中華民族文化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國戲曲從來都是虛擬化而不是寫實的,關羽、蔣干到底面貌如何,只有小說或者民間口頭文學里有描述,戲曲把這些無形的形象升華為形象藝術,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一種提高, 如果演員不勾畫臉譜上台表演,凈、丑兩行先行消亡,再去掉形成程式的唱念做打翻,中國戲曲恐怕就要丟光了,也就恢復到蘭陵王入陣曲戴面具上台的形式。
現在經常有許多朋友問京劇臉譜到底有多少個,這個問題實在難以回答,只從京劇劇目來說,有記載的傳統劇目就有幾千出之多,幾乎涵蓋了我國從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地,到清王朝的幾千年歷史,京劇傳統劇目,涉及到多少個歷史人物很難統計, 如果按一定的規律分門別類,這個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⑤ 京劇臉譜對幼兒的教育意義
說到中國悠久的文化時,也必然說到古老的長城和豐富多彩的戲曲代表——京劇。京劇以它獨特的魅力享譽全世界,被世人稱為中國的國粹。
京劇作為一門藝術,它的教育內涵豐富,有許多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教育價值需要我們去探究。認真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及《綱要》精神的同時,培養幼兒對京劇藝術的興趣,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以京劇藝術為切入點,通過多種途徑實施全面的、啟蒙的教育。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我們也應當發揮京劇藝術教育的教化作用。通過京劇藝術來優化德育過程,能潛移默化地樹立幼兒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弘揚我們中華仁愛、禮讓、勤勞、勇敢等傳統美德。
一、通過創設環境讓幼兒走近京劇,感受美的藝術
幼兒的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還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實物和動作的幫助。因此可以說,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的中介和橋梁。從京劇藝術欣賞的不同角度出發,在班上創設了「京劇藝術欣賞角」,將色彩精美的劇照、漂亮的服飾、多彩的臉譜放在裡面展示一引導幼兒感受其色彩的美;在表演活動區開辦「京劇小舞台」,將具有德育功能的曲段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展示在區域中,幫助幼兒理解其故事人物與情節——引導幼兒感受其內容的美;增添表演道具,將戲曲中人物面具,簡單服飾如長發、長須、官帽、戲服、車旗傘蓋等投放到區域中,激發幼兒的表演情趣——感受其表演形式的美;通過環境的創設,引導幼兒走近京劇、了解京劇、喜愛京劇、發現京劇藝術的美。
二、以京劇臉譜的藝術特點為切入點,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追求和表達
幼兒美術活動,是培養幼兒審美創造力的一種活動,幼兒的繪畫過程是幼兒追求美、嚮往美、表達美的過程。初步了解京劇藝術往往是從生動有趣的京劇臉譜開始的。使幼兒通過臉譜欣賞、臉譜繪畫、臉譜製作及京劇表演的形式來展現生活中的美和內心世界的美。綱要精神提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京劇臉譜,是根據某種性格、性情或某種特殊類型的人物為採用某些色彩的。紅色的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羽;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魯莽,如包拯;黃色的臉譜表示彪悍、陰險、兇狠殘暴,如龐涓;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剛強驍勇、粗獷、桀驁不馴的人物,如竇爾敦;白色的臉譜一般象徵陰險狡詐的壞人,如曹操。