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李達在脫黨後一度放棄了宣傳馬克思主義

李達在脫黨後一度放棄了宣傳馬克思主義

發布時間:2021-12-01 12:39:53

❶ 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最早引入中國是在什麼時候

1919年。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

他敏銳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20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從中看到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希望,滿懷信心地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宣傳十月革命過程中,他的思想認識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進而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1919年五四運動後,他更加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在《新青年》上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思想界產生重大影響,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入比較系統的傳播階段。

馬克思名字出現在中國起源:

19世紀中期,馬克思主義在整個歐洲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並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初入中國,是由來華傳教士首先選擇翻譯內容並按照自己的理解,再結合中國文化語境將其表達出來。

1899年,西方基督教傳教士在《萬國公報》第121期上刊載了署名「英士李提摩太譯,華士蔡爾康屬文」的《大同學》一文,提到「以百工領袖著名者,英人馬克思也」。這是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報刊上,但誤認為馬克思是英國人。

同年4月的《萬國公報》第 123 期上這一錯誤得到更正,並稱其「主於資本者也」。對於1899年出版的《萬國公報》提到馬克思及其學說的觀點,學界比較認同。例如,1979年,夏良才在《近代史研究》發表《也談早期中文刊物中有關〈資本論〉和馬克思譯名的記載》一文,指出:

「李提摩太節譯的是英國進化論者頡德(Benjamin Kidd)的著作《社會進化論》(Social Revolution)的前三章。這里說的『德國之馬客偲,主於資本者也』,就是指的馬克思《資本論》。

應該說,這才是中文刊物上第一次提到《資本論》的名字。」 這一階段,除了《萬國公報》以外,還有來華傳教士翻譯、出版的《萬國史記》《富國策》等,也有一些零碎、不成體系的介紹。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❷ 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蹤跡

一大代表都有極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或許你更感興趣的是他們的最終歸肅,我知道幾位,簡單談一下。

毛澤東,黨中央主席,1976年病逝。
董必武,黨中央副主席,新中國法制建設的重要奠基人,70年代病逝。
張國燾,叛黨,晚年寓居加拿大,中風後在養老院凍死。
李達,大學教授,理論家,是黨內少有的可與毛澤東進行馬列理論對話的人。
劉仁靜,最年輕的一大代表,後倒向托派而離開黨,建國後曾被長期審查,後任某大學教授,80年代因車禍遇難。
周佛海和陳公博,抗戰期間倒向汪精衛,成為漢奸,抗戰勝利後被處死刑。
何叔衡,紅軍長征後留在中央蘇區,在轉移途中犧牲。
包惠僧,脫黨後曾進入國民黨,建國後曾任國務院參事,70年代病逝。
王燼美,20年代即病逝。
鄧恩銘,30年代被捕就義。
陳潭秋,40年代受黨委派到新疆做統戰工作,被新疆軍閥殺害。
李漢俊,20年代脫黨後被地方軍閥殺害。

❸ 1921年共產黨的情況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21年)

1月,毛澤東在新民學會新年大會上討論「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問題時指出,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的議會道路是保護有產階級的;無政府主義的主張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採用。」

7月23日至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一大開幕日期是建國以後根據檔案材料查證清楚的。閉幕日期是8月1日或2日。在此以前,194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發表《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20周年抗戰4周年紀念指示》,規定7月1日是黨的誕生紀念日。這是因為在抗日戰爭時期,對一大的開幕日期難以查證,所以把7月的月首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出席大會的有國內各地和旅日共產主義小組(旅法共產主義小組接到開會通知後,因為路途遙遠沒有派代表回國參加)的代表12人,他們是: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水族)、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參加大會的還有陳獨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劉仁靜,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脫黨,參加托派組織,全國解放後曾發表聲明,自稱在1937年已被托派開除。陳公博,1922年叛黨;周佛海,1924年叛黨。1927年後,陳、周二人都在國民黨中擔任要職,並於抗戰爆發後,投降日本,成為漢奸。包惠僧,1927年脫黨,全國解放後任國務院參事等職)。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也出席大會。大會進行到7月30日,會場突然遭到暗探的偵察,被迫休會。最後一天的會議是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的。

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中心任務是討論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問題。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黨綱,確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並規定黨的奮斗目標是:以無產階級的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採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家所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黨綱明確提出,把工農勞動者和士兵組織起來,宣傳共產主義,承認社會革命為黨的首要政策。黨綱規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和黨的紀律。大會還通過了《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決議》還規定,在反對軍閥官僚的斗爭中,在爭取言論、出版、集會自由的斗爭中,採取獨立的政策以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大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8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即中國工會辦事處)在上海成立。隨後又在北京、武漢、長沙、廣州、濟南設立分部,作為黨公開領導工人運動的機關。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出版了指導工人運動的刊物《勞動周刊》。勞動組合書記部舉辦工人補習學校,幫助工人學習文化,同時秘密地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提高階級覺悟,掌握斗爭本領。在辦好工人學校的基礎上,逐步組織產業工會。在黨領導下,工人運動和罷工斗爭有了新的發展。

9月,共產黨員在浙江省蕭山縣衙前村領導農民建立農民協會,發表農民協會章程和宣言。兩三個月內,農民協會發展到蕭山、紹興兩縣的80多個村莊,有的地方進行抗稅減租斗爭,但是很快遭到封建勢力和反動軍警的鎮壓。

