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結核病防治知識,誰有好的建議
我國現有肺結核病患者約500萬人。
科學防治肺結核
◎肺結核的傳播
肺結核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痰菌陽性的肺結核患者通過大聲說話、咳嗽、打噴嚏把帶菌的飛沫散播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這種帶菌的飛沫就會感染上結核菌,身體抵抗力強的人可能在肺部形成一個小小的鈣化點,而身體抵抗力較差的人就可能發病。據資料報導,一個痰菌陽性的患者一年可傳染10~15個人。如果患者在家裡就會傳染家庭成員;如果是群體生活,就會傳染周圍接觸較密切的人員。
◎肺結核的症狀
發病後的首先症狀是咳嗽、咳痰,而有些人可能是咯血,少則200~300毫升,多則超過1000毫升,那時就會對生命構成嚴重威脅。有些人還可能會出現午後低熱(病情重的會出現高熱),有些人會出現夜間盜汗,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等結核中毒症狀。當然,這些結核中毒症狀不是每一個人都全部出現,哪怕只有一兩樣症狀都應引起警惕,說明有結核病存在的可能。
◎肺結核的檢查
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透視或拍胸片,如發現肺部有陰影,可查痰塗片、結核菌素試驗。如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痰塗片陽性,肺結核的診斷即可確立,這時,你就應該到結核病專科醫院就診和治療。有些輕症肺結核短時間內對生命不構成威脅,但這個病一旦發病就會越來越重,尤其在合並其他疾病的時候,肺結核由輕變重的速度就會加快。
◎肺結核的治療
患了肺結核應及早到專科醫院就診,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患者千萬不要亂就醫和自行亂服葯。因為亂服葯容易延誤病情,引起細菌耐葯,造成治療困難。原發耐葯是指初始感染的結核菌就是一種耐葯菌,幾乎現有的抗結核葯對這種菌都無能為力。繼發耐葯是指用葯不當,用用停停導致的細菌產生耐葯性。這種病人本來是可以治癒的,只是他們在用葯過程中,不規范,不合理,用葯常常是用用停停。有些人自覺症狀好轉,就自己以為病好了,隨意將葯停掉;有些人是限於經濟情況,有錢治一治,沒錢就不治了;今天找一位醫生按一套方案治療,明天找另一位醫生按另一套方案治療,用葯雜亂無章,從而使細菌產生耐葯性。因此,預防繼發耐葯的最好方法是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按照「早期、規律、聯合、適量、全程」的方針用葯。
肺結核概述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
1、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干酷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2、其病因和發病機理是結核菌。結核菌屬於分支桿菌,塗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稱抗酸桿菌。對外抵抗力強,在陰濕處能生存。5個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曬下2小時,5-12%來蘇水接觸2-12小時,70%酒精接觸2分鍾,或煮沸1分鍾,能被殺死。而最簡單的殺菌方法是將痰吐在紙上直接燒掉。
3、其感染途徑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傳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臨床表現是起病漸緩,病程經過較長,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病人病灶輕微,常無明顯症狀,經X線健康檢查始被發現,有些病人認突然咯血表現發現,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輕微的毒性症狀。全身毒性症狀表現為午後低熱、乏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盜汗等。當肺部病灶急劇進展播散時,可有高熱,婦女可有月經失調或閉經。呼吸系統一般有乾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繼發感染時,痰呈粘液性或膿性。約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當炎症波及壁層胸膜時,相應胸壁有刺痛,一般並不劇烈,隨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結核,呼吸功能減慢,出現呼吸困難。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結核的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灶全部滅菌、痊癒。傳統的休息和營養起著輔助作用。