我們通過開展欣賞這些色彩各異的臉譜活動,引導幼兒學會從顏色判斷京劇人物哪個是「忠誠」的人,哪個是「勇猛」的人,哪個是「狡猾」的人,孩子們感到很神奇。強調了藝術和生活的聯系,也強調了藝術活動中的情感熏陶,這讓我們看到了一種人文性的幼兒藝術教育在這樣的欣賞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賞識到京劇臉譜的色彩美,同時,他們的藝術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三、以京劇故事為切入點,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和堅強意志
教師可以給孩子們提供「歷史故事書」和「京劇故事書」,或由教師通過劇照、剪報、光碟等現代化信息材料,了解到這些京劇故事情節的。同時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們通過開展談話、講述等活動,將幼兒並不熟悉的事情以直觀圖片、剪報或幼兒容易理解的連環畫等方式進行京劇故事圖書自製活動,同時也將幼兒對故事的感受記錄下來,添加到故事內容之中,使幼兒通過直觀的畫面直接感受到它的教育內涵。《岳飛傳》中嶽母刺字「精忠報國」的故事,它能激勵孩子們從小多學本領,長大才能為建設祖國多作貢獻的良好願望等。現代京劇《沙家浜》選段「智斗」、「軍民魚水情」;《紅燈記》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智取威虎山》選段「甘灑熱血寫春秋」等,我們將這類京劇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幼兒聽,通過這些京劇故事並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幫助幼兒了解舊社會人民生活的艱難,使幼兒感受到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英雄用生命換來的,從而培養孩子們從小對英雄人物的敬仰。
四、以京劇表演為切入點,在日常活動中培養良好行為
京劇小舞台表演游戲中,讓幼兒扮演各種角色,模仿故事主人公的情緒和動作,體驗表演的樂趣和人物的情感。演包拯、關羽的孩子他們覺得,我們要像包公、關公一樣抓壞人!經典戲曲富含表演因素,大班的孩子背誦、表演是他們的強項,只要引導得當,是非常輕松愉快的,而且他們所學的經典內容不僅存入了大腦記憶,還會烙印在潛意識里。引導孩子接觸經典戲曲,是在純凈、空闊的心靈中奠定燦爛的中華文明。經典戲曲活動能實實在在地促進孩子多方面能力的發展。譬如:傳統京劇的形成與發展;京劇的四大行當;不同行中的角色;現京劇服飾與漂亮的行頭;京劇唱腔等。通過動手與聆聽,使幼兒對京劇有更多的了解,還能在藝術美學上得以提升。
⑥ 劉水良為什麼要畫臉譜
《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中劉水良當年被趙大力畫了臉譜妝有心理陰影,所以才會畫臉譜。
劇情中,劉晶晶被送往了醫院,劉晶晶說自己是收到了一封信後才甩開警察獨自去見劉水良的。她本以為約見在自己熟悉的地點,安全會得到保障,沒想到還是被劉水良迷暈帶走了。等她醒來面對的就是畫著臉譜的劉水良,劉水良也願意然劉晶晶錄視頻,記錄自己的犯罪過程。
現在秦明也不確定劉水良的終極目標是否就是劉晶晶,畢竟現在劉晶晶被重點保護起來了,劉水良想要靠近幾乎是不可能的了,秦明覺得依照劉水良的性格,他一定會主動出擊的。
劉水良想起當年趙大力給自己畫臉譜妝的樣子,想著自己在福利院被小朋友欺負的樣子,想著自己給劉晶晶求婚被兒時玩伴認出的樣子,想起劉晶晶提出分手的樣子。這一點一滴激怒著劉水良,導致劉水良的心裡產生了變態的想法。
電視劇播出信息
《法醫秦明之無聲的證詞》由秦明本人擔任總策劃,陳冠龍、釋一鳴、彭柯執導,張雨劍、周雨彤、袁昊、肖燃、李舒桐、趙芮玉、王余陽等主演的懸疑刑偵網路劇。該劇於2021年7月18日在芒果TV播出。
⑦ 京劇臉譜的繪畫材料是什麼
京劇化裝用的油彩,就是熔化油脂,即含有油質和顏料的稠狀物。這種油彩的延展性好,上色能力強,不易脫妝,不掉塊,易定妝。
步驟很復雜:
一、凈面:
花臉的化妝生行、旦行都要復雜一些。首先就要剃頭,刮臉,凈面。剃頭刮臉,就是用刮臉刀把頭上的頭發和胡須全部剃掉,最少也要從前額、鬢角剃到頭頂的部位,這是因為花臉勾畫的臉譜是要從頭頂畫起,兩側要畫到耳前,為保證所畫臉譜的色澤光亮,就必須先要保證面部本身的光潔,不能有鬍子茬和頭發茬。另外,花臉的臉譜要勾到頭頂,所戴的盔頭也要從頭頂戴起,這樣一來,勒頭的部位就比生行少多了。如果不把頭發剃光,勒頭的網子在頭發上就沒有勒在
