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有乳腺癌防治宣傳手冊下載
除了皮膚癌,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在男性中則很少有人患該病。從9歲的小女孩,到歲的老婦人,都有可能患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癌症中的第二大殺手(肺癌為第一),但在45至55歲的女性中,乳腺癌是女性癌症中的頭號殺手。
什麼導致罹患乳腺癌?
至今並無確切的說法到底什麼會導致女性患上乳腺癌,我們僅僅知道一些可能導致患病幾率增高的危險因素。這里所說的危險因素,一些是我們可以控制避免的,而有些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例如,我們可以控制不健康的飲食來減少患病的可能性,但是由於年齡或家族病史帶來的患病傾向我們就無能為力了。所有的女性都有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下面列出了一些會增加患病幾率的因素,希望引起注意。
主要影響因素
1、性別因素
作為女性,你就具有可能患乳腺癌最大的危險性
2、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
3、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大約有5-10%的乳腺癌患者患病原因是某些特定基因的突變(尤其是BRCA1和BRCA2基因),如果女性從其父母那裡遺傳到一個已經突變的基因的話,相對於其他人,她更容易患乳腺癌。一半以上帶有遺傳突變基因的女性在70歲時會患有乳腺癌。
4、家族病史因素
如果家族中血緣關系較近的親屬曾患有乳腺癌,那麼她患乳腺癌的幾率也就比一般人高。若其的母親、姐妹、女兒曾患該病,那麼她患乳腺癌的風險就會高出一倍,如果她的親屬是在50歲之前患乳腺癌,那麼她患該病的可能性就更高。
5、自有病史因素
如果曾經在一側乳房中發現過乳腺癌細胞,那麼另一側乳房的發病幾率就大大增高。
6、早年放射治療影響
曾經做過胸部放射性治療(例如對霍氏淋巴瘤進行放射性治療)的女性,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
7、非典型組織增生
如果組織切片檢查結果表明乳房組織存在不規則組織增生,這種情況常常說明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了。
次要影響因素
1、生育因素
沒有生育過的女性比生育過的女性更加容易患乳腺癌,30歲之後才生育的女性也比30歲之前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更大
2、月經
初潮較早(12歲之前)和絕經期太晚(50歲之後)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要稍微大一些。
3、肥胖
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在絕經後患乳腺癌
4、酗酒
每天少量飲酒是沒有什麼壞處,但是如果過量飲酒(一天2-5次),那麼患乳腺癌的幾率是不喝酒的人的1.5倍。
如何診斷乳腺癌
乳腺癌常見的症狀就是乳房出現腫塊,腫塊一般不會造成疼痛,其邊緣不規則,質地偏硬。並不是出現腫塊就是乳腺癌,一些腫塊是良性的,所以一旦出現腫塊,就要立即到醫院檢查。
1)如果乳房發生這樣持續的變化要引起你的警覺:
2)乳房增厚或出現增生
3)乳房皮膚改變,凹陷出小窩
4)乳房輪廓、形狀的改變
5)乳頭溢液(非乳汁)
6)乳頭改變,乳頭上牽或內陷,紅腫,乳頭皮膚呈現鱗片狀
7)乳房疼痛,變軟或變硬
8)乳房大小發生變化
9)乳房發癢、炎症或乳房皮膚有灼燒感
如何預防乳腺癌
我們對乳腺癌的認知還在不斷發展當中,所以我們無法確切地給出預防乳腺癌的最佳方法,已知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將乳腺癌扼殺於搖籃當中。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有規律地進行鍛煉,健康飲食,也可以降低導致患乳腺癌的風險。
1、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以測出女性是否攜帶致病基因,但是即使攜帶致病基因,並非說明她就會患乳腺癌。基因檢測比較適合那些有家族病史或自己曾經患病的女性。攜帶乳腺癌基因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幾率也會更高。
2、使用三苯氧胺(它莫西芬)