10月13日,粵漢鐵路武昌、長沙段工人在武漢黨組織領導下,為增加工資、改善生活待遇舉行罷工。10月25日,上海英美煙廠工人9000多人,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領導下,反對廠方無故開除和欺壓工人,舉行罷工。11月,隴海鐵路機務工人,為反對裁人減薪、虐待工人舉行罷工,全路2000多工人群起響應。12月,漢口人力車工人也舉行罷工。

11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局發出通告,對黨的組織、宣傳工作作了部署。要求上海、北京、廣州、武漢、長沙五區,在1922年7月以前,黨員都要達到30人,盡早成立區執行委員會,以便1922年7月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正式成立中央執行委員會。同時規定:全國青年團員要超過2000人;各區至少要有直接管理的工會一個以上;中央宣傳部門要出版有關共產主義的書籍20種以上。

❹ 李達是誰啊

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李達
1890年10月生,湖南永州人。1919年五四運動後,致力於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夏與陳獨秀等人發起成立上海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並主編《共產黨》月刊,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1921年2月起任上海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代書記。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局宣傳主任,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1921年8月至1925年5月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委員。1921年9月創辦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出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和革命叢書。1922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同年11月應毛澤東邀請到長沙出任湖南自修大學校長,並主編自修大學機關刊物《新時代》。大革命失敗後,在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險惡環境中,他堅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陣地,成為卓有建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1937年5月在上海出版《社會學大綱》,被毛澤東譽為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號召黨的高級幹部學習此書。建國後,長期擔任武漢大學校長和中國哲學學會會長,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應用和發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毛澤東曾當面稱贊他是理論界的魯迅。1966年8月在武漢逝世。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李達
李達(1905年—1993年7月12日)[1],陝西眉縣人。早年曾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後考入馮玉祥的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工農紅軍連長、師參謀長、軍參謀處處長、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湘贛蘇區反「圍剿」,參與創建湘鄂川黔蘇區和長征。曾獲二等紅星獎章。1936年起任紅二方面軍參謀長、援西軍參謀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參謀處處長、師參謀長。1943年兼任太行軍區司令員。參與創建晉冀豫、冀南、太岳等抗日根據地,協助劉伯承等組織指揮神頭嶺、響堂鋪、晉東南反「九路圍攻」、磁武涉林等戰役戰斗和百團大戰。1943年後曾指揮林南、道清和安陽等戰役。1945年8月任晉冀魯豫軍區參謀長,指揮太行軍區部隊的戰略反攻。抗日戰爭勝利後,參與指揮上黨、邯鄲戰役。曾到國民黨軍新編第8軍與軍長高樹勛商定該部起義事宜。1946年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參謀長。1947年協助劉伯承、鄧小平率部進軍大別山。1948年起任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參謀長,第二野戰軍參謀長兼特種兵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淮海戰役後,參與組織指揮渡江戰役和進軍西南。李達智勇兼備,戰功卓著,為革命戰爭的勝利和人民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後兼雲南軍區司令員,參與領導西南地區殲滅國民黨殘余武裝和土匪及爭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回國後歷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劃部、監察部部長,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病逝。 1994年6月,《李達軍事文選》出版發行。[2]
大慶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支隊長
李達,男,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一級警督警銜,1980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擔任大慶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支隊長。曾任偵查員、刑警大隊副隊長、市公安局大同分局副局長、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市公安局龍鳳分局局長。2005年1月1日,大慶市警務改革新政破繭而出,李達被市公安局黨組委以市局刑警支隊支隊長重任。 李達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6次,受到通令嘉獎8次,多次被授予省級創建優良經濟發展環境先進個人、公安系統破案能手、市級「五四青年獎章」、區級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等榮譽稱號;他帶領的公安集體也屢獲殊榮:龍鳳公安分局被評為2004年全省優秀公安局、全省公安文化建設示範點,市局刑警支隊被評為2005年度全市優秀公安集體,榮獲全省綜合打擊、偵破命案工作、打擊「兩搶一盜」專項斗爭「三冠王」稱號。 李達二十幾年如一日,始終戰斗在第一線,為公安事業傾注了無限熱情,奉獻了青春熱血,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李達堅持原則,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平時,他十分關心民警的生活,積極幫助民警解決家庭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與廣大民警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

閱讀全文

與李達在脫黨後一度放棄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3
護士節服裝促銷方案 瀏覽:130
2013房地產策劃方案 瀏覽:129
裝修公司小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1
電子商務的基本框架結構是 瀏覽:629
葯品終端營銷方案 瀏覽:244
市場營銷專業有資格證嗎 瀏覽:408
市場營銷策劃及其特點 瀏覽:382
中山市市場營銷調研 瀏覽:791
華為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4
恆大營銷品牌是幹嘛的 瀏覽:847
職業培訓運營方案 瀏覽:141
學校消防志願者培訓方案 瀏覽:974
17年市場營銷5月考試答案 瀏覽:947
關於市場營銷問卷調查 瀏覽:498
實體書店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270
簡答市場營銷管理哲學包括哪幾種觀念 瀏覽:871
2015年年會策劃方案百度 瀏覽:144
魚的美食節策劃方案 瀏覽:430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屬於 瀏覽:280