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東陽的歷史
東陽歷史悠久。早在1800多年前,東漢獻帝興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就已建縣制,名吳寧,屬會稽郡。唐垂拱二年,也即公元688年,建東陽縣,素有「婺之望縣」的美譽。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東陽撤縣設市,掀開了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春秋戰國:
春秋時(公元前770--前476年),吳越爭霸,屬越國;
戰國時(公元前475--前222年),楚伐越,又屬楚;
秦漢三國:
秦時(前221--前207年),推行郡縣制,東陽地為諸暨、烏傷縣之一部分,屬會稽郡。
西漢:
郡、國並行,先後屬劉賈荊王國、劉濞吳王國、會稽郡、揚州刺史會稽郡。
東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
建縣制,取「吳地安寧」之意,名吳寧,屬會稽郡。此為東陽建縣之始。
三國時,以吳寧縣屬吳揚州會稽郡。
吳寶鼎元年(266年):
分會稽郡西部置東陽郡,治所長山縣(今金華)。吳寧縣屬東陽郡。取東陽名,是因郡「在金華山之陽,水之東」。
隋唐五代:
唐武德四年(621年),罷郡治州,改會稽郡為越州,東陽郡為婺州。
唐垂拱二年(公元688年),析義烏(原烏傷縣)東沖要地及吳寧縣故地,襲舊郡名,建東陽縣。時有「婺之望縣」的美譽。
五代時,吳越王錢奏改東陽縣為東場縣。
宋元明清:
宋,復東場縣為東陽縣,並行路治。
元,朱元璋改婺州路為寧越路,又改為金華府。
清,承明制,東陽縣仍屬金華府。
近現代:
民國時期,浙江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前後多次劃屬不同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8日,東陽解放。解放後,東陽屬金華地區(後為金華市)管轄,磐安縣先後在58年劃入、83年又劃出東陽,縣治相應變化。
1988年5月25日,東陽撤縣設市。
2003年,成為浙江省17個經濟強縣(排第13位)
㈡ 浙江省東陽市宣傳部部長是誰
你上官方網站上是可以找到的。
㈢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是自媒體公司嗎
7月30日,東陽市融媒體中心在東陽市廣播電視台大樓正式掛牌成立,東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令樹參加掛牌儀式並為市融媒體中心揭牌。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立足東陽發展實際,整合了東陽日報社、東陽市廣播電視台、東陽新聞網、東陽市網路新聞宣傳管理中心等媒體資源,實現優勢疊加,通過建設「中央廚房」,高標准再造采編播發體系,優化移動傳播矩陣,形成「一次採集、多種產品、多媒體傳播」的工作格局,打造集輿論引導、新聞宣傳、信息發布、公共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型主流媒體。
揭牌儀式結束後,東陽召開了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蔣令樹在推進會上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要講政治,提高站位,把融媒體中心建設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要顧大局,圍繞一個中心,切實做好「融」的文章,達到1+1>2的效果;要謀發展,在做精做強新聞主業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服務領域,著力打造「新聞+政務」「新聞+服務」「新聞+文創」綜合信息服務平台;要抓隊伍,以媒體融合為契機,加強「四力」建設,自覺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援引新華網所發布的消息進行回答。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只能算作是一個綜合的「新媒體中心」,屬於一個組織機構。
並不是題主所問的「自媒體公司」。
㈣ 東陽市市長叫什麼名字
昨日下午,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宣布省委關於東陽市委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徐建華同志任中共東陽市委委員、常委、書記,張仲燦同志不再擔任中共東陽市委書記、常委、委員,另有任用。(轉載自東陽信息港 http://www.322100.cn)
徐建華
永康市委書記徐建華
徐建華,男,漢族,1959年11月出生,浙江蘭溪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