它莫西芬經常用於乳腺癌的治療,但近期研究表明,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如果使用它莫西芬,可以有效降低發病率。當然,它莫西芬的使用是具有副作用的,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必須根據個體來進行衡量,看能否使用,劑量多大。它莫西芬對乳腺癌具有預防作用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3、預防性的乳房切除術
極有可能患乳腺癌的女性可以考慮乳房切除術,在乳腺癌發病之前就將一側或雙側乳房切除,有下列情況的女性朋友適合這種預防手段:
1) 從父母處遺傳了變異的基因;
2) 已經檢查發現早期的乳腺癌;
3) 關於乳腺癌的家族病史極其嚴重(如幾乎每輩都有乳腺癌患者);
4) 經某些特殊檢查發現不良情況例如在乳房內發現癌細胞但是還未擴散。
治療乳腺癌
對乳腺癌而言,外科手術治療、放射性治療、激素治療和化學療法是比較常見的治療方法。外科手術治療和放射性治療屬於局部治療。在癌細胞還沒有擴散或乳腺癌初期時一般使用這兩種治療手段。激素治療和化學療法屬於全身性治療,通過靜脈給葯,用於治療癌細胞已經擴散的情況。
手術治療的類型
1、乳房腫瘤切除術:又稱為部分乳房切除術,僅僅切除乳房腫塊及周邊的一些乳房組織,通常切除的部分少於25%。切除下來的組織一般會進行組織病理檢查。對大多數患病女性而言,部分乳房切除加上放射性治療的效果和切除整個乳房是一樣的。
2、乳房切除術:切除所有的乳房組織,一般不包括腋下淋巴結和乳房下的肌肉組織,也有更多的的將腋下部分淋巴結也切除以防止癌細胞擴散,甚至有更徹底的將腋下所有淋巴結以及胸部肌肉也切除的。
化學療法
化學療法是使用抗癌葯物殺死癌細胞,葯物可深入到身體各個部分,給葯方式通常是口服或靜脈注射,一般是周期性給葯,因為給葯後要有一個恢復期。化學療法可以作為輔助療法在手術後進行,可以防止癌細胞卷土重來,也可以在手術前進行(術前輔助治療),以減少病灶使之更易於移除。化學療法都會有副作用,副作用與用葯劑量、葯的種類、用葯時間長短和個人體質都有關系,主要的副作用有:惡心嘔吐,沒有食慾、脫發、月經周期改變或者間歇絕經、白細胞減少導致的易於感染。嚴重的化學治療副作用有可能導致白血病或心臟衰竭。
放射性療法
可以和乳房腫瘤切除術一起進行,使用高能量射線殺死手術後乳房中、胸腔、腋下殘存的癌細胞,也可以殺死已經轉移的癌細胞,有時候在手術前來減小腫瘤。放射性療法也有副作用,包括容易疲勞、胸腔積水、治療處皮膚出現曬斑樣斑點等。患者一般每周治療5天,進行4-5周
激素治療
在對某些患者的研究中發現,雌激素促進乳腺中癌細胞的增長。降低體內雌激素的量能夠有效的抑制癌細胞。之前提到的三苯氧胺(它莫西芬),就具有使體內雌激素失效的作用,另外的一些葯可以降低體內雌激素的分泌,也可以抑制乳腺癌。
Ⅱ 為什麼預防乳腺癌的絲帶是粉紅絲帶,而不是其它顏色
「粉紅絲帶」作為乳腺癌防治活動的一個標識,用於宣傳「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這一信息,已成為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動的公認標志,足跡遍布全球數十個國家。
Ⅲ 如何早期發現乳腺癌宣傳欄
1 乳房自我檢查 雖然臨床上很多先進設備和檢查手段出現及創新,為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和診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但是,目前還沒有哪一種方法比自我檢查更簡便、易行、經濟、有效,適合於各個年齡的女性,自我檢查貴在堅持,每月一次,要持之以恆,原則上選在月經後的5-7天,絕經後的女性可每月固定一天做自我檢查,最好每次能做出記錄,方便以後比較和觀察。
2 乳腺x線檢查 是目前診斷乳腺癌的最佳方法之一,由於影像清晰直觀,不受檢查人員技術等因素影響和干擾,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幫助,多數早期乳腺癌不能觸及腫塊,而乳腺x線攝片檢查能更早的顯示出乳房內的腫塊結節影及微小鈣化,研究發現,約50%未觸及腫塊的乳腺癌是由於微小鈣化灶的存在而被檢出的,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微小鈣化都是惡性的,乳腺癌的鈣化一般表現為泥沙樣、棍棒樣或不規則的細小碎石樣型,有時候可形成沿導管走行的細小線樣和分叉樣鈣化。適合40歲以上的婦女、有高危因素人群及其他檢查不能排除腫瘤的病人,可每年或兩年檢查一次,對於40歲以下女性,由於乳腺組織緻密不易檢查出病灶,而且對射線吸收敏感,增加乳腺癌發病率,不是必須時盡量乳腺x線的檢查。