4、怎樣預防肺結核傳染?沒有治療過的肺結核病人是最危險的傳染源,而肺結核病患者一經接受葯物治療其傳染性可迅速降低。因此,搜尋、發現和及時治療新發生的肺結核病人,是預防肺結核病的頭等重要工作。不隨地吐痰,事情雖小,對預防肺結核病卻關系極大。應該把痰吐在痰盂、痰盒或手帕里,經過高溫或葯物消毒後,再倒進廁所陰溝里,這樣就消除了痰的傳染性。兒童時期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手段。有效的卡介苗接種對人群的保護力可達75%以上。按時進行卡介苗的復種,可以使免疫力強化。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方法。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應注意勞逸結合,要有足夠的營養和睡眠,還要有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這樣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在有開放性肺結核病人的家庭中,對3歲以下未接種過卡介苗和結核試驗為陽性的嬰幼兒,或對15歲以下結核試驗為強陽性的青少年,都應給予短期的預防性治療。這樣可以避免感染,避免發病。一般只服用異煙肼即可,按每日每公斤體重5毫克給葯(總量每日不超過300毫克),連續服用3~6個月,即可達到葯物預防的目的。
❷ 預防結核小知識有哪些
卡介苗目前是人類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武器,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接種卡介苗可以大大減少兒童少年發生栗粒型肺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的機會。同時,卡介苗接種是我國兒童計劃免疫的組成部分。
結核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染或者是灰塵,所以需要注意室內的通風和衛生,如果別人有感冒或者是咳嗽的症狀,需要及時的佩戴口罩,這樣可以避免感染結核的情況,同時還需要注意自己身體的鍛煉增加免疫力,增強抵抗力,也可以避免這種感染。
同時,肺結核的治療要爭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聯合使用幾種有效葯物,只要堅持服用就能取得好的效果。肺結核的治療一般需6—8個月的療程,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癒的。
❸ 肺結核的這些知識,你都了解嗎
肺結核是由人型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主要經呼吸道傳染,也可經消化道傳染(食入帶菌的食物,如含菌牛奶),少數經皮膚傷口傳染。呼吸道傳播是最常見和最重要的途徑。傳染性肺結核病患者(主要是痰中帶菌者)從呼吸道排出大量帶菌微滴,吸入這些帶菌微滴即可造成感染。直徑小於5µm的微滴能到達肺泡,因此其致病性最強。
❹ 小學生肺結核病防治知識
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染。
結核桿菌在肺部感染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結核桿菌由排菌的肺結核病人通過大聲說話和咳嗽的飛沫傳染給健康人群。
如果患了肺結核病,在進行治療時。最好與家人分室居住,分開吃飯,碗筷分開,每隔10天將碗筷放在水中煮沸5分鍾消毒一次。盡量做到少接觸,不接近孩子。以免把肺結核病傳染給孩子們。也不要隨地吐痰。結核桿菌生命力強,很頑固,它在強烈陽光直射下能存活1~2小時。在陰暗潮濕地方可以存活數月之久。痰內的結核桿菌在沸水中只能存活5分鍾,凡是患了肺結核病的病人,在咳嗽時,最好用干凈手帕把嘴捂起來,說話及咳嗽時和健康人至少保持1公尺的距離,以避免傳給其他人。
結核桿菌主要以空氣為傳染媒介,也就是所謂的飛沫傳染,當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含有結核菌的痰液變成飛沫散布到空氣中,正常人吸入後,結核菌便有機會在肺部繁殖,使肺部受到感染。常常和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最容易受到傳染。
不小心吸到結核桿菌後就會得肺癆嗎?
不分年齡、種族、男、女、老、少都可能得肺結核病。尤其是身體抵抗力較差的人(如老人、糖尿病、愛滋病、營養不良等病人),比較容易受到結核桿菌感染。大部分感染結核菌的人因為身體有足夠的抵抗力,會自然痊癒而一生不發病,但少部分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在身體抵抗力較差時
,潛伏在體內的結核菌會開始活動繁殖。
結核病是不是都會傳染給別人?