光頭上牢固,一旦出現掭頭的現象,就可能破壞全劇的演出。
在勾臉前,要洗去臉上的污垢和汗水,以防勾畫臉譜時因為臉上有油或汗水而出現不沾彩粉的現象或勾畫的臉譜不幹凈。
二、打底:就是用毛筆沾清水和白粉(亦稱鉛粉)塗在臉上的所有的部位,再用手搓揉均勻,等於在整臉上薄薄地塗上一層淺白色的底色。其用途就是為了便於臉部的均勻著色。
三、定位:則是用手沾黑煙子又稱鍋煙子(細粉,呈炭黑色),塗在兩眼的眼圈處和鼻窩處,以至根據自己要畫人物的特點在臉上起到一個左右對稱,基本定位的作用。如張飛或項羽屬於十字門臉譜,就要用黑煙子從腦門到鼻樑塗一條直線來定位。
四、勾勒輪廓:即用毛筆沾白水粉首先勾畫出眉子、眼窩、鼻窩、嘴窩,而且大都是用白色填充與此相關的部位,所以首先用白色勾勒出以上四個部位的輪廓。如果所畫的臉譜是其他顏色的,就先在以上四個部位塗上其他的顏色,如果是藍色臉就塗藍色,是黃色臉就塗黃色。如果在腦門上還要勾畫一個花色的圖案,例如姜維腦門上的陰陽圖,楊七郎腦門上的一筆虎字,也要用白色筆勾畫出其輪廓。
五、填黑:用毛筆沾黑色化妝油彩,填充在眉子、眼窩、鼻窩、嘴窩的部位。如果是白色的臉膛和腦門,黑色和白色要連接在一起,如果是其他顏色的臉膛和腦門,在填充黑色的眉子、鼻窩、眼窩、嘴窩和腦門的圖案時,則要用黑色壓在白線上,以留出三四毫米的白線來為宜。這樣使色澤更為鮮明,也使眉、眼、嘴的部位顯得更為靈活和突出。
六、接下來就是勾畫臉膛和腦門的圖案以及一些細小的線條和圖案。如果是勾畫張飛那黑色的蝙蝠,可事先用灰色畫出,再用黑色壓在灰色的蝙蝠上,用這種套色的方法可以使之富於立體感。在勾畫紅色的圖案時也可以事先用粉色套色墊底。如果所畫人物是戴「扎」或「一字」的髯口,不要忘記勾畫紅色的嘴唇和下巴地方的圖案。同時不要忘記勾畫鼻孔的鼻毛,勾畫時是用黑色毛筆伸進鼻孔內,由里往外再往上挑出,才顯得真實。
以上是勾畫臉譜的方法,此外還有揉臉、抹臉兩種方法。揉臉,就是用手指將顏色揉滿臉部,再加重眉、眼、嘴的紋理線條。例如三國的關羽,就是揉紅色臉,有的人物是揉黑色臉。這在京劇的臉譜中屬於像真性的臉譜;抹臉,是用毛筆沾白色把臉全部抹成白色,再用黑色毛筆勾畫眉、眼、嘴的紋理線條,例如三國的曹操。抹臉,在京劇的臉譜中又稱粉白臉或水白臉,屬於飾偽性臉譜。
因為京劇的臉譜種類繁雜,個別的臉譜還要個別處理,不可能一個臉譜一個臉譜來講,以上所講的只是通常應用的一些臉譜的勾畫方法。例如金色臉和銀色臉、歪臉的勾畫方法只能在以上通常方法的基礎上加一些特殊的處理。篇幅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另外,不同的流派也有不同的勾畫方法。勾畫的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例如郝派的曹操,在畫眉子時,最後還要用禿筆塗一層黑煙子。由於北方比較乾燥,所用白粉容易乾裂,有經驗的演員就在
白粉中兌一些甘油,使之亮澤。也有不少演員在勾臉時已不用白粉勾畫,而都採用白色化妝油彩,粉白臉也變成了「油白臉」。
⑧ 京劇臉譜的勾畫
臉譜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勾瞼也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象書法和繪畫一樣,用筆要准確有力,渲染需濃淡有致,鉤勒則惜墨如金,這樣才能畫得生動有神,惹人喜愛。 勾臉不能按譜照搬,要根據自己的臉型、表演特色和所演劇目,把臉譜勾活,才能 生動地體現出劇中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徵。著名京劇花臉表演藝術家郝壽臣先生有「活曹操」的美名,這不僅是因為他的出色表演,他創造的曹操臉譜也起了很大作用。據解剖學家的研究分析,他勾的曹操臉譜腦門部位的線條紋理,恰好與面部神經相應,因而表演時極大地有助於演員表達劇中人物的感情,使臉譜與表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豐富經驗的藝術家,能夠利用勾臉來彌補臉型的不足,以改變臉型與面部解剖的關系。臉型窄小,個子不高,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對臉譜進行加工與再創造,花臉演員們常說的「勾瞼能變形」就是這個意思。 勾畫臉譜要經過以下程序: 1.凈臉墊底;2.