3 乳腺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簡便、快捷、無創傷、無損害且可多次重復檢查利於復查,對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也可應用,對病灶定位準確,對直徑大於0.5厘米的乳房腫塊具有很好的特異性和准確性,對年輕女性、乳腺組織緻密的都有較高的價值,可確定乳房內有無腫塊及其大小、位置,鑒別囊性還是實性,腫塊是否伴有血流信號等,可以提高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但對於直徑較小的結節,識別能力有限,受操作人員技術因素等干擾或對一些僅有乳腺結構變化的病變,需要結合其他檢查來明確診斷。乳腺超聲檢查適合各年齡段及不同生理時期的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及乳腺組織緻密者等,雖然任何時期都可以做乳腺超聲檢查,但以經期後3-7天內檢查效果更佳。
4 乳管鏡檢查 乳管鏡檢查是針對乳管內的可疑病變一種專項檢查,和胃鏡的檢查原理大致相同,可直接觀察病變部位及大小形態,對一些可疑病灶還可以通過在乳管鏡下用活檢針或活檢鉗行細胞學檢查,對早期乳癌的診斷有重要的價值,對某些非腫瘤的炎性等疾病可通過乳管鏡的沖洗起到治療作用,乳管鏡檢查適合任何年齡的女性,主要針對非哺乳期乳頭有分泌物的患者,尤其是單孔乳頭血性和漿液性溢液、清水樣溢液的患者適合。
5 乳腺的核磁共振檢查 核磁共振對軟組織分辨力高,對良惡性病變有較高的價值,且無輻射性,對發現乳腺病變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別是觀察對於x線攝片評價較為困難的緻密性乳腺內的腫瘤,乳腺癌術後局部復發以及乳房成形術後乳腺組織內有無遺瘤和觀察假體的位置、有無遺漏或並發症等,對乳腺高位及深位病灶顯示較好,對是否有胸壁侵犯以及腋窩、胸骨後等淋巴結轉移的顯示較為敏感,可以幫助為乳腺癌准確分期和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可以鑒別囊性和實性腫塊,由於核磁共振對微小鈣化灶不敏感,仍需結合乳腺x線檢查進行診斷。另外此項檢查較為復雜,時間長、費用高、良惡性病變在磁共振的表現有一定的重疊之處,因此臨床上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
Ⅳ 鍾楚曦呼籲關注乳腺癌治療,怎樣才能有效預防乳腺癌
在某品牌的公益活動中,演員鍾楚曦作為品牌公益活動宣傳大使登台亮相,呼籲關注乳腺癌治療。根據有關媒體報道,乳腺癌已成全球第一大癌症,因此這種疾病又被稱為女性健康的“粉紅殺手”。那麼,怎樣才能有效預防乳腺癌呢?其實關鍵就在於兩方面的注意。第一方面是注意家族史,定期去做檢查。乳腺癌是一種帶有遺傳因素影響的疾病,因此一旦了解到有近親曾患過這方面的疾病,那麼自己就該比別人更加多注意,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早發現早治療。第二方面是關愛自己,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不要亂服用保健品,不使用劣質化妝品,注意情緒控制,多運動不熬夜等。
總的說來,要想降低患癌風險,就應該不吸煙、減少飲酒或者不飲酒、控制體重、有規律地運動、避免接觸輻射。
Ⅳ 探討乳腺癌中晚期能治好嗎
乳腺癌在當今社會中的發病率極高,其危害性位居各種女性乳腺疾病之首, 乳腺癌中晚期能治好嗎 是當前中晚期患者最為關注的焦點。研究表明,乳腺癌中晚期的治癒率隨著近年來醫學水平的提高而有所上升,通過結合各種治療方法的優勢對患者進行綜合性治療無疑是中晚期乳腺癌治療的指導方針。 乳腺癌中晚期能治好嗎 對於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主要取決於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是否得當及病人的身體狀況。乳腺癌中晚期患者通常已經無法進行手術切除,臨床上中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放化療、中醫葯治療及一些生物療法。 有數據表明,近年來,化療聯合生物治療已使中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從20%~40%提高到60%~80%,完全緩解率從0提高到15%,但最佳化療期限尚不清楚,因為隨著化療時間的延長,其治療毒性也在逐漸增加,對延長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並無明顯作用,可見乳腺癌中晚期能治好嗎這個問題受諸多因素制約。 