1977.08——1981.09,蘭溪市馬塘初中教師
1981.09——1983.08,浙江師范學院學生
1983.08——1987.08,金華地委宣傳部秘書
1987.08——1993.01,金華市婺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委辦主任
1993.01——1998.03,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先後兼任330國道改線工程總指揮、市農經委副主任、市委辦室務會議成員;1995.05—1997.06在浙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習)
1998.03——2000.08,金華市婺城區委常委、副區長
2000.08——2001.11,金華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府辦黨組成員
2001.11——2002.10,金華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府辦黨組成員兼任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正處級)
2002.10——2003.03,磐安縣委副書記、代縣長
2003.03——2004.03,磐安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4.03——2005.04,磐安縣委書記
2005.04——2006.09,磐安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6.09——,永康市委書記(轉載自東陽信息港 http://www.322100.cn)
㈤ 長治黎城縣東陽關鎮哪些地方需要宣傳改進的話大概200字,急用
嗯,宣傳改進的話是這樣的啊,主要是宣傳一些,嗯,主要是宣傳一些黨的政策黨的方式和具體的措施。
㈥ 東陽馬宅鎮西田村活佛阿婆到底是什麼傳說
網友們可能並不了解 愛心阿婆 的精神,阿婆在世時,以五要五不要,嚴格要求自己,生活儉苦,但非常願意幫助他人,救助世人,只有有難,不管是誰找去,阿婆都會幫忙。急他人之所急,效觀音大慈大悲之心。在有生之年,那裡有災難,那裡就有阿婆的影子。以20個人生哲理,來勸解世人,人生在世即是修行。宗教信仰只是形式,但人心卻是最重要。心改好,人才會做好,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寬恕別人,有困難時多想想自己的錯誤及不足,不要抱怨別人,只有你站在別人的角度多考慮,這世間就不再有爭吵,不再有刑事案件,不再有離婚,不再有煩惱。只有家庭和睦,家人健康,這就是人間極樂世界。
當然這么多年當中,阿婆經常被人誤解,但是阿婆經常教導我們,做好自己本份的事,修好自己為善的心,走我們該走的路,行之該為的分享。總有一天,天下人都會明白愛心阿婆的苦心。 天下太平,阿婆心安。
在這么些年中,隨著阿婆名聲的越來越響,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借著阿婆的名義,行不善之事。當然也有一些年紀大的,就比如眾網友的家人父母們,他們可能來一兩次阿婆這里,並不完全理解阿婆的一些精神。再加上復述體會,可能分享並不到位,網友們聽起來有些神化。不太信任,這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不要帶著另類的眼鏡去看待。更不要在網上惡意誹謗 愛心阿婆的精神。 有時間可以自己親自去感受一下。當然不是說去一兩次,你就能理解或懂得。 阿婆的精神,看著簡單,其實包含生活工作中所有為人處世的道理。
至於網友們所說的生活品,以前阿婆在世說過,只有人心改好,自己的錯誤缺點改進,我們吃什麼,用什麼都會好,俗話說,心底無私天地寬。心有肚量撐大船。反之如果沒有改心,那怕你天天呆在那裡也沒有用。 我們年青人,可以理解為阿婆那裡有強大的正能量。人體本是一台有自我修復的機器,只要能力充沛,身心愉悅,一些身體疾病可以恢復。 當然網友所說,有些癌症患者,也有康復,這個還是配有其它的原因,這時不多解釋,例子的確有很多。
阿婆的精神聖地,是愛心阿婆幾十年如一日,以身作則,救起無數人,用自己的行動和准則,教育世人,倡導無私奉獻的精神,阿婆更是優秀的共產黨員,深受人們的尊敬。也是國家批示,做為一個教育基地。
我們做為一名受過阿婆大恩大惠的人,只是站出來說句公道話。阿婆至今也不認識我,也沒有喝過我一口水,更沒收到我一分錢,一點點的禮物。 世人所說的「活佛」說的就是阿婆的心,但阿婆從來沒有讓我們這樣叫,阿婆讓我們要破除迷信。到目前為止,十多年了,我從來沒有踏進佛廟或寺。當然並不是叫你們不去,只要心好人做好,拜什麼都好,不然則求到壞事。
好了,具體情況如何,希望網友們以一份平常的心態去看待。有興趣的或家人叫你去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家人都是為你好。謝謝大家的理解!