結核病分為開放性和非開放性兩種。開放性病人痰內含有結核桿菌,在咳嗽或打噴嚏會經由飛沫傳染給別人,占較少數。非開放性病人痰內沒有結核桿菌,佔大多數。
雖然大部分結核病人,但開放性病人與非開放性病人具有互動關系,也就是開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療後,可以變成非開放性病人;相反的,非開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療或治療不當,會變成開放性病人。
肺結核病人會有什麼症狀?
早期肺結核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會不舒服,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真正有症狀出現,如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咳嗽、吐痰、盜汗、甚至咳血等時,大多已經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了。
如何知道有沒有肺結核病?
由於早期大多沒有症狀,要知道有無肺結核病,只能依賴下列二樣檢查方式:
1.胸部X光檢查:洽全省慢性病防治機構及X光巡迴車。
2.驗痰:如痰中有結核桿菌,表示是具有傳染性的開放性結核病人,洽各地所及全省慢性病防治機構。
常常接觸肺結核病人應該要定期接受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般成年人也應該固定每年做一次胸部X光檢查。
❺ 預防結核病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結核病的重點在於早發現和早預防,預防有免疫預防,葯物預防和消毒預防。 免疫預防:免疫預防針對的人群主要是出生大嬰兒,因為結核病免疫不會從胎盤傳遞給胎兒,所以新生嬰兒對結核菌毫無抵抗力,預防的辦法是出生後接種卡介苗。在我國,新生兒出生當天,接種的第一針就是預防結核病的,特別是對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肺結核有明顯的預防作用可以減少重症結核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效果就會消失直至消失,所以並不是接種了卡介苗就不得結核病。 葯物預防:對已經感染結核菌尚未發病的人群,應給予抗結核葯物治療,抗結核葯物預防的對象是: 1、與傳染性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的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的少年、兒童; 2、X線胸片有非活動性病灶,而以前沒有經過抗結核治療的人; 3、愛滋病毒感染者等。具體預防用葯應遵醫囑。資料表明,對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採用規范預防治療完療程的有效作用可持續20年,同時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發生結核病 家庭隔離與消毒:每一個傳染源對家庭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家庭消毒隔離的重點是病人咳嗽、咳痰的管理。 1、痰液的處理:病人咳痰最好吐在手紙內,或者吐在紙杯內或者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中集中燒掉。這是最簡便最經濟和最有效的防止結核病傳播的方法。 2、採用消毒液浸泡,用1:500的84消毒液,將痰吐在其中,1-2小時即可將細菌殺死。 3、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用手紙或手絹捂住口鼻,把頭轉向別出。手紙用後放在塑料袋內收集統一燒掉,不可隨地亂仍。咳嗽打噴嚏不要面對他人,不要高聲說話,和別人說話應保持最少1米的距離。 4、通風時肺結核病人居住的房間空氣消毒最簡便的方法每日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結核病人的被褥要勤洗涼曬,碗筷及洗漱用品應專用專洗;穿過的衣服、用過的床單被罩等最好用開水煮沸後單洗單放;毛巾、口罩、碗筷等在開水中煮沸10分鍾,便可殺死其中的結核菌。在家中這是最簡便易行的。6、結核病人最好分房居住,難分房居住者,至少單睡一床或者分頭居住,尤其是家有小孩的。7、家人在照料結核病人以後要注意充分洗臉、洗手清潔鼻腔和漱口。
❻ 小學生防結核病防治知識問答
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染。
結核桿菌在肺部感染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結核桿菌由排菌的肺結核病人通過大聲說話和咳嗽的飛沫傳染給健康人群。
如果患了肺結核病,在進行治療時。最好與家人分室居住,分開吃飯,碗筷分開,每隔10天將碗筷放在水中煮沸5分鍾消毒一次。盡量做到少接觸,不接近孩子。以免把肺結核病傳染給孩子們。也不要隨地吐痰。結核桿菌生命力強,很頑固,它在強烈陽光直射下能存活1~2小時。在陰暗潮濕地方可以存活數月之久。痰內的結核桿菌在沸水中只能存活5分鍾,凡是患了肺結核病的病人,在咳嗽時,最好用干凈手帕把嘴捂起來,說話及咳嗽時和健康人至少保持1公尺的距離,以避免傳給其他人。
結核桿菌主要以空氣為傳染媒介,也就是所謂的飛沫傳染,當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含有結核菌的痰液變成飛沫散布到空氣中,正常人吸入後,結核菌便有機會在肺部繁殖,使肺部受到感染。常常和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最容易受到傳染。
不小心吸到結核桿菌後就會得肺癆嗎?