因此,化療葯物及化療時間應依據腫瘤緩解情況、症狀緩解情況以及治療相關性毒性而定。另外,鑒於放化療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在中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中可合並中醫葯治療,以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 針對乳腺癌中晚期能治好嗎, 乳腺疾病治療 專家講到,對於轉移范圍廣,身體機能弱,已經難以耐受放化療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可用中醫葯進行保守治療,雖然短期效果沒化療明顯,但遠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方面有明顯的作用。
Ⅵ 乳腺癌手術的展望未來
1.乳腺癌手術的演變,原於治療觀念的轉變與更新。基礎理論的研究的進展,使人民對乳腺癌生物學特性的認識深入,新的觀念: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取代了乳腺癌是局部疾病的概念。大量的有代表性的臨床隨機實驗結果的出現,乳腺鉬靶攝影和乳腺「B」超的應用,腫瘤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放療設備和技術的完善與成熟,新的化療及內分泌葯物的問世和優選方案的應用,以及人們對乳腺癌術後生活質量及形體美容需求的加強,促進了乳腺癌治療水平的提高,全身性綜合治療、化療與生活質量兼顧的新觀念取代了「局部根治」的舊觀念,形成了局部與全身治療並重的治療模式。醫療實踐證明:綜合治療在不影響生存率和復發率的前提下,縮小了手術范圍,改善了形體效果,保持了上肢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
2.綜合治療是乳腺癌治療的方向,外科「單打一」的狀況已成為過去,片面宣揚外科手術的作用和一味崇拜「一把刀主義」的思想都是錯誤的。臨床實驗顯示:乳腺癌術後輔助治療能減少1/3的病例復發,降低10年死亡率1/6~1/5。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加放、化療的綜合治療,無論在局部和區域控制率方面,還是在長期生存率方面,均與根治術和改良術相同,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綜合治療中應避免出現醫生持「各自為政」的陳舊觀念。外科、放療科、化療科、病理科醫生要重視總體治療計劃的合理設計和各療法間的有機配合,團結協作,以保證綜合治療的成功。
3.規范化療是乳腺癌治療成敗的關鍵,在我國應大力提倡和加強。歐美國家各期乳腺癌都有相應的綜合治療指導原則(Guid line)。規范化方案的提出是建立在「循證醫學」基礎上的。我國乳腺癌的治療水平落後於歐美國家,原因之一就是不規范。治療方法極不一致,治療效果差異較大,國外摒棄的手術國內還有人做,國外普及的技術國內僅少數醫院開展。乳腺癌治療的規范與社會經濟狀況、國家醫療設施、種族等因素密切相關。保乳手術在歐美國家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選術式,但在美國鄉村,由於一些病人不能完成所有的常規治療,外科醫生並沒有按照NSABP提出的保乳治療原則,而傾向行全乳房切除。Paik等在21屆聖安東尼奧國際乳腺癌會議和第3屆亞洲乳腺癌會議上分別報道了朝鮮婦女乳腺癌行保乳治療的療效優於歐美同期乳腺癌保乳治療組。亞洲婦女乳腺癌是否具有不同於西方婦女的特點有待研究。保乳手術需要較高的醫療技術、放療設備和治療費用,在我國一些條件不具備的醫院不要勉強開展。總之,乳腺癌治療的規范化不能完全照搬歐美國家的治療模式,而應結合我國醫療資源和需求制定相應的治療規范。至今為止沒有一種手術能適用於各期、各部位的乳腺癌。所以在強調規范化治療同時,還要遵循個體化的治療原則。乳腺癌患者在外科醫生的指導下,從不同治療方案中選擇最理想的方案,多學科組成的綜合治療組將在乳腺癌個體化治療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4.預見未來一段時間,乳腺癌的治療將出現幾種手術並存,治癒與生活質量兼顧的個體化綜合治療模式。保乳手術加前哨淋巴結活檢已成為歐美國家治療早期乳腺癌的首選術式,在我國由於放療設備和技術尚不普及,僅在少數醫院開展,但將成為今後的發展趨勢。改良根治術在我國仍佔主導地位,但終究會被保乳手術所取代。即刻乳房重建的完全性已得到肯定,並不影響乳腺癌患者的預後和隨訪,在有條件的醫院病人需求的情況下,也將有它的發展空間。手術可以提高乳腺癌治療局部和區域控制率,減少復發率。新輔助化療、放療、鞏固化療、內分泌治療和生物治療,可進一步減少復發和死亡,提高生存率。乳腺癌外科將在綜合治療中不斷尋求自己的位置和價值,與時俱進。臨床預後指標和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有助於確定輔助治療的力度。