㈦ 中媒融媒時代怎樣做新聞報道中媒第一時間快訊
7月30日,東陽市融媒體中心在東陽市廣播電視台大樓正式掛牌成立,東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令樹參加掛牌儀式並為市融媒體中心揭牌。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立足東陽發展實際,整合了東陽日報社、東陽市廣播電視台、東陽新聞網、東陽市網路新聞宣傳管理中心等媒體資源,實現優勢疊加,通過建設「中央廚房」,高標准再造采編播發體系,優化移動傳播矩陣,形成「一次採集、多種產品、多媒體傳播」的工作格局,打造集輿論引導、新聞宣傳、信息發布、公共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型主流媒體。
揭牌儀式結束後,東陽召開了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蔣令樹在推進會上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要講政治,提高站位,把融媒體中心建設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要顧大局,圍繞一個中心,切實做好「融」的文章,達到1+1>2的效果;要謀發展,在做精做強新聞主業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服務領域,著力打造「新聞+政務」「新聞+服務」「新聞+文創」綜合信息服務平台;要抓隊伍,以媒體融合為契機,加強「四力」建設,自覺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援引新華網所發布的消息進行回答。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只能算作是一個綜合的「新媒體中心」,屬於一個組織機構。
並不是題主所問的「自媒體公司」。
㈧ 東陽巿的市民朋友們
這樣的問題若放在這,很少有人會看到。現在流行微博,轉發再轉發。。。。
㈨ 東陽從古到今最大的官是誰
金華是一座有著2200年歷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各個朝代都有大量的人才涌現。如果要問金華歷史上哪個朝代出的人才最多,除了現代和當代之外,最厲害的肯定要算宋朝。
為什麼說宋朝時期的金華非常厲害?
不查不知道,一查驚一跳!金華在宋朝時期,不只是學術大家眾多,還出了十位狀元,最厲害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就出了四位。
七位學術大家
厲害!金華在宋朝竟然出過10位狀元、4位宰相!
呂祖謙(1137—1181),人稱「東萊先生」,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他所創立的"婺學",也是當時最具影響的學派,在理學發展史上與朱熹、張栻齊名。
厲害!金華在宋朝竟然出過10位狀元、4位宰相!
黃庭堅(1045—1105),祖籍在金華浦江,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書法獨樹一格,是「宋四家」之一。
厲害!金華在宋朝竟然出過10位狀元、4位宰相!
范浚(1102-1150),是金華蘭溪人,南宋的時候理學盛行,以薛季宣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和以呂祖謙為代表的金華學派,以及陳亮為代表的永康學派被合稱「浙東學派」,它們是南宋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中以金華學派的影響最大,持續時間最久。而這三派中,開浙東學派之先河,發浙東學派之先聲者的,正是范浚。范浚的理學思想對金華乃至整個浙江理學的影響久遠,被稱為「婺學之開宗,浙學之託始」。
厲害!金華在宋朝竟然出過10位狀元、4位宰相!
「北山四先生」,也稱「金華四先生」,是對宋元時期金華學派的四位著名學者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的統稱。這四位先生也是遞相傳授的師生關系。明代章一陽的《四書正學淵源》概括四人成就為:「孔孟未發奧得朱注而朗於日星,朱注未盡意義又得四先生闡明殆盡。」
兩位文武名臣
厲害!金華在宋朝竟然出過10位狀元、4位宰相!
胡則是北宋時期的清官,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贊揚,杭州西湖龍井泉附近的胡公館便是根據他的傳說而建的。是婺州有史以來第一個取得進士功名的文人。1959年8月,毛澤東在開完廬山會議返京途中路過金華,曾對永康縣縣委書記說過這么一段話:「你們永康不是有塊方岩山嗎?方岩山上有個胡公大帝,香火長盛不衰,最是出名了。其實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時期一名清官。他為人民辦了很多好事,人民紀念他罷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