定位和揉眼、鼻窩;3.勾白粉底;4.填膛畫黑眼窩、勾黑線;5.勾紅色通天柱;6.臉譜勾成。 下面再以《盜御馬》一劇中竇爾敦的「藍花三塊瓦」譜式臉譜為例,用繪畫的形式介紹勾臉程序。 1.凈臉墊底。把臉洗干凈後,用手指蘸稀薄水白揉勻整個臉部,目的是揉去瞼上的油垢,便於勾畫。 2.定位和揉眼、鼻窩。用手蘸稀薄水藍色抹出腦門、立柱紋和臉蛋的大致輪廓;再蘸稀薄的油黑定出目艮、鼻窩的位置,並在眼窩內留出白眼珠。 以上兩步因均用手指完成,故稱「指揉」。 3.勾粉白底。以下程序均用筆勾。先蘸較濃的水白勾出膽形印堂紋、眉窩、白色眉間紋、眼窩下白紋、花鼻窩白底、鼻窩旁兩道白法令紋,再點出黑眼窩中的白目艮珠,最後把下巴勾白。 4.勾黑油彩、墨線。用黑油彩筆重勾黑眼窩,留出白眼珠,再畫小黑嘴窩。然後換毛筆蘸墨在白眉中間靠眼窩處勾出雙鉤形花紋,再在白下巴上勾出兩道鉤形紋。 5.勾紅油彩。印堂中心的紅色膽形紋用紅油彩筆勾,並留好勻稱的白邊,填好翻鼻孔形象;再在白法令紋上套勾兩道紅線,線要細而有力,然後順手勾上眉子的紅梢和紅嘴唇。 6.加填水藍膛、黃眉梢。用較濃的水藍色加填藍腦門和瞼蛋。最後再用筆蘸黃油彩把水白眉心填上黃色,竇爾敦的臉譜就勾好了。 這個臉譜的白眉間紋、眼窩下的白紋、法令紋、白眼珠都應勾寬鬆些,才能通過表演把眼部、嘴部的動態表達出來;眉間雙鉤紋是象徵性的皺紋,不可過於寫實。膽形印堂紋象徵竇爾敦藝高膽大,敢於夜入御營盜取御馬,要勾得鮮明。 京劇臉譜藝術隨著戲曲事業的不斷發展,正在日趨完美。例如《將相和》一劇中廉頗的臉譜,按老的勾法用「紫六分臉」的譜式經過改革,改成以「老紅六分臉」與「老三塊瓦臉」為基礎的「老臉」,腦門的主色條加寬,兩道白眉勾得擰成一線,有緊皺雙眉之態。這樣一來,不僅表現出老將忠勇的外貌,而且把他遇事想不開,好鑽牛角尖和知錯改錯的英雄本色表達了出來,這樣的改革得到了觀眾與戲劇界人士一致的贊賞。這說明臉譜藝術的形成不意味著程式的固定,而應該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工、提高,不斷前進。
⑨ 如何寫一篇關於京劇臉譜藝術賞析的論文
臉譜藝術欣賞—臉譜藝術綜述
中國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的范圍相當廣泛,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臉譜來源於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築物,商品的包裝,各種瓷器上以及人們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這遠遠超出了舞台應用的范圍,足見臉譜藝術在人們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說明臉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許多國際友人、國內的有識之士出於對中國戲曲臉譜的好奇與喜愛,都在探索臉譜的奧秘。
大家看到的臉譜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工藝美術性臉譜。這類臉譜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思維想像,在石膏材質的臉形上,用繪畫,編織,刺綉等手法製作出形態各異,色彩圖案變化多樣的臉譜製品,這類臉譜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另一類是舞台實用臉譜。這類臉譜是根據劇情和劇中人物的需要,演員用誇張的手法在臉上勾畫出不同顏色,不同圖案和紋樣的臉譜。
關於舞台臉譜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種是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物,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戲曲演員在舞台上勾畫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徵,身份地位,實現豐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臉譜是人們頭腦中理念與觀感的諧和統一。
⑩ 需要一篇繪畫藝術與京劇臉譜關系的認識 急。。謝謝...