5.日本正在研究更趨向於人性化的乳腺微創手術,即將大的癌性腫瘤通過放療、化療縮小後,再施行保乳手術或更小的手術,這些微創治療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英國也報道用纖維內鏡行乳腺癌切除的病例,這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振奮和鼓舞,微創手術的不斷發展,勢必導致一場轟轟烈烈的技術革命。
Ⅶ 世衛發起全球應對乳腺癌倡議,具體都有哪幾條
當地時間3月8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為紀念國際婦女節,世衛組織當天發起全新的全球應對乳腺癌倡議,預計到2040年,每年將乳腺癌死亡率降低2.5%,將挽救250萬人的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大多數高收入國家患者五年生存率超過80%,但低收入國家患者生存率要低得多。
很抱歉,由於能力所限,筆者並未在互聯網上找到世界衛生組織於2021年3月8日在發布會上關於乳腺癌的官方視頻。CCTV、BILIBILI(世界衛生組織駐華官方已入駐)等可獲得一手真實的新聞資料均未上傳關於該事件的視頻,發布會的直播錄播無從可查,因此無法還原當時的報道與內容。
所幸,在WHO的官方網站上仍可查到相關報道,但《全球乳腺癌倡議》具體內容筆者仍未找到表示十分遺憾。
——以下為原報道。
全球新乳腺癌倡議強調了對提高生存率的新承諾2021年3月8日|部門新聞
世界衛生組織今天正在發起一項重大的新的合作行動,即全球乳腺癌倡議,其目標是在2040年前每年將全球乳腺癌死亡率降低2.5%,從而避免估計250萬人死亡。為紀念國際婦女節,世衛組織舉辦了一次宣傳活動「聽取乳腺癌婦女的呼聲」,在此期間,新倡議將向全球癌症界介紹。
例如,世衛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本月聯合發布的「用於癌症治療的放射治療設備技術規范」為放射治療設備的采購和使用提供了指導。該出版物是為「子宮頸癌消除倡議」而開發的,同時將為全球乳腺癌倡議的成功奠定基礎。根據世衛組織在201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放射療法僅在16%的低收入國家/地區可用。
國家參與,包括非政府組織的參與以及知道乳腺癌患者的狀況的人士的投入,對於確保將通過新計劃所做出的努力納入正在進行的癌症計劃中並且對方法進行調整以進行干預至關重要。具體國家情況。
「作為一名乳腺癌倖存者和倡導者,我對世衛組織新的全球乳腺癌行動為將新的生命注入預防和治療乳腺癌的努力中並最終改變整個世界成千上萬婦女生活的潛力感到興奮。墨西哥MILC基金會和ABC全球聯盟大會秘書長貝塔·阿吉拉爾(Bertha Aguilar)說。
新的《全球乳腺癌倡議》補充了世衛組織在癌症方面的其他努力,2018年制定的《全球兒童癌症倡議》和2020年啟動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
Ⅷ 乳腺癌已經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我們該如何預防這種疾病
乳腺癌就是發生在乳腺上的惡性腫瘤,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是發病率較高,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效果還是不錯的。中晚期的乳腺癌除了手術治療以外,還需要配合化療、放療、靶向葯物治療等,所以,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就顯得尤為重要。
生育對女性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生育或者生育太晚,對女性來說都是一種浪費,因為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導致乳腺上皮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變得成熟,這些都會增強抗突變的能力,妊娠時候的孕激素對乳腺也有保健作用。所以,女性要選擇在適當的年齡結婚,也要在適當的年齡懷孕生育,這些生理變化,對於保護女性乳房,預防乳腺癌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