不分年齡、種族、男、女、老、少都可能得肺結核病。尤其是身體抵抗力較差的人(如老人、糖尿病、愛滋病、營養不良等病人),比較容易受到結核桿菌感染。大部分感染結核菌的人因為身體有足夠的抵抗力,會自然痊癒而一生不發病,但少部分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在身體抵抗力較差時
,潛伏在體內的結核菌會開始活動繁殖。
結核病是不是都會傳染給別人?
結核病分為開放性和非開放性兩種。開放性病人痰內含有結核桿菌,在咳嗽或打噴嚏會經由飛沫傳染給別人,占較少數。非開放性病人痰內沒有結核桿菌,佔大多數。
雖然大部分結核病人,但開放性病人與非開放性病人具有互動關系,也就是開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療後,可以變成非開放性病人;相反的,非開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療或治療不當,會變成開放性病人。
肺結核病人會有什麼症狀?
早期肺結核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會不舒服,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真正有症狀出現,如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咳嗽、吐痰、盜汗、甚至咳血等時,大多已經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了。
如何知道有沒有肺結核病?
由於早期大多沒有症狀,要知道有無肺結核病,只能依賴下列二樣檢查方式:
1.胸部X光檢查:洽全省慢性病防治機構及X光巡迴車。
2.驗痰:如痰中有結核桿菌,表示是具有傳染性的開放性結核病人,洽各地所及全省慢性病防治機構。
常常接觸肺結核病人應該要定期接受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般成年人也應該固定每年做一次胸部X光檢查。
❼ 肺結核的防治知識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簡稱TB)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 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http://ke..com/view/945.html?wtp=tt#5_5
內容太多您慢慢的看吧,(另外,疾控中心有專業的宣傳手冊您可去要一本看)。
❽ 肺結核的相關知識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人體各個器官都可以患結核病。但在人體中患結核病較多的臟器有肺、腎、肝、胃、腦、腸、膀胱、皮膚、睾丸、骨等等,最常見的是肺結核。由於人體抵抗力的不同,細菌毒力的大小,以及發現肺結核後的治療上的差別,肺結核可以有多種臨床類型,各種臨床類型在病人身上反映的症狀是有差別的,但不管怎樣,肺結核的症狀,在所有的病人身上的表現還是有共同的方面。總的說來肺結核是一慢性傳染性疾病。起始時因症狀輕微患者自覺無不適,一般不引起注意。只有在病情發展進展時才出現症狀,有的人抵抗力很差,感染結核菌的菌量大,毒力強,那麼症狀會非常明顯。全身不適,發熱,乏力,易疲勞,心煩意亂,食慾差,時間長了體重還會下降,女性有時還會使月經不正常。以下是感染肺結核後幾種常見的症狀:
1、 發熱。發熱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的常見症狀之一。肺結核病也不例外。但肺結核病的發熱,還是有其特點的:⑴長期低熱,一般午後和傍晚出現,所謂低熱,也就是在38℃以下,清晨可以恢復到正常體溫,而且很多病人可以全然不知道自己在發熱,有的病人可以出現厭倦和不適;⑵體溫可以不穩定,在工作時可以自覺發熱和疲勞,稍作休息體溫還不能恢復正常;⑶在病情惡化進展時,發熱明顯,尤其在肺部有其他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可以發生高熱,有時可在39℃~40℃,身體抵抗力極度低下時結核菌可能全身播散,這時會發生持續的寒戰、高熱現象;⑷女同志在月經前後可以通過血流發熱,而患了肺結核時,在月經干凈以後發熱也不立即恢復正常。
2、 盜汗。所謂盜汗,即病人在入睡或睡醒時全身出汗,一般發生在體質虛弱的孩子(有時正常的小孩也可能有此現象)。肺部病變較重的患者盜汗現象就較多出現,嚴重的時候衣服被子都可以濕透,而且患者自覺竭度疲勞和虛弱。
3、 咳嗽。是肺結核的最多見的局部症狀。早期咳嗽可以很輕,常呈單聲咳,也就是我們俗話說半聲咳,無痰乾咳,影響工作生活的程度不明顯。當病變進展時,咳嗽可以加重;伴發支氣管內膜結核時,咳嗽可以加劇,有時可發生嗆咳,對久病不愈的病人,如發生支氣管移位,氣管因病灶粘連被牽拉,或被周圍淋巴結壓迫使支氣管變形時,可以因通氣不暢而發生刺激性咳嗽,這種咳嗽猶如吃嗆食物而發生的嗆咳,甚至呼吸困難。
4、 咳痰。起病初期咳痰不明顯,或者有少量的白色粘液痰,但在病變擴大甚至肺部有空洞時痰量就會增加。在有其他致病菌感染時,痰量也會增多,且可出現黃膿痰,而且還可伴隨全身症狀出現發熱寒戰等現象。
5、 胸痛。胸痛也是肺結核病的主要局部症狀,但一般必須病變波及胸膜尤其是波及壁層胸膜,時可以出現胸痛。壁層胸膜即前面胸廓與肺臟的結核圖2、3中所示即為壁層胸膜。有時出現不定部位的隱痛,這是由於神經反射作用所致,在肺呼吸運動時不受影響。如果部位固定有刺痛,並隨呼吸及咳嗽時加重,這就說明炎症刺激胸膜所致,有的病人常感覺肩部或上腹部痛,這很可能是炎症刺激了橫膈膜通過神經反射所致。
6、 咯血。我們經常發現好多病人事先並不知道他患有肺結核,平時有些咳嗽也不在乎,發熱也不覺得,但咳嗽時發現痰中有血絲,血塊,甚至滿口血,才到醫院看醫生,經檢查發現肺部已經有較多的病灶,甚至個別的還有了空洞。出現咯血的病人大約占整個病患者的1/3多一些,咯血,不是任何病人都可以出現的,血是從血管里出來的,所以,必定要病變影響到血管壁的通透性或直接損傷血管時,才會出現,出血量的多少就要視損傷血管的程度而定了。我們認為肺部病灶的多少,並不與出血的多少成正比例關系。有的病人病灶很小但是損傷了血管,那麼,就可以出血。相反,病灶很多,但不損傷血管可以出血不多或者不出血,當然病灶多,損傷血管的機會就多,出血機會就多。
7、 其他。肺臟的結構前面已經較詳細的介紹過了,正因為肺的代償功能很大,儲備的潛能很大,所以輕度的病變不會引起肺呼吸功能的障礙。肺是我們人體與自然環境進行氧交換的主要器官,而氧交換主要靠肺組織中的肺泡組織來完成,肺結核病變首先是從肺泡開始,當病變廣泛,大量肺泡組織被破壞氧交換受阻時,機體缺氧就會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全身處於缺氧狀態,嘴唇紫紺(舌尖發紫可以先出現),長期慢性缺氧,會使手指末節指骨呈鼓錘樣改變,我們稱謂杵狀指。由於全身缺氧機體所有器官組織功能都將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如:消化系統缺氧就會發生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腦缺氧就會發生嗜睡甚至昏迷,心臟缺氧就會發生心絞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