臉譜既是一種舞台化妝,同時又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圖案藝術,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京劇臉譜則以「裝飾性」、「程式性」和「象徵性」著稱。
一、京劇臉譜的「裝飾性」。
京劇臉譜是一種變形極大的化妝藝術。臉譜的變形首先要「離形」,「離形」就是不拘於現實生活的自然形態,大膽地進行誇張、裝飾。京劇舞台上各種顏色的臉譜在生活中是沒有的,但他又是來自生活的,鮮艷的純色與現實中人臉的顏色拉開了距離,這是色彩的「離形」。另一方面,臉譜勾的都是圖案化的形,與現實人臉形狀拉開了距離,這是形狀的「離形」。京劇臉譜的變形還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態取來,加以變化,使其圖案化、裝飾化,具有一定的象徵、寓意在裡面。取形的方法和樣式很多,例如眉窩的勾法就有:雲紋眉、火焰眉、鳳尾眉、螳螂眉等多種。這就改變了眉的自然形態,使其成為圖案化的形,具有濃厚的裝飾趣味。
京劇臉譜的「離形」「取形」達到圖案化、裝飾化的美的效果,再結合著戲的情節、演員的表演,裝飾性的臉譜才能充分發揮其表現力,才能生動、迷人。
二、京劇臉譜的「程式性」。
京劇臉譜的變形大膽而誇張,正所謂「粉墨青紅,縱橫於面」。但是,這種大膽和誇張,又不是隨便塗抹而成的,它講究一定的程式。
從京劇臉譜的章法構圖看,有各種類型人物的譜式,如:整臉、三塊瓦、十字門、六分臉等。京劇臉譜中,其基本譜式也就是十來種(不包括各種細致的花色變樣),而人們見到的臉譜卻有成百上千個之多。把基本譜式作為一種程式,為各類人物的勾法提供了大致樣式,從中可演變出無數個臉譜來。
京劇臉譜的局部位置也有類型樣式,如眼的形式就有:蝶翅眼、鳥眼、弔客眼、裂眼、直眼窩、喜鵲眼、勾雲眼窩、尖眼窩、皺眼窩、老眼等多種樣式。又如腦門、眉、鼻窩等部位也有多種樣式。
京劇臉譜藝術是一個嚴謹有序的系列,這個系列除了上述的各種臉譜整體譜式和各部分局部樣式外;又包括角色與譜式之間一整套的規則關系,如「一人一譜」、「一人多譜」、「隨戲換譜」、「多譜同台」等;還包括臉譜的勾畫程序等;這些都顯示出戲曲臉譜的程式化特徵。
三、京劇臉譜的「象徵性」。
一般來說,京劇臉譜主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先從「形」看,臉譜中的「取形」,就是為了象徵。臉譜中常取某種自然形態的東西,來象徵、寓意,有勾畫動物形態的,也有把人物的生理形態勾畫出來的,也有把使用的兵器畫到臉上的,還有直接把字勾到臉上的等等。這些形態都經過了圖案化、裝飾化了的變形處理,以突出該人物的最大特徵。再從「色」看,顏色是京劇臉譜藝術的另一重要方面。臉譜中每種設色都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紅色表示赤膽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剛義;黃色表示武將驍勇善戰;綠色表示俠骨義腸;藍色表示剛直勇猛、桀驁不馴;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陰險奸詐等。
京劇臉譜的「色」與「形」結合起來,構成京劇臉譜較為確定的象徵意義,著重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精神氣質、道德品質,完成對人物的善惡褒貶的評價。
京劇臉譜是一種寫意和誇張的藝術,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為圖案勾眉眼面頰,結合誇張的鼻窩、嘴窩來刻畫面部的表情。開朗樂觀的臉譜總是舒眉展眼,悲傷或暴戾的臉譜多是曲眉合目。勾畫時以「魚尾紋」的高低曲直來反映年齡,用「法令紋」的上下開合來表現氣質,用「印堂紋」的不同圖案象徵人物性格。 通過美術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的京劇臉譜的各方面,如顏色、圖案、譜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